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刑法上信賴原則於個案中之適用
The Appliance Of The Reliance Principle Of The Criminal Law In The Case
作者 詹以勤
貢獻者 陳志輝
詹以勤
關鍵詞 信賴原則
容許風險
過失
日期 2014
上傳時間 1-Jul-2015 14:53:56 (UTC+8)
摘要 信賴原則係源自於德國實務見解對於交通事故所發展出來的理論,其思想中心涉及容許風險、社會相當性、危險分配及自我負責原則等,除交通事故外,近年來遽增的醫療事故、食品安全、環境汙染、建築倒塌事故等,均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這些領域的共通點在於多數人以分工之方式完成任務,是否能如交通事故一般,使信賴原則之運用有正當之基礎,即有討論之空間。故本文整理我國學說及實務見解,並參考德國在上開領域中運用信賴原則之看法,分析其妥當性,期能對信賴原則未來之發展提供方向。
參考文獻 壹、 中文部分
一、 專論
1. 林山田,刑法通論(下冊) ,增訂十版,2008年1月。
2. 林鈺雄,新刑法總則,2006年9月,元照出版有限公司。
3. 洪福增,刑事責任之理論,1982年,刑事法雜誌社。
4. 陳子平,刑法總論(上冊),二版,2008年。
5. 張文顯,二十世紀西方法哲學思潮研究,2006年,法律出版社。
6. 黃榮堅,基礎刑法學(上),2012年,四版,元照出版有限公司。
7. 黃榮堅,論風險實現,刑罰的極限,2000年4月,初版。
8. 蔡振修,醫事過失犯罪專論,2005年8月,增訂一版。
9. 蔡墩銘,醫事刑法要論,2005年9月,二版,蘆翰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10. 廖正豪,過失犯論,1993年,初版。
11. 潘憶文等,醫院組織功能與管理,2006年6月,二版一刷,偉華書局有限公司。
12. 盧映潔等,醫療行為與刑事過失責任,2013年5月,一版一刷,新學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二、 期刊
1. 王皇玉,論醫療行為與業務上之正當行為,台大法學論叢第36卷第2期,2007年6月。
2. 王皇玉,德國醫療刑法論述概述,月旦法學雜誌第170期,2009年7月。
3. 王坤,監督過失責任的限制-信賴原則,湖南公安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22卷第2期,2010年4月。
4. 古承宗,刑事交通事件中的容許風險與信賴原則,月旦法學雜誌,第193期,2011年6月。
5. 古承宗,刑事法上的商品製造人責任,月旦法學雜誌,第191期,2011年4月。
6. 李之聖,過失犯理論與信賴原則之變遷與檢討-兼論醫者對患者之信賴,刑事法雜誌,第51卷第4期,2007年8月。
7. 余信達,從容許風險與法益侵害淺論交通刑法--以醉態駕車與肇事逃逸為中心,刑事法雜誌第46卷第3期,2002年6月。
8. 余振華,交通違規行為與信賴原則-評最高法院96年度台上字第586號判決,月旦法學雜誌,第117期,2005年12月。
9. 林鈺雄,第三人行為介入之因果關係及客觀歸責(下)-從北城醫院打錯針及蘆洲大火事件出發,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80期,2006年3月。
10. 周慶東,刑法意義中的交通信賴原則,月旦法學雜誌,第193期,2011年6月。
11. 吳俊穎、賴惠蓁、陳榮基,組織醫療行為的刑事過失責任釐清,月旦法學雜誌,2012年3月。
12. 洪福增,論過失之新動向-兼論信賴原則,軍法專刊第20卷第10期。
13. 馬躍中,醫師刑事責任之探討-以告知義務、因果關係與信賴原則為中心,軍法專刊第57卷第6期。
14. 翁玉榮,可容許危險在醫療刑事過失責任中之適用,警大法學論集第5期,2000年3月。
15. 陳志輝,客觀歸責與「回溯禁止」,法學講座第26期,2004年3月。
16. 陳樸生,過失之概念與過失犯之構造(上),刑事法雜誌第38卷第1期。
17. 陳清泉,土木工程建設與文明,科學發展月刊第457期,2011年1月。
18. 許玉秀,檢驗客觀歸責的理論基礎-客觀歸責理論是什麼?(下),刑事法雜誌第38卷第2期,1994年4月。
19. 許恆達,合法替代行為與過失犯的結果歸責:假設容許風險實現理論的提出與應用,台大法學論叢第40卷第2期。
20. 許恆達,論瑕疵商品與共同過失責任,興大法學第10期,2011年11月。
21. 曹菲,信賴原則在監督過失中的運用-以日本的理論為線索,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4卷第2期,2012年4月。
22. 黃榮堅,行政管理規定與容許風險概念-評96年台上字第2250號判決,法令月刊第60卷第12期。
23. 張麗卿,信賴原則在醫療分工之適用-以護士麻醉致死案為例,東海大學法學研究第33期,2010年12月。
24. 曾淑瑜,信賴原則在醫療過失中之適用,月旦法學雜誌,第28期,1997年9月。
25. 褚劍鴻,過失與信賴原則(上),法令月刊,第46卷第5期,1995年5月。
26. 鄭昆山,從國際刑法會議抗制環境犯罪決議文論我國環境刑法之檢討與展望,律師雜誌第215期,1997年8月。
27. 蔡墩銘,醫療與信賴原則,刑事法雜誌,第39卷第3期。
28. 蔡振修,醫事過失犯罪與新舊過失理論,東海大學法學研究第8期,1994年9月。
29. 駱克信著,許玉秀譯,客觀歸責理論,政大法學評論第50期,1994年5月。
30. 蘇嘉瑞,信賴原則在醫糾適用之類型化與法學實證研究,科技法學評論第7卷第1期,2010年。
三、 學位論文
1. 朱家蓉,過失理論的建構與發展-兼論管理、監督過失,中央警察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2. 朱振國,組織醫療下醫師之刑事責任,國立中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年。
3. 何靜宜,瑕疵產品製造人之刑事責任,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4. 林森敏,論建築工程中營造業技師之刑事責任-以九二一震災判決為中心,國立台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5. 卓育璇,醫療分工與信賴原則-我國與德國法之比較研究,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6. 徐文志,從專業責任的角度探討建築師因執行業務所生之過失刑事責任與違反建築術成規罪,國立中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7. 崔永喆,刑法上信賴原則之研究:以交通事故為主,中央警官學校警政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
8. 許世賢,信賴原則於醫療過失之適用,國立中興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
9. 許育瑋,論組織醫療與刑事過失責任-以藥事行為為中心,國立中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年。
10. 張姿倩,注意規範保護目的在客觀歸責理論上的功用,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研究所論文,2005年。
11. 陳韋佑,由客觀歸責理論-論信賴原則,國立台北大學法律學研究所,2010年。
12. 陳文福,我國環境刑法犯罪主體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13. 黃源銘,刑法上信賴原則演變之研究,私立輔仁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
14. 黃惠滿,論護理人員在醫療過失中之刑事責任,國立高雄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年。
15. 葉雲卿,從建築物事故案例看建築師與主任技師之刑事責任,國立政治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16. 劉躍挺,醫療過失犯罪中的信賴原則-理論及其適用問題研究,北京大學博士論文,2014年。
17. 黎育鑫,設計監造建築師關於建築物結構安全之刑事責任探討-以921震災判決為例,國立台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18. 謝志武,環境公害入罪化之研究-以水汙染為中心,國立中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貳、 德文部分
一、 註釋書
1. Duttge, Münchener Kommentar zum Strafgesetzbuch, Bd. 1, 2003.
2. Hoyer, Systematischer Kommentar zum Strafgesetzbuch, 7 Aufl., Band 1, 2008.
3. Joachim Vogel, Strafgesetzbuch : Leipziger Kommentar : Grosskommentar, 12 Aufl., Bd. 1, 2006.
二、 專論
1. Bernhard Brinnkmann, Der Vertrauensgrundsatz als eine Regel der Erfahrung, 1995.
2. Johannes Brose, Aufgebentelung im Gesundheitswesen. Horizotale und vertikale Arbeitsteilung auf klinischer und präklinischer Ebene, in Roxin/Schroth (Hrsg.), Medizinstrafrecht : im Spannungsfeld von Medizin Ethik und strafrecht, 2,Aufl., 2001.
3. Ralf Busch, Unternehmen und Umweltstrafrecht, 1997.
4. Harald Eichinger, Die strafrechtliche Produkthaftung im deutschen im vergleich zum anglo-amerikanischen Recht, 1997.
5. Karl Engisch, Untersuchungen über Vorsatz und Fahrlässigkeit im Strafrecht, 1995.
6. Horst Franzheim, Umweltstrafrecht, 1991.
7. Peter Frisch, Das Fahrlässigkeitsdelikt und das Verhalten des Verletzten, 1973.
8. Goll, Produkthaftungshandbuch, 1989, §44.
9. Miriam Hannes, Der Vertrauensgrundsatz bei arbeitsteiligem Vertalten, 2002.
10. Kristian Kühl, Strafrecht : Allgemeiner Teil, 2. Aufl, 1997.
11. Kuhlen Lothar, Fragen einer strafrechtlichen Produkthaftung, 1989.
12. Uwe Murmann, Grundkurs strafrecht : allgemeiner teil, tötungsdelikte, körperverletzungsdelikte, 2 Aufl., 2013.
13. Rudolf Rengier, Strafrecht Allgemeiner Teil, 2009.
14. Marco Ronzani, Erfolg und individuelle Zurechnung im Umweltstrafrecht, 1992.
15. Claus Roxin, Strafrecht : allgemeiner Teil, 4 Aufl., 2006, Bd. 1.
16. Hans-Joachim Rudolphi, Strafrechtliche Verantwortlichkeit für Gewässerverunreinigungen, Festschrift für Karl Lackner zum 70. Geburtstag am 18. Februar 1987, 1987.
17. Joachim Schmidt-Salzer, Produkthaftung, 2. Aufl., 1988, Bd. I: Strafrecht.
18. Heribert Schumann, Strafrechtliches Handlungsunrecht und das Prinzip der Selbstverantwortung der Anderen, 1986.
19. Klaus Ulsenheimer, Arztstrafrecht in der Praxis, 4. Aufl., 2008.
20. Ulsenheimer, in: Laufs/Uhlenbruck, Handbuch des Arztrechts, 2002.
21. Johannes Wessels/Werner Beulke/Helmut Satzger, Strafrecht allgemeiner teil : Die Straftat und ihr Aufbau, 2013.
三、 期刊
1. Meier Bernd-Dieter, Verbraucherschutz durch Strafrecht, NJW 1992, S. 3196.
2. Hirsch, Soziale Adäquanz und Unrechtslehre, ZStW 1962.
3. Justus Krümpelmann, Die Verwirkung des Vertrauensgrundsatzes bei pflichtwidrigem Verhalten in der kritischen Verkehrssituation, Festschrift für Karl Lackner zum 70. Geburtstag am 18. Februar 1987.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法律學研究所
100651051
103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0651051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陳志輝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詹以勤zh_TW
dc.creator (作者) 詹以勤zh_TW
dc.date (日期) 2014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Jul-2015 14:53:56 (UTC+8)-
dc.date.available 1-Jul-2015 14:53:56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Jul-2015 14:53:56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100651051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76224-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法律學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0651051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3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信賴原則係源自於德國實務見解對於交通事故所發展出來的理論,其思想中心涉及容許風險、社會相當性、危險分配及自我負責原則等,除交通事故外,近年來遽增的醫療事故、食品安全、環境汙染、建築倒塌事故等,均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這些領域的共通點在於多數人以分工之方式完成任務,是否能如交通事故一般,使信賴原則之運用有正當之基礎,即有討論之空間。故本文整理我國學說及實務見解,並參考德國在上開領域中運用信賴原則之看法,分析其妥當性,期能對信賴原則未來之發展提供方向。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2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範圍 3
第四節 本文架構 4
第二章 信賴原則之概念 6
第一節 概述 6
第一項 意義 6
第二項 發展 8
第三項 信賴原則產生的理論基礎 10
第二節 信賴原則之效力基礎 18
第一項 獎賞理論 18
第二項 利益衡量 19
第三項 自我負責原則 21
第三節 信賴原則在犯罪體系中之地位 23
第一項 過失理論中之信賴原則 23
第二項 客觀歸責體系中之信賴原則 28
第四節 信賴原則之限制 34
第一項 信賴原則之適用要件 34
第二項 信賴原則之適用限制 37
第五節 小結 43
第三章 交通事故案例之適用 45
第一節 不適用信賴原則之案例 45
第一項 行為人未遵守交通規則 46
第二項 行為人有預見可能性或避免可能性 53
第三項 事故之場所 55
第四項 被害人之特別情事 58
第二節 適用信賴原則之案例 63
第一項 行為人無預見或避免可能性 64
第二項 行為人已為避免結果之行為 68
第三項 依具體情況判斷 70
第三節 小結 72
第四章 醫療事故案例之適用 73
第一節 醫療分工行為 73
第一項 組織醫療之概念 73
第二項 醫療分工之形態 75
第二節 信賴原則能否適用於醫療過失 77
第一項 肯定與否定見解 78
第二項 適用要件 82
第三項 具體醫療行為中之適用 84
第三節 德國與我國之實務見解 93
第一項 德國 93
第二項 我國 98
第四節 信賴原則運用於醫療過失之界限 112
第一項 可清楚認識的錯誤行為 113
第二項 可認識的能力或資格欠缺 113
第三項 監督和控制義務的存在 114
第四項 有瑕疵的或不健全的任務分工 116
第五節 小結 116
第五章 其他分工行為 119
第一節 商品製造分工 119
第一項 概述 120
第二項 學說見解 126
第三項 德國與我國之實務見解 130
第四項 信賴原則適用之例外 136
第二節 環境汙染問題 138
第一項 概述 138
第二項 學說見解 140
第三項 德國與我國之實務見解 144
第四項 信賴原則適用之例外 149
第三節 土木工程分工 149
第一項 概述 150
第二項 學說見解 151
第三項 德國與我國之實務見解 153
第四項 信賴原則適用之例外 158
第四節 小結 159
第六章 結論 161
附錄:參考文獻 165
zh_TW
dc.format.extent 1581652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0651051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信賴原則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容許風險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過失zh_TW
dc.title (題名) 刑法上信賴原則於個案中之適用zh_TW
dc.title (題名) The Appliance Of The Reliance Principle Of The Criminal Law In The Case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壹、 中文部分
一、 專論
1. 林山田,刑法通論(下冊) ,增訂十版,2008年1月。
2. 林鈺雄,新刑法總則,2006年9月,元照出版有限公司。
3. 洪福增,刑事責任之理論,1982年,刑事法雜誌社。
4. 陳子平,刑法總論(上冊),二版,2008年。
5. 張文顯,二十世紀西方法哲學思潮研究,2006年,法律出版社。
6. 黃榮堅,基礎刑法學(上),2012年,四版,元照出版有限公司。
7. 黃榮堅,論風險實現,刑罰的極限,2000年4月,初版。
8. 蔡振修,醫事過失犯罪專論,2005年8月,增訂一版。
9. 蔡墩銘,醫事刑法要論,2005年9月,二版,蘆翰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10. 廖正豪,過失犯論,1993年,初版。
11. 潘憶文等,醫院組織功能與管理,2006年6月,二版一刷,偉華書局有限公司。
12. 盧映潔等,醫療行為與刑事過失責任,2013年5月,一版一刷,新學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二、 期刊
1. 王皇玉,論醫療行為與業務上之正當行為,台大法學論叢第36卷第2期,2007年6月。
2. 王皇玉,德國醫療刑法論述概述,月旦法學雜誌第170期,2009年7月。
3. 王坤,監督過失責任的限制-信賴原則,湖南公安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22卷第2期,2010年4月。
4. 古承宗,刑事交通事件中的容許風險與信賴原則,月旦法學雜誌,第193期,2011年6月。
5. 古承宗,刑事法上的商品製造人責任,月旦法學雜誌,第191期,2011年4月。
6. 李之聖,過失犯理論與信賴原則之變遷與檢討-兼論醫者對患者之信賴,刑事法雜誌,第51卷第4期,2007年8月。
7. 余信達,從容許風險與法益侵害淺論交通刑法--以醉態駕車與肇事逃逸為中心,刑事法雜誌第46卷第3期,2002年6月。
8. 余振華,交通違規行為與信賴原則-評最高法院96年度台上字第586號判決,月旦法學雜誌,第117期,2005年12月。
9. 林鈺雄,第三人行為介入之因果關係及客觀歸責(下)-從北城醫院打錯針及蘆洲大火事件出發,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80期,2006年3月。
10. 周慶東,刑法意義中的交通信賴原則,月旦法學雜誌,第193期,2011年6月。
11. 吳俊穎、賴惠蓁、陳榮基,組織醫療行為的刑事過失責任釐清,月旦法學雜誌,2012年3月。
12. 洪福增,論過失之新動向-兼論信賴原則,軍法專刊第20卷第10期。
13. 馬躍中,醫師刑事責任之探討-以告知義務、因果關係與信賴原則為中心,軍法專刊第57卷第6期。
14. 翁玉榮,可容許危險在醫療刑事過失責任中之適用,警大法學論集第5期,2000年3月。
15. 陳志輝,客觀歸責與「回溯禁止」,法學講座第26期,2004年3月。
16. 陳樸生,過失之概念與過失犯之構造(上),刑事法雜誌第38卷第1期。
17. 陳清泉,土木工程建設與文明,科學發展月刊第457期,2011年1月。
18. 許玉秀,檢驗客觀歸責的理論基礎-客觀歸責理論是什麼?(下),刑事法雜誌第38卷第2期,1994年4月。
19. 許恆達,合法替代行為與過失犯的結果歸責:假設容許風險實現理論的提出與應用,台大法學論叢第40卷第2期。
20. 許恆達,論瑕疵商品與共同過失責任,興大法學第10期,2011年11月。
21. 曹菲,信賴原則在監督過失中的運用-以日本的理論為線索,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4卷第2期,2012年4月。
22. 黃榮堅,行政管理規定與容許風險概念-評96年台上字第2250號判決,法令月刊第60卷第12期。
23. 張麗卿,信賴原則在醫療分工之適用-以護士麻醉致死案為例,東海大學法學研究第33期,2010年12月。
24. 曾淑瑜,信賴原則在醫療過失中之適用,月旦法學雜誌,第28期,1997年9月。
25. 褚劍鴻,過失與信賴原則(上),法令月刊,第46卷第5期,1995年5月。
26. 鄭昆山,從國際刑法會議抗制環境犯罪決議文論我國環境刑法之檢討與展望,律師雜誌第215期,1997年8月。
27. 蔡墩銘,醫療與信賴原則,刑事法雜誌,第39卷第3期。
28. 蔡振修,醫事過失犯罪與新舊過失理論,東海大學法學研究第8期,1994年9月。
29. 駱克信著,許玉秀譯,客觀歸責理論,政大法學評論第50期,1994年5月。
30. 蘇嘉瑞,信賴原則在醫糾適用之類型化與法學實證研究,科技法學評論第7卷第1期,2010年。
三、 學位論文
1. 朱家蓉,過失理論的建構與發展-兼論管理、監督過失,中央警察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2. 朱振國,組織醫療下醫師之刑事責任,國立中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年。
3. 何靜宜,瑕疵產品製造人之刑事責任,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4. 林森敏,論建築工程中營造業技師之刑事責任-以九二一震災判決為中心,國立台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5. 卓育璇,醫療分工與信賴原則-我國與德國法之比較研究,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6. 徐文志,從專業責任的角度探討建築師因執行業務所生之過失刑事責任與違反建築術成規罪,國立中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7. 崔永喆,刑法上信賴原則之研究:以交通事故為主,中央警官學校警政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
8. 許世賢,信賴原則於醫療過失之適用,國立中興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
9. 許育瑋,論組織醫療與刑事過失責任-以藥事行為為中心,國立中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年。
10. 張姿倩,注意規範保護目的在客觀歸責理論上的功用,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研究所論文,2005年。
11. 陳韋佑,由客觀歸責理論-論信賴原則,國立台北大學法律學研究所,2010年。
12. 陳文福,我國環境刑法犯罪主體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13. 黃源銘,刑法上信賴原則演變之研究,私立輔仁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
14. 黃惠滿,論護理人員在醫療過失中之刑事責任,國立高雄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年。
15. 葉雲卿,從建築物事故案例看建築師與主任技師之刑事責任,國立政治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16. 劉躍挺,醫療過失犯罪中的信賴原則-理論及其適用問題研究,北京大學博士論文,2014年。
17. 黎育鑫,設計監造建築師關於建築物結構安全之刑事責任探討-以921震災判決為例,國立台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18. 謝志武,環境公害入罪化之研究-以水汙染為中心,國立中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貳、 德文部分
一、 註釋書
1. Duttge, Münchener Kommentar zum Strafgesetzbuch, Bd. 1, 2003.
2. Hoyer, Systematischer Kommentar zum Strafgesetzbuch, 7 Aufl., Band 1, 2008.
3. Joachim Vogel, Strafgesetzbuch : Leipziger Kommentar : Grosskommentar, 12 Aufl., Bd. 1, 2006.
二、 專論
1. Bernhard Brinnkmann, Der Vertrauensgrundsatz als eine Regel der Erfahrung, 1995.
2. Johannes Brose, Aufgebentelung im Gesundheitswesen. Horizotale und vertikale Arbeitsteilung auf klinischer und präklinischer Ebene, in Roxin/Schroth (Hrsg.), Medizinstrafrecht : im Spannungsfeld von Medizin Ethik und strafrecht, 2,Aufl., 2001.
3. Ralf Busch, Unternehmen und Umweltstrafrecht, 1997.
4. Harald Eichinger, Die strafrechtliche Produkthaftung im deutschen im vergleich zum anglo-amerikanischen Recht, 1997.
5. Karl Engisch, Untersuchungen über Vorsatz und Fahrlässigkeit im Strafrecht, 1995.
6. Horst Franzheim, Umweltstrafrecht, 1991.
7. Peter Frisch, Das Fahrlässigkeitsdelikt und das Verhalten des Verletzten, 1973.
8. Goll, Produkthaftungshandbuch, 1989, §44.
9. Miriam Hannes, Der Vertrauensgrundsatz bei arbeitsteiligem Vertalten, 2002.
10. Kristian Kühl, Strafrecht : Allgemeiner Teil, 2. Aufl, 1997.
11. Kuhlen Lothar, Fragen einer strafrechtlichen Produkthaftung, 1989.
12. Uwe Murmann, Grundkurs strafrecht : allgemeiner teil, tötungsdelikte, körperverletzungsdelikte, 2 Aufl., 2013.
13. Rudolf Rengier, Strafrecht Allgemeiner Teil, 2009.
14. Marco Ronzani, Erfolg und individuelle Zurechnung im Umweltstrafrecht, 1992.
15. Claus Roxin, Strafrecht : allgemeiner Teil, 4 Aufl., 2006, Bd. 1.
16. Hans-Joachim Rudolphi, Strafrechtliche Verantwortlichkeit für Gewässerverunreinigungen, Festschrift für Karl Lackner zum 70. Geburtstag am 18. Februar 1987, 1987.
17. Joachim Schmidt-Salzer, Produkthaftung, 2. Aufl., 1988, Bd. I: Strafrecht.
18. Heribert Schumann, Strafrechtliches Handlungsunrecht und das Prinzip der Selbstverantwortung der Anderen, 1986.
19. Klaus Ulsenheimer, Arztstrafrecht in der Praxis, 4. Aufl., 2008.
20. Ulsenheimer, in: Laufs/Uhlenbruck, Handbuch des Arztrechts, 2002.
21. Johannes Wessels/Werner Beulke/Helmut Satzger, Strafrecht allgemeiner teil : Die Straftat und ihr Aufbau, 2013.
三、 期刊
1. Meier Bernd-Dieter, Verbraucherschutz durch Strafrecht, NJW 1992, S. 3196.
2. Hirsch, Soziale Adäquanz und Unrechtslehre, ZStW 1962.
3. Justus Krümpelmann, Die Verwirkung des Vertrauensgrundsatzes bei pflichtwidrigem Verhalten in der kritischen Verkehrssituation, Festschrift für Karl Lackner zum 70. Geburtstag am 18. Februar 1987.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