Publications-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NCCU Library

Citation Infomation

Related Publications in TAIR

題名 權力與行動──漢娜‧鄂蘭政治思想於法學之借鏡
Power and Action: Jurisprudential Reflection on Hannah Arendt`s Political Thought
作者 廖耕佑
Liao, Geng You
貢獻者 江玉林
Chiang, Yu Lin
廖耕佑
Liao, Geng You
關鍵詞 漢娜‧鄂蘭
鄂蘭
權力
行動
憲政
Hannah Arendt
Arendt
power
action
constitutionalism
日期 2011
上傳時間 1-Apr-2014 11:17:24 (UTC+8)
摘要 法律與政治息息相關:法律經由政治程序產生,而政治又受到法律規範。筆者嘗試藉由政治思想家漢娜‧鄂蘭(Hannah Arendt)的論著,探索法學思想與政治思想接榫之可能。本文先概略介紹鄂蘭的生平及論著,進而一窺鄂蘭思想的堂奧。對鄂蘭來說,人們透過行動把獨特的自我顯現於共同世界,行動、顯現、共同世界即是人的實在,所以人們經由共同行動和權力來保護共同世界。同時,鄂蘭強調權力源自於人們的共同行動,權力與暴力是截然不同的,因此公私領域在鄂蘭思想中有著清晰的分野,政治和統治、官僚行政管理之間的區分亦然。而這樣的權力觀也表現在鄂蘭對美國革命與憲政的推崇──一方面在於強調共和與聯邦的相互式社會契約,另一方面則是權力與權威的分立。人民握有權力,法律的權威則透過最高法院聯繫著立國的開端啟新及其原則,指引後人的行動。
對於鄂蘭來說,法律的功能是鞏固共同世界的框架,確保並見證政治生活,同時又具有連結、建立關係的內涵。在鄂蘭的論著中,對於規範或制度的著墨並不多,但這樣的留白或許才符合她的政治觀──思想不應該替所有人發聲,或者指點人們應當如何實踐。法學能夠從鄂蘭那裡得到的借鏡,與其說是特定的概念或理論,不如說是一種政治性的方法論。這種方法論提醒我們法律與政治之間的緊密關聯,並且回歸政治、關注人們所身處的境況。
參考文獻 Arato, Andrew and Jean L. Cohen(2010), Banishing the
Sovereign? Internal and External Sovereignty in Arendt,
in Seyla Benhabib ed., Politics in Dark Times:
Encounters with Hannah Arendt,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Arendt, Hannah (1958), The Origins of Totalitarianism, 2nd
enlarged ed., Cleveland: The World Publishing Company.
蔡英文 譯(1982),帝國主義,臺北市:聯經。
蔡英文 譯(1982),極權主義,臺北市:聯經。
林驤華 譯(2009),極權主義的起源,臺北縣新店市:左岸文化。

Arendt, Hannah (1964)(1964年德國記者Günter Gaus對鄂蘭所作的訪
談),蔡宗珍 譯,在公共領域中冒險犯難──漢娜‧鄂蘭訪談錄,當代,第150
期(2000年2月。)

Arendt, Hannah (1972), Crises of the Republic, San Diego,
Calif.: Harcourt Brace.
蔡佩君 譯(1996),共和危機,臺北市:時報文化。

Arendt, Hannah (1977), Between Past and Future: Eight
Exercises in Political Thought, New York: Penguin Books.
王寅麗、張立立 譯(2011),過去與未來之間,南京:譯林。

Arendt, Hannah (1990), On Revolution, New York: Penguin
Books.
陳周旺 譯(2007),論革命,南京:譯林。

Arendt, Hannah (1994a), Essays in Understanding, 1930-1954:
Formation, Exile, and Totalitarianism, Jerome Kohn ed.,
New York: Schocken Books.

Arendt, Hannah (1994b), Eichmann in Jerusalem: A Report on
the Banality of Evil, (1994) New York: Penguin Books.

Arendt, Hannah (1998), The Human Condition, 2nd ed.,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王寅麗 譯(2009),人的境況,上海:上海人民。

Arendt, Hannah(2003), Responsibility and Judgment, Jerome
Kohn ed., New York: Schocken Books.
蔡佩君 譯(2008),責任與判斷,臺北縣新店市:左岸文化。

Arendt, Hannah(漢娜‧鄂蘭)(2006),鄧伯宸 譯,黑暗時代群像,臺北縣
新店市:立緒文化。

Arendt, Hannah (2007), The Great Tradition: I. Law and
Power, vol. 74 no. 3 Social Research 713-726.

Canovan, Margaret(1983), A Case of Distorted Communication:
A Note on Habermas and Arendt, vol.11 no. 1 Political
Theory 105-116.

Canovan, Margaret(1998), Introduction, in Arendt(1998), The
Human Condition.
  (加諾芬)(2009),導言,王寅麗 譯(2009),人的境況。

Gleichauf, Ingeborg(英格柏‧葛萊西奧芙)(2004),姬健梅 譯,思考的
熱情:七位女哲學家的故事,臺北市:麥田。

Habermas, Jürgen(1977), Hannah Arendt’s Communications
Concept of Power, 44 Social Research 3-24.

Habermas, Jürgen(1996), William Rehg trans., Between facts
and norms: contributions to a discourse theory of law
democracy, Cambridge: The MIT Press.
童世駿 譯(2003),事實與格式,臺北市:臺灣商務。

Habermas, Jürgen(1983), Hannah Arendt: On the Concept of
Power, Philosophical-Political Profiles, 173-189,
Cambridge: The MIT Press.

Harvard Law Review(2005), Taking Politics Seriously, Vol.
119 No. 2 Harvard Law Review 639-645.

Havel, Václav(瓦茨拉夫‧哈維爾)(2003),貝嶺 編、張勇進 等譯,無權
力者的權力,無權力者的權力﹝書名同篇名﹞,頁71-161,臺北縣新店市:左岸
文化。

Heather, Gerard P. and Matthew Stolz (1979), Hannah Arendt
and the Problem of Critical Theory, Vol. 41 No. 1 The
Journal of Politics, 2-22.

Kohn, Jerome(2007), Guest Editor`s Introduction, vol. 74
no.3 Social Research XIII-XXI, 946.

Kohn, Jerome(傑若米‧柯恩)(2008),文本疏注,Hannah Arendt著、蔡
佩君 譯,責任與判斷,頁45-52,臺北縣新店市:左岸文化。

Kohn, Jerome(傑若米‧柯恩)(2010),導言,Hannah Arendt著、蔡佩君
譯,政治的承諾,頁4-31,臺北縣新店市:左岸文化。

Kristeva, Julia (2001), Ross Guberman trans., Hannah Arendt,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May, Derwent(梅德文)(1990),黃怡 譯,漢娜鄂蘭,臺北市:聯經。
Pitkin, Hanna Fenichel(1981), On Relating Private and
Public, Vol. 9 No. 3 Political Theory 327-352.

Volk, Christian(2010), From nomos to lex: Hannah Arendt on
law, politics, and order, 23(4) L.J.I.L.(Leide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759-779.

Waldron, Jeremy(2000), Arendt’s constitutional politics, in
Dana Villa ed.,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Hannah
Arendt, 201-219,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Young-Bruehl, Elisabeth (1982), Hannah Arendt, for love of
the world, New Haven : Yale University Press.

Young-Bruehl, Elisabeth(伊莉莎白‧揚─布魯爾)(2009),劉北成、劉小
鷗 譯,阿倫特為什麼重要,第2版,南京:譯林。

江玉林(2007),憲政國家的權力建築學──從傅柯與厄斯特萊希對於規訓的解
讀談起,蔡英文、張福建主編,現代性的政治反思,頁333-358,臺北市:中
研院人社中心。

江玉林(2008),法律、權力與共通福祉──從SARS防治及紓困暫行條例談起,
邱文聰主編,2007科技發展與法律規範雙年刊:公衛風險的法律建構,頁
59-97,臺北市:中硏院法硏所籌備處。

江宜樺(2001a),漢娜‧鄂蘭論政治參與與民主,自由民主的理路,頁205-233,
臺北市:聯經。

江宜樺(2001b),鄂蘭的政治判斷理論與現代審議式民主,自由民主的理路,頁
235-251,臺北市:聯經。

江宜樺(2005),西方「政治」概念之分析,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第12期,頁
1-57。

吳從周(2010),論法感(Rechtsgefühl)在法官民事判決中之地位──以「玻
璃娃娃致死案」及「保險理賠協商時效抗辯案」等為例開展,「台灣法理學會
2010年年度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台灣法理學會、輔仁大學法律學系、
臺灣大學法律學院人權及法理學研究中心主辦,2010年4月24日)。

李俊增(2004),多元分歧與正當性:對Habermas程序主義法理論之檢證,政治
與社會哲學評論,第11期,頁83-127。

李建良(2003a),論司法審查的政治界限──美國「政治問題原則」初探,憲法
理論與實踐(一),頁267-360,2版,臺北市:學林文化。

李建良(2003b),政治問題與司法審查──試評司法院大法官相關解釋,憲法理
論與實踐(一),頁395-434,2版,臺北市:學林文化。

張文貞(2004),憲改的正當程序:從國民主權與民主原則的面向來分析,取自
行政院研考會網站:
http://www.rdec.gov.tw/public/Attachment/
512016503171.pdf(2012/7/7瀏覽)。該文應為「新世紀台灣憲改研討
會」會議論文(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台大法律學院公法研究中心主
辦,2004年10月31日)。

張文貞(2009),審議民主與國民主權之合致或悖離?──美國制憲經驗的分析,
蕭高彥主編,憲政基本價值,頁31-60,臺北市:中研院人社中心。

張嘉尹(2003),法律與政治的現代關聯──對「法治國」的法社會學考察,台
灣法學會主編,台灣法學新課題(二),頁3-43,臺北市:台灣法學會。

莊國銘(2005),論漢娜‧鄂蘭的制憲權理念,思與言,第43卷第4期,頁173-
203。

許宗力(1997),憲法與政治,李鴻禧教授六秩華誕祝賀論文集編輯委員會編,    現代國家與憲法:李鴻禧教授六秩華誕祝賀論文集,臺北市:月旦。

陳榮灼(2007),萬毓澤 譯、張其賢 校,理性、政治與歷史:論傅柯與哈伯瑪
斯的爭論,蔡英文、張福建主編,現代性的政治反思,頁261-288,臺北市:
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黃榮堅(2008),問題不在暴力 問題在於正當性,台灣法學雜誌,第117期,頁
6-9。

劉擎(2007),現代政治的正當性論證:施密特與鄂蘭的競爭性闡釋,蔡英文、 
張福建主編,現代性的政治反思,頁237-259,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人文社
會科學研究中心。

蔡英文(1997),兩種政治的概念:卡爾‧史密特與漢娜‧鄂蘭,台灣社會研究
季刊,第27期,頁139-171。

蔡英文(2002),政治實踐與公共空間:漢娜‧鄂蘭的政治思想,臺北市:聯經。

蔡英文(2007),從極權主義批判到共和民主政治:漢娜‧鄂蘭政治思想的遺產,
思想編委會 編,思想(4):台灣的七十年代,頁數177-206,臺北市:聯
經。

蔡英文(2010),政治的代表性與自由民主體制:施密特、鄂蘭與勒弗論國家與
人民的關係,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第32期,頁1-63。

鄭玉波(1956),法律學概論,臺北市:三民。

蕭高彥(2006),共和主義、民族主義與憲政理論:鄂蘭與施密特與隱蔽對話,
政治科學論叢,第27期,頁113-146。

蕭高彥,(2007),台灣的憲法政治:過去、現在與未來,殷海光基金會主編,自
由主義與新世紀台灣,頁129-170,臺北市:允晨文化。

顏厥安(2003),法律、強制力與命令──由強盜狀況談起,法令月刊,第54
卷第8期,頁85-87。

顏厥安(2005),溝通、制度與民主文化──由哈伯瑪斯的法理論初探社會立憲
主義,幕垂鴞翔:法理學與政治思想論文集,頁153-199,臺北市:元照。

顏厥安(2008a),德沃金之詮釋主義及其徹底化,中研院法學期刊,第3期,頁
163-200。

顏厥安(2008b),揭露悖論,葉俊榮、張文貞主編,新興民主的憲政改造,頁59-
67,臺北市:臺大人社高研院。


破報,2010十大人權新聞與兩公約施行周年檢討(2010年12月17日),取
自:http://pots.tw/node/7040(2012/6/18瀏覽)。

破報,建國100?人權10大!(2011年12月23日),取自:
http://pots.tw/node/10212(2012/6/18瀏覽)。

台灣人權促進會「十大新聞」,取自:
http://www.tahr.org.tw/taxonomy/term/23(2012/6/18瀏
覽)。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2011),2011十大環境新聞:塑化劑、福島核災最受關切,取
自:http://e-info.org.tw/node/72818(2012/6/18瀏覽)。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法律學研究所
95651053
100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56510531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江玉林zh_TW
dc.contributor.advisor Chiang, Yu Linen_US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廖耕佑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Liao, Geng Youen_US
dc.creator (作者) 廖耕佑zh_TW
dc.creator (作者) Liao, Geng Youen_US
dc.date (日期) 2011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Apr-2014 11:17:24 (UTC+8)-
dc.date.available 1-Apr-2014 11:17:24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Apr-2014 11:17:24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956510531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65084-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法律學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5651053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0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法律與政治息息相關:法律經由政治程序產生,而政治又受到法律規範。筆者嘗試藉由政治思想家漢娜‧鄂蘭(Hannah Arendt)的論著,探索法學思想與政治思想接榫之可能。本文先概略介紹鄂蘭的生平及論著,進而一窺鄂蘭思想的堂奧。對鄂蘭來說,人們透過行動把獨特的自我顯現於共同世界,行動、顯現、共同世界即是人的實在,所以人們經由共同行動和權力來保護共同世界。同時,鄂蘭強調權力源自於人們的共同行動,權力與暴力是截然不同的,因此公私領域在鄂蘭思想中有著清晰的分野,政治和統治、官僚行政管理之間的區分亦然。而這樣的權力觀也表現在鄂蘭對美國革命與憲政的推崇──一方面在於強調共和與聯邦的相互式社會契約,另一方面則是權力與權威的分立。人民握有權力,法律的權威則透過最高法院聯繫著立國的開端啟新及其原則,指引後人的行動。
對於鄂蘭來說,法律的功能是鞏固共同世界的框架,確保並見證政治生活,同時又具有連結、建立關係的內涵。在鄂蘭的論著中,對於規範或制度的著墨並不多,但這樣的留白或許才符合她的政治觀──思想不應該替所有人發聲,或者指點人們應當如何實踐。法學能夠從鄂蘭那裡得到的借鏡,與其說是特定的概念或理論,不如說是一種政治性的方法論。這種方法論提醒我們法律與政治之間的緊密關聯,並且回歸政治、關注人們所身處的境況。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壹、前言:對鄂蘭思想的探究 1
貳、漢娜‧鄂蘭及其政治思想 6
一、鄂蘭略傳 6
二、鄂蘭的政治思想 14
(一)極權主義與法律 14
(二)權力與暴力 17
(三)《論革命》 22
(四)《人的境況》──政治與法律作為人的境況 28
(五)《論革命》與制憲 41
參、對鄂蘭政治思想的思考 53
一、權力與制憲 53
(一)鄂蘭的政治權力與制憲(兼與Schmitt對比) 55
(二)鄂蘭與Habermas的權力觀 76
(三)小結 89
二、法律與政治的關連 91
(一)鄂蘭談法律與權力 92
(二)法律的性質 101
(三)法律與自由 104
(四)道德與公私領域 105
肆、結語:鄂蘭思想於法學之借鏡 116
參考文獻 123
zh_TW
dc.format.extent 1410340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language.iso en_US-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56510531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漢娜‧鄂蘭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鄂蘭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權力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行動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憲政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Hannah Arendt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Arendt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power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action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constitutionalismen_US
dc.title (題名) 權力與行動──漢娜‧鄂蘭政治思想於法學之借鏡zh_TW
dc.title (題名) Power and Action: Jurisprudential Reflection on Hannah Arendt`s Political Thought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Arato, Andrew and Jean L. Cohen(2010), Banishing the
Sovereign? Internal and External Sovereignty in Arendt,
in Seyla Benhabib ed., Politics in Dark Times:
Encounters with Hannah Arendt,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Arendt, Hannah (1958), The Origins of Totalitarianism, 2nd
enlarged ed., Cleveland: The World Publishing Company.
蔡英文 譯(1982),帝國主義,臺北市:聯經。
蔡英文 譯(1982),極權主義,臺北市:聯經。
林驤華 譯(2009),極權主義的起源,臺北縣新店市:左岸文化。

Arendt, Hannah (1964)(1964年德國記者Günter Gaus對鄂蘭所作的訪
談),蔡宗珍 譯,在公共領域中冒險犯難──漢娜‧鄂蘭訪談錄,當代,第150
期(2000年2月。)

Arendt, Hannah (1972), Crises of the Republic, San Diego,
Calif.: Harcourt Brace.
蔡佩君 譯(1996),共和危機,臺北市:時報文化。

Arendt, Hannah (1977), Between Past and Future: Eight
Exercises in Political Thought, New York: Penguin Books.
王寅麗、張立立 譯(2011),過去與未來之間,南京:譯林。

Arendt, Hannah (1990), On Revolution, New York: Penguin
Books.
陳周旺 譯(2007),論革命,南京:譯林。

Arendt, Hannah (1994a), Essays in Understanding, 1930-1954:
Formation, Exile, and Totalitarianism, Jerome Kohn ed.,
New York: Schocken Books.

Arendt, Hannah (1994b), Eichmann in Jerusalem: A Report on
the Banality of Evil, (1994) New York: Penguin Books.

Arendt, Hannah (1998), The Human Condition, 2nd ed.,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王寅麗 譯(2009),人的境況,上海:上海人民。

Arendt, Hannah(2003), Responsibility and Judgment, Jerome
Kohn ed., New York: Schocken Books.
蔡佩君 譯(2008),責任與判斷,臺北縣新店市:左岸文化。

Arendt, Hannah(漢娜‧鄂蘭)(2006),鄧伯宸 譯,黑暗時代群像,臺北縣
新店市:立緒文化。

Arendt, Hannah (2007), The Great Tradition: I. Law and
Power, vol. 74 no. 3 Social Research 713-726.

Canovan, Margaret(1983), A Case of Distorted Communication:
A Note on Habermas and Arendt, vol.11 no. 1 Political
Theory 105-116.

Canovan, Margaret(1998), Introduction, in Arendt(1998), The
Human Condition.
  (加諾芬)(2009),導言,王寅麗 譯(2009),人的境況。

Gleichauf, Ingeborg(英格柏‧葛萊西奧芙)(2004),姬健梅 譯,思考的
熱情:七位女哲學家的故事,臺北市:麥田。

Habermas, Jürgen(1977), Hannah Arendt’s Communications
Concept of Power, 44 Social Research 3-24.

Habermas, Jürgen(1996), William Rehg trans., Between facts
and norms: contributions to a discourse theory of law
democracy, Cambridge: The MIT Press.
童世駿 譯(2003),事實與格式,臺北市:臺灣商務。

Habermas, Jürgen(1983), Hannah Arendt: On the Concept of
Power, Philosophical-Political Profiles, 173-189,
Cambridge: The MIT Press.

Harvard Law Review(2005), Taking Politics Seriously, Vol.
119 No. 2 Harvard Law Review 639-645.

Havel, Václav(瓦茨拉夫‧哈維爾)(2003),貝嶺 編、張勇進 等譯,無權
力者的權力,無權力者的權力﹝書名同篇名﹞,頁71-161,臺北縣新店市:左岸
文化。

Heather, Gerard P. and Matthew Stolz (1979), Hannah Arendt
and the Problem of Critical Theory, Vol. 41 No. 1 The
Journal of Politics, 2-22.

Kohn, Jerome(2007), Guest Editor`s Introduction, vol. 74
no.3 Social Research XIII-XXI, 946.

Kohn, Jerome(傑若米‧柯恩)(2008),文本疏注,Hannah Arendt著、蔡
佩君 譯,責任與判斷,頁45-52,臺北縣新店市:左岸文化。

Kohn, Jerome(傑若米‧柯恩)(2010),導言,Hannah Arendt著、蔡佩君
譯,政治的承諾,頁4-31,臺北縣新店市:左岸文化。

Kristeva, Julia (2001), Ross Guberman trans., Hannah Arendt,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May, Derwent(梅德文)(1990),黃怡 譯,漢娜鄂蘭,臺北市:聯經。
Pitkin, Hanna Fenichel(1981), On Relating Private and
Public, Vol. 9 No. 3 Political Theory 327-352.

Volk, Christian(2010), From nomos to lex: Hannah Arendt on
law, politics, and order, 23(4) L.J.I.L.(Leide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759-779.

Waldron, Jeremy(2000), Arendt’s constitutional politics, in
Dana Villa ed.,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Hannah
Arendt, 201-219,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Young-Bruehl, Elisabeth (1982), Hannah Arendt, for love of
the world, New Haven : Yale University Press.

Young-Bruehl, Elisabeth(伊莉莎白‧揚─布魯爾)(2009),劉北成、劉小
鷗 譯,阿倫特為什麼重要,第2版,南京:譯林。

江玉林(2007),憲政國家的權力建築學──從傅柯與厄斯特萊希對於規訓的解
讀談起,蔡英文、張福建主編,現代性的政治反思,頁333-358,臺北市:中
研院人社中心。

江玉林(2008),法律、權力與共通福祉──從SARS防治及紓困暫行條例談起,
邱文聰主編,2007科技發展與法律規範雙年刊:公衛風險的法律建構,頁
59-97,臺北市:中硏院法硏所籌備處。

江宜樺(2001a),漢娜‧鄂蘭論政治參與與民主,自由民主的理路,頁205-233,
臺北市:聯經。

江宜樺(2001b),鄂蘭的政治判斷理論與現代審議式民主,自由民主的理路,頁
235-251,臺北市:聯經。

江宜樺(2005),西方「政治」概念之分析,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第12期,頁
1-57。

吳從周(2010),論法感(Rechtsgefühl)在法官民事判決中之地位──以「玻
璃娃娃致死案」及「保險理賠協商時效抗辯案」等為例開展,「台灣法理學會
2010年年度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台灣法理學會、輔仁大學法律學系、
臺灣大學法律學院人權及法理學研究中心主辦,2010年4月24日)。

李俊增(2004),多元分歧與正當性:對Habermas程序主義法理論之檢證,政治
與社會哲學評論,第11期,頁83-127。

李建良(2003a),論司法審查的政治界限──美國「政治問題原則」初探,憲法
理論與實踐(一),頁267-360,2版,臺北市:學林文化。

李建良(2003b),政治問題與司法審查──試評司法院大法官相關解釋,憲法理
論與實踐(一),頁395-434,2版,臺北市:學林文化。

張文貞(2004),憲改的正當程序:從國民主權與民主原則的面向來分析,取自
行政院研考會網站:
http://www.rdec.gov.tw/public/Attachment/
512016503171.pdf(2012/7/7瀏覽)。該文應為「新世紀台灣憲改研討
會」會議論文(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台大法律學院公法研究中心主
辦,2004年10月31日)。

張文貞(2009),審議民主與國民主權之合致或悖離?──美國制憲經驗的分析,
蕭高彥主編,憲政基本價值,頁31-60,臺北市:中研院人社中心。

張嘉尹(2003),法律與政治的現代關聯──對「法治國」的法社會學考察,台
灣法學會主編,台灣法學新課題(二),頁3-43,臺北市:台灣法學會。

莊國銘(2005),論漢娜‧鄂蘭的制憲權理念,思與言,第43卷第4期,頁173-
203。

許宗力(1997),憲法與政治,李鴻禧教授六秩華誕祝賀論文集編輯委員會編,    現代國家與憲法:李鴻禧教授六秩華誕祝賀論文集,臺北市:月旦。

陳榮灼(2007),萬毓澤 譯、張其賢 校,理性、政治與歷史:論傅柯與哈伯瑪
斯的爭論,蔡英文、張福建主編,現代性的政治反思,頁261-288,臺北市:
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黃榮堅(2008),問題不在暴力 問題在於正當性,台灣法學雜誌,第117期,頁
6-9。

劉擎(2007),現代政治的正當性論證:施密特與鄂蘭的競爭性闡釋,蔡英文、 
張福建主編,現代性的政治反思,頁237-259,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人文社
會科學研究中心。

蔡英文(1997),兩種政治的概念:卡爾‧史密特與漢娜‧鄂蘭,台灣社會研究
季刊,第27期,頁139-171。

蔡英文(2002),政治實踐與公共空間:漢娜‧鄂蘭的政治思想,臺北市:聯經。

蔡英文(2007),從極權主義批判到共和民主政治:漢娜‧鄂蘭政治思想的遺產,
思想編委會 編,思想(4):台灣的七十年代,頁數177-206,臺北市:聯
經。

蔡英文(2010),政治的代表性與自由民主體制:施密特、鄂蘭與勒弗論國家與
人民的關係,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第32期,頁1-63。

鄭玉波(1956),法律學概論,臺北市:三民。

蕭高彥(2006),共和主義、民族主義與憲政理論:鄂蘭與施密特與隱蔽對話,
政治科學論叢,第27期,頁113-146。

蕭高彥,(2007),台灣的憲法政治:過去、現在與未來,殷海光基金會主編,自
由主義與新世紀台灣,頁129-170,臺北市:允晨文化。

顏厥安(2003),法律、強制力與命令──由強盜狀況談起,法令月刊,第54
卷第8期,頁85-87。

顏厥安(2005),溝通、制度與民主文化──由哈伯瑪斯的法理論初探社會立憲
主義,幕垂鴞翔:法理學與政治思想論文集,頁153-199,臺北市:元照。

顏厥安(2008a),德沃金之詮釋主義及其徹底化,中研院法學期刊,第3期,頁
163-200。

顏厥安(2008b),揭露悖論,葉俊榮、張文貞主編,新興民主的憲政改造,頁59-
67,臺北市:臺大人社高研院。


破報,2010十大人權新聞與兩公約施行周年檢討(2010年12月17日),取
自:http://pots.tw/node/7040(2012/6/18瀏覽)。

破報,建國100?人權10大!(2011年12月23日),取自:
http://pots.tw/node/10212(2012/6/18瀏覽)。

台灣人權促進會「十大新聞」,取自:
http://www.tahr.org.tw/taxonomy/term/23(2012/6/18瀏
覽)。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2011),2011十大環境新聞:塑化劑、福島核災最受關切,取
自:http://e-info.org.tw/node/72818(2012/6/18瀏覽)。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