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cations-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NCCU Library

Citation Infomation

Related Publications in TAIR

題名 性交易少女離開安置機構後的生活事件、社會支持網絡與社會適應之研究-後續生活狀態之初探
A Study on the Life Events, Social Supportive Network, and Social Adjustment of
作者 周臻蔆
Chou, Chen Ling
貢獻者 宋麗玉
Song, Li Yu
周臻蔆
Chou, Chen Ling
關鍵詞 性交易少女
安置機構
生活事件
社會支持網絡
社會適應
teen prostitute
the institution of protection
life event
social supportive network
social adjustment
日期 2015
上傳時間 27-Jul-2015 11:34:35 (UTC+8)
摘要 本研究之主要目的在探討:(一)性交易少女離開安置機構後的後續生活狀態與適應歷程;(二)後續生活狀態中的生活事件、社會支持網絡內涵如何影響社會適應歷程。藉由受訪者敘述其離開安置機構後的生活事件,以了解其生活事件、社會支持網絡與社會適應所產生的差異與影響。研究中以質化之深度訪談法進行資料蒐集,共計九位受訪。研究對象的選取含括兩種途徑:(一)為研究者個人的社會網絡;(二) 透過受訪個案引薦以滾雪球方式尋找其他合適且願意的受訪對象。本研究結果歸納為以下重點:
一、進入安置機構前後的生活事件呈現出受訪者的成長背景與生活經驗,包括進入安置機構前的家庭重大事件、個人創傷事件、負向校園事件、性交易事件、機構安置事件,以及進入安置機構後的正向與負向事件。而離開安置機構後的生活事件分為日常生活事件及重大生活事件。日常生活事件包括家人相處、同儕相處、感情/婚姻生活、工作經驗及狀況、學習與考試及生涯規劃;重大生活事件包括學業挫敗與轉換、家庭危機、重要關係中斷、暴力傷害及結婚生育。

二、對生活事件的因應分為積極面對與消極逃避。積極面對包括評估分析與規劃、採取行動解決問題、自我調適及改變、尋求外在支持;消極逃避包括延宕擱置、情緒發洩、轉移注意力、消極悲觀。

三、非正式社會支持網絡包括表達性支持與工具性支持,其支持又視受訪者與網絡間的互動,而呈現網絡主動滿足需求及被動回應要求。

四、從個人對生活事件的因應看社會適應狀態,若受訪者有較高的自我接納,其內在自我關係的一致性也較高,可以產生「接受現狀」與「與重要他人達成共識」較佳的社會適應,而二者以採取積極面對的因應方式最多,但仍有較少的消極逃避。反之,若受訪者的因應讓其感到「不喜歡但可接受」以及「對目前狀況不滿意」,將呈現內在自我呈現不一致性,而產生社會適應不佳,而此二者雖然以消極逃避的因應較多,但仍有積極面對的因應。

五、從個人與社會支持網絡的互動看社會適應狀態,若受訪者主觀感受到歸屬感(社區)、連結感(社會網絡)、繫屬感(親密伴侶),其社會適應較佳。以具「連結感」的適應狀態而言,表達性支持多於工具性支持;以具「繫屬感」的適應狀態而言,表達性支持多於工具性支持;而二者中的安全感有差異。連結感的安全感以工具性支持較多,繫屬感的安全感則以表達性支持較多。

六、影響性交易少女離開安置機構後社會適應的因素,主要分為三大層面:個人
(自主性、社會性、場域控制、情緒)、人際(歸屬感、連結感、繫屬感)
與環境(生活模式、工作狀態),而三者間具有循環與交互影響的作用。

七、 依受訪者之社會適應型態區分為四大取向,分別為「茫然徬徨尋目標取向」、
「存心忍耐奔目標取向」、「知足了然守目標取向」、「為母則強保目標取向」。

根據研究發現,研究者提出幾點建議(一)政策規劃面-建置家庭服務,整合各資源系統,以促進家庭功能的維護及支持性,並充權和提升家庭親職功能;(二)實務工作面-重視保護因子的培育工作,包括強化受訪者足以對抗逆境的各種能力優先於教育成就的提昇;以及加強受訪者主動向各層級的環境系統協商以取得互惠關係的能力。本研究結果分析與研究限制皆於文中提出說明,提供未來相關研究與實務之參考。
This study is aimed at discussing, first of all, the life and adjustment process of teen prostitutes after leaving the institution of protection, and secondly, how the life events afterwards and social supportive network impact their process of social adjustment. By interviewing with nine subjects, the study is able to comprehend the difference and influence generated by their life events, the social supportive network, and their social adjustment. It adopts qualitative in-depth interviews to accumulate necessary information. The study subjects are selected based on two approaches: firstly, the researcher’s personal social network, and secondly, potentially suitable and willing interviewees suggested by the subjects. This study concludes its findings as follows:
I. The life events of study subjects constitute their background and living experience. For instance, the events prior to and during being accepted by the institution of protection may include major family incidents, personal trauma, negative school events, sex trade, being housed, and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events happening within the institution. The life events afterwards may be divided into daily life events and major incidents. The former includes the relationships with family members and peers, love life and marriage, working experience, school study and career plans, while the latter includes school failure and transfer, family crisis, the disruption of important relationships, violence, marriage, and raising children.

II. The study subjects may address their life events actively and negatively. Their active reactions include evaluation and planning, taking actions to tackle issues, self-adjustment and change, and asking outside resources for help. On the other hand, their negative reactions may include procrastination, release emotions, looking for distractions, and keeping a negative and pessimistic attitude.

III. As for the informal social supportive network, it includes expressive support and instrumental support. The extent of support lies i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study subjects and the network and it may present two aspects: the network meets the needs of study subjects actively or it responds to their needs passively.

IV. How a subject reacts to her life events may indicate how well she adjusts to the society. For example, if the subject has better self-acceptance, she will be more likely to have a rather consistent inner self relationship. In this case, she can have better social adjustment in terms of “acceptance of current situations” and “finding a common ground with important people.” Though this type of subjects would take active actions in these two prospects, there are still some trying to avoid them. On the other hand, if the subject is not pleased with their lives (but acceptable) 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s, she will have inconsistent inner self and poor social adjustment. Though this type of subjects would have mostly passive attitude, some of them still try to take active actions to address issues.

V.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a subject and her social supportive network also plays a part in the subject’s social adjustment. If the subject feels a sense of belonging (with the community), a sense of connection (with the social network), and a sense of love (with her partner), she will have better social adjustment. Though the subjects seem to perceive expressive support more than instrumental support in both “the sense of connection” and “the sense of love,” how secure they feel of the two varies. The subjects feel more secure in the instrumental support of the sense of connection, while the expressive support of the sense of love provides them with better a sense of security.

VI. Elements affecting teen prostitutes’ social adjustment after leaving the institution may be divided into three aspects: individual (autonomy, society, field control, and emotions),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the sense of belonging, connection, and love), and the environment (lifestyle and working situation). The three forms a cycle and interacts with one another.

VII. The social adjustment type of subjects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orientations: indecisive (searching for goals), patient (pursuing the goals), content (upholding the goals), and protective (ensuring the goals).

Based on the study results, it proposes several suggestions: first of all, the government is advised to provide comprehensive family services and integrate all resources to strengthen the functions and support of families and improve the parenting functions. Secondly, the subjects are advised to develop various abilities to confront difficult situations. This would be more important than increasing their academic performance. Moreover, the subjects are advised to negotiate with their environments of all levels actively to gain a mutual benefit relation. The explicit study results are stated in the text. It may serve as a reference for relevant future studies and practices.
參考文獻 中文書目:

胡中宜、彭淑華(2013)。《離開安置機構青年之自立生活現況與相關經驗初探》。《台灣社會工作學刊》。第11期,頁49-80。

白倩如 (2011)。《少女從事與離退性交易歷程之研究—巢穴中的愛與生存》。
國立暨南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俐靜 (2011)。《結束安置後性交易少女之韌性》。國立台北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常欣怡、宋麗玉(2010)。《機構安置少年之生活壓力對憂鬱情緒之影響:以自尊為調節變項》。《台灣社會發展研究學刊》。第8期,頁51-74。

彭淑華(2010)。《兒童及少年安置及教養機構離院個案生活現況研究》。內政部

梁信忠 (2010)。《性交易少女於中途學校輔導後復原力之研究-以某中途學校為例》。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制研究所碩士論文。

余姍瑾 (2010)。《安置機構「家」的意義建構:歷經長期機構安置之離院個案的經驗詮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惠清(2010)。《青少年缺愛症候群與輔導策略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佳臻(2010)。《聽覺障礙青少年社會適應與依附關係及認同狀態之關係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雅鈞(2009)。《從事性交易(之虞)少女安置經驗認知之研究》。國立臺北大學犯罪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怡瑛(2008)。《高雄市國中生性別角色態度、家庭氣氛與社會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愫嫻(2008)。少年犯罪。臺北 : 五南。
宋麗玉等(2007)。社會工作理論-處遇模式與案例分析。臺北 : 洪葉。


何涵儒(2006)。《學前經驗與小一新生社會適應關聯之研究》。朝陽科技大學幼兒
保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畢國蓮 (2006)。《歷經長期機構安置的兒少保護個案結案後的生活經驗初探》。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明珠(2006)。《影響安置少年院內生活主觀感受因素之研究-以花蓮縣少年安置機構為例》。慈濟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筱謐 (2006)。《安置機構工作人員對性交易少女處遇形式之看法探究》。東吳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淑潔(2005)。《兒童及少年性交易防制條例後續追蹤服務-輔導員服務經驗之探討》。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玉潔(2005)。《影響少年安置滿意度之相關因素探究-以機構安置為例》。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惠敏(2005)。《從家庭結構、社會控制理論、社會學習論探討青少年不良行為》。國立台北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貞容(2002)。《育幼機構安置服務院童權益維護指標之研究》。國立暨南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伯颀 (2004)。《犯罪少年生活歷程及思考型態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博士論文。

卓雅萍(2004)。《非行兒少安置輔導處遇中社會工作者之服務經驗探究》。私立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玉書(2004)。《青少年從事特種行業機會因素之分析》。《犯罪學刊》。第7卷2期,頁81-100。

陳淑雯(2003)。《親子共讀團體輔導對健康家庭、親子關係和家庭氣氛輔導效果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潘美玲(2003 )。《中途之家受虐少女處遇模式的探討》。國立暨南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瑜珍(2003 )。《案主的抉擇,社工員的兩難-不幸少女安置輔導工作之探討》。
國立暨南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其臻(2003)。《家庭衝突、人際因應與兒童社會性心理困擾之關係》。國立台灣大學衛生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雅惠(2002)。<漸趨模糊的界線:不幸少女身分建構與新型態色情交易對兒少性交易防制工作的挑戰>,《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第6期,頁175-222。

黃貞容 (2002)。《育幼機構安置服務院童權益維護指標之研究》。國立暨南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翁士勛(2002)。《國中學生抗拒型態之質性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紹一、薛雪萍、李介至(2002):〈青少年家庭功能、親子衝突、因應策略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香港社會科學學報》,22期,141-177。

李宗憲(2002)。援交少女與性交易、色情少女、一般少女之自我概念比較研究。
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巧婷 (2002)。《從事性交易(之虞)少女離開機構後之生活經驗》。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唐秀麗(2002)。《少女網路援助交際行為與生活經驗相關性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滄崧(2002)。《不幸少女形成因素與防制對策》。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制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麗珍(2001):〈家庭結構與青少年的生活適應之研究〉。《台大社會工作學刊》,5期,197-270。

侯崇文(2001)。《家庭結構、家庭關係與青少年偏差行為探討》。《應用心理研究》。第11期,頁25-43。

宋家惠(2001)。《危機邊緣少年自我效能團體工作方案之績效評估研究》。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慧君、宋麗玉(2000)。<單親父母之生活壓力、因應方式、社會支持與其情緒適應之相關性研究>,《臺大社會工作學刊》。第2期,頁146-190。

張彩玲 (2000)。《青少年從事特種行業歷程與適應之質化研究》。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桂絨(2000)。《復原力的發現-以安置於機構之兒少保個案為例》。私立東吳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麗娟(2000)。《保護處分之安置輔導少年機構內生活適應之探討》。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俐君(2000) 《育幼機構院童成長脈絡之探討-以受刑人子女為例》。國立臺灣大學兒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鈺茹(2000)。《青少年之生活事件與憂鬱症狀》。國立臺灣大學流行病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春興(2000)。現代心理學。臺北 : 東華。

金樹人(1999)。生涯諮商與輔導。臺北 : 東華。

游純敏(1999)。中區大專院校學生精神疾病社會支持網絡運作之探討-個案管理觀點。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利翠珊(1999)。《家庭心理學的系統觀點與研究》。《應用心理研究》。第2期,頁21-40。

陳皎眉(1998)。<雛妓的家庭背景、個人經歷與價值信念>,《臺灣性學學刊》。第4卷2期,頁15-35。

許翠紋 (1998)。《不幸少女生活型態與再從娼意願之相關研究》。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孟蓉(1998) 。《收容機構不幸少女生涯期許相關因素之探討》。國立暨南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千岑(1998)。《少女「非被迫」從娼之動機及其影響-以「公關」、「公主」為例》。私立東吳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惠雯(1998 )。《中途學校設置模式之研究--社福機構人員及不幸少女的觀點》。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林玉慈(1998)。《親子溝通品質與青少年生活適應、偏差行為之相關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麗珍、陳毓文(1997)。《兒童及少年性交易防制工作服務模式之研究-以臺北市經驗為例》。臺北市政府社會局。

游淑華(1996)。《從事色情工作雛妓生活現況之分析》。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新華(1996)。兒童適應問題。台北市:五南。

黃淑玲(1995)。<未成年少女從事色情行業的原因與生活狀況之探討-「自願」與「被賣」、原住民與漢人的差異>,《律師通訊》第187期,頁8-11

李佳玟(1995)。《未成年從娼制度之初步分析-兼談防治策略》。《法律學刊》。第25期,頁43-63。

張碧琴(1994)。 《防治未成年從娼的民間行動分析》。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娉玉 (1994)。機構安置之從娼少女對追蹤服務的需求研究。東吳大學社會工作所碩士論文。

梁望惠(1994)。《雛妓問題大小之推估,雛妓防制問題面面觀》。勵馨基金會。

伊慶春(1993)。《雛妓問題防制途徑之研究》。行政院研究發展委員會。

李孟修(1993)。我國老年貧窮過程與社會支持網絡運用之研究-以台北市為例。
台北: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慧女(1992)。《從娼少女之個人及家庭特質與其逃家行為之分析》。東吳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宇君(1988)。《被親人販賣為娼之雛妓形成原因探討》。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秀絨(1984)。《臺灣私娼之研究》。私立東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社會工作組碩士論文。




西文書目:

Sillbert,M & Pines,A.1983.Early sexual exploitation as an influence in prostitution.Social work 28(4),pp285-289。

McMullen,R.1987.Youth prostitution:a balance of power.Journal of Adolescence ,10:1,pp35-43.

Schaffer,B & DeBlassle,R 1984.Adolescent prostitution.Adolescence, 19:75,pp689-696.

Seng,M,J.1989.Children sexual abuse and adolescent prostitution: A comparative analysis.Adolescence.24:95,pp666-675.

Jackman,N,R.,O’Toll,R. & Geis,G,1963.The Self image of the prostitute.Sociological Quarterly,4:2,pp150-161.

Sillbert , M.& Pines, A.1983.Early sexual exploitation as an influence in prostitution.Social work 28(4),pp285-289。

Ivanova,L.2004.On certain aspects of the problem of adolescent prostitution.Russian Education and Society 46:47-53.

Kilving,J,Day,S. and Ward, H.2001.Prostitution policy in Europe: a time of change? Feminist Review 67:78-93.

Anglin,J,P.2004.Creading “Well-Functioning”Residential Care and Defining Its Place in a System of Care. Child & Youth Care Forum 33(3) pp175-192.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社會工作研究所
98264006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8264006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宋麗玉zh_TW
dc.contributor.advisor Song, Li Yuen_US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周臻蔆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Chou, Chen Lingen_US
dc.creator (作者) 周臻蔆zh_TW
dc.creator (作者) Chou, Chen Lingen_US
dc.date (日期) 2015en_US
dc.date.accessioned 27-Jul-2015 11:34:35 (UTC+8)-
dc.date.available 27-Jul-2015 11:34:35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27-Jul-2015 11:34:35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098264006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76937-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社會工作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8264006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本研究之主要目的在探討:(一)性交易少女離開安置機構後的後續生活狀態與適應歷程;(二)後續生活狀態中的生活事件、社會支持網絡內涵如何影響社會適應歷程。藉由受訪者敘述其離開安置機構後的生活事件,以了解其生活事件、社會支持網絡與社會適應所產生的差異與影響。研究中以質化之深度訪談法進行資料蒐集,共計九位受訪。研究對象的選取含括兩種途徑:(一)為研究者個人的社會網絡;(二) 透過受訪個案引薦以滾雪球方式尋找其他合適且願意的受訪對象。本研究結果歸納為以下重點:
一、進入安置機構前後的生活事件呈現出受訪者的成長背景與生活經驗,包括進入安置機構前的家庭重大事件、個人創傷事件、負向校園事件、性交易事件、機構安置事件,以及進入安置機構後的正向與負向事件。而離開安置機構後的生活事件分為日常生活事件及重大生活事件。日常生活事件包括家人相處、同儕相處、感情/婚姻生活、工作經驗及狀況、學習與考試及生涯規劃;重大生活事件包括學業挫敗與轉換、家庭危機、重要關係中斷、暴力傷害及結婚生育。

二、對生活事件的因應分為積極面對與消極逃避。積極面對包括評估分析與規劃、採取行動解決問題、自我調適及改變、尋求外在支持;消極逃避包括延宕擱置、情緒發洩、轉移注意力、消極悲觀。

三、非正式社會支持網絡包括表達性支持與工具性支持,其支持又視受訪者與網絡間的互動,而呈現網絡主動滿足需求及被動回應要求。

四、從個人對生活事件的因應看社會適應狀態,若受訪者有較高的自我接納,其內在自我關係的一致性也較高,可以產生「接受現狀」與「與重要他人達成共識」較佳的社會適應,而二者以採取積極面對的因應方式最多,但仍有較少的消極逃避。反之,若受訪者的因應讓其感到「不喜歡但可接受」以及「對目前狀況不滿意」,將呈現內在自我呈現不一致性,而產生社會適應不佳,而此二者雖然以消極逃避的因應較多,但仍有積極面對的因應。

五、從個人與社會支持網絡的互動看社會適應狀態,若受訪者主觀感受到歸屬感(社區)、連結感(社會網絡)、繫屬感(親密伴侶),其社會適應較佳。以具「連結感」的適應狀態而言,表達性支持多於工具性支持;以具「繫屬感」的適應狀態而言,表達性支持多於工具性支持;而二者中的安全感有差異。連結感的安全感以工具性支持較多,繫屬感的安全感則以表達性支持較多。

六、影響性交易少女離開安置機構後社會適應的因素,主要分為三大層面:個人
(自主性、社會性、場域控制、情緒)、人際(歸屬感、連結感、繫屬感)
與環境(生活模式、工作狀態),而三者間具有循環與交互影響的作用。

七、 依受訪者之社會適應型態區分為四大取向,分別為「茫然徬徨尋目標取向」、
「存心忍耐奔目標取向」、「知足了然守目標取向」、「為母則強保目標取向」。

根據研究發現,研究者提出幾點建議(一)政策規劃面-建置家庭服務,整合各資源系統,以促進家庭功能的維護及支持性,並充權和提升家庭親職功能;(二)實務工作面-重視保護因子的培育工作,包括強化受訪者足以對抗逆境的各種能力優先於教育成就的提昇;以及加強受訪者主動向各層級的環境系統協商以取得互惠關係的能力。本研究結果分析與研究限制皆於文中提出說明,提供未來相關研究與實務之參考。
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This study is aimed at discussing, first of all, the life and adjustment process of teen prostitutes after leaving the institution of protection, and secondly, how the life events afterwards and social supportive network impact their process of social adjustment. By interviewing with nine subjects, the study is able to comprehend the difference and influence generated by their life events, the social supportive network, and their social adjustment. It adopts qualitative in-depth interviews to accumulate necessary information. The study subjects are selected based on two approaches: firstly, the researcher’s personal social network, and secondly, potentially suitable and willing interviewees suggested by the subjects. This study concludes its findings as follows:
I. The life events of study subjects constitute their background and living experience. For instance, the events prior to and during being accepted by the institution of protection may include major family incidents, personal trauma, negative school events, sex trade, being housed, and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events happening within the institution. The life events afterwards may be divided into daily life events and major incidents. The former includes the relationships with family members and peers, love life and marriage, working experience, school study and career plans, while the latter includes school failure and transfer, family crisis, the disruption of important relationships, violence, marriage, and raising children.

II. The study subjects may address their life events actively and negatively. Their active reactions include evaluation and planning, taking actions to tackle issues, self-adjustment and change, and asking outside resources for help. On the other hand, their negative reactions may include procrastination, release emotions, looking for distractions, and keeping a negative and pessimistic attitude.

III. As for the informal social supportive network, it includes expressive support and instrumental support. The extent of support lies i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study subjects and the network and it may present two aspects: the network meets the needs of study subjects actively or it responds to their needs passively.

IV. How a subject reacts to her life events may indicate how well she adjusts to the society. For example, if the subject has better self-acceptance, she will be more likely to have a rather consistent inner self relationship. In this case, she can have better social adjustment in terms of “acceptance of current situations” and “finding a common ground with important people.” Though this type of subjects would take active actions in these two prospects, there are still some trying to avoid them. On the other hand, if the subject is not pleased with their lives (but acceptable) 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s, she will have inconsistent inner self and poor social adjustment. Though this type of subjects would have mostly passive attitude, some of them still try to take active actions to address issues.

V.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a subject and her social supportive network also plays a part in the subject’s social adjustment. If the subject feels a sense of belonging (with the community), a sense of connection (with the social network), and a sense of love (with her partner), she will have better social adjustment. Though the subjects seem to perceive expressive support more than instrumental support in both “the sense of connection” and “the sense of love,” how secure they feel of the two varies. The subjects feel more secure in the instrumental support of the sense of connection, while the expressive support of the sense of love provides them with better a sense of security.

VI. Elements affecting teen prostitutes’ social adjustment after leaving the institution may be divided into three aspects: individual (autonomy, society, field control, and emotions),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the sense of belonging, connection, and love), and the environment (lifestyle and working situation). The three forms a cycle and interacts with one another.

VII. The social adjustment type of subjects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orientations: indecisive (searching for goals), patient (pursuing the goals), content (upholding the goals), and protective (ensuring the goals).

Based on the study results, it proposes several suggestions: first of all, the government is advised to provide comprehensive family services and integrate all resources to strengthen the functions and support of families and improve the parenting functions. Secondly, the subjects are advised to develop various abilities to confront difficult situations. This would be more important than increasing their academic performance. Moreover, the subjects are advised to negotiate with their environments of all levels actively to gain a mutual benefit relation. The explicit study results are stated in the text. It may serve as a reference for relevant future studies and practices.
en_US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壹章、緒論…………………………………………………………........ 01
第一節 研究問題與背景…………………………………………………… 01
第二節 研究動機…………………………………………………………….. 04
第三節 名詞解釋…………………………………………………………….. 05
第貳章、文獻探討…………………………………………………….......07
第一節 性交易少女的相關文獻……………………………………… 07
第二節 保護安置服務……………………………………………………… 36
第三節 生活事件、社會支持網絡、社會適應的相關理論與研究…………48
第參章、 研究方法……………………………………………………..... 76
第一節 研究設計…………………………………………………………… 76
第二節 研究對象與選樣方法……………………………………. 79
第三節 資料蒐集方法與過程……………………………………… 81
第四節 資料分析與嚴謹度…………………………………………… 84
第五節 研究倫理……………………………………………………………. 87
第肆章、 研究結果分析………………………………………………..... 90
第一節 受訪者基本資料與離開安置機構前的生活事件…………………90
第二節 離開安置機構後的生活事件及因應 ……………………………..106
第三節 離開安置機後的生活事件與社會支持網絡…………………… 151
第四節 離開安置機構後的社會適應歷程………………………………….. 164
第伍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 208
第一節 研究結論……………………………………………………………......... 208
第二節 研究討論與反思……………………………………………………....... 226
第三節 研究限制與展望……………………………………………………....... 229

參考文獻………………………………………………………………..................231
附件…………………………………………………………………....................237
附件一 訪談同意書 ……………………………………………………………….........237
附件二 訪談大綱 …………………………………………………………………..........238
zh_TW
dc.format.extent 1902691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8264006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性交易少女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安置機構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生活事件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社會支持網絡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社會適應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teen prostitute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the institution of protection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life event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social supportive network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social adjustmenten_US
dc.title (題名) 性交易少女離開安置機構後的生活事件、社會支持網絡與社會適應之研究-後續生活狀態之初探zh_TW
dc.title (題名) A Study on the Life Events, Social Supportive Network, and Social Adjustment of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文書目:

胡中宜、彭淑華(2013)。《離開安置機構青年之自立生活現況與相關經驗初探》。《台灣社會工作學刊》。第11期,頁49-80。

白倩如 (2011)。《少女從事與離退性交易歷程之研究—巢穴中的愛與生存》。
國立暨南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俐靜 (2011)。《結束安置後性交易少女之韌性》。國立台北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常欣怡、宋麗玉(2010)。《機構安置少年之生活壓力對憂鬱情緒之影響:以自尊為調節變項》。《台灣社會發展研究學刊》。第8期,頁51-74。

彭淑華(2010)。《兒童及少年安置及教養機構離院個案生活現況研究》。內政部

梁信忠 (2010)。《性交易少女於中途學校輔導後復原力之研究-以某中途學校為例》。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制研究所碩士論文。

余姍瑾 (2010)。《安置機構「家」的意義建構:歷經長期機構安置之離院個案的經驗詮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惠清(2010)。《青少年缺愛症候群與輔導策略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佳臻(2010)。《聽覺障礙青少年社會適應與依附關係及認同狀態之關係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雅鈞(2009)。《從事性交易(之虞)少女安置經驗認知之研究》。國立臺北大學犯罪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怡瑛(2008)。《高雄市國中生性別角色態度、家庭氣氛與社會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愫嫻(2008)。少年犯罪。臺北 : 五南。
宋麗玉等(2007)。社會工作理論-處遇模式與案例分析。臺北 : 洪葉。


何涵儒(2006)。《學前經驗與小一新生社會適應關聯之研究》。朝陽科技大學幼兒
保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畢國蓮 (2006)。《歷經長期機構安置的兒少保護個案結案後的生活經驗初探》。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明珠(2006)。《影響安置少年院內生活主觀感受因素之研究-以花蓮縣少年安置機構為例》。慈濟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筱謐 (2006)。《安置機構工作人員對性交易少女處遇形式之看法探究》。東吳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淑潔(2005)。《兒童及少年性交易防制條例後續追蹤服務-輔導員服務經驗之探討》。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玉潔(2005)。《影響少年安置滿意度之相關因素探究-以機構安置為例》。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惠敏(2005)。《從家庭結構、社會控制理論、社會學習論探討青少年不良行為》。國立台北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貞容(2002)。《育幼機構安置服務院童權益維護指標之研究》。國立暨南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伯颀 (2004)。《犯罪少年生活歷程及思考型態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博士論文。

卓雅萍(2004)。《非行兒少安置輔導處遇中社會工作者之服務經驗探究》。私立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玉書(2004)。《青少年從事特種行業機會因素之分析》。《犯罪學刊》。第7卷2期,頁81-100。

陳淑雯(2003)。《親子共讀團體輔導對健康家庭、親子關係和家庭氣氛輔導效果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潘美玲(2003 )。《中途之家受虐少女處遇模式的探討》。國立暨南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瑜珍(2003 )。《案主的抉擇,社工員的兩難-不幸少女安置輔導工作之探討》。
國立暨南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其臻(2003)。《家庭衝突、人際因應與兒童社會性心理困擾之關係》。國立台灣大學衛生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雅惠(2002)。<漸趨模糊的界線:不幸少女身分建構與新型態色情交易對兒少性交易防制工作的挑戰>,《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第6期,頁175-222。

黃貞容 (2002)。《育幼機構安置服務院童權益維護指標之研究》。國立暨南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翁士勛(2002)。《國中學生抗拒型態之質性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紹一、薛雪萍、李介至(2002):〈青少年家庭功能、親子衝突、因應策略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香港社會科學學報》,22期,141-177。

李宗憲(2002)。援交少女與性交易、色情少女、一般少女之自我概念比較研究。
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巧婷 (2002)。《從事性交易(之虞)少女離開機構後之生活經驗》。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唐秀麗(2002)。《少女網路援助交際行為與生活經驗相關性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滄崧(2002)。《不幸少女形成因素與防制對策》。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制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麗珍(2001):〈家庭結構與青少年的生活適應之研究〉。《台大社會工作學刊》,5期,197-270。

侯崇文(2001)。《家庭結構、家庭關係與青少年偏差行為探討》。《應用心理研究》。第11期,頁25-43。

宋家惠(2001)。《危機邊緣少年自我效能團體工作方案之績效評估研究》。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慧君、宋麗玉(2000)。<單親父母之生活壓力、因應方式、社會支持與其情緒適應之相關性研究>,《臺大社會工作學刊》。第2期,頁146-190。

張彩玲 (2000)。《青少年從事特種行業歷程與適應之質化研究》。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桂絨(2000)。《復原力的發現-以安置於機構之兒少保個案為例》。私立東吳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麗娟(2000)。《保護處分之安置輔導少年機構內生活適應之探討》。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俐君(2000) 《育幼機構院童成長脈絡之探討-以受刑人子女為例》。國立臺灣大學兒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鈺茹(2000)。《青少年之生活事件與憂鬱症狀》。國立臺灣大學流行病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春興(2000)。現代心理學。臺北 : 東華。

金樹人(1999)。生涯諮商與輔導。臺北 : 東華。

游純敏(1999)。中區大專院校學生精神疾病社會支持網絡運作之探討-個案管理觀點。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利翠珊(1999)。《家庭心理學的系統觀點與研究》。《應用心理研究》。第2期,頁21-40。

陳皎眉(1998)。<雛妓的家庭背景、個人經歷與價值信念>,《臺灣性學學刊》。第4卷2期,頁15-35。

許翠紋 (1998)。《不幸少女生活型態與再從娼意願之相關研究》。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孟蓉(1998) 。《收容機構不幸少女生涯期許相關因素之探討》。國立暨南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千岑(1998)。《少女「非被迫」從娼之動機及其影響-以「公關」、「公主」為例》。私立東吳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惠雯(1998 )。《中途學校設置模式之研究--社福機構人員及不幸少女的觀點》。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林玉慈(1998)。《親子溝通品質與青少年生活適應、偏差行為之相關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麗珍、陳毓文(1997)。《兒童及少年性交易防制工作服務模式之研究-以臺北市經驗為例》。臺北市政府社會局。

游淑華(1996)。《從事色情工作雛妓生活現況之分析》。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新華(1996)。兒童適應問題。台北市:五南。

黃淑玲(1995)。<未成年少女從事色情行業的原因與生活狀況之探討-「自願」與「被賣」、原住民與漢人的差異>,《律師通訊》第187期,頁8-11

李佳玟(1995)。《未成年從娼制度之初步分析-兼談防治策略》。《法律學刊》。第25期,頁43-63。

張碧琴(1994)。 《防治未成年從娼的民間行動分析》。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娉玉 (1994)。機構安置之從娼少女對追蹤服務的需求研究。東吳大學社會工作所碩士論文。

梁望惠(1994)。《雛妓問題大小之推估,雛妓防制問題面面觀》。勵馨基金會。

伊慶春(1993)。《雛妓問題防制途徑之研究》。行政院研究發展委員會。

李孟修(1993)。我國老年貧窮過程與社會支持網絡運用之研究-以台北市為例。
台北: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慧女(1992)。《從娼少女之個人及家庭特質與其逃家行為之分析》。東吳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宇君(1988)。《被親人販賣為娼之雛妓形成原因探討》。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秀絨(1984)。《臺灣私娼之研究》。私立東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社會工作組碩士論文。




西文書目:

Sillbert,M & Pines,A.1983.Early sexual exploitation as an influence in prostitution.Social work 28(4),pp285-289。

McMullen,R.1987.Youth prostitution:a balance of power.Journal of Adolescence ,10:1,pp35-43.

Schaffer,B & DeBlassle,R 1984.Adolescent prostitution.Adolescence, 19:75,pp689-696.

Seng,M,J.1989.Children sexual abuse and adolescent prostitution: A comparative analysis.Adolescence.24:95,pp666-675.

Jackman,N,R.,O’Toll,R. & Geis,G,1963.The Self image of the prostitute.Sociological Quarterly,4:2,pp150-161.

Sillbert , M.& Pines, A.1983.Early sexual exploitation as an influence in prostitution.Social work 28(4),pp285-289。

Ivanova,L.2004.On certain aspects of the problem of adolescent prostitution.Russian Education and Society 46:47-53.

Kilving,J,Day,S. and Ward, H.2001.Prostitution policy in Europe: a time of change? Feminist Review 67:78-93.

Anglin,J,P.2004.Creading “Well-Functioning”Residential Care and Defining Its Place in a System of Care. Child & Youth Care Forum 33(3) pp175-192.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