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cations-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
Google ScholarTM
NCCU Library
Citation Infomation
Related Publications in TAIR
題名 國中校長正向領導與教師職場希望感關係之研究
The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Junior High School Principals` Positive Leadership and Teacher `s Working Hopes作者 紀虹如 貢獻者 林邦傑
紀虹如關鍵詞 正向領導
職場希望感日期 2014 上傳時間 1-Jul-2015 15:04:47 (UTC+8) 摘要 本研究旨在了解國中校長正向領導與教師職場希望感的現況,教師人口變項、學校環境變項在校長正向領導以及教師職場希望感的差異情形及探討校長正向領導與教師職場希望感的關係。 本研究以問卷調查法為主。研究對象為新北市、台北市、桃園市國民中學教師,共發出835份問卷,回收率92.2%,有效樣本共770份。問卷回收後分別以信度分析、敘述統計、獨立樣本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Pearson積差相關以及多元逐步迴歸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根據研究結果與分析歸納之研究結論如下:一、國中校長在整體正向領導與整體教師職場希望感方面表現為中上程度二、國中教師人口變項中,不同性別、不同現任職務之教師知覺校長正向領導有差異。三、國中在環境變項中,不同校長性別、不同學校規模之教師知覺校長正向領導沒有差異。 四、國中教師人口變項中,不同性別、、不同年齡、不同現任職務之教師知覺職場希望感有差異。五、國中在環境變項中,不同校長性別之教師知覺職場希望感有差異。六、國中校長正向領導與教師職場希望感為顯著正相關。七、整體國中校長正向領導對於教師職場希望感有預測力。 最後依據研究結果與結論,提出具體建議,以作為教育行政機關、學校校長、教師以及未來研究之參考。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王沂釗(2005)。幽谷中的曙光:正向心理學發展與希望理論在輔導上的應用。教育研究月刊,134,106-117。王淑珍(2012)。正向心理團體輔導方案對國小六年級學童樂觀信念與人際挫折容忍力之影響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台北市。仲秀蓮(2011)。臺灣地區國民小學校長正向領導、學校文化對學校創新經營效能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江秀慧(2013)。花蓮縣國中生希望感與學校適應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江孟芠(2012)。特殊教育教師希望與工作壓力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樹德科技大學,新北市。吳秀珍(2012)。國民小學校長正向領導與學校組織氣氛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中教育大學,台中市。吳宗弘(2009)。高年級學童的家庭結構、希望感與生活適應之分析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諮商國民教育研究所,花蓮縣。吳明隆(2011)。SPSS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問卷分析與應用統計。新北市:易習。吳秉叡 (2012)。學習障礙學生解釋風格、希望感與復原力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吳倏銘(2013)。國民中學校長正向領導、學校組織氣氛與教師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吳麗真(2013)。臺中市國小校長正向領導、教師專業發展與學校效能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臺中市。呂建宏(2014) 。校長正向領導、組織承諾與學校效能的關係之研究:以新北市偏遠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台北市。呂浚瑀(2011)。國民小學校長正向領導、團隊情感氛圍與組織創新能力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宋元志(2014)。宜蘭縣國民中學校長正向領導與教師組織公民行為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李勁霆(2012)。國民小學校長正向領導、教師賦權增能與教師心理契約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李勇緻(2012)。新北市國小校長正向領導與學校效能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李建德(2012)。臺北市市國小行政人員自我管理與正向領導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李若瑜(2009)。大學生希望感、建設性思考與情緒創造力對創造風格影響之路徑模式,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李菁菁(2014)。高級中學校長正向領導、教師職場希望感與學校效能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大學,台南市。李新民、陳密桃(2008)。職場希望感信念與職場復原力、組織美德行為之潛在關聯:以幼兒教師為例。當代教育研究,16(4),155-198周良基(2013)。國民小學校長正向領導和學業樂觀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林佩靜(2013)。高雄市國小校長正向領導與學校效能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台東。林宥誼(2011)。中學教師情緒創造力、希望信念與創意情緒管理之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北市。林凱莉(2013)。國民小學校長正向領導、教師組織公民行為與學校組織創新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 新竹市。林新發(2010)。校長正向領導的策略領導與技巧。國民教育,50(6),1-7。林新發(2011)。華人地區學校校長正向領導模式初探。國民教育月刊,52(1),1-6。林新發(2011)。論述正向領導表現的例子。國民教育,51(3),1-7。林新發、王秀玲、仲秀蓮、黃秋鑾、林佳芬、鍾雲英…梁玟燁(2010)。華人地區小學校長正向領導、學習文化對學校創新經營效能影響之研究。發表於2010年東亞教師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香港:香港教育學院。邱皓政(2009)。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SPSS中文視窗版資料分析範例與解析(第三版)。台北市,五南。邱顯坤(2014) 。臺北市國民中學校長正向領導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姚麗英(2014) 。高級中學校長正向領導、學校組織學習 與教師創新教學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洪于庭(2010)。台灣都會地區國中生希望感與情緒智力之關連性,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台南。洪蘭(譯)(2003)。真實的快樂。台北市:遠流。洪蘭(譯)(2012)。邁向圓滿。台北市:遠流。范貴蟬(2014)。校長正向領導與教師情緒勞務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唐淑華(2006)。我的未來不是夢?。中等教育,57,4-21。唐淑華(2010)。從希望感模式論學業挫折之調適與因應。台北市:心理。秦夢群(2010)。教育領導理論與應用。臺北:五南。張玉蘭(2013)。希望感融入國小五年級視覺藝術課程對學生希望感影響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慈濟大學,花蓮縣。張志靖(2012)。國民小學校長正向領導與教師專業發展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中教育大學,台中市。張佳芬(2013)。桃園縣國民小學校長正向領導與學校組織衝突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張傳琳(2013)。緒論。載於張傳琳(主編),正向心理學,1-16。臺北:洪葉文化。張碧容(2011)。北北基地區國民小學校長正向領導和教師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教育部(2012)。中華民國師資培育白皮書:發揚師道.百年樹人。臺北市:教育部。許文薇(2012)。國民小學校長正向領導、肯定式探詢策略與教師希望感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郭盈傑(2008)。教師希望感領導模式提升國小學童英語學習成就之實驗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郭淑珍(2010)。正向心理學的意涵與學習上的應用。銘傳教育電子期刊,2,56-72。郭蕙鳳(2013)。以正向心理學取向運用TED講座介入提升青少年希望感之歷程與效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縣。陳文香(2009)。比較延遲診斷組與未延遲診斷組之乳癌婦女其希望感變化,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台南市。陳志鵬(2014) 。國民小學校長正向領導、教師文化與學校組織變革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陳怡伶(2013)。從高EQ 邁向正向領導。Cheers 雜誌,154,10-11。陳怡錚(2008)。國小教師工作家庭衝突、希望信念與教學創新之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北市。陳明義(2013)。國民小學校長正向領導、組織衝突與教師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陳偉國(2013)。國民小學校長正向領導、學校文化與教師學術樂觀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陳淑玲(2010)。正向思考對學校之影響。卓越宜蘭雙月刊,6,1-2。彭永青(2013)。國民中學校長正向領導、學校組織氣氛與教師專業承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彭英錡(2014)。國中教師希望感與工作壓力之關係研究—以桃園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桃園縣。黃佳慧(2012)。國民小學校長正向領導、學校組織變革與教師心理資本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黃俊傑(2008)。心理學典範-談正向心理學。國教之友,59(2),58-65。黃春日(2012)。國民小學校長正向領導與教師專業承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中教育大學,臺中市。黃珮書、沈士豪(2009)。希望理論應用於團體工作之行動研究。吳鳳學報,18,501-508。黃麗鴻(2012)。校長正向領導、學校組織健康、教師心理資本與組織承諾之影響關係:階層線性模式的驗證,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敬世龍(2010)。中學生希望感量表發展及相關因素。教育科學期刊,9(2),165-192。敬世龍(2010)。中學生希望感量表發展及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台南大學,臺南市。楊智先(2007)。教師社群互動、工作希望感受與創造性轉化之關係:量化模式建構與典範案例分析,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揚智先(2010)。正向心理學脈絡下的創造力教育實踐:從希望理論談起。北縣教育,70,56-59。詹明娟(2009)。好領導從覺察與正向解讀開始。取自http://ioistudygroup.blogspot.tw/2009/01/blog-post_6309.html管意凱(2014) 。國中校長正向領導、教師正向心理資本與教師組織公民行為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劉仲瑛(2012)。國中校長正向領導、學校文化與教師專業學習社群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縣。劉秀枝(2012)。幼兒園教保服務人員社群互動、職場希望感與創新教學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台南大學,台南市。蔡宜萱(2012)。國民中學校長正向領導、教師激勵與服務導向公民行為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鄭曉楓(2010)。青少年生活希望量表發展之研究。家庭教育與諮商學刊,8,93-112。蕭增鈺(2012)。國民小學校長正向領導與教師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中教育大學,臺中市。賴英娟、巫博瀚(2009)。希望理論的概念分析與理論應用。研習資訊,26(4),71-78。賴英娟、巫博瀚(2013)。台灣國中生中文版希望感量表之編製。測驗學刊,60(3),429-455。駱月絹、黃囇莉、林以正、黃光國(2010)。盼望的雙元性-新盼望量表之建構及效度檢證。中華心理學刊,52(3),265-285。駱芳美、郭國楨(2011)。從希望著手-希望理論在諮商上的應用。台北市:心理。戴國雄(2013)。國民小學校長心理資本、正向領導行為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新竹市。薛秀宜(2008)。中小學教師希望感、樂觀、情緒智力及職涯期望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謝傳崇(2011)。校長正向領導對教師教學影響之研究。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101,59-82。謝傳崇(2011)。校長正向領導激發學校超越表現。師友月刊,529,51-55。謝傳崇(2012)。校長正向領導理念、研究與實踐。台北市:高等教育。謝傳崇(譯)(2009)。變革時代卓越的校長領導:國際觀點。臺北市:心理。謝璟婷(2008)。國小高年級學童正向心理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謝瓊慧(2013)。正向思考教學方案對提升國小六年級學童感恩心與正向期待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台北市。藍慧娟(2014) 。國民小學校長正向領導、學校組織健康與教師效能關係之研究-以桃園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桃園縣。羅文秀(2005)。希望感理論、測量及教育上的應用。中等教育,56,112-123。二、西文部分Bagozzi,R. P.(2003).Positive and negative emotions in organizations. San Francisco: Berrett-Koehler.Baumeister , R. F., & Vohs, K. D.,(2002).The pursuit of meaningfulness in life. New York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Cameron K. (2008). Positive Leadership: Strategies for Extraordinary Performance. San Francisco: Berrett-Koehler Publishers.Cameron, K. S. & Lavine, M.(2006).Making the Impossible Possible. San Francisco Berrett-Koehler. Cameron, K. S.(2007). Building relationships by communicating supportively. Upper Saddle River, NJ: Prentice Hall.Cameron, K. S. (2010). Positive leaders. Leadership Excellence , 27(3), 8.Cameron, K. S., Dutton, J. E., & Quinn, R.(2003). Positive organizational scholarship. San Francisco, CA: Berrett-Koehler.Chen, G.(2007).Subject-object meaningfulness in knowledge work. Unpublished honors thesis, Organizational Studies Program, University of Michigan.Cohn, M. A., & Fredrickson, B. L. (2009). Positive emotions. In S. J. Lopez & C. R. Snyder (Eds.),Oxford handbook of positive psychology (2nd ed., pp.13-24). New York,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Day, C., Harris, A., Hadfield, M., Tolley, H., & Beresford, J. (2000). Leading schools in times of change. Buckingham, UK: Open University Press.Denison, D. R.(1996). What is difference between organizational culture and organizational climate? A native’s point of view on a decade of paradigm wars.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1(3),619-654.Dutton, J. E., & Ragins, B. R.(2007).Exploring positive relationship at work. Mahwah, NJ: Erlbaum.Fredrickson, B. L.(2001). The role of positive emotions in positive psychology: The broaden-and-build theory of positive emotions. American Psychologist, 56(3),218-226.Lewis, S.(2011).Positive psychology at work: How positive leadership and appreciative inquiry create inspiring organizations. NY: Wiley.Luthans, F., & Avolio, B. J.(2009). Inquiry unplugged: Building on Hackman’s potential perils of POB.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30, 323-328.Luthans, F., LuIthans, K. W., Hodgetts, R. M., & Luthans, B. C. (2001). Positive approach to leadership(PAL) implications for today’s organizations. The Journal of Leadership Studies, 8(2), 1-20.Lyubomirsky, S., King, L., & Diener, E. (2005). The benefits of frequent positive affect: Does happiness lead to succes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31(6), 803-855.McDermott, D., Snyder, C. R.(1999). Making hope happen: A workbook for turning possibilities into reality. Oakland, CA: New Harbinger Publications.Roberts, L. M., Dutton, J. E., Spreitzer, G., Heaphy, E. D., & Quinn, R. E.(2004). Composing the reflected best-self portrait: Building pathways for becoming extraordinary in work organizations. Working paper, Center for Positive Organizational Scholarship, University of Michigan Business School.Seligman, M. E. P., & Csikszentmihalyi, M.(2000).Positive psychology: An Introduction. American Psychologist,55,5-14.Smidts, A., Pruyin, A. T. H., & Van Riel, C. B. M.(2001).The impact of employee communication and perceived external prestige on organizational identification.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44(5),1051-1062.Snyder, C. R. ( 2000). Handbook of hope. San Diego, CA: Academic Press.Snyder, C. R. (2000). Hypothesis: There is hope. New York: Academic Press.Snyder, C. R. (2000). The past and possible futures of hope. Journal of Social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19(1), 11-28.Snyder, C. R. (2002). Hope theory: Rainbows in the mind. Journal of Psychological Inquiry, 13, 249-275Snyder, C. R., & Lopez, S. J. (2002) , Handbook of positive psychology. New York,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Snyder, C. R., & Lopez, S. J. (2002) . Handbook of positive psychology. New York,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Snyder, C. R., Cheavens, J., & Sympson, S. C. (1997). Hope: An individual motive for socialcommerce. Group Dynamics: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1 (2), 107-118.Snyder, C. R., Lehman, K. A., Kluck, B., & Monsson, Y. (2006). Hope for rehabilitation and vice versa. Rehabilitation Psychology, 51(2), 89-112.Snyder, C. R., Lopez, S. J., Shorey, H. S., Rand, K. K., & Feldman, D. B. (2003). Hope theory, measurements, and applications to school psychology. School Psychology Quarterly, 18(2), 122-139.Snyder, C. R., Rand, K. L., & Sigmon, D. R. (2002). Hope theory: A member of the positive psychology family. New York,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Snyder, C. R., Sympson, S. C., Michael, S. T., & Cheavens, J. (2000). The optimism and hope constructs: Variants on a positive expectancy theme.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學校行政碩士在職專班
101911022
103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1911022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林邦傑 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紀虹如 zh_TW dc.creator (作者) 紀虹如 zh_TW dc.date (日期) 2014 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Jul-2015 15:04:47 (UTC+8) - dc.date.available 1-Jul-2015 15:04:47 (UTC+8) -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Jul-2015 15:04:47 (UTC+8) -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101911022 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76266 -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 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 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學校行政碩士在職專班 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1911022 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3 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本研究旨在了解國中校長正向領導與教師職場希望感的現況,教師人口變項、學校環境變項在校長正向領導以及教師職場希望感的差異情形及探討校長正向領導與教師職場希望感的關係。 本研究以問卷調查法為主。研究對象為新北市、台北市、桃園市國民中學教師,共發出835份問卷,回收率92.2%,有效樣本共770份。問卷回收後分別以信度分析、敘述統計、獨立樣本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Pearson積差相關以及多元逐步迴歸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根據研究結果與分析歸納之研究結論如下:一、國中校長在整體正向領導與整體教師職場希望感方面表現為中上程度二、國中教師人口變項中,不同性別、不同現任職務之教師知覺校長正向領導有差異。三、國中在環境變項中,不同校長性別、不同學校規模之教師知覺校長正向領導沒有差異。 四、國中教師人口變項中,不同性別、、不同年齡、不同現任職務之教師知覺職場希望感有差異。五、國中在環境變項中,不同校長性別之教師知覺職場希望感有差異。六、國中校長正向領導與教師職場希望感為顯著正相關。七、整體國中校長正向領導對於教師職場希望感有預測力。 最後依據研究結果與結論,提出具體建議,以作為教育行政機關、學校校長、教師以及未來研究之參考。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1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第二節 待答問題 6第三節 重要名詞解釋 7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8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11第二章 文獻探討 13第一節 校長正向領導之理論基礎與意涵 13第二節 教師職場希望感之理論基礎與意涵 29第三節 校長正向領導與教師職場希望感相關之研究 42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59第一節 研究架構 59第二節 研究對象 60第三節 研究工具 63第四節 實施程序 66第五節 資料處理 69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 71第一節 國中校長正向領導與教師職場希望感之現況分析 71第二節 不同背景變項在國中校長正向領導之差異分析 79第三節 不同背景變項在教師職場希望感之差異分析 95第四節 國中校長正向領導與教師職場希望感之相關分析 109第五節 國中校長正向領導對教師職場希望感之預測分析 113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17第一節 結論 117第二節 建議 120參考文獻一、中文部分 124二、西文部分 131附錄附錄一「國中校長正向領導」問卷同意書 135附錄二「教師職場希望感」問卷同意書 136附錄三 正式問卷 137 zh_TW dc.format.extent 11450215 bytes -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1911022 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正向領導 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職場希望感 zh_TW dc.title (題名) 國中校長正向領導與教師職場希望感關係之研究 zh_TW dc.title (題名) The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Junior High School Principals` Positive Leadership and Teacher `s Working Hopes 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 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王沂釗(2005)。幽谷中的曙光:正向心理學發展與希望理論在輔導上的應用。教育研究月刊,134,106-117。王淑珍(2012)。正向心理團體輔導方案對國小六年級學童樂觀信念與人際挫折容忍力之影響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台北市。仲秀蓮(2011)。臺灣地區國民小學校長正向領導、學校文化對學校創新經營效能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江秀慧(2013)。花蓮縣國中生希望感與學校適應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江孟芠(2012)。特殊教育教師希望與工作壓力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樹德科技大學,新北市。吳秀珍(2012)。國民小學校長正向領導與學校組織氣氛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中教育大學,台中市。吳宗弘(2009)。高年級學童的家庭結構、希望感與生活適應之分析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諮商國民教育研究所,花蓮縣。吳明隆(2011)。SPSS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問卷分析與應用統計。新北市:易習。吳秉叡 (2012)。學習障礙學生解釋風格、希望感與復原力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吳倏銘(2013)。國民中學校長正向領導、學校組織氣氛與教師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吳麗真(2013)。臺中市國小校長正向領導、教師專業發展與學校效能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臺中市。呂建宏(2014) 。校長正向領導、組織承諾與學校效能的關係之研究:以新北市偏遠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台北市。呂浚瑀(2011)。國民小學校長正向領導、團隊情感氛圍與組織創新能力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宋元志(2014)。宜蘭縣國民中學校長正向領導與教師組織公民行為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李勁霆(2012)。國民小學校長正向領導、教師賦權增能與教師心理契約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李勇緻(2012)。新北市國小校長正向領導與學校效能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李建德(2012)。臺北市市國小行政人員自我管理與正向領導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李若瑜(2009)。大學生希望感、建設性思考與情緒創造力對創造風格影響之路徑模式,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李菁菁(2014)。高級中學校長正向領導、教師職場希望感與學校效能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大學,台南市。李新民、陳密桃(2008)。職場希望感信念與職場復原力、組織美德行為之潛在關聯:以幼兒教師為例。當代教育研究,16(4),155-198周良基(2013)。國民小學校長正向領導和學業樂觀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林佩靜(2013)。高雄市國小校長正向領導與學校效能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台東。林宥誼(2011)。中學教師情緒創造力、希望信念與創意情緒管理之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北市。林凱莉(2013)。國民小學校長正向領導、教師組織公民行為與學校組織創新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 新竹市。林新發(2010)。校長正向領導的策略領導與技巧。國民教育,50(6),1-7。林新發(2011)。華人地區學校校長正向領導模式初探。國民教育月刊,52(1),1-6。林新發(2011)。論述正向領導表現的例子。國民教育,51(3),1-7。林新發、王秀玲、仲秀蓮、黃秋鑾、林佳芬、鍾雲英…梁玟燁(2010)。華人地區小學校長正向領導、學習文化對學校創新經營效能影響之研究。發表於2010年東亞教師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香港:香港教育學院。邱皓政(2009)。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SPSS中文視窗版資料分析範例與解析(第三版)。台北市,五南。邱顯坤(2014) 。臺北市國民中學校長正向領導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姚麗英(2014) 。高級中學校長正向領導、學校組織學習 與教師創新教學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洪于庭(2010)。台灣都會地區國中生希望感與情緒智力之關連性,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台南。洪蘭(譯)(2003)。真實的快樂。台北市:遠流。洪蘭(譯)(2012)。邁向圓滿。台北市:遠流。范貴蟬(2014)。校長正向領導與教師情緒勞務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唐淑華(2006)。我的未來不是夢?。中等教育,57,4-21。唐淑華(2010)。從希望感模式論學業挫折之調適與因應。台北市:心理。秦夢群(2010)。教育領導理論與應用。臺北:五南。張玉蘭(2013)。希望感融入國小五年級視覺藝術課程對學生希望感影響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慈濟大學,花蓮縣。張志靖(2012)。國民小學校長正向領導與教師專業發展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中教育大學,台中市。張佳芬(2013)。桃園縣國民小學校長正向領導與學校組織衝突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張傳琳(2013)。緒論。載於張傳琳(主編),正向心理學,1-16。臺北:洪葉文化。張碧容(2011)。北北基地區國民小學校長正向領導和教師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教育部(2012)。中華民國師資培育白皮書:發揚師道.百年樹人。臺北市:教育部。許文薇(2012)。國民小學校長正向領導、肯定式探詢策略與教師希望感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郭盈傑(2008)。教師希望感領導模式提升國小學童英語學習成就之實驗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郭淑珍(2010)。正向心理學的意涵與學習上的應用。銘傳教育電子期刊,2,56-72。郭蕙鳳(2013)。以正向心理學取向運用TED講座介入提升青少年希望感之歷程與效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縣。陳文香(2009)。比較延遲診斷組與未延遲診斷組之乳癌婦女其希望感變化,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台南市。陳志鵬(2014) 。國民小學校長正向領導、教師文化與學校組織變革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陳怡伶(2013)。從高EQ 邁向正向領導。Cheers 雜誌,154,10-11。陳怡錚(2008)。國小教師工作家庭衝突、希望信念與教學創新之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北市。陳明義(2013)。國民小學校長正向領導、組織衝突與教師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陳偉國(2013)。國民小學校長正向領導、學校文化與教師學術樂觀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陳淑玲(2010)。正向思考對學校之影響。卓越宜蘭雙月刊,6,1-2。彭永青(2013)。國民中學校長正向領導、學校組織氣氛與教師專業承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彭英錡(2014)。國中教師希望感與工作壓力之關係研究—以桃園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桃園縣。黃佳慧(2012)。國民小學校長正向領導、學校組織變革與教師心理資本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黃俊傑(2008)。心理學典範-談正向心理學。國教之友,59(2),58-65。黃春日(2012)。國民小學校長正向領導與教師專業承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中教育大學,臺中市。黃珮書、沈士豪(2009)。希望理論應用於團體工作之行動研究。吳鳳學報,18,501-508。黃麗鴻(2012)。校長正向領導、學校組織健康、教師心理資本與組織承諾之影響關係:階層線性模式的驗證,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敬世龍(2010)。中學生希望感量表發展及相關因素。教育科學期刊,9(2),165-192。敬世龍(2010)。中學生希望感量表發展及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台南大學,臺南市。楊智先(2007)。教師社群互動、工作希望感受與創造性轉化之關係:量化模式建構與典範案例分析,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揚智先(2010)。正向心理學脈絡下的創造力教育實踐:從希望理論談起。北縣教育,70,56-59。詹明娟(2009)。好領導從覺察與正向解讀開始。取自http://ioistudygroup.blogspot.tw/2009/01/blog-post_6309.html管意凱(2014) 。國中校長正向領導、教師正向心理資本與教師組織公民行為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劉仲瑛(2012)。國中校長正向領導、學校文化與教師專業學習社群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縣。劉秀枝(2012)。幼兒園教保服務人員社群互動、職場希望感與創新教學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台南大學,台南市。蔡宜萱(2012)。國民中學校長正向領導、教師激勵與服務導向公民行為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鄭曉楓(2010)。青少年生活希望量表發展之研究。家庭教育與諮商學刊,8,93-112。蕭增鈺(2012)。國民小學校長正向領導與教師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中教育大學,臺中市。賴英娟、巫博瀚(2009)。希望理論的概念分析與理論應用。研習資訊,26(4),71-78。賴英娟、巫博瀚(2013)。台灣國中生中文版希望感量表之編製。測驗學刊,60(3),429-455。駱月絹、黃囇莉、林以正、黃光國(2010)。盼望的雙元性-新盼望量表之建構及效度檢證。中華心理學刊,52(3),265-285。駱芳美、郭國楨(2011)。從希望著手-希望理論在諮商上的應用。台北市:心理。戴國雄(2013)。國民小學校長心理資本、正向領導行為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新竹市。薛秀宜(2008)。中小學教師希望感、樂觀、情緒智力及職涯期望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謝傳崇(2011)。校長正向領導對教師教學影響之研究。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101,59-82。謝傳崇(2011)。校長正向領導激發學校超越表現。師友月刊,529,51-55。謝傳崇(2012)。校長正向領導理念、研究與實踐。台北市:高等教育。謝傳崇(譯)(2009)。變革時代卓越的校長領導:國際觀點。臺北市:心理。謝璟婷(2008)。國小高年級學童正向心理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謝瓊慧(2013)。正向思考教學方案對提升國小六年級學童感恩心與正向期待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台北市。藍慧娟(2014) 。國民小學校長正向領導、學校組織健康與教師效能關係之研究-以桃園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桃園縣。羅文秀(2005)。希望感理論、測量及教育上的應用。中等教育,56,112-123。二、西文部分Bagozzi,R. P.(2003).Positive and negative emotions in organizations. San Francisco: Berrett-Koehler.Baumeister , R. F., & Vohs, K. D.,(2002).The pursuit of meaningfulness in life. New York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Cameron K. (2008). Positive Leadership: Strategies for Extraordinary Performance. San Francisco: Berrett-Koehler Publishers.Cameron, K. S. & Lavine, M.(2006).Making the Impossible Possible. San Francisco Berrett-Koehler. Cameron, K. S.(2007). Building relationships by communicating supportively. Upper Saddle River, NJ: Prentice Hall.Cameron, K. S. (2010). Positive leaders. Leadership Excellence , 27(3), 8.Cameron, K. S., Dutton, J. E., & Quinn, R.(2003). Positive organizational scholarship. San Francisco, CA: Berrett-Koehler.Chen, G.(2007).Subject-object meaningfulness in knowledge work. Unpublished honors thesis, Organizational Studies Program, University of Michigan.Cohn, M. A., & Fredrickson, B. L. (2009). Positive emotions. In S. J. Lopez & C. R. Snyder (Eds.),Oxford handbook of positive psychology (2nd ed., pp.13-24). New York,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Day, C., Harris, A., Hadfield, M., Tolley, H., & Beresford, J. (2000). Leading schools in times of change. Buckingham, UK: Open University Press.Denison, D. R.(1996). What is difference between organizational culture and organizational climate? A native’s point of view on a decade of paradigm wars.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1(3),619-654.Dutton, J. E., & Ragins, B. R.(2007).Exploring positive relationship at work. Mahwah, NJ: Erlbaum.Fredrickson, B. L.(2001). The role of positive emotions in positive psychology: The broaden-and-build theory of positive emotions. American Psychologist, 56(3),218-226.Lewis, S.(2011).Positive psychology at work: How positive leadership and appreciative inquiry create inspiring organizations. NY: Wiley.Luthans, F., & Avolio, B. J.(2009). Inquiry unplugged: Building on Hackman’s potential perils of POB.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30, 323-328.Luthans, F., LuIthans, K. W., Hodgetts, R. M., & Luthans, B. C. (2001). Positive approach to leadership(PAL) implications for today’s organizations. The Journal of Leadership Studies, 8(2), 1-20.Lyubomirsky, S., King, L., & Diener, E. (2005). The benefits of frequent positive affect: Does happiness lead to succes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31(6), 803-855.McDermott, D., Snyder, C. R.(1999). Making hope happen: A workbook for turning possibilities into reality. Oakland, CA: New Harbinger Publications.Roberts, L. M., Dutton, J. E., Spreitzer, G., Heaphy, E. D., & Quinn, R. E.(2004). Composing the reflected best-self portrait: Building pathways for becoming extraordinary in work organizations. Working paper, Center for Positive Organizational Scholarship, University of Michigan Business School.Seligman, M. E. P., & Csikszentmihalyi, M.(2000).Positive psychology: An Introduction. American Psychologist,55,5-14.Smidts, A., Pruyin, A. T. H., & Van Riel, C. B. M.(2001).The impact of employee communication and perceived external prestige on organizational identification.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44(5),1051-1062.Snyder, C. R. ( 2000). Handbook of hope. San Diego, CA: Academic Press.Snyder, C. R. (2000). Hypothesis: There is hope. New York: Academic Press.Snyder, C. R. (2000). The past and possible futures of hope. Journal of Social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19(1), 11-28.Snyder, C. R. (2002). Hope theory: Rainbows in the mind. Journal of Psychological Inquiry, 13, 249-275Snyder, C. R., & Lopez, S. J. (2002) , Handbook of positive psychology. New York,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Snyder, C. R., & Lopez, S. J. (2002) . Handbook of positive psychology. New York,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Snyder, C. R., Cheavens, J., & Sympson, S. C. (1997). Hope: An individual motive for socialcommerce. Group Dynamics: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1 (2), 107-118.Snyder, C. R., Lehman, K. A., Kluck, B., & Monsson, Y. (2006). Hope for rehabilitation and vice versa. Rehabilitation Psychology, 51(2), 89-112.Snyder, C. R., Lopez, S. J., Shorey, H. S., Rand, K. K., & Feldman, D. B. (2003). Hope theory, measurements, and applications to school psychology. School Psychology Quarterly, 18(2), 122-139.Snyder, C. R., Rand, K. L., & Sigmon, D. R. (2002). Hope theory: A member of the positive psychology family. New York,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Snyder, C. R., Sympson, S. C., Michael, S. T., & Cheavens, J. (2000). The optimism and hope constructs: Variants on a positive expectancy theme.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