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代謝症候群之健康管理模式研究-以H健檢中心為例
A Study of the Health Management Model on Metabolic Syndrome -Health Examination Center
作者 李逸雯
貢獻者 鄭宇庭
李逸雯
關鍵詞 代謝症候群
健康管理
羅吉斯迴歸
日期 2015
上傳時間 3-Aug-2015 13:23:49 (UTC+8)
摘要 代謝症候群是一種病前狀態,表示身體代謝開始出現異狀,其有五項判斷指標:腹部肥胖、血壓上升、空腹血糖值上升、三酸甘油酯上升及高密度酯蛋白膽固醇過低,具有三項或三項以上便符合代謝症候群。過去研究指出代謝症候群會增加心血管疾病及其他多種慢性疾病的危險性,且會造成其死亡率上升,在衛生福利部公布的2013年國人十大死因統計數字中,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性疾病與腎臟疾病等慢性疾病占所有死因的31.1%,超過位居十大死因第一位的惡性腫瘤,因此,如何預防或是改善代謝症候群是值得深入探討的議題。
     本研究擬以國內H健檢中心為例,藉由H健檢中心之顧客健康檢查資料進行研究,其中,顧客健康檢查資料包含顧客基本資料、代謝症候群之五項指標檢查結果及生活型態等變數,透過敘述性統計、獨立性檢定及羅吉斯迴歸分析等方法的應用,探討顧客基本資料變數及生活型態變數與代謝症候群之五項指標之間的關聯性,並深入瞭解影響代謝症候群之五項指標的重要因子為何,最後,依據研究結果擬定建議,建立健康管理模式,作為H健檢中心後續經營之參考。
目 錄 I
     表目錄 II
     圖目錄 IV
     第壹章 緒論 5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5
     第二節 研究目的 5
     第三節 研究流程 7
     第貳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代謝症候群之簡述 9
     第二節 代謝症候群之文獻回顧 10
     第參章 研究方法 17
     第一節 資料來源 17
     第二節 研究架構 17
     第三節 分析方法 18
     第肆章 實證分析 23
     第一節 敘述性統計 23
     第二節 獨立性檢定 27
     第三節 羅吉斯迴歸模型建構 67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79
     第一節 結論 79
     第二節 建議 80
     參考文獻 84
參考文獻 一、 中文文獻
     1. 朱晉江,2009,利用資料探勘技術探討代謝症候群之影響因素,明志科技大學工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2. 江佛恩,2012,隱藏性肥胖與代謝症候群之探討,中臺科技大學健康產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3. 吳慧萍,2007,社區民眾健康促進生活型態與代謝症候群危險因子之相關性探討—以台北市北投區為例,國立陽明大學社區護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4. 徐慶帆、劉智偉,2014,藉規律運動與均衡飲食改善官兵代謝症候群之研究,陸軍學術雙月刊,第50卷第536期。
     5. 馬超群,2009,台灣地區老年人代謝症候群盛行率及相關因素探討,亞洲大學健康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6. 陳德仁,2008,醫院員工生活型態、工作壓力與代謝症候群相關性之研究,國防醫學院公共衛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7. 陳瑩利,2010,影響老人罹患三高疾病可能危險因子之研究—以南投縣為例,南開科技大學福祉科技與服務管理所碩士論文。
     8. 陳瀅如,2008,健檢族群代謝症候群不同危險因子患者之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以台北市某醫學中心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9. 楊佩君,2010,代謝症候群盛行率及相關風險因子探討之研究—以參加宜蘭縣整合性健康篩檢計畫之年輕成人為例,經國管理暨健康學院健康產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10. 葉人鳳,2014,抽菸、飲酒行為與代謝症候群關聯之探討,慈濟大學公共衛生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11. 趙堡蕓,2010,代謝症候群盛行率與影響因子初探—以台中市某區域醫院健檢者為例,中臺科技大學醫護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12. 蔡崇煌、黃素雲、林高德,2006,代謝症候群與其相關因子之研究—健檢資料分析,台灣家庭醫學雜誌,第16卷第2期。
     13. 謝邦昌、鄭宇庭、蘇志雄,2009,Data Mining概述—以Clementine12.0為例,新北市:中華資料採礦協會。
     二、 英文文獻
     1. Agresti, A., 2002, “An Introduction to Categorical Data Analysis (2nd)”, New York: Wiley.
     2. Haffer, S. M., Valdez, R. A., Hazuda, H. P., Mitchell, B. D., Morales, P. A. and Stern, M. P., 1992, “Prospective Analysis of the Insulin-Resistance Syndrome (Syndrome X)”, Diabetes, Vol.41, No.6, pp.715-722.
     3. Kylin, E., 1923, “Studies of the Hypertension-Hyperglycemia-Hyperuricemia Syndrome”, Zentrablatt fuer Innere Medizn, Vol.44, pp.105-127.
     4. Reaven, G. M., 1988, “Role of Insulin Resistance in Human Disease”, Diabetes, Vol.37, pp.1595-1607.
     5. Vague, J., Combes, R. and Tramoni, M., 1979, “In Medical Complications of Obesity”, London: Academic Press.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經營管理碩士學程(EMBA)
102932042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2932042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鄭宇庭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李逸雯zh_TW
dc.creator (作者) 李逸雯zh_TW
dc.date (日期) 2015en_US
dc.date.accessioned 3-Aug-2015 13:23:49 (UTC+8)-
dc.date.available 3-Aug-2015 13:23:49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3-Aug-2015 13:23:49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102932042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77195-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經營管理碩士學程(EMBA)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2932042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代謝症候群是一種病前狀態,表示身體代謝開始出現異狀,其有五項判斷指標:腹部肥胖、血壓上升、空腹血糖值上升、三酸甘油酯上升及高密度酯蛋白膽固醇過低,具有三項或三項以上便符合代謝症候群。過去研究指出代謝症候群會增加心血管疾病及其他多種慢性疾病的危險性,且會造成其死亡率上升,在衛生福利部公布的2013年國人十大死因統計數字中,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性疾病與腎臟疾病等慢性疾病占所有死因的31.1%,超過位居十大死因第一位的惡性腫瘤,因此,如何預防或是改善代謝症候群是值得深入探討的議題。
     本研究擬以國內H健檢中心為例,藉由H健檢中心之顧客健康檢查資料進行研究,其中,顧客健康檢查資料包含顧客基本資料、代謝症候群之五項指標檢查結果及生活型態等變數,透過敘述性統計、獨立性檢定及羅吉斯迴歸分析等方法的應用,探討顧客基本資料變數及生活型態變數與代謝症候群之五項指標之間的關聯性,並深入瞭解影響代謝症候群之五項指標的重要因子為何,最後,依據研究結果擬定建議,建立健康管理模式,作為H健檢中心後續經營之參考。
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目 錄 I
     表目錄 II
     圖目錄 IV
     第壹章 緒論 5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5
     第二節 研究目的 5
     第三節 研究流程 7
     第貳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代謝症候群之簡述 9
     第二節 代謝症候群之文獻回顧 10
     第參章 研究方法 17
     第一節 資料來源 17
     第二節 研究架構 17
     第三節 分析方法 18
     第肆章 實證分析 23
     第一節 敘述性統計 23
     第二節 獨立性檢定 27
     第三節 羅吉斯迴歸模型建構 67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79
     第一節 結論 79
     第二節 建議 80
     參考文獻 84
-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目 錄 I
     表目錄 II
     圖目錄 IV
     第壹章 緒論 5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5
     第二節 研究目的 5
     第三節 研究流程 7
     第貳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代謝症候群之簡述 9
     第二節 代謝症候群之文獻回顧 10
     第參章 研究方法 17
     第一節 資料來源 17
     第二節 研究架構 17
     第三節 分析方法 18
     第肆章 實證分析 23
     第一節 敘述性統計 23
     第二節 獨立性檢定 27
     第三節 羅吉斯迴歸模型建構 67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79
     第一節 結論 79
     第二節 建議 80
     參考文獻 84
zh_TW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2932042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代謝症候群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健康管理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羅吉斯迴歸zh_TW
dc.title (題名) 代謝症候群之健康管理模式研究-以H健檢中心為例zh_TW
dc.title (題名) A Study of the Health Management Model on Metabolic Syndrome -Health Examination Center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 中文文獻
     1. 朱晉江,2009,利用資料探勘技術探討代謝症候群之影響因素,明志科技大學工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2. 江佛恩,2012,隱藏性肥胖與代謝症候群之探討,中臺科技大學健康產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3. 吳慧萍,2007,社區民眾健康促進生活型態與代謝症候群危險因子之相關性探討—以台北市北投區為例,國立陽明大學社區護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4. 徐慶帆、劉智偉,2014,藉規律運動與均衡飲食改善官兵代謝症候群之研究,陸軍學術雙月刊,第50卷第536期。
     5. 馬超群,2009,台灣地區老年人代謝症候群盛行率及相關因素探討,亞洲大學健康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6. 陳德仁,2008,醫院員工生活型態、工作壓力與代謝症候群相關性之研究,國防醫學院公共衛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7. 陳瑩利,2010,影響老人罹患三高疾病可能危險因子之研究—以南投縣為例,南開科技大學福祉科技與服務管理所碩士論文。
     8. 陳瀅如,2008,健檢族群代謝症候群不同危險因子患者之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以台北市某醫學中心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9. 楊佩君,2010,代謝症候群盛行率及相關風險因子探討之研究—以參加宜蘭縣整合性健康篩檢計畫之年輕成人為例,經國管理暨健康學院健康產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10. 葉人鳳,2014,抽菸、飲酒行為與代謝症候群關聯之探討,慈濟大學公共衛生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11. 趙堡蕓,2010,代謝症候群盛行率與影響因子初探—以台中市某區域醫院健檢者為例,中臺科技大學醫護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12. 蔡崇煌、黃素雲、林高德,2006,代謝症候群與其相關因子之研究—健檢資料分析,台灣家庭醫學雜誌,第16卷第2期。
     13. 謝邦昌、鄭宇庭、蘇志雄,2009,Data Mining概述—以Clementine12.0為例,新北市:中華資料採礦協會。
     二、 英文文獻
     1. Agresti, A., 2002, “An Introduction to Categorical Data Analysis (2nd)”, New York: Wiley.
     2. Haffer, S. M., Valdez, R. A., Hazuda, H. P., Mitchell, B. D., Morales, P. A. and Stern, M. P., 1992, “Prospective Analysis of the Insulin-Resistance Syndrome (Syndrome X)”, Diabetes, Vol.41, No.6, pp.715-722.
     3. Kylin, E., 1923, “Studies of the Hypertension-Hyperglycemia-Hyperuricemia Syndrome”, Zentrablatt fuer Innere Medizn, Vol.44, pp.105-127.
     4. Reaven, G. M., 1988, “Role of Insulin Resistance in Human Disease”, Diabetes, Vol.37, pp.1595-1607.
     5. Vague, J., Combes, R. and Tramoni, M., 1979, “In Medical Complications of Obesity”, London: Academic Press.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