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cations-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NCCU Library

Citation Infomation

Related Publications in TAIR

題名 文革後中國電影中的女性形象-以彭小蓮、胡玫、李少紅的電影為例
Women image in Post-Cultural Revolution Chinese films-Case studies of Xiaolian Peng. Mei Hu. and Shaohong Li’s films
作者 文玫今
Wen, Mei Chin
貢獻者 關向光
Guan, Xiang Guang
文玫今
Wen, Mei Chin
關鍵詞 中國電影
女性形象
標出性
女性意識
Chinese Film
Women Image
markedness
female consciousness
日期 2012
上傳時間 1-Apr-2015 10:00:44 (UTC+8)
摘要 中國電影的發展長時間受制於中共的政治意識形態,中共建政後,表面上來看中國婦女的確是解放的,然實際上卻是性別消溶於轟轟烈烈的革命運動之中;文革時期,「樣板戲電影」中的女性被塑造成革命的女性形象,她們有明顯的「男性化」傾向,作為階級政治、男性界定的符號而存在,缺乏該有的女性特徵,更遑論有自身的女性意識;文革結束後,直到1978年12月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確立了「實事求是,解放思想」,中國電影創作才逐漸回到了現實主義創作的道路上,此外該時期的中國女性導演人數較前期增加許多。本文以符號學「標出性」理論為基礎,並將電影創作者的切入視角區分為「正常視角」及「標出視角」來分析男、女導演的性別視角,結果發現本文研究對象中,女導演彭小蓮、胡玫、李少紅作品的「標出視角」(即女性獨立自主、追求自我價值、不為人所重視的空間等)較明顯,而「正常視角」則相對缺乏,僅於少數作品發現有服從紀律(《女兒樓》)、男尊女卑(《紅色清晨》)、男性尊嚴(《紅西服》)等「正常視角」;至於男導演張藝謀則兩者兼具,然而其作品雖可見女性獨立、倔強、大膽的「標出視角」,惟「正常視角」(即封建社會、大家庭權力結構、傳宗接代觀念、著重婚喪儀式、沉重的歷史感等)卻更加明顯。張藝謀早期的電影雖以女性為主角,但他在書寫女性時,仍舊受制於男權中心主義,這些女性是以一個「被看」的客體存在,是為滿足男導演和觀眾的觀看期待,而這些女性形象承載的是超出其自身之外更宏大的社會歷史意涵;反觀女導演,她們電影中的女性除具有明確的自我獨立意識外,她們對於女性心理狀態和真實情感等層面,更能細膩地表述,特別是在表現女性不為人所重視的空間上。
參考文獻 1.E. Ann Kaplan,曾偉禎等譯,《女性與電影─攝影機前後的女性》,臺北:遠流,1997。
2.Laura Mulvey,周傳基譯,〈視覺快感與敘事電影〉,李恆基、楊遠嬰主編,《外國電影理論文選》,上海:文藝出版社,1995。
3.Michael Argyle,王文秀、陸洛譯,《人際行為心理學》,臺北:巨流,1995。
4.Sue Thornham,艾曉明、宋素鳳、馮芃芃譯,《激情的疏離:女性主義電影理論導論》,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
5.W. Lawrence Neuman,王佳煌、潘中道等譯,《當代社會研究法─質化與量化途徑》,臺北:學富文化發行,2002。
6.吳小麗、徐甡民,《九十年代中國電影論》,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5。
7.吳菁,《消費文化時代的性別想像:當代中國影視流行劇中的女性呈現模式》,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8.李小江,《解讀女人》,高雄市:宏文館圖書出版,2002。
9.李小江、朱虹、董玉秀主編,《性別與中國》,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4。
10.李幼新編,《港臺六大導演》,臺北:自立出版,1986。
11.李多鈺主編,《中國電影百年:1905~1976》,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5。
12.李臺芳,《女性電影理論》,臺北:揚智文化,1996。
13.劭牧君,〈中國電影創新之路〉,羅藝軍主編,《中國電影理論文選(20─80年代)下》,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2年。
14.林年同,〈中國電影的藝術形式與美學思想〉,《中國電影美學》,臺北:允晨文化,1991。
15.唐小兵編,《再解讀:大眾文藝與意識形態》,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3。
16.馬銳,〈2006年電影史研究述評〉,《中國電影年鑑2007》,北京:中國電影年鑑社,2007。
17.張久英編著,《翻拍張藝謀》,北京:中國盲文出版社,2001。
18.張會軍,《北京電影學院78班回憶錄》,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
19.陸紹陽,《中國當代電影史:1977年以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20.彭吉象,《電影:銀幕世界的魅力》,臺北:淑馨出版社,1995。
21.景虹梅,〈激情燃燒的歲月―「十七年」電影的輝煌與尷尬〉,《中國電影年鑒2005(總第25卷)》,北京:中國電影年鑒社,2007。
22.游鑑明、羅梅君、史明主編,《共和時代的中國婦女》,臺北:左岸,2007。
23.程季華主編,《中國電影發展史》,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1980年。
24.舒曉鳴,〈新中國「十七年」電影的歷史評價〉,酈蘇元、胡克、楊遠嬰主編,《新中國電影50年》,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0。
25.楊遠嬰,〈女性文化語境中的大陸女性電影〉,葉月瑜、卓伯棠、吳昊編,《三地傳奇:華語電影二十年》,臺北:財團法人國家電影資料館,1999。
26.楊遠嬰,〈女性主義與中國女性電影〉,李天鐸編,《當代華語電影論述》,臺北:時報文化,1996。
27.楊遠嬰,〈女性主義與中國女性電影〉,李天鐸編著,《當代華語電影論述》,臺北:時報文化,1996。
28.楊遠嬰、魏時煜編著,《女性的電影:對話中日女導演》,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
29.葉至誠,《社會科學概論》,臺北:揚智文化,2000。
30.翟建農,〈「文革」時期故事電影初探〉,酈蘇元、胡克、楊遠嬰主編,《新中國電影50年》,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0。
31.趙毅衡,《符號學》,臺北:新銳文創,2012。
32.趙靜,《我是女導演》,香港:千尋出版社,2010。
33.戴錦華,〈可見與不可見:當代中國電影中的女性與女性的電影〉,李小江、朱虹、董玉秀主編,《主流與邊緣》,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9。
34.戴錦華,〈可見與不可見:當代中國電影中的女性與女性的電影〉,李小江等編,《主流與邊緣》,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9。
35.戴錦華,《斜塔瞭望:中國電影文化1978-1998》,臺北:遠流,1998。
36.鐘大豐、舒曉鳴,《中國電影史》,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5。
37.吳素萍,〈性別與敘事:張藝謀電影中的女性形象〉,《電影評介》,2007年第19期,頁40-41。
38.宋光瑛,〈銀幕中心的他者:「革命樣板戲電影」中的女性形象〉,《文藝研究》,2007年第4期,頁103-111。
39.李祥林,〈政治意念和女性意識的雙重變奏──對 「樣板戲」女角塑造的檢討反思〉,《四川戲劇》,1998年第4期,頁18-22。
40.李學武,〈空間和女性的寓言―解讀彭小蓮「上海三部曲」〉,《當代電影》,2006年第4期,頁135-138。
41.周清平,〈性別政治話語中的優雅轉身─中國新世紀女性電影研究〉,《當代文壇》,2007年第2期,頁136-139。
42.屈雅君,〈女為悅己者容─關於男性電影的女性批評〉,《當代電影》,1994年第6期,頁53-55。
43.金丹元、曹瓊,〈女性主義、女性電影抑或是女性意識─重識當下中國電影中涉及的幾個女性話題〉,《社會科學》,2007年第12期,頁171-180。
44.柳迪善,〈蘇聯電影在中國─五十年代的考察〉,《電影藝術》,2008年第4期,頁55-60。
45.洪宏,〈論「十七年」中蘇電影關係─「日丹諾夫主義」與「解凍」思潮對中國電影的影響〉,《電影藝術》,2006年第3期,頁35-42。
46.洪宏,〈論「十七年」電影與歐美電影關係〉,《當代電影》,2008年第9期,頁66-69。
47.胡辛、何靜,〈難以超越的性別視角―1949年後中國男導演的女性電影敘事管窺〉,《江西社會科學》,第2008年8期,頁240-244。
48.范志忠,〈尋找被逐者的精神家園─試論新時期中國女性電影的文化意蘊〉,《當代電影》,1994年第6期,頁46-52。
49.范玲娜,〈作為符號的女性―論「樣板戲」中革命女性的異化〉,《涪陵師範學院學報》,2004年第4期,頁28-31。
50.若雪,〈李少紅和她的電影〉,《藝術廣角》,1995年第2期,頁7-10。
51.夏江玲、王炎,〈張藝謀電影中女性形象的流變〉,《文學與影視》,2009年第3期,頁168-169。
52.秦曉紅,〈女性生存狀態的中國鏡像─論中國電影中的女性形象建構〉,《湖南社會科學》,2006年第3期,頁138-141。
53.高耀山,〈接觸彭小蓮〉,《黃河文學》,2005年第1期,頁38-40。
54.張偉、應雄,〈走出定勢―與李少紅談李少紅的電影創作〉,《當代電影》,1995年第4期,頁46-52。
55.張維平,〈沉重的肉身―論張藝謀電影中女性形象的塑造〉,《現代婦女》,2011年第4期,頁29-31。
56.畢恆達,〈女性性別意識形成歷程〉,《通識教育季刊》,2004年第11卷第1-2期,頁111-138。
57.陳吉德,〈樣板戲:女性意識的迷失與遮蔽〉,《上海戲劇》,2001年第9期,頁25-27。
58.陳嬿如,〈當代中國影視中的女性形象之嬗變〉,《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第4期,頁14-21。
59.陸紹陽,〈外國電影對「十七年電影」敘事的影響〉,《北京電影學院學報》,2008年第5期,頁8-12。
60.章旭清,〈「他者」與「解構」─女性主義電影理論的關鍵詞解讀〉,《徐州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32卷第1期,頁54-57。
61.喻德術,〈揭秘中國電影審查制〉,《報刊薈萃》,2007年第5期,頁64-65。
62.彭松喬,〈「樣板戲」敘事:「他者」觀照下的女性革命神話〉,《江漢大學學報》,2004年第1期,頁43-47。
63.馮嶺,〈在歷史和記憶中追尋―中國女性導演電影藝術創作探索與回顧〉,《電影評介》,2000年第2期,頁22-25。
64.黃斌,〈專訪金雞獎最佳導演彭小蓮:上海,每棟房子都是傳奇〉,《新聞晨報》,2004年9月20日。
65.黃寶峰,〈百年中國電影中的女性形象〉,《湖南大眾傳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4年第4卷第1期,頁74-77。
66.董玉芝,〈試論中國當代女導演作品中女性意識的覺醒〉,《電影評介》,2007年第14期,頁6-7。
67.蒲洪花,〈論彭小蓮電影中女性形象的塑造〉,《導演評述/電影文學》,2009年第15期,頁39-40。
68.趙惠娟,〈解析張藝謀早期電影的女性意識〉,《電影文學》,2010年第21期,頁72-73。
69.趙進,〈發現被忽視的真相―中國當下影壇的代表性女性導演〉,《電影》,2007年第3期,頁30-31。
70.劉勇,〈人文關懷與歷史理性―李少紅影視作品審美價值取向初探〉,《影視評論》,2007年第20期,頁10-11。
71.劉春萍,〈析張藝謀電影中女性形象的變化〉,《電影文學》,2012年第9期,頁29-30。
72.鄭偉龍、陳楓,〈李少紅:中國女性主義影視研究的一個標本―李少紅及其影視女性主義解讀之一〉,《創新》,2011年第3期,頁111-114。
73.鄧曉川,〈中國八、九十年代女性電影的敘事策略〉,《北京電影學院學報》,1998年1月,頁76-84。
74.鄧曉川、王志敏,〈中國八、九十年代女性電影的敘事策略〉,《北京電影學院學報》,1998年第1期,頁76-84。
75.謝曉霞、崔同科,〈女性視角、歷史與鏡像─李少紅電影研究〉,《當代文壇》,2005年第5期,頁102-105。
76.謝曉霞、崔同科,〈女性視角、歷史與鏡像―李少紅電影研究〉,《當代文壇》,2005年第5期,頁102-105。
77.魏紅霞,〈新時期中國電影女性形象〉,《婦女研究論叢》,1994年第1期,頁51-54。
78.劉霞,〈新世紀中國大陸女性電影中的女性形象分析〉,北京: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碩士論文,2007。
78.Harriet Evans, “The Language of Liberation: Gender and Jiefang in Early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Discourse,” in Jeffrey N. Wasserstrom, ed., Twentieth-Century China, pp.193-220.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東亞研究所
96260004
101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6260004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關向光zh_TW
dc.contributor.advisor Guan, Xiang Guangen_US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文玫今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Wen, Mei Chinen_US
dc.creator (作者) 文玫今zh_TW
dc.creator (作者) Wen, Mei Chinen_US
dc.date (日期) 2012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Apr-2015 10:00:44 (UTC+8)-
dc.date.available 1-Apr-2015 10:00:44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Apr-2015 10:00:44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096260004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74237-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東亞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6260004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1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中國電影的發展長時間受制於中共的政治意識形態,中共建政後,表面上來看中國婦女的確是解放的,然實際上卻是性別消溶於轟轟烈烈的革命運動之中;文革時期,「樣板戲電影」中的女性被塑造成革命的女性形象,她們有明顯的「男性化」傾向,作為階級政治、男性界定的符號而存在,缺乏該有的女性特徵,更遑論有自身的女性意識;文革結束後,直到1978年12月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確立了「實事求是,解放思想」,中國電影創作才逐漸回到了現實主義創作的道路上,此外該時期的中國女性導演人數較前期增加許多。本文以符號學「標出性」理論為基礎,並將電影創作者的切入視角區分為「正常視角」及「標出視角」來分析男、女導演的性別視角,結果發現本文研究對象中,女導演彭小蓮、胡玫、李少紅作品的「標出視角」(即女性獨立自主、追求自我價值、不為人所重視的空間等)較明顯,而「正常視角」則相對缺乏,僅於少數作品發現有服從紀律(《女兒樓》)、男尊女卑(《紅色清晨》)、男性尊嚴(《紅西服》)等「正常視角」;至於男導演張藝謀則兩者兼具,然而其作品雖可見女性獨立、倔強、大膽的「標出視角」,惟「正常視角」(即封建社會、大家庭權力結構、傳宗接代觀念、著重婚喪儀式、沉重的歷史感等)卻更加明顯。張藝謀早期的電影雖以女性為主角,但他在書寫女性時,仍舊受制於男權中心主義,這些女性是以一個「被看」的客體存在,是為滿足男導演和觀眾的觀看期待,而這些女性形象承載的是超出其自身之外更宏大的社會歷史意涵;反觀女導演,她們電影中的女性除具有明確的自我獨立意識外,她們對於女性心理狀態和真實情感等層面,更能細膩地表述,特別是在表現女性不為人所重視的空間上。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文獻回顧 4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架構 12
第二章 性別視角與張藝謀電影中女性形象的建構 17
第一節 張藝謀電影中的女性 17
第二節 男女導演視角的差異 23
第三章 1949~1976年中國電影中女性形象的演變 26
第一節 中共建政前的中國電影 26
第二節 「十七年」電影的女性形象 28
第三節 文革時期電影的女性形象 33
第四章 文革後中國女性導演電影中的女性形象 37
第一節 文革結束後中國電影的「恢復時期」 37
第二節 文革後中國導演的電影教育 39
第三節 文革後中國女性導演女性意識的建構與阻礙 41
第五章 影響文革後中國女性導演創作與女性意識建構的因素分析 47
第一節 彭小蓮的創作手法 47
第二節 胡玫的創作手法 51
第三節 李少紅的創作手法 54
第六章 結論 59
參考書目 66
zh_TW
dc.format.extent 1638541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6260004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中國電影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女性形象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標出性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女性意識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Chinese Film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Women Image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markedness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female consciousnessen_US
dc.title (題名) 文革後中國電影中的女性形象-以彭小蓮、胡玫、李少紅的電影為例zh_TW
dc.title (題名) Women image in Post-Cultural Revolution Chinese films-Case studies of Xiaolian Peng. Mei Hu. and Shaohong Li’s films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E. Ann Kaplan,曾偉禎等譯,《女性與電影─攝影機前後的女性》,臺北:遠流,1997。
2.Laura Mulvey,周傳基譯,〈視覺快感與敘事電影〉,李恆基、楊遠嬰主編,《外國電影理論文選》,上海:文藝出版社,1995。
3.Michael Argyle,王文秀、陸洛譯,《人際行為心理學》,臺北:巨流,1995。
4.Sue Thornham,艾曉明、宋素鳳、馮芃芃譯,《激情的疏離:女性主義電影理論導論》,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
5.W. Lawrence Neuman,王佳煌、潘中道等譯,《當代社會研究法─質化與量化途徑》,臺北:學富文化發行,2002。
6.吳小麗、徐甡民,《九十年代中國電影論》,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5。
7.吳菁,《消費文化時代的性別想像:當代中國影視流行劇中的女性呈現模式》,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8.李小江,《解讀女人》,高雄市:宏文館圖書出版,2002。
9.李小江、朱虹、董玉秀主編,《性別與中國》,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4。
10.李幼新編,《港臺六大導演》,臺北:自立出版,1986。
11.李多鈺主編,《中國電影百年:1905~1976》,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5。
12.李臺芳,《女性電影理論》,臺北:揚智文化,1996。
13.劭牧君,〈中國電影創新之路〉,羅藝軍主編,《中國電影理論文選(20─80年代)下》,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2年。
14.林年同,〈中國電影的藝術形式與美學思想〉,《中國電影美學》,臺北:允晨文化,1991。
15.唐小兵編,《再解讀:大眾文藝與意識形態》,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3。
16.馬銳,〈2006年電影史研究述評〉,《中國電影年鑑2007》,北京:中國電影年鑑社,2007。
17.張久英編著,《翻拍張藝謀》,北京:中國盲文出版社,2001。
18.張會軍,《北京電影學院78班回憶錄》,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
19.陸紹陽,《中國當代電影史:1977年以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20.彭吉象,《電影:銀幕世界的魅力》,臺北:淑馨出版社,1995。
21.景虹梅,〈激情燃燒的歲月―「十七年」電影的輝煌與尷尬〉,《中國電影年鑒2005(總第25卷)》,北京:中國電影年鑒社,2007。
22.游鑑明、羅梅君、史明主編,《共和時代的中國婦女》,臺北:左岸,2007。
23.程季華主編,《中國電影發展史》,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1980年。
24.舒曉鳴,〈新中國「十七年」電影的歷史評價〉,酈蘇元、胡克、楊遠嬰主編,《新中國電影50年》,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0。
25.楊遠嬰,〈女性文化語境中的大陸女性電影〉,葉月瑜、卓伯棠、吳昊編,《三地傳奇:華語電影二十年》,臺北:財團法人國家電影資料館,1999。
26.楊遠嬰,〈女性主義與中國女性電影〉,李天鐸編,《當代華語電影論述》,臺北:時報文化,1996。
27.楊遠嬰,〈女性主義與中國女性電影〉,李天鐸編著,《當代華語電影論述》,臺北:時報文化,1996。
28.楊遠嬰、魏時煜編著,《女性的電影:對話中日女導演》,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
29.葉至誠,《社會科學概論》,臺北:揚智文化,2000。
30.翟建農,〈「文革」時期故事電影初探〉,酈蘇元、胡克、楊遠嬰主編,《新中國電影50年》,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0。
31.趙毅衡,《符號學》,臺北:新銳文創,2012。
32.趙靜,《我是女導演》,香港:千尋出版社,2010。
33.戴錦華,〈可見與不可見:當代中國電影中的女性與女性的電影〉,李小江、朱虹、董玉秀主編,《主流與邊緣》,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9。
34.戴錦華,〈可見與不可見:當代中國電影中的女性與女性的電影〉,李小江等編,《主流與邊緣》,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9。
35.戴錦華,《斜塔瞭望:中國電影文化1978-1998》,臺北:遠流,1998。
36.鐘大豐、舒曉鳴,《中國電影史》,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5。
37.吳素萍,〈性別與敘事:張藝謀電影中的女性形象〉,《電影評介》,2007年第19期,頁40-41。
38.宋光瑛,〈銀幕中心的他者:「革命樣板戲電影」中的女性形象〉,《文藝研究》,2007年第4期,頁103-111。
39.李祥林,〈政治意念和女性意識的雙重變奏──對 「樣板戲」女角塑造的檢討反思〉,《四川戲劇》,1998年第4期,頁18-22。
40.李學武,〈空間和女性的寓言―解讀彭小蓮「上海三部曲」〉,《當代電影》,2006年第4期,頁135-138。
41.周清平,〈性別政治話語中的優雅轉身─中國新世紀女性電影研究〉,《當代文壇》,2007年第2期,頁136-139。
42.屈雅君,〈女為悅己者容─關於男性電影的女性批評〉,《當代電影》,1994年第6期,頁53-55。
43.金丹元、曹瓊,〈女性主義、女性電影抑或是女性意識─重識當下中國電影中涉及的幾個女性話題〉,《社會科學》,2007年第12期,頁171-180。
44.柳迪善,〈蘇聯電影在中國─五十年代的考察〉,《電影藝術》,2008年第4期,頁55-60。
45.洪宏,〈論「十七年」中蘇電影關係─「日丹諾夫主義」與「解凍」思潮對中國電影的影響〉,《電影藝術》,2006年第3期,頁35-42。
46.洪宏,〈論「十七年」電影與歐美電影關係〉,《當代電影》,2008年第9期,頁66-69。
47.胡辛、何靜,〈難以超越的性別視角―1949年後中國男導演的女性電影敘事管窺〉,《江西社會科學》,第2008年8期,頁240-244。
48.范志忠,〈尋找被逐者的精神家園─試論新時期中國女性電影的文化意蘊〉,《當代電影》,1994年第6期,頁46-52。
49.范玲娜,〈作為符號的女性―論「樣板戲」中革命女性的異化〉,《涪陵師範學院學報》,2004年第4期,頁28-31。
50.若雪,〈李少紅和她的電影〉,《藝術廣角》,1995年第2期,頁7-10。
51.夏江玲、王炎,〈張藝謀電影中女性形象的流變〉,《文學與影視》,2009年第3期,頁168-169。
52.秦曉紅,〈女性生存狀態的中國鏡像─論中國電影中的女性形象建構〉,《湖南社會科學》,2006年第3期,頁138-141。
53.高耀山,〈接觸彭小蓮〉,《黃河文學》,2005年第1期,頁38-40。
54.張偉、應雄,〈走出定勢―與李少紅談李少紅的電影創作〉,《當代電影》,1995年第4期,頁46-52。
55.張維平,〈沉重的肉身―論張藝謀電影中女性形象的塑造〉,《現代婦女》,2011年第4期,頁29-31。
56.畢恆達,〈女性性別意識形成歷程〉,《通識教育季刊》,2004年第11卷第1-2期,頁111-138。
57.陳吉德,〈樣板戲:女性意識的迷失與遮蔽〉,《上海戲劇》,2001年第9期,頁25-27。
58.陳嬿如,〈當代中國影視中的女性形象之嬗變〉,《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第4期,頁14-21。
59.陸紹陽,〈外國電影對「十七年電影」敘事的影響〉,《北京電影學院學報》,2008年第5期,頁8-12。
60.章旭清,〈「他者」與「解構」─女性主義電影理論的關鍵詞解讀〉,《徐州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32卷第1期,頁54-57。
61.喻德術,〈揭秘中國電影審查制〉,《報刊薈萃》,2007年第5期,頁64-65。
62.彭松喬,〈「樣板戲」敘事:「他者」觀照下的女性革命神話〉,《江漢大學學報》,2004年第1期,頁43-47。
63.馮嶺,〈在歷史和記憶中追尋―中國女性導演電影藝術創作探索與回顧〉,《電影評介》,2000年第2期,頁22-25。
64.黃斌,〈專訪金雞獎最佳導演彭小蓮:上海,每棟房子都是傳奇〉,《新聞晨報》,2004年9月20日。
65.黃寶峰,〈百年中國電影中的女性形象〉,《湖南大眾傳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4年第4卷第1期,頁74-77。
66.董玉芝,〈試論中國當代女導演作品中女性意識的覺醒〉,《電影評介》,2007年第14期,頁6-7。
67.蒲洪花,〈論彭小蓮電影中女性形象的塑造〉,《導演評述/電影文學》,2009年第15期,頁39-40。
68.趙惠娟,〈解析張藝謀早期電影的女性意識〉,《電影文學》,2010年第21期,頁72-73。
69.趙進,〈發現被忽視的真相―中國當下影壇的代表性女性導演〉,《電影》,2007年第3期,頁30-31。
70.劉勇,〈人文關懷與歷史理性―李少紅影視作品審美價值取向初探〉,《影視評論》,2007年第20期,頁10-11。
71.劉春萍,〈析張藝謀電影中女性形象的變化〉,《電影文學》,2012年第9期,頁29-30。
72.鄭偉龍、陳楓,〈李少紅:中國女性主義影視研究的一個標本―李少紅及其影視女性主義解讀之一〉,《創新》,2011年第3期,頁111-114。
73.鄧曉川,〈中國八、九十年代女性電影的敘事策略〉,《北京電影學院學報》,1998年1月,頁76-84。
74.鄧曉川、王志敏,〈中國八、九十年代女性電影的敘事策略〉,《北京電影學院學報》,1998年第1期,頁76-84。
75.謝曉霞、崔同科,〈女性視角、歷史與鏡像─李少紅電影研究〉,《當代文壇》,2005年第5期,頁102-105。
76.謝曉霞、崔同科,〈女性視角、歷史與鏡像―李少紅電影研究〉,《當代文壇》,2005年第5期,頁102-105。
77.魏紅霞,〈新時期中國電影女性形象〉,《婦女研究論叢》,1994年第1期,頁51-54。
78.劉霞,〈新世紀中國大陸女性電影中的女性形象分析〉,北京: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碩士論文,2007。
78.Harriet Evans, “The Language of Liberation: Gender and Jiefang in Early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Discourse,” in Jeffrey N. Wasserstrom, ed., Twentieth-Century China, pp.193-220.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