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臺灣省青年服務團之研究(1950-1956)
Taiwan Youth Corps(1950-1956)
作者 蔡瑞揚
Tsai, Ruei Yang
貢獻者 戴寶村
蔡瑞揚
Tsai, Ruei Yang
關鍵詞 救國團
青服團
青聯會
三青團
青年組訓
日期 2014
上傳時間 1-Jul-2015 14:52:15 (UTC+8)
摘要 中央政府播遷來臺後,中國國民黨在臺灣的黨務也積極地展開,尤其以1950年代初期的改造工作為代表。而中央改造委員會第二組即是負責青年組訓相關業務的單位,在第二組的籌畫下,青年反共先鋒隊在歷經多方會議後,決定改名為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而救國團於1952年10月31日正式後,鑒於其組成與工作內容,與青年相關的業務也逐漸由救國團統籌,在整個筆者欲討論的1950年代可說是無人能出其右。而在救國團奠定其地位之前,尚有臺灣省青年服務團、中國青年反共抗俄聯合會此二性質相近的青年團體,上述三青年團體不僅具有濃厚的黨政色彩之外,是否尚有其他相同或相近的性質與關係,是筆者本文論述的主軸。
     
      本文藉此三個皆由官方主導成立於1950年代初期的青年團體,透過彼此的比較,以探討當時官方對於青年組訓這一領域是否存在著「固定班底」與「經驗移植」的現象。此外,在討論這三個曾同時存在於同一時空的青年團體過程中,也能一窺何謂當時官方心目中理想的青年形象與其和官方的互動為何,也就是雙方在1950年代的互動概況。
     
      青服團、青聯會與救國團皆由官方主導,且成立於1950年代初期,此三個青年團體除了有時間上的先後更迭關聯之外,在其成立背景、組織架構、工作目標等皆有相近,甚至是相同之處。藉由相互比較與探討,更能釐清這三個同存於1950年代初期且具有時代意義的三個青年團體彼此間是否有相互影響的現象。此外,自救國團成立以來,青年組訓相關業務逐漸由其統籌,在無人能出其右的情況下,青服團與青聯會的應對政策為何,也是本文觀察的課題。
參考文獻 一、檔案
     
     《青年服務團團成立日期核復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數位典藏整合查詢系統,典藏號:0040125004753002。
     《茲聘鄭通和為青年服務團團務委員》,國史館臺灣文獻館數位典藏整合查詢系統,典藏號:0040323109340018。
     《教育廳簽報關於青年服務團有關各問題研議問題解果請鑒核提會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數位典藏整合查詢系統,典藏號:00501040903。
     《電轉總統對青年服務團工作指示希遵照由》,國史館臺灣文獻館數位典藏整合查詢系統,典藏號:0040121013197003。
     《臺灣省青年服務團函為檢送臺灣省青年服務團概況,請參考案》,臺灣省議會史料總庫,典藏號:0020190344001 。
     《臺灣省臨時省議會公報》1卷14期,頁528,臺灣省議會史料總庫,典藏號:002-01-03OA-01-5-3-05-00541。
     臺灣省臨時省議會(1955-04-02)。[臺灣省行政專修班校友會常務幹事詹俊傑建請迅將青年服務團改為專科學校,行政專修班亦併為辦理案。]。《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聯合目錄》。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17/3f/53.htm(2015/01/17瀏覽)。
     臺灣省臨時省議會(民國44年4月1日~民國44年12月61955-04-01/1955-12-06))。[正題名:趙連奎等請願為請撤銷臺灣省青年服務團擴建為臺灣省行政專修班獨立院校案]。《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聯合目錄》。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58/b8/75.html(2015/01/17瀏覽)。
     《蔣經國總統文物-國防部總政治部任內文件(三)》,國史館,典藏號:005-010100-00052-006。
     《蔣經國總統文物-國防部總政治部任內文件(三)》,國史館,典藏號:005-010100-00052-014。
     《蔣經國總統文物-國防部總政治部任內文件(三)》,國史館,典藏號:005-010100-00052-015。
     《蔣經國總統文物-國防部總政治部任內文件(三)》,國史館,典藏號:005-010100-00052-017。
     《蔣經國總統文物-國防部總政治部任內文件(三)》,國史館,典藏號:005-010100-00052-018。
     《蔣經國總統文物-國防部總政治部任內文件(三)》,國史館,典藏號:005-010100-00054-048。
     《蔣經國總統文物-國防部總政治部任內文件(四)》,國史館,典藏號:005-010100-00053-033。
     《據請修正青年服務團組織規程及編制表一案核復知照由》,國史館臺灣文獻館數位典藏整合查詢系統,典藏號:0040121013197001。
     《臨時省議會第一屆第三次定期大會》,頁131-132,臺灣省議會史料總庫,典藏號:002-01-03OA-00-5-3-0-00015。 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17/3f/53.html(2015/01/17瀏覽)。
     《關於青年服務團存廢問題一案,專案小組審議意見請鑒核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數位典藏整合查詢系統,典藏號:00501030208。
     《關於教育廳簽為青年服務團擬予保留並請指定管轄單位及准行政專修班招收新生兩班維持明年再行考慮一案審查報告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數位典藏整合查詢系統,典藏號:00501040703。
     
     
     
     
     
     二、報紙雜誌
     
     《中央日報》(臺北)。
     《民聲日報》。
     《自由青年》。
     《商工日報》。
     《聯合報》。
     
     
     三、專書
     
     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編印,《領袖對青年的遺訓》,臺北: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1975。
     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總團部,《本團重要文獻(第一輯)》,臺北: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總團部,1966。
     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總團部,《綠旗飄揚三十年》,臺北: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總團部編印,1983。
     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總團部編,《團務十年》,臺北: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總團部,1962。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第五組編印,《民眾服務手冊》,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第五組,1958。
     中國國民黨臺灣省黨部編印,《總裁對臺省同胞暨同志訓詞彙輯》,臺北:中國國民黨臺灣省黨部,1952。
     中華民國年鑑社,《中華民國年鑑:民國四十年》,臺北:中華民國年鑑社,1951。
     王良卿,《三民主義青年團與中國國民黨關係研究(1938-1949)》,臺北:近代中國,1998。
     丘念臺 述著,《嶺海微飆》,臺北:海峽學術出版社,2002。
     丘為君 編著,《臺灣學生運動(1949-1979)》,臺北:稻鄉,2003。
     幼獅出版社,《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臺北:幼獅,1952。
     民主中國社,《民主中國》,臺北:民主中國社,1950。
     成湯 口述;成英姝 編輯整理,《我曾是流亡學生》,臺北:聯合文學,2009。
     江南,《蔣經國傳》,洛杉磯:美國論壇報社,出版年份不詳。
     李松林、陳太先,《蔣經國大傳—江山風雨(上卷)》,臺北:風雲時代,2009。
     李煥,《蔣總統與青年》,臺北:幼獅文化,1976。
     易勞逸 著;王建朗、王賢知、賈維 譯,《毀滅的種子:戰爭與革命中的國民黨中國(1937-1949)》,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9。
     林蔭庭,《追隨半世紀—李煥與經國先生》,臺北:天下文化出版公司,1998。
     茅家琦,《蔣經國的一生與他的思想演變》,臺北:臺灣商務,2003。
     孫紹蔚,《民防體制概論》,臺北:中央文物供社,1981。
     秦孝儀 主編,《先總統蔣公思想言論總集(第24輯)》,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1984。
     曹志源,《國內國外20年(1949-1969)》,臺北:商務印書館,1987。
     梁肅戎,《大是大非:梁肅戎回憶錄》,臺北:天下文化,1995。
     許福明,《中國國民黨的改造-兼論其對中華民國政治發展的影響(1950-1952)》,臺北:正中,1986。
     陳立夫,《成敗之鑑:陳立夫回憶錄》,臺北:正中書局,1994。
     陳曉慧,《由上而下的革命:中國國民黨改造之研究(1950-1952)》,臺北:美商EHGBooks,2014。
     曾繁蓉、俞壽成,《真善美的追尋—李鍾桂與救國團的半世情》,臺北:張老師文化,2010。
     黃克武 主編,《重起爐灶:蔣中正與1950年代的臺灣》,臺北:中正紀念堂,2013。
     黃嘉樹,《國民黨在臺灣(1945-1988)》,臺北:大秦出版社,1994。
     
     臺灣省改造委員會編印,《中國國民黨臺灣省改造委員會工作報告》,臺北:臺灣省改造委員會,1951。
     臺灣省青年服務團,《二年來的臺灣省青年服務團》,臺北:臺灣省青年服務團,1952。
     臺灣省青年服務團,《臺灣省青年服務團六年工作實錄》,臺北:臺灣省青年服務團,1956。
     劉維開 編,《中國國民黨黨職錄》,臺北:國民黨黨史會,1994。
     蔣永敬、劉維開 著,《蔣介石與國共和戰 (1945-1949)》,臺北:臺灣商務,2011。
     鄧元忠,《三民主義力行社史》,臺北:實踐出版社,1984。
     鄭文聰 主編,《20世紀臺灣 1952》,臺北,2001.09。
     鄭清漢,《反共建國小叢書之六--自由中國青年在戰鬥中》,臺北:改造出版社,1953。
     
     
     四、學位論文
     
     李泰翰,〈黨團、軍事與教育—1950年代學生軍訓進入校園之研究〉,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林婉平,〈中國國民黨CC系在臺灣的政治活動(1949-1991)〉,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張以牧,〈強人威權體制下的青年組訓—以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為中心的探討(1952-1959)〉,臺北: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
     黃俊騰〈救國團青年活動中心建築之研究〉,臺南: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
     士論文,1994。
     
     
     
     
     
     五、期刊論文
     
     上官業佑,〈永懷 蔣公〉,《中外雜誌》,30:4(1981.10),頁20-27。
     吳伯卿,〈呂天行先生行述〉,《湖南文獻季刊》,24:3(1996.07),頁47。
     李泰翰,〈從青聯會到救國團成立的過程--1950年代初期國民黨對於青年運動的籌劃與掌控〉,《臺灣文獻》,56:3(2005.9),頁129-156。
     李泰翰,〈戰後臺灣的「再戰鬥化」--以1953年「暑期青年戰訓練」為例〉,《史
     張念慈,〈陪青年們走過青春歲月—理想永不稍滅的「自由青年」〉,《中央月刊》,21:1(1988.01),頁112-114。
     陳光中、蔡小梅 譯,〈社會運動發展中政府的角色:中國青年救國團的一個詮釋〉,《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報》,26(1993.05),頁58-72。
     匯》,5(2001.08),頁69-85。
     錢江潮,〈李煥先生領導的《自由青年旬刊》幾點往事—闡述在錫公九秩壽誕慶賀會上的講話〉,《湖北文獻》,162(2007.01),頁43-48。
     羅才榮,〈青年服務團憶往〉,《中外雜誌》,33:2(1983.02),頁132-134。
     羅才榮,〈星子:紀念康兆民先生〉,《傳記文學》,23:5(1973.11),頁46-49。
     
     
     六、網站
     
     〈「軍人之友社」將成立〉,《聯合報》,1951年9月21日,第2版。中央日報網路版: http://www.cdnews.com.tw/cdnews_site/docDetail.jsp?coluid=141&docid=101711526,擷取日期:2015/3/10。
     國立臺北大學校史館:http://www.ntpu.edu.tw/ntpuhistory/About/。截取日期:2015/3/15。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台灣史研究所
101158016
103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1158016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戴寶村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蔡瑞揚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Tsai, Ruei Yangen_US
dc.creator (作者) 蔡瑞揚zh_TW
dc.creator (作者) Tsai, Ruei Yangen_US
dc.date (日期) 2014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Jul-2015 14:52:15 (UTC+8)-
dc.date.available 1-Jul-2015 14:52:15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Jul-2015 14:52:15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101158016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76215-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台灣史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1158016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3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中央政府播遷來臺後,中國國民黨在臺灣的黨務也積極地展開,尤其以1950年代初期的改造工作為代表。而中央改造委員會第二組即是負責青年組訓相關業務的單位,在第二組的籌畫下,青年反共先鋒隊在歷經多方會議後,決定改名為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而救國團於1952年10月31日正式後,鑒於其組成與工作內容,與青年相關的業務也逐漸由救國團統籌,在整個筆者欲討論的1950年代可說是無人能出其右。而在救國團奠定其地位之前,尚有臺灣省青年服務團、中國青年反共抗俄聯合會此二性質相近的青年團體,上述三青年團體不僅具有濃厚的黨政色彩之外,是否尚有其他相同或相近的性質與關係,是筆者本文論述的主軸。
     
      本文藉此三個皆由官方主導成立於1950年代初期的青年團體,透過彼此的比較,以探討當時官方對於青年組訓這一領域是否存在著「固定班底」與「經驗移植」的現象。此外,在討論這三個曾同時存在於同一時空的青年團體過程中,也能一窺何謂當時官方心目中理想的青年形象與其和官方的互動為何,也就是雙方在1950年代的互動概況。
     
      青服團、青聯會與救國團皆由官方主導,且成立於1950年代初期,此三個青年團體除了有時間上的先後更迭關聯之外,在其成立背景、組織架構、工作目標等皆有相近,甚至是相同之處。藉由相互比較與探討,更能釐清這三個同存於1950年代初期且具有時代意義的三個青年團體彼此間是否有相互影響的現象。此外,自救國團成立以來,青年組訓相關業務逐漸由其統籌,在無人能出其右的情況下,青服團與青聯會的應對政策為何,也是本文觀察的課題。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一、研究動機與目的 1
     二、研究回顧 5
     三、研究方法與資料運用 11
     四、論文架構 13
     第二章 青服團的成立與其組織架構和工作內容
     第一節 青服團的成立與改組 15
     第二節 青服團的組織架構 21
     第三節 青服團的工作內容 27
        小結 33
     第三章 青服團與青聯會、青年反共先鋒隊的比較
     第一節 1950年代青年組訓概況 37
     第二節 青服團與青聯會的比較 47
     第三節 青服團與青年反共先鋒隊的比較 59
      小結 70
     第四章 青服團與救國團關係之探討
     第一節 救國團的性質與組織架構 75
     第二節 救國團的工作目標及內容 79
     第三節 青服團與救國團的比較 83
      小結 88
     第五章 結論 93
     參考資料 97
zh_TW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1158016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救國團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青服團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青聯會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三青團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青年組訓zh_TW
dc.title (題名) 臺灣省青年服務團之研究(1950-1956)zh_TW
dc.title (題名) Taiwan Youth Corps(1950-1956)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檔案
     
     《青年服務團團成立日期核復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數位典藏整合查詢系統,典藏號:0040125004753002。
     《茲聘鄭通和為青年服務團團務委員》,國史館臺灣文獻館數位典藏整合查詢系統,典藏號:0040323109340018。
     《教育廳簽報關於青年服務團有關各問題研議問題解果請鑒核提會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數位典藏整合查詢系統,典藏號:00501040903。
     《電轉總統對青年服務團工作指示希遵照由》,國史館臺灣文獻館數位典藏整合查詢系統,典藏號:0040121013197003。
     《臺灣省青年服務團函為檢送臺灣省青年服務團概況,請參考案》,臺灣省議會史料總庫,典藏號:0020190344001 。
     《臺灣省臨時省議會公報》1卷14期,頁528,臺灣省議會史料總庫,典藏號:002-01-03OA-01-5-3-05-00541。
     臺灣省臨時省議會(1955-04-02)。[臺灣省行政專修班校友會常務幹事詹俊傑建請迅將青年服務團改為專科學校,行政專修班亦併為辦理案。]。《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聯合目錄》。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17/3f/53.htm(2015/01/17瀏覽)。
     臺灣省臨時省議會(民國44年4月1日~民國44年12月61955-04-01/1955-12-06))。[正題名:趙連奎等請願為請撤銷臺灣省青年服務團擴建為臺灣省行政專修班獨立院校案]。《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聯合目錄》。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58/b8/75.html(2015/01/17瀏覽)。
     《蔣經國總統文物-國防部總政治部任內文件(三)》,國史館,典藏號:005-010100-00052-006。
     《蔣經國總統文物-國防部總政治部任內文件(三)》,國史館,典藏號:005-010100-00052-014。
     《蔣經國總統文物-國防部總政治部任內文件(三)》,國史館,典藏號:005-010100-00052-015。
     《蔣經國總統文物-國防部總政治部任內文件(三)》,國史館,典藏號:005-010100-00052-017。
     《蔣經國總統文物-國防部總政治部任內文件(三)》,國史館,典藏號:005-010100-00052-018。
     《蔣經國總統文物-國防部總政治部任內文件(三)》,國史館,典藏號:005-010100-00054-048。
     《蔣經國總統文物-國防部總政治部任內文件(四)》,國史館,典藏號:005-010100-00053-033。
     《據請修正青年服務團組織規程及編制表一案核復知照由》,國史館臺灣文獻館數位典藏整合查詢系統,典藏號:0040121013197001。
     《臨時省議會第一屆第三次定期大會》,頁131-132,臺灣省議會史料總庫,典藏號:002-01-03OA-00-5-3-0-00015。 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17/3f/53.html(2015/01/17瀏覽)。
     《關於青年服務團存廢問題一案,專案小組審議意見請鑒核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數位典藏整合查詢系統,典藏號:00501030208。
     《關於教育廳簽為青年服務團擬予保留並請指定管轄單位及准行政專修班招收新生兩班維持明年再行考慮一案審查報告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數位典藏整合查詢系統,典藏號:00501040703。
     
     
     
     
     
     二、報紙雜誌
     
     《中央日報》(臺北)。
     《民聲日報》。
     《自由青年》。
     《商工日報》。
     《聯合報》。
     
     
     三、專書
     
     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編印,《領袖對青年的遺訓》,臺北: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1975。
     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總團部,《本團重要文獻(第一輯)》,臺北: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總團部,1966。
     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總團部,《綠旗飄揚三十年》,臺北: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總團部編印,1983。
     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總團部編,《團務十年》,臺北: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總團部,1962。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第五組編印,《民眾服務手冊》,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第五組,1958。
     中國國民黨臺灣省黨部編印,《總裁對臺省同胞暨同志訓詞彙輯》,臺北:中國國民黨臺灣省黨部,1952。
     中華民國年鑑社,《中華民國年鑑:民國四十年》,臺北:中華民國年鑑社,1951。
     王良卿,《三民主義青年團與中國國民黨關係研究(1938-1949)》,臺北:近代中國,1998。
     丘念臺 述著,《嶺海微飆》,臺北:海峽學術出版社,2002。
     丘為君 編著,《臺灣學生運動(1949-1979)》,臺北:稻鄉,2003。
     幼獅出版社,《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臺北:幼獅,1952。
     民主中國社,《民主中國》,臺北:民主中國社,1950。
     成湯 口述;成英姝 編輯整理,《我曾是流亡學生》,臺北:聯合文學,2009。
     江南,《蔣經國傳》,洛杉磯:美國論壇報社,出版年份不詳。
     李松林、陳太先,《蔣經國大傳—江山風雨(上卷)》,臺北:風雲時代,2009。
     李煥,《蔣總統與青年》,臺北:幼獅文化,1976。
     易勞逸 著;王建朗、王賢知、賈維 譯,《毀滅的種子:戰爭與革命中的國民黨中國(1937-1949)》,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9。
     林蔭庭,《追隨半世紀—李煥與經國先生》,臺北:天下文化出版公司,1998。
     茅家琦,《蔣經國的一生與他的思想演變》,臺北:臺灣商務,2003。
     孫紹蔚,《民防體制概論》,臺北:中央文物供社,1981。
     秦孝儀 主編,《先總統蔣公思想言論總集(第24輯)》,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1984。
     曹志源,《國內國外20年(1949-1969)》,臺北:商務印書館,1987。
     梁肅戎,《大是大非:梁肅戎回憶錄》,臺北:天下文化,1995。
     許福明,《中國國民黨的改造-兼論其對中華民國政治發展的影響(1950-1952)》,臺北:正中,1986。
     陳立夫,《成敗之鑑:陳立夫回憶錄》,臺北:正中書局,1994。
     陳曉慧,《由上而下的革命:中國國民黨改造之研究(1950-1952)》,臺北:美商EHGBooks,2014。
     曾繁蓉、俞壽成,《真善美的追尋—李鍾桂與救國團的半世情》,臺北:張老師文化,2010。
     黃克武 主編,《重起爐灶:蔣中正與1950年代的臺灣》,臺北:中正紀念堂,2013。
     黃嘉樹,《國民黨在臺灣(1945-1988)》,臺北:大秦出版社,1994。
     
     臺灣省改造委員會編印,《中國國民黨臺灣省改造委員會工作報告》,臺北:臺灣省改造委員會,1951。
     臺灣省青年服務團,《二年來的臺灣省青年服務團》,臺北:臺灣省青年服務團,1952。
     臺灣省青年服務團,《臺灣省青年服務團六年工作實錄》,臺北:臺灣省青年服務團,1956。
     劉維開 編,《中國國民黨黨職錄》,臺北:國民黨黨史會,1994。
     蔣永敬、劉維開 著,《蔣介石與國共和戰 (1945-1949)》,臺北:臺灣商務,2011。
     鄧元忠,《三民主義力行社史》,臺北:實踐出版社,1984。
     鄭文聰 主編,《20世紀臺灣 1952》,臺北,2001.09。
     鄭清漢,《反共建國小叢書之六--自由中國青年在戰鬥中》,臺北:改造出版社,1953。
     
     
     四、學位論文
     
     李泰翰,〈黨團、軍事與教育—1950年代學生軍訓進入校園之研究〉,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林婉平,〈中國國民黨CC系在臺灣的政治活動(1949-1991)〉,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張以牧,〈強人威權體制下的青年組訓—以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為中心的探討(1952-1959)〉,臺北: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
     黃俊騰〈救國團青年活動中心建築之研究〉,臺南: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
     士論文,1994。
     
     
     
     
     
     五、期刊論文
     
     上官業佑,〈永懷 蔣公〉,《中外雜誌》,30:4(1981.10),頁20-27。
     吳伯卿,〈呂天行先生行述〉,《湖南文獻季刊》,24:3(1996.07),頁47。
     李泰翰,〈從青聯會到救國團成立的過程--1950年代初期國民黨對於青年運動的籌劃與掌控〉,《臺灣文獻》,56:3(2005.9),頁129-156。
     李泰翰,〈戰後臺灣的「再戰鬥化」--以1953年「暑期青年戰訓練」為例〉,《史
     張念慈,〈陪青年們走過青春歲月—理想永不稍滅的「自由青年」〉,《中央月刊》,21:1(1988.01),頁112-114。
     陳光中、蔡小梅 譯,〈社會運動發展中政府的角色:中國青年救國團的一個詮釋〉,《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報》,26(1993.05),頁58-72。
     匯》,5(2001.08),頁69-85。
     錢江潮,〈李煥先生領導的《自由青年旬刊》幾點往事—闡述在錫公九秩壽誕慶賀會上的講話〉,《湖北文獻》,162(2007.01),頁43-48。
     羅才榮,〈青年服務團憶往〉,《中外雜誌》,33:2(1983.02),頁132-134。
     羅才榮,〈星子:紀念康兆民先生〉,《傳記文學》,23:5(1973.11),頁46-49。
     
     
     六、網站
     
     〈「軍人之友社」將成立〉,《聯合報》,1951年9月21日,第2版。中央日報網路版: http://www.cdnews.com.tw/cdnews_site/docDetail.jsp?coluid=141&docid=101711526,擷取日期:2015/3/10。
     國立臺北大學校史館:http://www.ntpu.edu.tw/ntpuhistory/About/。截取日期:2015/3/15。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