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Periodical Articl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客語歇後語之語意分類架構
其他題名 A taxonomic framework for Hakka two-part allegorical sayings
作者 賴惠玲
Lai, Huei-ling
貢獻者 英文系
關鍵詞 客語歇後語;完全同構;部分同構;非同構性;聲音機制;概念機制;生命物種大鍊;知識體系
日期 2005.12
上傳時間 7-Jul-2014 17:16:18 (UTC+8)
摘要 語言常藉助語言符號記載日常生活中的經驗及探討生命的體驗,這些反映文化背景及觀點的語言形式即形成所謂的諺語或歇後語。歇後語的語言形式是由前後兩個部分組成的口語,前後的關係是引注關係,表述事物性質、狀態和人物行為心理,風格則多為幽默、風趣、功能也常含教育意味。 從語言層次上而言,歇後語雖非常有特色,仍可涵蓋在廣義的成語或慣用語的範圍內,因為歇後語具有約定俗成性、固定性、引喻性、格言性、非正式性及情感性等六種特性。西方認知語意派的學者指出大多數的成語或慣用語均有認知基礎,可透過認知語意機制產生。如格瑞特斯(1995)即提出同構性及語意透明度兩個面向來分析荷蘭文或英文的成語。
關聯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資料類型 article
dc.contributor 英文系en_US
dc.creator (作者) 賴惠玲zh_TW
dc.creator (作者) Lai, Huei-lingen_US
dc.date (日期) 2005.12en_US
dc.date.accessioned 7-Jul-2014 17:16:18 (UTC+8)-
dc.date.available 7-Jul-2014 17:16:18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7-Jul-2014 17:16:18 (UTC+8)-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67378-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語言常藉助語言符號記載日常生活中的經驗及探討生命的體驗,這些反映文化背景及觀點的語言形式即形成所謂的諺語或歇後語。歇後語的語言形式是由前後兩個部分組成的口語,前後的關係是引注關係,表述事物性質、狀態和人物行為心理,風格則多為幽默、風趣、功能也常含教育意味。 從語言層次上而言,歇後語雖非常有特色,仍可涵蓋在廣義的成語或慣用語的範圍內,因為歇後語具有約定俗成性、固定性、引喻性、格言性、非正式性及情感性等六種特性。西方認知語意派的學者指出大多數的成語或慣用語均有認知基礎,可透過認知語意機制產生。如格瑞特斯(1995)即提出同構性及語意透明度兩個面向來分析荷蘭文或英文的成語。en_US
dc.format.extent 506610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language.iso en_US-
dc.relation (關聯)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客語歇後語;完全同構;部分同構;非同構性;聲音機制;概念機制;生命物種大鍊;知識體系en_US
dc.title (題名) 客語歇後語之語意分類架構zh_TW
dc.title.alternative (其他題名) A taxonomic framework for Hakka two-part allegorical sayings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articl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