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contributor.advisor | 高莉芬 | zh_TW |
dc.contributor.advisor | Kao, Li Feng | en_US |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 錢超 | zh_TW |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 Qian, Chao | en_US |
dc.creator (作者) | 錢超 | zh_TW |
dc.creator (作者) | Qian, Chao | en_US |
dc.date (日期) | 2015 | en_US |
dc.date.accessioned | 27-Jul-2015 11:26:35 (UTC+8) | - |
dc.date.available | 27-Jul-2015 11:26:35 (UTC+8) | - |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 27-Jul-2015 11:26:35 (UTC+8) | - |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 G1011510251 | en_US |
dc.identifier.uri (URI) |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76894 | - |
dc.description (描述) | 碩士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國立政治大學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中國文學系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101151025 | zh_TW |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 巴蜀漢畫像獨具一格,自成一體,其載體可以分為畫像磚、畫像石、崖墓、石棺、石闕等。目前,學界對漢畫像內容的闡釋相對集中於神仙祥瑞、歷史故事等,對有關現實題材,尤其是庖廚圖的研究還有所缺乏,多數情況下只在學者綜合性研究中略微提到。但對於庖廚圖的構成、配置關係,及其所關聯的「吃什麽」與「怎麼吃」之間,實則涵蓋著廣闊的天地,有待進一步發掘、討論。 筆者希望在對巴蜀漢畫像庖廚圖像的研究中,一方面通過文化式的橫向的、外部的研究,大略勾勒出漢代巴蜀地區的飲食器具、食材與烹製方法;也希望通過縱向的、內部式的研究,探究漢代巴蜀庖廚圖像在墓葬這一系統中的圖像構成、配置關係及其顯現的功能與意義。 本文共分為六章。第一章為緒論部份,交代本文的研究動機與目的,提出本文的研究範圍與研究方法。第二章具體論述巴蜀漢代畫像產生之時代背景,從地理環境、經濟狀況與社會狀況三方面論述,並討論巴蜀漢代畫像的製作工藝。第三章結合考古資料論述巴蜀庖廚圖的出土狀況,詳細討論庖廚圖像的畫面構成。第四章從配置的意義上來討論庖廚圖畫像在石棺、墓室中的功能與意義。第五章主要討論巴蜀庖廚圖所再現的漢代巴蜀地區的飲食面貌。第六章為結論部份,將對全文進行總結,指出本文討論的重點與難點,同時也對本文進行反思與展望。 通過對漢代巴蜀地區庖廚圖像的探討,不僅能從整體上把握墓葬圖像的配置關係,也能進一步還原巴蜀地區漢代飲食面貌及其思想文化狀況。 | zh_TW |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 Relief in Ba-shu area during Han Dynasty is unique in style and can be carved on brick relief, stone relief, cliff grave, sarcophagi, watchtower, etc. Research on Han Dynasty relief has so far restrains its focus on gods, auspices and historical stories, yet pays limited attention to its reflection on real life, especially the cooking relief which usually occupies a minute place in comprehensive researches. Nevertheless, the composition and configuration of cooking relief, together with the related issues of “what to eat” and “how to eat”, is a promising area for further discovery and discussion. This research on cooking relief in Ba-shu area is dedicated to: first, from a horizontal and external cultural perspective, outlining the diet utensils, food material and cooking methods in Ba-shu area during Han Dynasty; and second, from a vertical and internal perspective, discussing the graphical composition and configuration and the functions and meanings of cooking relief in grave system in Ba-shu area during Han Dynasty. The paper is divided into six chapters. Chapter One introduces the research motive and goal and presents its scope and methods. Chapter Two addresses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cooking relief in Ba-shu area during Han Dynasty from geography, economy and social conditions, and discusses its arts and crafts. Chapter Three addresses the unearth condition of cooking relief in Ba-shu area based on archaeological materials, and inquires into the graphical composition of cooking relief in detail. Chapter Four discusses the functions and meanings of cooking relief in sarcophagi and coffin chamber in its configuration. Chapter Five is for a general picture of diet reproduced by cooking relief in Ba-shu area. Chapter Six summarizes the points and difficulties in this paper, reflects on it and looks into future research. An enriched discussion on cooking relief in Ba-shu area during Han Dynasty not only helps us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 of configuration in grave portraits in general, but also further reproduces a picture of diet in Ba-shu area during Han Dynasty and the state of culture thereof. | en_US |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 第一章 緒論 1第一節、研究動機與目的 1第二節、相關研究回顧 7第三節、研究材料與範圍 16第四節、研究方法 19第二章:巴蜀漢畫像產生的背景及工藝特色 22第一節、天府之國的自然地理 22第二節、天府之國的經濟狀況 29第三節、天府之國的社會狀況 35第四節、巴蜀漢畫像的制作工藝及特色 43第三章、巴蜀庖廚畫像出土簡況與圖像構成 47第一節、巴蜀地區庖廚畫像出土簡況 47第二節、巴蜀庖廚圖像的構圖元件 55第三節 、巴蜀地區庖廚圖像的初步分析 60第四章 巴蜀庖廚圖像的配置、功能與意義 64第一節、巴蜀庖廚圖像的組合與配置關系 64第二節、對幾種庖廚圖組合關係及功能意義闡釋的再思考 67第三節、「升仙」與「送魂」——對巴蜀畫像石棺的圖像配置 74第四節、由石棺到墓室——一種畫像配置同構關係的推演 80第五章 巴蜀庖廚圖再現的漢代飲食文化 84第一節、巴蜀庖廚圖再現的廚炊用具 84第二節、巴蜀庖廚圖再現的食材 90第三節、巴蜀庖廚圖再現的食物加工方法 105第六章 結語 111第一節、本文研究重點及難點 111第二節、問題與不足 112第三節、未來之展望 113附錄 115附圖 128參考文獻 157 | zh_TW |
dc.format.extent | 9105215 bytes | - |
dc.format.mimetype | application/pdf | - |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1011510251 | en_US |
dc.subject (關鍵詞) | 巴蜀漢畫像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庖廚圖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飲食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relief in Ba-shu area during Han Dynasty | en_US |
dc.subject (關鍵詞) | cooking relief | en_US |
dc.subject (關鍵詞) | diet | en_US |
dc.title (題名) | 黃泉下的美石/食—以巴蜀漢畫像庖廚圖為中心的研究 | zh_TW |
dc.title (題名) | Stones and Cuisines of the Yellow Spring: A Research on Cooking Relief in Ba-shu Area during Han Dynasty | en_US |
dc.type (資料類型) | thesis | en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一、古籍(戰國)呂不韋著,陳奇猷校注;《呂氏春秋新校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漢)毛亨注;(漢)鄭玄箋;(唐)孔穎達正疏;龔抗雲等整理:《毛詩正義》,台北:臺灣古籍,2010年。(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彭林整理:《周禮注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王輝整理:《儀禮注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漢)司馬遷撰;(宋)裴駰集解;(唐)司馬貞索隱;(唐)張守節正義:《史記》,台北:天功書局,1985年。(漢)恒寬,王利器校注:《鹽鐵論》,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漢)崔寔:《四民月令》,台北:藝文印書館,1970年。(漢)劉文典撰:《淮南子》,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漢)班固:《白虎通》,台北:藝文印書館,1967年。(漢)劉熙撰,(清)王謨輯:《釋名》,台北:大化書局,1979年。(漢)董仲舒撰;淩曙注:《春秋繁露》,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漢)史遊撰;(唐)顏師古注:《急就篇》,台北:臺灣商務,1983年。 (漢)王符著;(清)汪繼培箋;彭鐸校正;《潛夫論箋校正》,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漢書》,台北:鼎文書局,1986年。 (劉宋)范曄撰;(唐)李賢等注;(晉)司馬彪補志,《後漢書》,台北:鼎文書局,1981年(晉)常璩撰;任乃強校注:《華陽國志校補圖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二、國外著作(日)小南一郎著,孫昌武譯:《中國的神話傳說與古小說》,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日)林巳奈夫著:唐利國譯:《刻在石頭上的世界:畫像石訴說的古代中國的生活和思想》,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年。(日)林巳奈夫著,常耀華、王平、劉曉燕、李環譯:《神與獸的紋樣學──中國古代諸神》,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9年。(日)御手洗勝等著,王孝廉譯:《神與神話》,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88年。(日)藤野岩友著,韓基國譯:《巫系文學論》,重慶:重慶出版社,2005年。 (法)克洛德.列維-斯特勞斯(Claude Levi-Strauss)著,周昌忠譯:《神話學·生食與熟食》,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法)克洛德.列維-斯特勞斯(Claude Levi-Strauss)著,周昌忠譯:《神話學·餐桌禮儀的起源》,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法)路先.列維-布留爾(Lucién Lévy Brühl)著,丁由譯:《原始思維》,臺灣:商務印書館,2001年。(英)馬林諾夫斯基(Bronislaw Malinowski)著,費孝通等譯:《文化論》,北京:中國民間文藝出版社,1987年。(英)馬林諾夫斯基(Bronislaw Malinowski)著,朱岑樓譯:《巫術、科學與宗教》,台北:協志工業叢書出版有限公司,1978年。(英)詹姆斯・喬治・弗雷澤(James George Frazer)著,汪培基譯:《金枝:巫術與宗教之研究》,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6年。(英)Michael Loewe. Ways to paradise: the Chinese quest for immortality. Taipei:SMC PUB., C1994.(英)魯惟一(Loewe, Michael)著,王浩譯:《漢代的信仰·神話的理性》,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美)坎伯(Joseph Campbell)著,朱侃如譯:《千面英雄》,台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出版,2002年。(美)坎伯(Joseph Campbell)著,朱侃如譯:《神話──內在的旅程、英雄的冒險、愛情的故事》,台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出版,2004年。(美)坎伯,Joseph Campbell著,李子寧譯:《神話的智慧──時空變遷中的神話》,台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出版,2006年。(美)巫鴻編:《漢唐之間的視覺文化與物質文化》,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年。(美)巫鴻著,李清泉、鄭岩等譯:《中國古代藝術與建築中的「紀念碑性」》,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美)巫鴻:《美術史十議》,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8年。(美)巫鴻著,鄭岩等人編譯:《禮儀中的美術──巫鴻中國古代美術史文編》,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0年。(美)巫鴻著,柳揚、岑河譯:《武梁祠:中國古代畫像藝術的思想性》,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0年。(美)巫鴻著,施傑譯:《黃泉下的美術——宏觀中國古代墓葬》,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0年。讀》,北京:三聯書店,2008年。(美)歐文.潘諾夫斯基《圖像學研究:文藝復興時期藝術的人文主題》,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11年。(德)恩斯特‧卡西勒著,於曉譯:《語言與神話》,台北:桂冠圖書,1990 年。(德)恩斯特‧卡西勒著,黃龍保、周振選譯,柯禮文校:《神話思維》,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年。(德)恩斯特‧卡西勒著,甘陽譯:《人論:人類文化哲學導引》,台北:桂冠圖書,1997年。(德)海德倫·梅克勒(Heidrund Merkle)著,胡忠利譯,《宴飲的歷史》,太原:希望出版社,2004年。(羅馬尼亞)耶律亞德著,楊素娥譯:《聖與俗:宗教的本質》,台北:桂冠,2000年。(羅馬尼亞)耶律亞德著,楊儒賓譯:《宇宙與歷史:永恆回歸的神話》,台北:聯經,2000年。三、中文專書王建中:《漢代畫像石通論》,北京:紫荊城出版社,2001年。王小盾:《中國早期思想與符號研究──關於四神的起源及其體系形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王孝廉:《中原民族的神話與信仰》,台北:聯經出版社,1983年。王孝廉:《中國的神話世界,上編──東北、西南族群及其創世神話》,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92年。王孝廉:《中國的神話世界,下編──中原民族的神話與信仰》,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92年。王孝廉:《中國的神話世界》,北京:作家出版社,1991年。王孝廉:《中國的神話與傳說》,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80年。文崇一:《中國古文化》,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0年。王孝廉:《嶺雲關雪——民族神話學論集》,北京:學苑出版社,2002 年版向柏松:《中國水崇拜》,上海:上海三聯書店,1999年。朱存明:《漢畫的象徵世界》,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朱存明:《漢畫像之美──漢畫像與中國傳統審美觀念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年。李立:《文化嬗變與漢代自然神話演變》,汕頭:汕頭大學出版社,2000 年。余英時著,侯旭東等譯:《東漢生死觀》,台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汪小洋:《漢墓壁畫宗教思想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李立:《文化整合與先秦自然神話的演變》,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李立:《漢墓神畫研究──神話與神話藝術精神的考察與分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邢義田:《秦漢史論稿》,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7年。邢義田:《畫為心聲:畫像石、畫像磚與壁畫》,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信立祥:《漢代畫像石綜合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0年。孫機:《漢代物質文化資料圖說(增訂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黃佩賢:《漢代墓室壁畫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8年。楊愛國:《不為觀賞的畫作——漢畫像石和畫像磚》,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8年。高莉芬:《絕唱:漢代詩歌人類學》,台北:里仁書局,2008年。高莉芬:《蓬萊神話:神山、海洋與洲島的神聖敘事》,台北:里仁書局,2007年。張光直:《考古學專題六講》,台北:稻鄉出版社,1993年。張光直:《美術.神話與祭祀》,台北:稻鄉出版社,1993年。蒲慕州:《墓葬與生死──中國古代宗教之省思》,台北:聯經出版社,1993年。蒲慕州:《追尋一己之福──中國古代的信仰世界》,台北:麥田出版社,2004年。聞一多:《神話與詩》,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年。蔣英炬、楊愛國:《漢代畫像石與畫像磚》,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劉城淮:《中國上古神話》,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8 年版。鄭先興:《漢畫像的社會學研究》,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9年。孫機:《漢代物質文化資料圖說——中國國家博物館學術叢書》,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黃曉芬:《漢墓的考古學研究》,長沙:嶽麓書社, 2003年。黃雅峰:《漢畫像石畫像磚藝術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年。黃雅峰:《圖繪天地——漢畫的藝術表現性》,杭州:西冷印社出版社有限公司,2010年。黃雅峰:《漢畫圖像與藝術史學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年。賀西林:《古墓丹青一一漢代墓室壁畫的發現與研究》,西安: 陝西人民美術出版社, 2001年。王學泰:《華夏飲食文化》,北京:商務印書館,2013年。黎虎主編:《漢唐飲食文化史》,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8年。姚偉鈞:《中國傳統飲食禮俗研究》,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年。杜慶餘:《漢代田莊研究》,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10年。林乃燊:《中國飲食文化》,台北:南天書局,1989年。劉志遠、余德章等:《四川漢代畫像磚與漢代社會》,北京:文物出版社,1983年。楊樹達:《漢代婚喪禮俗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金春峰:《漢代思想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羅二虎:《漢代漢畫像石棺》,成都:巴蜀書社,2002年。 周學鷹:《解讀畫像磚石中的漢代文化》,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李宏:《永恆的生命力量——漢代畫像石刻藝術研究》,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2006年。唐長壽:《樂山崖墓和彭山崖墓》,成都: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1994年。羅開玉:《四川通史》,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1993年。羅開玉、謝輝:《成都通史——秦漢三國(蜀漢)時期》,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2年。李安宅:《儀禮與禮記之社會學的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劉志遠、余德章、劉文傑:《四川漢代畫像磚與漢代社會》,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年。范小平:《四川畫像石棺藝術》,成都:巴蜀書社,2011年。范小平:《四川畫像磚藝術》,成都:巴蜀書社,2008年。范小平:《四川崖墓藝術》,成都:巴蜀書社,2006年。黃雅峰、張曉茹:《漢畫文獻集成·第一卷——漢畫文獻目錄索引》,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1年。黃雅峰:《漢畫文獻集成·第二卷——漢畫像磚發掘報告》,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2年。李英宏:《巴蜀漢陶藝術》,成都:四川美術出版社,2012年。柳鳴春:《大漢氣象——中國漢代畫像藝術展》,重慶: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12年。顧森:《秦漢繪畫史》,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2000年。顧森:《中國漢畫圖典》,杭州:浙江攝影出版社,1997年。楊愛國:《不為觀賞的畫作——漢畫像石和畫像磚》,四川:四川教育出版社,1998年。牛天偉、金愛秀:《漢畫神靈圖像考述》,鄭州:河南大學出版社,2009年。南京博物院編:《四川彭山漢代崖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年。徐海榮:《中國飲食史·卷二》,北京:華夏出版社,1999年。四、期刊論文馮漢驥《四川的畫像磚墓及畫像磚》, 《文物》1961年第11期。高莉芬:〈九尾狐:漢畫像西王母配屬動物圖像及其象徵考察〉,《政大中文學報》第15輯,頁57-94。高莉芬:〈搗藥兔:漢代畫像石中的西王母及其配屬動物圖像考察之一〉,《興大中文學報》第27輯(2010年12月),頁207-240。高莉芬:〈會見西王母:《穆天子傳》中的西王母與瑤池宴〉,《民間文學年刊》2卷第2期,2009年2月,頁135-156。高莉芬:〈墓門上的女神:陝北漢畫像石西王母圖像及其象徵考察〉,《思想戰線》2013年第6期第39卷,頁36-45。葉舒憲:〈物的敘事:中華文明探源的四重證據法〉,《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6期,頁1-8。葉舒憲:〈四重證據:知識的整合與立體釋古〉,《江蘇行政學院學報》2010年第6期(總第54期),頁24-28。蕭兵:〈圖像的威力:由神話讀神畫,以神畫解神話〉,《長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9卷第1期(2006年2月),頁20。畢波:<虞弘墓所謂「夫婦宴飲圖」辨析>, 《故宮博物院院刊》,2006年第1期。王強:<從漢畫看漢代的酒文化>,《揚州大學烹飪學報》,2009年第1期。王曉旭:<漢代宴饗之風與漢人審美追求>,《河南教育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年02期。魏宇文:<從《釋名·釋飲食》看漢代飲食文化>,《湖南社會科學》,2006年第3期。魏仁華、韓玉翔:<詩論漢畫中的飲食文化>,《南都學壇》,1997年05期。李國華:<淺析漢畫像石關於祭司儀禮中的供奉犧牲>,《中原文物》,1994年04期。包兆會:<論漢賦、漢畫像藝術成像方式的相似性>,《文藝理論研究》,2011年01期。邵立:<東漢畫像石的配置結構與意義——以宋山小祠堂和武梁祠為例>,《藝術百家》,2006年第5期。蘭峰:<四川宜賓縣崖墓畫像石棺>,《文物》,1982年第7期。楊愛國:<漢畫像石中的庖廚圖>,《考古》,1991年第11期。汪小洋:<漢代墓葬繪畫「宴飲圖」考釋>,《藝術百家》,2008年第四期。于秋偉:<漢代畫像石之「庖廚圖」分析>,《中國博物館》,2010 年第6期。成都市文物管理處:<四川成都曾家包東漢畫像磚石墓>,《文物》,1981年第10期。五、學位論文羅二虎:《西南漢代畫像與畫像墓研究》,成都:四川大學博士論文,2001年。孫曉飛:《場景與圖像——淺析漢代墓室壁畫宴飲題材起源》,北京:中央美術學院,2011年。周志勇:《潘諾夫斯基圖像學理論之研究》,屏東:國立屏東教育大學視覺藝術教育學系碩士論文,2006年。王雙生 :《漢代畫像石中的庖廚圖研究》,長春:東北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2年。黎旭:《自由觀看——漢代畫像藝術的空間觀》,北京:中央美術學院博士論文,2012。李彩彩:《山東漢畫像石所反映的飲食習俗初探》,天津:天津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3。佐佐木正治:《漢代四川農業考古》,成都:四川大學博士論文,2005年。李瑞平:《陝、豫、川畫像磚及其比較研究》,重慶:重慶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7年。 六、會議論文徐穎、劉文平:<從漢畫看漢代飲食文化的特點>,中國漢畫學會第九屆年會,2004年。黃劍華:<從漢代畫像看兩漢時期的社會生活>,中國漢畫學會第十三屆年會,2011年。楊孝軍、郝利榮:<論漢畫像石中「祭案」與「庖廚」的意義——兼論《太平經》中的死後世界以及漢代民俗信仰>,中國漢畫學會第十三屆年會,2011年。淩皆冰:<由漢畫看漢代的飲茶習俗>,中國漢畫學會第十三屆年會,2011年。張保玲:<漢畫「庖廚圖」再釋>,中國漢畫學會第十三屆年會,2011年。王瑞峰:<從漢畫像看漢代飲食習俗>,中國漢畫學會第九屆年會,2004年。于秋偉:<漢代「庖廚圖」畫像分析>,中國漢畫學會第十一屆年會,2008年。江繼甚:<從四川畫像磚看漢代飲食文化>,中國漢畫學會第十二屆年會,2010年。黃芬:<四川漢代畫像磚的藝術特色>,中國漢畫學會第十二屆年會,2010年。楊絮飛:<漢畫藝術的「盆地現象」剖析——以四川地區為例,兼談南陽地區漢畫的藝術成就>,中國漢畫學會第十二屆年會,2010年。陳志學、徐學初:<夢想與現實:關於四川漢畫社會成因的再思考>,中國漢畫學會第十二次年會,2010年。張孜江:<從漢代畫像看漢代的社會經濟>,中國漢畫學會第十二次年會,2010年。魏雪峰:<四川漢代畫像磚的藝術價值論>,中國漢畫學會第十二次年會,2010年。武利華:<漢代裝飾墓的「墓室祠堂」及其意義,——以河南、四川漢代裝飾墓葬為例>,中國漢畫學會第十三次年會,2010年。七、圖錄中國畫像石全集編輯委員會編:《中國畫像石全集‧1‧山東漢畫像石》,濟南:山東美術出版社,2000年。中國畫像石全集編輯委員會編:《中國畫像石全集‧2‧山東漢畫像石》,濟南:山東美術出版社,2000年。中國畫像石全集編輯委員會編:《中國畫像石全集‧3‧山東漢畫像石》,濟南:山東美術出版社,000年。中國畫像石全集編輯委員會編:《中國畫像石全集‧4‧江蘇、安徽、浙江漢畫像石》,濟南:山東美術出版社,2000年。中國畫像石全集編輯委員會編:《中國畫像石全集‧5‧陜西、山西漢畫像石》,濟南:山東美術出版社,2000年。中國畫像石全集編輯委員會編:《中國畫像石全集‧6‧河南漢畫像石》,鄭州:河南美術出版社,2000年。中國畫像石全集編輯委員會編:《中國畫像石全集‧7‧四川漢畫像石》,鄭州:河南美術出版社,2000年。文物圖象研究室漢代拓本整理小組編:《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藏漢代石刻畫象拓本精選集》,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4年。龔廷萬、龔玉、戴嘉陵編:《巴蜀漢代畫像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高文:《四川漢代畫像石》,成都:巴蜀書社,1987年。 高文:《四川漢代畫像磚》,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高文:《四川漢代石棺畫像集》,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1998年。高文、王錦生:《中國巴蜀漢代畫像磚大全》,澳門:國際港澳出版社,2002年。魏學峰、袁曙光編:《中國畫像磚全集——四川漢畫像磚》,成都:四川美術出版社,2006年。 | zh_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