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contributor.advisor | 關向光 | zh_TW |
dc.contributor.advisor | Guan, Xiang Guang | en_US |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 文玫今 | zh_TW |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 Wen, Mei Chin | en_US |
dc.creator (作者) | 文玫今 | zh_TW |
dc.creator (作者) | Wen, Mei Chin | en_US |
dc.date (日期) | 2012 | en_US |
dc.date.accessioned | 1-Apr-2015 10:00:44 (UTC+8) | - |
dc.date.available | 1-Apr-2015 10:00:44 (UTC+8) | - |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 1-Apr-2015 10:00:44 (UTC+8) | - |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 G0096260004 | en_US |
dc.identifier.uri (URI) |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74237 | - |
dc.description (描述) | 碩士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國立政治大學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東亞研究所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96260004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101 | zh_TW |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 中國電影的發展長時間受制於中共的政治意識形態,中共建政後,表面上來看中國婦女的確是解放的,然實際上卻是性別消溶於轟轟烈烈的革命運動之中;文革時期,「樣板戲電影」中的女性被塑造成革命的女性形象,她們有明顯的「男性化」傾向,作為階級政治、男性界定的符號而存在,缺乏該有的女性特徵,更遑論有自身的女性意識;文革結束後,直到1978年12月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確立了「實事求是,解放思想」,中國電影創作才逐漸回到了現實主義創作的道路上,此外該時期的中國女性導演人數較前期增加許多。本文以符號學「標出性」理論為基礎,並將電影創作者的切入視角區分為「正常視角」及「標出視角」來分析男、女導演的性別視角,結果發現本文研究對象中,女導演彭小蓮、胡玫、李少紅作品的「標出視角」(即女性獨立自主、追求自我價值、不為人所重視的空間等)較明顯,而「正常視角」則相對缺乏,僅於少數作品發現有服從紀律(《女兒樓》)、男尊女卑(《紅色清晨》)、男性尊嚴(《紅西服》)等「正常視角」;至於男導演張藝謀則兩者兼具,然而其作品雖可見女性獨立、倔強、大膽的「標出視角」,惟「正常視角」(即封建社會、大家庭權力結構、傳宗接代觀念、著重婚喪儀式、沉重的歷史感等)卻更加明顯。張藝謀早期的電影雖以女性為主角,但他在書寫女性時,仍舊受制於男權中心主義,這些女性是以一個「被看」的客體存在,是為滿足男導演和觀眾的觀看期待,而這些女性形象承載的是超出其自身之外更宏大的社會歷史意涵;反觀女導演,她們電影中的女性除具有明確的自我獨立意識外,她們對於女性心理狀態和真實情感等層面,更能細膩地表述,特別是在表現女性不為人所重視的空間上。 | zh_TW |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 第一章 緒論 1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第二節 文獻回顧 4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架構 12第二章 性別視角與張藝謀電影中女性形象的建構 17第一節 張藝謀電影中的女性 17第二節 男女導演視角的差異 23第三章 1949~1976年中國電影中女性形象的演變 26第一節 中共建政前的中國電影 26第二節 「十七年」電影的女性形象 28第三節 文革時期電影的女性形象 33第四章 文革後中國女性導演電影中的女性形象 37第一節 文革結束後中國電影的「恢復時期」 37第二節 文革後中國導演的電影教育 39第三節 文革後中國女性導演女性意識的建構與阻礙 41第五章 影響文革後中國女性導演創作與女性意識建構的因素分析 47第一節 彭小蓮的創作手法 47第二節 胡玫的創作手法 51第三節 李少紅的創作手法 54第六章 結論 59參考書目 66 | zh_TW |
dc.format.extent | 1638541 bytes | - |
dc.format.mimetype | application/pdf | - |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6260004 | en_US |
dc.subject (關鍵詞) | 中國電影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女性形象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標出性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女性意識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Chinese Film | en_US |
dc.subject (關鍵詞) | Women Image | en_US |
dc.subject (關鍵詞) | markedness | en_US |
dc.subject (關鍵詞) | female consciousness | en_US |
dc.title (題名) | 文革後中國電影中的女性形象-以彭小蓮、胡玫、李少紅的電影為例 | zh_TW |
dc.title (題名) | Women image in Post-Cultural Revolution Chinese films-Case studies of Xiaolian Peng. Mei Hu. and Shaohong Li’s films | en_US |
dc.type (資料類型) | thesis | en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1.E. Ann Kaplan,曾偉禎等譯,《女性與電影─攝影機前後的女性》,臺北:遠流,1997。2.Laura Mulvey,周傳基譯,〈視覺快感與敘事電影〉,李恆基、楊遠嬰主編,《外國電影理論文選》,上海:文藝出版社,1995。3.Michael Argyle,王文秀、陸洛譯,《人際行為心理學》,臺北:巨流,1995。4.Sue Thornham,艾曉明、宋素鳳、馮芃芃譯,《激情的疏離:女性主義電影理論導論》,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5.W. Lawrence Neuman,王佳煌、潘中道等譯,《當代社會研究法─質化與量化途徑》,臺北:學富文化發行,2002。6.吳小麗、徐甡民,《九十年代中國電影論》,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5。7.吳菁,《消費文化時代的性別想像:當代中國影視流行劇中的女性呈現模式》,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8.李小江,《解讀女人》,高雄市:宏文館圖書出版,2002。9.李小江、朱虹、董玉秀主編,《性別與中國》,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4。10.李幼新編,《港臺六大導演》,臺北:自立出版,1986。11.李多鈺主編,《中國電影百年:1905~1976》,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5。12.李臺芳,《女性電影理論》,臺北:揚智文化,1996。13.劭牧君,〈中國電影創新之路〉,羅藝軍主編,《中國電影理論文選(20─80年代)下》,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2年。14.林年同,〈中國電影的藝術形式與美學思想〉,《中國電影美學》,臺北:允晨文化,1991。15.唐小兵編,《再解讀:大眾文藝與意識形態》,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3。16.馬銳,〈2006年電影史研究述評〉,《中國電影年鑑2007》,北京:中國電影年鑑社,2007。17.張久英編著,《翻拍張藝謀》,北京:中國盲文出版社,2001。18.張會軍,《北京電影學院78班回憶錄》,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19.陸紹陽,《中國當代電影史:1977年以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20.彭吉象,《電影:銀幕世界的魅力》,臺北:淑馨出版社,1995。21.景虹梅,〈激情燃燒的歲月―「十七年」電影的輝煌與尷尬〉,《中國電影年鑒2005(總第25卷)》,北京:中國電影年鑒社,2007。22.游鑑明、羅梅君、史明主編,《共和時代的中國婦女》,臺北:左岸,2007。23.程季華主編,《中國電影發展史》,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1980年。24.舒曉鳴,〈新中國「十七年」電影的歷史評價〉,酈蘇元、胡克、楊遠嬰主編,《新中國電影50年》,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0。25.楊遠嬰,〈女性文化語境中的大陸女性電影〉,葉月瑜、卓伯棠、吳昊編,《三地傳奇:華語電影二十年》,臺北:財團法人國家電影資料館,1999。26.楊遠嬰,〈女性主義與中國女性電影〉,李天鐸編,《當代華語電影論述》,臺北:時報文化,1996。27.楊遠嬰,〈女性主義與中國女性電影〉,李天鐸編著,《當代華語電影論述》,臺北:時報文化,1996。28.楊遠嬰、魏時煜編著,《女性的電影:對話中日女導演》,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29.葉至誠,《社會科學概論》,臺北:揚智文化,2000。30.翟建農,〈「文革」時期故事電影初探〉,酈蘇元、胡克、楊遠嬰主編,《新中國電影50年》,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0。31.趙毅衡,《符號學》,臺北:新銳文創,2012。32.趙靜,《我是女導演》,香港:千尋出版社,2010。33.戴錦華,〈可見與不可見:當代中國電影中的女性與女性的電影〉,李小江、朱虹、董玉秀主編,《主流與邊緣》,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9。34.戴錦華,〈可見與不可見:當代中國電影中的女性與女性的電影〉,李小江等編,《主流與邊緣》,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9。35.戴錦華,《斜塔瞭望:中國電影文化1978-1998》,臺北:遠流,1998。36.鐘大豐、舒曉鳴,《中國電影史》,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5。37.吳素萍,〈性別與敘事:張藝謀電影中的女性形象〉,《電影評介》,2007年第19期,頁40-41。38.宋光瑛,〈銀幕中心的他者:「革命樣板戲電影」中的女性形象〉,《文藝研究》,2007年第4期,頁103-111。39.李祥林,〈政治意念和女性意識的雙重變奏──對 「樣板戲」女角塑造的檢討反思〉,《四川戲劇》,1998年第4期,頁18-22。40.李學武,〈空間和女性的寓言―解讀彭小蓮「上海三部曲」〉,《當代電影》,2006年第4期,頁135-138。41.周清平,〈性別政治話語中的優雅轉身─中國新世紀女性電影研究〉,《當代文壇》,2007年第2期,頁136-139。42.屈雅君,〈女為悅己者容─關於男性電影的女性批評〉,《當代電影》,1994年第6期,頁53-55。43.金丹元、曹瓊,〈女性主義、女性電影抑或是女性意識─重識當下中國電影中涉及的幾個女性話題〉,《社會科學》,2007年第12期,頁171-180。44.柳迪善,〈蘇聯電影在中國─五十年代的考察〉,《電影藝術》,2008年第4期,頁55-60。45.洪宏,〈論「十七年」中蘇電影關係─「日丹諾夫主義」與「解凍」思潮對中國電影的影響〉,《電影藝術》,2006年第3期,頁35-42。46.洪宏,〈論「十七年」電影與歐美電影關係〉,《當代電影》,2008年第9期,頁66-69。47.胡辛、何靜,〈難以超越的性別視角―1949年後中國男導演的女性電影敘事管窺〉,《江西社會科學》,第2008年8期,頁240-244。48.范志忠,〈尋找被逐者的精神家園─試論新時期中國女性電影的文化意蘊〉,《當代電影》,1994年第6期,頁46-52。49.范玲娜,〈作為符號的女性―論「樣板戲」中革命女性的異化〉,《涪陵師範學院學報》,2004年第4期,頁28-31。50.若雪,〈李少紅和她的電影〉,《藝術廣角》,1995年第2期,頁7-10。51.夏江玲、王炎,〈張藝謀電影中女性形象的流變〉,《文學與影視》,2009年第3期,頁168-169。52.秦曉紅,〈女性生存狀態的中國鏡像─論中國電影中的女性形象建構〉,《湖南社會科學》,2006年第3期,頁138-141。53.高耀山,〈接觸彭小蓮〉,《黃河文學》,2005年第1期,頁38-40。54.張偉、應雄,〈走出定勢―與李少紅談李少紅的電影創作〉,《當代電影》,1995年第4期,頁46-52。55.張維平,〈沉重的肉身―論張藝謀電影中女性形象的塑造〉,《現代婦女》,2011年第4期,頁29-31。56.畢恆達,〈女性性別意識形成歷程〉,《通識教育季刊》,2004年第11卷第1-2期,頁111-138。57.陳吉德,〈樣板戲:女性意識的迷失與遮蔽〉,《上海戲劇》,2001年第9期,頁25-27。58.陳嬿如,〈當代中國影視中的女性形象之嬗變〉,《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第4期,頁14-21。59.陸紹陽,〈外國電影對「十七年電影」敘事的影響〉,《北京電影學院學報》,2008年第5期,頁8-12。60.章旭清,〈「他者」與「解構」─女性主義電影理論的關鍵詞解讀〉,《徐州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32卷第1期,頁54-57。61.喻德術,〈揭秘中國電影審查制〉,《報刊薈萃》,2007年第5期,頁64-65。62.彭松喬,〈「樣板戲」敘事:「他者」觀照下的女性革命神話〉,《江漢大學學報》,2004年第1期,頁43-47。63.馮嶺,〈在歷史和記憶中追尋―中國女性導演電影藝術創作探索與回顧〉,《電影評介》,2000年第2期,頁22-25。64.黃斌,〈專訪金雞獎最佳導演彭小蓮:上海,每棟房子都是傳奇〉,《新聞晨報》,2004年9月20日。65.黃寶峰,〈百年中國電影中的女性形象〉,《湖南大眾傳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4年第4卷第1期,頁74-77。66.董玉芝,〈試論中國當代女導演作品中女性意識的覺醒〉,《電影評介》,2007年第14期,頁6-7。67.蒲洪花,〈論彭小蓮電影中女性形象的塑造〉,《導演評述/電影文學》,2009年第15期,頁39-40。68.趙惠娟,〈解析張藝謀早期電影的女性意識〉,《電影文學》,2010年第21期,頁72-73。69.趙進,〈發現被忽視的真相―中國當下影壇的代表性女性導演〉,《電影》,2007年第3期,頁30-31。70.劉勇,〈人文關懷與歷史理性―李少紅影視作品審美價值取向初探〉,《影視評論》,2007年第20期,頁10-11。71.劉春萍,〈析張藝謀電影中女性形象的變化〉,《電影文學》,2012年第9期,頁29-30。72.鄭偉龍、陳楓,〈李少紅:中國女性主義影視研究的一個標本―李少紅及其影視女性主義解讀之一〉,《創新》,2011年第3期,頁111-114。73.鄧曉川,〈中國八、九十年代女性電影的敘事策略〉,《北京電影學院學報》,1998年1月,頁76-84。74.鄧曉川、王志敏,〈中國八、九十年代女性電影的敘事策略〉,《北京電影學院學報》,1998年第1期,頁76-84。75.謝曉霞、崔同科,〈女性視角、歷史與鏡像─李少紅電影研究〉,《當代文壇》,2005年第5期,頁102-105。76.謝曉霞、崔同科,〈女性視角、歷史與鏡像―李少紅電影研究〉,《當代文壇》,2005年第5期,頁102-105。77.魏紅霞,〈新時期中國電影女性形象〉,《婦女研究論叢》,1994年第1期,頁51-54。78.劉霞,〈新世紀中國大陸女性電影中的女性形象分析〉,北京: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碩士論文,2007。78.Harriet Evans, “The Language of Liberation: Gender and Jiefang in Early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Discourse,” in Jeffrey N. Wasserstrom, ed., Twentieth-Century China, pp.193-220. | zh_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