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cations-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
Google ScholarTM
NCCU Library
Citation Infomation
Related Publications in TAIR
題名 黨國體系下之文化事業單位轉型:以兩岸中影為例
Comparison of The Taiwan and China’s Cultural Institutions of The Party-state System : The Case of Two Film Corporations作者 楊孟杰
Yang, Meng Chieh貢獻者 冷則剛
Leng, Tse Kang
楊孟杰
Yang, Meng Chieh關鍵詞 文化事業單位
台灣中影公司
中國中影集團
政權性質
cultural institution
Central Motion Picture Corporation
China Film Group Corporation
regime type日期 2013 上傳時間 4-Jun-2014 14:46:26 (UTC+8) 摘要 戒嚴時期的國民黨與當今的中國共產黨政權對於媒介的控制都放在一個高處管理,兩岸出發自類同的列寧式黨國體制之下,對於文化事業單位的管理方式看似又都嚴密控管,但為何台灣中影得以在1980年代衝撞國民黨黨國體制;而中國中影卻始終產出主旋律電影來為黨喉舌,而這種為黨服務的主旋律電影在市場化下的產量和品質又為何會忽高忽低? 本文藉由對兩岸中影的文獻與數據,來判別這兩種威權體制究竟有何差異,這種政權差異又會如何體現在台灣與中國大陸電影產業當中? 將兩岸中影放在政權性質架構下再做比較,看出黨國體制的對外關係、控制文化事業單位、菁英政策與箝制媒體的力道與方式的不同。 本文研究觀點是台灣中影歷經從硬威權時期轉向軟威權時期,這過渡的區段少有研究台灣民主化學者去關注當中變數,而是將重點放在軟威權時期研究,本文以中影公司案例作為這區段的變數研究;而中國中影則處在後極權發展型國家當中,黨的利益與部門利益形成兩股消長力量。本文再藉由體制的比較,發現台灣中影之所以能突破黨國鐵幕,軟威權政體除了提供政治社會風氣轉型背景之外,很大原因是來自於國民黨的扶持政策與人事決策誤判所導致。當今中國中影在媒介條塊管理與雙重領導體制下,文化事業單位不但無力抗拒上層,外界媒體也無法給予聲援。本文最後提供三種研究意涵:一是黨國體制下的電影產業對政權性質理論的回饋補充;二是台灣中影走向「新電影風潮」給中國電影民主化的啟示;三是發展中與落後國家的電影產業仍然需要有國家的大力扶持,而台灣脫離黨國體制後,缺乏黨國給予的持續補貼,最後禁不起商業的競爭而走向落寞。對照當今中國中影集團,雖有中共黨國的持續保護而壯大,但卻壓抑了電影創作者與整個電影市場的更快發展。
This thesis study how the KMT under martial law and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today control their cultural institutions ,and the domestication and resistance of the Central Motion Picture Corporation(CMPC) and the China Film Group Corporation(CFGC) controlled by the two parties. Due to people`s ideology could influenced by movies, the two authoritarian parties always control their film institutions by funding, personnel and administration affairs. However, the CMPC were still able to publish some radical movies when the parties cannot prevent the managers of culture institutions to ally with non-state-owned film institutions.參考文獻 【英文部分】Brandy, Anne-Mable. 2008. Marketing Dictatorship:Propaganda and Thought Work in Contemporary China. Lanham, Md.: Rowman & Littlefield.Cheng, Hsiao-shin. 1990. Party-Military Relations in the Prc and Taiwan:Paradoxes of Control. Boulder,Colo.: Westview Press.Cheng, Tun-Jen. 1989. "Democratizing the Quasi-Leninist Regime in Taiwan." World Politics 41: 471-99.Chou, Yangsun, and Andrew Nathan. 1987. "Democratizing Transition in Taiwan." Asian Survey 27: 277-99.Chu, Yun-han. 1996. "Taiwan`s Unique Challenges." Journal of Democracy 7: 69-71.Friedrich, Carl, and Zbigniew Brzezinski. 1956. Totalitarian Dictatorship and Autocracy.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Gang, Qiang, and David Bandurski. 2011. "China`s Emerging Public Sphere:The Impact of Media Commercialization Professionalism, and the Internet in an Era of Transition." In Chang Media,Chang China, ed. Susan L. Shirk.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38-76.Gilley, Bruce 2008. "Comparing and Rethinking Political Change and Taiwan." In Political Change in China :Comparisons with Taiwan Boulder: Lynne Rienner Publishers.Gramsci, Antonio. 1971. Selections from Prison Notebooks. New York: International Publishers.Hall, Peter A., and Rosemary C. R. Taylor. 1996. "Political Science and the Three New Institutionalism." Political Study 44.Hartley, John. 2002. "Key Concepts in Communication and Cultural Studies."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Heywood, Andrew. 1992. Political Idelolgies:An Introduction. London: Macmillan Education.Hong, Guo-Juin. 2011. Taiwan Cinema : A Contested Nation on Screen.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Kertzer, David I. 2009. Comparative Politics : Rationality, Culture, and Structur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King, G., R. Keohane, and S. Verba. 1994. Designing Social Inquiry: Scientific Inference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King, Gary, Jennifer Pan, and Margaret E. Roberts. 2013. "How Censorship in China Allows Government Criticism but Silences Collective Expression."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107: 1-18.Lapsley, Robert, and Michael Westlake. 1988. Film Theory :An Introduction. Manchester: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Levitsky, Steven, and Lucan Way. 2010. Competitive Authoritarianism: Hybrid Regimes after the Cold War., .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Liberthal, Kenneth. 1992. "Introduction: The Fragment Authoritarianism Model and Its Limitation." In Bureaucracy, Politics and Decision Making in Post-Mao Chin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Lu, S. H. 2001. China, Transnational Visuality, Global Postmodernity.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Luhmann , Niklas. 1998. Observations on Modernity.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Mertha, Andrew. 2008. Water Warriors: Citizen Action and Policy Change.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Naughton, Barry J. 2007. The Chinese Economy: Transitions and Growth. Cambridge, MA: The MIT Press.O`Donnell, Guillermo, and Philippe C. Schmitter. 1986. Transitions from Authoritarian Rule. Tentative Conclusions About Uncertain Democracies. Baltimore, Md.: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Pei, Minxin. 2012. " Is Ccp Rule Fragile or Resilient?". Journal of Democracy 23: 27-41.Perry, Elizabeth. 2007. "Studying Chinese Politics:Farewellto Revolution?". China Journal 57: 1-22.Qiang, Xiao. 2011. "The Rise of Online Public Opinion and Its Political Impact." In Chang Media,Chang China, ed. Susan L. Shirk.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2-24.Rosenbaum, Jonathan. 1997. Movies as Politics. Berkeley, Calif.: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Sartori, G. 1994. "Compare Why and How." In Comparing Nations : Concepts, Strategies, Substance. Oxford, U.K. ; Cambridge, Mass.: Blackwell.Shirk, Susan L. 2011. "Changing Media, Changing China." In Changing Media, Changing China, ed. Susan L. Shirk.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Thelen, Kathleen. 1999. "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 in Comparative Politics." Annual Review of Political Science 2.Tucker, Robert. 1961. "Toward a Comparative Politics of Movement-Regimes."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s 55: 281-89.Winckler, Edwin. 1984. "Institutionalization and Participation on Taiwan: From Hard to Soft Authoritarianism?". The China Quarterly 99: 481-99.Winckler, Edwin A. 1992. "Taiwan Tradsition?." In Political Change in Taiwan. Boulder and London: Lynne Rinner.Wu, Naiteh, and Tun-jen Cheng. 2011. "Democratization as a Legitimacy Formula: The Kmt and Political Change in Taiwan." In Political Legitimacy in Asia: Challenges for Leaders. New York: Palgrave.Wu, Nai-teh. "The Politics of a Regime Patronage System:: Mobilization and Control within and Authoritarian Regime." University of Chicago, 1987.Xia, Ming. 2000. The Dual Developmental State: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 for China`s Transition. Hampshire: Ashgate Publishing.Yeh, Emilie Yueh-yu. 2006. "The Disappearing Act: Taiwan Popular Cinema." In Contemporary Asian Cinema: Popular Culture in a Global Frame: Berg Publications.Zhang, Yingjin. 2002. Screening China : Critical Iinterventions, Cinematic Reconfigurations, and the Transnational Imaginary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Cinema. Ann Arbor, Mich.: 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 University of Michigan.Zhao, Suisheng. 2000. "Chinese Nationalism and It`s International Orientations." Political Science Quarterly 115: 1-33.【中文部分】網路資料與報章文章「臺灣大百科全書」,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index。「台灣電影資料庫」,http://cinema.nccu.edu.tw/cinemaV2/squareinfo.htm?MID=13。2011,〈中國電影海外推廣之路〉,http://cce.chinacopyright.co.uk/cn/?p=198。1981年,〈值得注意的影壇事件:中影人事變動〉,《工商時報》,12月13日。南方周刊編輯部,2011,〈「三平霸業」〉。《南方人物周刊》,8月26日。袁蕾,2009年,韓三平說中影一枝獨大更準確,南方週末,9月10日。張靚蓓,2010,〈張靚蓓專訪張永祥先生〉,http://www.ctfa.org.tw/henryk/story_7.php。張士達,2001,〈變天! 中影、中廣大當家 換人做做看〉,《自由時報》,2月15日。李宏宇,「鶴立雞群 外資入鄉隨俗:2004中國電影年度發現」,南方周末,2004年12月。姜電影市場將更開放 中外合拍片票房飆升」,人民日報,2004年6月21日第11版。魏頔,2014,廣電審查制度調整 賈樟柯:很難評估,新浪全球新聞,3月6日。書目于麗主編,世紀回眸 : 中國電影專業史研究(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2006)。尹玉珍,革命民主政黨的理論基礎(台北:革命思想雜誌社,1958)。尹鴻,中國電影專業史研究(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2006)。尹鴻、凌燕,新中國電影史(1949-2000)(湖南:湖南美術出版社,2002)。文工會著,文化事業專輯之六-中央電影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台北:中國國民黨中 央委員會文化工作會,1972)。方鵬程,如瑜得水-影響宋楚瑜一生的人(台北:商周出版社,2013)。王作榮,三隻看得見的手 : 教育、社會與文化 (台北:時報文化,1996)。王蔚慈,台灣紀錄片與新聞片影人口述(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出版, 2000)。白睿文,煮海時光 : 侯孝賢的光影記憶(新北市 : INK印刻文學,2014)。台北金馬影展執行委員會,台灣新電影二十年 : 時代舊記憶國片新浪潮(台北:台北金馬影展執行委員會出版,2011)。伊強,行政法學(北京:智慧財產權出版社,2013)。宇業熒,璀璨光影歲月:中央電影公司紀事(台北:中央電影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002)。朱雲漢,寡占經濟與威權政治體制(台北:前衛,1989)。朱傳譽主編,魏景蒙傳記資料(台北:天一,1985)。艾誠如著 蔡登山主編,電影問題.問題電影 : 性.暴力.電檢(台北:新銳文創, 2013)。行政院新聞局製作,中華民國電影年鑑(台北:中華民國電影事業發展基金會, 1996)。佐藤忠男著; 錢杭譯,中國電影百年(上海:上海書店出版,2005)。吳玉山,遠離社會主義:中國大陸、蘇聯和波蘭的經濟轉型(台北:正中書局, 1996)。吳玉山,宏觀中國:後極權資本主義發展國家-蘇東和東亞模式的揉合(台北: 五南出版社,2007)。吳玉山著 歐陽元美編,知識饗宴(系列2)(台北:中央研究院,2006)。吳鹽雪,海闊天空 : 宋楚瑜新傳(基隆:月冠文化,1999)。李天鐸,台灣電影、社會與歷史(台北:揚智文化,1997)。李金銓 等人主編,解構廣電媒體:建立廣電新秩序(台北:澄社,1993)。李景源、陳威主編,中國公共文化服務發展報告(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07)。李道新,中囯電影文化史(1905-2004) (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李福鐘等編選,<自由中國>選編 6, 黨國體制的批判(台北縣:稻鄉,2003)。沈宗瑞,國家與社會 : 中華民國的經驗分析(台北:韋伯文化,2001)。沈錡,我的一生:沈錡回憶錄(二)(台北:聯經出版,2000)。周至杰譯,Landman, Todd,比較政治的議題與途徑(台北:韋伯文化國際出版, 2003)。林佳龍、邱澤奇主編,兩岸黨國體制與民主發展—哈佛大學東西方學者的對話(台 北:月旦出版社,1999)。林岡,臺灣的政治轉型與兩岸關係的演變(北京:九州出版社,2010)。林黛嫚,李行的本事(台北:三民,2009)。林麗雲著 張苙雲編,文化產業 : 文化生產的結構分析(台北:遠流,2000)。邵玉銘,此生不渝:我的台灣、美國、大陸歲月(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13)。若林正丈著; 何義麟,陳添力譯,轉型期的台灣 : 「脫内戰化 」的政治 (台北: 故鄉,1989)。倪震主編,改革與中國電影(北京:中國電影初版社,1994)。徐立功、李令儀,讓我們再愛一次:徐立功的電影世界(台北:天下遠見出版, 2006)。徐斯儉,辯證中的變與不變:台灣對中共黨國體制的研究,(台北:五南圖書出版 社,2013)。徐斯儉、吳玉山編,黨國蛻變:中國政權的菁英與政策(台北:五南出版社,2007)。啟之,揭祕中國電影,讀解文革影片(台北:新銳文創,2013)。寇健文,中共菁英政治的演變:制度化與權力轉移1978-2010(台北:五南書局, 2010)。張雨田,中國電影事業論(台北:中國電影文學出版社,1968)。張智華、史可揚,中國電影論辯(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2007)。張靚蓓,龔弘:中影十年暨圖文資料彙編(台北:國家電影資料館,2012)。張燕、譚政,鏡像之鑒:韓中電影敘事和受眾比較研究(北京:中央編譯出版, 2008)。教育部,文化局第二年(台北:教育部文化局,1969)。教育部,文化局的第一年(台北:教育部文化局,1971)。梁永煌、田習如,拍賣國民黨-黨產大清算(台北:財訊出版社,2000)。梁良,中國大陸大眾傳播事業及其管理概況(台北:行政院新聞局編印,2004)。章柏青、賈磊磊,中國當代電影發展史 下冊(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6)。許新枝,許新枝先生訪談錄-台灣省參議會臨時省議會暨省議會時(:臺灣省諮 議會出版,2001)。陳少峰、康小明、向 勇主編,中國文化產業年度發展報告〈2005〉(長沙市:湖 南人民出版社,2005)。陳師孟等著,解構黨國資本主義 : 論台灣官營事業之民營化(台北:澄社,1997)。陳墨,百年電影閃回(台北:風雲時代出版,2006)。陳播 主編,三十年代中國電影評論文選(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1993)。陶涵(Jay Taylor)著 林添貴譯,蔣經國傳(北京:新華出版社,2002)。陸弘石編,中國電影:描述與闡釋(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2002)。彭征,華誼內幕 : 首次揭開華誼兄弟高速持續成長之謎 (長沙市:湖南人民, 2010)。彭懷恩,認識台灣-台灣政治變遷五十年(台北:風雲論壇,1997)。景杉主編,中國共產黨大辭典(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1991)。焦雄屏主編,台灣新電影(台北:時報,1988)。黃仁,台灣電影與政治宣傳(台北:萬象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4)。黃仁,行者影跡 : 李行・電影・五十年(台北:時報文化,1999)。黃仁,國片電影史話:跨世紀華語電影創意的先行者(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2010)。黃健業編,跨世紀台灣電影實錄1898-2000(台北:國家電影資料館出版,2005)。楊光斌,中國政府與政治導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葉月瑜,卓伯棠,吳昊編著,三地傳奇:華語電影二十年(台北:國家電影資料館, 1999)。葉龍彥,日本電影對台灣的影響1945-1972(彰化縣 : 中州技術學院視訊傳播系 電影研究中心)。鄒讜,二十世紀中國政治 : 從宏觀歷史與微觀行動的角度看(香港:牛津大學 出版,1994)。廖祥雄,電影導演‧電影官(台中:東藝影視,2006)。劉藝編譯(Andrew Buchana著),電影構成(台北:皇冠出版社,1976)。潘壘口述 ; 左桂芳編著,不枉此生 : 潘壘回憶錄(台北:國家電影資料館, 2014)。蔡孟堅,蔡孟堅傳真集(台北:傳紀文學,1981)。蔣勳,家‧國‧歷史‧父親(台北:時報,1998)。盧非易,台灣電影 : 政治、經濟、美學(1949--1994)(台北:時英出版社,1997)。錢復,錢復回憶錄(台北:天下遠見出版,2005)。戴瓊梅、曾效蘭,跨越50年─新聞局成立50周年特刊(台北:行政院新聞局出 版,1997)。藍祖蔚,中華民國九十五年電影年鑑(台北:行政院新聞局出版,2006)。魏玓著 卓越新聞獎機會主編,台灣傳媒再解構(台北:巨流,2009)。顧理平,新聞法學(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9)。龔弘口述,龔天傑整理,影塵回憶錄(台北: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5)。龔宜君,「外來政權」與本土社會 : 改造後國民黨政權社會基礎的形成 (1950-1969)(台北縣:稻鄉,1998)。學位論文王思思,2010,〈當代主旋律電影的市場化突圍〉,華中師範大學碩士論文。石佳音,2003,〈中國國民黨的意識形態與組織特質〉,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博士論文。周佳麗,2009,〈我國電影產業研究(1993-2008)〉,華中師範大學碩士論文。袁公瑜,2002,〈國民黨文工會職能轉變之研究 -1951年至2002年〉,佛光人文社會學院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郭正亮,1988,〈國民黨政權在台灣的轉換(1945-88)〉,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楊世凡,1991,〈人物言與台灣新電影-一項知識社會學的研究〉,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論文。劉現成,1995,〈1960年代國家機器介入台灣電影事業之研究〉,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斳凱元,2010,〈中國電影集團公司的產業化道路(1999-2009)〉,中國藝術研究院碩士論文。鄭玩香,2001,〈戰後台灣電影管理體系之研究(1950-1970)〉,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鄭閔聲,2009,〈從計畫到市場:中國電影產業的發展與未來〉,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期刊沙丹,「從大陸視角看台灣「健康寫實」電影的經驗和傳」,電影欣賞, 第154期(2013),頁10-15。劉藩、餘宇,「中國電影入世十年發展評價及未來問題分析」,電影藝術,第1期(2012),頁89-94。丁寧,「蘇聯與北京電影製片廠的初建」,電影新作,210期(2010),頁4-9。王佳煌,「資訊通信科技與群體性事件對中國後極權主義的影響」,東亞 研究,第44卷第1期(2003),頁35-83。王佳煌,「論中國後極權資本主義發展型國家:以信息化政策為例」,社 會科學論叢,第2卷第2期(2008),頁 147-189。王金壽,「台灣侍從主義時代的結束」,當代,227期(2006),頁26-37。王振寰、錢永祥,「邁向新國家?民粹威權主義的形成與民主問題」,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20期(1995),頁17-55。朱雲漢,「國民黨與臺灣的民主轉型」,二十一世紀,第65期(2000),頁4-13。吳玉山,「孫中山思想、民國百年與兩岸發展模式-一個總體的分析架構」, 政治科學叢論,第65期(2012),頁1~42。李福鐘,「國民黨黨產取得之類型分析」,台灣史學雜誌,第5期(2008),頁 139-167。李德順,「價值觀的主流與邊緣」,人民論壇,05期(2010)。林祈昱、蔡文軒,「共黨意識型態的『再功能化」』與政權存續:中共『三 個代表』的『啟發式個案』研究」,政治學報,第46期(2008),頁95-132。段媛媛,「"網絡世代”電影消費的症候及反思」,南京社會科學,第7 期(2013),頁94-99。 范麗珍,「主旋律影片市場化運作之路」,影人論壇,第10期(2011)。徐斯儉,「全球化:中國大陸學者之觀點」,中國大陸研究,第43卷 第4期(2000),頁1-26。徐斯儉,「『黨國』還是『共和國』?── 中共政治變遷的一個內在邏輯」, 政治科學論叢,第45期(2010),頁37-68。莊宜文,「重探改編自傷痕文學的反共電影 -兼論八○年代兩岸文學電影 的歷史交錯與攻防對應」,台灣文學研究學報,第12期(2011),頁51-87。陶儀芬,「治權力交替與經濟機會主義:集體行動與改革時期中國「政治經 濟景氣循環」,問題與研究,第45卷第3期(2006),頁77-101。彭濤,「中國電影史鍊條上的主旋律電影及其未來走向」,華中師範大學 學報,第52卷第2期(2013),頁100-106。湯志傑,「重探台灣的政體轉型:如何看待1970年代國民黨政權的「正當化」」, 台灣社會學,第12期(2006),頁141-190。馮建三,「考察中國輿論監督的論說與實踐,1987-2007」,台灣社會研究季刊, 第71期(2008),頁157-195。黃仁,「台灣電影奠基的十年1950-1959」,歷史月刊,172期(2002),頁100-107。黃仁,「開拓台灣影業的製片人李葉」,傳紀文學,第59卷第1期(2009),頁48-65。黃宗昊,「歷史制度論的方法立場與理論建構」,問題與研究,第49卷第3期(2010),頁145-176。 黃信豪,「晉升,還是離退?中共黨政菁英仕途發展的競爭性風險分析, 1978-2008」,臺灣政治學刊,第13卷第1期(2013),頁161-224。黃智聰、歐陽宏,「世界各國對中國大陸直接投資決定因素之研究」,遠 景基金會季刊, 第7卷第2期(2006),頁139-178。黃順星,「新聞的場域分析:戰後台灣報業的變遷」,新聞學研究,第 104期(2010),頁 113-160。黃建業,「任勞、任怨、任謗是我在中影的服務精神─專訪明驥老總」,電影欣賞,第152期(2012),頁6-19。葉龍彥,「台灣光復初期(1945-1949)的電影檢查」,電影欣賞,第10 卷第1期(1992),頁10-21。路璐,「金融危機中美國電影對國家形象的呈現與建構」,南京社會科學, 第8期(2013),頁124-130。趙建民,「黨國體制下黨與立法機構關係的若干思考--中國大陸個案分析」, 中國大陸研究,42卷 第9期(1999),頁13-26。趙建民,蔡文軒,「『黨管一切』或是『部門利益』:以三峽大壩與青藏鐵 路的決策為例」,中國大陸研究,第53卷第2期(2010),頁39-62。劉現成,「美國及其電影業介入台灣電影市場的歷史分析」,電影欣賞, 130期(2007),頁40-46。厲國剛、楊雲,「關於大學生觀看電影的心理、行為和態度調查分析」,東 南傳播,第7期(2008)。蕭全政,1991,「國民主義:台灣地區威權體制的政經轉型」,政治科學論叢, 第2期(1991),頁74。錢剛,「導向.監督.改革.自由透過媒體語詞分析看中國新聞傳媒」,二 十一世紀評論,第95期(2006),頁6。魏娜、楊躍鋒、徐晴,「文化事業單位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導向」,南京社 會科學,第8期(2013),頁90-96。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東亞研究所
100260018
102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1002600181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冷則剛 zh_TW dc.contributor.advisor Leng, Tse Kang en_US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楊孟杰 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Yang, Meng Chieh en_US dc.creator (作者) 楊孟杰 zh_TW dc.creator (作者) Yang, Meng Chieh en_US dc.date (日期) 2013 en_US dc.date.accessioned 4-Jun-2014 14:46:26 (UTC+8) - dc.date.available 4-Jun-2014 14:46:26 (UTC+8) -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4-Jun-2014 14:46:26 (UTC+8) -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1002600181 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66509 -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 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 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東亞研究所 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0260018 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2 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戒嚴時期的國民黨與當今的中國共產黨政權對於媒介的控制都放在一個高處管理,兩岸出發自類同的列寧式黨國體制之下,對於文化事業單位的管理方式看似又都嚴密控管,但為何台灣中影得以在1980年代衝撞國民黨黨國體制;而中國中影卻始終產出主旋律電影來為黨喉舌,而這種為黨服務的主旋律電影在市場化下的產量和品質又為何會忽高忽低? 本文藉由對兩岸中影的文獻與數據,來判別這兩種威權體制究竟有何差異,這種政權差異又會如何體現在台灣與中國大陸電影產業當中? 將兩岸中影放在政權性質架構下再做比較,看出黨國體制的對外關係、控制文化事業單位、菁英政策與箝制媒體的力道與方式的不同。 本文研究觀點是台灣中影歷經從硬威權時期轉向軟威權時期,這過渡的區段少有研究台灣民主化學者去關注當中變數,而是將重點放在軟威權時期研究,本文以中影公司案例作為這區段的變數研究;而中國中影則處在後極權發展型國家當中,黨的利益與部門利益形成兩股消長力量。本文再藉由體制的比較,發現台灣中影之所以能突破黨國鐵幕,軟威權政體除了提供政治社會風氣轉型背景之外,很大原因是來自於國民黨的扶持政策與人事決策誤判所導致。當今中國中影在媒介條塊管理與雙重領導體制下,文化事業單位不但無力抗拒上層,外界媒體也無法給予聲援。本文最後提供三種研究意涵:一是黨國體制下的電影產業對政權性質理論的回饋補充;二是台灣中影走向「新電影風潮」給中國電影民主化的啟示;三是發展中與落後國家的電影產業仍然需要有國家的大力扶持,而台灣脫離黨國體制後,缺乏黨國給予的持續補貼,最後禁不起商業的競爭而走向落寞。對照當今中國中影集團,雖有中共黨國的持續保護而壯大,但卻壓抑了電影創作者與整個電影市場的更快發展。 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This thesis study how the KMT under martial law and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today control their cultural institutions ,and the domestication and resistance of the Central Motion Picture Corporation(CMPC) and the China Film Group Corporation(CFGC) controlled by the two parties. Due to people`s ideology could influenced by movies, the two authoritarian parties always control their film institutions by funding, personnel and administration affairs. However, the CMPC were still able to publish some radical movies when the parties cannot prevent the managers of culture institutions to ally with non-state-owned film institutions. en_US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目次 I圖次 II目次 III第壹章 緒論 1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問題意識 1第二節、 文獻回顧: 兩岸政權與中影的討論 5第三節、 研究方法 12第四節、 研究假設 14第五節、 研究限制與章節安排 16 第貳章 台灣國民黨時期中影公司 17第一節、 中影公司在國民黨底下之運作 18第二節、 國民黨時期的政權性質為何? 33第三節、 結論:軟威權下中影公司的突破與轉型 40 第參章 中國共產黨時期的中影集團 43第一節、 中影集團在中共底下之運作 46第二節、 中國市場化對中影的影響 49第三節、 現今中共時期的政權性質為何? 53第四節、 結論:後極權資本主義下中影集團轉型 75第肆章 兩岸中影比較 76第一節、 兩岸中影相似之處 77第二節、 為何台灣中影得以挑戰黨國 81第三節、 政權性質與中影體制差異 92第四節、 結論:台灣中影是因威權政體的管理政策,意外得以反抗黨國 97第伍章 結論 100第一節、 主要論點 100第二節、 本文論點對於現有探討兩岸政權性質的貢獻 104第三節、 研究意涵:台灣電影政治對於中國電影的政治啟發 106參考書目 110英文部分 110中文部分 113 zh_TW dc.format.extent 1696078 bytes -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 dc.language.iso en_US -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1002600181 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文化事業單位 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台灣中影公司 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中國中影集團 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政權性質 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cultural institution 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Central Motion Picture Corporation 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China Film Group Corporation 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regime type en_US dc.title (題名) 黨國體系下之文化事業單位轉型:以兩岸中影為例 zh_TW dc.title (題名) Comparison of The Taiwan and China’s Cultural Institutions of The Party-state System : The Case of Two Film Corporations 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 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英文部分】Brandy, Anne-Mable. 2008. Marketing Dictatorship:Propaganda and Thought Work in Contemporary China. Lanham, Md.: Rowman & Littlefield.Cheng, Hsiao-shin. 1990. Party-Military Relations in the Prc and Taiwan:Paradoxes of Control. Boulder,Colo.: Westview Press.Cheng, Tun-Jen. 1989. "Democratizing the Quasi-Leninist Regime in Taiwan." World Politics 41: 471-99.Chou, Yangsun, and Andrew Nathan. 1987. "Democratizing Transition in Taiwan." Asian Survey 27: 277-99.Chu, Yun-han. 1996. "Taiwan`s Unique Challenges." Journal of Democracy 7: 69-71.Friedrich, Carl, and Zbigniew Brzezinski. 1956. Totalitarian Dictatorship and Autocracy.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Gang, Qiang, and David Bandurski. 2011. "China`s Emerging Public Sphere:The Impact of Media Commercialization Professionalism, and the Internet in an Era of Transition." In Chang Media,Chang China, ed. Susan L. Shirk.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38-76.Gilley, Bruce 2008. "Comparing and Rethinking Political Change and Taiwan." In Political Change in China :Comparisons with Taiwan Boulder: Lynne Rienner Publishers.Gramsci, Antonio. 1971. Selections from Prison Notebooks. New York: International Publishers.Hall, Peter A., and Rosemary C. R. Taylor. 1996. "Political Science and the Three New Institutionalism." Political Study 44.Hartley, John. 2002. "Key Concepts in Communication and Cultural Studies."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Heywood, Andrew. 1992. Political Idelolgies:An Introduction. London: Macmillan Education.Hong, Guo-Juin. 2011. Taiwan Cinema : A Contested Nation on Screen.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Kertzer, David I. 2009. Comparative Politics : Rationality, Culture, and Structur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King, G., R. Keohane, and S. Verba. 1994. Designing Social Inquiry: Scientific Inference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King, Gary, Jennifer Pan, and Margaret E. Roberts. 2013. "How Censorship in China Allows Government Criticism but Silences Collective Expression."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107: 1-18.Lapsley, Robert, and Michael Westlake. 1988. Film Theory :An Introduction. Manchester: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Levitsky, Steven, and Lucan Way. 2010. Competitive Authoritarianism: Hybrid Regimes after the Cold War., .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Liberthal, Kenneth. 1992. "Introduction: The Fragment Authoritarianism Model and Its Limitation." In Bureaucracy, Politics and Decision Making in Post-Mao Chin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Lu, S. H. 2001. China, Transnational Visuality, Global Postmodernity.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Luhmann , Niklas. 1998. Observations on Modernity.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Mertha, Andrew. 2008. Water Warriors: Citizen Action and Policy Change.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Naughton, Barry J. 2007. The Chinese Economy: Transitions and Growth. Cambridge, MA: The MIT Press.O`Donnell, Guillermo, and Philippe C. Schmitter. 1986. Transitions from Authoritarian Rule. Tentative Conclusions About Uncertain Democracies. Baltimore, Md.: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Pei, Minxin. 2012. " Is Ccp Rule Fragile or Resilient?". Journal of Democracy 23: 27-41.Perry, Elizabeth. 2007. "Studying Chinese Politics:Farewellto Revolution?". China Journal 57: 1-22.Qiang, Xiao. 2011. "The Rise of Online Public Opinion and Its Political Impact." In Chang Media,Chang China, ed. Susan L. Shirk.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2-24.Rosenbaum, Jonathan. 1997. Movies as Politics. Berkeley, Calif.: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Sartori, G. 1994. "Compare Why and How." In Comparing Nations : Concepts, Strategies, Substance. Oxford, U.K. ; Cambridge, Mass.: Blackwell.Shirk, Susan L. 2011. "Changing Media, Changing China." In Changing Media, Changing China, ed. Susan L. Shirk.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Thelen, Kathleen. 1999. "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 in Comparative Politics." Annual Review of Political Science 2.Tucker, Robert. 1961. "Toward a Comparative Politics of Movement-Regimes."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s 55: 281-89.Winckler, Edwin. 1984. "Institutionalization and Participation on Taiwan: From Hard to Soft Authoritarianism?". The China Quarterly 99: 481-99.Winckler, Edwin A. 1992. "Taiwan Tradsition?." In Political Change in Taiwan. Boulder and London: Lynne Rinner.Wu, Naiteh, and Tun-jen Cheng. 2011. "Democratization as a Legitimacy Formula: The Kmt and Political Change in Taiwan." In Political Legitimacy in Asia: Challenges for Leaders. New York: Palgrave.Wu, Nai-teh. "The Politics of a Regime Patronage System:: Mobilization and Control within and Authoritarian Regime." University of Chicago, 1987.Xia, Ming. 2000. The Dual Developmental State: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 for China`s Transition. Hampshire: Ashgate Publishing.Yeh, Emilie Yueh-yu. 2006. "The Disappearing Act: Taiwan Popular Cinema." In Contemporary Asian Cinema: Popular Culture in a Global Frame: Berg Publications.Zhang, Yingjin. 2002. Screening China : Critical Iinterventions, Cinematic Reconfigurations, and the Transnational Imaginary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Cinema. Ann Arbor, Mich.: 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 University of Michigan.Zhao, Suisheng. 2000. "Chinese Nationalism and It`s International Orientations." Political Science Quarterly 115: 1-33.【中文部分】網路資料與報章文章「臺灣大百科全書」,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index。「台灣電影資料庫」,http://cinema.nccu.edu.tw/cinemaV2/squareinfo.htm?MID=13。2011,〈中國電影海外推廣之路〉,http://cce.chinacopyright.co.uk/cn/?p=198。1981年,〈值得注意的影壇事件:中影人事變動〉,《工商時報》,12月13日。南方周刊編輯部,2011,〈「三平霸業」〉。《南方人物周刊》,8月26日。袁蕾,2009年,韓三平說中影一枝獨大更準確,南方週末,9月10日。張靚蓓,2010,〈張靚蓓專訪張永祥先生〉,http://www.ctfa.org.tw/henryk/story_7.php。張士達,2001,〈變天! 中影、中廣大當家 換人做做看〉,《自由時報》,2月15日。李宏宇,「鶴立雞群 外資入鄉隨俗:2004中國電影年度發現」,南方周末,2004年12月。姜電影市場將更開放 中外合拍片票房飆升」,人民日報,2004年6月21日第11版。魏頔,2014,廣電審查制度調整 賈樟柯:很難評估,新浪全球新聞,3月6日。書目于麗主編,世紀回眸 : 中國電影專業史研究(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2006)。尹玉珍,革命民主政黨的理論基礎(台北:革命思想雜誌社,1958)。尹鴻,中國電影專業史研究(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2006)。尹鴻、凌燕,新中國電影史(1949-2000)(湖南:湖南美術出版社,2002)。文工會著,文化事業專輯之六-中央電影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台北:中國國民黨中 央委員會文化工作會,1972)。方鵬程,如瑜得水-影響宋楚瑜一生的人(台北:商周出版社,2013)。王作榮,三隻看得見的手 : 教育、社會與文化 (台北:時報文化,1996)。王蔚慈,台灣紀錄片與新聞片影人口述(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出版, 2000)。白睿文,煮海時光 : 侯孝賢的光影記憶(新北市 : INK印刻文學,2014)。台北金馬影展執行委員會,台灣新電影二十年 : 時代舊記憶國片新浪潮(台北:台北金馬影展執行委員會出版,2011)。伊強,行政法學(北京:智慧財產權出版社,2013)。宇業熒,璀璨光影歲月:中央電影公司紀事(台北:中央電影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002)。朱雲漢,寡占經濟與威權政治體制(台北:前衛,1989)。朱傳譽主編,魏景蒙傳記資料(台北:天一,1985)。艾誠如著 蔡登山主編,電影問題.問題電影 : 性.暴力.電檢(台北:新銳文創, 2013)。行政院新聞局製作,中華民國電影年鑑(台北:中華民國電影事業發展基金會, 1996)。佐藤忠男著; 錢杭譯,中國電影百年(上海:上海書店出版,2005)。吳玉山,遠離社會主義:中國大陸、蘇聯和波蘭的經濟轉型(台北:正中書局, 1996)。吳玉山,宏觀中國:後極權資本主義發展國家-蘇東和東亞模式的揉合(台北: 五南出版社,2007)。吳玉山著 歐陽元美編,知識饗宴(系列2)(台北:中央研究院,2006)。吳鹽雪,海闊天空 : 宋楚瑜新傳(基隆:月冠文化,1999)。李天鐸,台灣電影、社會與歷史(台北:揚智文化,1997)。李金銓 等人主編,解構廣電媒體:建立廣電新秩序(台北:澄社,1993)。李景源、陳威主編,中國公共文化服務發展報告(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07)。李道新,中囯電影文化史(1905-2004) (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李福鐘等編選,<自由中國>選編 6, 黨國體制的批判(台北縣:稻鄉,2003)。沈宗瑞,國家與社會 : 中華民國的經驗分析(台北:韋伯文化,2001)。沈錡,我的一生:沈錡回憶錄(二)(台北:聯經出版,2000)。周至杰譯,Landman, Todd,比較政治的議題與途徑(台北:韋伯文化國際出版, 2003)。林佳龍、邱澤奇主編,兩岸黨國體制與民主發展—哈佛大學東西方學者的對話(台 北:月旦出版社,1999)。林岡,臺灣的政治轉型與兩岸關係的演變(北京:九州出版社,2010)。林黛嫚,李行的本事(台北:三民,2009)。林麗雲著 張苙雲編,文化產業 : 文化生產的結構分析(台北:遠流,2000)。邵玉銘,此生不渝:我的台灣、美國、大陸歲月(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13)。若林正丈著; 何義麟,陳添力譯,轉型期的台灣 : 「脫内戰化 」的政治 (台北: 故鄉,1989)。倪震主編,改革與中國電影(北京:中國電影初版社,1994)。徐立功、李令儀,讓我們再愛一次:徐立功的電影世界(台北:天下遠見出版, 2006)。徐斯儉,辯證中的變與不變:台灣對中共黨國體制的研究,(台北:五南圖書出版 社,2013)。徐斯儉、吳玉山編,黨國蛻變:中國政權的菁英與政策(台北:五南出版社,2007)。啟之,揭祕中國電影,讀解文革影片(台北:新銳文創,2013)。寇健文,中共菁英政治的演變:制度化與權力轉移1978-2010(台北:五南書局, 2010)。張雨田,中國電影事業論(台北:中國電影文學出版社,1968)。張智華、史可揚,中國電影論辯(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2007)。張靚蓓,龔弘:中影十年暨圖文資料彙編(台北:國家電影資料館,2012)。張燕、譚政,鏡像之鑒:韓中電影敘事和受眾比較研究(北京:中央編譯出版, 2008)。教育部,文化局第二年(台北:教育部文化局,1969)。教育部,文化局的第一年(台北:教育部文化局,1971)。梁永煌、田習如,拍賣國民黨-黨產大清算(台北:財訊出版社,2000)。梁良,中國大陸大眾傳播事業及其管理概況(台北:行政院新聞局編印,2004)。章柏青、賈磊磊,中國當代電影發展史 下冊(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6)。許新枝,許新枝先生訪談錄-台灣省參議會臨時省議會暨省議會時(:臺灣省諮 議會出版,2001)。陳少峰、康小明、向 勇主編,中國文化產業年度發展報告〈2005〉(長沙市:湖 南人民出版社,2005)。陳師孟等著,解構黨國資本主義 : 論台灣官營事業之民營化(台北:澄社,1997)。陳墨,百年電影閃回(台北:風雲時代出版,2006)。陳播 主編,三十年代中國電影評論文選(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1993)。陶涵(Jay Taylor)著 林添貴譯,蔣經國傳(北京:新華出版社,2002)。陸弘石編,中國電影:描述與闡釋(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2002)。彭征,華誼內幕 : 首次揭開華誼兄弟高速持續成長之謎 (長沙市:湖南人民, 2010)。彭懷恩,認識台灣-台灣政治變遷五十年(台北:風雲論壇,1997)。景杉主編,中國共產黨大辭典(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1991)。焦雄屏主編,台灣新電影(台北:時報,1988)。黃仁,台灣電影與政治宣傳(台北:萬象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4)。黃仁,行者影跡 : 李行・電影・五十年(台北:時報文化,1999)。黃仁,國片電影史話:跨世紀華語電影創意的先行者(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2010)。黃健業編,跨世紀台灣電影實錄1898-2000(台北:國家電影資料館出版,2005)。楊光斌,中國政府與政治導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葉月瑜,卓伯棠,吳昊編著,三地傳奇:華語電影二十年(台北:國家電影資料館, 1999)。葉龍彥,日本電影對台灣的影響1945-1972(彰化縣 : 中州技術學院視訊傳播系 電影研究中心)。鄒讜,二十世紀中國政治 : 從宏觀歷史與微觀行動的角度看(香港:牛津大學 出版,1994)。廖祥雄,電影導演‧電影官(台中:東藝影視,2006)。劉藝編譯(Andrew Buchana著),電影構成(台北:皇冠出版社,1976)。潘壘口述 ; 左桂芳編著,不枉此生 : 潘壘回憶錄(台北:國家電影資料館, 2014)。蔡孟堅,蔡孟堅傳真集(台北:傳紀文學,1981)。蔣勳,家‧國‧歷史‧父親(台北:時報,1998)。盧非易,台灣電影 : 政治、經濟、美學(1949--1994)(台北:時英出版社,1997)。錢復,錢復回憶錄(台北:天下遠見出版,2005)。戴瓊梅、曾效蘭,跨越50年─新聞局成立50周年特刊(台北:行政院新聞局出 版,1997)。藍祖蔚,中華民國九十五年電影年鑑(台北:行政院新聞局出版,2006)。魏玓著 卓越新聞獎機會主編,台灣傳媒再解構(台北:巨流,2009)。顧理平,新聞法學(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9)。龔弘口述,龔天傑整理,影塵回憶錄(台北: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5)。龔宜君,「外來政權」與本土社會 : 改造後國民黨政權社會基礎的形成 (1950-1969)(台北縣:稻鄉,1998)。學位論文王思思,2010,〈當代主旋律電影的市場化突圍〉,華中師範大學碩士論文。石佳音,2003,〈中國國民黨的意識形態與組織特質〉,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博士論文。周佳麗,2009,〈我國電影產業研究(1993-2008)〉,華中師範大學碩士論文。袁公瑜,2002,〈國民黨文工會職能轉變之研究 -1951年至2002年〉,佛光人文社會學院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郭正亮,1988,〈國民黨政權在台灣的轉換(1945-88)〉,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楊世凡,1991,〈人物言與台灣新電影-一項知識社會學的研究〉,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論文。劉現成,1995,〈1960年代國家機器介入台灣電影事業之研究〉,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斳凱元,2010,〈中國電影集團公司的產業化道路(1999-2009)〉,中國藝術研究院碩士論文。鄭玩香,2001,〈戰後台灣電影管理體系之研究(1950-1970)〉,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鄭閔聲,2009,〈從計畫到市場:中國電影產業的發展與未來〉,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期刊沙丹,「從大陸視角看台灣「健康寫實」電影的經驗和傳」,電影欣賞, 第154期(2013),頁10-15。劉藩、餘宇,「中國電影入世十年發展評價及未來問題分析」,電影藝術,第1期(2012),頁89-94。丁寧,「蘇聯與北京電影製片廠的初建」,電影新作,210期(2010),頁4-9。王佳煌,「資訊通信科技與群體性事件對中國後極權主義的影響」,東亞 研究,第44卷第1期(2003),頁35-83。王佳煌,「論中國後極權資本主義發展型國家:以信息化政策為例」,社 會科學論叢,第2卷第2期(2008),頁 147-189。王金壽,「台灣侍從主義時代的結束」,當代,227期(2006),頁26-37。王振寰、錢永祥,「邁向新國家?民粹威權主義的形成與民主問題」,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20期(1995),頁17-55。朱雲漢,「國民黨與臺灣的民主轉型」,二十一世紀,第65期(2000),頁4-13。吳玉山,「孫中山思想、民國百年與兩岸發展模式-一個總體的分析架構」, 政治科學叢論,第65期(2012),頁1~42。李福鐘,「國民黨黨產取得之類型分析」,台灣史學雜誌,第5期(2008),頁 139-167。李德順,「價值觀的主流與邊緣」,人民論壇,05期(2010)。林祈昱、蔡文軒,「共黨意識型態的『再功能化」』與政權存續:中共『三 個代表』的『啟發式個案』研究」,政治學報,第46期(2008),頁95-132。段媛媛,「"網絡世代”電影消費的症候及反思」,南京社會科學,第7 期(2013),頁94-99。 范麗珍,「主旋律影片市場化運作之路」,影人論壇,第10期(2011)。徐斯儉,「全球化:中國大陸學者之觀點」,中國大陸研究,第43卷 第4期(2000),頁1-26。徐斯儉,「『黨國』還是『共和國』?── 中共政治變遷的一個內在邏輯」, 政治科學論叢,第45期(2010),頁37-68。莊宜文,「重探改編自傷痕文學的反共電影 -兼論八○年代兩岸文學電影 的歷史交錯與攻防對應」,台灣文學研究學報,第12期(2011),頁51-87。陶儀芬,「治權力交替與經濟機會主義:集體行動與改革時期中國「政治經 濟景氣循環」,問題與研究,第45卷第3期(2006),頁77-101。彭濤,「中國電影史鍊條上的主旋律電影及其未來走向」,華中師範大學 學報,第52卷第2期(2013),頁100-106。湯志傑,「重探台灣的政體轉型:如何看待1970年代國民黨政權的「正當化」」, 台灣社會學,第12期(2006),頁141-190。馮建三,「考察中國輿論監督的論說與實踐,1987-2007」,台灣社會研究季刊, 第71期(2008),頁157-195。黃仁,「台灣電影奠基的十年1950-1959」,歷史月刊,172期(2002),頁100-107。黃仁,「開拓台灣影業的製片人李葉」,傳紀文學,第59卷第1期(2009),頁48-65。黃宗昊,「歷史制度論的方法立場與理論建構」,問題與研究,第49卷第3期(2010),頁145-176。 黃信豪,「晉升,還是離退?中共黨政菁英仕途發展的競爭性風險分析, 1978-2008」,臺灣政治學刊,第13卷第1期(2013),頁161-224。黃智聰、歐陽宏,「世界各國對中國大陸直接投資決定因素之研究」,遠 景基金會季刊, 第7卷第2期(2006),頁139-178。黃順星,「新聞的場域分析:戰後台灣報業的變遷」,新聞學研究,第 104期(2010),頁 113-160。黃建業,「任勞、任怨、任謗是我在中影的服務精神─專訪明驥老總」,電影欣賞,第152期(2012),頁6-19。葉龍彥,「台灣光復初期(1945-1949)的電影檢查」,電影欣賞,第10 卷第1期(1992),頁10-21。路璐,「金融危機中美國電影對國家形象的呈現與建構」,南京社會科學, 第8期(2013),頁124-130。趙建民,「黨國體制下黨與立法機構關係的若干思考--中國大陸個案分析」, 中國大陸研究,42卷 第9期(1999),頁13-26。趙建民,蔡文軒,「『黨管一切』或是『部門利益』:以三峽大壩與青藏鐵 路的決策為例」,中國大陸研究,第53卷第2期(2010),頁39-62。劉現成,「美國及其電影業介入台灣電影市場的歷史分析」,電影欣賞, 130期(2007),頁40-46。厲國剛、楊雲,「關於大學生觀看電影的心理、行為和態度調查分析」,東 南傳播,第7期(2008)。蕭全政,1991,「國民主義:台灣地區威權體制的政經轉型」,政治科學論叢, 第2期(1991),頁74。錢剛,「導向.監督.改革.自由透過媒體語詞分析看中國新聞傳媒」,二 十一世紀評論,第95期(2006),頁6。魏娜、楊躍鋒、徐晴,「文化事業單位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導向」,南京社 會科學,第8期(2013),頁90-96。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