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contributor | 國關中心 | |
dc.creator (作者) | 盧倩儀 | zh_TW |
dc.date (日期) | 2013 | |
dc.date.accessioned | 28-Jul-2015 17:14:29 (UTC+8) | - |
dc.date.available | 28-Jul-2015 17:14:29 (UTC+8) | - |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 28-Jul-2015 17:14:29 (UTC+8) | - |
dc.identifier.uri (URI) |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77041 | - |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 本計劃從不同理論視野解釋歐債危機之根源並評估歐債危機之衝擊,同時從歐盟之 整合前景比較不同理論的解釋力及限制。歐債危機之解決之道—特別是財政聯盟的必 要性—及其政治意涵早已引發論者對歐盟民主赤字的深切關注與憂慮,本研究由政治 面切入,對於各家理論對歐盟民主問題的見解看法進行深度探討。計劃以兩個版本的 「歐洲的抉擇」為主軸建立研究框架。第一個版本為自由派政府間主義宗師莫拉夫契 克之「歐洲的抉擇」;第二個版本為哈伯瑪斯所歸納出歐盟未來面對的兩條路徑。前者 主張歐盟並無所謂的民主赤字問題,因歐盟的制度樣貌及政策內涵皆為各會員國根據 國內民主程序而得出之國家利益而與其他會員國共同透過政府間談判而達成之制度選 擇,反映的是歐洲人民與國家的選擇,必然符合民主標準。後者卻指出,觀諸歐盟此 刻決策模式,以各國領袖及行政官員主導歐盟未來,而在取得共識後再各自回到國內 取得背書的互動方式已促使歐盟邁向「後民主」時代。歐盟的另一個抉擇即為透過法 律的馴化力量為普世民主鋪路。此兩大主軸與既存區域整合及國際關係理論皆有不同 程度之相關性,本計劃企圖從這些理論彼此之關係脈絡中來比較其對歐債危機之發生 及歐盟政治整合過程之解釋力。 | |
dc.format.extent | 136 bytes | - |
dc.format.mimetype | text/html | - |
dc.relation (關聯) | 計畫編號NSC102-2410-H004-167 | |
dc.subject (關鍵詞) | 後民主行政聯邦主義;自由派政府間主義;歐債危機;整合理論;普世民主 | |
dc.title (題名) | 歐洲的抉擇:後民主時代行政聯邦主義或普世民主? | zh_TW |
dc.title.alternative (其他題名) | The Choice for Europe: Post-Democratic Executive Federalism or Cosmopolitan Democracy? | |
dc.type (資料類型) | report | e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