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台灣鞋業發展策略之研究-以A公司與B公司為例
作者 梁瓊文
貢獻者 林柏生
梁瓊文
關鍵詞 製鞋業
轉型策略
產業升級
日期 2013
上傳時間 6-Aug-2014 11:38:05 (UTC+8)
摘要 製鞋業是典型勞力密集性產業,這類型產業總是往勞動力充足與價格低廉之地區移動。製鞋業在台灣經濟發展過程中,有著不可抹滅的貢獻。台灣製鞋業自1960年起,由日本轉移到台灣發展,1986年我國鞋類外銷量更躋身為全球鞋類最大供應國。自1987年後進入了衰退期,因台幣升值、人力資源不足與工資的提高,使勞力密集之製鞋業紛紛往中國或東南亞等國家遷移,而使台灣製鞋產業逐漸沒落,面臨轉型與遷移的抉擇。
世界經濟結構之重大變化往往會引發經濟結構及產業結構的調整,形成新的發展平台,這是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製鞋業的產業升級和調整也是不可抗拒的,製鞋業者應積極參與此種調整,並在新的產業鏈上找到自己的定位。台灣廠商的製造能力已不再侷限於製造優勢,隨著國際大廠等級的提昇與要求,導致整個合作發展變得動態及成長,製造廠商的能力也隨著不斷的吸收與累積而提昇與創新。廠商須提昇生產技術、研發能力及設計能力優勢,學習國際大廠的品牌與通路佈建和管理,輔以價值活動的整合與佈署,以期企業在國際競爭舞台上奠定全球營運之規模條件與管理能力。
A公司及B公司均憑藉其優秀的產品設計開發能力及優質生產的經驗,站穩製鞋業市場之領先地位,故本研究選擇這二家分別於台灣及香港上市之製鞋業公司為案例分析之對象;藉由了解並萃取研究案例之成功因素,以供其他同業探討製鞋業未來發展趨勢之參考。
參考文獻 中文部份
1. 毛樹仁、范林詠,2010,台商對陸資:信任合作在台商製鞋業的表現實證—台商競爭力之探討,亞太研究通訊第8期。
2. 王文資,2012,台灣印刷電路板經營策略之研究-以K公司轉型為例,長庚大學管理學院碩士學位學程在職專班經營管理組碩士論文。
3. 王健全、林嘉慧、林志誠,2003,如何提升產業價值鍊延伸至品牌及通路之策略,經濟部工業局。
4. 王泰允,1992,國際合作實務,遠流出版社。
5. 司徒達賢,1995,策略管理新論:觀念架構與分析方法,智勝文化。
6. 杜紫宸、李大衛,1996,由競合關係談兩岸資訊產業分工體系,中華經濟研究院。
7. 沈妙蓉,2003,全球化台灣製鞋業之務實經營策略座談會—樂觀面對兩岸鞋業發展,鞋技第126卷,頁44-48。
8. 何澤宇,2001,產品生命週期與供應鏈管理相關性探討,長榮管理學院經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9. 林寄雯,1991,中小企業轉型策略(上),經濟部國際貿易局。
10. 林家禾,2009,女人鞋、蜈蚣腳:台灣中小型女鞋產業升級的可能性,輔仁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1. 林純華、林維萱、陳斯妤、蔡雅婷,2008,台灣鞋業市場轉型關鍵成功因素與競爭策略之探討-以LA NEW與阿瘦皮鞋為例,育達商業技術學院行銷與流通管理系專題製作。
12. 林婷鈴,2005,中小企業發展網絡結構的機會—以義大利製鞋業發展成功經驗作為我國製鞋業轉型參考,台灣經濟金融月刊第41卷第1期,頁96-112。
13. 洪雪華,2011,探索品牌知名度、品牌形象、服務品質與顧客滿意度之關聯性,義守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14. 胡政源,2006,品牌管理,新文京。
15. 胡若堯,1994,自創品牌關鍵成功因素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商學系碩士論文。
16. 范林詠,2008,台灣製鞋產業生產網絡競爭優勢之探討,南華大學國際暨大陸事務學系亞太研究碩士論文。
17. 孫克難,2003,協助台灣廠商建立大陸品牌與通路之研究,經濟部工業局。
18. 徐秀琴、劉維新,2006,「代工」困境:台灣產業轉型的迷思,年台灣社會學會年會會議發表文章。
19. 張正錩,2005,我國傳統製造業轉型觀光工廠之經營策略探索性研究,中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20. 莊文山、莊森智,2003,產業變遷與企業經營策略相關之研究:以台灣製鞋產業為例,鞋技,第128卷,頁87-95。
21. 許士軍,1989,管理學,東華書局。
22. 連書賢,2004,運動鞋產業垂直分工之起源,國立中央大學產業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23. 陳易亮,2002,政府與產業的互動之研究:製鞋業與半導體業之比較,東海大學政治學系碩士論文。
24. 陳悅琴,2000,跨國製造合作廠商間競合關係與策略發展研究─NIKE、豐泰、寶成間的三角關係,國立東華大學國際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25. 陳振祥,1997,ODM策略之理論架構與實證,國立台灣大學商學系博士論文。
26. 曾昭茂,2002,消費者對國際性品牌與國內製造商品牌偏好之研究-以童裝服飾為例,國立成功大學管理學院EMBA班碩士論文。
27. 黃紹裘,2008,製鞋業發展現況與展望,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網路發表文章。
28. 黃惠珊,2011,台商製鞋業品牌行銷策略之研究-以達芙妮及Stella Luna為例,東海大學創意設計暨藝術學院工業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29. 黃雅萍、李靜美、賴銘宏,2010,製鞋業供應鏈架構之探討,國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學管理學院運籌管理系九十九級運籌專題。
30. 趙郁文,1997,跨國委託製造對台灣資訊電子廠商營運能力提昇之效果,中山管理評論第六卷第四期冬季號。
31. 劉名崇,1989,我國電子產品OEM外銷競爭力與發展機會之研究-以電子計算器與有線電話機二產業為例,交通大學管科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32. 鄭志鵬,2008,市場政治:中國出口導向製鞋產業的歷史形構與轉變,台灣社會學第15期,頁109-163。
33. 鞋技通訊編輯室,2004,台灣鞋業廠商如何迎向全球化競爭,鞋技,第135卷,頁41-43。
34. 鞋技通訊編輯室,2001,亞洲鞋類供應國家之競爭力探討,鞋技,第112卷,頁19-22。
35. 鞋技通訊編輯室,2001,製鞋業界的快速反應,鞋技,第118卷,頁18-24。
36. 瞿宛文、安士敦,2003,超越後進發展:台灣的產業升級策略,聯經出版社。
37. 瞿宛文,2004,代工、品牌與產業升級,台北市: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
38. 瞿宛文,2006,台灣後起者能藉自創品牌升級嗎,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63期,頁1-52。
39. 簡妤庭,2008,豐泰公司核心競爭力探討,天主教輔仁大學織品服裝研究所碩士論文。

英文部份
1. Aaker,D.A., 1991, Managing brand equity: Ccapitalizing on the value of a brand name,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2. Aaker,D.A., 1996, Measuring brand equity across products,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38(3), 102-120.
3. Bibeault,M., 1982, Corporate Turnaround: How Managers Turn Losers Into Winners, McGraw-Hill.
4. Biel, A.L., 1992, How brand image drives brand equity. Journal of Advertising Research ,32(11), 6-12.
5. Boyd,H.W.Jr., Walker. O. C. Jr. & Larreche. Jean-Claude, 1995, Marketing Management a Strategic Approach with a Global Orientation, 2th ed., Irwin Inc.,pp. 253-257.
6. Doyle, Peter,1990, Building Successful Brands-The Strategic Options, Journal of Consumer Marketing, Vol. 7(2)pp.5-19.
7. Gary Gereffi, 1994, The Organization of Buyer-Driven Global Commodity Chains: How U.S.Retailers Shape Overseas Production Networks”. In Commodity Chains and Global Capitalism. Ed. By Gary Gereffi and Miguel Korzeniewicz. London: Praeger press.
8. Gianni. Lorenzoni, & Charles Baden-Fuller, 1995, Creating a strategic center to manage a web of partners,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Berkeley; Spring 1995;Vol.37 ,P.146
9. Kamins, M. A., & L. J. Marks., 1991. The perception of kosher as a third party certification claim in advertising for familiar & unfamiliar brands, Journal of marketing Science,91(3), 177-85.
10. Keller,K.L., 1993, Conceptualizing, measuring, managing customer-based brand, Journal of Marketing, 57(1). 1-23.
11. Kotler, Philip , Marketing Management, 1991, Analysis , Planning , Implementation, and Control, 7th Edition,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Inc.,.
12. Kotler, Philip , Marketing Management, 1994, Analysis, Planning , Implementation, and Control, 8th Edition,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Inc.
13. Kotler, Philip , Marketing Management, 1997, Analysis , Planning , Implementation , and Control , 9th Edition , New Jersey , Prentice-Hall Inc.
14. Kotler, Philip , 1999, Kotler on marketing: How to creat, win, and dominate markets,N.J.: The Free Press.
15. Kolter, P., 2000, Marketing managenent: Analysis, planning, implementation, and control, 10th ed., Englewood Cliffs, N.J.: rentice-Hall.
16. Kotter, J.P., 1995, Leading Change, Copyright by the President & Fellows of Harvard College.
17. Laurent, G., Kapferer, J.N., & Roussel, F., 1995, The underlying structure of brand awareness scrores, Marketing Science, 14(3), 170-179.
18. Leslie de Chernatony, 1991, Formulating Brand Strategy, European Management Journal, Vol.9(2):194-200.
19. Macdonald, E. K., & Sharp, B. M., 2000, Brand awareness effects on consumer decision making for a common, repeat purchase product: A replication.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48(1), 5-15.
20. Porter, M. E.,1985, Competitive Advantage: Creation and Sustaining Superior Performance,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21. Ross, S.,2006, 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spectator-based brand equity, Journal of Sport Management, 20, 22-35.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企業管理研究所
99932412
102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9932412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林柏生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梁瓊文zh_TW
dc.creator (作者) 梁瓊文zh_TW
dc.date (日期) 2013en_US
dc.date.accessioned 6-Aug-2014 11:38:05 (UTC+8)-
dc.date.available 6-Aug-2014 11:38:05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6-Aug-2014 11:38:05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099932412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68210-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企業管理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9932412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2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製鞋業是典型勞力密集性產業,這類型產業總是往勞動力充足與價格低廉之地區移動。製鞋業在台灣經濟發展過程中,有著不可抹滅的貢獻。台灣製鞋業自1960年起,由日本轉移到台灣發展,1986年我國鞋類外銷量更躋身為全球鞋類最大供應國。自1987年後進入了衰退期,因台幣升值、人力資源不足與工資的提高,使勞力密集之製鞋業紛紛往中國或東南亞等國家遷移,而使台灣製鞋產業逐漸沒落,面臨轉型與遷移的抉擇。
世界經濟結構之重大變化往往會引發經濟結構及產業結構的調整,形成新的發展平台,這是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製鞋業的產業升級和調整也是不可抗拒的,製鞋業者應積極參與此種調整,並在新的產業鏈上找到自己的定位。台灣廠商的製造能力已不再侷限於製造優勢,隨著國際大廠等級的提昇與要求,導致整個合作發展變得動態及成長,製造廠商的能力也隨著不斷的吸收與累積而提昇與創新。廠商須提昇生產技術、研發能力及設計能力優勢,學習國際大廠的品牌與通路佈建和管理,輔以價值活動的整合與佈署,以期企業在國際競爭舞台上奠定全球營運之規模條件與管理能力。
A公司及B公司均憑藉其優秀的產品設計開發能力及優質生產的經驗,站穩製鞋業市場之領先地位,故本研究選擇這二家分別於台灣及香港上市之製鞋業公司為案例分析之對象;藉由了解並萃取研究案例之成功因素,以供其他同業探討製鞋業未來發展趨勢之參考。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2
第三節 研究流程……………………………………………………… 2
第二章 發展策略………………………………………………………… 5
第一節 代工理論……………………………………………………… 5
第二節 品牌理論……………………………………………………… 10
第三節 轉型策略……………………………………………………… 16
第四節 產業升級……………………………………………………… 20
第三章 產業分析………………………………………………………… 24
第一節 產業特性……………………………………………………… 25
第二節 台灣製鞋業沿革……………………………………………… 29
第三節 製鞋業外移因素……………………………………………… 31
第四節 產業發展趨勢………………………………………………… 33
第四章 案例分析………………………………………………………… 49
第一節 A公司概述…………………………………………………… 49
第二節 B公司概述…………………………………………………… 70
第三節 比較分析……………………………………………………… 84
第四節 產業展望……………………………………………………… 93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95
第一節 研究結論……………………………………………………… 95
第二節 研究建議……………………………………………………… 95
第三節 未來研究方向建議…………………………………………… 98
zh_TW
dc.language.iso en_US-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9932412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製鞋業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轉型策略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產業升級zh_TW
dc.title (題名) 台灣鞋業發展策略之研究-以A公司與B公司為例zh_TW
dc.title (題名) 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文部份
1. 毛樹仁、范林詠,2010,台商對陸資:信任合作在台商製鞋業的表現實證—台商競爭力之探討,亞太研究通訊第8期。
2. 王文資,2012,台灣印刷電路板經營策略之研究-以K公司轉型為例,長庚大學管理學院碩士學位學程在職專班經營管理組碩士論文。
3. 王健全、林嘉慧、林志誠,2003,如何提升產業價值鍊延伸至品牌及通路之策略,經濟部工業局。
4. 王泰允,1992,國際合作實務,遠流出版社。
5. 司徒達賢,1995,策略管理新論:觀念架構與分析方法,智勝文化。
6. 杜紫宸、李大衛,1996,由競合關係談兩岸資訊產業分工體系,中華經濟研究院。
7. 沈妙蓉,2003,全球化台灣製鞋業之務實經營策略座談會—樂觀面對兩岸鞋業發展,鞋技第126卷,頁44-48。
8. 何澤宇,2001,產品生命週期與供應鏈管理相關性探討,長榮管理學院經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9. 林寄雯,1991,中小企業轉型策略(上),經濟部國際貿易局。
10. 林家禾,2009,女人鞋、蜈蚣腳:台灣中小型女鞋產業升級的可能性,輔仁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1. 林純華、林維萱、陳斯妤、蔡雅婷,2008,台灣鞋業市場轉型關鍵成功因素與競爭策略之探討-以LA NEW與阿瘦皮鞋為例,育達商業技術學院行銷與流通管理系專題製作。
12. 林婷鈴,2005,中小企業發展網絡結構的機會—以義大利製鞋業發展成功經驗作為我國製鞋業轉型參考,台灣經濟金融月刊第41卷第1期,頁96-112。
13. 洪雪華,2011,探索品牌知名度、品牌形象、服務品質與顧客滿意度之關聯性,義守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14. 胡政源,2006,品牌管理,新文京。
15. 胡若堯,1994,自創品牌關鍵成功因素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商學系碩士論文。
16. 范林詠,2008,台灣製鞋產業生產網絡競爭優勢之探討,南華大學國際暨大陸事務學系亞太研究碩士論文。
17. 孫克難,2003,協助台灣廠商建立大陸品牌與通路之研究,經濟部工業局。
18. 徐秀琴、劉維新,2006,「代工」困境:台灣產業轉型的迷思,年台灣社會學會年會會議發表文章。
19. 張正錩,2005,我國傳統製造業轉型觀光工廠之經營策略探索性研究,中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20. 莊文山、莊森智,2003,產業變遷與企業經營策略相關之研究:以台灣製鞋產業為例,鞋技,第128卷,頁87-95。
21. 許士軍,1989,管理學,東華書局。
22. 連書賢,2004,運動鞋產業垂直分工之起源,國立中央大學產業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23. 陳易亮,2002,政府與產業的互動之研究:製鞋業與半導體業之比較,東海大學政治學系碩士論文。
24. 陳悅琴,2000,跨國製造合作廠商間競合關係與策略發展研究─NIKE、豐泰、寶成間的三角關係,國立東華大學國際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25. 陳振祥,1997,ODM策略之理論架構與實證,國立台灣大學商學系博士論文。
26. 曾昭茂,2002,消費者對國際性品牌與國內製造商品牌偏好之研究-以童裝服飾為例,國立成功大學管理學院EMBA班碩士論文。
27. 黃紹裘,2008,製鞋業發展現況與展望,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網路發表文章。
28. 黃惠珊,2011,台商製鞋業品牌行銷策略之研究-以達芙妮及Stella Luna為例,東海大學創意設計暨藝術學院工業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29. 黃雅萍、李靜美、賴銘宏,2010,製鞋業供應鏈架構之探討,國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學管理學院運籌管理系九十九級運籌專題。
30. 趙郁文,1997,跨國委託製造對台灣資訊電子廠商營運能力提昇之效果,中山管理評論第六卷第四期冬季號。
31. 劉名崇,1989,我國電子產品OEM外銷競爭力與發展機會之研究-以電子計算器與有線電話機二產業為例,交通大學管科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32. 鄭志鵬,2008,市場政治:中國出口導向製鞋產業的歷史形構與轉變,台灣社會學第15期,頁109-163。
33. 鞋技通訊編輯室,2004,台灣鞋業廠商如何迎向全球化競爭,鞋技,第135卷,頁41-43。
34. 鞋技通訊編輯室,2001,亞洲鞋類供應國家之競爭力探討,鞋技,第112卷,頁19-22。
35. 鞋技通訊編輯室,2001,製鞋業界的快速反應,鞋技,第118卷,頁18-24。
36. 瞿宛文、安士敦,2003,超越後進發展:台灣的產業升級策略,聯經出版社。
37. 瞿宛文,2004,代工、品牌與產業升級,台北市: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
38. 瞿宛文,2006,台灣後起者能藉自創品牌升級嗎,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63期,頁1-52。
39. 簡妤庭,2008,豐泰公司核心競爭力探討,天主教輔仁大學織品服裝研究所碩士論文。

英文部份
1. Aaker,D.A., 1991, Managing brand equity: Ccapitalizing on the value of a brand name,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2. Aaker,D.A., 1996, Measuring brand equity across products,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38(3), 102-120.
3. Bibeault,M., 1982, Corporate Turnaround: How Managers Turn Losers Into Winners, McGraw-Hill.
4. Biel, A.L., 1992, How brand image drives brand equity. Journal of Advertising Research ,32(11), 6-12.
5. Boyd,H.W.Jr., Walker. O. C. Jr. & Larreche. Jean-Claude, 1995, Marketing Management a Strategic Approach with a Global Orientation, 2th ed., Irwin Inc.,pp. 253-257.
6. Doyle, Peter,1990, Building Successful Brands-The Strategic Options, Journal of Consumer Marketing, Vol. 7(2)pp.5-19.
7. Gary Gereffi, 1994, The Organization of Buyer-Driven Global Commodity Chains: How U.S.Retailers Shape Overseas Production Networks”. In Commodity Chains and Global Capitalism. Ed. By Gary Gereffi and Miguel Korzeniewicz. London: Praeger press.
8. Gianni. Lorenzoni, & Charles Baden-Fuller, 1995, Creating a strategic center to manage a web of partners,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Berkeley; Spring 1995;Vol.37 ,P.146
9. Kamins, M. A., & L. J. Marks., 1991. The perception of kosher as a third party certification claim in advertising for familiar & unfamiliar brands, Journal of marketing Science,91(3), 177-85.
10. Keller,K.L., 1993, Conceptualizing, measuring, managing customer-based brand, Journal of Marketing, 57(1). 1-23.
11. Kotler, Philip , Marketing Management, 1991, Analysis , Planning , Implementation, and Control, 7th Edition,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Inc.,.
12. Kotler, Philip , Marketing Management, 1994, Analysis, Planning , Implementation, and Control, 8th Edition,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Inc.
13. Kotler, Philip , Marketing Management, 1997, Analysis , Planning , Implementation , and Control , 9th Edition , New Jersey , Prentice-Hall Inc.
14. Kotler, Philip , 1999, Kotler on marketing: How to creat, win, and dominate markets,N.J.: The Free Press.
15. Kolter, P., 2000, Marketing managenent: Analysis, planning, implementation, and control, 10th ed., Englewood Cliffs, N.J.: rentice-Hall.
16. Kotter, J.P., 1995, Leading Change, Copyright by the President & Fellows of Harvard College.
17. Laurent, G., Kapferer, J.N., & Roussel, F., 1995, The underlying structure of brand awareness scrores, Marketing Science, 14(3), 170-179.
18. Leslie de Chernatony, 1991, Formulating Brand Strategy, European Management Journal, Vol.9(2):194-200.
19. Macdonald, E. K., & Sharp, B. M., 2000, Brand awareness effects on consumer decision making for a common, repeat purchase product: A replication.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48(1), 5-15.
20. Porter, M. E.,1985, Competitive Advantage: Creation and Sustaining Superior Performance,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21. Ross, S.,2006, 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spectator-based brand equity, Journal of Sport Management, 20, 22-35.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