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cations-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NCCU Library

Citation Infomation

Related Publications in TAIR

題名 麻袋族、芭樂族、草莓族的學習態度與教育取得
作者 夏中蘭
貢獻者 林佳瑩
夏中蘭
關鍵詞 教育擴張
世代差異
族群
學習態度
文化資本
日期 2013
上傳時間 21-Jul-2014 15:44:14 (UTC+8)
摘要 本研究係使用2009年台灣社會變遷調查的資料,以分析在一系列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教育擴張對於教育機會的影響;以及家庭背景因素、學習態度與個人教育取得的關係。在此年度的社會變遷資料中包含了1946年~1989年出生的人之家庭背景,尤其是此份調查資料尚包括被調查者於15歲時候的學習態度,透過這份資料,本研究企圖探討各個世代的人因為學習環境的不同,而擁有不同的學習態度和不同的教育取得。
Ronald Inglehart(1977)主張,人們在貧困的時候會傾向於追求物慾的物質主義;當環境富裕時,人們就會改為追求尊重、自信和自我實現等更高層次的目標。台灣年長世代的人們,由於體會過生存的艱辛,因此較為注重一切與生存有關的事物;學習對他們而言是一種生活的工具,藉由文憑的取得可以賺取更多的金錢,同時帶給自己更多的生存保障。因此,這時期人們的特質是刻苦耐勞、節儉及重視物質主義。然而,生活在太平盛世的年輕世代,由於基本的溫飽已獲得了保障,同時教育的機會也因為兩次高等教育的擴張而增加;因此學習對他們而言是一種自我的實現,所以該世代的特質是重視成就感及充滿自信,但卻缺乏毅力、恆心及忍受挫折的能力降低。
本研究首先透過升學階梯比率表,來表示性別和出生世代對教育取得的影響,並以學習態度的迴歸表表現家庭背景、性別和出生世代對於學習態度的影響,進而利用教育年數的迴歸表,顯示何種因素會影響個人的教育程度。由於教育的擴張以及大學錄取率的增加,對於是否進入高等教育已不是一個顯著的分水嶺;因此,本研究將高等教育依公、私立和學校創立或升格的年份(1985年取消「凍結私立學校籌措申請」),區分為:傳統國立大學、傳統私立大學、新興國立大學、新興私立大學等四類別的大學,同時以多元邏輯斯迴歸模型(multinomial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凸顯在教育擴張後,各類大學在教育分級上的差異。
研究發現由於教育的擴張使得越晚出生的世代其教育程度越高,同時性別和族群在教育上不平等的情形,則會隨著教育機會的增加而逐漸消失。不同教育環境下成長的世代,對於教育的態度有所差異;早期的世代在求學時期吃苦的能力較高,年輕的世代則擁有較高的成就動機。子女的教育程度與父母的教育程度成正相關關係,學習態度越好的人其教育程度會越高,也越有機會進入國立傳統大學就讀。
參考文獻 1.王福林 (1990) 新制師院學生與師專學生家庭社經地位及其學習行為、學業成就之調查分析。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2.付八軍 (2005) 關於高等教育價值觀的審思與建構。湘潭大學學報 29(6):150-153。
3.李春玲 (2009) 教育地位獲得的性別差異—家庭背景對男性和女性教育地位獲得的影響。婦女研究論叢 1。
4.何英奇 (2001) 學習輔導。台北:心理。
5.吳慧瑛 (2007) 家庭背景與教育成就:五個出生世代的比較分析。人口學刊 34:109-143。
6.官淑如 (1997) 綜合高中學生學習態度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7.胡克威 (2011) 台灣高等教育擴張與教育不平等。第二屆人大社會與輔大社人學術交流研討會論文。新北市:輔仁大學社會學系主辦。
8.胡澤剛編譯 (2008) Sally Power, Tony Edwards, Valerie Wigfall, Geoff Whitty(2003)原著。教育與中產階級(中譯一版)( Education in the Middle Class)。長沙:湖南教育。
9.郝大海 (2007) 中國城市教育分層研究(1949 —2003)。中國社會科學2。
10.馬信行 (1985) 家庭文化背景與學業成績的關係。國立政治大學學報 51:139-165。
11.陳婉琪 (2005) 族群、性別與階級:再探教育成就的省籍差異。臺灣社會學 10:1-39。
12.陳杰 (2002) 對教育價值觀的若干思考。教育探索。
13.唐建雄 (2005) 高職學生家庭環境學習動機與生涯期望及學業成就之研究。彰化縣: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14.許崇憲 (2002) 家庭背景因素與子女學業成就之關係:臺灣樣本的後設分析。中正教育研究 1(2):25-62。
15.許嘉猷 (1986) 《社會階層化與社會流動》。台北:三民書局。
16.曾玉玲 (1993) 台北市高智商低成就國中學生學習信念與相關因素之探討。台北: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17.廖茂村 (2002) 高低成就學生學習活動之研究-以高雄市英明國中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學校行政碩士論文。
18.鄭增財 (2000) 實用技能班學生價質觀與學習行為之分析研究。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博士論文。
19.蔡淑鈴 (2004) 高等教育擴展對教育機會分配的影響。台灣社會學 7:47-88。
20.蔣彥 (2010) 淺談教育價值。湖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 16(6)。
21.駱明慶 (2002) 誰是台大學生?-性別、省籍與城鄉差異。經濟論文叢刊 30(1):113-147。
22.嚴挺編譯 (2013) Inglehart, Ronald(1997)原著。現代化與後現代化:43個國家的文化、經濟與政治變遷(中譯一版)(Modernization and Postmodernization: Cultural, Economic, and Political Change in 43 Societies.Princeton)。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3.Bourdieu, Pierre (1973) Cultural Reproduction and Social Reproduction.
24.Knowledge,Education and Cultural Change:71-112.
25.Bourdieu, P., & Passeron, J. C. (1977) Reproduction in education, society and
26.culture. London, UK: Sage
27.Fisher, R. W. (2004) Effective learning begins with the right attitudes. Teaching Professionor 18(5):3-4.
28.Glasser, W. (1992) The quality school : Managing student without coercion. New York : HarperPerennial.
29.Glick, O. (1970) Sixth graders` attitudes toward school and interpersonal conditions in the classroom. Th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Education 38(4):17-22.
30.Haladyna, T. M., Olsen, R. M., & Shaughnessy, J. M. (1983). Correlates of class attitude toward science. Journal of Research for Science Teaching 20:311-324.
31.Inglehart, Ronald (1971) The Silent Revolution in Europe: Intergenerational Change in Post-Industrial Societies.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65(4):991-1017.
32.Inglehart, Ronald (1977) The Silent Revolution: Changing Values and Political Styles among Western Publics.Princeton, 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33.Inglehart, Ronald (1994).Economic Security and Value Change.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88(2):336-54.
34.Inglehart, Ronald (2008) Changing Values among Western Publics from 1970 to 2006.West European Politics 31(1-2):130-46.
35.Kingston,P.W. (2001) The Unfulfilled Promise of Cultural Capital Theory.Sociology of Education Extra Issue:88-99.
36.L.Parish, W. and R. J. Willis (1993) Daughters, Education, and Family Budgets Taiwan Experiences.
37.Lucas,S.R (2001) Effectively Maintained Inequality:Education Transitions,Track Mobility,and Social Background Effects.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06:1642-1690.
38.Raftery, Adrian E. and Michael Hout (1990) Maximally Maintained Inequality: Expansion, Reform and Opportunity in Irish Education, 1921-1975.Socilolgy of Education 66(1):41-42.
39.Treiman, Donald J (1977) Occupational Prestige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New York:Academic Press.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社會學研究所
101254006
102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1254006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林佳瑩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夏中蘭zh_TW
dc.creator (作者) 夏中蘭zh_TW
dc.date (日期) 2013en_US
dc.date.accessioned 21-Jul-2014 15:44:14 (UTC+8)-
dc.date.available 21-Jul-2014 15:44:14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21-Jul-2014 15:44:14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101254006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67634-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社會學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1254006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2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本研究係使用2009年台灣社會變遷調查的資料,以分析在一系列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教育擴張對於教育機會的影響;以及家庭背景因素、學習態度與個人教育取得的關係。在此年度的社會變遷資料中包含了1946年~1989年出生的人之家庭背景,尤其是此份調查資料尚包括被調查者於15歲時候的學習態度,透過這份資料,本研究企圖探討各個世代的人因為學習環境的不同,而擁有不同的學習態度和不同的教育取得。
Ronald Inglehart(1977)主張,人們在貧困的時候會傾向於追求物慾的物質主義;當環境富裕時,人們就會改為追求尊重、自信和自我實現等更高層次的目標。台灣年長世代的人們,由於體會過生存的艱辛,因此較為注重一切與生存有關的事物;學習對他們而言是一種生活的工具,藉由文憑的取得可以賺取更多的金錢,同時帶給自己更多的生存保障。因此,這時期人們的特質是刻苦耐勞、節儉及重視物質主義。然而,生活在太平盛世的年輕世代,由於基本的溫飽已獲得了保障,同時教育的機會也因為兩次高等教育的擴張而增加;因此學習對他們而言是一種自我的實現,所以該世代的特質是重視成就感及充滿自信,但卻缺乏毅力、恆心及忍受挫折的能力降低。
本研究首先透過升學階梯比率表,來表示性別和出生世代對教育取得的影響,並以學習態度的迴歸表表現家庭背景、性別和出生世代對於學習態度的影響,進而利用教育年數的迴歸表,顯示何種因素會影響個人的教育程度。由於教育的擴張以及大學錄取率的增加,對於是否進入高等教育已不是一個顯著的分水嶺;因此,本研究將高等教育依公、私立和學校創立或升格的年份(1985年取消「凍結私立學校籌措申請」),區分為:傳統國立大學、傳統私立大學、新興國立大學、新興私立大學等四類別的大學,同時以多元邏輯斯迴歸模型(multinomial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凸顯在教育擴張後,各類大學在教育分級上的差異。
研究發現由於教育的擴張使得越晚出生的世代其教育程度越高,同時性別和族群在教育上不平等的情形,則會隨著教育機會的增加而逐漸消失。不同教育環境下成長的世代,對於教育的態度有所差異;早期的世代在求學時期吃苦的能力較高,年輕的世代則擁有較高的成就動機。子女的教育程度與父母的教育程度成正相關關係,學習態度越好的人其教育程度會越高,也越有機會進入國立傳統大學就讀。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壹、前言 9
貳、文獻回顧 12
一、階級再製論與文化再製論 12
二、不均等最大維持論與不均等有效維持論 14
三、台灣高等教育的發展演進 15
四、學習態度與教育成就 18
五、代際價值觀與教育價值觀的轉變 19
參、研究策略 24
一、研究架構 24
二、研究問題與假設 25
三、變項的測量 26
肆、實證發現 31
一、出生世代間的差異 31
二、教育變遷的趨勢 38
三、家庭背景與學習態度 40
四、家庭背景、個人學習態度與教育取得 44
五、各個世代的家庭背景、個人學習態度與教育取得 47
六、家庭背景、個人學習態度與四類大學 50
伍、結論 54
陸、參考書目 57
柒、附錄 61
zh_TW
dc.format.extent 1728899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language.iso en_US-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1254006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教育擴張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世代差異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族群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學習態度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文化資本zh_TW
dc.title (題名) 麻袋族、芭樂族、草莓族的學習態度與教育取得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王福林 (1990) 新制師院學生與師專學生家庭社經地位及其學習行為、學業成就之調查分析。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2.付八軍 (2005) 關於高等教育價值觀的審思與建構。湘潭大學學報 29(6):150-153。
3.李春玲 (2009) 教育地位獲得的性別差異—家庭背景對男性和女性教育地位獲得的影響。婦女研究論叢 1。
4.何英奇 (2001) 學習輔導。台北:心理。
5.吳慧瑛 (2007) 家庭背景與教育成就:五個出生世代的比較分析。人口學刊 34:109-143。
6.官淑如 (1997) 綜合高中學生學習態度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7.胡克威 (2011) 台灣高等教育擴張與教育不平等。第二屆人大社會與輔大社人學術交流研討會論文。新北市:輔仁大學社會學系主辦。
8.胡澤剛編譯 (2008) Sally Power, Tony Edwards, Valerie Wigfall, Geoff Whitty(2003)原著。教育與中產階級(中譯一版)( Education in the Middle Class)。長沙:湖南教育。
9.郝大海 (2007) 中國城市教育分層研究(1949 —2003)。中國社會科學2。
10.馬信行 (1985) 家庭文化背景與學業成績的關係。國立政治大學學報 51:139-165。
11.陳婉琪 (2005) 族群、性別與階級:再探教育成就的省籍差異。臺灣社會學 10:1-39。
12.陳杰 (2002) 對教育價值觀的若干思考。教育探索。
13.唐建雄 (2005) 高職學生家庭環境學習動機與生涯期望及學業成就之研究。彰化縣: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14.許崇憲 (2002) 家庭背景因素與子女學業成就之關係:臺灣樣本的後設分析。中正教育研究 1(2):25-62。
15.許嘉猷 (1986) 《社會階層化與社會流動》。台北:三民書局。
16.曾玉玲 (1993) 台北市高智商低成就國中學生學習信念與相關因素之探討。台北: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17.廖茂村 (2002) 高低成就學生學習活動之研究-以高雄市英明國中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學校行政碩士論文。
18.鄭增財 (2000) 實用技能班學生價質觀與學習行為之分析研究。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博士論文。
19.蔡淑鈴 (2004) 高等教育擴展對教育機會分配的影響。台灣社會學 7:47-88。
20.蔣彥 (2010) 淺談教育價值。湖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 16(6)。
21.駱明慶 (2002) 誰是台大學生?-性別、省籍與城鄉差異。經濟論文叢刊 30(1):113-147。
22.嚴挺編譯 (2013) Inglehart, Ronald(1997)原著。現代化與後現代化:43個國家的文化、經濟與政治變遷(中譯一版)(Modernization and Postmodernization: Cultural, Economic, and Political Change in 43 Societies.Princeton)。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3.Bourdieu, Pierre (1973) Cultural Reproduction and Social Reproduction.
24.Knowledge,Education and Cultural Change:71-112.
25.Bourdieu, P., & Passeron, J. C. (1977) Reproduction in education, society and
26.culture. London, UK: Sage
27.Fisher, R. W. (2004) Effective learning begins with the right attitudes. Teaching Professionor 18(5):3-4.
28.Glasser, W. (1992) The quality school : Managing student without coercion. New York : HarperPerennial.
29.Glick, O. (1970) Sixth graders` attitudes toward school and interpersonal conditions in the classroom. Th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Education 38(4):17-22.
30.Haladyna, T. M., Olsen, R. M., & Shaughnessy, J. M. (1983). Correlates of class attitude toward science. Journal of Research for Science Teaching 20:311-324.
31.Inglehart, Ronald (1971) The Silent Revolution in Europe: Intergenerational Change in Post-Industrial Societies.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65(4):991-1017.
32.Inglehart, Ronald (1977) The Silent Revolution: Changing Values and Political Styles among Western Publics.Princeton, 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33.Inglehart, Ronald (1994).Economic Security and Value Change.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88(2):336-54.
34.Inglehart, Ronald (2008) Changing Values among Western Publics from 1970 to 2006.West European Politics 31(1-2):130-46.
35.Kingston,P.W. (2001) The Unfulfilled Promise of Cultural Capital Theory.Sociology of Education Extra Issue:88-99.
36.L.Parish, W. and R. J. Willis (1993) Daughters, Education, and Family Budgets Taiwan Experiences.
37.Lucas,S.R (2001) Effectively Maintained Inequality:Education Transitions,Track Mobility,and Social Background Effects.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06:1642-1690.
38.Raftery, Adrian E. and Michael Hout (1990) Maximally Maintained Inequality: Expansion, Reform and Opportunity in Irish Education, 1921-1975.Socilolgy of Education 66(1):41-42.
39.Treiman, Donald J (1977) Occupational Prestige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New York:Academic Press.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