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參政還是工作? 世代差異下民進黨女性黨工對黨職工作的想像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or A Job? The Different Imagination of Party Work Across Generations in DPP`s Women Employees.
作者 林煒智
貢獻者 楊婉瑩
林煒智
關鍵詞 女性政治參與
民進黨黨工
性別世代
工作認知
世代差異
日期 2013
上傳時間 14-Jul-2014 11:32:05 (UTC+8)
摘要   本研究基於女性參政的理論基礎,主要探討從事政治幕僚工作的民進黨女黨工,看待黨務工作的看法,除了政治參與的意涵外,還存在何種可能?此外,本研究也試圖從性別世代的角度理解,不同世代的民進黨女黨工看待黨務工作有何認知差異。關於世代劃分,本研究初步透過民主化歷程、民進黨重要的發展階段以及台灣婦運發展經驗,將民進黨黨工區分出兩個主要世代。在世代概念操作上,切劃的時間點是以受訪者出生年在1971年前後為界,1971年及以前出生者為九0前黨工世代,1971年以後出生者則為九0後的黨工世代。
研究結果發現,如同世代研究的理論預設,時代的改變透過經歷不同政治民主經驗以及不同的性別意識氛圍影響,形成了民進黨兩個世代女黨工對工作的認知差異。對年長黨工而言,她們看待黨務工作似乎較偏向「政治參與取向」,而九0後黨工則較傾向「工作職業取向」的認知。九0前世代偏重政治參與的認知,是因為這群黨工們所處的時代背景主要是威權轉型階段,她們看待「政治」的角度經常是懷有一種高度的價值目標。而九0後黨工成長於民主時代,「政治」不再是一種高不可攀的精神價值,而是存在於每個人日常中的生活議題。民眾對「政治」的想像,也就隨著民主制度的落實逐漸與前世代的看法產生變異。時代的遞嬗改變了政治,時代同時也對民進黨的組織制度產生影響,隨著工作條件與環境改變,這些因素都使傳統政治工作中充滿的政治味被沖淡許多。
透過90年代以後的性別平等改革,台灣女性參與政治不再是一件遙不可及的事,在傳統公私領域逐步鬆動的界線下,女性面對「政治」與面對政治「工作」便與前一世代有著截然不同的認知圖像。然而,雖然兩個世代面對不同時代的性別經驗有所差異,但兩個世代也並非截然不同,女性的政治參與在兩個時代中,同樣需要面對工作與家庭間的兩難問題,只不過兩個世代的處理方式不盡相同,而這也再次突顯出兩個世代黨工看待黨務工作的角度差異。
參考文獻 一、 中文文獻
王名騄,2005,<女性菁英政治參與之分析—以第五屆女性立委為例>,國
立政治大學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王靖興、王德育,2007,<台灣民眾的政治參與對其政治功效意識之影響:以
2004年總統選舉為例>,《台灣政治學刊》,11(1):69-107。
王雅各,1999,<婦女解放運動和二十世紀的性別現象>,《性屬關係上 性別與
社會、建構》,王雅各主編,台北:心理出版。
王雅各,1999,《台灣婦女解放運動史》,台北:巨流圖書出版。
包正豪,2009,<台灣地區民眾領袖情節的世代差異>,《選舉評論》,7:45-68。
呂秀蓮,2000a,《新女性主義》,台北:前衛出版。
呂秀蓮,2000b,《重審美麗島》,台北:前衛出版。
李淑君,2013,<性別民主與認同轉向—從兩本女性自傳談起>,《近代中國婦
女史研究》,21:121-161。
吳重禮、鄭文智、崔曉倩,2006,<交叉網絡與政治參與:2001年縣市長與立
法委員選舉的實證研究>,《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18(4):599-638。
吳泉源,1997,<反對運動與新政治文化的形塑:一個社會民主的觀點>,載於
《民主鞏固或崩潰 台灣二十一世紀的挑戰》,游盈隆主編,台北:月旦出
版。
周碧娥,1999,<台灣婦女與政治:1985-1994>,載於《性屬關係上 性別與社
會、建構》,王雅各主編,台北:心理出版。
林瓊珠,2011,《台灣政黨持續與變遷:參與度(2/3)》,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
   會專題研究計畫,編號NSC 99-2410-H-031-019-MY3。
范 雲,2003a,<政治轉型中的婦女運動:以運動者及其生命背景為核心的分
析取向>,《台灣社會學》,5:133-194。
范 雲,2003b,<連結運動者與變動的政治機會結構:八0年代到九0年代台
灣民主轉型過程中社會運動參與者的個案研究>,載於《兩岸社會運動分
析》,張茂桂、鄭永年主編,台北:新自然主義。
范 雲,2010,<靜默中耕耘細節的婦運革命>,載於《秩序繽紛的年代 走向
下一輪民主盛世:1990-2010》,吳介民、范雲、顧爾德主編,台北:左岸
文化出版。
唐文慧、王怡君,1999,<女性參政者之角色扮演與政策議題—以1998年立法
   委員選舉為例>,《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報》,29:75-116。
陳淑蘭,2010,<宜蘭縣菁英女性之政治參與-性別角色階層化觀點>,佛
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碩士學位論文。
徐子軒,2009,<不理性的平衡?─重新審視美國在1995-96年間台海危機的軍
事干預行為>,《東吳政治學報》,27(1):155-198。
陳光輝,2010,<民主經驗與民主價值—兩個世代台灣大學生之比較>,《台灣
民主季刊》,7(4):1-45。
陳陸輝,2010,<政治文化與政治社會化>,載於《政治學》,陳義彥主編,台
北:五南出版。
陳文俊,1997,<大專學生的政治學習>,載於《政治社會化與台灣的政治民主
化—大(專)學生的政治態度與價值之研究》,高雄:國立中山大學政治
研究所。
張茂桂、鄭永年,2003,<導論>,載於《兩岸社會運動分析》,張茂桂、鄭永
年主編,台北:新自然主義。
張晉芬,1995,<綿綿此恨,可有絕期?─女性工作困境之剖析>,載於《台灣
婦女處境白皮書:1995年》,劉毓秀主編,台北:時報出版。
郭正亮,1998,《民進黨轉型之痛》,台北:天下文化出版。
梁雙蓮、顧燕翎,1995,<台灣婦女的政治參與─體制內與體制外的觀察>,載
於《台灣婦女處境白皮書:1995年》,劉毓秀主編,台北:時報出版。
盛杏湲,2010,<政治參與>,載於《政治學》,陳義彥主編,台北:五南出版。
彭 芸,2001,<2000年總統大選的媒介使用、選舉參與及投票對象>,《選
舉研究》,7(1):21-52。
崔曉倩、吳重禮,2011,<年齡與選舉參與:2008年總統選舉的實證分析>,
《調查研究—方法與應用》,26:7-44。
黃 紀,2009,<調查研究設計>,載於《民意調查新論》,游清鑫主編,台北:
五南出版。
黃桃芳,2005,<台灣選民選舉參與之研究:總體與個體資料的結合>,國立政
治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黃長玲,2001,<從憲法保障名額到性別比例原則—兩性共治的理論與實踐>,
《問題與研究》,40(3):69-82。
楊婉瑩、劉嘉薇,2006,<探索性別差距的不同型態-以台灣選民政黨認同為例
>,《東吳政治學報》,23:115-156。
楊婉瑩,2007,<政治參與的性別差異>,《選舉研究》,14(2):53-94。
楊婉瑩,2011,<台灣婦運與世代價值差異>,《政治科學論叢》,49:161-196。
游清鑫、蕭怡靖,2007,<以新選民的政治態度論台灣民主政治的未來>,《台
灣民主季刊》,4(3):109-51。
游清鑫,2010,<政黨與政黨制度>,載於《政治學》,陳義彥主編,台北:五
南出版。
游盈隆,1997,<民主鞏固與台灣憲政體制的選擇>,載於《民主鞏固或崩潰 台
灣二十一世紀的挑戰》,游盈隆主編,台北:月旦出版。
鄧丕雲,1993,<三月學運(一)導論>,《八0年代台灣學生運動史》,台北:
前衛出版。
劉義周,1993,<台灣的政治世代>,《政治學報》,21:99-120。
薛化元,2010,<學生運動與政治改革—從三月學運談起>,《新智庫世紀論壇》,
49:71-75。
鍾年晃,2001,《失落的民進黨》,台北:商智文化出版。
蕭阿勤,2005,<世代認同與歷史敘事:台灣一九七0年代「回歸現實」世代的
形成>,《台灣社會學》,9:1-58。
二、 英文文獻
Andersen,K. (1975). Working Women and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Americ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19(3):439-453.
Abbott,P. , Wallace,C. and Tyler,M.(2005) Introduction to Sociology:Feminist
Perspectives. London: Routledge.
Braungart, R.G. and Braungart, M.M.(1985). Conceptual and Methodological
Approaches to Studying Life Course and Generational Politics. Research in
political sociology,1,269-304.
Banaszak, L.A.(2006). “An Introduction to the U.S. Women’s Movement in Global
Perspective.”In Banazak, Lee Ann. Ed. The U.S. Women’s Movement in Global
Perspective. Oxford Press.
Brennan,T. and Pateman,C.(1998). “’Mere Auxiliaries to the Commonwealth’:
Women and the Origins of Liberalism.” In Anne Phillips. Ed. Feminism and
Equality.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Carroll,S.J. and Zerilli,L.M.G.(1993). “Feminist Challenges to Political Science.” In
Ada W. Finifter Ed. Political Science: The State of the Discipline II.
Washington,D.C.: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Association.
Conway,M. M.(1991).”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Washington,D.C.
Press.
Chou,B.. Clark,C.,Clark,J. (1990). “The Representation of Women.” In Women in
Taiwan Politics. Lynne Rienner Publishers.
Evans, J. A.J.. (2004). Voter & Voting: An Introduction. Thousand Oaks: Sage
Publications.
Edmunds, J. and Turner, B.S. (2002). Generations, Culture and Society. Buckingham,
UK: Open University Press.
Jennings, K.M.(1982). Residues of a Movement: The Aging of the American Protest
Generation.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81,368-382.
Jennings, K.M. and Niemi, G.R.(1974). The Political Character of Adolescence: The
Influence of families and schools. Princeton Press.
Jones, J.(2004) “Rethinking Civic Engagement in the Age of Popular Culture.” In
Entertaining Politics: New Political Television and Civic Culture,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Lovenduski, J. and Norris, P.(1993). Gender and Party Politics. Thousand
Oaks,New Delhi:Sage Publications.
Lamprianou,I.(2013).”Contemporary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Research: A Critical
Assessment.” In Demetriou, Kyriakos N. Ed. Democracy in Transition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n the European Union.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Mansbridge, J.(1999). Should Blacks Represent Blacks and Women Represent
Women? A Contingent “Yes”. The Journal of Politics,61(3),628-657.
MacKinnon, C. A. (1989). “The Liberal State” In Toward a Feminist Theory of The
Stat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McAdam,D.(1988).Freedom Summer.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orris,P. (1997).”Introduction: Women, Media, and Politics.” In Pippa Norris. Ed.
Women, Media, and Politics. Oxford Press.
Okin,S.M. (1998).”Gender ,the Public, and the Private.” In Anne Phillips. Ed.
Feminism and Politics. Oxford Press.
Pateman,C. (1987). “Feminist Critiques of the Public/Private Dichotomy.” In Anne
Phillips. Ed. Feminism and Equality.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Rosenstone,S.T. ,Hansen,J.M. (1993).Mobilization, Participation ,and Democracy in
America. New York:Macmillan.
Schneider, B.E.(1988). Political Generations in Contemporary Women’s Movement.
Sociological Inquiry,58,4-21.
Schnittker, J.,Freese, J.and Powell, Brian.(2003). Who are Feminists and What do
they Believe? The Role of Generation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65(4),607-622.
Schuman,H and Scott,J.(1988). Generations and Collective Memorie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54(3),351-381.
Smith,E.(1999). The Effects of Investments in the Social Capital of Youth on Political
and Civic Behavior in Young Adulthood: A Longitudinal Analysis. Political
Psychology,20(3),553-580.
Stacey,J.(1993). “Untangling Feminist Theory.” In Diane Richardson and Victoria
Robinson. Ed. Introducing Women’s Studies. Macmillan Press.
Tolleson-Rinehart, S. and Carroll, S.J.(2006). Far from ideal: The Gender Politics of
Political scienc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100(4),507-514.
Whitter, N.(2006). “From the Second to the Third Wave: Continuity and Change in
Grassroots Feminism.” In Banazak, Lee Ann. Ed. The U.S. Women’s
Movement in Global Perspective. Oxford Press.
Welch,S. (1977). Women as Political Animals? A test of some explanations for
Male-Female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Differences? Americ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21(4),711-730.
Westholm,A. (1999). The Perceptual Pathway: Tracing the Mechanisms of Political
Value Transfer across Generations. Political Psychology,20(3),525-552.
Verba,S.,Schlozman,K.L.,and Brady,H.E.(1995). Voice and Equality: Civic
Voluntarism in American Politics. 4th ed. Harvard Press.
Verba,S. and Nie,N. (1972).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n America. New York: Harper
and Row.
Voet,R.(1998). “Debates on Feminism and citizenship.” In Feminism and Citizenship.
Thousand Oaks: Sage Publications.
Young, I. M.(1989). Polity and Group Difference: A Critique of the Ideal of
Universal citizenship. Ethics,99(2),250-274.
Young, L.(2000).Feminists and Party Politics. Columbia Press.
Zukin,C.,Keeter,S.,Andolinam,M.,Jenkins,Krista.,and Delli Carpini,M.X.(2006). A
new Engagement? Political Participation,Civic Life and the Changing
American Citizen. Oxford Press.

三、 網路參考資料
民主進步黨官方網站,http://www.dpp.org.tw/index.php,(查詢日期:2012年12
月27日)。
中國國民黨官方網站,http://www.kmt.org.tw/index.aspx,(查詢日期:2014年6
月16日)。
中央選舉委員會,http://db.cec.gov.tw/histMain.jsp?voteSel=20120101A1
,(查詢日期:2012年12月27日)。
林楠森,2012,<台灣總統選舉公布最後民調和預測>,BBC中文網新聞,
http://www.bbc.co.uk/zhongwen/trad/chinese_news/2012/01/120103_tw_elect
ion_poll.shtml,(查詢日期:2012年12月27日)。
李欣芳,2012,<蘇︰設中國事務部 就是善意>,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2/new/jul/26/today-p3.htm,(查詢日
期:2013年4月1日)。
李元貞,2000,<台灣婦運及其政治意涵>,婦女新知網站,
http://www.awakening.org.tw/chhtml/topics_dtl.asp?id=91&qtagword,(查詢
日期:2013年4月12日)。
葉菊蘭,1998,<選戰,男女有別?!>,第三屆全國婦女國是會議論文集,
http://taiwan.yam.org.tw/nwc/nwc3/papers/forum214.htm,(查詢日期:2013
年4月23日)。
財團法人彭婉如文教基金會,http://www.pwr.org.tw/about0.html,(查詢日期:2013
年4月23日)。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政治研究所
100252002
102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1002520022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楊婉瑩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林煒智zh_TW
dc.creator (作者) 林煒智zh_TW
dc.date (日期) 2013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4-Jul-2014 11:32:05 (UTC+8)-
dc.date.available 14-Jul-2014 11:32:05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4-Jul-2014 11:32:05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1002520022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67483-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政治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0252002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2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本研究基於女性參政的理論基礎,主要探討從事政治幕僚工作的民進黨女黨工,看待黨務工作的看法,除了政治參與的意涵外,還存在何種可能?此外,本研究也試圖從性別世代的角度理解,不同世代的民進黨女黨工看待黨務工作有何認知差異。關於世代劃分,本研究初步透過民主化歷程、民進黨重要的發展階段以及台灣婦運發展經驗,將民進黨黨工區分出兩個主要世代。在世代概念操作上,切劃的時間點是以受訪者出生年在1971年前後為界,1971年及以前出生者為九0前黨工世代,1971年以後出生者則為九0後的黨工世代。
研究結果發現,如同世代研究的理論預設,時代的改變透過經歷不同政治民主經驗以及不同的性別意識氛圍影響,形成了民進黨兩個世代女黨工對工作的認知差異。對年長黨工而言,她們看待黨務工作似乎較偏向「政治參與取向」,而九0後黨工則較傾向「工作職業取向」的認知。九0前世代偏重政治參與的認知,是因為這群黨工們所處的時代背景主要是威權轉型階段,她們看待「政治」的角度經常是懷有一種高度的價值目標。而九0後黨工成長於民主時代,「政治」不再是一種高不可攀的精神價值,而是存在於每個人日常中的生活議題。民眾對「政治」的想像,也就隨著民主制度的落實逐漸與前世代的看法產生變異。時代的遞嬗改變了政治,時代同時也對民進黨的組織制度產生影響,隨著工作條件與環境改變,這些因素都使傳統政治工作中充滿的政治味被沖淡許多。
透過90年代以後的性別平等改革,台灣女性參與政治不再是一件遙不可及的事,在傳統公私領域逐步鬆動的界線下,女性面對「政治」與面對政治「工作」便與前一世代有著截然不同的認知圖像。然而,雖然兩個世代面對不同時代的性別經驗有所差異,但兩個世代也並非截然不同,女性的政治參與在兩個時代中,同樣需要面對工作與家庭間的兩難問題,只不過兩個世代的處理方式不盡相同,而這也再次突顯出兩個世代黨工看待黨務工作的角度差異。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章節安排 4

第二章 文獻與理論 5
第一節 從政治參與到女性政治參與 5
第二節 從政治世代到性別世代 14
第三節 理論建構 21

第三章 研究現象與研究方法 30
第一節 研究現象說明 30
第二節 研究方法 37
第三節 研究架構與說明 41

第四章 黨務工作的差異化認知 43
第一節 民進黨黨工的初探 43
第二節 政治理想與工作現實間的拉扯 57

第五章 新與舊之間的價值轉變 72
第一節 兩個世代的生命經驗差異 72
第二節 世代認知差異的解釋 90
第三節 跨世代的生命經驗:價值的變與不變 113

第六章 結論 118
第一節 研究結果 118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發展 121
附錄 122
參考文獻 131
zh_TW
dc.format.extent 1709465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language.iso en_US-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1002520022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女性政治參與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民進黨黨工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性別世代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工作認知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世代差異zh_TW
dc.title (題名) 參政還是工作? 世代差異下民進黨女性黨工對黨職工作的想像zh_TW
dc.title (題名)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or A Job? The Different Imagination of Party Work Across Generations in DPP`s Women Employees.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 中文文獻
王名騄,2005,<女性菁英政治參與之分析—以第五屆女性立委為例>,國
立政治大學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王靖興、王德育,2007,<台灣民眾的政治參與對其政治功效意識之影響:以
2004年總統選舉為例>,《台灣政治學刊》,11(1):69-107。
王雅各,1999,<婦女解放運動和二十世紀的性別現象>,《性屬關係上 性別與
社會、建構》,王雅各主編,台北:心理出版。
王雅各,1999,《台灣婦女解放運動史》,台北:巨流圖書出版。
包正豪,2009,<台灣地區民眾領袖情節的世代差異>,《選舉評論》,7:45-68。
呂秀蓮,2000a,《新女性主義》,台北:前衛出版。
呂秀蓮,2000b,《重審美麗島》,台北:前衛出版。
李淑君,2013,<性別民主與認同轉向—從兩本女性自傳談起>,《近代中國婦
女史研究》,21:121-161。
吳重禮、鄭文智、崔曉倩,2006,<交叉網絡與政治參與:2001年縣市長與立
法委員選舉的實證研究>,《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18(4):599-638。
吳泉源,1997,<反對運動與新政治文化的形塑:一個社會民主的觀點>,載於
《民主鞏固或崩潰 台灣二十一世紀的挑戰》,游盈隆主編,台北:月旦出
版。
周碧娥,1999,<台灣婦女與政治:1985-1994>,載於《性屬關係上 性別與社
會、建構》,王雅各主編,台北:心理出版。
林瓊珠,2011,《台灣政黨持續與變遷:參與度(2/3)》,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
   會專題研究計畫,編號NSC 99-2410-H-031-019-MY3。
范 雲,2003a,<政治轉型中的婦女運動:以運動者及其生命背景為核心的分
析取向>,《台灣社會學》,5:133-194。
范 雲,2003b,<連結運動者與變動的政治機會結構:八0年代到九0年代台
灣民主轉型過程中社會運動參與者的個案研究>,載於《兩岸社會運動分
析》,張茂桂、鄭永年主編,台北:新自然主義。
范 雲,2010,<靜默中耕耘細節的婦運革命>,載於《秩序繽紛的年代 走向
下一輪民主盛世:1990-2010》,吳介民、范雲、顧爾德主編,台北:左岸
文化出版。
唐文慧、王怡君,1999,<女性參政者之角色扮演與政策議題—以1998年立法
   委員選舉為例>,《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報》,29:75-116。
陳淑蘭,2010,<宜蘭縣菁英女性之政治參與-性別角色階層化觀點>,佛
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碩士學位論文。
徐子軒,2009,<不理性的平衡?─重新審視美國在1995-96年間台海危機的軍
事干預行為>,《東吳政治學報》,27(1):155-198。
陳光輝,2010,<民主經驗與民主價值—兩個世代台灣大學生之比較>,《台灣
民主季刊》,7(4):1-45。
陳陸輝,2010,<政治文化與政治社會化>,載於《政治學》,陳義彥主編,台
北:五南出版。
陳文俊,1997,<大專學生的政治學習>,載於《政治社會化與台灣的政治民主
化—大(專)學生的政治態度與價值之研究》,高雄:國立中山大學政治
研究所。
張茂桂、鄭永年,2003,<導論>,載於《兩岸社會運動分析》,張茂桂、鄭永
年主編,台北:新自然主義。
張晉芬,1995,<綿綿此恨,可有絕期?─女性工作困境之剖析>,載於《台灣
婦女處境白皮書:1995年》,劉毓秀主編,台北:時報出版。
郭正亮,1998,《民進黨轉型之痛》,台北:天下文化出版。
梁雙蓮、顧燕翎,1995,<台灣婦女的政治參與─體制內與體制外的觀察>,載
於《台灣婦女處境白皮書:1995年》,劉毓秀主編,台北:時報出版。
盛杏湲,2010,<政治參與>,載於《政治學》,陳義彥主編,台北:五南出版。
彭 芸,2001,<2000年總統大選的媒介使用、選舉參與及投票對象>,《選
舉研究》,7(1):21-52。
崔曉倩、吳重禮,2011,<年齡與選舉參與:2008年總統選舉的實證分析>,
《調查研究—方法與應用》,26:7-44。
黃 紀,2009,<調查研究設計>,載於《民意調查新論》,游清鑫主編,台北:
五南出版。
黃桃芳,2005,<台灣選民選舉參與之研究:總體與個體資料的結合>,國立政
治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黃長玲,2001,<從憲法保障名額到性別比例原則—兩性共治的理論與實踐>,
《問題與研究》,40(3):69-82。
楊婉瑩、劉嘉薇,2006,<探索性別差距的不同型態-以台灣選民政黨認同為例
>,《東吳政治學報》,23:115-156。
楊婉瑩,2007,<政治參與的性別差異>,《選舉研究》,14(2):53-94。
楊婉瑩,2011,<台灣婦運與世代價值差異>,《政治科學論叢》,49:161-196。
游清鑫、蕭怡靖,2007,<以新選民的政治態度論台灣民主政治的未來>,《台
灣民主季刊》,4(3):109-51。
游清鑫,2010,<政黨與政黨制度>,載於《政治學》,陳義彥主編,台北:五
南出版。
游盈隆,1997,<民主鞏固與台灣憲政體制的選擇>,載於《民主鞏固或崩潰 台
灣二十一世紀的挑戰》,游盈隆主編,台北:月旦出版。
鄧丕雲,1993,<三月學運(一)導論>,《八0年代台灣學生運動史》,台北:
前衛出版。
劉義周,1993,<台灣的政治世代>,《政治學報》,21:99-120。
薛化元,2010,<學生運動與政治改革—從三月學運談起>,《新智庫世紀論壇》,
49:71-75。
鍾年晃,2001,《失落的民進黨》,台北:商智文化出版。
蕭阿勤,2005,<世代認同與歷史敘事:台灣一九七0年代「回歸現實」世代的
形成>,《台灣社會學》,9:1-58。
二、 英文文獻
Andersen,K. (1975). Working Women and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Americ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19(3):439-453.
Abbott,P. , Wallace,C. and Tyler,M.(2005) Introduction to Sociology:Feminist
Perspectives. London: Routledge.
Braungart, R.G. and Braungart, M.M.(1985). Conceptual and Methodological
Approaches to Studying Life Course and Generational Politics. Research in
political sociology,1,269-304.
Banaszak, L.A.(2006). “An Introduction to the U.S. Women’s Movement in Global
Perspective.”In Banazak, Lee Ann. Ed. The U.S. Women’s Movement in Global
Perspective. Oxford Press.
Brennan,T. and Pateman,C.(1998). “’Mere Auxiliaries to the Commonwealth’:
Women and the Origins of Liberalism.” In Anne Phillips. Ed. Feminism and
Equality.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Carroll,S.J. and Zerilli,L.M.G.(1993). “Feminist Challenges to Political Science.” In
Ada W. Finifter Ed. Political Science: The State of the Discipline II.
Washington,D.C.: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Association.
Conway,M. M.(1991).”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Washington,D.C.
Press.
Chou,B.. Clark,C.,Clark,J. (1990). “The Representation of Women.” In Women in
Taiwan Politics. Lynne Rienner Publishers.
Evans, J. A.J.. (2004). Voter & Voting: An Introduction. Thousand Oaks: Sage
Publications.
Edmunds, J. and Turner, B.S. (2002). Generations, Culture and Society. Buckingham,
UK: Open University Press.
Jennings, K.M.(1982). Residues of a Movement: The Aging of the American Protest
Generation.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81,368-382.
Jennings, K.M. and Niemi, G.R.(1974). The Political Character of Adolescence: The
Influence of families and schools. Princeton Press.
Jones, J.(2004) “Rethinking Civic Engagement in the Age of Popular Culture.” In
Entertaining Politics: New Political Television and Civic Culture,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Lovenduski, J. and Norris, P.(1993). Gender and Party Politics. Thousand
Oaks,New Delhi:Sage Publications.
Lamprianou,I.(2013).”Contemporary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Research: A Critical
Assessment.” In Demetriou, Kyriakos N. Ed. Democracy in Transition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n the European Union.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Mansbridge, J.(1999). Should Blacks Represent Blacks and Women Represent
Women? A Contingent “Yes”. The Journal of Politics,61(3),628-657.
MacKinnon, C. A. (1989). “The Liberal State” In Toward a Feminist Theory of The
Stat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McAdam,D.(1988).Freedom Summer.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orris,P. (1997).”Introduction: Women, Media, and Politics.” In Pippa Norris. Ed.
Women, Media, and Politics. Oxford Press.
Okin,S.M. (1998).”Gender ,the Public, and the Private.” In Anne Phillips. Ed.
Feminism and Politics. Oxford Press.
Pateman,C. (1987). “Feminist Critiques of the Public/Private Dichotomy.” In Anne
Phillips. Ed. Feminism and Equality.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Rosenstone,S.T. ,Hansen,J.M. (1993).Mobilization, Participation ,and Democracy in
America. New York:Macmillan.
Schneider, B.E.(1988). Political Generations in Contemporary Women’s Movement.
Sociological Inquiry,58,4-21.
Schnittker, J.,Freese, J.and Powell, Brian.(2003). Who are Feminists and What do
they Believe? The Role of Generation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65(4),607-622.
Schuman,H and Scott,J.(1988). Generations and Collective Memorie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54(3),351-381.
Smith,E.(1999). The Effects of Investments in the Social Capital of Youth on Political
and Civic Behavior in Young Adulthood: A Longitudinal Analysis. Political
Psychology,20(3),553-580.
Stacey,J.(1993). “Untangling Feminist Theory.” In Diane Richardson and Victoria
Robinson. Ed. Introducing Women’s Studies. Macmillan Press.
Tolleson-Rinehart, S. and Carroll, S.J.(2006). Far from ideal: The Gender Politics of
Political scienc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100(4),507-514.
Whitter, N.(2006). “From the Second to the Third Wave: Continuity and Change in
Grassroots Feminism.” In Banazak, Lee Ann. Ed. The U.S. Women’s
Movement in Global Perspective. Oxford Press.
Welch,S. (1977). Women as Political Animals? A test of some explanations for
Male-Female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Differences? Americ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21(4),711-730.
Westholm,A. (1999). The Perceptual Pathway: Tracing the Mechanisms of Political
Value Transfer across Generations. Political Psychology,20(3),525-552.
Verba,S.,Schlozman,K.L.,and Brady,H.E.(1995). Voice and Equality: Civic
Voluntarism in American Politics. 4th ed. Harvard Press.
Verba,S. and Nie,N. (1972).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n America. New York: Harper
and Row.
Voet,R.(1998). “Debates on Feminism and citizenship.” In Feminism and Citizenship.
Thousand Oaks: Sage Publications.
Young, I. M.(1989). Polity and Group Difference: A Critique of the Ideal of
Universal citizenship. Ethics,99(2),250-274.
Young, L.(2000).Feminists and Party Politics. Columbia Press.
Zukin,C.,Keeter,S.,Andolinam,M.,Jenkins,Krista.,and Delli Carpini,M.X.(2006). A
new Engagement? Political Participation,Civic Life and the Changing
American Citizen. Oxford Press.

三、 網路參考資料
民主進步黨官方網站,http://www.dpp.org.tw/index.php,(查詢日期:2012年12
月27日)。
中國國民黨官方網站,http://www.kmt.org.tw/index.aspx,(查詢日期:2014年6
月16日)。
中央選舉委員會,http://db.cec.gov.tw/histMain.jsp?voteSel=20120101A1
,(查詢日期:2012年12月27日)。
林楠森,2012,<台灣總統選舉公布最後民調和預測>,BBC中文網新聞,
http://www.bbc.co.uk/zhongwen/trad/chinese_news/2012/01/120103_tw_elect
ion_poll.shtml,(查詢日期:2012年12月27日)。
李欣芳,2012,<蘇︰設中國事務部 就是善意>,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2/new/jul/26/today-p3.htm,(查詢日
期:2013年4月1日)。
李元貞,2000,<台灣婦運及其政治意涵>,婦女新知網站,
http://www.awakening.org.tw/chhtml/topics_dtl.asp?id=91&qtagword,(查詢
日期:2013年4月12日)。
葉菊蘭,1998,<選戰,男女有別?!>,第三屆全國婦女國是會議論文集,
http://taiwan.yam.org.tw/nwc/nwc3/papers/forum214.htm,(查詢日期:2013
年4月23日)。
財團法人彭婉如文教基金會,http://www.pwr.org.tw/about0.html,(查詢日期:2013
年4月23日)。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