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應用資料採礦於品牌形象與購買行為之研究 -以食品品牌為例
Applications of Data Mining Techniques on Brand Image and Buying Behavior- A Case of Food Brand
作者 彭琳
貢獻者 鄭宇庭<br>蔡紋琦
彭琳
關鍵詞 資料採礦
食品品牌
購買行為
品牌形象
日期 2013
上傳時間 4-Jun-2014 14:41:16 (UTC+8)
摘要 國內目前市面上的食品品牌千百種,消費者如何在眾多品牌當中找出符合自己期望的品牌,本研究透過問卷調查,探討國內民眾對於目前食品主要65個品牌的態度和行為,從各項品牌指標當中歸納出五大強勢品牌,分別為統一、義美、得意的一天、桂冠和Häagen-Dazs,從中探討五大品牌的特色,接下來針對這五大強勢品牌進行模型預測,分析在何種指標和變數之下會時常購買該品牌。
     從預測模型分析結果發現,五個強勢品牌當中品牌記憶度為最重要的關鍵因素,即受訪者的第一時間反應,品牌使用經驗也是消費者購買的主要因素之一,其中統一、義美和桂冠三個品牌的表現類似,其深耕台灣多年,有穩定的消費族群,品牌印象也較佳,且經常購買者的年齡層較廣,工作型態也較多元,顯示統一、義美和桂冠品牌深受普羅大眾喜愛;而願意購買得意的一天的受訪者大多是對該品牌具有信任感和喜好度,並經常使用該品牌,此群消費者對得意的一天品牌較為忠誠,願意時常購買的受訪者大多經常,且家庭年收入越高的受訪者願意時常購買的比例也越高;Häagen-Dazs品牌在台灣擁有一群固定的消費族群,願意時常購買的受訪者認為該品牌具有強烈的品牌特色,對Häagen-Dazs具有強烈的認同感,非常肯定該品牌的產品,和其他強勢品牌相比之下Häagen-Dazs的消費族群願意轉換品牌的比例較低,顧客忠誠度明顯高於其他強勢品牌,但普遍大眾對該品牌的認知較低,使用經驗明顯低於其他強勢品牌,且購買門檻較高,應多加利用媒體或行銷手法加強消費者的記憶度,先提升品牌辨識度有利於未來的客群拓展。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一.中文文獻
     1.王道行,2011,網路商店訂單履約過程消費者行為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企業關理學系博士論文。
     2.李奇樺、朱國光,2008,影響消費者對自有品牌態度與購買行為相關因素之研究,臺灣企業績效學刊,2(1),P93-P117。
     3.李國慶、周庭銳、陳淑青,2006,品牌知覺影響下消費者購買行為的分類研究,商場現代化-品牌戰略2006年5 月(上旬刊)總第466期。
     4.林隆儀,2011,服務品質、品牌形象、顧客忠誠與顧客再購買意願的關係,中小企業發展季刊,第19期,P31-P59。
     5.張哲維,2011,品牌形象對數位相機消費者購買行為之影響—以新竹市國立大學生為例,國立交通大學管理科學系所。
     6.許季琳,2010,服務業之公共關係與企業形象對消費者購買行為影響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
     7.陳順宇,2005,多變量分析第四版,台北市,華泰書局。
     8.曾淑峰、林志弘、翁玉麟,2012,資料採礦應用-以SAS Enterprise Miner為工具,梅霖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9.廖述賢、溫志皓,2009,資料採礦與商業智慧,雙葉書廊有限公司。
     10.謝邦昌、鄭宇庭、蘇志雄,2009,Data Mining概述—以Clementine 12.0為例,新北市:中華資料採礦協會。
     
     二.英文文獻
     1.Aaker, D. A., 1991, Managing Brand Equity: Capitalizing on the value of Brand Name, N. Y.: Free Press.
     2.Aaker, D. A., 1995, Building Strong Brands,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3.Agresti, A., 2002, An Introduction To Categorical Data Analysis 2^nded., New York:Wiley.
     4.Berry, M. J. A. & G. Linoff, 1997, Data Mining Techniques for Marketing, Sales and Customer Support, John Wiley & Sons.
     5.Breiman, L., J. H. Freidman, R. A. Olshen, & C. J. Stone, 1984, Classification and Regression trees. Monterey, CA: Wadswoyth & Brooks/Cole Advanced Books & Software.
     Dobni, D. & G. M. Zinkhan, 1990, Search of Brand Image: A 6.Foundation Analysis, Advances in Consumer Research, Volume 17, 1990, P.110-P119.
     7.Howard, J. A., & J. N. Sheth, 1969, The theory of buyer behavior.
     8.Park, C. W., B. J. Jaworski & D. J. MacInnis, 1986, Strategic Brand Concept-image Management, Journal of Marketing, 50(October), P.135-P145.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統計研究所
101354011
102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1354011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鄭宇庭<br>蔡紋琦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彭琳zh_TW
dc.creator (作者) 彭琳zh_TW
dc.date (日期) 2013en_US
dc.date.accessioned 4-Jun-2014 14:41:16 (UTC+8)-
dc.date.available 4-Jun-2014 14:41:16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4-Jun-2014 14:41:16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101354011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66463-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統計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1354011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2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國內目前市面上的食品品牌千百種,消費者如何在眾多品牌當中找出符合自己期望的品牌,本研究透過問卷調查,探討國內民眾對於目前食品主要65個品牌的態度和行為,從各項品牌指標當中歸納出五大強勢品牌,分別為統一、義美、得意的一天、桂冠和Häagen-Dazs,從中探討五大品牌的特色,接下來針對這五大強勢品牌進行模型預測,分析在何種指標和變數之下會時常購買該品牌。
     從預測模型分析結果發現,五個強勢品牌當中品牌記憶度為最重要的關鍵因素,即受訪者的第一時間反應,品牌使用經驗也是消費者購買的主要因素之一,其中統一、義美和桂冠三個品牌的表現類似,其深耕台灣多年,有穩定的消費族群,品牌印象也較佳,且經常購買者的年齡層較廣,工作型態也較多元,顯示統一、義美和桂冠品牌深受普羅大眾喜愛;而願意購買得意的一天的受訪者大多是對該品牌具有信任感和喜好度,並經常使用該品牌,此群消費者對得意的一天品牌較為忠誠,願意時常購買的受訪者大多經常,且家庭年收入越高的受訪者願意時常購買的比例也越高;Häagen-Dazs品牌在台灣擁有一群固定的消費族群,願意時常購買的受訪者認為該品牌具有強烈的品牌特色,對Häagen-Dazs具有強烈的認同感,非常肯定該品牌的產品,和其他強勢品牌相比之下Häagen-Dazs的消費族群願意轉換品牌的比例較低,顧客忠誠度明顯高於其他強勢品牌,但普遍大眾對該品牌的認知較低,使用經驗明顯低於其他強勢品牌,且購買門檻較高,應多加利用媒體或行銷手法加強消費者的記憶度,先提升品牌辨識度有利於未來的客群拓展。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目 錄 III
     表目錄 IV
     圖目錄 VII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2
     第三節 研究流程 3
     第貳章 文獻探討 4
     第一節 資料採礦介紹 4
     第二節 品牌形象之定義 8
     第三節 消費者購買行為之研究 11
     第參章 研究方法 14
     第一節 研究架構 14
     第二節 研究設計 15
     第三節 資料採礦分析方法 17
     第肆章 實證分析 24
     第一節 品牌形象分析 24
     第二節 消費者購買行為之模型 35
     第三節 品牌購買模型比較 97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99
     第一節 結論 99
     第二節 建議 100
     第三節 後續研究與發展 102
     參考文獻 103
zh_TW
dc.language.iso en_US-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1354011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資料採礦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食品品牌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購買行為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品牌形象zh_TW
dc.title (題名) 應用資料採礦於品牌形象與購買行為之研究 -以食品品牌為例zh_TW
dc.title (題名) Applications of Data Mining Techniques on Brand Image and Buying Behavior- A Case of Food Brand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一.中文文獻
     1.王道行,2011,網路商店訂單履約過程消費者行為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企業關理學系博士論文。
     2.李奇樺、朱國光,2008,影響消費者對自有品牌態度與購買行為相關因素之研究,臺灣企業績效學刊,2(1),P93-P117。
     3.李國慶、周庭銳、陳淑青,2006,品牌知覺影響下消費者購買行為的分類研究,商場現代化-品牌戰略2006年5 月(上旬刊)總第466期。
     4.林隆儀,2011,服務品質、品牌形象、顧客忠誠與顧客再購買意願的關係,中小企業發展季刊,第19期,P31-P59。
     5.張哲維,2011,品牌形象對數位相機消費者購買行為之影響—以新竹市國立大學生為例,國立交通大學管理科學系所。
     6.許季琳,2010,服務業之公共關係與企業形象對消費者購買行為影響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
     7.陳順宇,2005,多變量分析第四版,台北市,華泰書局。
     8.曾淑峰、林志弘、翁玉麟,2012,資料採礦應用-以SAS Enterprise Miner為工具,梅霖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9.廖述賢、溫志皓,2009,資料採礦與商業智慧,雙葉書廊有限公司。
     10.謝邦昌、鄭宇庭、蘇志雄,2009,Data Mining概述—以Clementine 12.0為例,新北市:中華資料採礦協會。
     
     二.英文文獻
     1.Aaker, D. A., 1991, Managing Brand Equity: Capitalizing on the value of Brand Name, N. Y.: Free Press.
     2.Aaker, D. A., 1995, Building Strong Brands,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3.Agresti, A., 2002, An Introduction To Categorical Data Analysis 2^nded., New York:Wiley.
     4.Berry, M. J. A. & G. Linoff, 1997, Data Mining Techniques for Marketing, Sales and Customer Support, John Wiley & Sons.
     5.Breiman, L., J. H. Freidman, R. A. Olshen, & C. J. Stone, 1984, Classification and Regression trees. Monterey, CA: Wadswoyth & Brooks/Cole Advanced Books & Software.
     Dobni, D. & G. M. Zinkhan, 1990, Search of Brand Image: A 6.Foundation Analysis, Advances in Consumer Research, Volume 17, 1990, P.110-P119.
     7.Howard, J. A., & J. N. Sheth, 1969, The theory of buyer behavior.
     8.Park, C. W., B. J. Jaworski & D. J. MacInnis, 1986, Strategic Brand Concept-image Management, Journal of Marketing, 50(October), P.135-P145.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