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contributor.advisor | 陳逢源 | zh_TW |
dc.contributor.author (作者) | 陳俊良 | zh_TW |
dc.creator (作者) | 陳俊良 | zh_TW |
dc.date (日期) | 2015 | en_US |
dc.date.accessioned | 27-七月-2015 11:27:30 (UTC+8) | - |
dc.date.available | 27-七月-2015 11:27:30 (UTC+8) | - |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 27-七月-2015 11:27:30 (UTC+8) | - |
dc.identifier (其他 識別碼) | G0097912010 | en_US |
dc.identifier.uri (URI) |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76898 | - |
dc.description (描述) | 碩士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國立政治大學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國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97912010 | zh_TW |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 羅近溪之學以圓熟通透著稱,其經典詮釋展現思想家自成一格的思路。本論文旨在研究近溪《四書》之詮釋,以了解近溪《四書》學一貫之理路。依近溪之《四書》學:《中庸》、《大學》為孔子親作,先後次第依序為《中庸》、《大學》、《論語》、《孟子》。《中庸》強調「先天性地」之肯認,為內聖之根據,「天命」信仰之所在;《大學》重「聯屬天下為一體,立外王之規模,並從「至聖格則」與「講學」來談「格物」;《論語》則與《易經》互為文本,「仁」即「乾之生生」,「時」可分為「生生之時」與「因時」,「克己復禮」則釋為「能己復禮」,工夫重在「復以自知」;在其《孟子》詮釋中,「赤子之心」朗現「天命之性」,「形色天性」重「身」為聯屬天下之本,「良知」為「孝弟慈」意義下的「知愛知敬,《四書》義理相通。 近溪之《四書》詮釋,以「見心事」、「得口氣」為體貼聖賢之旨的竅門,以「仁、禮兩端」為內在之理路,仁為「生生之本體」,禮為「天命」,落實之則為「聖賢格則」,合「仁禮兩端為一體」之關鍵在「悟得透」、「信得及」。近溪亦要求聖學當下朗現於此「身」,並認為不容已地實踐是體仁之下必然的要求,以「孝弟慈」通天下萬世為一體而「聯屬天下以成其身」,如此方為「一貫」,始能「了結孔子公案」。 近溪的《四書》詮釋,對於明道、朱子、陽明、心齋、顏鈞有所繼承發揮,看似有調和朱、王之折衷傾向,實則為進一步的發展,能成一家之說。 | zh_TW |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 第一章 緒論..................................1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一、研究動機...................................1二、研究目的...................................4三、研究方法與範圍 ............................7第二節 前人研究成果概述 .......................8一、哲學思想分析的進路..........................8二、學術思想史考察的進路.......................12三、經典詮釋的進路.............................14第二章 羅近溪成學歷程與《四書》觀..............17第一節 會通《四書》之成學歷程..................17一、以經為教之風——家學的背景....................17二、必為聖賢之志——少年志於學....................19三、從「制欲」到「體仁」——學問之轉折............20四、以《易》貫串《四書》——根源之體認............22五、大悟「格物」之旨——貫通而無疑................24第二節 羅近溪的《四書》觀......................25一、近溪讀經方法................................25二、《中庸》、《大學》為孔子親作 ................29三、先《中庸》後《大學》........................32(一)從修養工夫來看............................33(二)從義理脈絡來看............................36四、《中庸》、《大學》、《論語》、《孟子》一貫....38第三章 羅近溪《中庸》、《大學》之詮釋...........43第一節 《中庸》之詮釋..........................43一、天命之謂性——天命流行,以人為心...............43二、率性之謂道..................................47(一)天命之性好生..............................47(二)樂體自然..................................48(三)喜怒哀樂未發時多..........................51三、修道之謂教..................................54(一)性地為先..................................55(二)以先覺「覺」後覺...........................57(三)慎獨——嚴畏上帝............................60四、小結.......................................67第二節 《大學》之詮釋..........................68一、大學之道——學為大人之志......................68二、釋明明德——明德知體常在......................72三、釋親民——大人聯屬家國天下以成其身.............74(一)萬物一體之仁..............................75(二)孝弟慈...................................78四、釋止於至善——知止於至善格則..................79(一)至善:古聖至善............................80(二)格「物」:天下一大物......................81(三)「格」物:古聖至善格則....................84(四)「格物」:格物在講學......................87五、小結.......................................90第四章 羅近溪《論語》、《孟子》之詮釋...........93第一節 《論語》之詮釋..........................93一、孔門宗旨在求「仁」..........................94(一)生生之仁——一貫之旨........................94(二)仁者人也——為仁由己........................97二、釋「學而時習」.............................101(一)釋「學」——多學始能一貫...................101(二)釋「時」................................1041.《易》為聖之時..............................1042.「因時」而習................................105(三)釋「習」——不厭不倦.......................107三、釋「克己復禮」——復以自知...................111四、小結......................................119第二節 《孟子》之詮釋.........................120一、釋「赤子之心」——不慮不學...................120二、釋「形色天性」——生之謂性...................125三、釋「良知」——知愛知敬是良知.................128四、小結......................................130第五章 羅近溪《四書》詮釋的特色................133第一節 羅近溪《四書》詮釋的外在風格............133一、見聖心事,得聖口氣.........................133二、善言巧喻,聯屬一體.........................135(一)本體之喻:「太陽」........................135(二)迷覺之喻:「冰」與「水」..................136(三)本末一體之喻:「種子」與「樹」............137(四)體用之喻:「水」與「泡」..................138三、當下機鋒,即境指點.........................138四、尊信經典,不疑經說 ........................141五、小結......................................142第二節 羅近溪《四書》詮釋的內在路理............143一、仁、禮兩端一體.............................143二、「仁」之一端——悟得透.......................145三、「禮」之一端——信得及.......................147四、小結......................................149第六章 結論..................................151一、本文回顧..................................151二、限制與未來展望.............................153參考文獻舉要..................................155 | zh_TW |
dc.format.extent | 2865328 bytes | - |
dc.format.mimetype | application/pdf | - |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7912010 | en_US |
dc.subject (關鍵詞) | 羅近溪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四書》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經典詮釋 | zh_TW |
dc.title (題名) | 羅近溪《四書》詮釋研究 | zh_TW |
dc.title (題名) | A study on Luo Jinxi`s Interpretation of the Four Books. | en_US |
dc.type (資料類型) | thesis | en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一、 古籍著作(一) 羅近溪著作[明]羅近溪《盱江羅近溪先生全集》,臺北:國家圖書館善本室,明萬曆四十六年浙江劉一焜刊本[明]羅近溪《盱壇直詮》,臺北:廣文書局,1977年7月[明]羅近溪《羅近溪先生明道錄》,臺北:廣文書局,1997年4月[明]羅近溪《近溪羅先生一貫編》(十一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明]羅近溪,李慶龍彙集《羅近溪先生語錄彙集》,韓國首爾:新星出版,2006年6月[明]羅近溪,方祖猷等所編校整理《羅汝芳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年3 月[明]羅近溪《耿中丞楊太史評點近溪羅子全集》,臺南縣: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年(二) 經部[魏]何晏集解,[宋]邢昺疏,[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12月[宋]朱熹《四書章句集註》,臺北:學海出版社,1991年3月[清]焦循《孟子正義》,臺北:世界書局,2009年3月[清]劉寶楠《論語正義》,臺北:世界書局,2009年2月(三) 史部[明]周汝登《聖學宗傳》,收錄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第98-99冊,臺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7年6月[明]孫奇逢《理學宗傳》,臺北:藝文印書館,1969年5月[清]張廷玉等著《明史》,臺北:臺灣商務,2008年6月[清]黃宗羲、全祖望《宋元學案》,臺北:正中書局,1954年5月[清]黃宗羲,沈芝盈點校《明儒學案》,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1月(四) 子部與集部[戰國]莊周,郭象註《莊子》,臺北:藝文印書館,1997年3月初版六刷[宋]程顥、程頤,王孝魚點校《二程集》,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7月[宋]朱熹,黎靖德編,王星賢點校《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3月[宋]陸九淵《陸九淵集》,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9月[明]王陽明《王陽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2006年4月[明]王龍溪,吳震編校整理《王畿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年3月[明]王艮《王心齋全集》,臺北:廣文書局,1987年[明]王艮,袁承業編校《明儒王心齋先生遺集》,袁承業編校本,1912年[明]何心隱,容肇祖整理《何心隱集》,北京:中華書局,1960年9月[明]顏鈞,黃宣民標點整理《顏鈞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1996年[明]李贄《焚書 續焚書》,北京:中華書局,200年8月[明]焦竑,李劍雄點校《澹園集》,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5月[明]焦竑《焦氏四書講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明]楊復所《楊復所全集》,臺北市:漢學研究中心, 1990年[明]楊起元《太史楊復所先生證學編》,收於《續修四庫全書》1129 冊,上海:上海古籍,1995[明]周海門《東越證學錄》,臺北:文海出版社,1970年影印國立中央圖書館藏[明]萬曆三十三年(1605)刊本[明]劉宗周,吳光主編,《劉宗周全集》,浙江古籍出版社,2007年4月[明]來知德《來註易經圖解》,臺北:武陵出版社,2011年6月[清]黃宗羲《黃宗羲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年11月二、 近人著作 (一)專書方祖猷《王畿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5月王汎森《晚明清初思想》,復旦大學出版,2004年12月王國良《明清時期儒家核心價值的轉換》,安徽大學出版社,2005年6月古清美《明代理學論文集》,臺北:大安出版社, 1990年5月古清美《慧菴論學集》,臺北:大安出版社,2004年7月田浩 《朱熹的思維世界》(增訂版),臺北:允晨文化,2008年3月年6月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2年8月牟宗三《中國哲學的特質》,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8年5月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三冊,臺北:正中書局,2001年3月 牟宗三《生命的學問》,臺北:三民書局,1997年3月牟宗三《宋明儒學的問題與發展》,臺北:聯經出版社,2003年12月牟宗三《從陸象山到劉蕺山》,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4年11月牟宗三《牟宗三全集22.圓善論》,臺北:聯經出版神,2003年林月惠《良知學的轉折-聶雙江與羅念菴思想之研究》,臺北: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年9月林月惠《詮釋與工夫:宋明理學的超越蘄嚮與內在辯證》,臺北:中研院,2008年12月任文利《心學的形上學問題探本》,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年1月余英時《論天人之際:中國古代思想起源試探》,臺北:聯經出版社,2014年8月余英時著,沈志佳編《中國思想傳統及其現代變遷》,《余英時文集》第二卷,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4月余英時著,沈志佳編《儒家倫理與商人精神》,《余英時文集》第三卷,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4月余英時《猶記風吹水上鱗》,臺北:三民書局,1991年10月何炳棣《何炳棣思史制度史論》,臺北:聯經出版社,2014年11月吳光主編《陽明學綜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年11月吳震 《明代知識界講學活動繫年 1522-1602》,上海:學林出版社,2003年9月吳震 《泰州學派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年11月吳震 《陽明後學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4月吳震 《羅汝芳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8月吳震 《明末清初勸善運動思想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2年8月呂妙芬《陽明學士人社群—歷史、思想與實踐》,臺北:中研院近史所,2003年8月呂妙芬《孝治天下《孝經》與近世中國的政治文化》,臺北:聯經出版社,2011年2月佐野公治《《四書》學史的研究》,臺北:萬卷樓,2014年11月岑溢成《大學義理疏解》,臺北:鵝湖出版社,1991年10月李明輝編《儒家經典詮釋方法》,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2008年5月李紀祥《兩宋以來大學改本之研究》,臺北:學生書局,1988年8月季芳桐《泰州學派新論》,四川:巴蜀書社,2005年12月岡田武彥著,吳光等譯《王陽明與明末儒學》,上海:上海古籍,2000年5月林慶彰、蔣秋華 主編《明代經學國際研究論集》,臺北:中研院文哲所,1996林慶彰《明代經學研究論集》,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年5月侯外廬等編《宋明理學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10月侯潔之《晚明心學由心轉性的本體詮釋》,臺北:政大出版社,2012年12月洪漢鼎《當代哲學詮釋學導論》,臺北:五南,2008年8月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教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4年10月荒木見悟《明代思想研究》,東京:文創社,1978年10月荒木見悟著,廖肇亨譯《明末清初的思想與佛教》,臺北:聯經出版社,2006年9月荒木見悟著,廖肇亨譯注《佛教與儒教》,臺北:聯經出版社,2008年3月袁保新《孟子三辨之學的歷史省察與現代詮釋》,臺北:文津出版社, 1992年2月高柏園《中庸形上思想》,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8年3月國立編譯館《新集四書詮解群書提要附古今四書總目》,臺北:華泰文化,2000年5月張念誠《楊簡心學、經學問題的義理考察》,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社,2010年3月張學智《明代哲學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6月陳大齊《論語臆解》,臺北:臺灣商務,1996年6月陳立勝《王陽明「萬物一體」論—從「身-體」的立場看》,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1月陳來 《有無之境》,北京:三聯書店,2009年9月陳來 《宋明理學》,北京:三聯書店,2011年1月陳來 《宋明儒學論》,香港:三聯書店,2008年10月陳來 《中國近世思想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年10月陳逢源《朱熹與四書章句集注》,臺北:里仁書局,2006年9月陳逢源《「融鑄」與瑢「進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之歷史思維》,臺北:政大出版社,2013年10月陳榮捷《王陽明傳習錄詳註集評》,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8年2月陳榮捷《王陽明與禪》,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4年11月陳永革《晚明佛教思想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年5月麥仲貴《王門諸子致良知學說之發展》,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73年12月傅偉勳《生命的學問與學問的生命》,臺北:正中書局,1994年1月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臺北:三民書局,1999年8月嵇文甫《左派王學》,臺北:萬卷樓,1990年4月嵇文甫《晚明思想史論》,北京:東方出版社,1996年3月彭國翔《良知學的展開—王龍溪與中晚明的陽明學》,北京:三聯書局,2005年1月程玉瑛《晚明被遺忘的思想家—羅汝芳(近溪)詩文事蹟編年》,臺北:廣文書局,1995年12月黃俊傑《孟學思想史論》,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7年6月黃俊傑《東亞儒學:經典與詮釋的辯證》,臺北:臺灣大學出版社,2007年10月黃俊傑編《東亞儒者的四書詮釋》,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5年6月黃進興《優入聖域》,臺北:允晨文化,2003年10月黃漢昌《羅近溪學述》,臺北:花木蘭出版社,2011年3月楊祖漢《中庸義理疏解》,臺北:鵝湖出版社,1984年5月楊祖漢《儒家的心學傳統》,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6月楊國榮《心學之思:王陽明哲學的闡釋》,北京:中國人民大學,2011年3月楊國榮《王學通論:從王陽明到熊十力》,臺北:五南圖書出版社,1997年9月楊儒賓《儒學身體觀》,中央研究院文哲所,2008年9月溝口雄三,索介然、龔穎譯《中國前近代思想的演變》,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0月聖嚴法師著 釋會靖譯《明末中國佛教之研究》,臺北:法鼓文化,2009年12月葛兆光《中國思想史》,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年12月趙偉 《心海禪舟——宋明心學與禪學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4月蔡仁厚《儒家心性之學論要》,臺北:文津出版社,1990年6月鄭宗義《明清儒學轉型探析》,香港:中文大學出版,2009年2月錢明 《王陽明及其學派論考》,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4月錢穆 《四書釋義》,北京:九州出版社,2010年4月錢穆 《朱子新學案》,《錢賓四先生全集》第11冊,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8年5月錢穆 《朱子學提綱》,臺北:三民出版社,1991年2月錢穆 《宋明理學概述》,臺北:學生書局,1992年2月錢穆 《陽明學述要》,臺北:蘭臺出版社,2001年2月鮑世斌《明代王學研究》,四川:四川出版集團巴蜀書社,2004年11月龔鵬程《晚明思潮》(增訂版),北京:商務印書館,2008年6月[德]漢斯-格奧爾格.加達默爾著,洪漢鼎譯《真理與方法》,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99年4月[美]包筠雅著,杜正貞,張林譯《功過格:明清社會的道德秩序》(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9月(二)學位論文博士論文李得財《羅近溪哲學之研究》,東海大學哲研所博士論文,1997年6月黃文樹《泰州學派教育思想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系博士論文,1997年李慶龍《羅汝芳思想研究》,臺灣大學歷史所博士論文,1999年6月蔡世昌《羅近溪思想研究》,北京大學哲學所博士論文,2000年謝居憲《羅近溪哲學思想研究》,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系博士論文,2009年1月魏美媛《羅近溪實踐哲學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哲研所博士論文,2009年6月王振華《見心與踐心—羅汝芳哲學思想研究》,陝西師範大學,2011年6月碩士論文黃漢昌《羅近溪學述》,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1982年翁泓文《羅近溪理學思想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1996年藍蕙瑜《百姓日用與聖人之道-----羅近溪哲學思想》,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1999年魏月萍《羅近溪「破光景」義蘊》,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1999年蕭敏材《羅近溪思想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2000年李沛思《從工夫論看羅近溪思想之特色》,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2006年7月孫金城《羅近溪哲學思想研究》,南昌大學哲學研究所,2007年12月陳盈吟《泰州學派哲學路徑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08年1月陳淑雅《從「生生之仁」論羅近溪的哲學思想》,南華大學文學系碩士班,2008年邱顯智《「克己復禮」詮解之省察——以朱子、王陽明、羅近溪為研究對象》,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12年7月林彥里《論羅近溪思想中良知心體的意義與地位》,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12年7月方思翰《修身與化民:論明末清初功過格的儒學內涵》,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年8月(三)期刊論文毛文芳〈晚明「狂禪」探論〉,《漢學研究》第19卷第2期,2001年12月,頁171-200任文利〈從羅近溪對《大學》經典的詮釋看儒家的宗教性特徵〉,《儒學評論》第2輯,河北大學出版社,2006年12月吳伯曜〈陽明心學對晚明四書學的影響〉,《湖南大學學報》,第20卷,第2期,2006年3月,頁30-37吳震 〈羅近溪的經典詮釋及其思想史意義—就「克己復禮」的詮釋而談〉,《復旦學報》第 5期,2006年,頁72-79 呂妙芬:〈晚明士人論《孝經》與政治教化〉,《臺大文史哲學報》第 61期,2004年11)月,頁 223-259呂妙芬〈晚明《孝經》論述的宗教性意涵:虞淳熙的孝論及其文化脈絡〉,《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 48期,2005年6月,頁 1-46呂妙芬〈陽明學派的建構與發展〉,《清華學報》第 29卷 2期,1999年6月,頁167-203呂妙芬〈《西銘》與《孝經》:兼論晚明「孝」的形上本體思想〉,《全球化下明史研究之新視野論文集(三)》,頁221-224。岑溢成〈王心齋安身論今詮〉,《鵝湖學誌》,第十四期,《東方人文學術研究基金會》,1995年6月,頁 59-82周群 〈陽明到卓吾的中介──論羅近溪思想的定位〉,《中國哲學》2004 年11 期周群 〈易道與身心修養——以「龍溪」與「近溪」的易學思想為例〉,《中國哲學史》2007年第1期,頁21-29林月惠〈一本與一體:儒家一體觀的意涵及其現代意願〉,《現代化研究》第 26期,2001年4月,頁55-73林月惠〈宋儒對於「仁」的詮釋─以《論語》「觀過,斯知仁矣」為例〉,《鵝湖學誌》第 26期,2001年6月,頁35-66 林月惠〈唐君毅、牟宗三的陽明後學研究〉,《21世紀儒學研究》,杭州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1月第一期,頁22-33林月惠〈陽明後學的「克己復禮」解及其工夫論之意涵 〉,《法鼓人文學報》第2期,2005年12月,頁161-202 林安梧〈明清之際:從「主體性」、「意向性」到「歷史性」的一個過程——以「陽明」、「蕺山」與「船山」為例的探討〉,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國文學報》第38期,2005年12月,頁1-29林維杰〈象微與譬喻:儒家經典詮釋的兩條進路〉,《中央大學人文學報》第34期,2008年4月,頁1-32林維杰〈朱陸異同的詮釋學轉向〉,《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31期,2007年9月,頁235~261林慶彰〈王陽明的經學思想〉,《陽明學學術討論會論文集》,臺北:臺灣師範大學人文教育中心,1989年3月,頁143-154林慶彰〈明末清初經學研究的回歸原典運動〉,《國際孔學會議論文集》,臺北:國際孔學會議大會秘書處,1989年6月,頁869-882林慶彰〈晚明經學的復經運動〉,《中國書目季刊》18卷3期,1984年12月林久絡〈羅近溪悟道經驗分析〉,《中國哲學的心性論》,臺北:華梵大學哲學系,第十屆儒佛會通暨文化哲學學術研討會,2007年3月18,頁1-15荒木見悟〈陽明學者的頓悟與漸修之爭〉,《當代》第 108卷 226期,2006年6月,頁72-88梁隽華〈論羅汝芳的易學思想〉,《周易研究》,2008年第1期,頁19-24景海峰〈從訓詁學走向詮釋學——中國哲學經典詮釋方法的現代轉化〉,《詮釋學研究》,天津:天津社會科學,2004年第5期,頁4-7童偉 〈縱橫任我、生意活潑——羅汝芳對「狂禪」的整合與改造〉,《揚州大學學報》,2006年3月第十卷第2期,頁45-48馮耀明〈經典詮釋與理論轉移——中國哲學經典詮釋之三大變例〉,《人文學報》,國立中央大學文學院,第二十四期,2001年12月,頁67-91馮耀明〈論語中仁與禮關係新詮〉,《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第21期,2009年1月,頁129-158黃俊傑〈從經典詮釋史觀點論解經者的「歷史性」及其相關問題〉,《臺大歷史學報》,第24期,1999年12月,頁1-28楊祖漢〈心學的經典詮釋〉,《興大中文學報》第21期,2007年6月,頁59-81 楊祖漢〈羅近溪的道德形上學及對孟子思想的詮釋〉,中央研究院文哲所《理解、詮釋與儒家傳統」國際研討會論文集》,2008年 楊祖漢〈羅近溪思想的當代詮釋〉,《鵝湖學誌》,第37期,東方人文學術研究基金會,2006年12月,頁 145-175 楊儒賓〈《中庸》、《大學》變成經典的歷程:從性命之書的觀點立論〉,李明輝編《中國經典詮釋傳統》第二輯(儒學篇),臺北:喜馬拉雅基金會,2002年2月楊儒賓〈水月與記籍:理學家如何詮釋經典〉,李明輝編《中國經典詮釋傳統》第二輯(儒學篇),臺北:喜馬拉雅基金會,2002年2月楊儒賓〈王學學者的「異人」經驗與智慧老人原型〉,《清華中文學報》,2007年9月,頁 171-210楊儒賓〈作為性命之學的經學——理學的經典詮釋〉,《長庚人文社會學報》第2卷第2期,2009年,201-245頁楊儒賓〈性命之書的轉折:理學的經典詮釋〉,《法鼓人文學報》第3期,2006年12月,頁77-100楊儒賓〈理學的仁說:一種新生命哲學的誕生〉,《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第6卷第1期,2009年6月,頁29-63溫愛玲〈從雙溪經典觀看李卓吾之「童心說」—析論「童心說」對於王學之繼承與發展〉,《東方人文學誌》第 2卷 4期(2003年12月),頁 161-181趙偉 〈晚明「狂禪」考〉,天津:《南開學報》哲社版,2003年12月,頁93-100趙偉 〈論晚明狂禪思想中的儒禪互釋〉,《東方論壇》2005年第2期,頁103-109劉勇 〈中晚明時期的講學宗旨、《大學》文本與理學學說建構〉,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八十本,第三分,2009年9月蔣年豐〈體現與物化:從梅勞.龐帝的形體哲學看羅近溪與莊子的存有論〉,《中國文化月刊》第105期,1988年7月,頁52-73蔡仁厚〈王陽明論經學即心學〉(《中國經學史論文選集》下冊,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3年,頁318-327蔡世昌〈羅近溪的「格物」說——從「格物」之悟談起〉,《中國哲學史》,2006年第2期,頁91-99蔡家和〈從羅近溪分別「制欲」與「體仁」之工夫進路見心學與理學之不同〉,《華梵人文學報》第一期,2003年7月,頁69-105 顏世安〈析論《論語》中禮與仁的關係〉,《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第7卷第二期(總第14期),2010年12月,頁345-359戴璉璋〈湯顯祖與羅汝芳〉,《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16卷,第 2期,2006年12月,頁245-260謝居憲〈陽明知行合一說的反思〉,《鵝湖月刊》第35卷第10期總號第418,頁30-43謝居憲〈羅近溪圓教思想研究〉,中壢:《中央大學人文學報》第43期,2010年7月,頁141-184謝居憲〈羅近溪對「仁」的詮釋〉,《揭諦》第十七期,2009年7月,頁83-123謝居憲〈羅近溪學術宗旨理解的一些評析〉,臺北:《鵝湖學誌》第41期,2008年12月,頁164-202魏美媛〈牟宗三論近溪學的客觀地位〉,臺北:《鵝湖月刊》第34卷第10期總號第406,頁39-50 | zh_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