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Periodical Articl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藝術知識的認知之模式--梅落龐蒂的現象學美學觀
其他題名 The Cognitive Mode of Visual Arts-Merleau-Ponty`s Phenomenological Aesthetics
作者 蔡錚雲
貢獻者 哲學系
日期 2002-06
上傳時間 15-Dec-2014 18:05:20 (UTC+8)
摘要 藝術學科是經由藝術創造與知識內容之間的辯證建立起來的。其特質在於如實地把其所發生經驗表現出來。本文的主旨將透過梅洛龐蒂<塞尚疑惑>的解析,說明這個非自然科學的科學性。因為,就其所言,藝術知識不再被單純地視之為藝術創作行為的客觀表達,而在矛盾弔詭感知之中。後者之所以表達出客觀的知識,不在明確的形式上,反而在於具有積極主動功能的不可決定性。在現象學美學對意義的詮釋中,這種積極主動性則是由身體的知覺把握到的。那就是說,穿透現實的不可見性,描繪出其可見性。可是,身體知覺之所以如此成為藝術科學的依據,端賴於薛弗曼透過拉岡<鏡緣論>指出可見與不可見的倒轉。最後,在心理分析的解釋下,這種倒轉在我們的慾望中終於得到如同自然科學般的合理交代。
關聯 視覺藝術, 5, 71-88
資料類型 article
dc.contributor 哲學系en_US
dc.creator (作者) 蔡錚雲zh_TW
dc.date (日期) 2002-06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5-Dec-2014 18:05:20 (UTC+8)-
dc.date.available 15-Dec-2014 18:05:20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5-Dec-2014 18:05:20 (UTC+8)-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72075-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藝術學科是經由藝術創造與知識內容之間的辯證建立起來的。其特質在於如實地把其所發生經驗表現出來。本文的主旨將透過梅洛龐蒂<塞尚疑惑>的解析,說明這個非自然科學的科學性。因為,就其所言,藝術知識不再被單純地視之為藝術創作行為的客觀表達,而在矛盾弔詭感知之中。後者之所以表達出客觀的知識,不在明確的形式上,反而在於具有積極主動功能的不可決定性。在現象學美學對意義的詮釋中,這種積極主動性則是由身體的知覺把握到的。那就是說,穿透現實的不可見性,描繪出其可見性。可是,身體知覺之所以如此成為藝術科學的依據,端賴於薛弗曼透過拉岡<鏡緣論>指出可見與不可見的倒轉。最後,在心理分析的解釋下,這種倒轉在我們的慾望中終於得到如同自然科學般的合理交代。en_US
dc.format.extent 2201530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language.iso en_US-
dc.relation (關聯) 視覺藝術, 5, 71-88en_US
dc.title (題名) 藝術知識的認知之模式--梅落龐蒂的現象學美學觀zh_TW
dc.title.alternative (其他題名) The Cognitive Mode of Visual Arts-Merleau-Ponty`s Phenomenological Aesthetics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articl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