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contributor | 東亞研究所 | |
dc.creator (作者) | 康四維 | zh_TW |
dc.creator (作者) | Kang, See-Way | |
dc.date (日期) | 2008-10 | |
dc.date.accessioned | 4-Mar-2015 11:45:13 (UTC+8) | - |
dc.date.available | 4-Mar-2015 11:45:13 (UTC+8) | - |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 4-Mar-2015 11:45:13 (UTC+8) | - |
dc.identifier.uri (URI) |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73635 | - |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 「突厥斯坦」源自波斯語,意謂「逐水草而居的人」,自帝俄於19 世紀中期入侵中亞後,將位於中亞以東包括中國新疆在內的地區稱為「東突厥斯坦」或「東土耳其斯坦」,將之定位為併吞中亞後之侵略目標。1944 年至1946 年,蘇聯在新疆伊犁、塔城、阿山等三區以武力扶植成立「東土耳其斯坦共和國」政權,中共黨史對此稱為「三區革命」,而國民政府則多稱為伊寧事件(變)或東土耳其斯坦共和國事變。東突問題之所以長期存在,主因除了宗教、民族等因素之外,亦包括了蘇俄當時對中國侵略者的角色,以及中共在建政前後對於蘇聯的依附,以致無法理順對於新疆統治權之完整性論述,而其矛盾就源自對於「三區革命」的定義問題,以致東突迄今都能找到國家存在之依據,並於歐洲、美國設立流亡政府。本文研究目的在於,從歷史的延續性觀點以及中國少數民族所處之特殊時空背景,探討「三區革命」事件之背景與經過,釐清國民政府與中共對於「三區革命」性質定位,反思東突問題之歷史根源。 | |
dc.format.extent | 1699052 bytes | - |
dc.format.mimetype | application/pdf | - |
dc.relation (關聯) | 展望與探索,6(10),42-59 | |
dc.subject (關鍵詞) | 東突厥斯坦;東土耳其斯坦共和國;三區革命;伊犁事變 | |
dc.title (題名) | 東突問題探源—新疆「三區革命」研究 | zh_TW |
dc.title.alternative (其他題名) | The Root Cause of East-Turkistan Issue:A Study of Xinjiang’s “Three Region’s Revolution” | |
dc.type (資料類型) | article | e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