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林中路:現代主義小說的抒情徵狀及其倫理性實踐
Off the beaten track: the symptoms of lyric and the ethical practice in the fictions of modernism
作者 劉淑貞
Liu, Shu Jhen
貢獻者 陳芳明
劉淑貞
Liu, Shu Jhen
關鍵詞 現代主義
抒情
中國性
倫理
中文性
離散
日期 2013
上傳時間 25-Aug-2014 15:20:23 (UTC+8)
摘要   在當代的台灣文學研究場域上,崛起於五0年代中期、在六0年代形成的「戰後現代主義小說」,大概早已是個經典型的定論了。近二十年來的學術界在重新整理這段深受西方影響的文學史時期,也不出將其歸納為一種(紀弦當初極有自覺的)「借來主義」。而「現代主義小說」的談法,似乎也很難跳脫西方現代性影響的窠臼。這一討論的路徑其實侷限了「現代主義小說」的概念與邊界,也忽略了戰後的現代主義,在「中文史」的長期演化中,其實具有一種歷史性與實踐性的意義。因此,本文的討論與個案選擇,將嘗試重回現代主義小說那自身所隱含的歷史性與實踐性的雙重脈絡。嘗試將現代主義定義為一種具實踐性的書寫存有論。而由於現代主義那轉化自抒情詩學的起源,仍攜帶著某種意義上的(魂在?)中國性,使得這樣的書寫實踐,在中國性的實體脫鉤以後,那反覆的寫作行動,變成了一種對中文本身的實踐。
  這幾個個案所涵括的子題包括:(一)現代話語的製作。嘗試以王文興作為這個子題的討論個案,他的寫作行動如何思考「現代」?如何把「現代」置入一個長期的時間軸中?這個問題在本文的脈絡下將會被轉為「如何在現代的中文裡製作隱喻」?(二)抒情詩學與現代主義美學的悖反與逆寫。以朱西甯的現代小說作為討論個案。朱晚年對抒情詩學的回歸,表面看似揚棄了他的現代主義時期,其實反而反證了他對抒情美學的回返、對個人現代情境的回應──重回中國性本身,正是他個人的一種現代主義行動。它表徵為一種個人意志的展現,以實踐性來延長「中文」的歷史,而這個行動放置在朱西甯個人的寫作史中,也別具意義,因為那是他所選擇的一種「現在」的存有方式。(三)魂在的中國,與自我的倫理性踐履。以離散作家的典型個案黃錦樹作為討論對象,指出在他的寫作中,中國性被以一種書寫的實踐活動,而轉移、投擲到中文的構成之中;書寫在這個意義上,將是一種倫理性的踐履活動。實質的中國性在反覆的寫作中早已被抽空其內涵,剩下的是那倫理性的重覆,在字與字的演練之中,以美學作為還魂,作為一種中文的現代身體的養成,以及中文的一種現代持存。(四)「現代中文」的抒情內化。最後一個徵狀是和其演化與未來性有關的。它涉及到現代主義對現代中文書寫的形式邊界的建立。指出現代主義參與了中文的現代製作後,將無可避免地也參與一種中文現代的規範詩學形式。這裡的文本主要是以黃錦樹所提出來的「內向世代」作家群如黃啟泰、駱以軍、邱妙津與賴香吟等人作為討論對象。
  藉由上述的個案,本文所要討論的,便是圍繞著現代主義的這種抒情徵狀,及其倫理性實踐下的書寫存有論,進行幾種不同類型的個案分析。指出在不同的個案類型中,這些作家都以一種書寫的存有論/現代主義話語,來回應其各自的存有情狀,並且透過書寫行為的實踐,來實現一種中文性。
參考文獻 七等生,《我愛黑眼珠》,台北:遠景,1976。
王文興,《十五篇小說》,台北:洪範,1981。
王文興,《小說餘墨》,台北:洪範,2002。
王文興,《玩具手槍》,台北:志文,1971。
王文興,《星雨樓隨想》,台北:洪範,2003。
王文興,《背海的人:王文興手稿集》,台北: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10。
王文興,《背海的人》(上),台北:洪範,1981。
王文興,《背海的人》(下),台北:洪範,1999。
王文興,《家變:王文興手稿集》,台北: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10。
王文興,《家變》,台北:洪範,1973。
王文興,《家變六講:寫作過程回顧》,台北:麥田,2009。
王文興,《書和影》,台北:聯合文學,1988。
王文興,《龍天樓》,台北:仙人掌,1970。
王夢鷗,《文學概論》,台北:藝文,1982。
王明珂,《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台北:允晨,1997。
王德威,「有情」的歷史〉,《現代抒情傳統四論》,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11。
王德威編,《中國現代小說的史與學》,台北:聯經,2010。
白先勇,〈發刊詞〉,《現代文學》第1期,1960年3月。
白先勇,《台北人》,台北:晨鐘,1971。
白先勇,《現文因緣》,台北:天下,2008。
白先勇,《遊園驚夢》,台北:仙人掌,1968。
白先勇,《謫仙記》,台北:文星書店,1967。
白先勇,《驀然回首》,台北:爾雅,1978。
伊格言,《甕中人》,台北:印刻,2004。
朱天文,〈揮別的手勢──記父親走後一年〉,《華太平家傳》,台北:聯合文學,2002。
朱天文〈做小金魚的人〉,《華太平家傳》,台北:聯合文學,2002。
朱西甯,〈一朝風月二十八年〉,《朱西甯隨筆》,台北:水芙蓉出版社,1975。
朱西甯,〈大火炬的愛(一)〉,《大火炬的愛》,台北:重光文藝出版社,1952。
朱西甯,〈大火炬的愛(二)〉,《大火炬的愛》,台北:重光文藝出版社,1952。
朱西甯,〈小翠與大黑牛〉,《狼》,台北:印刻,2006。
朱西甯,〈中國的禮樂香火〉,《日月長生花長新》,台北:皇冠,1978。
朱西甯,〈失車記〉,《破曉時分》,台北:遠流,1994。
朱西甯,〈生活線下〉,《狼》,台北:印刻,2006。
朱西甯,〈先覺者‧後覺者‧不覺者──斥『張愛玲雜碎』〉,《日月長生花長新》,台北:皇冠,1978。
朱西甯,〈回歸何處與如何回歸〉,《日月長生花長新》,台北:皇冠,1978。
朱西甯,〈在飛揚的年代──五十年代文學座談會〉,《聯合報》第8版,1980年6月4日。
朱西甯,〈她是純中國的──讀張愛玲先生《談看書》的一點感傷〉,《朱西甯隨筆》,台北:水芙蓉出版社,1975。
朱西甯,〈朱西甯談戰爭文學〉,《三三集刊:戰太平──戰爭文學專輯》,台北:三三,1981。
朱西甯,〈昨日‧白六角〉,《現在幾點鐘》,台北:麥田,2004。
朱西甯,〈夏蟲不可語冰〉,《從四0年代到九0年代──兩岸三邊華文小說研會論文集》,楊澤主編,台北:時報,1994。
朱西甯,〈狼〉,《狼》,台北:印刻,2006。
朱西甯,〈祖父農莊〉,《狼》,台北:印刻,2006。
朱西甯,〈偶〉,《狼》,台北:印刻,2006。
朱西甯,〈現在幾點鐘〉,《現在幾點鐘》,台北:麥田,2005。
朱西甯,〈蛇屋〉,《狼》,台北:印刻,2006。
朱西甯,〈歷史的時代課題──論反共文學〉,《日月長生花長新》,台北:皇冠,1978。
朱西甯,〈鐵漿〉,《鐵漿》,台北:印刻,2003。
朱西甯,《八二三注》,台北:印刻,2003。
朱西甯,《畫夢紀》,台北:遠流,1990。
朱西甯,《華太平家傳》,台北:聯合文學,2002。
言叔夏,〈我的哭牆與我的罪〉,《幼獅文藝》,第605期,2004年5月,頁45-47。
李歐梵,《現代文學》,第14期,1981年6月。
余光中〈迎中國的文藝復興〉,《文星》,第10卷第8期,1962.08。
余光中,《左手的謬思》,台北:文星書店,1963。
余光中,《蓮的聯想》,台北:文星書店,1965。
余光中,《在冷戰的年代》,台北:純文學,1969。
呂正惠,《抒情傳統與政治現實》,台北:大安,1987。
呂正惠,《戰後台灣文學經驗》,台北:新地,1992。
沈從文,〈事功與有情〉,《抽象的抒情》,湖南:岳麓書社,1992。
沈從文,〈抽象的抒情〉,《抽象的抒情》,湖南:岳麓書社,1992。
林耀德、黃啟泰,〈一張影碟片的記錄:黃啟泰V.S.林耀德〉,《防風林的外邊》,台北:尚書,1990。
林亨泰,《見者之言》,彰化:磺溪,1993。
林亨泰,《長的咽喉》,台北:新光,1955。
林靖傑《他們在島嶼寫作:尋找背海的人》,2011。
林建國,〈反居所浪遊──讀黃錦樹的《夢與豬與黎明》〉,收於《刻背》,台北:麥田,2001。
林建國,〈方修論〉,《中外文學》第29卷第4期,2000年9月。
林建國,〈現代主義者黃錦樹〉,收於黃錦樹論文集《馬華文學與中國性》,台北:元尊文化,1998。
林建國,〈蓋一座房子〉,《中外文學》第30卷第10期,2002年3月。
邱妙津,《邱妙津日記》,台北:印刻,2007。
邱妙津,《鬼的狂歡》,台北:聯合文學,1991。
邱妙津,《蒙馬特遺書》,台北:印刻,2006。
邱妙津,《鱷魚手記》,台北:印刻,2006。
邱貴芬,〈「在地性」的生成:從台灣現代派小說談「根」與「路徑」的辯證〉,《中外文學》第34卷第10期,2006年3月。
柯慶明,〈六十年代現代主義文學?〉,《中國文學的美感》,台北:麥田,2000。
柯慶明編,《中國抒情傳統的再發現》(上)、(下),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09。
紀弦,《新詩論集》,高雄:大業,1956。
夏志清,《中國現代小說史》,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91。
夏志清,〈論對中國現代文學的「科學」研究〉,收於普實克《抒情與史詩──中國現代文學論集》,李歐梵編,郭建玲譯,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10。
夏濟安,〈評彭歌的「落月」兼論現代小說〉,《夏濟安選集》,台北:志文,1970。
殷海光,《中國文化的展望》,台北:文星書店,1965。
高友工,《中國美典與文學研究論集》,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04。
張大春,〈從講古、聊天到祈禱──追思朱西甯先生的一篇小說報告〉,《聯合文學》第163期,1998年5月。
張淑香,〈抒情傳統的本體意識──從理論的「演出」解讀《蘭亭集序》〉,《中國抒情傳統的省思與探索》,台北:大安,1992。
張淑香,〈論「詩可以怨」〉,《抒情傳統的省思與探索》,台北:大安,1992。
張愛玲,《傾城之戀》,台北:皇冠,原始版本1968年7月,典藏版初版1991年7月,1998年11月典藏版29刷。
張誦聖,〈文學史對話──從「場域論」和「文學體制觀」談起〉,《重寫台灣文學史》,張錦忠、黃錦樹編,台北:麥田,2007。
張誦聖,《文學場域的變遷》,台北:聯合文學,2001。
張錦忠,〈文化回歸,離散台灣與跨國旅行性:「在台馬華文學」的案例〉,《中外文學》第33卷第7期,2004年12月。
張錦忠,〈現代主義與六十年代台灣文學複系統〉,《中外文學》第30卷第3期,2001年8月。
莊宜文,〈朱西甯與胡蘭成、張愛玲的文學因緣〉,《紀念朱西甯先生文學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聯合文學,2003。
莊紫蓉訪問,〈追求音樂與繪畫的詩境──詩人林亨泰專訪〉,http://www.twcenter.org.tw/b01/b01_8001_1.htm。
陳平原,〈新文學:傳統文學的創造性轉化〉,《小說史:理論與實踐》,台北:淑馨,1998。
陳世驤,《陳世驤文存》,台北:志文,1972。
陳芳明,〈朱西甯的現代主義轉折〉,《紀念朱西甯先生文學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聯合文學,2003。
陳芳明,《台灣新文學史》,台北:聯經,2011。
陳芳明,《後殖民台灣──文學史論及其周邊》,台北:麥田,2004。
陳芳明,〈後現代或後殖民──戰後台灣文學史的一個解釋〉,《書寫台灣──文學史、後殖民與後現代》,台北:麥田,2000。
陳芳明,《昨夜雪深幾許》,台北:2008。
陳芳明,《風中蘆葦》,台北:聯合文學,1998。
陳芳明,《時間長巷》,台北:聯合文學,2008。
陳芳明,《掌中地圖》,台北:聯合文學,1998。
陳芳明,《楓香夜讀》,台北:聯合文學,2009。
陳芳明,《夢的終點》,台北:聯合文學,1998。
陳國球,〈「抒情傳統論」以前──陳世驤早期文學論初探〉,《淡江中文學報》第18期,2008年6月。
陳國城,〈「自我世界」的追求〉,《火獄的自焚》,張恆豪編,台北:遠行,1993。
陳鼓應編,《春蠶吐絲──殷海光最後的話語》,台北:世界文物供應社,1969。
童偉格,《王考》,台北:印刻,2002。
童偉格,《西北雨》,台北:印刻,2010。
童偉格,《無傷時代》,台北:印刻,2005。
游勝冠,《台灣文學本土論的興起》,台北:前衛,1998。
覃子豪,〈新詩向何處去?〉,《藍星詩選獅子座星號》,1957年8月20日。
黃啟泰,《防風林的外邊》,台北:尚書,1990。
黃宜君,《流離》,台北:高談文化,2005。
黃錦樹,〈中文現代主義──一個未了的計畫?〉,《謊言與真理的技藝──論當代中文小說》,台北:麥田,2003。
黃錦樹,〈他者之聲──論黃啟泰的《防風林的外邊》〉,《謊言或真理的技藝──當代中文小說論集》,台北:麥田,2000。
黃錦樹,〈文之餘?論現代文學系統中之現代散文,其歷史類型及與週邊文類互動,及相應的詩語言問題〉,《中外文學》第32卷第7期,2003年12月。
黃錦樹,〈出走,還是回歸?──關於國家文學問題的一個駁論〉,《星洲日報》,2004年11月14日。
黃錦樹,〈本土現代主義的起源?──論台灣戰後現代主義世代〉,《跨領域的台灣文學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南:國家文學館,2006。
黃錦樹,〈作為離散論述的抒情傳統〉,《中外文學》第41卷第3期,2012年9月。
黃錦樹,〈抒情傳統與現代性:傳統之發明,或創造性的轉化〉,《中外文學》第34卷第2期,2005年7月。
黃錦樹,〈沒有家園〉,《印刻文學生活誌》第12期,2004年8月。
黃錦樹,〈身世,背景,與斯文──《華太平家傳》與現代中國性〉,《文與魂與體──論現代中國性》,台北:麥田,2006。
黃錦樹,〈華文/中文:「失語的南方」與語言再造〉,《馬華文學與中國性》,台北:元尊文化,1998。
黃錦樹,〈詞的流亡:張貴興和他的寫作道路〉,《馬華文學與中國性》,台北:元尊文化,1998。
黃錦樹,〈隔壁房間的裂縫──論駱以軍的抒情轉折〉,《謊言或真理的技藝──當代中文小說論集》,台北:麥田,2003。
黃錦樹〈內向世代──跨越書寫邊界〉,《謊言或真理的技藝──當代中文小說論集》,台北:麥田,2003。
黃錦樹,〈緒論:馬華文學與在台灣的中國經驗〉,《馬華文學與中國性》,台北:元尊文化,1998。
黃錦樹,〈魂在──論中國性的近代起源,其單位、結構及(非)存有論特徵〉,《文與魂與體》,台北:麥田,2006。
黃錦樹,〈謊言的技術與真理的技藝──書寫張大春的書寫〉,《謊言或真理的技藝──當代中文小說論集》,台北:麥田,2000。
黃錦樹,〈散步到他方〉,收入賴香吟,《散步到他方》,台北:聯合文學,1997。
黃錦樹,〈文心凋零?〉,《中國時報人間副刊》,2013年5月20日。
黃錦樹,《土與火》,台北:麥田,2005。
黃錦樹,《文與魂與體》,台北:麥田,2006。
黃錦樹,《刻背》,台北:麥田,2001。
黃錦樹,《烏暗暝》,台北:九歌,1997。
黃錦樹,《焚燒》,台北:麥田,2007。
黃錦樹,《夢與豬與黎明》,台北:九歌,1994。
楊牧,《一首詩的完成》,台北:洪範,1989。
楊牧,《人文蹤跡》,台北:洪範,2005。
楊牧,《文學的源流》,台北:洪範,1984。
楊牧,《失去的樂土》,台北:洪範,2003。
楊牧,《年輪》,台北:四季出版社,1976。
楊牧,《花季》,台北:藍星,1963。
楊牧,《非渡集》,台北:仙人掌,1969。
楊牧,《陸機文賦校釋》,台北:洪範,1985。
楊牧,《傳統的與現代的》,台北:志文,1974。
楊牧,《葉珊散文集》,台北:文星,1966。
楊牧,《疑神》,台北:洪範,1993。
楊牧,《隱喻與實現》,台北:洪範,2001。
楊照,〈壯麗而人性的戰爭生活──重讀朱西甯的《八二三注》〉,《八二三注》,台北:印刻,2003。
瘂弦,《深淵》,台北:晨鐘,1971。
葉維廉,《中國現代小說的風貌》,台北:晨鐘,1970。
葉維廉,〈水綠年齡的冥想〉,《中國現代小說的風貌(增訂版)》,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10。
葉維廉,《比較文學》,台北:東大,1983。
葉維廉,《秩序的生長》,台北:志文,1971。
葉維廉,《現象‧經驗‧表現》,香港:文藝書屋,1969。
葉維廉,《歷史、傳釋與美學》,台北:東大,1988。
廖炳惠,〈台灣:後現代或後殖民?〉,《書寫台灣──文學史、後殖民與後現代》,台北:麥田,2000。
劉乃慈,〈九O年代台灣小說的再分層〉,《台灣文學研究學報》第9期,2009。
劉乃慈,〈佔位與區隔:八O年代李昂的作家形象與文學表現〉,《台灣文學研究學報》第13期,2011。
劉光耀,《詩學與時間──神學詩論導論》,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5。
劉淑貞,〈異質他者‧文化鏡像──《文星》與中西文化論戰〉,《文訊》,第311期,2011年11月。
劉紹銘,〈發刊詞〉,《現代文學》,第一期,1960年3月。
趙毅衡編,《符號學文學論文集》,上海:百花文藝出版社,2004。
鄭振鐸,〈新文學的研究與國故之新研究〉,《小說月報》,第14卷第1號,1923。
賴香吟,《史前生活》,台北:印刻,2007。
賴香吟,《其後》,台北:印刻,2012。
賴香吟,《島》,台北:聯合文學,1998。
賴香吟,《散步到他方》,台北:聯合文學,1997。
賴香吟,《霧中風景》,台北:印刻,2007。
駱以軍,〈野火燒不盡的〉,《聯合報》,2007年9月2日。
駱以軍,〈底片〉,《紅字團》,台北:聯合文學,1993。
駱以軍,〈字團張開之後〉,《紅字團》,台北:聯合文學,1993。
駱以軍,《妻夢狗》,台北:元尊,1998。
駱以軍,《第三個舞者》,台北:聯合文學,1999。
駱以軍,《月球姓氏》,台北:聯合文學,2000。
駱以軍,《遣悲懷》,台北:麥田。2001。
駱以軍,《遠方》,台北:印刻,2003。
駱以軍,《西夏旅館》,台北:印刻,2008。
應鳳凰,〈朱西甯的反共文學論述〉,《紀念朱西甯先生文學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聯合文學,2003。
應鳳凰,《五0年代台灣文學論集》,高雄:春暉,2004。
鍾怡雯,〈神話不再〉,《聯合報副刊》,2012年10月7日。
顏元叔,《顏元叔自選集》,台北:黎明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75。
龔鵬程,〈不存在的傳統:論陳世驤的抒情傳統〉,《政大中文學報》第10期,2008年12月。
龔鵬程,《文學符號學》,台北:學生書局,1992。
安托瓦納‧貢巴尼翁(Antoine Compagnon),〈現代的傳統,現代的背叛〉,《現代性的五個悖論》,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許鈞譯。
安托瓦納‧貢巴尼索(Antoine Compagnon),〈未來教:先鋒派與正統論述〉,《現代性的五個悖論》,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許鈞譯。
巴赫汀(Bakhtin, Mikhail),《巴赫汀全集:第一卷:哲學美學》,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錢中文主編。
班納狄克˙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台北:時報,1994,吳叡人譯。
Clifford, James. 1997. Routes: Travel and Translation in the late Twentieth Century. Cambridge, MA: Harvard UP.
余蓮(François Jullien),《勢:中國的效力觀》,北京:北京大學,2009,卓立譯。
余蓮(François Jullien),《迂迴與進入》,北京:新華,1998。
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林中路》,台北:時報,1994,孫周興譯。
保羅‧德曼(Paul de Man)。《解構之圖》,北京:中國社科院,1998,李自修等譯。
Paul de Man, ”Lyric and Modernity,” in Blindness & Insight: Essays in the Rhetoric of Contemporary Criticis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1). pp.166-186. “Literature History and Literature Modernity,” pp.142-165.
宇文所安(Stephen Owen),《中國文論:英譯與評論》,上海:上海社科院,2003。王柏華、陶慶梅譯。
宇文所安(Stephen Owen),〈自序〉,《他山的石頭記──宇文所安自選集》,江蘇:江蘇人民出版社,2003。
柯文(Paul A. Cohen),《在中國發現歷史──中國中心觀在美國的興起》,林同奇譯,台北:中華,2002。
皮埃爾-馬克‧德‧比亞西(Pierre-Marc de Biasi),〈對談王文興手稿〉,《開始的開始》,廖惠瑛譯,易鵬主編,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圖書館,2010。
維克托‧什克洛夫斯基(Viktor Shklovsky),《俄國形式主義文論選》,方珊譯,上海:上海三聯書店,1989。
Terence‧Hawkes,T‧霍克斯,《結構主義與符號學》,台北:南方,1988,陳永寬譯。
特納(Victor Turner),《象徵之林──恩登布人儀式散論》,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
班雅明(Walter Benjamin),〈歷史哲學論綱〉,《啟迪──本雅明文選》,香港:牛津大學,1998,漢娜‧阿倫特編,王斑、張旭東譯。
班雅明,(Walter Benjamin),〈譯作者的任務〉,《啟迪──本雅明文選》,漢娜˙阿倫特編,王斑、張旭東譯,香港:牛津,1998。
Chang, Sung-sheng. 1993. Modernism and the Nativist Resistance: Contemporary Chinese Fiction from Taiwan. Durham: Duke UP.
德勒茲(Gilles Deleuze),《批評與臨床》,劉雲虹、曹丹紅譯,南京:南京大學,2012。
莫里斯‧布朗肖(Maurice Blanchot),《文學空間》,顧嘉琛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
傅柯(Michel Foucault),《外邊思維》,洪維信譯,台北:行人,2003。
傅柯(Michel Foucault),《主體解釋學》,余碧平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帕特里莎‧渥厄(Patricia Waugh),《後設小說──自我意識小說的理論與實踐》,台北:駱駝,1995。
描述 博士
國立政治大學
台灣文學研究所
97159501
102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7159501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陳芳明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劉淑貞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Liu, Shu Jhenen_US
dc.creator (作者) 劉淑貞zh_TW
dc.creator (作者) Liu, Shu Jhenen_US
dc.date (日期) 2013en_US
dc.date.accessioned 25-Aug-2014 15:20:23 (UTC+8)-
dc.date.available 25-Aug-2014 15:20:23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25-Aug-2014 15:20:23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097159501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69222-
dc.description (描述) 博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台灣文學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7159501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2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在當代的台灣文學研究場域上,崛起於五0年代中期、在六0年代形成的「戰後現代主義小說」,大概早已是個經典型的定論了。近二十年來的學術界在重新整理這段深受西方影響的文學史時期,也不出將其歸納為一種(紀弦當初極有自覺的)「借來主義」。而「現代主義小說」的談法,似乎也很難跳脫西方現代性影響的窠臼。這一討論的路徑其實侷限了「現代主義小說」的概念與邊界,也忽略了戰後的現代主義,在「中文史」的長期演化中,其實具有一種歷史性與實踐性的意義。因此,本文的討論與個案選擇,將嘗試重回現代主義小說那自身所隱含的歷史性與實踐性的雙重脈絡。嘗試將現代主義定義為一種具實踐性的書寫存有論。而由於現代主義那轉化自抒情詩學的起源,仍攜帶著某種意義上的(魂在?)中國性,使得這樣的書寫實踐,在中國性的實體脫鉤以後,那反覆的寫作行動,變成了一種對中文本身的實踐。
  這幾個個案所涵括的子題包括:(一)現代話語的製作。嘗試以王文興作為這個子題的討論個案,他的寫作行動如何思考「現代」?如何把「現代」置入一個長期的時間軸中?這個問題在本文的脈絡下將會被轉為「如何在現代的中文裡製作隱喻」?(二)抒情詩學與現代主義美學的悖反與逆寫。以朱西甯的現代小說作為討論個案。朱晚年對抒情詩學的回歸,表面看似揚棄了他的現代主義時期,其實反而反證了他對抒情美學的回返、對個人現代情境的回應──重回中國性本身,正是他個人的一種現代主義行動。它表徵為一種個人意志的展現,以實踐性來延長「中文」的歷史,而這個行動放置在朱西甯個人的寫作史中,也別具意義,因為那是他所選擇的一種「現在」的存有方式。(三)魂在的中國,與自我的倫理性踐履。以離散作家的典型個案黃錦樹作為討論對象,指出在他的寫作中,中國性被以一種書寫的實踐活動,而轉移、投擲到中文的構成之中;書寫在這個意義上,將是一種倫理性的踐履活動。實質的中國性在反覆的寫作中早已被抽空其內涵,剩下的是那倫理性的重覆,在字與字的演練之中,以美學作為還魂,作為一種中文的現代身體的養成,以及中文的一種現代持存。(四)「現代中文」的抒情內化。最後一個徵狀是和其演化與未來性有關的。它涉及到現代主義對現代中文書寫的形式邊界的建立。指出現代主義參與了中文的現代製作後,將無可避免地也參與一種中文現代的規範詩學形式。這裡的文本主要是以黃錦樹所提出來的「內向世代」作家群如黃啟泰、駱以軍、邱妙津與賴香吟等人作為討論對象。
  藉由上述的個案,本文所要討論的,便是圍繞著現代主義的這種抒情徵狀,及其倫理性實踐下的書寫存有論,進行幾種不同類型的個案分析。指出在不同的個案類型中,這些作家都以一種書寫的存有論/現代主義話語,來回應其各自的存有情狀,並且透過書寫行為的實踐,來實現一種中文性。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序論:隱喻與實現 1
一、現代主義小說的抒情徵狀與倫理性實踐 1
二、研究範圍與幾個子題 14
三、進路與方法 17
四、戰後現代主義小說論述的回顧與評述 25
五、章節架構 29

第二章 起源與邊界:戰後現代主義小說的倫理債務與美學限度 33
一、重審起源 33
二、翻譯(「現代」)者的任務 38
三、傳統,與「現代」的「史」 42
四、債與償:中國、中文、文心 49
五、結語:詩學的救贖 56

第三章 翻譯者的任務──王文興「現代中文」的倫理性實踐 61
一、書寫的體操 61
二、抒情的律令 63
三、翻譯:「現代物」/「中文」的製作 69
四、拯救:倫理性的實踐 76
五、結語:行動的意義 81

第四章 倫理主體的現代轉化──論朱西甯的「中國」及其現代遭遇 85
一、未曾死去的反共 85
二、道德、中國、神 88
三、烏托邦「現在幾點鐘」? 94
四、重返畫夢紀:抒情回歸與戰爭的美學化 100
五、神的刻度,與現代物的位置 111
六、結語:反寫現代主義 117

第五章 倫理的歸返、實踐與債務──黃錦樹的「中文現代主義」 119
一、倫理的命題 119
二、謎面:在美學之外 122
三、「中文現代主義」的積欠、重寫與實踐 128
四、異鄉人、火耕與語言 135
五、物在:獸與字 142
六、倫理的歸返:尤里西斯與亡父隊伍 148
七、結語:書寫者的債務 152

第六章 抒情的演化──內向世代的現代主義繼承 155
一、外邊,風景 155
二、夥伴們 161
三、抒情與他方 168
四、書寫經驗匱乏者的書寫 172
五、外邊的困局,與技藝轉化 179
六、結語:把防風林還給防風林 187

第七章 結論:林中路──作為一種行動痕跡的現代主義小說 189
一、行動的現代主義 189
二、書寫存有論的技藝及其困局 190
三、中文性:個人的實踐 192

參考書目 197
zh_TW
dc.format.extent 7278751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language.iso en_US-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7159501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現代主義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抒情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中國性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倫理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中文性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離散zh_TW
dc.title (題名) 林中路:現代主義小說的抒情徵狀及其倫理性實踐zh_TW
dc.title (題名) Off the beaten track: the symptoms of lyric and the ethical practice in the fictions of modernism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七等生,《我愛黑眼珠》,台北:遠景,1976。
王文興,《十五篇小說》,台北:洪範,1981。
王文興,《小說餘墨》,台北:洪範,2002。
王文興,《玩具手槍》,台北:志文,1971。
王文興,《星雨樓隨想》,台北:洪範,2003。
王文興,《背海的人:王文興手稿集》,台北: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10。
王文興,《背海的人》(上),台北:洪範,1981。
王文興,《背海的人》(下),台北:洪範,1999。
王文興,《家變:王文興手稿集》,台北: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10。
王文興,《家變》,台北:洪範,1973。
王文興,《家變六講:寫作過程回顧》,台北:麥田,2009。
王文興,《書和影》,台北:聯合文學,1988。
王文興,《龍天樓》,台北:仙人掌,1970。
王夢鷗,《文學概論》,台北:藝文,1982。
王明珂,《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台北:允晨,1997。
王德威,「有情」的歷史〉,《現代抒情傳統四論》,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11。
王德威編,《中國現代小說的史與學》,台北:聯經,2010。
白先勇,〈發刊詞〉,《現代文學》第1期,1960年3月。
白先勇,《台北人》,台北:晨鐘,1971。
白先勇,《現文因緣》,台北:天下,2008。
白先勇,《遊園驚夢》,台北:仙人掌,1968。
白先勇,《謫仙記》,台北:文星書店,1967。
白先勇,《驀然回首》,台北:爾雅,1978。
伊格言,《甕中人》,台北:印刻,2004。
朱天文,〈揮別的手勢──記父親走後一年〉,《華太平家傳》,台北:聯合文學,2002。
朱天文〈做小金魚的人〉,《華太平家傳》,台北:聯合文學,2002。
朱西甯,〈一朝風月二十八年〉,《朱西甯隨筆》,台北:水芙蓉出版社,1975。
朱西甯,〈大火炬的愛(一)〉,《大火炬的愛》,台北:重光文藝出版社,1952。
朱西甯,〈大火炬的愛(二)〉,《大火炬的愛》,台北:重光文藝出版社,1952。
朱西甯,〈小翠與大黑牛〉,《狼》,台北:印刻,2006。
朱西甯,〈中國的禮樂香火〉,《日月長生花長新》,台北:皇冠,1978。
朱西甯,〈失車記〉,《破曉時分》,台北:遠流,1994。
朱西甯,〈生活線下〉,《狼》,台北:印刻,2006。
朱西甯,〈先覺者‧後覺者‧不覺者──斥『張愛玲雜碎』〉,《日月長生花長新》,台北:皇冠,1978。
朱西甯,〈回歸何處與如何回歸〉,《日月長生花長新》,台北:皇冠,1978。
朱西甯,〈在飛揚的年代──五十年代文學座談會〉,《聯合報》第8版,1980年6月4日。
朱西甯,〈她是純中國的──讀張愛玲先生《談看書》的一點感傷〉,《朱西甯隨筆》,台北:水芙蓉出版社,1975。
朱西甯,〈朱西甯談戰爭文學〉,《三三集刊:戰太平──戰爭文學專輯》,台北:三三,1981。
朱西甯,〈昨日‧白六角〉,《現在幾點鐘》,台北:麥田,2004。
朱西甯,〈夏蟲不可語冰〉,《從四0年代到九0年代──兩岸三邊華文小說研會論文集》,楊澤主編,台北:時報,1994。
朱西甯,〈狼〉,《狼》,台北:印刻,2006。
朱西甯,〈祖父農莊〉,《狼》,台北:印刻,2006。
朱西甯,〈偶〉,《狼》,台北:印刻,2006。
朱西甯,〈現在幾點鐘〉,《現在幾點鐘》,台北:麥田,2005。
朱西甯,〈蛇屋〉,《狼》,台北:印刻,2006。
朱西甯,〈歷史的時代課題──論反共文學〉,《日月長生花長新》,台北:皇冠,1978。
朱西甯,〈鐵漿〉,《鐵漿》,台北:印刻,2003。
朱西甯,《八二三注》,台北:印刻,2003。
朱西甯,《畫夢紀》,台北:遠流,1990。
朱西甯,《華太平家傳》,台北:聯合文學,2002。
言叔夏,〈我的哭牆與我的罪〉,《幼獅文藝》,第605期,2004年5月,頁45-47。
李歐梵,《現代文學》,第14期,1981年6月。
余光中〈迎中國的文藝復興〉,《文星》,第10卷第8期,1962.08。
余光中,《左手的謬思》,台北:文星書店,1963。
余光中,《蓮的聯想》,台北:文星書店,1965。
余光中,《在冷戰的年代》,台北:純文學,1969。
呂正惠,《抒情傳統與政治現實》,台北:大安,1987。
呂正惠,《戰後台灣文學經驗》,台北:新地,1992。
沈從文,〈事功與有情〉,《抽象的抒情》,湖南:岳麓書社,1992。
沈從文,〈抽象的抒情〉,《抽象的抒情》,湖南:岳麓書社,1992。
林耀德、黃啟泰,〈一張影碟片的記錄:黃啟泰V.S.林耀德〉,《防風林的外邊》,台北:尚書,1990。
林亨泰,《見者之言》,彰化:磺溪,1993。
林亨泰,《長的咽喉》,台北:新光,1955。
林靖傑《他們在島嶼寫作:尋找背海的人》,2011。
林建國,〈反居所浪遊──讀黃錦樹的《夢與豬與黎明》〉,收於《刻背》,台北:麥田,2001。
林建國,〈方修論〉,《中外文學》第29卷第4期,2000年9月。
林建國,〈現代主義者黃錦樹〉,收於黃錦樹論文集《馬華文學與中國性》,台北:元尊文化,1998。
林建國,〈蓋一座房子〉,《中外文學》第30卷第10期,2002年3月。
邱妙津,《邱妙津日記》,台北:印刻,2007。
邱妙津,《鬼的狂歡》,台北:聯合文學,1991。
邱妙津,《蒙馬特遺書》,台北:印刻,2006。
邱妙津,《鱷魚手記》,台北:印刻,2006。
邱貴芬,〈「在地性」的生成:從台灣現代派小說談「根」與「路徑」的辯證〉,《中外文學》第34卷第10期,2006年3月。
柯慶明,〈六十年代現代主義文學?〉,《中國文學的美感》,台北:麥田,2000。
柯慶明編,《中國抒情傳統的再發現》(上)、(下),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09。
紀弦,《新詩論集》,高雄:大業,1956。
夏志清,《中國現代小說史》,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91。
夏志清,〈論對中國現代文學的「科學」研究〉,收於普實克《抒情與史詩──中國現代文學論集》,李歐梵編,郭建玲譯,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10。
夏濟安,〈評彭歌的「落月」兼論現代小說〉,《夏濟安選集》,台北:志文,1970。
殷海光,《中國文化的展望》,台北:文星書店,1965。
高友工,《中國美典與文學研究論集》,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04。
張大春,〈從講古、聊天到祈禱──追思朱西甯先生的一篇小說報告〉,《聯合文學》第163期,1998年5月。
張淑香,〈抒情傳統的本體意識──從理論的「演出」解讀《蘭亭集序》〉,《中國抒情傳統的省思與探索》,台北:大安,1992。
張淑香,〈論「詩可以怨」〉,《抒情傳統的省思與探索》,台北:大安,1992。
張愛玲,《傾城之戀》,台北:皇冠,原始版本1968年7月,典藏版初版1991年7月,1998年11月典藏版29刷。
張誦聖,〈文學史對話──從「場域論」和「文學體制觀」談起〉,《重寫台灣文學史》,張錦忠、黃錦樹編,台北:麥田,2007。
張誦聖,《文學場域的變遷》,台北:聯合文學,2001。
張錦忠,〈文化回歸,離散台灣與跨國旅行性:「在台馬華文學」的案例〉,《中外文學》第33卷第7期,2004年12月。
張錦忠,〈現代主義與六十年代台灣文學複系統〉,《中外文學》第30卷第3期,2001年8月。
莊宜文,〈朱西甯與胡蘭成、張愛玲的文學因緣〉,《紀念朱西甯先生文學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聯合文學,2003。
莊紫蓉訪問,〈追求音樂與繪畫的詩境──詩人林亨泰專訪〉,http://www.twcenter.org.tw/b01/b01_8001_1.htm。
陳平原,〈新文學:傳統文學的創造性轉化〉,《小說史:理論與實踐》,台北:淑馨,1998。
陳世驤,《陳世驤文存》,台北:志文,1972。
陳芳明,〈朱西甯的現代主義轉折〉,《紀念朱西甯先生文學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聯合文學,2003。
陳芳明,《台灣新文學史》,台北:聯經,2011。
陳芳明,《後殖民台灣──文學史論及其周邊》,台北:麥田,2004。
陳芳明,〈後現代或後殖民──戰後台灣文學史的一個解釋〉,《書寫台灣──文學史、後殖民與後現代》,台北:麥田,2000。
陳芳明,《昨夜雪深幾許》,台北:2008。
陳芳明,《風中蘆葦》,台北:聯合文學,1998。
陳芳明,《時間長巷》,台北:聯合文學,2008。
陳芳明,《掌中地圖》,台北:聯合文學,1998。
陳芳明,《楓香夜讀》,台北:聯合文學,2009。
陳芳明,《夢的終點》,台北:聯合文學,1998。
陳國球,〈「抒情傳統論」以前──陳世驤早期文學論初探〉,《淡江中文學報》第18期,2008年6月。
陳國城,〈「自我世界」的追求〉,《火獄的自焚》,張恆豪編,台北:遠行,1993。
陳鼓應編,《春蠶吐絲──殷海光最後的話語》,台北:世界文物供應社,1969。
童偉格,《王考》,台北:印刻,2002。
童偉格,《西北雨》,台北:印刻,2010。
童偉格,《無傷時代》,台北:印刻,2005。
游勝冠,《台灣文學本土論的興起》,台北:前衛,1998。
覃子豪,〈新詩向何處去?〉,《藍星詩選獅子座星號》,1957年8月20日。
黃啟泰,《防風林的外邊》,台北:尚書,1990。
黃宜君,《流離》,台北:高談文化,2005。
黃錦樹,〈中文現代主義──一個未了的計畫?〉,《謊言與真理的技藝──論當代中文小說》,台北:麥田,2003。
黃錦樹,〈他者之聲──論黃啟泰的《防風林的外邊》〉,《謊言或真理的技藝──當代中文小說論集》,台北:麥田,2000。
黃錦樹,〈文之餘?論現代文學系統中之現代散文,其歷史類型及與週邊文類互動,及相應的詩語言問題〉,《中外文學》第32卷第7期,2003年12月。
黃錦樹,〈出走,還是回歸?──關於國家文學問題的一個駁論〉,《星洲日報》,2004年11月14日。
黃錦樹,〈本土現代主義的起源?──論台灣戰後現代主義世代〉,《跨領域的台灣文學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南:國家文學館,2006。
黃錦樹,〈作為離散論述的抒情傳統〉,《中外文學》第41卷第3期,2012年9月。
黃錦樹,〈抒情傳統與現代性:傳統之發明,或創造性的轉化〉,《中外文學》第34卷第2期,2005年7月。
黃錦樹,〈沒有家園〉,《印刻文學生活誌》第12期,2004年8月。
黃錦樹,〈身世,背景,與斯文──《華太平家傳》與現代中國性〉,《文與魂與體──論現代中國性》,台北:麥田,2006。
黃錦樹,〈華文/中文:「失語的南方」與語言再造〉,《馬華文學與中國性》,台北:元尊文化,1998。
黃錦樹,〈詞的流亡:張貴興和他的寫作道路〉,《馬華文學與中國性》,台北:元尊文化,1998。
黃錦樹,〈隔壁房間的裂縫──論駱以軍的抒情轉折〉,《謊言或真理的技藝──當代中文小說論集》,台北:麥田,2003。
黃錦樹〈內向世代──跨越書寫邊界〉,《謊言或真理的技藝──當代中文小說論集》,台北:麥田,2003。
黃錦樹,〈緒論:馬華文學與在台灣的中國經驗〉,《馬華文學與中國性》,台北:元尊文化,1998。
黃錦樹,〈魂在──論中國性的近代起源,其單位、結構及(非)存有論特徵〉,《文與魂與體》,台北:麥田,2006。
黃錦樹,〈謊言的技術與真理的技藝──書寫張大春的書寫〉,《謊言或真理的技藝──當代中文小說論集》,台北:麥田,2000。
黃錦樹,〈散步到他方〉,收入賴香吟,《散步到他方》,台北:聯合文學,1997。
黃錦樹,〈文心凋零?〉,《中國時報人間副刊》,2013年5月20日。
黃錦樹,《土與火》,台北:麥田,2005。
黃錦樹,《文與魂與體》,台北:麥田,2006。
黃錦樹,《刻背》,台北:麥田,2001。
黃錦樹,《烏暗暝》,台北:九歌,1997。
黃錦樹,《焚燒》,台北:麥田,2007。
黃錦樹,《夢與豬與黎明》,台北:九歌,1994。
楊牧,《一首詩的完成》,台北:洪範,1989。
楊牧,《人文蹤跡》,台北:洪範,2005。
楊牧,《文學的源流》,台北:洪範,1984。
楊牧,《失去的樂土》,台北:洪範,2003。
楊牧,《年輪》,台北:四季出版社,1976。
楊牧,《花季》,台北:藍星,1963。
楊牧,《非渡集》,台北:仙人掌,1969。
楊牧,《陸機文賦校釋》,台北:洪範,1985。
楊牧,《傳統的與現代的》,台北:志文,1974。
楊牧,《葉珊散文集》,台北:文星,1966。
楊牧,《疑神》,台北:洪範,1993。
楊牧,《隱喻與實現》,台北:洪範,2001。
楊照,〈壯麗而人性的戰爭生活──重讀朱西甯的《八二三注》〉,《八二三注》,台北:印刻,2003。
瘂弦,《深淵》,台北:晨鐘,1971。
葉維廉,《中國現代小說的風貌》,台北:晨鐘,1970。
葉維廉,〈水綠年齡的冥想〉,《中國現代小說的風貌(增訂版)》,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10。
葉維廉,《比較文學》,台北:東大,1983。
葉維廉,《秩序的生長》,台北:志文,1971。
葉維廉,《現象‧經驗‧表現》,香港:文藝書屋,1969。
葉維廉,《歷史、傳釋與美學》,台北:東大,1988。
廖炳惠,〈台灣:後現代或後殖民?〉,《書寫台灣──文學史、後殖民與後現代》,台北:麥田,2000。
劉乃慈,〈九O年代台灣小說的再分層〉,《台灣文學研究學報》第9期,2009。
劉乃慈,〈佔位與區隔:八O年代李昂的作家形象與文學表現〉,《台灣文學研究學報》第13期,2011。
劉光耀,《詩學與時間──神學詩論導論》,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5。
劉淑貞,〈異質他者‧文化鏡像──《文星》與中西文化論戰〉,《文訊》,第311期,2011年11月。
劉紹銘,〈發刊詞〉,《現代文學》,第一期,1960年3月。
趙毅衡編,《符號學文學論文集》,上海:百花文藝出版社,2004。
鄭振鐸,〈新文學的研究與國故之新研究〉,《小說月報》,第14卷第1號,1923。
賴香吟,《史前生活》,台北:印刻,2007。
賴香吟,《其後》,台北:印刻,2012。
賴香吟,《島》,台北:聯合文學,1998。
賴香吟,《散步到他方》,台北:聯合文學,1997。
賴香吟,《霧中風景》,台北:印刻,2007。
駱以軍,〈野火燒不盡的〉,《聯合報》,2007年9月2日。
駱以軍,〈底片〉,《紅字團》,台北:聯合文學,1993。
駱以軍,〈字團張開之後〉,《紅字團》,台北:聯合文學,1993。
駱以軍,《妻夢狗》,台北:元尊,1998。
駱以軍,《第三個舞者》,台北:聯合文學,1999。
駱以軍,《月球姓氏》,台北:聯合文學,2000。
駱以軍,《遣悲懷》,台北:麥田。2001。
駱以軍,《遠方》,台北:印刻,2003。
駱以軍,《西夏旅館》,台北:印刻,2008。
應鳳凰,〈朱西甯的反共文學論述〉,《紀念朱西甯先生文學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聯合文學,2003。
應鳳凰,《五0年代台灣文學論集》,高雄:春暉,2004。
鍾怡雯,〈神話不再〉,《聯合報副刊》,2012年10月7日。
顏元叔,《顏元叔自選集》,台北:黎明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75。
龔鵬程,〈不存在的傳統:論陳世驤的抒情傳統〉,《政大中文學報》第10期,2008年12月。
龔鵬程,《文學符號學》,台北:學生書局,1992。
安托瓦納‧貢巴尼翁(Antoine Compagnon),〈現代的傳統,現代的背叛〉,《現代性的五個悖論》,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許鈞譯。
安托瓦納‧貢巴尼索(Antoine Compagnon),〈未來教:先鋒派與正統論述〉,《現代性的五個悖論》,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許鈞譯。
巴赫汀(Bakhtin, Mikhail),《巴赫汀全集:第一卷:哲學美學》,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錢中文主編。
班納狄克˙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台北:時報,1994,吳叡人譯。
Clifford, James. 1997. Routes: Travel and Translation in the late Twentieth Century. Cambridge, MA: Harvard UP.
余蓮(François Jullien),《勢:中國的效力觀》,北京:北京大學,2009,卓立譯。
余蓮(François Jullien),《迂迴與進入》,北京:新華,1998。
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林中路》,台北:時報,1994,孫周興譯。
保羅‧德曼(Paul de Man)。《解構之圖》,北京:中國社科院,1998,李自修等譯。
Paul de Man, ”Lyric and Modernity,” in Blindness & Insight: Essays in the Rhetoric of Contemporary Criticis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1). pp.166-186. “Literature History and Literature Modernity,” pp.142-165.
宇文所安(Stephen Owen),《中國文論:英譯與評論》,上海:上海社科院,2003。王柏華、陶慶梅譯。
宇文所安(Stephen Owen),〈自序〉,《他山的石頭記──宇文所安自選集》,江蘇:江蘇人民出版社,2003。
柯文(Paul A. Cohen),《在中國發現歷史──中國中心觀在美國的興起》,林同奇譯,台北:中華,2002。
皮埃爾-馬克‧德‧比亞西(Pierre-Marc de Biasi),〈對談王文興手稿〉,《開始的開始》,廖惠瑛譯,易鵬主編,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圖書館,2010。
維克托‧什克洛夫斯基(Viktor Shklovsky),《俄國形式主義文論選》,方珊譯,上海:上海三聯書店,1989。
Terence‧Hawkes,T‧霍克斯,《結構主義與符號學》,台北:南方,1988,陳永寬譯。
特納(Victor Turner),《象徵之林──恩登布人儀式散論》,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
班雅明(Walter Benjamin),〈歷史哲學論綱〉,《啟迪──本雅明文選》,香港:牛津大學,1998,漢娜‧阿倫特編,王斑、張旭東譯。
班雅明,(Walter Benjamin),〈譯作者的任務〉,《啟迪──本雅明文選》,漢娜˙阿倫特編,王斑、張旭東譯,香港:牛津,1998。
Chang, Sung-sheng. 1993. Modernism and the Nativist Resistance: Contemporary Chinese Fiction from Taiwan. Durham: Duke UP.
德勒茲(Gilles Deleuze),《批評與臨床》,劉雲虹、曹丹紅譯,南京:南京大學,2012。
莫里斯‧布朗肖(Maurice Blanchot),《文學空間》,顧嘉琛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
傅柯(Michel Foucault),《外邊思維》,洪維信譯,台北:行人,2003。
傅柯(Michel Foucault),《主體解釋學》,余碧平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帕特里莎‧渥厄(Patricia Waugh),《後設小說──自我意識小說的理論與實踐》,台北:駱駝,1995。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