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社區政治: 社區組織的分裂、合作與分立
作者 王貞元
Wang, Jen Yuan
貢獻者 湯京平
Tang, Ching Ping
王貞元
Wang, Jen Yuan
關鍵詞 社區治理
社區組織
治理網絡
北投社區
community governance
community organization
governance network
Beitou Community
日期 2014
上傳時間 2-Mar-2015 10:16:01 (UTC+8)
摘要 自90年代北投溫泉公共浴場成功保存再利用後,北投的市民力量崛起、社區組織集結,社區組織開始在北投社區治理中扮演重要的角色。然而,最初為了推動北投溫泉公共浴場而成立的社區組織「八頭里仁協會」,隨著發展過程中兩次的組織分裂,另外兩個社區組織「北投生態文史工作室」、「北投文化基金會」相繼成立,形成社區中三大社區組織鼎立的狀態,彼此之間呈現多元的動態關係,因此,北投社區組織間將如何運作與互動,其所具體實踐治理結構,即本文的最終核心目的。
本研究係以社區治理作為論述基礎,以社區組織參與社區治理作為研究主體,觀察北投的社區治理,分析參與其中的社區組織「八頭里仁協會」、「北投生態文史工作室」、「北投文化基金會」,並以特定的社區議題「新北投車站歸鄉」、「復育北投石」及「北投空中纜車興建」作為組織互動分析的操作媒介,在不同議題中,透過議題網絡的建構,運用網絡分析途徑探討參與其中的社區組織,藉以分析社區組織間的互動關係。研究發現,三大社區組織間由於組織運作上的差異,及在社區發展過程中組織分裂與議題合作的基礎,使得北投社區中已有一定程度相關的人力和資源,會基於經驗的傳承或議題的需求,形成治理上的分流,進一步形成「議題型」與「計畫型」社區組織的差異,建構出社區的雙元治理結構。
In a newly emerging pluralistic democracy, how grassroots organizations interact? They tend to compete against each other for limited resources, having different positions in one issue, and need to cooperate to pursue common goals. Most importantly, they are in a repeated-game scenario in which they need to face each other in a very long period of time. This setting gives them important incentives to coordinate their actions to avoid possible conflicts. By a case study in the Beitou area of Taipei, Taiwan, this thesis examines the dynamics between civil associations, specifically Peitou Li Zen, Beitou Ecology Cultural, and History Workshop, and Beitou Cultural Foundation. This research indicates an equilibrium of dual-pole structure in grassroots level: associations would divide themselves by either “issue-oriented” or “project-oriented” automatically: the former is ideology-driven while the latter is resource-driven. Such identity-division avoids confrontation in fighting for resources in the meantime facilitates division of labor among them, and thus stabilize their relationship.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王仕圖、官有垣、李宜興,2009,<非營利組織的相關理論>,收錄於蕭新煌、官有垣、陸宛蘋主編,《非營利部門:組織與運作》第二版,台北:巨流。
方孝謙,2008,<社會資本與社區營造:比較林邊與北投>,《社會科學論叢》,第2卷第1期,頁127-164。
王俊秀,2007,<「國民信託」運動與社會資本>,《北投社》,第44期,頁5-7。
王姿玫,2009,《北投文化基金會推動社區培力之研究》,國立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王培勳,1996,<如何推動社區化福利服務>,《社會福利》,第124 期,頁6-8。
方雅慧、林朝成,2011,<社區大學促進民眾公共議題參與歷程之研究:以北投社區大學「北投纜車弊案」社區督工專案為例>,《成人及終身教育學刊》,第17期,頁109-147。
王學志,2007,《地方反省能力與再發展:北投溫泉觀光模式之調查研究》,國立臺北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北投社編輯小組,1996a,<本會成立迄今活動紀要>,《北投社》,第1期,頁27-28。
北投社編輯小組,1996b,<本會成立迄今活動紀要>,《北投社》,第3期,頁26-29。
北投社編輯小組,2004,<北投溫泉博物館浴火重生紀實>,《北投社》,第32期,頁5-16。
北投社編輯小組,2006,<維護文化資產大家一起來>,《北投社》,第42期,頁4。
北投社編輯小組,2007,<臺北古蹟公益信託基金北投古蹟專案Q&A>,《北投社》,第45期,頁8-9。
北投社編輯小組,2008,,《北投社》,第49期,頁20。
丘昌泰,1999,《社區主義在環保政策過程中的困境與實踐》,台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委託研究計畫報告。
丘昌泰,2007,《鄰避情節與社區治理-台灣環保抗爭的困局與出路》,台北:韋伯。
邱昌泰、江明修,2008,<第三部門、公民社會與政府:台灣第三部門發展經驗的省思與前瞻>,收錄於江明修主編,《第三部門與政府—跨部門治理》,台北:智勝。
史美強,2000,<組織網絡與治理>,發表於「行政管理學術研討會」,2000年5月13日,臺北。
史美強、蔡武軒,2000,<網絡社會與治理概念初討>,《中國行政評論》,第10卷第1期,頁33-74。
江大樹、張力亞,2008,<社區營造、政策類型與治理網絡之建構:六星計畫的比較分析>,發表於「府際關係與地方治理研討會」,2008年10月25日,南投。
江大樹、張力亞,2009,〈非營利組織參與社區營造之角色與策略:以桃米生態村為例〉,收錄於余遜達、趙永茂主編,《參與式地方治理研究》,浙江:浙江大學出版社。
江明修,1995,<公共行政社區主義的理論與策略:整合國家與社會>,《國立政治大學學報》,第70期,頁159-195。
江岷欽、林鍾沂,1995,《公共組織理論》初版,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朱景鵬、吳松林,2010,<我國區域治理發展脈絡與展望>,《研考雙月刊》,第34卷第6期,頁12-22。
李佳欣,2013,《社區治理網絡中非營利組織政策倡議之研究—台北市八頭里仁協會之個案研究》,國立中央大學法律與政府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吳芝俸、李奉儒,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台北:桂冠。
吳建昇,2005,《探討社區型非營利組織與社區之互動—以新港文教基金會例》,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李柏諭,2005,<公私協力與社區治理的理論與實務:我國社區大學與政府經驗>,《公共行政學報》,第16期,頁59-106。
李柏諭,2011,<跨部門治理的理論與實踐:以蓮潭國際文教會館的委外經驗為例>,《公共行政學報》,第40期,頁41-76。
李雅玲,2005,《解嚴後台灣民間社團的發展與社區文化重建—兼以台北市八頭里仁協會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吳凱斌、王世燁,2002,<為北投生活環境帶來新的生機—北投憲章的發起>,《北投文化雜誌季刊》,第4期,頁28-30。
呂嘉泓,1999,《社區營造在永續發展中之角色:以嘉義縣山美社區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李聯康,2008,〈都市中的保育行動:以富陽公園與巴克禮公園的社區參與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林子凌、詹順貴,2013,<北投纜車:從山下站到山上站串連的一車車官商弊端>,《生態台灣》,第39期,頁1-10。
林志寰,2001,《北投非營利組織對居住環境影響之研究》,國立臺北大學地政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林雨青,2003,《地方型非營利組織在生態旅遊中所扮演的角色與功能:以北投文化基金會為例》,南華大學非營利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林易萱,2009,《私有地上的生態保育─以雙連埤的協力治理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林冠宏,2008,<運用公益信託基金模式-建構「北投古蹟專案」>,《北投社》,第49期,頁9-10。
林冠宏,2013a,<回顧、曲折與展望>,《北投社》,第67期,頁5-7。
林冠宏,2013b,<湯映百年 浴場風華>,《北投社》,第70期,頁5。
林振春,1999a,《社區營造的教育策略》,台北:師大書苑。
林振春,1999b,《台灣社區教育發展之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林悅寧,2008,《我國社區治理的歷史脈絡分析》,國立中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邱瑜瑾,2000,<台中市非營利組織資源網絡連結分析—社會網絡取向>,《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報》,第29期,頁117-165。
林瑞穗,1996,《社區發展與村里組織功能問題之探討》,台北:行政院研考會。
邱豐真,2006,《網絡與制度觀點下地方治理機制之研究》,國立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柯于璋,2005,<社區主義治理模式之理論與實踐-兼論台灣地區社區政策>,《公共行政學報》,第16期,頁33-57。
凃之詠,2007,《地方認同與社區學習網絡建構:以北投地區為例》,國立臺北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胡幼慧,2008,《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第二版,台北:巨流。
洪德仁,1996,<戀戀溫泉戀戀台北新故鄉>,《北投社》,第2期,頁5-6。
洪德仁,1997a,<北投生活環境博物園區芻議>,《北投社》,第7期,頁7-8。
洪德仁,1997b,《戀戀北投溫泉》初版,台北:玉山社。
洪德仁,1998,<北投!我的家>,《北投社》,第10期,頁3-4。
洪德仁,2000,《北投采風》初版,台北縣:人人月曆。
洪德仁,2006,《社區產業之研究—以北投文化基金會為例》,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行政與管理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洪德仁,2007,《醫師與社區的邂逅》,台北:唐山。
孫本初、李明寰,2004,<網絡治理與政策民主化>,《人事月刊》,第38卷第1期,頁6-12。
徐世榮,1999,<新社會運動、非營利組織、與社會意識的興起>,《中國行政》,第66卷,頁1-19。
孫柏瑛,2004,《當代地方治理—面向21世紀的挑戰》,北京:中國人民大學。
孫梅芬,2007,《社區型非營利組織對公民參與之影響:以內湖安全社區促進會為例》,淡江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公共政策碩士學位論文。
徐震、林萬億,1983,《當代社會工作》,台北:五南。
徐震,1985,《社區發展-方法與研究》初版,台北:中國文化大學。
徐震,2001,《社區與社區發展》,台北:正中。
祝養廉,2011,《從地方治理觀點析探土城桐花節》,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莊文忠,2007,<倡議型非營利組織政策倡議的創新策略與途徑>,《第三部門學刊》,第7卷,頁115-138。
郭中瑞,1997,<生態‧環境博物館>,《北投社》,第7期,頁5-6。
陳世明、陳柏宗,2006,<社區組織參與老人社區照顧之研究:以台南市長榮社區為例>,《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第10卷第1期,頁49-113。
張聿文,2001,<搶救楓樹與林蔭大道>,《北投社》,第20期,頁18-19。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
張亞中,2001,<全球化下的全球治理:主體與權力的解析>,《問題與研究》,第40卷第4 期,頁3。
莊孟榮,2001,《探討北投溫泉博物館形塑過程與居民參與機制》,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陳恆鈞,2002,《治理互賴與政策執行》,台北:商鼎文化。
畢恆達,2008,<詮釋學與質性研究>,收錄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第二版,台北:巨流。
許陽明,1996a,<北投溫泉鄉的建構與經營>,《北投社》,第2期,頁3-4。
許陽明,1996b,<「北投溫泉親水公園」計畫案榮獲市政府頒發「優良都市設計獎」>,《北投社》,第3期,頁4。
許陽明,1996c,<流落他鄉的新北投火車站>,《北投社》,第3期,頁16-17。
許陽明,1996d,<北投溫泉一百年1896-1996>,《北投社》,第4期,頁3。
許陽明,1997a,<「北投溫泉公共浴場」還有一大段路要走>,《北投社》,第5期,頁3。
許陽明,1997b,<北投溫泉博物館之建構與規劃>,《北投社》,第6期,頁4-6。
許陽明,1997c,<「北投生活環境博物園區」的建構與步驟>,《北投社》,第7期,頁3-4。
許陽明,2000,《女巫之湯》,台北縣:新新聞文化。
陳欽春,2000,<社區主義在當代治理模式中的定位與展望>,《中國行政評論》,第10卷第1期,頁183-215。
張菀珍,2002,《社區組織建構社區學習網絡之研究—以台北市文山社區大學和台北市八頭里仁協會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張詠羚,2005,《非營利組織與社區發展:以台灣藍色東港溪保育協會倡導「林邊溪右岸聯盟」為例》,國立中正大政治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陳銘國,2010,《北投溫泉產業治理之研究-區公所角色觀點》,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陳慧慈,1996a,<寧有一千人來享溫泉 不要一千人來搭纜車>,《北投社》,第1期,頁18-19。
陳慧慈,1996b,<尋回失散親人重迎新北投火車站>,《北投社》,第3期,頁15。
陳慧慈,2007a,<一人一卡護持北投古蹟永續發展>,《北投社》,第44期,頁4。
陳慧慈,2007b,<「新北投車站風華重現」公益信託運動記者會有感>,《北投社》,第45期,頁5。
陳慧慈,2009,<指定文化景觀區 保護北投溪與北投石>,《北投社》,第53期,頁6。
陶蕃瀛,2000,<社區發展工作的基本原則與方法〉,收錄於林瑞欽主編,《新台灣社會發展學術叢書:社區篇》,台北:允晨文化。
張瀞文,1997,<一個社區成功推動古蹟的案例>,《北投社》,第5期,頁4-6。
游子熠,2011,《地方治理與溫泉產業政策網絡-以礁溪鄉溫泉產業政策網絡為例》,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黃心瑜,2001,《非營利組織成員轉換性學習之探討—以台北市八頭里仁協會為例》,國立臺灣大學農業推廣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黃建銘,2000,<對臺北市政府設置「次分區」之探討>,《中國地方自治》,第53卷第11期,頁17-26。
曾瑞佳,2010,《區級社區治理中跨部門夥伴關係之研究-以台北市北投區例》,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黃源協,2004,<台灣社區工作何去何從:社區發展?社區營造?>,《社區發展季刊》,第 107 期,頁78-87。
黃源協、蕭文高,2010,《社區工作》,台北:空大。
黃煌雄、郭石吉、林時機,2001,《社區總體營造總體檢調查報告書》,台北:遠流。
馮燕,2000,<非營利組織之定義、功能與發展>,收錄於蕭新煌主編,《非營利部門:組織與運作》,台北:巨流。
黃躍雯,2004,<從溫柔鄉到「新」溫泉鄉:新北投休憩空間再發展機制的探究>,《地理學報》,第38期,頁63-91。
詹欣華,2003,〈社區永續發展:以南投縣桃米社區為例〉,國立中正大政治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楊佳穎,2010,《社區治理與公民參與:內湖安全社區與東勢安全社區之比較分析》,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賈堅一,2007,<開創以公益信託模式讓「新北投車站風華重現」>,《北投社》,第45期,頁1。
葉肅科,2008,<布達佩斯宣言之後:台灣以社區發展建構公民社會的省思>,《社區發展季刊》,第123期,頁212-236。
廖坤榮,2004,<台灣農會的社會資本形成與政策績效>,《政治科學論叢》,第22期,頁181-220。
廖俊松,2007,<從網絡治理觀點觀察重建區社區總體營造計畫之執行>,《政策研究學報》,第7期,頁35-64。
趙海燕,2004,《非營利組織推動社區學習的策略之研究—以財團法人北投文化基金會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劉仲冬,2008,<量與質社會研究的爭議及社會研究未來的走向及出路>,收錄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第二版,台北:巨流。
蔡宏進,1996,《社區原理》,台北:三民。
鄭和,2009,《鄉村型社區營造之網絡治理策略-南投縣國姓鄉梅林社區個案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學系碩士學位論文。
鄭宗枚,2002,《鄉村社區組織間關係之研究-以新港文教基金會為例》,國立臺灣大學農業推廣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佳蕙,2007,《建構在地化老人安養治理網絡之研究-以「菩提長青老人福利社區」實驗計畫為例》,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學系碩士學位論文。
鄭煥群,2009,《社區治理的新型態:以大溪聯合旗艦社區為例》,元智大學資訊社會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盧昱伶,2013,《公民參與公益信託之研究-以新北投火車站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謝明海,2013,<逝去的風華與重現的喜樂>,《北投社》,第67期,頁8-9。
謝國清,2013,<從辯論中深思北纜>,《北投社》,第70期,頁18-19。
魏劍青,2006,《社區居民之民眾參與、社區依附與永續觀光發展態度關係之研究: 以北投溫泉區為例》,中國文化大學觀光事業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羅秀華,2003,《文山社區由充權到治理的發展歷程》,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博士學位論文。
關智宇,1998,《非營利組織與政府組織合作關係之研究—以台北市社區理事長與里長為對象》,國立中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蘇麗瓊、田基武,2004,<新故鄉社區營造計畫」與「社區營造條例草案」的介紹>,《社區發展季刊》,第 107 期,頁5-22。
顧忠華,2009,<非營利組織與社區和社會改革>,收錄於蕭新煌、官有垣和陸宛蘋主編,《非營利部門:組織與運作》第二版,台北:巨流。
貳、西文部分
Agrawal, Arun., and Clark C. Gibson (2001). Communities and the Environment: Ethnicity, Gender, and the State in Community-Based Conservation. New Brunswick, New Jersey, and London: Rutgers University Press.
Brueggemann, William. G. (2006). The Practice of Macro Social Work. Belmont, CA: Thomson Higher Education.
Dahl, Robert. A. (1961). Who Governs? Democracy and Power in an American City. New Haven, CT: Yale University Press.
Dubois, A., and Hakansson, H. (1997). “Relationships as Activity Links.” The Formation of Inter-Organization Network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Friend, J.K., Power, J.M., and Yewlett, C.J.L. (1974). Public Planning: The Inter-Corporate Dimension. London: Tavistock.
Jones, D., and Smith, L. (eds). (1981). Deprivation and Community Action. London: Association of Community Workers/ Routledge.
Kettl, Donald F. (1993) “Public Administration: The State of the Field.” Political Science: The State of the Discipline II,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Association.
King, Gary, Robert Keohane, and Sidney Verba (1994). Designing Social Inquiry: Scientific Inference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NJ: Princeton.
Kooiman, J. (eds). (1993). Modern Governance: New Government-Society Interactions. London: Sage.
Marwell, Nicole P. (2004). “Privatizing the Welfare State: Non Profit Community-Based Organizations as Political Actor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69(2), 265-291.
Milofsky, C. (1979). Defining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and Community: A Review of Socialogical Literature. New Haven, CT: Yale University Press.
Osborne, David and Ted Gaebler. (1992). Reinventing Government: How the Entrepreneurial Spirit is Transforming the Public Sector. New York: A
William Patrick Book.
Ostrom, V. (1989). The Intellectual Crisis in American Public Administration. Tuscaloosa, AL: The University of Alabama Press.
Rhodes, R. A. W. (1997). Understanding Governance. Buckingham: Open University Press.
Rhodes, R. A. W. (2000). “The Governance Narrative: Key Finding and Lessons From the ESRC`S Whitehall Programme.” Public Administration, 78(4), 345-363.
Ross, M. (1967). Community Organization: Theory,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New York: Harper and Row.
Smouts, M.C. (1998). “The Proper Use of Governance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ternational Social Science Journal, 50(155), 81-89.
Stewart, J. (1995). “A Future for Local Authorities as Community Government.” in John Stewart and Gerry Stoker (eds), Local Government in the 1990s, London: Macmillan.
Stoker, G. (1996). “Redefining Local Democracy.” in Lawrence Pratchett and David Wilson (eds), Local Democracy and Local Government, Basingstoke:
Macmillan.
Stoker, G. (1998). “Governance as Theory: Five Propositions.” International Social
Science Journal, 50(1), 17-29.
Sullivan, H. (2001). “Modernisation, Democratisation and Community Governance.” Local Government Studies, 27(3), 1-24.
Yin, R. K. (1984). Case Study Research: Design and Methods. Beverly Hills, CA: Sage.
参、網路資料
北投健康綠活節網站
http://www.beitou-greenlife.org.tw/web/modules/tadnews/index.php?nsn=154
社團法人台北市八頭里仁協會
http://www.peitou.org.tw/home
財團法人台北市北投文化基金會http://www.ptcf.org.tw/ptcf2/web/introblock/index.php
臺北市北投區戶政事務所
http://www.bthr.taipei.gov.tw/np.asp?ctNode=2311&mp=102131
臺北市北投區公所
http://www.btdo.taipei.gov.tw/
臺灣公益團體自律聯盟http://www.twnpos.org.tw/team/team_detail.php?Key=99&fID=1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政治研究所
100252014
103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0252014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湯京平zh_TW
dc.contributor.advisor Tang, Ching Pingen_US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王貞元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Wang, Jen Yuanen_US
dc.creator (作者) 王貞元zh_TW
dc.creator (作者) Wang, Jen Yuanen_US
dc.date (日期) 2014en_US
dc.date.accessioned 2-Mar-2015 10:16:01 (UTC+8)-
dc.date.available 2-Mar-2015 10:16:01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2-Mar-2015 10:16:01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100252014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73586-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政治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0252014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3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自90年代北投溫泉公共浴場成功保存再利用後,北投的市民力量崛起、社區組織集結,社區組織開始在北投社區治理中扮演重要的角色。然而,最初為了推動北投溫泉公共浴場而成立的社區組織「八頭里仁協會」,隨著發展過程中兩次的組織分裂,另外兩個社區組織「北投生態文史工作室」、「北投文化基金會」相繼成立,形成社區中三大社區組織鼎立的狀態,彼此之間呈現多元的動態關係,因此,北投社區組織間將如何運作與互動,其所具體實踐治理結構,即本文的最終核心目的。
本研究係以社區治理作為論述基礎,以社區組織參與社區治理作為研究主體,觀察北投的社區治理,分析參與其中的社區組織「八頭里仁協會」、「北投生態文史工作室」、「北投文化基金會」,並以特定的社區議題「新北投車站歸鄉」、「復育北投石」及「北投空中纜車興建」作為組織互動分析的操作媒介,在不同議題中,透過議題網絡的建構,運用網絡分析途徑探討參與其中的社區組織,藉以分析社區組織間的互動關係。研究發現,三大社區組織間由於組織運作上的差異,及在社區發展過程中組織分裂與議題合作的基礎,使得北投社區中已有一定程度相關的人力和資源,會基於經驗的傳承或議題的需求,形成治理上的分流,進一步形成「議題型」與「計畫型」社區組織的差異,建構出社區的雙元治理結構。
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In a newly emerging pluralistic democracy, how grassroots organizations interact? They tend to compete against each other for limited resources, having different positions in one issue, and need to cooperate to pursue common goals. Most importantly, they are in a repeated-game scenario in which they need to face each other in a very long period of time. This setting gives them important incentives to coordinate their actions to avoid possible conflicts. By a case study in the Beitou area of Taipei, Taiwan, this thesis examines the dynamics between civil associations, specifically Peitou Li Zen, Beitou Ecology Cultural, and History Workshop, and Beitou Cultural Foundation. This research indicates an equilibrium of dual-pole structure in grassroots level: associations would divide themselves by either “issue-oriented” or “project-oriented” automatically: the former is ideology-driven while the latter is resource-driven. Such identity-division avoids confrontation in fighting for resources in the meantime facilitates division of labor among them, and thus stabilize their relationship.en_US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研究目的......................................................4
第三節
研究設計......................................................6
第四節
文獻回顧.....................................................14
第二章
社區治理的實踐.....................................................26
第一節
相關概念定義與闡述.....................................................26
第二節
社區的治理.....................................................30
第三節
社區組織與社區治理網絡.....................................................39
第四節
北投社區的發展背景.....................................................48
第三章
社區組織運作與議題網絡互動分析.....................................................61
第一節
北投社區組織運作分析.....................................................61
第二節
北投社區組織議題網絡互動分析.....................................................91
第四章
社區組織的互動與雙元治理結構的出現....................................................112
第一節
社區組織的內外部互動關係....................................................112
第二節
雙元治理結構....................................................123
第三節
社區組織對北投社區的影響....................................................133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139
第一節
研究回顧與研究發現....................................................139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研究建議....................................................144
參考文獻....................................................148
附錄:訪談大綱....................................................163
zh_TW
dc.format.extent 1610205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0252014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社區治理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社區組織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治理網絡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北投社區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community governance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community organization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governance network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Beitou Communityen_US
dc.title (題名) 社區政治: 社區組織的分裂、合作與分立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王仕圖、官有垣、李宜興,2009,<非營利組織的相關理論>,收錄於蕭新煌、官有垣、陸宛蘋主編,《非營利部門:組織與運作》第二版,台北:巨流。
方孝謙,2008,<社會資本與社區營造:比較林邊與北投>,《社會科學論叢》,第2卷第1期,頁127-164。
王俊秀,2007,<「國民信託」運動與社會資本>,《北投社》,第44期,頁5-7。
王姿玫,2009,《北投文化基金會推動社區培力之研究》,國立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王培勳,1996,<如何推動社區化福利服務>,《社會福利》,第124 期,頁6-8。
方雅慧、林朝成,2011,<社區大學促進民眾公共議題參與歷程之研究:以北投社區大學「北投纜車弊案」社區督工專案為例>,《成人及終身教育學刊》,第17期,頁109-147。
王學志,2007,《地方反省能力與再發展:北投溫泉觀光模式之調查研究》,國立臺北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北投社編輯小組,1996a,<本會成立迄今活動紀要>,《北投社》,第1期,頁27-28。
北投社編輯小組,1996b,<本會成立迄今活動紀要>,《北投社》,第3期,頁26-29。
北投社編輯小組,2004,<北投溫泉博物館浴火重生紀實>,《北投社》,第32期,頁5-16。
北投社編輯小組,2006,<維護文化資產大家一起來>,《北投社》,第42期,頁4。
北投社編輯小組,2007,<臺北古蹟公益信託基金北投古蹟專案Q&A>,《北投社》,第45期,頁8-9。
北投社編輯小組,2008,,《北投社》,第49期,頁20。
丘昌泰,1999,《社區主義在環保政策過程中的困境與實踐》,台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委託研究計畫報告。
丘昌泰,2007,《鄰避情節與社區治理-台灣環保抗爭的困局與出路》,台北:韋伯。
邱昌泰、江明修,2008,<第三部門、公民社會與政府:台灣第三部門發展經驗的省思與前瞻>,收錄於江明修主編,《第三部門與政府—跨部門治理》,台北:智勝。
史美強,2000,<組織網絡與治理>,發表於「行政管理學術研討會」,2000年5月13日,臺北。
史美強、蔡武軒,2000,<網絡社會與治理概念初討>,《中國行政評論》,第10卷第1期,頁33-74。
江大樹、張力亞,2008,<社區營造、政策類型與治理網絡之建構:六星計畫的比較分析>,發表於「府際關係與地方治理研討會」,2008年10月25日,南投。
江大樹、張力亞,2009,〈非營利組織參與社區營造之角色與策略:以桃米生態村為例〉,收錄於余遜達、趙永茂主編,《參與式地方治理研究》,浙江:浙江大學出版社。
江明修,1995,<公共行政社區主義的理論與策略:整合國家與社會>,《國立政治大學學報》,第70期,頁159-195。
江岷欽、林鍾沂,1995,《公共組織理論》初版,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朱景鵬、吳松林,2010,<我國區域治理發展脈絡與展望>,《研考雙月刊》,第34卷第6期,頁12-22。
李佳欣,2013,《社區治理網絡中非營利組織政策倡議之研究—台北市八頭里仁協會之個案研究》,國立中央大學法律與政府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吳芝俸、李奉儒,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台北:桂冠。
吳建昇,2005,《探討社區型非營利組織與社區之互動—以新港文教基金會例》,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李柏諭,2005,<公私協力與社區治理的理論與實務:我國社區大學與政府經驗>,《公共行政學報》,第16期,頁59-106。
李柏諭,2011,<跨部門治理的理論與實踐:以蓮潭國際文教會館的委外經驗為例>,《公共行政學報》,第40期,頁41-76。
李雅玲,2005,《解嚴後台灣民間社團的發展與社區文化重建—兼以台北市八頭里仁協會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吳凱斌、王世燁,2002,<為北投生活環境帶來新的生機—北投憲章的發起>,《北投文化雜誌季刊》,第4期,頁28-30。
呂嘉泓,1999,《社區營造在永續發展中之角色:以嘉義縣山美社區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李聯康,2008,〈都市中的保育行動:以富陽公園與巴克禮公園的社區參與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林子凌、詹順貴,2013,<北投纜車:從山下站到山上站串連的一車車官商弊端>,《生態台灣》,第39期,頁1-10。
林志寰,2001,《北投非營利組織對居住環境影響之研究》,國立臺北大學地政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林雨青,2003,《地方型非營利組織在生態旅遊中所扮演的角色與功能:以北投文化基金會為例》,南華大學非營利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林易萱,2009,《私有地上的生態保育─以雙連埤的協力治理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林冠宏,2008,<運用公益信託基金模式-建構「北投古蹟專案」>,《北投社》,第49期,頁9-10。
林冠宏,2013a,<回顧、曲折與展望>,《北投社》,第67期,頁5-7。
林冠宏,2013b,<湯映百年 浴場風華>,《北投社》,第70期,頁5。
林振春,1999a,《社區營造的教育策略》,台北:師大書苑。
林振春,1999b,《台灣社區教育發展之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林悅寧,2008,《我國社區治理的歷史脈絡分析》,國立中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邱瑜瑾,2000,<台中市非營利組織資源網絡連結分析—社會網絡取向>,《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報》,第29期,頁117-165。
林瑞穗,1996,《社區發展與村里組織功能問題之探討》,台北:行政院研考會。
邱豐真,2006,《網絡與制度觀點下地方治理機制之研究》,國立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柯于璋,2005,<社區主義治理模式之理論與實踐-兼論台灣地區社區政策>,《公共行政學報》,第16期,頁33-57。
凃之詠,2007,《地方認同與社區學習網絡建構:以北投地區為例》,國立臺北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胡幼慧,2008,《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第二版,台北:巨流。
洪德仁,1996,<戀戀溫泉戀戀台北新故鄉>,《北投社》,第2期,頁5-6。
洪德仁,1997a,<北投生活環境博物園區芻議>,《北投社》,第7期,頁7-8。
洪德仁,1997b,《戀戀北投溫泉》初版,台北:玉山社。
洪德仁,1998,<北投!我的家>,《北投社》,第10期,頁3-4。
洪德仁,2000,《北投采風》初版,台北縣:人人月曆。
洪德仁,2006,《社區產業之研究—以北投文化基金會為例》,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行政與管理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洪德仁,2007,《醫師與社區的邂逅》,台北:唐山。
孫本初、李明寰,2004,<網絡治理與政策民主化>,《人事月刊》,第38卷第1期,頁6-12。
徐世榮,1999,<新社會運動、非營利組織、與社會意識的興起>,《中國行政》,第66卷,頁1-19。
孫柏瑛,2004,《當代地方治理—面向21世紀的挑戰》,北京:中國人民大學。
孫梅芬,2007,《社區型非營利組織對公民參與之影響:以內湖安全社區促進會為例》,淡江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公共政策碩士學位論文。
徐震、林萬億,1983,《當代社會工作》,台北:五南。
徐震,1985,《社區發展-方法與研究》初版,台北:中國文化大學。
徐震,2001,《社區與社區發展》,台北:正中。
祝養廉,2011,《從地方治理觀點析探土城桐花節》,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莊文忠,2007,<倡議型非營利組織政策倡議的創新策略與途徑>,《第三部門學刊》,第7卷,頁115-138。
郭中瑞,1997,<生態‧環境博物館>,《北投社》,第7期,頁5-6。
陳世明、陳柏宗,2006,<社區組織參與老人社區照顧之研究:以台南市長榮社區為例>,《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第10卷第1期,頁49-113。
張聿文,2001,<搶救楓樹與林蔭大道>,《北投社》,第20期,頁18-19。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
張亞中,2001,<全球化下的全球治理:主體與權力的解析>,《問題與研究》,第40卷第4 期,頁3。
莊孟榮,2001,《探討北投溫泉博物館形塑過程與居民參與機制》,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陳恆鈞,2002,《治理互賴與政策執行》,台北:商鼎文化。
畢恆達,2008,<詮釋學與質性研究>,收錄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第二版,台北:巨流。
許陽明,1996a,<北投溫泉鄉的建構與經營>,《北投社》,第2期,頁3-4。
許陽明,1996b,<「北投溫泉親水公園」計畫案榮獲市政府頒發「優良都市設計獎」>,《北投社》,第3期,頁4。
許陽明,1996c,<流落他鄉的新北投火車站>,《北投社》,第3期,頁16-17。
許陽明,1996d,<北投溫泉一百年1896-1996>,《北投社》,第4期,頁3。
許陽明,1997a,<「北投溫泉公共浴場」還有一大段路要走>,《北投社》,第5期,頁3。
許陽明,1997b,<北投溫泉博物館之建構與規劃>,《北投社》,第6期,頁4-6。
許陽明,1997c,<「北投生活環境博物園區」的建構與步驟>,《北投社》,第7期,頁3-4。
許陽明,2000,《女巫之湯》,台北縣:新新聞文化。
陳欽春,2000,<社區主義在當代治理模式中的定位與展望>,《中國行政評論》,第10卷第1期,頁183-215。
張菀珍,2002,《社區組織建構社區學習網絡之研究—以台北市文山社區大學和台北市八頭里仁協會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張詠羚,2005,《非營利組織與社區發展:以台灣藍色東港溪保育協會倡導「林邊溪右岸聯盟」為例》,國立中正大政治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陳銘國,2010,《北投溫泉產業治理之研究-區公所角色觀點》,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陳慧慈,1996a,<寧有一千人來享溫泉 不要一千人來搭纜車>,《北投社》,第1期,頁18-19。
陳慧慈,1996b,<尋回失散親人重迎新北投火車站>,《北投社》,第3期,頁15。
陳慧慈,2007a,<一人一卡護持北投古蹟永續發展>,《北投社》,第44期,頁4。
陳慧慈,2007b,<「新北投車站風華重現」公益信託運動記者會有感>,《北投社》,第45期,頁5。
陳慧慈,2009,<指定文化景觀區 保護北投溪與北投石>,《北投社》,第53期,頁6。
陶蕃瀛,2000,<社區發展工作的基本原則與方法〉,收錄於林瑞欽主編,《新台灣社會發展學術叢書:社區篇》,台北:允晨文化。
張瀞文,1997,<一個社區成功推動古蹟的案例>,《北投社》,第5期,頁4-6。
游子熠,2011,《地方治理與溫泉產業政策網絡-以礁溪鄉溫泉產業政策網絡為例》,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黃心瑜,2001,《非營利組織成員轉換性學習之探討—以台北市八頭里仁協會為例》,國立臺灣大學農業推廣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黃建銘,2000,<對臺北市政府設置「次分區」之探討>,《中國地方自治》,第53卷第11期,頁17-26。
曾瑞佳,2010,《區級社區治理中跨部門夥伴關係之研究-以台北市北投區例》,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黃源協,2004,<台灣社區工作何去何從:社區發展?社區營造?>,《社區發展季刊》,第 107 期,頁78-87。
黃源協、蕭文高,2010,《社區工作》,台北:空大。
黃煌雄、郭石吉、林時機,2001,《社區總體營造總體檢調查報告書》,台北:遠流。
馮燕,2000,<非營利組織之定義、功能與發展>,收錄於蕭新煌主編,《非營利部門:組織與運作》,台北:巨流。
黃躍雯,2004,<從溫柔鄉到「新」溫泉鄉:新北投休憩空間再發展機制的探究>,《地理學報》,第38期,頁63-91。
詹欣華,2003,〈社區永續發展:以南投縣桃米社區為例〉,國立中正大政治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楊佳穎,2010,《社區治理與公民參與:內湖安全社區與東勢安全社區之比較分析》,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賈堅一,2007,<開創以公益信託模式讓「新北投車站風華重現」>,《北投社》,第45期,頁1。
葉肅科,2008,<布達佩斯宣言之後:台灣以社區發展建構公民社會的省思>,《社區發展季刊》,第123期,頁212-236。
廖坤榮,2004,<台灣農會的社會資本形成與政策績效>,《政治科學論叢》,第22期,頁181-220。
廖俊松,2007,<從網絡治理觀點觀察重建區社區總體營造計畫之執行>,《政策研究學報》,第7期,頁35-64。
趙海燕,2004,《非營利組織推動社區學習的策略之研究—以財團法人北投文化基金會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劉仲冬,2008,<量與質社會研究的爭議及社會研究未來的走向及出路>,收錄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第二版,台北:巨流。
蔡宏進,1996,《社區原理》,台北:三民。
鄭和,2009,《鄉村型社區營造之網絡治理策略-南投縣國姓鄉梅林社區個案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學系碩士學位論文。
鄭宗枚,2002,《鄉村社區組織間關係之研究-以新港文教基金會為例》,國立臺灣大學農業推廣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佳蕙,2007,《建構在地化老人安養治理網絡之研究-以「菩提長青老人福利社區」實驗計畫為例》,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學系碩士學位論文。
鄭煥群,2009,《社區治理的新型態:以大溪聯合旗艦社區為例》,元智大學資訊社會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盧昱伶,2013,《公民參與公益信託之研究-以新北投火車站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謝明海,2013,<逝去的風華與重現的喜樂>,《北投社》,第67期,頁8-9。
謝國清,2013,<從辯論中深思北纜>,《北投社》,第70期,頁18-19。
魏劍青,2006,《社區居民之民眾參與、社區依附與永續觀光發展態度關係之研究: 以北投溫泉區為例》,中國文化大學觀光事業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羅秀華,2003,《文山社區由充權到治理的發展歷程》,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博士學位論文。
關智宇,1998,《非營利組織與政府組織合作關係之研究—以台北市社區理事長與里長為對象》,國立中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蘇麗瓊、田基武,2004,<新故鄉社區營造計畫」與「社區營造條例草案」的介紹>,《社區發展季刊》,第 107 期,頁5-22。
顧忠華,2009,<非營利組織與社區和社會改革>,收錄於蕭新煌、官有垣和陸宛蘋主編,《非營利部門:組織與運作》第二版,台北:巨流。
貳、西文部分
Agrawal, Arun., and Clark C. Gibson (2001). Communities and the Environment: Ethnicity, Gender, and the State in Community-Based Conservation. New Brunswick, New Jersey, and London: Rutgers University Press.
Brueggemann, William. G. (2006). The Practice of Macro Social Work. Belmont, CA: Thomson Higher Education.
Dahl, Robert. A. (1961). Who Governs? Democracy and Power in an American City. New Haven, CT: Yale University Press.
Dubois, A., and Hakansson, H. (1997). “Relationships as Activity Links.” The Formation of Inter-Organization Network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Friend, J.K., Power, J.M., and Yewlett, C.J.L. (1974). Public Planning: The Inter-Corporate Dimension. London: Tavistock.
Jones, D., and Smith, L. (eds). (1981). Deprivation and Community Action. London: Association of Community Workers/ Routledge.
Kettl, Donald F. (1993) “Public Administration: The State of the Field.” Political Science: The State of the Discipline II,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Association.
King, Gary, Robert Keohane, and Sidney Verba (1994). Designing Social Inquiry: Scientific Inference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NJ: Princeton.
Kooiman, J. (eds). (1993). Modern Governance: New Government-Society Interactions. London: Sage.
Marwell, Nicole P. (2004). “Privatizing the Welfare State: Non Profit Community-Based Organizations as Political Actor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69(2), 265-291.
Milofsky, C. (1979). Defining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and Community: A Review of Socialogical Literature. New Haven, CT: Yale University Press.
Osborne, David and Ted Gaebler. (1992). Reinventing Government: How the Entrepreneurial Spirit is Transforming the Public Sector. New York: A
William Patrick Book.
Ostrom, V. (1989). The Intellectual Crisis in American Public Administration. Tuscaloosa, AL: The University of Alabama Press.
Rhodes, R. A. W. (1997). Understanding Governance. Buckingham: Open University Press.
Rhodes, R. A. W. (2000). “The Governance Narrative: Key Finding and Lessons From the ESRC`S Whitehall Programme.” Public Administration, 78(4), 345-363.
Ross, M. (1967). Community Organization: Theory,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New York: Harper and Row.
Smouts, M.C. (1998). “The Proper Use of Governance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ternational Social Science Journal, 50(155), 81-89.
Stewart, J. (1995). “A Future for Local Authorities as Community Government.” in John Stewart and Gerry Stoker (eds), Local Government in the 1990s, London: Macmillan.
Stoker, G. (1996). “Redefining Local Democracy.” in Lawrence Pratchett and David Wilson (eds), Local Democracy and Local Government, Basingstoke:
Macmillan.
Stoker, G. (1998). “Governance as Theory: Five Propositions.” International Social
Science Journal, 50(1), 17-29.
Sullivan, H. (2001). “Modernisation, Democratisation and Community Governance.” Local Government Studies, 27(3), 1-24.
Yin, R. K. (1984). Case Study Research: Design and Methods. Beverly Hills, CA: Sage.
参、網路資料
北投健康綠活節網站
http://www.beitou-greenlife.org.tw/web/modules/tadnews/index.php?nsn=154
社團法人台北市八頭里仁協會
http://www.peitou.org.tw/home
財團法人台北市北投文化基金會http://www.ptcf.org.tw/ptcf2/web/introblock/index.php
臺北市北投區戶政事務所
http://www.bthr.taipei.gov.tw/np.asp?ctNode=2311&mp=102131
臺北市北投區公所
http://www.btdo.taipei.gov.tw/
臺灣公益團體自律聯盟http://www.twnpos.org.tw/team/team_detail.php?Key=99&fID=1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