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科舉制度影響下的唐代士人宗族關係─以博陵崔氏為例
Imperial examination and Tang Dynasty literati`s family : A Case Study Of The Po ling Tsui Family
作者 吳湘寧
Wu, Hsiang Ning
貢獻者 王德權
吳湘寧
Wu, Hsiang Ning
關鍵詞 士族
宗族
博陵崔氏
日期 2013
上傳時間 3-Nov-2014 10:11:53 (UTC+8)
摘要 士人與宗族的關係與其政治生活密切相關,依附於豪族的民眾經常表現為宗族、鄉黨的形式,以血緣與地緣的媒介結合。魏晉南北朝時期,在九品官人法的影響之下,歷代仕宦的宗族力量使部份家族成為地方上的名門望族,他們基於對宗族、鄉黨的友義,賑恤宗族中的貧困者,對宗族與鄉黨進行回饋與庇護。
      無論是九品官人法亦或是科舉,在複雜的仕途上,利用宗族關係維護宗族的政治利益,鞏固宗族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一直是宗族政治功能的重要體現。個人的出仕與政府的選士制度常與宗族相關,統治者認為忠臣出於孝子之門,家庭成員出仕也可以光宗耀祖,舉孝廉到九品官人法到蔭舉入仕,都是以宗族為核心,以宗族社會地位高地選拔官吏。
      從博陵崔氏的發展過程來看,士族宗族的自立地位由於財富、地方勢力、宗族組織、政治任官與譜牒威望等因素而獲得保障,並以此應對政治經濟上的挑戰。只有通過任官特權的制度化,士族才能在某種程度上獨立於國家之外。然而,唐代科舉制盛行之後,士族的自立地位依託於不太牢靠的平衡,脫離地方基礎,淪為專職官僚,因此其存續便仰賴官僚組織與科舉選官制度。唐王朝顛覆之後,官僚機構瓦解,舊士族不再處於權力中心,新的統治者也不認同他的們服務價值,因而逐漸消亡。
      為了理解這個時代的特色,本文以唐代博陵崔氏為例,將注意力放在士族發揮影響力的宗族層面。藉由博陵崔氏的宗族脈絡觀察科舉制度影響之下,面臨政治上的特權逐漸消融的士族,其中為官成員面對宗族的態度有無變化、政權與族權的互動方式、宗族力量對仕途的影響消長,以及士人與宗族關係的變化。
參考文獻 一、史料
     1.王壯弘、馬成名,《六朝墓誌檢要》,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85。
     2.王溥,《唐會要》,北京:中華書局,1990。
     3.王讜,《唐語林校證》,北京:中華書局,1997。
     4.吳鋼 主編,《全唐文補遺》,西安︰陝西省古籍整理辦公室,1994。
     5.杜佑,《通典》,北京:中華書局,1988。
     6.李延壽,《南史》,北京:中華書局,2000。
     7.李延壽,《北史》,台北市:中華書局,1980。
     8.李昉,《太平廣記》,北京:中華書局,1961。
     9.沈約,《宋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
     10.周紹良 主編,《唐代墓誌彙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11.周紹良 主編,《唐代墓誌彙編續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12.房玄齡 等,《晉書》,北京:中華書局,1980。
     13.林寶 著,岑仲勉 校,《元和姓纂四校記》,上海︰商務印書館,1954。
     14.姚思廉,《梁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
     15.姚思廉,《陳書》,北京:中華書局,2000。
     16.董誥 等編,《全唐文》,北京:中華書局,1987。
     17.趙超,《新唐書•宰相世系表集校》,北京︰中華書局,1998。
     18.趙超,《漢魏南北朝墓志匯編》,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年。
     19.趙萬里 主編,《漢魏南北朝墓志集釋》,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86年。
     20.劉卲,《人物志》,台北:藝文印書館,1966。
     21.劉昫 等,《舊唐書》,北京:中華書局,2000。
     22.劉餗,《隋唐嘉話》,北京:中華書局,1997。
     23.歐陽修,《新唐書》,北京:中華書局,2000。
     24.鄭樵,《通志》,台北市:台灣商務印書館,1987。
     25.蕭子顯,《南齊書》,北京市:中華書局,2000。
     26.顏之推,《顏氏家訓》,北京市:中華書局,2013。
     27.魏徵 等,《隋書》,台北市:中華書局,1980。
     二、專書
     1.井上徹 著,錢杭 譯,《中國的宗族與社會禮制:從宗法主義角度所作的分析》,上海:上海書店,2008。
     2.毛漢光,《中國中古社會史論》,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2。
     3.毛漢光,《兩晉南北朝士族政治之研究》,台北: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1966。
     4.田餘慶,《東晉門閥政治》,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9年。
     5.伊沛霞(Ebrey, Patricia Buckley) 著,范兆飛 譯,《早期中華帝國的貴族家庭:陵崔氏個案硏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6.刑鐵,《家產繼承史論》,昆明:雲南大學出版社,2001。
     7.守屋美都雄 著,錢杭、楊曉芬 譯,《中國古代的家族與國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8.守屋美都雄,《六朝門閥研究之──太原王氏系譜考》,日本出版協同株式會社,1951。
     9.何啟民,《中古門第論集》,台北,學生書局,1978。
     10.吳宗國,《唐代科舉制度硏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11.李金河,《魏晉隋唐婚姻形態研究》,濟南:齊魯書社,2005。
     12.李卿,《秦漢魏晉南北朝時期家族、宗族關係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13.谷川道雄 著,馬彪 譯,《中國中古社會與共同體》,北京:中華書局,2002。
     14.金發根,《永嘉亂後北方的豪族》,台北: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出版委員會,1964。
     15.金瀅坤,《中晚唐五代科舉與社會變遷》,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6.侯旭東,《北朝村民的生活世界》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
     17.姜伯勤,《敦煌社會文書導論》,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2。
     18.凍國棟 主編,《中國人口史》第二卷隋唐五代時期,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2。
     19.唐長孺,《魏晉南北朝史拾遺》,北京:中華書局,1983。
     20.唐長孺,《魏晉南北朝史論叢》,北京:三聯書店,1962。
     21.唐長孺,《魏晉南北朝史論叢續篇》,北京:三聯書店,1978。
     22.唐長孺,《魏晉南北朝隋唐史三論》,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2。
     23.夏炎,《中古世家大族清河崔氏研究》,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
     24.宮崎市定 著,韓昇、劉建英 譯,《九品官人法硏究 : 科舉前史》,北京︰中華書局,2008。
     25.徐揚杰,《中國家族制度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
     26.張國剛 主編,《中國家庭史》第三卷,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7。
     27.張國剛,《家庭史研究的新視野》北京:三聯書店,2004。
     28.陶晉生,《北宋士族──家庭、婚姻、生活》,臺北:中研院史語所,2001。
     29.陳啟雲,《漢晉六朝文化•社會•制度──中華中古前期史研究》,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6。
     30.陳寅恪,《唐代政治史論述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31.陳爽,《世家大族與北朝政治》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
     32.費成康 主編,《中國的家法族規》,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1998。
     33.越智重明,《魏晉南朝の人と社會》,東京:研文,1985。
     34.馮爾康,《中國古代宗族與祠堂》,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8。
     35.馮爾康,《中國宗族社會》,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4。
     36.黃寬重,《宋代的家族與社會》,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09。
     37.黃寬重、劉增貴 主編,《家族與社會》,北京:新華書店,2005。
     38.楊筠如,《九品中正與六朝門閥》,上海:商務印書館,1930。
     39.劉海峰、李兵,《中國科舉史》,上海︰東方出版社,2006。
     40.鄭欽仁,《中國政治制度與政治史》,台北:稻鄉出版社,1996。
     41.鄭雅如,《情感與制度:魏晉時代的母子關係》,台北︰花木蘭出版社,2009。
     42.錢杭,《中國宗族史研究入門》,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9。
     43.錢杭,《中國宗族制度新探》,香港:中華書局,1994。
     44.錢穆,《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臺北:東大出版社,1976。
     三、論文
     1.毛漢光,〈中國中古賢能觀念之研究——任官標準之觀察〉,《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48.3,1977。
     2.王厚香,〈唐代家庭財產和繼承制度述論〉,《文史雜志》(2003.4)。
     3.史睿,〈北周、隋、唐初的士族政策與政治秩序的變遷〉,《首都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 》122(1998.3)。
     4.安群,〈十年來國內門閥士族研究綜述〉,《中國史研究動態》(1990.2)。
     5.竹田龍兒,〈門閥としての弘農楊氏についての一考察〉,《史學》31(1958.1-4)。
     6.竹田龍兒,〈唐代士族の家法について〉,《史學》28-1(1955.4)。
     7.竹田龍兒:〈唐代士人の郡望について〉,《史學》24-4,1951。
     8.佐竹靖彥,〈宋代の家族と宗族─宋代の家族と社會に關する研究の進展のために〉,《人文學報(東京都立大學)》257(1995.3)。
     9.宋德熹,〈中國中古門第社會史研究在臺灣:以研究課題取向為例(一九四五 ~ 一九九五 〉,《興大歷史學報》(1996.6)。
     10.宋德熹,〈唐代前期門第世族的郡望與偽冒問題〉,《興大人文學報》33期下冊,2003。
     11.李靜,〈義門家族的壽命與婚姻狀況分析〉,《江淮論壇》,(2004.5)。
     12.谷川道雄,〈魏晉南北朝及隋唐的社會和國家〉,《中國史研究》(1986.3)。
     13.段塔麗,〈從唐墓誌看唐代社會的婚姻習俗〉,《文博》(1998.5)。
     14.胡阿祥〈中古時期郡望郡姓地理分佈考論〉,《歷史地理》11(1993.6)。
     15.夏炎,〈隋唐世家大族政治社會地位變遷研究:以清河崔氏為中心〉,《唐代史研究》(2004.7)。
     16.孫國棟,〈唐宋門第社會之消融〉,《新亞學報》4(1959.1)。
     17.容建新〈80年代以來魏晉南北朝大族個案研究綜述〉,《中國史研究動態》(1996.4)。
     18.翁育瑄,〈七世紀~十世紀初の中國における上流階層の家族形態:墓誌を中心に〉,《お茶の水史學》44,2000。
     19.常建華,〈20世紀的中國宗族研究〉,《歷史研究》5,1999。
     20.張國剛,〈關於唐代家庭史研究的幾個問題〉,《唐代史研究》(2004.7)。
     21.張衛東,〈唐代滎陽鄭氏的入仕途徑〉,《史學月刊》(2004.10)。
     22.陶新華,〈魏晉南北朝弘農楊氏的發展道路〉,《杭州師範學院學報》(1998.2)。
     23.賀次君,〈西晉以下北方宦族地望表〉,《禹貢》3-5(1935.5)。
     24.愛宕元,〈唐代范陽盧氏研究──婚姻關係を中心に──〉,收入川勝義雄、砺波護編,《中国貴族制社会の研究》,京都: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1987。
     25.愛宕元,〈唐代滎陽鄭氏研究─本貫地歸葬を中心に〉,《人文》35(1989.3)。
     26.詹森(David Johnson) 著、耿立群 譯,〈世家大族的沒落─唐末宋初的趙郡李氏〉,收入陶晉生 等譯,《唐史論文選集》,臺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1990。
     27.趙超,〈由墓誌看唐代的婚姻狀況〉,《中華文史論叢》41(1987.1)。
     28.劉馳,〈從崔盧二氏的婚姻締結看南北土族的地位變化〉,《中國史研究》(1998.2)。
     29.鄭雅如,〈「中央化」之後——唐代范陽盧氏大房寶素系的居住形態與遷移〉,《早期中國史研究》2.2(2010.12)。
     30.魏承思,〈唐代宗族制度考述〉,《史林》(1987.3)。
     31.魏承思,〈唐代家庭結構初探─兼論中國封建家庭結構變動規律〉,《社會科學研究》43(1986.2)。
     32.魏明孔,〈唐代《氏族志》與《姓氏錄》比較芻議〉,《西北師院學報(社會科學)》53(1987.3)。
     33.羅彤華,〈「同居」析論-唐代家庭共財性質之探討〉,《大陸雜誌》100(2000.6):5-36。
     34.羅彤華,2005.12,〈家長與尊長-唐代家庭權威的構成〉,《唐研究》11。
     35.蘇啟明,〈漢唐的家庭與社會〉,《歷史文物:國立歷史博物館館刊》13.5,2003。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歷史研究所
100153005
102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0153005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王德權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吳湘寧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Wu, Hsiang Ningen_US
dc.creator (作者) 吳湘寧zh_TW
dc.creator (作者) Wu, Hsiang Ningen_US
dc.date (日期) 2013en_US
dc.date.accessioned 3-Nov-2014 10:11:53 (UTC+8)-
dc.date.available 3-Nov-2014 10:11:53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3-Nov-2014 10:11:53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100153005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70996-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歷史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0153005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2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士人與宗族的關係與其政治生活密切相關,依附於豪族的民眾經常表現為宗族、鄉黨的形式,以血緣與地緣的媒介結合。魏晉南北朝時期,在九品官人法的影響之下,歷代仕宦的宗族力量使部份家族成為地方上的名門望族,他們基於對宗族、鄉黨的友義,賑恤宗族中的貧困者,對宗族與鄉黨進行回饋與庇護。
      無論是九品官人法亦或是科舉,在複雜的仕途上,利用宗族關係維護宗族的政治利益,鞏固宗族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一直是宗族政治功能的重要體現。個人的出仕與政府的選士制度常與宗族相關,統治者認為忠臣出於孝子之門,家庭成員出仕也可以光宗耀祖,舉孝廉到九品官人法到蔭舉入仕,都是以宗族為核心,以宗族社會地位高地選拔官吏。
      從博陵崔氏的發展過程來看,士族宗族的自立地位由於財富、地方勢力、宗族組織、政治任官與譜牒威望等因素而獲得保障,並以此應對政治經濟上的挑戰。只有通過任官特權的制度化,士族才能在某種程度上獨立於國家之外。然而,唐代科舉制盛行之後,士族的自立地位依託於不太牢靠的平衡,脫離地方基礎,淪為專職官僚,因此其存續便仰賴官僚組織與科舉選官制度。唐王朝顛覆之後,官僚機構瓦解,舊士族不再處於權力中心,新的統治者也不認同他的們服務價值,因而逐漸消亡。
      為了理解這個時代的特色,本文以唐代博陵崔氏為例,將注意力放在士族發揮影響力的宗族層面。藉由博陵崔氏的宗族脈絡觀察科舉制度影響之下,面臨政治上的特權逐漸消融的士族,其中為官成員面對宗族的態度有無變化、政權與族權的互動方式、宗族力量對仕途的影響消長,以及士人與宗族關係的變化。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5
     第一節 前言 5
     第二節 研究回顧 11
     第三節 研究路徑 18
     第二章 博陵崔氏的房支與發展概況 21
     第一節 唐代以前博陵崔氏的發展 21
     第二節 唐代博陵崔氏的世系與房支 29
     第三章 唐代博陵崔氏的婚姻與遷徙 45
     第一節 唐代博陵崔氏的婚姻 45
     第二節 唐代博陵崔氏的遷徙 55
     第三節 唐代博陵崔氏的葬地 64
     第四章 科舉制的衝擊與宗族的因應方式 69
     第一節 科舉制對宗族的衝擊 69
     第二節 宗族的凝聚與管理 77
     第三節 宗族的因應方式 84
     第五章 結論 99
     參考書目 105
zh_TW
dc.language.iso en_US-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0153005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士族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宗族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博陵崔氏zh_TW
dc.title (題名) 科舉制度影響下的唐代士人宗族關係─以博陵崔氏為例zh_TW
dc.title (題名) Imperial examination and Tang Dynasty literati`s family : A Case Study Of The Po ling Tsui Family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史料
     1.王壯弘、馬成名,《六朝墓誌檢要》,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85。
     2.王溥,《唐會要》,北京:中華書局,1990。
     3.王讜,《唐語林校證》,北京:中華書局,1997。
     4.吳鋼 主編,《全唐文補遺》,西安︰陝西省古籍整理辦公室,1994。
     5.杜佑,《通典》,北京:中華書局,1988。
     6.李延壽,《南史》,北京:中華書局,2000。
     7.李延壽,《北史》,台北市:中華書局,1980。
     8.李昉,《太平廣記》,北京:中華書局,1961。
     9.沈約,《宋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
     10.周紹良 主編,《唐代墓誌彙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11.周紹良 主編,《唐代墓誌彙編續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12.房玄齡 等,《晉書》,北京:中華書局,1980。
     13.林寶 著,岑仲勉 校,《元和姓纂四校記》,上海︰商務印書館,1954。
     14.姚思廉,《梁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
     15.姚思廉,《陳書》,北京:中華書局,2000。
     16.董誥 等編,《全唐文》,北京:中華書局,1987。
     17.趙超,《新唐書•宰相世系表集校》,北京︰中華書局,1998。
     18.趙超,《漢魏南北朝墓志匯編》,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年。
     19.趙萬里 主編,《漢魏南北朝墓志集釋》,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86年。
     20.劉卲,《人物志》,台北:藝文印書館,1966。
     21.劉昫 等,《舊唐書》,北京:中華書局,2000。
     22.劉餗,《隋唐嘉話》,北京:中華書局,1997。
     23.歐陽修,《新唐書》,北京:中華書局,2000。
     24.鄭樵,《通志》,台北市:台灣商務印書館,1987。
     25.蕭子顯,《南齊書》,北京市:中華書局,2000。
     26.顏之推,《顏氏家訓》,北京市:中華書局,2013。
     27.魏徵 等,《隋書》,台北市:中華書局,1980。
     二、專書
     1.井上徹 著,錢杭 譯,《中國的宗族與社會禮制:從宗法主義角度所作的分析》,上海:上海書店,2008。
     2.毛漢光,《中國中古社會史論》,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2。
     3.毛漢光,《兩晉南北朝士族政治之研究》,台北: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1966。
     4.田餘慶,《東晉門閥政治》,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9年。
     5.伊沛霞(Ebrey, Patricia Buckley) 著,范兆飛 譯,《早期中華帝國的貴族家庭:陵崔氏個案硏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6.刑鐵,《家產繼承史論》,昆明:雲南大學出版社,2001。
     7.守屋美都雄 著,錢杭、楊曉芬 譯,《中國古代的家族與國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8.守屋美都雄,《六朝門閥研究之──太原王氏系譜考》,日本出版協同株式會社,1951。
     9.何啟民,《中古門第論集》,台北,學生書局,1978。
     10.吳宗國,《唐代科舉制度硏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11.李金河,《魏晉隋唐婚姻形態研究》,濟南:齊魯書社,2005。
     12.李卿,《秦漢魏晉南北朝時期家族、宗族關係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13.谷川道雄 著,馬彪 譯,《中國中古社會與共同體》,北京:中華書局,2002。
     14.金發根,《永嘉亂後北方的豪族》,台北: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出版委員會,1964。
     15.金瀅坤,《中晚唐五代科舉與社會變遷》,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6.侯旭東,《北朝村民的生活世界》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
     17.姜伯勤,《敦煌社會文書導論》,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2。
     18.凍國棟 主編,《中國人口史》第二卷隋唐五代時期,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2。
     19.唐長孺,《魏晉南北朝史拾遺》,北京:中華書局,1983。
     20.唐長孺,《魏晉南北朝史論叢》,北京:三聯書店,1962。
     21.唐長孺,《魏晉南北朝史論叢續篇》,北京:三聯書店,1978。
     22.唐長孺,《魏晉南北朝隋唐史三論》,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2。
     23.夏炎,《中古世家大族清河崔氏研究》,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
     24.宮崎市定 著,韓昇、劉建英 譯,《九品官人法硏究 : 科舉前史》,北京︰中華書局,2008。
     25.徐揚杰,《中國家族制度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
     26.張國剛 主編,《中國家庭史》第三卷,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7。
     27.張國剛,《家庭史研究的新視野》北京:三聯書店,2004。
     28.陶晉生,《北宋士族──家庭、婚姻、生活》,臺北:中研院史語所,2001。
     29.陳啟雲,《漢晉六朝文化•社會•制度──中華中古前期史研究》,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6。
     30.陳寅恪,《唐代政治史論述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31.陳爽,《世家大族與北朝政治》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
     32.費成康 主編,《中國的家法族規》,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1998。
     33.越智重明,《魏晉南朝の人と社會》,東京:研文,1985。
     34.馮爾康,《中國古代宗族與祠堂》,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8。
     35.馮爾康,《中國宗族社會》,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4。
     36.黃寬重,《宋代的家族與社會》,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09。
     37.黃寬重、劉增貴 主編,《家族與社會》,北京:新華書店,2005。
     38.楊筠如,《九品中正與六朝門閥》,上海:商務印書館,1930。
     39.劉海峰、李兵,《中國科舉史》,上海︰東方出版社,2006。
     40.鄭欽仁,《中國政治制度與政治史》,台北:稻鄉出版社,1996。
     41.鄭雅如,《情感與制度:魏晉時代的母子關係》,台北︰花木蘭出版社,2009。
     42.錢杭,《中國宗族史研究入門》,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9。
     43.錢杭,《中國宗族制度新探》,香港:中華書局,1994。
     44.錢穆,《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臺北:東大出版社,1976。
     三、論文
     1.毛漢光,〈中國中古賢能觀念之研究——任官標準之觀察〉,《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48.3,1977。
     2.王厚香,〈唐代家庭財產和繼承制度述論〉,《文史雜志》(2003.4)。
     3.史睿,〈北周、隋、唐初的士族政策與政治秩序的變遷〉,《首都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 》122(1998.3)。
     4.安群,〈十年來國內門閥士族研究綜述〉,《中國史研究動態》(1990.2)。
     5.竹田龍兒,〈門閥としての弘農楊氏についての一考察〉,《史學》31(1958.1-4)。
     6.竹田龍兒,〈唐代士族の家法について〉,《史學》28-1(1955.4)。
     7.竹田龍兒:〈唐代士人の郡望について〉,《史學》24-4,1951。
     8.佐竹靖彥,〈宋代の家族と宗族─宋代の家族と社會に關する研究の進展のために〉,《人文學報(東京都立大學)》257(1995.3)。
     9.宋德熹,〈中國中古門第社會史研究在臺灣:以研究課題取向為例(一九四五 ~ 一九九五 〉,《興大歷史學報》(1996.6)。
     10.宋德熹,〈唐代前期門第世族的郡望與偽冒問題〉,《興大人文學報》33期下冊,2003。
     11.李靜,〈義門家族的壽命與婚姻狀況分析〉,《江淮論壇》,(2004.5)。
     12.谷川道雄,〈魏晉南北朝及隋唐的社會和國家〉,《中國史研究》(1986.3)。
     13.段塔麗,〈從唐墓誌看唐代社會的婚姻習俗〉,《文博》(1998.5)。
     14.胡阿祥〈中古時期郡望郡姓地理分佈考論〉,《歷史地理》11(1993.6)。
     15.夏炎,〈隋唐世家大族政治社會地位變遷研究:以清河崔氏為中心〉,《唐代史研究》(2004.7)。
     16.孫國棟,〈唐宋門第社會之消融〉,《新亞學報》4(1959.1)。
     17.容建新〈80年代以來魏晉南北朝大族個案研究綜述〉,《中國史研究動態》(1996.4)。
     18.翁育瑄,〈七世紀~十世紀初の中國における上流階層の家族形態:墓誌を中心に〉,《お茶の水史學》44,2000。
     19.常建華,〈20世紀的中國宗族研究〉,《歷史研究》5,1999。
     20.張國剛,〈關於唐代家庭史研究的幾個問題〉,《唐代史研究》(2004.7)。
     21.張衛東,〈唐代滎陽鄭氏的入仕途徑〉,《史學月刊》(2004.10)。
     22.陶新華,〈魏晉南北朝弘農楊氏的發展道路〉,《杭州師範學院學報》(1998.2)。
     23.賀次君,〈西晉以下北方宦族地望表〉,《禹貢》3-5(1935.5)。
     24.愛宕元,〈唐代范陽盧氏研究──婚姻關係を中心に──〉,收入川勝義雄、砺波護編,《中国貴族制社会の研究》,京都: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1987。
     25.愛宕元,〈唐代滎陽鄭氏研究─本貫地歸葬を中心に〉,《人文》35(1989.3)。
     26.詹森(David Johnson) 著、耿立群 譯,〈世家大族的沒落─唐末宋初的趙郡李氏〉,收入陶晉生 等譯,《唐史論文選集》,臺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1990。
     27.趙超,〈由墓誌看唐代的婚姻狀況〉,《中華文史論叢》41(1987.1)。
     28.劉馳,〈從崔盧二氏的婚姻締結看南北土族的地位變化〉,《中國史研究》(1998.2)。
     29.鄭雅如,〈「中央化」之後——唐代范陽盧氏大房寶素系的居住形態與遷移〉,《早期中國史研究》2.2(2010.12)。
     30.魏承思,〈唐代宗族制度考述〉,《史林》(1987.3)。
     31.魏承思,〈唐代家庭結構初探─兼論中國封建家庭結構變動規律〉,《社會科學研究》43(1986.2)。
     32.魏明孔,〈唐代《氏族志》與《姓氏錄》比較芻議〉,《西北師院學報(社會科學)》53(1987.3)。
     33.羅彤華,〈「同居」析論-唐代家庭共財性質之探討〉,《大陸雜誌》100(2000.6):5-36。
     34.羅彤華,2005.12,〈家長與尊長-唐代家庭權威的構成〉,《唐研究》11。
     35.蘇啟明,〈漢唐的家庭與社會〉,《歷史文物:國立歷史博物館館刊》13.5,2003。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