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消費者仇視與品牌選購:認知不和諧
Consumer Animosity and Brand Selection: A case study of cognitive dissonance
作者 黃婷華
Huang, Ting Hua
貢獻者 鄭自隆
黃婷華
Huang, Ting Hua
關鍵詞 消費者仇視
認知不和諧
反韓
來源國效應
消費者我族主義
購買決策
Consumer Animosity
Theory of cognitive dissonance
Country of origin effect
Consumer ethnocentrism
日期 2013
上傳時間 29-Jul-2014 15:59:21 (UTC+8)
摘要 本研究以質化深度訪談方式,訪問十位具仇韓意識卻持有韓國手機之消費者。從而探究其仇韓心態及其購買手機之關係,研究結果發現:


一、 當消費者因認知、信念與行為產生衝突進而產生認知不和諧(Theory of cognitive dissonance)時,消費者將以改變行為、認知、選擇性注意、合理、美化等方式降低內心衝突不適感。此外,本研究證實台灣確存有「本國產品偏誤(Domestic country bias)」現象,是故在面對單價、涉入度皆高之產品時,無論消費者仇視程度多深、消費者我族主義(Consumer ethnocentrism)認同度多高,在面臨工具理性的選購決策時,消費者終究會依照自身需求,做出對個人相對划算的選擇。

二、 來源國效應以彙總效果(Summary construct model)、月暈效果(Hallo effect)等方式,由上而下影響消費者決策購物判斷。除此之外,本研究亦發現,消費者購買商品後的使用體驗、情緒、同儕關係等,亦將由下而上具體而微的影響消費者對來源國家的價值評斷。

三、 台灣民眾對韓國普遍持有消費者仇視態度(Consumer Animosity),致使國人潛意識拒絕消費韓國相關產製品,尤以爆發特殊事件時,更加劇激化國人「仇韓」之負面態度。然而,國人消費者仇視心態除「仇視」外,更融合了「拒/懼韓、仇韓、哈韓」等多種複合情緒,不僅削弱消費者仇視態度造成的消費影響,更使「韓流」在全球化消費型態開展下,仍能步步進逼台灣消費市場,並以高市佔率取得台灣消費市場上重要的一席之地。
參考文獻 中文文獻:

天下雜誌記者著(2005)。《韓國,躍升中》。台北:天下雜誌出版。

王尚文譯(1998)。《布希亞》。臺北市:立緖文化出版。

朱立熙(1993)。《再見阿里郎:台韓關係總清算》。台北市:克寧。

吳錫德譯(2003)。《文化全球化》。臺北:麥田。

林美華(2005)。《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台北:時英出版有限公司。

胡莞如譯。(2013)。《韓國:撼動世界的嗆泡菜》。台北:聯經出版。

張京媛(1995)。《後殖民理論與文化認同》,台北:麥田出版社。

許安琪(2008)。《整合行銷傳播引論》。台北:學富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畢恆達(2010)。《教授為什麼沒有告訴我》。台北:學富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楊瑪利等(2002)。《韓國,佔線中:從經濟破產到文化征服》。台北:天下文化。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出版社。

郭良文(2002)。〈流動的認同,建構的國族想像〉。《中華傳播學刊》,第二期,
p41-46。

陳子軒(2007)。〈國族(的)運動:棒球與台灣認同〉。《文化研究月報》,第68期。

劉昌德 (2006)。《全球資本主義下的國族主義:以世界棒球經典賽中的BBS討論
為例》。中華傳播學會年會論文。
劉昌德(2010b)。仇韓親日的台灣棒球迷:全球化下國族主義的形構。2010文化
研究年會(2010年1月9-10日),台南市:國立成功大學。

劉昌德(2011)。〈仇恨韓國人。成為韓國人〉,《共誌》創刊號。

吳婉瑜(2010)。〈兩韓什麼都要贏!好勝韓國的經濟大戰〉,《天下雜誌》,448:125-127。

吳琬瑜、黃亦筠(2012.10)。〈韓國15年甩開台灣〉,《天下雜誌》,508:125-151。

李雪莉(2004.12)。〈序幕:因為有夢,所以躍升〉,《天下雜誌》,313:92-131。

李雪莉(2004.12)。〈讓全球影迷都哈韓〉,《天下雜誌》,313:123-125。

狄英、李雪莉、呂世芬(2004.12)。〈帶動對韓的想像-透視李英愛平凡的魅力〉,《天下雜誌》,313,120-122。

周慧菁(2004.12)。〈速讀韓國歷史〉,《天下雜誌》,313:126-128。

官振萱(2003.04)。〈韓國大牌,攻進台灣大門〉,《天下雜誌》,272:125-151。

柯裕棻(2009)。〈十年愛恨論韓國〉,中國時報(2009.12.16)。

劉昌德(2002)。〈足球不是國族主義與媒體營利的工具〉,南方電子報
(2002.06.27)。

劉昌德(2010)。〈仇韓的虛實與超越〉,中國時報(2010.11.24)。

王文妤(2003)。《來源國效應、國族主義與產品知識差異對購買意願的影響之比
較研究-以兩岸大學生評價行動電話為例》。朝陽科技大學企管學系碩士論
文。

王偉宇(2012)。《建構品牌忠誠與其前因變數:一個社會認同理論的觀點》。國
立交通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江佩蓉(2004)。《想像的文化圖景:韓流與哈韓族在台灣》。國立政治大學新聞
所碩士論文。

何慧雯(2001)。《時間與空間的雙重變奏:日本流行文化與文化認同實踐》。輔
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亞璇(2012)。《來源國形象、本國中心主義與網路口碑對外國智慧型手機購買
意願之影響-以Samsung為例》。國立台北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
文。

周宜慶 (2008)。《日據時代皇民化運動對台灣與韓國身分認同的影響-兼論台灣
族群共識的建構》。國防大學政治所碩士論文。

岳名熹(2011)。《反迷閱聽人的論述攻防:批踢踢吐槽版之反韓論述分析》。世
新大學口語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文婷(2012)。《追星族的新人:少女時代男性迷群的消費與認同》。國立台灣
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克明(1993)。《消費者國族感對其消費態度與行為之影響研究》。成功大學企
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宗偉(2012)。《被創制的仇恨-媒體運動報導中的反韓論述分析》。國立政治
大學廣播電視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施佩姍(2013)。《韓流在臺灣的發展與成功因素分析》。中國文化大學韓國語文
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高儀芳(2007)。《製造來源國形象、流行認知與本國中心主義對消費者購買意願
之影響-以手機為例》。中國文化大學國際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雅芳(2012)。《台韓電子產業競爭力分析-以智慧型手機產業為例》。國立台
灣大學經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家豪(2006)。《文化全球化下的韓國影視文化產業發展之研究》。銘傳大學國
際事務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紫晴(2013)。《「哈美」、「哈日」、「哈韓」?台灣主體性的反思》。國立中正大
學戰略暨國際事務研究所碩士論文。

連奕志(2001)。《消費者我族主義、消費者仇視與產品購買意願關係之研究》。
國立暨南大學國際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姿伶(2008)。《台灣年輕男性韓劇閱聽人的收視經驗》。台灣師範大學大眾傳
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相綾(2012)。《韓國電視劇優勢資源之研究:市場結構與戲劇製程特點分析》。
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家奇(2008)。《解構媒體建構的王建民現象—國族、名人、與媒體商品》。中
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雅菁(2013)。《韓、台對日情感之差異及其背景研究》。中國文化大學韓國語
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靜玉(2008)。《全球化下的民族認同-從公民身分談起》。國立台灣大學社會
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淑君(2007)。《來源國效應之跨文化產品置入性研究-以韓國三星手機為例》。
銘傳大學國際事務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伊倩(2004)。《韓劇閱聽人研究-以台北女性為例》。台灣大學新聞所碩士論
文。

鄭心怡(2011)。《他鄉「瘋韓」意更濃-台灣女性熱衷韓貨的消費現象與認同混
淆》。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灣文化及語言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鍾炘志(2010)。《來源國負面訊息對品牌權益影響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新聞
暨傳播學院新聞學系碩士論文。
英文文獻:

Appadurai, Arjun(1991).Global Ethnoscapes: Notes and Queries for a Transnational Anthropology. in Richard. G. Fox (ed.) Recapturing Anthropology: Working in the Present. New York: Santa.

Aaker, D. A. (1996). Measuring brand equity across products and markets.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38(3), 102-120.

Amine, L. S. (2008). Country-of-Origin, animosity and consumer response:
Marketing implications of anti-Americanism and Francophobia. 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view, 17(4), 402-422.

Anderson, E., & Weitz, B. (1989). Determinants of continuity in conventional
industrial channel dyads. Marketing Science, 8(4), 310-323.

Bilkey, W. J. and E. Nes (1982). Country-of-Origin Effects on Product Evaluation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Business Studies, 13(1) ,89-90.

Bourdieu ,Pierre; translated by Richard(1984).Distinction :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London : Routledge & Kegan Paul.

Bocock, Robert. (1993). Consumption, London: Routledge.

Chandon, P., Morwitz, V. G., & Reinartz, W. J. (2005). Do intentions really predict
behavior? Self-generated validity effects in survey research. Journal of
Marketing, 69(2), 1-14.

Christodoulides G, de Chernatony L. (2010). Consumer-based brand equity
conceptualisation and measuremen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rket Research,
52(1), 43-66.

Chu, S. &; Keh, H. T. (2006). Brand value creation: analysis of the interbrand –
Business Week brand value rankings. Marketing Letters, 17, 323-331.

Eckman, M., Damhorst, M.L., Kadolph, S.J.(1990). Toward a model of the in-store
purchase decision process: Consumer use of criteria for evaluating women`s
apparel. Clothing and Textiles Research Journal 8 (2), 13-22.

Festinger, L.A. (1957) “A theory of Cognitive Dissonance.” Evanston, IL:
Row,Peterson.

Fico, F. & Cote W. (1999) “Fairness and Balance in Th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Newspaper Stories on the 1996 President Election.”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 76(1): 124-37.

Han, C. M. (1989). Country image: halo or summary construct?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26(2), 222–229.

Inna, Burdein, Lodge Milton, & Charles Taber. (2006) “Experiments on the
Automaticity of Political Beliefs and Attitudes.” Political Psychology, 27(3):
359-371.

Klein, J. G. (2002). Us versus them, or us versus everyone? Delineating consumer
aversion to foreign good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33(2),
345-363.

Klein, J. G., & Ettenson, R. (1999). Consumer animosity and consumer ethnocentrism:
An analysis of unique antecedent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Consumer Marketing, 11(4), 5-24.

Klein, J. G., Ettenson, R., & Morris, M. D. (1998). The animosity model of foreign
product purchase: An empirical test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Journal of
Marketing, 62(1), 89-100.

Kim, Sue-young.(2008).Korean Wave `Hallyu` Abroad Waning. The Korea Times.

Nagashima, A.(1970).A Comparison ofJapanese and U.S Attitudes toward Foreign
Products. Journal of Marketing,34(1),68-74.

Reynolds, F.D. and W.R. Darden.(1974) Construcing Life Style and Psychographics ,
in William D. Wells ed., Life Style and Psychographics, Chicago, AMA,
pp.74-76.

Sumner, W. G. (1906). Folkways: The Sociological Important of Usages.Manners,
Customs, Mores, and Morals. New York: Ginn and Co.

Shimp, T. A., & Sharma, S. (1987). Consumer Ethnocentrism: Construction and
Smith, A. D. (2001). Interpretations of national identity. In A. Dieckhoff,&N.
Gutierrez (Eds.), Modern roots: Studies of national identity (pp. 21–42).

Sumner W. G.(1906) ,.Folkways: The Sociological Important of Usages . Manners , Customers , Mores , and Morals. New York: Ginn and Co Sengupta, J . &
G.J.Fitzimons(2000),“The effect of analyzing resons for brand preferences :
disruption or reinforcement? ”,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 37,pp. 318-330.

Supphellen M. & Rittenburg, T. L. (2001). Consumer Ethnocentrism When Foreign Products Are Better. Psychology & Marketing, 9, 907-920.

Tajfel, H. (1982). Social Psychology of Intergroup Relations.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33, 1-39.

Taylor, B. M. (1981). Product involvement concept: An advertising planning point of view. attitude research plays for high stakes. Journal of Advertising, 21, 51-56.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廣告研究所
101452005
102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1014520051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鄭自隆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黃婷華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Huang, Ting Huaen_US
dc.creator (作者) 黃婷華zh_TW
dc.creator (作者) Huang, Ting Huaen_US
dc.date (日期) 2013en_US
dc.date.accessioned 29-Jul-2014 15:59:21 (UTC+8)-
dc.date.available 29-Jul-2014 15:59:21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29-Jul-2014 15:59:21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1014520051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67835-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廣告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1452005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2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本研究以質化深度訪談方式,訪問十位具仇韓意識卻持有韓國手機之消費者。從而探究其仇韓心態及其購買手機之關係,研究結果發現:


一、 當消費者因認知、信念與行為產生衝突進而產生認知不和諧(Theory of cognitive dissonance)時,消費者將以改變行為、認知、選擇性注意、合理、美化等方式降低內心衝突不適感。此外,本研究證實台灣確存有「本國產品偏誤(Domestic country bias)」現象,是故在面對單價、涉入度皆高之產品時,無論消費者仇視程度多深、消費者我族主義(Consumer ethnocentrism)認同度多高,在面臨工具理性的選購決策時,消費者終究會依照自身需求,做出對個人相對划算的選擇。

二、 來源國效應以彙總效果(Summary construct model)、月暈效果(Hallo effect)等方式,由上而下影響消費者決策購物判斷。除此之外,本研究亦發現,消費者購買商品後的使用體驗、情緒、同儕關係等,亦將由下而上具體而微的影響消費者對來源國家的價值評斷。

三、 台灣民眾對韓國普遍持有消費者仇視態度(Consumer Animosity),致使國人潛意識拒絕消費韓國相關產製品,尤以爆發特殊事件時,更加劇激化國人「仇韓」之負面態度。然而,國人消費者仇視心態除「仇視」外,更融合了「拒/懼韓、仇韓、哈韓」等多種複合情緒,不僅削弱消費者仇視態度造成的消費影響,更使「韓流」在全球化消費型態開展下,仍能步步進逼台灣消費市場,並以高市佔率取得台灣消費市場上重要的一席之地。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背景 5
第三節 研究問題與研究目的 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消費者我族主義 12
第二節 來源國效應 15
第三節 消費者仇視 18
第四節 認知不和諧 21
第五節 總結 23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問題與對象 24
第二節 深度訪談法 26

第四章 研究結果
第一節 消費者內心的失諧與妥協 29
第二節 縹渺的國族情感與認同 41
第三節 從經濟破產到文化崛起 55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研究成果與討論 60
第二節 實務建議 64
第三節 研究限制 66

參考文獻 68
附 錄 77
zh_TW
dc.format.extent 1623205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language.iso en_US-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1014520051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消費者仇視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認知不和諧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反韓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來源國效應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消費者我族主義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購買決策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Consumer Animosity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Theory of cognitive dissonance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Country of origin effect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Consumer ethnocentrismen_US
dc.title (題名) 消費者仇視與品牌選購:認知不和諧zh_TW
dc.title (題名) Consumer Animosity and Brand Selection: A case study of cognitive dissonance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文文獻:

天下雜誌記者著(2005)。《韓國,躍升中》。台北:天下雜誌出版。

王尚文譯(1998)。《布希亞》。臺北市:立緖文化出版。

朱立熙(1993)。《再見阿里郎:台韓關係總清算》。台北市:克寧。

吳錫德譯(2003)。《文化全球化》。臺北:麥田。

林美華(2005)。《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台北:時英出版有限公司。

胡莞如譯。(2013)。《韓國:撼動世界的嗆泡菜》。台北:聯經出版。

張京媛(1995)。《後殖民理論與文化認同》,台北:麥田出版社。

許安琪(2008)。《整合行銷傳播引論》。台北:學富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畢恆達(2010)。《教授為什麼沒有告訴我》。台北:學富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楊瑪利等(2002)。《韓國,佔線中:從經濟破產到文化征服》。台北:天下文化。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出版社。

郭良文(2002)。〈流動的認同,建構的國族想像〉。《中華傳播學刊》,第二期,
p41-46。

陳子軒(2007)。〈國族(的)運動:棒球與台灣認同〉。《文化研究月報》,第68期。

劉昌德 (2006)。《全球資本主義下的國族主義:以世界棒球經典賽中的BBS討論
為例》。中華傳播學會年會論文。
劉昌德(2010b)。仇韓親日的台灣棒球迷:全球化下國族主義的形構。2010文化
研究年會(2010年1月9-10日),台南市:國立成功大學。

劉昌德(2011)。〈仇恨韓國人。成為韓國人〉,《共誌》創刊號。

吳婉瑜(2010)。〈兩韓什麼都要贏!好勝韓國的經濟大戰〉,《天下雜誌》,448:125-127。

吳琬瑜、黃亦筠(2012.10)。〈韓國15年甩開台灣〉,《天下雜誌》,508:125-151。

李雪莉(2004.12)。〈序幕:因為有夢,所以躍升〉,《天下雜誌》,313:92-131。

李雪莉(2004.12)。〈讓全球影迷都哈韓〉,《天下雜誌》,313:123-125。

狄英、李雪莉、呂世芬(2004.12)。〈帶動對韓的想像-透視李英愛平凡的魅力〉,《天下雜誌》,313,120-122。

周慧菁(2004.12)。〈速讀韓國歷史〉,《天下雜誌》,313:126-128。

官振萱(2003.04)。〈韓國大牌,攻進台灣大門〉,《天下雜誌》,272:125-151。

柯裕棻(2009)。〈十年愛恨論韓國〉,中國時報(2009.12.16)。

劉昌德(2002)。〈足球不是國族主義與媒體營利的工具〉,南方電子報
(2002.06.27)。

劉昌德(2010)。〈仇韓的虛實與超越〉,中國時報(2010.11.24)。

王文妤(2003)。《來源國效應、國族主義與產品知識差異對購買意願的影響之比
較研究-以兩岸大學生評價行動電話為例》。朝陽科技大學企管學系碩士論
文。

王偉宇(2012)。《建構品牌忠誠與其前因變數:一個社會認同理論的觀點》。國
立交通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江佩蓉(2004)。《想像的文化圖景:韓流與哈韓族在台灣》。國立政治大學新聞
所碩士論文。

何慧雯(2001)。《時間與空間的雙重變奏:日本流行文化與文化認同實踐》。輔
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亞璇(2012)。《來源國形象、本國中心主義與網路口碑對外國智慧型手機購買
意願之影響-以Samsung為例》。國立台北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
文。

周宜慶 (2008)。《日據時代皇民化運動對台灣與韓國身分認同的影響-兼論台灣
族群共識的建構》。國防大學政治所碩士論文。

岳名熹(2011)。《反迷閱聽人的論述攻防:批踢踢吐槽版之反韓論述分析》。世
新大學口語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文婷(2012)。《追星族的新人:少女時代男性迷群的消費與認同》。國立台灣
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克明(1993)。《消費者國族感對其消費態度與行為之影響研究》。成功大學企
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宗偉(2012)。《被創制的仇恨-媒體運動報導中的反韓論述分析》。國立政治
大學廣播電視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施佩姍(2013)。《韓流在臺灣的發展與成功因素分析》。中國文化大學韓國語文
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高儀芳(2007)。《製造來源國形象、流行認知與本國中心主義對消費者購買意願
之影響-以手機為例》。中國文化大學國際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雅芳(2012)。《台韓電子產業競爭力分析-以智慧型手機產業為例》。國立台
灣大學經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家豪(2006)。《文化全球化下的韓國影視文化產業發展之研究》。銘傳大學國
際事務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紫晴(2013)。《「哈美」、「哈日」、「哈韓」?台灣主體性的反思》。國立中正大
學戰略暨國際事務研究所碩士論文。

連奕志(2001)。《消費者我族主義、消費者仇視與產品購買意願關係之研究》。
國立暨南大學國際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姿伶(2008)。《台灣年輕男性韓劇閱聽人的收視經驗》。台灣師範大學大眾傳
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相綾(2012)。《韓國電視劇優勢資源之研究:市場結構與戲劇製程特點分析》。
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家奇(2008)。《解構媒體建構的王建民現象—國族、名人、與媒體商品》。中
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雅菁(2013)。《韓、台對日情感之差異及其背景研究》。中國文化大學韓國語
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靜玉(2008)。《全球化下的民族認同-從公民身分談起》。國立台灣大學社會
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淑君(2007)。《來源國效應之跨文化產品置入性研究-以韓國三星手機為例》。
銘傳大學國際事務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伊倩(2004)。《韓劇閱聽人研究-以台北女性為例》。台灣大學新聞所碩士論
文。

鄭心怡(2011)。《他鄉「瘋韓」意更濃-台灣女性熱衷韓貨的消費現象與認同混
淆》。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灣文化及語言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鍾炘志(2010)。《來源國負面訊息對品牌權益影響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新聞
暨傳播學院新聞學系碩士論文。
英文文獻:

Appadurai, Arjun(1991).Global Ethnoscapes: Notes and Queries for a Transnational Anthropology. in Richard. G. Fox (ed.) Recapturing Anthropology: Working in the Present. New York: Santa.

Aaker, D. A. (1996). Measuring brand equity across products and markets.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38(3), 102-120.

Amine, L. S. (2008). Country-of-Origin, animosity and consumer response:
Marketing implications of anti-Americanism and Francophobia. 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view, 17(4), 402-422.

Anderson, E., & Weitz, B. (1989). Determinants of continuity in conventional
industrial channel dyads. Marketing Science, 8(4), 310-323.

Bilkey, W. J. and E. Nes (1982). Country-of-Origin Effects on Product Evaluation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Business Studies, 13(1) ,89-90.

Bourdieu ,Pierre; translated by Richard(1984).Distinction :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London : Routledge & Kegan Paul.

Bocock, Robert. (1993). Consumption, London: Routledge.

Chandon, P., Morwitz, V. G., & Reinartz, W. J. (2005). Do intentions really predict
behavior? Self-generated validity effects in survey research. Journal of
Marketing, 69(2), 1-14.

Christodoulides G, de Chernatony L. (2010). Consumer-based brand equity
conceptualisation and measuremen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rket Research,
52(1), 43-66.

Chu, S. &; Keh, H. T. (2006). Brand value creation: analysis of the interbrand –
Business Week brand value rankings. Marketing Letters, 17, 323-331.

Eckman, M., Damhorst, M.L., Kadolph, S.J.(1990). Toward a model of the in-store
purchase decision process: Consumer use of criteria for evaluating women`s
apparel. Clothing and Textiles Research Journal 8 (2), 13-22.

Festinger, L.A. (1957) “A theory of Cognitive Dissonance.” Evanston, IL:
Row,Peterson.

Fico, F. & Cote W. (1999) “Fairness and Balance in Th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Newspaper Stories on the 1996 President Election.”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 76(1): 124-37.

Han, C. M. (1989). Country image: halo or summary construct?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26(2), 222–229.

Inna, Burdein, Lodge Milton, & Charles Taber. (2006) “Experiments on the
Automaticity of Political Beliefs and Attitudes.” Political Psychology, 27(3):
359-371.

Klein, J. G. (2002). Us versus them, or us versus everyone? Delineating consumer
aversion to foreign good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33(2),
345-363.

Klein, J. G., & Ettenson, R. (1999). Consumer animosity and consumer ethnocentrism:
An analysis of unique antecedent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Consumer Marketing, 11(4), 5-24.

Klein, J. G., Ettenson, R., & Morris, M. D. (1998). The animosity model of foreign
product purchase: An empirical test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Journal of
Marketing, 62(1), 89-100.

Kim, Sue-young.(2008).Korean Wave `Hallyu` Abroad Waning. The Korea Times.

Nagashima, A.(1970).A Comparison ofJapanese and U.S Attitudes toward Foreign
Products. Journal of Marketing,34(1),68-74.

Reynolds, F.D. and W.R. Darden.(1974) Construcing Life Style and Psychographics ,
in William D. Wells ed., Life Style and Psychographics, Chicago, AMA,
pp.74-76.

Sumner, W. G. (1906). Folkways: The Sociological Important of Usages.Manners,
Customs, Mores, and Morals. New York: Ginn and Co.

Shimp, T. A., & Sharma, S. (1987). Consumer Ethnocentrism: Construction and
Smith, A. D. (2001). Interpretations of national identity. In A. Dieckhoff,&N.
Gutierrez (Eds.), Modern roots: Studies of national identity (pp. 21–42).

Sumner W. G.(1906) ,.Folkways: The Sociological Important of Usages . Manners , Customers , Mores , and Morals. New York: Ginn and Co Sengupta, J . &
G.J.Fitzimons(2000),“The effect of analyzing resons for brand preferences :
disruption or reinforcement? ”,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 37,pp. 318-330.

Supphellen M. & Rittenburg, T. L. (2001). Consumer Ethnocentrism When Foreign Products Are Better. Psychology & Marketing, 9, 907-920.

Tajfel, H. (1982). Social Psychology of Intergroup Relations.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33, 1-39.

Taylor, B. M. (1981). Product involvement concept: An advertising planning point of view. attitude research plays for high stakes. Journal of Advertising, 21, 51-56.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