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孩子的書屋」對偏鄉弱勢兒童的意義 —孩童角度的觀點
The Meaning of “Kid’s Bookhouse” to Underprivileged Children in Rural Areas —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hildren
作者 蔡羽筑
Tsai, Yu Chu
貢獻者 鄭同僚
Cheng, Tung Liao
蔡羽筑
Tsai, Yu Chu
關鍵詞 課後輔導
弱勢學童
個案研究
after-school tutoring
underpriviledged children
case study
日期 2014
上傳時間 1-Apr-2015 10:02:31 (UTC+8)
摘要 近年來教育部為了秉持弱勢關懷的精神,推動不同形式的課後輔導計畫,目的就是為了落實弱勢學童的教育輔導。相較於以往的課後輔導多以成人的需求去安排學習,但成效往往不佳,不禁讓研究者去思考:「什麼樣的教育才是弱勢學童所需要的?」因此,本研究選取此位於偏鄉的課後輔導機構「孩子的書屋」作為研究的個案,從國中生的角度,藉由訪談的方式,輔以田野札記、省思紀錄及文件資料等工具,試圖進行資料中種種現象的理解與意義的建構,分別呈現四位國中生的研究結果及綜合討論,得到的研究結論如下:
一、課業需求方面
(一)書屋的教師能針對孩子的學習困境與程度,以淺顯易懂的輔導方式提供孩子所需的補救教學;同時,師生雙向互動的教學法,讓孩子勇於在課堂中表達自己的想法。
(二)書屋教師因師資不足時而採用電腦輔助的教學方式,導致孩子在面臨學習困境時,無法及時向教師尋求協助。
二、興趣需求方面
(一)書屋從「孩子能力」而非「課業」的角度來發展課後學習活動,並試圖理解孩子的主體需求,協助其進行生涯探索。
(二)孩子在音樂會、單車訓練以及各種學習課程體驗中重新賦予自我定位的角色,找回對自己的認同與自信。
(三)非強制性的課後學習活動,讓孩子在選擇上擁有較多的自主權。
三、在生理需求方面,書屋具有生活照顧的機能,提供晚餐、親職照顧、個人衛生清潔的教導,關注孩子的生理需求。
四、心理需求方面
(一)書屋營造的安全環境以及師生關係的正向經營,讓書屋教師和孩子的互動關係上,分別扮演教師、談心的朋友以及家人三種角色,藉由同理學生的情緒與學習狀態,有助於孩子的心理需求得到即時的關注。
(二)家長和孩子對書屋的認知不同,家長則視書屋為課業補救輔導的場所;孩子卻認為書屋主要為興趣發展、娛樂、社交的場所。面臨親子之間對書屋的認知衝突,書屋扮演孩子親子溝通的橋樑,協助改善親子關係。
五、在社會需求方面,藉由與同儕的互動關係,讓孩子在書屋找到歸屬感;然而,國中同儕大量流失的問題會間接影響孩子來書屋的意願、人際互動的模式。
六、影響四位書屋國中生書屋意義建構的相關原因,是起因於孩子本身、隱藏在背後的複雜家庭狀況以及學校部分。其中,在個人層面為學童本身的個性、學習態度及人際關係不佳;在家庭層面為家庭型態、家長教育期望及親子互動關係;在學校層面為教師的教學方式與態度、上課所造成的疲憊、學生的分類、師生互動關係。
最後,依照研究結果,研究者針對課後輔導的機構以及後續研究給予建議。
Recently, in order to be based on the spirit of caring for the under-priviledged minority, Ministry of Education promoted vary forms of after-school programs. The purpose of the program was to carry out education guidance of under-priviledged children. But after-school programs which were designed from the adults’ perspectives to arrange the learning in the past, the results were not as well as they expected .The researcher started to think: “ What kinds of education was needed for these under-priviledged children? “ Therefore, this study took “ Kid’s Bookhouse ” as an cas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the study was carried out mainly by interviews and proved by field note, reflection journal and documents to explain these phenomena from the field, reconstruct these information and meaning. The results of the four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were presented as a comprehensive discussion. The resulting conclusions are showed as following:
1. In terms of school work needs:
(1) The teachers in the “ Kid’s Bookhouse” could provide different teaching strategies that depend to the different learning difficulties of the child. Meanwhile, children could express their ideas easily in the classroom by two-way teacher-student communication.
(2) Because the number of the faculty was decreasing, the teacher in the “ Kid’s Bookhouse” used the computer-assisted instruction. It led the child to be unable to seek help from teachers when she faced the learning difficulties.
2. In terms of interesting needs:
(1) Instead of "homework finishing" ,the “ Kid’s Bookhouse” developed after-school program from the children’s ability and understand their needs to explore careers.
(2) Children found their own identity and self-confidence in variety programs: concert, bicycling training courses and so on .
(3) Non-mandatory after-school learning activities made children have more autonomy in choice.
3. In terms of interesting needs, the “ Kid’s Bookhouse” had a life care function, provided dinner, parenting care, personal hygiene teachings and physical needs of the child.
4. In terms of psychological needs:
(1) To create a secure environment and a positive attitude of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in the “ Kid’s Bookhouse” , teachers played three roles : a heart-to-heart talking as a friend, interaction as family and the teacher. By understanding student`s emotional state and learning, it paid immediate attention to help the child`s psychological needs.
(2) Parents and children had different standpoints of the “Kid’s Bookhouse”. The parents took the “ Kid’s Bookhouse” as a place to remedy schoolwork, but children tought the “Kid’s Bookhouse” as a place to develop hobbys, engaged in recreation and promoted social skill. Faced with cognitive conflict between parents and children to the “ Kid’s Bookhouse” , the teacher played a role of communication bridge between parents and children to improving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5. In terms of social needs, by interaction with peers, the children found a sense of belonging in the “ Kid’s Bookhouse” . However, the huge decreasing of student indirectly affected the desire of child to come to there and their interpersonal patterns.
6. Related factors affecting four children in the “ Kid’s Bookhouse” were due to the child itself, hidden behind a complex family and school condition: (1) At the individual level was for children`s own personality, learning attitude and poor relationships. (2) At the household level was for family patterns, parental expectations an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parent-child education. (3) At the school level was for teachers teaching methods and attitudes, school fatigue caused by classification of students, 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

Finally, in accordance with the findings, the researcher gave advice for after-school tutoring agency and following-up studies.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丁興祥、張慈宜、曾寶瑩、王勇智、李文玟(譯)(2006)。質性心理學-研究方法的實務指南(原作者:Johnathan A. Smith)。臺北市:遠流。(原著出版年:2003)
人本教育文教基金會(2009)。三重青少年基地課輔班。2013年6月18日取自於http://teenager.pixnet.net/blog/post/21324757。
王文科(1995)。質的教育研究法。臺北市:師大書苑。
王淑玲(2009)。國小校內外課後照顧成效差異之分析-以高雄縣某鄉鎮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大學,台南市。
王鍾和(2009)。親職教育。臺北市:三民。
永齡教育慈善基金會(2009)。永齡希望小學課輔計劃扶幼計畫。2013 年6 月18日取自於http://www.yonglin.org.tw/education-site-embeded/hope-school.html。
行政院主計處(1999)。88年臺灣家庭收支調查報告。取自:http://win.dgbas.gov.tw/fies/a11.asp?year=88
何俊青(2012)。學生在課後該學什麼?省思我國課後方案政策的內涵,臺灣教育評論月刊,1(5),74 -78。
何俊青(2014)。台灣課後照顧的研究現況:期刊與學位論文的內容分析,南台人文社會學報,12,27-60。
何姿嫻(2008)。影響國小學童家長訴子女參加課後補習之相關因素研究─以桃園縣中壢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桃園縣。
余多年(1999)。各國學齡前兒童照顧支持政策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吳苓瑜(2009)。教育部「攜手計畫-課後扶助」執行現況與成效之研究─ 以苗栗縣天恩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吳肇銘、鐘至函(2009)。以服務學習觀點探討運用資訊科技協助弱勢族群推行募款活動之研究-以非洲馬拉威小學教室募款專案為例。長庚科技學刊,11,133-148。
呂慧珍(2005)。國民小學實施課後托育之個案研究--以臺中縣偏遠地區一所國民小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靜宜大學,臺中市。
呂慶文(2007)。新竹縣市地區國小學生參與學校辦理課後學習現況(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李玉美(2009)。台東縣地區國小學生參與 「夜光天使點燈專案」實務之成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縣。
李宜芳、王梅香(2007)。載於陳伯璋、張盈堃(主編),學校教師的生活世界:批判教育學的在地實踐(149-179頁)。臺北市:師大書苑。
李怡靜(2011)。蛻變中的課後照顧方案實施與發展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樹德科技大學,高雄市。
李新民(2001)。課後托育理論與實務。高雄市:麗文。
李新民(2002)。美國課後輔導方案對國內課後托育的啟示。高雄師大學報,13,235-256。
李新民(2003)。課後托育機構整合國小課程之初探。幼兒保育學刊,1,19-38。
李鈺奐(2007)。臺東縣國小高年級課後照顧服務實施現況、需求與滿意度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東大學,臺東縣。
沈如瑩(2003)。國中小學生自尊與自我概念、生活適應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臺南市。
周淑禎(2006)。以社會支持網絡模式協助課業學習之成效研究-以博幼基金會在信義鄉課業輔導方案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
林大森(2002)。高中職、公私立分流與對地位取得之影響。教育與心理研究,25(1),149-177。
林志成、歐怡珍(2010)。夜光天使點燈計畫實施現況之研究。學校行政雙月刊,67,122-149。
林沛吟(2011)。弱勢學生參與永齡希望小學課後輔導計畫學習適應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林佩璇(2000)。載於中正大學教育學研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239-259頁)。臺北市:麗文文化。
林海清(2005)。學生課後問題面面觀。研習資訊, 22, 6-15。
林瑞榮、劉健慧、楊智穎(2011)。公私協力模式推動課後補救教學之探究-以播撒希望種子課輔計畫為例。教育研究學報,45(1),25-43。
林璟斐(2005)。家長工作時間與學童課後托育需求彈性化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林讓均(2014)。下課後,回第二個家。臺北市:遠見天下文化。
邱定雄(2001)。國小學生課後安親班服務市場消費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
邱乾國(2009)。國小學童課後照顧之家長滿意度調查(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邱淑媛(2010)。台東縣國民中學「攜手計畫—社區課輔」實施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縣。
姜添輝(2002)。資本社會中的社會流動與學校體系。臺北市:高等教育。
施麗卿(2007)。彰化縣國民小學實施課後照顧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洪清一(2011)。夜光天使點燈計畫對原住民高危險群學生學業學習、行為表現成效及其相關問題之研究。台灣原住民研究論叢, 9,37-70。
洪惠珊、周水珍(2011年11月)。原住民族小學課後輔導的現況與困境之研究,教育行政與政策學術研討會,國立東華大學。
洪樹旺(2013)。由陪伴孩子出發 陳俊朗描繪理想國度的藍圖。愛心世界季刊,26,2-22。
洪麗雯(2007)。「攜手計畫—課後扶助」實施成效評估研究—以J校國語科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孫扶志、林惠齡(2010)。國小低年級學童參與學校課後照顧班家長滿意度之研究~以臺中縣為例。幼兒教育研究,2, 1-26。
翁麗芳(1998)。幼兒教育史。臺北市:心理。
馬祖琳、陳蓓薇、陳淑華、蘇怡萍、謝惠如(2000)。課後托育機構服務內容之個案研究。醫護科技學刊,2(1),1-11。
高淑玲(2006)。從兒童的觀點來看課後照顧方案-以花蓮縣非營利機構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慈濟大學,花蓮縣。
張文綺(2010)。臺中市國民小學與非營利組織協力推動課後照顧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張明輝(2000)。美國中小學課後輔導計畫及其啟示。學校行政雙月刊,5,123-134。
張春桂(2004)。國小學童課後補習狀況與家長決策行為之探討─以台南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張麗芬(2007)。影響國小高年級學童學習的重要因素之研究──以台北縣新莊地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梁元逢(2013)。花蓮縣國中小免費課後輔導成效暨機關服務模式之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莊珮瑋(2001)。台中市單親家長對其國小子女課後照顧安排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臺中市。
許志成(2007)。一群山區資源班學童生活面貌之敘說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陳向明(2009)。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市:五南。
陳伯璋(2000)。載於中正大學教育學研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25-46頁)。臺北市:麗文文化。
陳淑麗(2009)。弱勢學童讀寫希望工程-課輔現場的瞭解與改造。臺北市:心理。
陳雅鈴(2007)。貧窮學童復原力發展之研究:以總統教育獎得主為例。屏東教育大學學報,26,1-36。
陳嘉彌、李翠萍(2002)。青少年「課後學習方案」概念與策略之探析。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學報,15,139-162。
陶韻竹(2011)。國小單親學童家長對其子女課後托育需求與安置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彭瑋謙(2010)。臺北市國民中學推動「攜手計畫-課後扶助」方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曾昱螢(2009,1 月15 日)。各國課後照顧政策及其對臺灣「攜手計畫-課後扶助」政策之啟示。網路社會學通訊,76。取自http://www.nhu.edu.tw/~society/e-j/76/76-19.htm
鈕文英(2014)。質性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臺北市:雙葉書廊。
馮燕(2001)。各國學齡兒童課後照顧方案。兒童福利期刊,1,195-208。
黃玉幸(2012)。國民中學實施攜手計畫教育政策現況之研究。正修學報,25,247-266。
黃光雄﹙主譯﹚﹙2001﹚。質性教育研究。嘉義市:濤石。
黃夙伶(2010)。台南市國中小學「攜手計畫課後扶助」實施現況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黃怡瑾(2000)。台南市國小學齡兒童課後托育情形之初探。台南師院學報,33,233-261。
黃建智(2012)。弱勢兒童品格教育服務方案之評估 弱勢兒童品格教育服務方案之評估 -以 F校夜光天使閱讀方案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吳大學,臺北市。
黃昱嵐(2013)。基隆市國中實施攜手計畫成效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海洋大學,基隆市。
黃健育(2013)。非營利組織與國民中學夥伴關係之研究─以「孩子的書屋」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縣。
黃惠雯、童琬芬、梁文蓁、林兆衛(譯)(2003)。最新質性方法與研究(原作者:Crabtree, B.F., & Miller, W.L. )。臺北市:韋伯文化。
黃薈樺(2004)。國小學童與家長對課後托育服務之看法(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朝陽科技大學,臺中市。
黃鴻文(2003)。國民中學學生文化之民族誌研究。臺北市:學富文化。
葉郁菁(2013)。托育服務。臺北市:心理。
葉劉文彬(2008)。母親對安排國小子女課後照顧考慮選項影響程度差異之調查─以桃園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玄奘大學,新竹市。
詹火生、林玉潔、王芯婷(2002)。我國兒童照顧政策分析(社會(研)091-022)。臺北市: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廖佳紅(2004)。資源班學生學習困擾與輔導。師說,174,59-60。
熊正惠(2009)。攜手計畫課後扶助政策執行現況與影響因素之研究-以臺北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趙信光(2009)。屏東縣國民小學辦理攜手計畫課後扶助方案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劉政宏(2003)。考試壓力、回饋方式對國小學生學習表現、自我價值、學習動機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劉政宏、張景媛、許鼎延、張瓊文(2005):國小學生學習動機成分之分析及其對學習行為之影響。教育心理學報,37(2),173-196。
劉倩如(2012)。家長參與與學生適應之關係─以永齡希望小學花蓮分校為例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劉惕君(2001)。國小單親學童對父母離異經驗之敘說-現實與繪本之間(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花蓮縣。
劉曉秋(1991)。我國兒童福利的發展。臺北市:巨流。
劉鎮寧(2007)。課後托育經營與管理。臺北市:心理。
劉鎮寧(2007)。課後托育經營與管理。臺北市:心理。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市:心理。
鄭文淵(2008)。桃園縣國民中學「攜手計劃-課後扶助」政策執行現況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鄭同僚(審定)(2004)。教育研究的批判俗民誌-理論與實物指南(原作者:Carspecken, P. F. )。臺北市:高等教育。
鄭素美(2010)。台中縣國民小學學生課後補習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靜宜大學,臺中市。
鄭淑玲(1994)。安親班有存在的價值嗎?師說,72,1-15。
鄭淑玲、陳淑瑤(1995)。安親班業者與臺北市政府短兵相接。師說:中華民國全國教育會月刊,72,1-8。
蕭玉佳(2011)。凌寒待暖陽:國小經濟弱勢生學習生活與學習文化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錢得龍(2007)。充實的放學時光--課後照顧的處境與作為。師友月刊,478,43-47。
薛蕙娟(2011)。國民小學級任教師對學校課後照顧服務的現況覺知與意見之調查研究─以桃園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謝文德(2007)。高雄市國小學生課外輔導家長消費決策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謝佩容(2007)。以行動研究改善弱勢之家庭國小學童「課後輔導方案」執行的歷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臺南市。
謝芝棋(2010)。社會弱勢學童課後照顧教師的教學經驗—一個多元文化教育觀點的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顏千淑(2005)。台中市雙生涯家庭國小子女課後托育服務安排與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靜宜大學,臺中市。
魏意芳(2003)。日本學童保育制度之研究:對我國課後托育的啟示(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師範學院,臺東市。
羅時桓(2007)。攜手計畫課後扶助在學校實施現況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譚以敬、吳清山(2009)。台北市弱勢學生教育政策的現況及其未來因應措施之研究。教育行政與評鑑學刊,8,77 -94 。
蘇秀枝(2005)。國小學童課後托育、補習才藝與學業成就、行為適應之關係-以台中縣大里市為例。朝陽人文社會學刊,3(1),173-223。

西文部分
Cryer, D., & Burchinal, M. (1997). Parents as child care consumers. Early Childhood Research Quarterly, 12(1), 35-58.
Department for Education(2011). Childcare and Early Year Providers Survey 2010. Retrieved from: https://www.gov.uk/government/uploads/system/uploads/attachment_data/file/182042/OSR17-2011-Research_Brief.pdf
Departrment for Education and Skills, DfES(2001). Out of school care: National standards for under 8s day care and childminding. Nottingham: DfES Publications Centre.
Durlak, J. A., & Weissberg, R. P. (2007). The impact of After-School programs that promote personal and social skills.Collaborative for Academic. 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 3, 8-47.
Dynarski, M.,James-Burdumy, S., Moore, M., Rosenberg, L., Deke, J., & Mansfield, W.(2004). When Schools Stay Open Late: The National Evaluation of the 21st Century Community Learning Centers Program New findings. Washington, DC: 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 Evaluation and Regional Assistance.
Fox, J. A., & Newman, S. A. (1997). After-school crime or after-school programs: Tuning into the prime time for violent juvenile crime and implications for national policy. A report to the United States Attorney General. Washington, DC: Fight Crime: Invest in Kids.
Halpern, R. (1999). After-school program for low-income children: promise and challenges. The Future of Children, 19(2), 81-95.
Halpern, R. (2002). A different kind of child development institution: the history of after-school programs for low-income children. Teacher college record, 104(2), 178-211.
Halpern, R. (2003). Making play work: The promise of after-school programs for low-income children. New York ,NY : Teachers Colleges Press.
Lauer, P. A., Akiba, M., Wilkerson, S. B., Apthorp, H. S., Snow, D., & Martin-Glenn, M. L. (2006). Out-of-school-time programs: A meta-analysis of effects for at-risk students.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76(2), 275-313.
Noam, G. G., Biancarosa, G. & Dechausay,N. (2003). Afterschool education: Approaches to an emerging field. MA: Harvard Education Press.
Noam, G. G., Miller, B. M., & Barry, S. (2002). Youth development and afterschool time: Policy and programming in large cities. In G. G. Noam, & B. M. Miller (Eds.) New directions for youth development: Theory, practice, research. Youth development and after-school time: A tale of many cities. San Francisco, CA: Jossey-Bass Publishers.
Ogbu, J. U., & Fordham, S. (1986). Black students"school success: Coping with the“burden of‘acting White’”.The Urban Review,18(3),177-206.
Schinke, S. P., Orlandi, M. A., & Cole, K. C. (1992). Boys & Girls Clubs in public housingdevelopments: Prevention services for youth at risk.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20, 118–128.
Schmidt, L. J. (1992). Relationship between pupil control ideology and the quality of school life. Journal of invitational theory and practice, l (2), pp.103-110.
Vandell, D. L., & Su, H. C. (1999). Child Care and School-Age Children. Young Children, 54(6), 62-71.
Wigfield, A.; Eccles, J. S. (2000), Expectancy-Value Theory of Achievement Motivation, 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Psychology, 25, 68-81.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教育研究所
100152005
103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1001520052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鄭同僚zh_TW
dc.contributor.advisor Cheng, Tung Liaoen_US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蔡羽筑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Tsai, Yu Chuen_US
dc.creator (作者) 蔡羽筑zh_TW
dc.creator (作者) Tsai, Yu Chuen_US
dc.date (日期) 2014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Apr-2015 10:02:31 (UTC+8)-
dc.date.available 1-Apr-2015 10:02:31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Apr-2015 10:02:31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1001520052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74245-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教育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0152005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3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近年來教育部為了秉持弱勢關懷的精神,推動不同形式的課後輔導計畫,目的就是為了落實弱勢學童的教育輔導。相較於以往的課後輔導多以成人的需求去安排學習,但成效往往不佳,不禁讓研究者去思考:「什麼樣的教育才是弱勢學童所需要的?」因此,本研究選取此位於偏鄉的課後輔導機構「孩子的書屋」作為研究的個案,從國中生的角度,藉由訪談的方式,輔以田野札記、省思紀錄及文件資料等工具,試圖進行資料中種種現象的理解與意義的建構,分別呈現四位國中生的研究結果及綜合討論,得到的研究結論如下:
一、課業需求方面
(一)書屋的教師能針對孩子的學習困境與程度,以淺顯易懂的輔導方式提供孩子所需的補救教學;同時,師生雙向互動的教學法,讓孩子勇於在課堂中表達自己的想法。
(二)書屋教師因師資不足時而採用電腦輔助的教學方式,導致孩子在面臨學習困境時,無法及時向教師尋求協助。
二、興趣需求方面
(一)書屋從「孩子能力」而非「課業」的角度來發展課後學習活動,並試圖理解孩子的主體需求,協助其進行生涯探索。
(二)孩子在音樂會、單車訓練以及各種學習課程體驗中重新賦予自我定位的角色,找回對自己的認同與自信。
(三)非強制性的課後學習活動,讓孩子在選擇上擁有較多的自主權。
三、在生理需求方面,書屋具有生活照顧的機能,提供晚餐、親職照顧、個人衛生清潔的教導,關注孩子的生理需求。
四、心理需求方面
(一)書屋營造的安全環境以及師生關係的正向經營,讓書屋教師和孩子的互動關係上,分別扮演教師、談心的朋友以及家人三種角色,藉由同理學生的情緒與學習狀態,有助於孩子的心理需求得到即時的關注。
(二)家長和孩子對書屋的認知不同,家長則視書屋為課業補救輔導的場所;孩子卻認為書屋主要為興趣發展、娛樂、社交的場所。面臨親子之間對書屋的認知衝突,書屋扮演孩子親子溝通的橋樑,協助改善親子關係。
五、在社會需求方面,藉由與同儕的互動關係,讓孩子在書屋找到歸屬感;然而,國中同儕大量流失的問題會間接影響孩子來書屋的意願、人際互動的模式。
六、影響四位書屋國中生書屋意義建構的相關原因,是起因於孩子本身、隱藏在背後的複雜家庭狀況以及學校部分。其中,在個人層面為學童本身的個性、學習態度及人際關係不佳;在家庭層面為家庭型態、家長教育期望及親子互動關係;在學校層面為教師的教學方式與態度、上課所造成的疲憊、學生的分類、師生互動關係。
最後,依照研究結果,研究者針對課後輔導的機構以及後續研究給予建議。
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Recently, in order to be based on the spirit of caring for the under-priviledged minority, Ministry of Education promoted vary forms of after-school programs. The purpose of the program was to carry out education guidance of under-priviledged children. But after-school programs which were designed from the adults’ perspectives to arrange the learning in the past, the results were not as well as they expected .The researcher started to think: “ What kinds of education was needed for these under-priviledged children? “ Therefore, this study took “ Kid’s Bookhouse ” as an cas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the study was carried out mainly by interviews and proved by field note, reflection journal and documents to explain these phenomena from the field, reconstruct these information and meaning. The results of the four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were presented as a comprehensive discussion. The resulting conclusions are showed as following:
1. In terms of school work needs:
(1) The teachers in the “ Kid’s Bookhouse” could provide different teaching strategies that depend to the different learning difficulties of the child. Meanwhile, children could express their ideas easily in the classroom by two-way teacher-student communication.
(2) Because the number of the faculty was decreasing, the teacher in the “ Kid’s Bookhouse” used the computer-assisted instruction. It led the child to be unable to seek help from teachers when she faced the learning difficulties.
2. In terms of interesting needs:
(1) Instead of "homework finishing" ,the “ Kid’s Bookhouse” developed after-school program from the children’s ability and understand their needs to explore careers.
(2) Children found their own identity and self-confidence in variety programs: concert, bicycling training courses and so on .
(3) Non-mandatory after-school learning activities made children have more autonomy in choice.
3. In terms of interesting needs, the “ Kid’s Bookhouse” had a life care function, provided dinner, parenting care, personal hygiene teachings and physical needs of the child.
4. In terms of psychological needs:
(1) To create a secure environment and a positive attitude of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in the “ Kid’s Bookhouse” , teachers played three roles : a heart-to-heart talking as a friend, interaction as family and the teacher. By understanding student`s emotional state and learning, it paid immediate attention to help the child`s psychological needs.
(2) Parents and children had different standpoints of the “Kid’s Bookhouse”. The parents took the “ Kid’s Bookhouse” as a place to remedy schoolwork, but children tought the “Kid’s Bookhouse” as a place to develop hobbys, engaged in recreation and promoted social skill. Faced with cognitive conflict between parents and children to the “ Kid’s Bookhouse” , the teacher played a role of communication bridge between parents and children to improving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5. In terms of social needs, by interaction with peers, the children found a sense of belonging in the “ Kid’s Bookhouse” . However, the huge decreasing of student indirectly affected the desire of child to come to there and their interpersonal patterns.
6. Related factors affecting four children in the “ Kid’s Bookhouse” were due to the child itself, hidden behind a complex family and school condition: (1) At the individual level was for children`s own personality, learning attitude and poor relationships. (2) At the household level was for family patterns, parental expectations an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parent-child education. (3) At the school level was for teachers teaching methods and attitudes, school fatigue caused by classification of students, 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

Finally, in accordance with the findings, the researcher gave advice for after-school tutoring agency and following-up studies.
en_US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3
第三節 名詞釋義………………………………………………………………………4
第二章 文獻探討…………………………………………………………………………………5
第一節 課後輔導的發展與意涵…………………………………………………5
第二節 課後輔導方案實施情形的探討………………………………………15
第三節 影響課後輔導實務推動的相關因素………………………………38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設計……………………………………………………………………47
第一節 研究的取向與方法………………………………………………………………47
第二節 研究流程…………………………………………………………………………………50
第三節 研究場域與研究參與者……………………………………………………53
第四節 研究工具…………………………………………………………………………………65
第五節 蒐集資料的方式……………………………………………………………………69
第六節 資料的整理與分析…………………………………………………………………71
第七節 研究倫理…………………………………………………………………………………79
第八節 研究限制…………………………………………………………………………………80
第四章 研究結果…………………………………………………………………………………81
第一節 在生命缺口上淬鍊堅毅的中盛……………………………………81
第二節 在茫然青春期「拳」出方向的萊恩……………………………116
第三節 在多元興趣中找回自信的Kelly ………………………………………131
第四節 在分數廝殺外探索自我的Eva……………………………………………150
第五章 研究結果的綜合分析與討論………………………………………………171
第一節 書屋對四位孩子的意義…………………………………………………………171
第二節 影響四位孩子書屋意義建構的相關因素…………………………194
第六章 研究結論、建議與反省…………………………………………………207
第一節 研究結論…………………………………………………207
第二節 研究建議…………………………………………………212
第三節 研究者省思…………………………………………………215
參考文獻………………………………………………………………………217
中文部分………………………………………………………………………217
西文部分………………………………………………………………………227
附錄一 研究對象家長同意書…………………………………………229
附錄二 研究對象同意書…………………………………………………230
附錄三 田野札記摘要表…………………………………………………231
附錄四 訪談大綱【孩子的書屋創辦人】…………………232
附錄五 訪談大綱【國中學生】……………………………………233
zh_TW
dc.format.extent 2496702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1001520052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課後輔導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弱勢學童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個案研究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after-school tutoring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underpriviledged children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case studyen_US
dc.title (題名) 「孩子的書屋」對偏鄉弱勢兒童的意義 —孩童角度的觀點zh_TW
dc.title (題名) The Meaning of “Kid’s Bookhouse” to Underprivileged Children in Rural Areas —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hildren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丁興祥、張慈宜、曾寶瑩、王勇智、李文玟(譯)(2006)。質性心理學-研究方法的實務指南(原作者:Johnathan A. Smith)。臺北市:遠流。(原著出版年:2003)
人本教育文教基金會(2009)。三重青少年基地課輔班。2013年6月18日取自於http://teenager.pixnet.net/blog/post/21324757。
王文科(1995)。質的教育研究法。臺北市:師大書苑。
王淑玲(2009)。國小校內外課後照顧成效差異之分析-以高雄縣某鄉鎮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大學,台南市。
王鍾和(2009)。親職教育。臺北市:三民。
永齡教育慈善基金會(2009)。永齡希望小學課輔計劃扶幼計畫。2013 年6 月18日取自於http://www.yonglin.org.tw/education-site-embeded/hope-school.html。
行政院主計處(1999)。88年臺灣家庭收支調查報告。取自:http://win.dgbas.gov.tw/fies/a11.asp?year=88
何俊青(2012)。學生在課後該學什麼?省思我國課後方案政策的內涵,臺灣教育評論月刊,1(5),74 -78。
何俊青(2014)。台灣課後照顧的研究現況:期刊與學位論文的內容分析,南台人文社會學報,12,27-60。
何姿嫻(2008)。影響國小學童家長訴子女參加課後補習之相關因素研究─以桃園縣中壢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桃園縣。
余多年(1999)。各國學齡前兒童照顧支持政策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吳苓瑜(2009)。教育部「攜手計畫-課後扶助」執行現況與成效之研究─ 以苗栗縣天恩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吳肇銘、鐘至函(2009)。以服務學習觀點探討運用資訊科技協助弱勢族群推行募款活動之研究-以非洲馬拉威小學教室募款專案為例。長庚科技學刊,11,133-148。
呂慧珍(2005)。國民小學實施課後托育之個案研究--以臺中縣偏遠地區一所國民小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靜宜大學,臺中市。
呂慶文(2007)。新竹縣市地區國小學生參與學校辦理課後學習現況(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李玉美(2009)。台東縣地區國小學生參與 「夜光天使點燈專案」實務之成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縣。
李宜芳、王梅香(2007)。載於陳伯璋、張盈堃(主編),學校教師的生活世界:批判教育學的在地實踐(149-179頁)。臺北市:師大書苑。
李怡靜(2011)。蛻變中的課後照顧方案實施與發展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樹德科技大學,高雄市。
李新民(2001)。課後托育理論與實務。高雄市:麗文。
李新民(2002)。美國課後輔導方案對國內課後托育的啟示。高雄師大學報,13,235-256。
李新民(2003)。課後托育機構整合國小課程之初探。幼兒保育學刊,1,19-38。
李鈺奐(2007)。臺東縣國小高年級課後照顧服務實施現況、需求與滿意度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東大學,臺東縣。
沈如瑩(2003)。國中小學生自尊與自我概念、生活適應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臺南市。
周淑禎(2006)。以社會支持網絡模式協助課業學習之成效研究-以博幼基金會在信義鄉課業輔導方案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
林大森(2002)。高中職、公私立分流與對地位取得之影響。教育與心理研究,25(1),149-177。
林志成、歐怡珍(2010)。夜光天使點燈計畫實施現況之研究。學校行政雙月刊,67,122-149。
林沛吟(2011)。弱勢學生參與永齡希望小學課後輔導計畫學習適應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林佩璇(2000)。載於中正大學教育學研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239-259頁)。臺北市:麗文文化。
林海清(2005)。學生課後問題面面觀。研習資訊, 22, 6-15。
林瑞榮、劉健慧、楊智穎(2011)。公私協力模式推動課後補救教學之探究-以播撒希望種子課輔計畫為例。教育研究學報,45(1),25-43。
林璟斐(2005)。家長工作時間與學童課後托育需求彈性化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林讓均(2014)。下課後,回第二個家。臺北市:遠見天下文化。
邱定雄(2001)。國小學生課後安親班服務市場消費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
邱乾國(2009)。國小學童課後照顧之家長滿意度調查(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邱淑媛(2010)。台東縣國民中學「攜手計畫—社區課輔」實施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縣。
姜添輝(2002)。資本社會中的社會流動與學校體系。臺北市:高等教育。
施麗卿(2007)。彰化縣國民小學實施課後照顧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洪清一(2011)。夜光天使點燈計畫對原住民高危險群學生學業學習、行為表現成效及其相關問題之研究。台灣原住民研究論叢, 9,37-70。
洪惠珊、周水珍(2011年11月)。原住民族小學課後輔導的現況與困境之研究,教育行政與政策學術研討會,國立東華大學。
洪樹旺(2013)。由陪伴孩子出發 陳俊朗描繪理想國度的藍圖。愛心世界季刊,26,2-22。
洪麗雯(2007)。「攜手計畫—課後扶助」實施成效評估研究—以J校國語科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孫扶志、林惠齡(2010)。國小低年級學童參與學校課後照顧班家長滿意度之研究~以臺中縣為例。幼兒教育研究,2, 1-26。
翁麗芳(1998)。幼兒教育史。臺北市:心理。
馬祖琳、陳蓓薇、陳淑華、蘇怡萍、謝惠如(2000)。課後托育機構服務內容之個案研究。醫護科技學刊,2(1),1-11。
高淑玲(2006)。從兒童的觀點來看課後照顧方案-以花蓮縣非營利機構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慈濟大學,花蓮縣。
張文綺(2010)。臺中市國民小學與非營利組織協力推動課後照顧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張明輝(2000)。美國中小學課後輔導計畫及其啟示。學校行政雙月刊,5,123-134。
張春桂(2004)。國小學童課後補習狀況與家長決策行為之探討─以台南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張麗芬(2007)。影響國小高年級學童學習的重要因素之研究──以台北縣新莊地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梁元逢(2013)。花蓮縣國中小免費課後輔導成效暨機關服務模式之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莊珮瑋(2001)。台中市單親家長對其國小子女課後照顧安排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臺中市。
許志成(2007)。一群山區資源班學童生活面貌之敘說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陳向明(2009)。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市:五南。
陳伯璋(2000)。載於中正大學教育學研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25-46頁)。臺北市:麗文文化。
陳淑麗(2009)。弱勢學童讀寫希望工程-課輔現場的瞭解與改造。臺北市:心理。
陳雅鈴(2007)。貧窮學童復原力發展之研究:以總統教育獎得主為例。屏東教育大學學報,26,1-36。
陳嘉彌、李翠萍(2002)。青少年「課後學習方案」概念與策略之探析。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學報,15,139-162。
陶韻竹(2011)。國小單親學童家長對其子女課後托育需求與安置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彭瑋謙(2010)。臺北市國民中學推動「攜手計畫-課後扶助」方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曾昱螢(2009,1 月15 日)。各國課後照顧政策及其對臺灣「攜手計畫-課後扶助」政策之啟示。網路社會學通訊,76。取自http://www.nhu.edu.tw/~society/e-j/76/76-19.htm
鈕文英(2014)。質性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臺北市:雙葉書廊。
馮燕(2001)。各國學齡兒童課後照顧方案。兒童福利期刊,1,195-208。
黃玉幸(2012)。國民中學實施攜手計畫教育政策現況之研究。正修學報,25,247-266。
黃光雄﹙主譯﹚﹙2001﹚。質性教育研究。嘉義市:濤石。
黃夙伶(2010)。台南市國中小學「攜手計畫課後扶助」實施現況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黃怡瑾(2000)。台南市國小學齡兒童課後托育情形之初探。台南師院學報,33,233-261。
黃建智(2012)。弱勢兒童品格教育服務方案之評估 弱勢兒童品格教育服務方案之評估 -以 F校夜光天使閱讀方案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吳大學,臺北市。
黃昱嵐(2013)。基隆市國中實施攜手計畫成效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海洋大學,基隆市。
黃健育(2013)。非營利組織與國民中學夥伴關係之研究─以「孩子的書屋」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縣。
黃惠雯、童琬芬、梁文蓁、林兆衛(譯)(2003)。最新質性方法與研究(原作者:Crabtree, B.F., & Miller, W.L. )。臺北市:韋伯文化。
黃薈樺(2004)。國小學童與家長對課後托育服務之看法(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朝陽科技大學,臺中市。
黃鴻文(2003)。國民中學學生文化之民族誌研究。臺北市:學富文化。
葉郁菁(2013)。托育服務。臺北市:心理。
葉劉文彬(2008)。母親對安排國小子女課後照顧考慮選項影響程度差異之調查─以桃園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玄奘大學,新竹市。
詹火生、林玉潔、王芯婷(2002)。我國兒童照顧政策分析(社會(研)091-022)。臺北市: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廖佳紅(2004)。資源班學生學習困擾與輔導。師說,174,59-60。
熊正惠(2009)。攜手計畫課後扶助政策執行現況與影響因素之研究-以臺北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趙信光(2009)。屏東縣國民小學辦理攜手計畫課後扶助方案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劉政宏(2003)。考試壓力、回饋方式對國小學生學習表現、自我價值、學習動機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劉政宏、張景媛、許鼎延、張瓊文(2005):國小學生學習動機成分之分析及其對學習行為之影響。教育心理學報,37(2),173-196。
劉倩如(2012)。家長參與與學生適應之關係─以永齡希望小學花蓮分校為例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劉惕君(2001)。國小單親學童對父母離異經驗之敘說-現實與繪本之間(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花蓮縣。
劉曉秋(1991)。我國兒童福利的發展。臺北市:巨流。
劉鎮寧(2007)。課後托育經營與管理。臺北市:心理。
劉鎮寧(2007)。課後托育經營與管理。臺北市:心理。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市:心理。
鄭文淵(2008)。桃園縣國民中學「攜手計劃-課後扶助」政策執行現況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鄭同僚(審定)(2004)。教育研究的批判俗民誌-理論與實物指南(原作者:Carspecken, P. F. )。臺北市:高等教育。
鄭素美(2010)。台中縣國民小學學生課後補習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靜宜大學,臺中市。
鄭淑玲(1994)。安親班有存在的價值嗎?師說,72,1-15。
鄭淑玲、陳淑瑤(1995)。安親班業者與臺北市政府短兵相接。師說:中華民國全國教育會月刊,72,1-8。
蕭玉佳(2011)。凌寒待暖陽:國小經濟弱勢生學習生活與學習文化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錢得龍(2007)。充實的放學時光--課後照顧的處境與作為。師友月刊,478,43-47。
薛蕙娟(2011)。國民小學級任教師對學校課後照顧服務的現況覺知與意見之調查研究─以桃園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謝文德(2007)。高雄市國小學生課外輔導家長消費決策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謝佩容(2007)。以行動研究改善弱勢之家庭國小學童「課後輔導方案」執行的歷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臺南市。
謝芝棋(2010)。社會弱勢學童課後照顧教師的教學經驗—一個多元文化教育觀點的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顏千淑(2005)。台中市雙生涯家庭國小子女課後托育服務安排與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靜宜大學,臺中市。
魏意芳(2003)。日本學童保育制度之研究:對我國課後托育的啟示(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師範學院,臺東市。
羅時桓(2007)。攜手計畫課後扶助在學校實施現況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譚以敬、吳清山(2009)。台北市弱勢學生教育政策的現況及其未來因應措施之研究。教育行政與評鑑學刊,8,77 -94 。
蘇秀枝(2005)。國小學童課後托育、補習才藝與學業成就、行為適應之關係-以台中縣大里市為例。朝陽人文社會學刊,3(1),173-223。

西文部分
Cryer, D., & Burchinal, M. (1997). Parents as child care consumers. Early Childhood Research Quarterly, 12(1), 35-58.
Department for Education(2011). Childcare and Early Year Providers Survey 2010. Retrieved from: https://www.gov.uk/government/uploads/system/uploads/attachment_data/file/182042/OSR17-2011-Research_Brief.pdf
Departrment for Education and Skills, DfES(2001). Out of school care: National standards for under 8s day care and childminding. Nottingham: DfES Publications Centre.
Durlak, J. A., & Weissberg, R. P. (2007). The impact of After-School programs that promote personal and social skills.Collaborative for Academic. 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 3, 8-47.
Dynarski, M.,James-Burdumy, S., Moore, M., Rosenberg, L., Deke, J., & Mansfield, W.(2004). When Schools Stay Open Late: The National Evaluation of the 21st Century Community Learning Centers Program New findings. Washington, DC: 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 Evaluation and Regional Assistance.
Fox, J. A., & Newman, S. A. (1997). After-school crime or after-school programs: Tuning into the prime time for violent juvenile crime and implications for national policy. A report to the United States Attorney General. Washington, DC: Fight Crime: Invest in Kids.
Halpern, R. (1999). After-school program for low-income children: promise and challenges. The Future of Children, 19(2), 81-95.
Halpern, R. (2002). A different kind of child development institution: the history of after-school programs for low-income children. Teacher college record, 104(2), 178-211.
Halpern, R. (2003). Making play work: The promise of after-school programs for low-income children. New York ,NY : Teachers Colleges Press.
Lauer, P. A., Akiba, M., Wilkerson, S. B., Apthorp, H. S., Snow, D., & Martin-Glenn, M. L. (2006). Out-of-school-time programs: A meta-analysis of effects for at-risk students.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76(2), 275-313.
Noam, G. G., Biancarosa, G. & Dechausay,N. (2003). Afterschool education: Approaches to an emerging field. MA: Harvard Education Press.
Noam, G. G., Miller, B. M., & Barry, S. (2002). Youth development and afterschool time: Policy and programming in large cities. In G. G. Noam, & B. M. Miller (Eds.) New directions for youth development: Theory, practice, research. Youth development and after-school time: A tale of many cities. San Francisco, CA: Jossey-Bass Publishers.
Ogbu, J. U., & Fordham, S. (1986). Black students"school success: Coping with the“burden of‘acting White’”.The Urban Review,18(3),177-206.
Schinke, S. P., Orlandi, M. A., & Cole, K. C. (1992). Boys & Girls Clubs in public housingdevelopments: Prevention services for youth at risk.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20, 118–128.
Schmidt, L. J. (1992). Relationship between pupil control ideology and the quality of school life. Journal of invitational theory and practice, l (2), pp.103-110.
Vandell, D. L., & Su, H. C. (1999). Child Care and School-Age Children. Young Children, 54(6), 62-71.
Wigfield, A.; Eccles, J. S. (2000), Expectancy-Value Theory of Achievement Motivation, 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Psychology, 25, 68-81.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