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團體傷害保險暨待記名團體保險之發展與主要爭議問題探討
A 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and Primary Issues of Group Casualty Insurance Policies and Blanket Casualty Group Insurance Policies
作者 陳榆姍
Chen, Yu Shan
貢獻者 林勳發
陳榆姍
Chen, Yu Shan
關鍵詞 團體傷害保險
待記名傷害團體保險
示範條款
承保辦法
契約當事人
受益人
Group Casualty Insurance
Blanket Group Casualty Insurance
Model Provisions
Underwriting Measures
Contractual Parties
Beneficiary
日期 2013
上傳時間 6-Aug-2014 13:23:09 (UTC+8)
摘要 團體傷害保險與待記名傷害團體保險乃人身保險實務因應特定之保險需求所發展出來的特殊保險型態,性質上與個人保單皆有所差別。此種特殊形態保險單,我國法制對此尚無明確規範,各家保險公司之保險單悉以主管機關制定之「團體傷害險保險單示範條款」以及「待記名業務傷害險團體承保辦法」作為依據,惟有諸多缺失,留有更臻完善之空間。
於現行我國團體傷害保險單共可以分為三種,雖規範、保障目的大抵相同,但條文卻存有適用上爭議,成為團體保險發展之隱憂,諸如以多倍型、標準型和團體傷害保險單示範條款間關於要保人與被保人定義不明、要保人對被保險人欠缺保險利益、只有停效規定未見復效機制、待記名業務保險受益人規範等問題均有待解決。此外,團體傷害保險與待記名業務保險皆僅依賴示範條款或承保辦法作為當事人行使權利義務的準則是否足夠?
本文從介紹團體保險為基礎,探討團體保險主要命脈-契約當事人與關係人之架構,透過重新思考契約當事人再定位之框架,進一步探究保險利益、保險法同意權行使於團體保險的適用、及受益人應如何訂定、團體保險是否有單獨立法之必要性等問題。進而將研究團體保險之相關概念,於待記名傷害團體保險探討是否有適用以及如何應用,並一併檢視我國待記名傷害團體保險,期能為團體保險、待記名傷害團體保險法制架構帶來新風貌。
Group casualty insurance and blanket group casualty insurance are peculiar types of personal insurance developed to meet the coverage demand for a specific group of insureds. They differ from individual personal insurance in nature.
Current Taiwanese Insurance Act and related regulations provide no particular article for such insurance. Life insurers in Taiwan have wrote their policies pursuant to “Model Provisions of Group Casualty Insurance Policy” (hereinafter the Model Provisions) and “The Underwriting Measures of Blanket Group Casualty Insurance” (hereinafter the Underwriting Measures) issued by the Insurance Bureau of the Financial Supervision Commission, in which, numbers of issues exist and hence leave large rooms for improvement.
Existing group insurances on the Taiwanese market can be categorized into three, namely Multiplicative Model, the Standard Model and the Blanket Model. Nevertheless, by adopting the Model Provision, there several problems associated with the first two types. First, unequivocal definitions for the “applicant” of the insurance policy and the “insured” are unavailable; second, the applicant is in lack of insurable interest on the insured; and third, no reinstatement mechanism has been provided for suspended contracts. In addition, under the blanket policy, it is unclear who the beneficiary would be. Moreover, it is questionable to solely utilize the Model Provisions and Underwriting Measures as the authority and principles to determine rights and duties between contractual parties in the case of group insurance and blanket group insurance.
This thesis, starting from introducing fundamentals of group insurance, aims to probe into the relationship of contractual parties as well as to re-define who are the contractual parties in group insurances. The author further provides deep insight into issues concerning insurable interest, the application of the insured’s right of consent clause in Article 105 of Taiwanese Insurance Act to group insurance, and the essentiality of separate legislations for group insurance. Last but not least, the author conducts a critical analysis on the current group casualty insurance and blanket group casualty insurance system. The ultimate objective of this thesis establish a brand new perspective for the structure of legislations of group insurance.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依作者姓名筆劃排列)
壹、 中文部分
一、 〈書籍〉
1. 尹章華,《保險契約法專論》,文笙書局,1990年8月,初版。
2. 王澤鑑,《民法總則》,三民書局,2006年8月,再版。
3. 王澤鑑,《債法原理第一冊-基本理論債之發生》,三民書局,2001年3月。
4. 王言譯述、Group Benefit: Basic Concepts and Alternatives,《團體保險給付:基本概念及替代方案》,財團法人保險事業發展中心,1993年12月。
5. 中西正明撰著;盛鈺譯述,《傷害保險契約之法理》,財團法人保險事業發展中心,1996年11月。
6. 江朝國,《保險法基礎理論》,瑞興圖書公司,2012年3月,修訂五版。
7. 江朝國,《保險法論文集(二)》,瑞興圖書,1997年3月。
8. 吳崇權譯述、吉田明撰著,《人壽保險約款之基礎》,財團法人保險事業發展中心,1995年10月。
9. 吳崇權譯述、生命保險協會編著,《團體保險》,財團法人保險事業發展中心,1996年3月。
10. 林勳發,《保險法論著譯作選集》,自版,1991年3月。
11. 林勳發, 《保險契約效力論》,國立政治大學法學系法學叢書,1996年3月28日,第一版一刷。
12. 林誠二,《民法總則講義下冊》,瑞興圖書,1995年1月初版。
13. 林群弼,《保險法論》,三民書局,2007年2月,增訂二版。
14. 林汝潔譯述,《日本傷害保險處理實務》,財團法人保險事業發展中心,1991年8月。
15. 施文森,《保險法總論》,1986年,自版,修訂七版。
16. 施文森,《保險法論文第一集》,自版,1988年,增訂七版。
17. 施文森,《傷害保險:示範條款及判決例之研析》,1992年,初版。
18. 桂裕,《保險法》,三民書局,1992年12月,五版。
19. 袁宗蔚,《保險學-危險與保險》,三民書局,增訂三十四版。
20. 袁宗蔚著、鍾玉輝修訂,《保險學概要》,三民書局,2005年8月。
21. 凌氤寶、康裕民、陳森松,《保險學概論》,華泰文化事業,2005 年,二版。
22. 梁宇賢、劉興善、柯澤東、林勳發,《商事法精論》,今日書局,2009年3月,修訂六版。
23. 梁宇賢,《保險法新論》,元照出版公司,2005年,五修初版。
24. 楊誠對,《意外保險理論與實務》,三民書局,2008年,修訂八版。
25. 廖世昌、汪信君,《保險法理論與實務》,元照出版社,2010年9月,二版一刷。
26. 葉啟洲,《保險法實例研習》,元照出版社,2011年7月,二版一刷。
27. 劉宗榮,《保險法》,自版,1995年8月,初版。
28. 劉宗榮,《新保險法—保險契約法的理論與實務》,三民書局,2007年1月,初版。
29. 陳雲中,《人壽保險的理論與實務》,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8月,修訂四版。
30. 陳雲中,《保險學要義理論與實務》,三民書局,2011年08月01日,修訂九版。
31. 陳健勝六人合著,《保險學理論與實務》,華立圖書公司,2005年9月,一版四刷。
32. 賴上林,《兩岸保險法之比較》,基準企管印行,1997年2月。
33. 鄭玉波,劉宗榮修訂,《保險法論》,三民書局,2006年2月,修訂六版。
34. 藍玉珠,《我國團體壽險之研究》,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2月。

二、 〈研究報告〉
1. 林勳發主持,保險契約法相關法律問題及其解決對策,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保險局委託研究報告,2007年1月。
2. 梁正德主持,《團體保險商品監理措施改進之研究》,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保險局九十七年委託研究計畫案,2009年7月。
3. 黃正宗,《我國保險法的比較研析—法、德、日、美諸國法對我國保險契約法影響的探討》,中華民國產物保險公會,2001年12月12日研討。

三、 〈期刊〉
1. 方明川,《我國團體保險與保險利益問題新論》,壽險季刊,第101期,1996年9月,頁46-68。
2. 王超馨,《保險法第一百零五條實務應用問題研析》,壽險季刊,第137期,2005年9月,頁40-60。
3. 吳玉鳳,《從當事人論團體保險契約之法律問題》,全國律師,第15卷5期,2011年,頁81-103。
4. 江朝國,《人身保險之保險利益(上)》,月旦法學雜誌,第19期,1996年12月,頁59-60。
5. 江朝國,《人身保險之保險利益(下)》,月旦法學雜誌,第20期,1997年1月,頁59-61。
6. 江朝國,《論被保險人有無指定受益人之權》,法令月刊,第51卷第8期,2000年8月,頁15-20。
7. 江朝國,《無權代理制度於保險法上之突破—以無權代理人以要保人之名義訂立保險契約為中心》,萬國法律,第126期,2002年12月,頁73-85。
8. 江聖元,《待記名業務團體保險之探討》,萬國法律,2009年7月,頁10-24。
9. 江聖元,《雇主責任險與團體壽險之比較(上)》,月旦法學雜誌,第33期,1998年1月,頁70-73。
10. 江聖元,《雇主責任險與團體壽險之比較(下)》,月旦法學雜誌,第34期,1998年2月,頁85-89。
11. 宋耿郎,《論保險法上要保人與被保險人之權利義務》,保險專刊,第27卷第1期,2011年,頁87-109。
12. 汪信君,《意外傷害之定義與外來突發事故-最高法院一百年台上字第八八號民事判決》,月旦法學雜誌,第9卷,2011年6月,頁59-68。
13. 林輝榮,《論傷害保險之保險事故》,台大法學論叢,第4卷第1期,1974年,頁241-256。
14. 林則男、廖旭源,《雇主意外責任保險、雇主補償責任保險及團體傷害保險之比較研究》,核保學報,第18期,2010年3月,頁61-113。
15. 林建智、彭金隆、林裕嘉,《論團體保險當事人之法律問題及示範條款之修訂建議》,保險專刊,第25卷第1期,2009年6月,頁77-95。
16. 卓俊雄,《論信用卡旅行平安險》,保險專刊,第26卷第2期,2010年,頁189-216。
17. 胡木成,《評析我國團體壽險示範條款之當事人、關係人及保險利益問題》,保險專刊,第51輯,1998年3月,頁124-134。
18. 張冠群,《臺灣保險法關於人身保險利益諸問題之再思考》,月旦法學雜誌,第215期,2013年4月,頁118-144。
19. 張冠群,《方法意外?結果意外?重驗傷害保險中意外之偶發性認定標準-評台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98年度保險上自第6號判決》,月旦法學雜誌,第61卷第8期,2010年8月,頁36-59。
20. 康鴻誼,《團體定期壽險主契約之要項與保單條款之主要內容》,壽險季刊,第28期,1978年6月,頁16-21。
21. 康鴻誼,《團體保險契約條款的解釋及其判例》,壽險季刊,第46期,1982年12月,頁74-83。
22. 許慧如,《論死亡保險中受益人之產生與保險金之請求》,萬國法律,第137,2004年10月,頁103-109。
23. 陳俊元,陳仁傑,《論保險利益之適用範圍與存在時點》,法令月刊,第56卷第2期,2005年2月,頁35-48。
24. 陳俞沛、林建智,《兩岸人身保險利益之法制研析與建議》,保險專刊,第28卷第2期,2012年,頁147-167。
25. 陳如意,《團體定期壽險更換權益之問題》,壽險季刊,第27期,1978年3月,頁23-24。
26. 葉啟洲,《傷害保險殘廢等級之認定與保險示範條款之修正-評最高法院壹佰年度台上第二0二六號民事判決》,月旦法學雜誌,第212期,2013年1月,頁190-199。
27. 葉啟洲,《死亡宣告與傷害保險意外事故之認定》,月旦法學雜誌,第120期,2012年10月,頁27-29。
28. 葉啟洲,《團體保險之要保人、眷屬關係與保險利益有無之認定評台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九十八年保險上字第十四號民事判決》,月旦裁判時報,2第3卷,2010年6月,頁76-82。
29. 藍玉珠,〈我國修正「團體一年定期壽險保單示範條款」之研析〉,《壽險季刊》,第102期,1996年12月,頁47-59。
30. 邓玲,《基于企业员工福利的视角看团体保险在我国的发展》,海南金融,第223期, 2007年6月,頁65-67。
31. 任以顺,《论新保险法对保险利益范围的界定》,金融与经济,2010,頁66-71。
32. 李海龙,《论团体保险的法律问题》,北方经济,第5期,2012年10月,頁94-95。
33. 李海龙,《团体保险中的"代理"规则与"通知-损害"规则-以美国两则典型判例为中心》,西南政法大学学报,第10卷第6期,2008年6月,頁79-83。
34. 李张威、湖武,《人寿保险的保险利益探究》,安徽文学,第6期,2008年,頁378。
35. 李俊芸、谢冰,《我国近代保险业的发展历程及其现实启示.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第22卷第102期,2006年4月,頁60-62。
36. 周灿,《浅议我国团体保险发展中的规范问题》,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7卷第4期,2006年4月,頁85-87。
37. 张晓媛,《浅论团体保险的作用及意义》, 陕西行政学院学报,第15卷第1期,2001,頁53。
38. 邱景,《我国团体保险业务的发展研究》现代商贸工业,2009年,頁216-217。

四、 〈論文〉
1. 吳靜怡,《傷害保險契約相關法律問題探討--以「意外事故」之認定舉證責任分配及複保險問題為中心》,國立臺北大學法學系,2004年。
2. 佘遠霆,《傷害保險意外事故之研究-以因果關係與舉證責任為中心》,國立高雄大學法律學系碩士班,2007年。
3. 李琬鈴,《團體壽險暨相關法律問題研究》,政治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2007年6月。
4. 林裕嘉,《團體保險相關法律問題之研究---以團體信用保障保險為例》,政治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2008年。
5. 林美泠,《僱主意外責任保險之研究-兼論與社會保險及傷害保險之配合》,淡江大學保險學系保險經營碩士在職專班,2009年。
6. 張傑雄,《論傷害保險之保險事故》,國立政治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研究所,2004年。
7. 邱永慶,《保險當事人定位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研究所,1997年。
8. 邱碧霞,《團體定期壽險契約轉換權之研究》,逢甲大學保險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
9. 彭英瑋,《保險契約停效與復效制度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法學院在職專班碩士班,2009年,頁207。
10. 黃麗蓉,《傷害保險與健康保險區別之探討-以意外傷害之認定、因果關係之判斷及舉證責任之分配為中心》,臺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2007年。
11. 黄敏,《员工福利计划和团体人身保险的问题探讨》,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12. 劉偉如,《由經驗分析探討傷害保險有關法規之適當性》,逢甲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2012年。
13. 龍湘傑,《我國傷害保險理賠爭議之探討與案例分析研究,淡江大學保險學系保險經營碩士在職專班》,2010年。
14. 賴鵬年,《團體保險之研究》,東吳大學法律學系,2011年。
15. 羅淑絹,《論團體保險暨相關法律問題》,國立政治大學保險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 年,頁58-59。

貳、 外文部分
一、 〈書籍、期刊〉
1. American Council of Life Insurance, Life Insurance Fact Book, (2000)
2. Charity Rush, Corporate-Owned Life Insurance: Has Taxes Buried the Insurable Interest Requirement? Houston Law Review, 139 (2004)
3. Gregg, An Analysis of Group Life Insurance, (1950)
4. J Basedow, J Birds, Malcolm Clarke, Herman Cousy, Helmut Heiss, Principles of European Insurance Contract Law (PEICL), (2009)
5. Kenneth Black, Jr. & Harold D. Skipper, Jr., Life & Health Insurance (13th ed., 2000).
6. Kenneth S. Abraham, Insurance Law and Regulation: Cases and Materials (4th ed, 2005)
7. Louise Wolter Ilse, Group Insurance And Employee Retirement Plans, (1953)
8. Muriel L. Crawford & William T. Beadles, Law and the Life Insurance Contract, (6thed, 1989).
9. Leo Martinez、Marc S.Mayerson、Douglas R.Richmond, New Appleman Insurance Law Practice Guide, volume2-4, (2010)
10. Duke University School of Law, Group Insurance Policies: The Employer/ Insurer Agency Relationship, Duke Law Journal, Vol. 1968, No. 4 (1968)
11. William F. Bluhm, Robert B. Cumming, Alan D. Ford, Jerry E. Lusk & Peter L. Perkins, Group Insurance (4thed., 2003)
12. William F, Meyer, Life and Health Insurance Law, (1982).
13. 山下友信、米山高生,《保險法解說》,2010年4月25日,出版第1刷。
14. 今井 薰、岡田豊基、梅津昭彥,《レクチャー新保険法》,2011年5月,新版第一刷。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風險管理與保險研究所
100358003
102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1003580031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林勳發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陳榆姍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Chen, Yu Shanen_US
dc.creator (作者) 陳榆姍zh_TW
dc.creator (作者) Chen, Yu Shanen_US
dc.date (日期) 2013en_US
dc.date.accessioned 6-Aug-2014 13:23:09 (UTC+8)-
dc.date.available 6-Aug-2014 13:23:09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6-Aug-2014 13:23:09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1003580031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68326-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風險管理與保險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0358003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2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團體傷害保險與待記名傷害團體保險乃人身保險實務因應特定之保險需求所發展出來的特殊保險型態,性質上與個人保單皆有所差別。此種特殊形態保險單,我國法制對此尚無明確規範,各家保險公司之保險單悉以主管機關制定之「團體傷害險保險單示範條款」以及「待記名業務傷害險團體承保辦法」作為依據,惟有諸多缺失,留有更臻完善之空間。
於現行我國團體傷害保險單共可以分為三種,雖規範、保障目的大抵相同,但條文卻存有適用上爭議,成為團體保險發展之隱憂,諸如以多倍型、標準型和團體傷害保險單示範條款間關於要保人與被保人定義不明、要保人對被保險人欠缺保險利益、只有停效規定未見復效機制、待記名業務保險受益人規範等問題均有待解決。此外,團體傷害保險與待記名業務保險皆僅依賴示範條款或承保辦法作為當事人行使權利義務的準則是否足夠?
本文從介紹團體保險為基礎,探討團體保險主要命脈-契約當事人與關係人之架構,透過重新思考契約當事人再定位之框架,進一步探究保險利益、保險法同意權行使於團體保險的適用、及受益人應如何訂定、團體保險是否有單獨立法之必要性等問題。進而將研究團體保險之相關概念,於待記名傷害團體保險探討是否有適用以及如何應用,並一併檢視我國待記名傷害團體保險,期能為團體保險、待記名傷害團體保險法制架構帶來新風貌。
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Group casualty insurance and blanket group casualty insurance are peculiar types of personal insurance developed to meet the coverage demand for a specific group of insureds. They differ from individual personal insurance in nature.
Current Taiwanese Insurance Act and related regulations provide no particular article for such insurance. Life insurers in Taiwan have wrote their policies pursuant to “Model Provisions of Group Casualty Insurance Policy” (hereinafter the Model Provisions) and “The Underwriting Measures of Blanket Group Casualty Insurance” (hereinafter the Underwriting Measures) issued by the Insurance Bureau of the Financial Supervision Commission, in which, numbers of issues exist and hence leave large rooms for improvement.
Existing group insurances on the Taiwanese market can be categorized into three, namely Multiplicative Model, the Standard Model and the Blanket Model. Nevertheless, by adopting the Model Provision, there several problems associated with the first two types. First, unequivocal definitions for the “applicant” of the insurance policy and the “insured” are unavailable; second, the applicant is in lack of insurable interest on the insured; and third, no reinstatement mechanism has been provided for suspended contracts. In addition, under the blanket policy, it is unclear who the beneficiary would be. Moreover, it is questionable to solely utilize the Model Provisions and Underwriting Measures as the authority and principles to determine rights and duties between contractual parties in the case of group insurance and blanket group insurance.
This thesis, starting from introducing fundamentals of group insurance, aims to probe into the relationship of contractual parties as well as to re-define who are the contractual parties in group insurances. The author further provides deep insight into issues concerning insurable interest, the application of the insured’s right of consent clause in Article 105 of Taiwanese Insurance Act to group insurance, and the essentiality of separate legislations for group insurance. Last but not least, the author conducts a critical analysis on the current group casualty insurance and blanket group casualty insurance system. The ultimate objective of this thesis establish a brand new perspective for the structure of legislations of group insurance.
en_US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致謝 I
摘要 II
第一章 緒論 - 1 -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 1 -
第一項 研究動機 - 1 -
第二項 研究目的 - 1 -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 2 -
第一項 研究方法 - 2 -
第二項 研究步驟 - 3 -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 3 -
第四節 論文架構 - 4 -
第二章 團體保險概論 - 6 -
第一節 團體保險起源與發展 - 6 -
第一項 團體保險之起源 - 6 -
第二項 團體保險之發展 - 7 -
第二節 團體保險之意涵 - 8 -
第一項 美國 NAIC 模範法 - 8 -
第二項 法國保險法 - 9 -
第三項 我國法律規定 - 11 -
第三節 團體保險特性、發展現況與相關險種關係 - 12 -
第一項 特性 - 12 -
第一款 單張總保單 - 12 -
第二款 團體核保、免體檢 - 12 -
第三款 保險費負擔與費率 - 12 -
第四款 部分有效性 - 13 -
第二項 發展現況 - 14 -
第一款 規範發展現況 - 14 -
第二款 業務發展現況 - 14 -
第四節 團體傷害保險與雇主責任保險、社會保險之配合 - 16 -
第一項 勞工保險 - 16 -
第二項 雇主責任保險 - 16 -
第三項 勞工保險、雇主責任保險與團體傷害保險之比較 - 17 -
第三章 保險契約當事人之定位 - 19 -
第一節 一般保險契約當事人之定位 - 19 -
第一項 概說 - 19 -
第二項 外國立法例 - 20 -
第一款 英美法系 - 20 -
第二款 大陸法系 - 23 -
第三項 我國保險契約當事人之定位 - 24 -
第一款 定位之缺失 - 24 -
第二款 可行之保險當事人架構 - 28 -
第三款 小結 - 36 -
第二節 一般保險契約法保險利益探討 - 38 -
第一項 保險利益之意義與功能 - 38 -
第二項 保險利益之適用範圍 - 39 -
第一款 英美法系見解 - 40 -
第二款 大陸法系見解 - 41 -
第三款 我國學說 - 42 -
第四款 本文見解 - 43 -
第三項 保險利益存在主體 - 44 -
第一款 現行法下保險利益存在主體學說見解 - 44 -
第二款 本文見解 - 46 -
第三節 團體保險契約當事人定位 - 48 -
第一項 問題提出 - 48 -
第二項 我國團體保險契約當事人規範概況 - 49 -
第三項 外國立法例 - 51 -
第一款 美國 - 51 -
第二款 中國 - 51 -
第三款 法國 - 51 -
第四項 我國示範條款當事人定位之檢討 - 52 -
第一款 要保人之檢討 - 52 -
第二款 被保險人之檢討 - 54 -
第三款 小結 - 55 -
第四節 團體保險之保險利益問題探究 - 56 -
第一項 保險法第十六條、第二十條適用與否 - 57 -
第一款 保險法第十六條嘗試適用 - 57 -
第二款 保險法第二十條嘗試適用 - 58 -
第二項 外國法例 - 59 -
第三項 小結 - 60 -
第五節 團體保險當事人、保險利益問題解決方法探討 - 61 -
第一項 可能解決方案 - 61 -
第一款 大陸法系保險利益之概念 - 61 -
第二款 團體保險不必深入保險利益問題 - 61 -
第三款 方案評析 - 62 -
第二項 本文見解與建議 - 63 -
第一款 本文見解 - 63 -
第二款 建議 - 65 -
第四章 團體傷害保險代理暨保單示範條款相關問題再究 - 67 -
第一節 團體保險契約訂定代理突破 - 67 -
第一項 前言 - 67 -
第二項 代理之基本概念說明 - 68 -
第一款 代理之意義 - 68 -
第二款 代理之分類 - 68 -
第三款 有效代理之要件 - 69 -
第四款 代理法律效果 - 71 -
第三項 代理規則於團體保險之運用 - 72 -
第一款 美國法院見解 - 72 -
第二款 法國團體保險法 - 73 -
第三款 我國概況 - 74 -
第四項 本文見解 - 74 -
第二節 承保範圍之探討-意外保險事故相關認定準則 - 76 -
第一項 前言 - 76 -
第二項 意外事故定義要件與實務判決 - 79 -
第一款 定義要件 - 80 -
第二款 實務判決 - 81 -
第三項 本文見解 - 85 -
第三節 一百八十日優惠期間之檢討 - 86 -
第一項 優惠期間 - 86 -
第二項 一百八十日規範不當 - 86 -
第三項 小結 - 89 -
第四節 團體保險停效與復效適用問題 - 90 -
第一項 停效與復效概說 - 90 -
第一款 停效與復效之功能 - 90 -
第二款 停效 - 91 -
第三款 復效 - 93 -
第二項 現行團體傷害保險單示範條款之規範 - 95 -
第三項 團體保險適用停效與復效之探討 - 96 -
第一款 保險法之適用 - 96 -
第二款 我國法院判決 - 97 -
第三款 外國立法例 - 97 -
第四項 本文見解 - 97 -
第五節 團體保險契約告知、通知義務 - 99 -
第一項 示範條款第十一條—告知義務條款檢討 - 99 -
第一款 概說 - 99 -
第二款 保險法六十四條修法歷程簡述 - 99 -
第三款 告知義務主體範圍 - 101 -
第四款 示範條款解除權檢討 - 103 -
第二項 團體保險契約變更與終止通知義務 - 104 -
第一款 我國示範條款終止之事由 - 105 -
第二款 保險人通知義務與被保險人同意變更 - 106 -
第三款 示範條款檢討與本文建議 - 107 -
第六節 團體保險契約更約權 - 109 -
第一項 契約更約權簡述 - 109 -
第一款 緣起與意義 - 109 -
第二款 存在之逆選擇與防止 - 109 -
第二項 美國 NAIC模範法與 NAIC 補充法案 - 110 -
第一款 NAIC 模範法 - 110 -
第二款 NAIC 補充法案 - 111 -
第三項 我國示範條款之規範 - 112 -
第五章 待記名傷害團體保險 - 115 -
第一節 前言 - 115 -
第二節 待記名傷害團體保險之意義 - 116 -
第三節 待記名業務之分析 - 116 -
第一項 性質 - 116 -
第二項 保險契約之當事人與受益人 - 117 -
第一款 待記名團體保險之當事人 - 117 -
第二款 待記名團體保險之受益人 - 117 -
第四節 待記名團體傷害險存在必要性 - 118 -
第一項 公共意外責任保險概述 - 119 -
第一款 意義 - 119 -
第二款 法律規定 - 119 -
第三款 承保範圍 - 120 -
第四款 保險金額之約定 - 121 -
第五款 強制投保 - 121 -
第二項 待記名團體傷害險與公共意外責任保險之比較 - 122 -
第三項 存在必要性分析 - 122 -
第一款 否定意見 - 122 -
第二款 肯定意見 - 122 -
第三款 本文見解 - 123 -
第五節 相關問題分析 - 124 -
第一項 待記名傷害團體保險當事人 - 124 -
第二項 待記名傷害團體保險之保險利益 - 125 -
第三項 第一百零五條經被保險人書面同意 - 126 -
第一款 第一零五條立法意旨 - 126 -
第二款 國外立法例 - 127 -
第三款 待記名傷害團體保險經被保險人同意問題 - 128 -
第四款 本文見解 - 130 -
第四項 待記名傷害團體保險之受益人 - 130 -
第一款 受益人之法律地位 - 131 -
第二款 受益人資格限制 - 131 -
第三款 指定、變更受益人主體 - 133 -
第四款 團體保險受益人待解決之問題 - 135 -
第五款 待記名傷害團體保險受益人檢討 - 137 -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 139 -
第一節 結論 - 139 -
第二節 具體建議 - 141 -
第一項 團體保險部分 - 141 -
第二項 待記名傷害團體保險部分 - 159 -
參考文獻 - 162 -
附錄 - 172 -
zh_TW
dc.format.extent 2313409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language.iso en_US-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1003580031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團體傷害保險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待記名傷害團體保險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示範條款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承保辦法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契約當事人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受益人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Group Casualty Insurance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Blanket Group Casualty Insurance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Model Provisions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Underwriting Measures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Contractual Parties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Beneficiaryen_US
dc.title (題名) 團體傷害保險暨待記名團體保險之發展與主要爭議問題探討zh_TW
dc.title (題名) A 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and Primary Issues of Group Casualty Insurance Policies and Blanket Casualty Group Insurance Policies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依作者姓名筆劃排列)
壹、 中文部分
一、 〈書籍〉
1. 尹章華,《保險契約法專論》,文笙書局,1990年8月,初版。
2. 王澤鑑,《民法總則》,三民書局,2006年8月,再版。
3. 王澤鑑,《債法原理第一冊-基本理論債之發生》,三民書局,2001年3月。
4. 王言譯述、Group Benefit: Basic Concepts and Alternatives,《團體保險給付:基本概念及替代方案》,財團法人保險事業發展中心,1993年12月。
5. 中西正明撰著;盛鈺譯述,《傷害保險契約之法理》,財團法人保險事業發展中心,1996年11月。
6. 江朝國,《保險法基礎理論》,瑞興圖書公司,2012年3月,修訂五版。
7. 江朝國,《保險法論文集(二)》,瑞興圖書,1997年3月。
8. 吳崇權譯述、吉田明撰著,《人壽保險約款之基礎》,財團法人保險事業發展中心,1995年10月。
9. 吳崇權譯述、生命保險協會編著,《團體保險》,財團法人保險事業發展中心,1996年3月。
10. 林勳發,《保險法論著譯作選集》,自版,1991年3月。
11. 林勳發, 《保險契約效力論》,國立政治大學法學系法學叢書,1996年3月28日,第一版一刷。
12. 林誠二,《民法總則講義下冊》,瑞興圖書,1995年1月初版。
13. 林群弼,《保險法論》,三民書局,2007年2月,增訂二版。
14. 林汝潔譯述,《日本傷害保險處理實務》,財團法人保險事業發展中心,1991年8月。
15. 施文森,《保險法總論》,1986年,自版,修訂七版。
16. 施文森,《保險法論文第一集》,自版,1988年,增訂七版。
17. 施文森,《傷害保險:示範條款及判決例之研析》,1992年,初版。
18. 桂裕,《保險法》,三民書局,1992年12月,五版。
19. 袁宗蔚,《保險學-危險與保險》,三民書局,增訂三十四版。
20. 袁宗蔚著、鍾玉輝修訂,《保險學概要》,三民書局,2005年8月。
21. 凌氤寶、康裕民、陳森松,《保險學概論》,華泰文化事業,2005 年,二版。
22. 梁宇賢、劉興善、柯澤東、林勳發,《商事法精論》,今日書局,2009年3月,修訂六版。
23. 梁宇賢,《保險法新論》,元照出版公司,2005年,五修初版。
24. 楊誠對,《意外保險理論與實務》,三民書局,2008年,修訂八版。
25. 廖世昌、汪信君,《保險法理論與實務》,元照出版社,2010年9月,二版一刷。
26. 葉啟洲,《保險法實例研習》,元照出版社,2011年7月,二版一刷。
27. 劉宗榮,《保險法》,自版,1995年8月,初版。
28. 劉宗榮,《新保險法—保險契約法的理論與實務》,三民書局,2007年1月,初版。
29. 陳雲中,《人壽保險的理論與實務》,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8月,修訂四版。
30. 陳雲中,《保險學要義理論與實務》,三民書局,2011年08月01日,修訂九版。
31. 陳健勝六人合著,《保險學理論與實務》,華立圖書公司,2005年9月,一版四刷。
32. 賴上林,《兩岸保險法之比較》,基準企管印行,1997年2月。
33. 鄭玉波,劉宗榮修訂,《保險法論》,三民書局,2006年2月,修訂六版。
34. 藍玉珠,《我國團體壽險之研究》,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2月。

二、 〈研究報告〉
1. 林勳發主持,保險契約法相關法律問題及其解決對策,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保險局委託研究報告,2007年1月。
2. 梁正德主持,《團體保險商品監理措施改進之研究》,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保險局九十七年委託研究計畫案,2009年7月。
3. 黃正宗,《我國保險法的比較研析—法、德、日、美諸國法對我國保險契約法影響的探討》,中華民國產物保險公會,2001年12月12日研討。

三、 〈期刊〉
1. 方明川,《我國團體保險與保險利益問題新論》,壽險季刊,第101期,1996年9月,頁46-68。
2. 王超馨,《保險法第一百零五條實務應用問題研析》,壽險季刊,第137期,2005年9月,頁40-60。
3. 吳玉鳳,《從當事人論團體保險契約之法律問題》,全國律師,第15卷5期,2011年,頁81-103。
4. 江朝國,《人身保險之保險利益(上)》,月旦法學雜誌,第19期,1996年12月,頁59-60。
5. 江朝國,《人身保險之保險利益(下)》,月旦法學雜誌,第20期,1997年1月,頁59-61。
6. 江朝國,《論被保險人有無指定受益人之權》,法令月刊,第51卷第8期,2000年8月,頁15-20。
7. 江朝國,《無權代理制度於保險法上之突破—以無權代理人以要保人之名義訂立保險契約為中心》,萬國法律,第126期,2002年12月,頁73-85。
8. 江聖元,《待記名業務團體保險之探討》,萬國法律,2009年7月,頁10-24。
9. 江聖元,《雇主責任險與團體壽險之比較(上)》,月旦法學雜誌,第33期,1998年1月,頁70-73。
10. 江聖元,《雇主責任險與團體壽險之比較(下)》,月旦法學雜誌,第34期,1998年2月,頁85-89。
11. 宋耿郎,《論保險法上要保人與被保險人之權利義務》,保險專刊,第27卷第1期,2011年,頁87-109。
12. 汪信君,《意外傷害之定義與外來突發事故-最高法院一百年台上字第八八號民事判決》,月旦法學雜誌,第9卷,2011年6月,頁59-68。
13. 林輝榮,《論傷害保險之保險事故》,台大法學論叢,第4卷第1期,1974年,頁241-256。
14. 林則男、廖旭源,《雇主意外責任保險、雇主補償責任保險及團體傷害保險之比較研究》,核保學報,第18期,2010年3月,頁61-113。
15. 林建智、彭金隆、林裕嘉,《論團體保險當事人之法律問題及示範條款之修訂建議》,保險專刊,第25卷第1期,2009年6月,頁77-95。
16. 卓俊雄,《論信用卡旅行平安險》,保險專刊,第26卷第2期,2010年,頁189-216。
17. 胡木成,《評析我國團體壽險示範條款之當事人、關係人及保險利益問題》,保險專刊,第51輯,1998年3月,頁124-134。
18. 張冠群,《臺灣保險法關於人身保險利益諸問題之再思考》,月旦法學雜誌,第215期,2013年4月,頁118-144。
19. 張冠群,《方法意外?結果意外?重驗傷害保險中意外之偶發性認定標準-評台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98年度保險上自第6號判決》,月旦法學雜誌,第61卷第8期,2010年8月,頁36-59。
20. 康鴻誼,《團體定期壽險主契約之要項與保單條款之主要內容》,壽險季刊,第28期,1978年6月,頁16-21。
21. 康鴻誼,《團體保險契約條款的解釋及其判例》,壽險季刊,第46期,1982年12月,頁74-83。
22. 許慧如,《論死亡保險中受益人之產生與保險金之請求》,萬國法律,第137,2004年10月,頁103-109。
23. 陳俊元,陳仁傑,《論保險利益之適用範圍與存在時點》,法令月刊,第56卷第2期,2005年2月,頁35-48。
24. 陳俞沛、林建智,《兩岸人身保險利益之法制研析與建議》,保險專刊,第28卷第2期,2012年,頁147-167。
25. 陳如意,《團體定期壽險更換權益之問題》,壽險季刊,第27期,1978年3月,頁23-24。
26. 葉啟洲,《傷害保險殘廢等級之認定與保險示範條款之修正-評最高法院壹佰年度台上第二0二六號民事判決》,月旦法學雜誌,第212期,2013年1月,頁190-199。
27. 葉啟洲,《死亡宣告與傷害保險意外事故之認定》,月旦法學雜誌,第120期,2012年10月,頁27-29。
28. 葉啟洲,《團體保險之要保人、眷屬關係與保險利益有無之認定評台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九十八年保險上字第十四號民事判決》,月旦裁判時報,2第3卷,2010年6月,頁76-82。
29. 藍玉珠,〈我國修正「團體一年定期壽險保單示範條款」之研析〉,《壽險季刊》,第102期,1996年12月,頁47-59。
30. 邓玲,《基于企业员工福利的视角看团体保险在我国的发展》,海南金融,第223期, 2007年6月,頁65-67。
31. 任以顺,《论新保险法对保险利益范围的界定》,金融与经济,2010,頁66-71。
32. 李海龙,《论团体保险的法律问题》,北方经济,第5期,2012年10月,頁94-95。
33. 李海龙,《团体保险中的"代理"规则与"通知-损害"规则-以美国两则典型判例为中心》,西南政法大学学报,第10卷第6期,2008年6月,頁79-83。
34. 李张威、湖武,《人寿保险的保险利益探究》,安徽文学,第6期,2008年,頁378。
35. 李俊芸、谢冰,《我国近代保险业的发展历程及其现实启示.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第22卷第102期,2006年4月,頁60-62。
36. 周灿,《浅议我国团体保险发展中的规范问题》,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7卷第4期,2006年4月,頁85-87。
37. 张晓媛,《浅论团体保险的作用及意义》, 陕西行政学院学报,第15卷第1期,2001,頁53。
38. 邱景,《我国团体保险业务的发展研究》现代商贸工业,2009年,頁216-217。

四、 〈論文〉
1. 吳靜怡,《傷害保險契約相關法律問題探討--以「意外事故」之認定舉證責任分配及複保險問題為中心》,國立臺北大學法學系,2004年。
2. 佘遠霆,《傷害保險意外事故之研究-以因果關係與舉證責任為中心》,國立高雄大學法律學系碩士班,2007年。
3. 李琬鈴,《團體壽險暨相關法律問題研究》,政治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2007年6月。
4. 林裕嘉,《團體保險相關法律問題之研究---以團體信用保障保險為例》,政治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2008年。
5. 林美泠,《僱主意外責任保險之研究-兼論與社會保險及傷害保險之配合》,淡江大學保險學系保險經營碩士在職專班,2009年。
6. 張傑雄,《論傷害保險之保險事故》,國立政治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研究所,2004年。
7. 邱永慶,《保險當事人定位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研究所,1997年。
8. 邱碧霞,《團體定期壽險契約轉換權之研究》,逢甲大學保險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
9. 彭英瑋,《保險契約停效與復效制度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法學院在職專班碩士班,2009年,頁207。
10. 黃麗蓉,《傷害保險與健康保險區別之探討-以意外傷害之認定、因果關係之判斷及舉證責任之分配為中心》,臺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2007年。
11. 黄敏,《员工福利计划和团体人身保险的问题探讨》,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12. 劉偉如,《由經驗分析探討傷害保險有關法規之適當性》,逢甲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2012年。
13. 龍湘傑,《我國傷害保險理賠爭議之探討與案例分析研究,淡江大學保險學系保險經營碩士在職專班》,2010年。
14. 賴鵬年,《團體保險之研究》,東吳大學法律學系,2011年。
15. 羅淑絹,《論團體保險暨相關法律問題》,國立政治大學保險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 年,頁58-59。

貳、 外文部分
一、 〈書籍、期刊〉
1. American Council of Life Insurance, Life Insurance Fact Book, (2000)
2. Charity Rush, Corporate-Owned Life Insurance: Has Taxes Buried the Insurable Interest Requirement? Houston Law Review, 139 (2004)
3. Gregg, An Analysis of Group Life Insurance, (1950)
4. J Basedow, J Birds, Malcolm Clarke, Herman Cousy, Helmut Heiss, Principles of European Insurance Contract Law (PEICL), (2009)
5. Kenneth Black, Jr. & Harold D. Skipper, Jr., Life & Health Insurance (13th ed., 2000).
6. Kenneth S. Abraham, Insurance Law and Regulation: Cases and Materials (4th ed, 2005)
7. Louise Wolter Ilse, Group Insurance And Employee Retirement Plans, (1953)
8. Muriel L. Crawford & William T. Beadles, Law and the Life Insurance Contract, (6thed, 1989).
9. Leo Martinez、Marc S.Mayerson、Douglas R.Richmond, New Appleman Insurance Law Practice Guide, volume2-4, (2010)
10. Duke University School of Law, Group Insurance Policies: The Employer/ Insurer Agency Relationship, Duke Law Journal, Vol. 1968, No. 4 (1968)
11. William F. Bluhm, Robert B. Cumming, Alan D. Ford, Jerry E. Lusk & Peter L. Perkins, Group Insurance (4thed., 2003)
12. William F, Meyer, Life and Health Insurance Law, (1982).
13. 山下友信、米山高生,《保險法解說》,2010年4月25日,出版第1刷。
14. 今井 薰、岡田豊基、梅津昭彥,《レクチャー新保険法》,2011年5月,新版第一刷。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