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cations-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
Google ScholarTM
NCCU Library
Citation Infomation
Related Publications in TAIR
題名 儒家仁政理想與生態
The Confucian Ideal of “Humane Governance” (renzheng 仁政) and Ecology作者 嚴睿哲
Christensen, Jan Erik貢獻者 林啓屏
嚴睿哲
Christensen, Jan Erik關鍵詞 生態
儒家
仁
宗教性
外王
ecology
Confucianism
humanity (ren 仁)
religiosity
outer kingliness (waiwang 外王)日期 2015 上傳時間 3-Aug-2015 13:25:56 (UTC+8) 摘要 在現今眾多的生態理論中,東方儒家思想是受矚目的新領域。然而,現在的儒家生態思想仍不免於支離破碎的窘境,這是因為學者多從儒家的個別概念去闡述所衍生的生態意義,而缺乏從儒家整體思想檢討其生態資源的起源與地位的研究。同時,在西方的生態思想發展,也呈現了一些困境,不管是哪種理論,都沒有辦法解決以下的兩難:生態保護的訴求、保持現代化生活的需求。我認為生態思想是儒家思想的發展所必然帶出來的結論。要說明儒家的生態思想,必須將儒家從頭到尾、重新反省儒家的每一個重要的細節。若能如此,我們將會發現儒家不僅是關於道德哲學與政治哲學的學問,它自始至終都是一種生態哲學。 首先,我將「仁」作為儒家的核心概念,依此定位儒家的範圍:凡是承認仁的高位性的思想家皆為儒家。整個論文將依照「從仁心到仁政」發展脈絡來詮釋「仁」的思想與其如何始終與生態有關。在「仁心」的部分,儒家對既內在又超越的天的崇敬所蘊含的宗教性,解釋了儒家意圖超越現實的傾向的來源。並且從「性」的概念設定了人與天的相通。這些內容就是儒家的仁心最早的開端。而當擁有仁心的儒家面對世界時,氣的理論一方面解釋了世界的構成,一方面形塑了東方獨特的氣態形上學觀點,而與西方的固態形上學大相逕庭,形成了東方重視「合」,西方重視「分」的傳統。 在這種特殊的宗教性與自然觀中所發展出來的仁心,是以改善世界作為它彰顯存在的方式。也就是仁政。我以「無為」、「正名」和「大同」作為仁政的三個原則,並說明從這三個原則中,如何透顯出仁政的生態意義。這三項原則來自孔子,奠定了未來儒家仁政思想基本調性。接下來,我證明儒家的仁政精神可以適用於現代社會。我以政治領域的民主制度、經濟領域的資本主義與認知領域的科學主義為現代化生活的代表,一方面我證明儒家的仁政可以與這三個領域相配合,並且彌補現代化生活的弊病。因此儒家精神實可以發揮於現代化生活之中;另一方面,我從生態保護的觀點,切入現代生活與生態保護的辯證,而突出儒家思想能夠開出新的路線,同時滿足進行現代生活與生態保護的需求。 最後,根據這篇論文的成果,我指出生態思想瀰漫逾儒家思想各個層面,而以「仁」概念貫串整體。這種以生態的角度來詮釋儒家思想,具有高度的整合性。我稱之為「以『仁』為核心的宇宙生態學」。
Among the many ecological theories discussed today, Confucianism is a new field that has garnered much interest. Yet, contemporary Confucian ecological philosophy is still fragmented because scholars approach environmental issues from specific Confucian concepts, expounding only on the ecological significance of that particular facet they are discussing. Their methodology often lacks reflection on the origins and significance of foundational ideals of Confucianism as a whole - ideas from which we can draw out a Confucian ecological viewpoint. At the same time, Western ecological philosophy has not been immune to its own shortcomings. Regardless of which approach a theory takes, Western thinkers have not been able to balance the dichotomy of ecological protection and the demands of a modern lifestyle. This dissertation suggests that the inevitable conclus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Confucian thought will be an environmentally conscious worldview. To explain its ecological philosophy, one must reassess every salient detail in the whole of Confucianism. By doing this, one will find that Confucianism is not only a study of moral and political philosophy, but at its core, also contains an ecological philosophy. First I take “humanity” (ren 仁) as the core concept of Confucianism. From this I define the scope of Confucianism as the philosophy of thinkers that recognize the high status of "humanity.” This dissertation follows the context around the idea "from humanity to humane government" (cong renxin dao renzheng 從仁心到仁政), interpreting "humanity" and how this concept is always related the environment. In my discussion of the "humane heart/mind" (renxin 仁心), I posit that the religiousness that comes from the Confucian reverence for the immanent and transcendent Heaven (tian 天) explains the Confucian desire to transcend actuality. Furthermore, Confucianism establishes an interconnection between humans and Heaven through the concept of human nature (xing 性). This is the beginning of the "humane heart/mind.” In Confucianism the theory of qi 氣 (vital energy) explains what the world is composed of as well as the unique metaphysical view that the substance of everything is in a “gaseous state” (qitai 氣態). This is very different from Western views that assert the building blocks of all things are solid. This difference ultimately explains the fact that Eastern traditions emphasize he 合 (whole), and Western traditions emphasize fen 分 (particular). The "humane heart/mind" that is developed from the unique religious character and understanding of nature in Confucianism manifests its existence by improving the actual world. This manifestation is the idea of "humane governance" (renzheng 仁政). I use three principles, wuwei 無為 (governance without using force), zhengming 正名 (rectification of names), and datong 大同 (the Great Harmony), as essential principles of "humane governance" and explain how they reveal the ecological significance of this idea. These three principles originate from Confucius himself, and shape the underlying tone of the discussion of "humane governance" after Confucius. I then demonstrate that the spirit of "humane governance" can be applied to modern society. I take democracy in the political sphere, capitalism in the economic sphere, and scientism in the cognitive sphere to represent modernity. I assert that "humane governance" is compatible with these three spheres and can actually solve the shortcomings of modern society. It follows therefore, that Confucianism, in fact, can be implemented in modern life. Furthermore, I explore the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modern life and ecological protection suggesting that Confucian thought can open new avenues to meet the needs of both. Based on these conclusions, I assert that a concern for the environment permeates all aspects of Confucian philosophy, and that the concept of “humanity” (ren 仁) threads through the whole of Confucianism. When interpreting Confucianism from an ecological perspective all aspects of Confucian philosophy can be integrated into an ecological ethic. This is what I call ‘cosmological environmental ethics’ derived from “humanity”.參考文獻 一、古籍及校注本 左丘明著,杜預注,孔穎達等正義:《春秋左傳正義》,收入《十三經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司馬遷著,瀧川龜太郎編:《史記會注考證》,臺北:唐山出版社,2007年。 趙岐注,孫奭疏,阮元校勘:《孟子注疏》,收入《十三經注疏》,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許慎著,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4年),頁369。 孔安國傳,孔穎達疏,廖名春、陳明整理:《尚書正義》,收入《十三經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何晏注,邢昺疏,阮元校勘:《論語注疏》,收入《十三經注疏》,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王弼、韓康伯注、孔穎達疏、阮元校勘:《周易正義》,收入《十三經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魏.王弼著、樓宇烈校釋,《王弼集校釋》,臺北:華正書局,1981。 宋.張載:章鉻深點校:《張載集》,北京:中華書局,2008。 宋.周敦頤:《周子通書》,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1。 宋.程顥、程頤著;王孝魚點校:《二程集》,北京:中華書局,2004。 宋.朱熹,宋.黎靖德編:《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1986。 宋.朱熹,安平編譯:《朱子近思錄新解》,臺北:正展,2000。 宋.朱熹:《周易本義》,臺北:大安出版社,2006。 宋.朱熹:《中庸章句》,收入《四書章句集注》,北京:中華書局,2012。 宋.陸九淵著,王宗沐編:《陸象山全集》,臺北:世界書局,1962。 明.王守仁著,吳光、錢明、董平、姚廷福編:《王陽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清.王先慎撰、鍾哲點校:《韓非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2006。 清.吳楚材、吳調侯選註,安平秋點校:《古文觀止》,臺北 : 正展出版,2000。 清.孫詒讓撰;王文錦,陳玉霞點校:《周禮正義》,北京:中華書局,2013。 清.黃宗羲原著、全祖望補修,陳金生、梁運華點校:《宋元學案》,北京:中華書局,2009。 二、近人論著 (一)、中文著作 王澤應:《中國傳統倫理道德叢書︰自然與道德》,湖南:湖南大學出版社,1999。 王叔岷撰,《莊子校詮》,臺北:中央研究院曆史語言研究所,1994。 方東美:《生生之美》,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白彤東:《舊邦新命 : 古今中西参照下的古典儒家政治哲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北大哲學系注釋:《荀子新注》,臺北:里仁書局,1983。 成中英:《中國哲學與中國文化》,臺北:三民書局,1990。 成中英:《合外內之道:儒家哲學論》,臺北:康德出版社, 2005。 朱建民:《儒家的管理哲學》,臺北,漢藝色研文化公司,1994。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臺北:正中書局,1991。 牟宗三:《政道與治道》,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6。 牟宗三:《中國文化的省察——牟宗三演講錄》,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96。 牟宗三:《中國哲學的特質》,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8。 牟宗三:《歷史哲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0。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2。 牟宗三:《周易哲學演講錄》,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 何信全:《儒學與現代民主》,臺北:中研院文哲所,1996。 呂思勉:《先秦學術概論》,上海:上海書店,1992。 李明輝:《儒家與康德》,臺北:聯經出版社,1990。 李明輝:《儒學與現代意識》,臺北:文津出版社,1991。 李明輝:《儒家視野下的政治思想》,臺北:臺大出版社,2005。 李瑞全:《儒家生命倫理學》,臺北:鵝湖出版社,1999。 杜維明:《人性與自我修養》,臺北:聯經出版社,1992。 杜維明:《儒家思想:以創造轉化為自我認同》,臺北:東大出版社,1997。 杜維明著,郭齊勇、鄭文龍編:《杜維明文集》,武漢:武漢出版社,2002。 沈清松:《傳統的再生》,臺北:業強出版社,1992。 周立升,颜炳罡等著:《儒家文化與當代社會》,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2。 林月惠:《詮釋與工夫——宋明理學的超越蘄嚮與內在辯證》,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8。 林師啟屏:《儒家思想中的具體性思維》,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4。 林師啟屏:《從古典到正典:中國古代儒學意識之形成》,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7。 林毓生:《政治秩序與多元社會》,臺北:聯經出版社,1989。 易中天注譯:《新譯國語讀本》,臺北:三民書局,2009。 俞可平:《社群主義》,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 韋政通:《儒家與現代化》,臺北:水牛出版社,1989。 唐君毅:《中國文化之精神價值》,臺北:正中書局,1974。 唐君毅:《中華人文與當今世界》,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5。 徐復觀:《中國思想史論集續編》,臺北:時報出版,1982。 徐復觀著,蕭欣義編:《儒家政治思想與民主自由人權》,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8。 徐復觀:《中國思想史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2。 徐復觀:《中國學術精神》,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7。 高希均:《經濟學的世界——經濟觀念與現實問題》,臺北:經濟與生活出版社,1989。 莊慶信:《中西環境哲學—一個整合的進路》,臺北:五南圖書,2002。 陳來:《宋明理學》,台北:允廣文化,2010。 陳來:《孔夫子與現代世界》,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 陳來:《仁學本體論》,北京:三聯書店,2014。 郭麗珍主持:《環境正義給我的10堂課》,臺北: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出版,2013。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臺北:三民書局,2011。 彭國翔:《儒家傳統:宗教與人文主義之間》,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彭國翔:《儒家傳統的詮釋與思辨 : 從先秦儒學、宋明理學到現代新儒學》,武昌 : 武漢大學出版社,2012年。 張舜徽:《周秦道論發微》,北京:中華書局,1982。 張灝:《幽暗意識與民主傳統》,臺北:聯經出版社,2000。 曾春海:《儒家的淑世哲學——治道與治術》,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 葉海煙:《老子的環境倫理觀一簡樸思想與環保哲學》, 臺北:立緒文化公司,1997。 楊祖漢:《中庸義理疏解》,臺北:鵝湖出版社,1984。 楊伯駿編著:《春秋左傳注》,臺北:洪葉文化,1993。 趙鏡中:《儒家「環境倫理」思想研究》,臺北: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1。 蔡方鹿、舒大剛編:《儒家德治思想探討》,北京:線裝書局,2003。 蒙培元:《人與自然--中國哲學生態觀》,北京:人民,2004。 劉述先:《理一分殊》,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0。 劉述先:《儒家思想意涵之現代闡釋論集》,臺北:中研院文哲所,2000。 劉笑敢:《老子古今:五種對勘與析評引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 劉國強:《儒學的現代意義》,臺北:鵝湖出版社,2001。 鄧小軍:《儒家思想與民主思想的邏輯結合》,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 盧風:《人類的家園——現代文化矛盾的哲學反思》,臺北:淑馨,1997。 蕭新煌:《我們只有一個台灣》,臺北:圓神出,1987。 蕭濱:《現代政治與傳統資源》,北京:中央編譯社,2004。 顏昌嶢校釋:《管子校釋》,長沙:嶽麓出版社,1996 (二)、中文期刊論文 王從恕:《環境倫理思想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01。 朱建民:〈由儒家觀點論西方環境倫理學人類中心主義與自然中心主義的對立〉,收入《鵝湖學誌》第二十五期,2000年,12月,頁1-40。 朱建民:〈由儒家觀點論當代應用倫理議題〉,收入政治大學文學院所編的《孔學與廿一世紀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政治大學,2001年),頁266-294。 朱學勤︰〈老內聖開不出新外王——評新儒家之政治哲學〉,收入《二十一世紀》,第9期,1992年12月,頁116-124。 何淑靜:〈論孟子「仁政」的根據與實現〉,收入《鵝湖學誌》,第41期,2008年12月,頁1-24。 李明輝:〈由「內聖」向「外王」的轉折——現代新儒家的政治哲學〉,收入《中國文哲研究集刊》,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第23期,2003年9月,頁337-350。 李明輝:〈從康德的「道德宗教」論儒家的宗教性〉,收入李明輝、林維杰編:《當代儒學與西方文化:會通與轉化》,臺北:中研院文哲所,2007年,頁15-70。 李明輝:〈當代新儒家「儒學開出民主論」的理論意涵與現實意義〉,收入Asian Studies, Department of Asian and African Studies at the Faculty of Arts, University of Ljubljana, Vol. 2, No. 1, 2014, pp. 7–18. 李瑞全:〈論永續發展及人與天地萬物之關係:儒家之論述〉,收入《人文學報》,第29期,2004年6月,頁29- 48。 李瑞全:〈儒家環境倫理學之基本觀念:對伽理葛特之構想的一個批判回應〉,收入《鵝湖學誌》,第25期,2000年12月,頁189 - 205。 李瑞全:〈儒學之「永續發展」基本理念〉,收入《應用倫理研究通訊》,第10期,1999,中壢:中央大學文學院哲學研究所,頁21-24。 李瑞全:〈邁向世界哲學:儒學現代化之後〉,收入李瑞全、楊祖漢主編《中國文化與世界:中國文化宣言五十周年紀念論文集》,〔桃園〕中壢市:中央大學儒學研究中心,2009年,頁555-581。 吳汝鈞,〈莊子的靈台心與自然諧和論〉,《哲學與文化》,第21卷第8期,1994年8月,頁680-694。 林遠澤:〈責任倫理學的責任問題––科技時代的應用倫理學基礎研究〉,《台灣哲學研究》第5 期,2005年,台北:臺灣哲學協會,頁297-343。 季羨林:〈關於人的素質的幾點思考〉,收入戴良義編:《人的素質:論文集》,臺北:法鼓人文社會學院,1999年,頁4-9。 陳來:〈傳統儒學的評價與反思——有關近年儒學討論的參考資料〉,收入杜維明所編:《儒學發展的宏觀透視——新加坡一九八八年儒學群英會紀實》,臺北:正中書局,1997 年,頁778-856。 陳昭瑛:〈當代儒學與台灣本土運動〉,收入劉述先編:《當代儒學論集:挑戰與回應》,臺北:中研院文哲所,1995年,頁243-293。 陳弱水:〈追求完美的夢——儒家政治思想的烏托邦性格〉,收入劉岱、黃俊傑主編:《理想與現實——中國文化新論思想篇一》,臺北:聯經出版社,1982,頁211-242。 郭正宜:〈生態道家何處尋--道家環境論述研究述評〉,《成大宗教與文化學報》,第3期,2004年6月,頁283-304。 黃麗生:〈儒家「天下」思想的內涵及其當代意義〉,收入黃俊傑編:《傳統中華文化與現代價值的激蕩》,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年,頁230-262。 陳德和:〈老莊思想的環境倫理學論述〉,《鵝湖月刊》,第33卷,第5期,2007年11月,頁20-31。 莊慶信:〈道家自然觀中的環境哲學〉,《哲學雜誌》第13期,1995年7月,頁56-74。 曾春海:〈儒道的消費倫理與環境倫理〉,《哲學與文化》,第281期,1997,頁910-919。 曾春海:〈生態學及道家向度的環保美學〉,《哲學與文化》292期,1998,頁803-813。 葉海煙:〈生態保育與環境倫理的道家觀點〉,《哲學與文化》25卷,第9期,1998年9月,頁814-823。 彭國翔:〈《西銘》的萬物一體觀發微一一兼論儒家人文主義的基本特徵〉,收入《清華哲學年鑒2002》,2003年,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頁164-184。 趙中偉:〈「仁」的詮釋之轉化與延伸——以朱熹《論語集注》為例〉,《輔仁國文學報》,2006年1月,頁99-120。 盧風:〈《道德經》對生態文明建設的啟示〉,收入趙保佑編者《老子思想與人類生存之道──2010洛陽老子文化國際論壇文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年,頁440-446。 賴錫三:〈「當代新道家」與「深層生態學」的形上基礎〉,《揭諦》第2期,1999年7月,頁195-247。 魏元珪:〈老莊哲學的自然觀與環保心靈〉,《哲學雜誌》第13期,1995年7月,頁36-54。 (三)西方著作 1、 西方著作 Ackerly, Brooke A., “Is Liberalism the Only Way toward Democracy? Confucianism and Democracy,” in Political Theory 33:4 (2005), pp. 547-576. Adler, Joseph A., “The Great Virtue of Heaven and Earth: Deep Ecology in the Yijing.” In James Miller ed., The Religious Diversity and Ecological Sustainability in China, London: Routledge, 2014, pp. 48-70. Baxter, William F., People or Penguins: The Case for Optimal Pollution,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74. Callicott, J. Baird, and Roger T. Ames ed., Nature in Asian Traditions of Thought, Albany: SUNY Press, 1989. Gallagher, Kevin P., and Strom C. Thacker, “Democracy, Income, and Environmental Quality”, PERI Working Paper Series, Number 164,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Amherst, Political Economy Research Institute (PERI), 2008. Gottlieb, Roger S., Political and Spiritual: Essays on Religion, Environment, Disability, and Justice, New York: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2014. Hayward, Bronwyn M., “The Greening of Participatory Democracy: A Reconsideration of Theory,” Environmental Politics, 4 (Winter) 1995, pp. 215-236. Humphrey, Mathew, Ecological Politics and Democratic Theory: The challenge to the deliberative ideal. New York: Routledge, 2007. Lafferty, William M. and James Meadowcroft, ”Democracy and Environment: Congruence and Conflict-Preliminary Reflections” in Lafferty, William. M and James Meadowcroft ed., Democracy and Environment: Problems and Prospects, Cheltenham: Edward Elgar, 1996, pp. 1-17. Leopold, Aldo, A Sand County Almanac and Sketches Here and Ther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49. Meadows, Donella H., The Limits to Growth: A Report for the Club of Rome`s Project on the Predicament of Mankind, first printing, New York: Universe Books, 1972. Næss, Arne, "The Shallow and the Deep, Long-Range Ecology Movement: A Summary," in George Sessions, ed., Deep Ecology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Boston: Shambhala, 1995), 151-155. Payne, Rodger A., “Freedom and the Environment”, Journal of Democracy 6(3), 1995, pp. 41-55. Quan, Li and Rafael Reuveny, “Democracy and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 Volume 50, Issue 4, December 2006, pp. 935–956, Regan, Tom, The Case for Animal Rights,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University Press, 2004. Rolston III, Holmes, “Is There An Ecological Ethics”, in Ethics, 85/2, 1975, pp. 93-109. Sen, Amartya, The Idea of Justice, Cambridge: The Belknap Press, 2009. Sorell, Tom, Scientism—philosophy and the infatuation with science, London: Routledge, 1991. Taylor, Paul W., Respect for Nature: A Theory of Environmental Ethics,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6. Taylor, Rodney L., The Confucian Way of Contemplation: Okada Takehiko and the Tradition of Quiet-Sitting, Columbia: 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Press, 1980. Tu, Wei-ming, Confucian Thought: Selfhood as Creative Transformation,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85. Tucker, Mary Evelyn, Wordly Wonder: Religions Enter Their Ecological Phase, Chicago: Open Court, 2003. Weber, Max, translated by Hans G. Gerth, Religions of China: Confucianism,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64. White, Lynn Townsend Jr., “The Historical Roots of Our Ecological Crisis,” in Science, Vol 155 (Number 3767), March 10, 1967, pp. 1203–1207. 2、 譯著 李奧帕德(Aldo Leopold)著、吳美真譯:《沙郡年記:李奧帕德的自然沈思》,臺北:天下文化出版社,1998。 希特(Derek Hiter)著,張慧芝、郭進成譯:《公民身分》,臺北:韋伯文化,2005。 威爾.金里卡(Will Kymlica)著、應奇等譯:《自由主義、社群與文化》,上海世紀出版集團,2005。 塔克爾(Mary Evelyn Tucker),白詩朗(John Berthrong)編;彭國翔,張容南譯:《儒學與生態——天、地、人的內在關聯性》,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8年。 塔克爾(Mary Evelyn Tucker)、威廉斯(Duncan Ryuken Williams)編;林朝成、黃國清、謝美霜譯:《佛教與生態學:佛教的環境倫理與環保實踐》,臺北:法鼓文化,2010。 雷根(Tom Regan)著、李曦譯:《動物權利研究》,北京 : 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盧克斯(Steven Lukes)著,朱紅文、孔德龍譯:《個人主義:分析與批判》,北京 : 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3。 彌爾布雷斯(Lester W. Milbrath)著,鄭曉時譯:《不再寂靜的春天》,臺北:天下文化出版,1994。 羅伯特.奧迪(Robert Audi)英文主編、王思迅主編:《劍橋哲學辭典》,臺北:貓頭鷹出版,2002。 羅斯頓(Holmes Rolston III)著,王瑞香譯:《環境倫理學 : 對自然界的義務與自然界的價值》,臺北 : 編譯館,1996。 三、中英文網路資料 李瑞全:〈儒家之「永續發展」基本理念〉,收入中央大學文學院哲學研究所所編:《應用倫理研究通訊》,第10 期,1999年4月。URL=http://www.ncu.edu.tw/~phi/NRAE/newsletter/no10/05.html (2015年5月28日瀏覽)。 李瑞全教授(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儒家的生態智慧︰一個全球生態哲學理念〉,收入李瑞全教授個人網站,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URL=http://www.ncu.edu.tw/~phi/teachers/lee_shui_chuen/course_onnet/confen02.html (2015年5月28日瀏覽)。 挪威動物保護團體NOAH所列出之不販賣動物毛皮商店名單: URL=http://www.pelsut.no/pelsfrie-butikker/ (2015年5月28日瀏覽)。 環境資訊中心,2013/10/9,〈挪威放棄鑽油計畫 經濟命脈不敵鱈魚、珊瑚礁和海鳥〉,環境資訊中心網, 摘錄自聯合報報導, URL=http://e-info.org.tw/node/94112。(2014年1月29日瀏覽)。 臺灣和平草根聯盟,2008/09/8,「地球憲章草案」(Earth Charter Initiative)中譯可看,URL=http://www.taiwanpeace.org/2008/09/08.html「地球憲章草案」。(2014年1月29日瀏覽)。 Our Common Future, Brundtland Report 1987. URL=http://conspect.nl/pdf/Our_Common_Future-Brundtland_Report_1987. (2015年5月28日瀏覽)。 描述 博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系
97151509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71515093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林啓屏 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嚴睿哲 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Christensen, Jan Erik en_US dc.creator (作者) 嚴睿哲 zh_TW dc.creator (作者) Christensen, Jan Erik en_US dc.date (日期) 2015 en_US dc.date.accessioned 3-Aug-2015 13:25:56 (UTC+8) - dc.date.available 3-Aug-2015 13:25:56 (UTC+8) -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3-Aug-2015 13:25:56 (UTC+8) -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971515093 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77218 - dc.description (描述) 博士 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 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中國文學系 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7151509 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在現今眾多的生態理論中,東方儒家思想是受矚目的新領域。然而,現在的儒家生態思想仍不免於支離破碎的窘境,這是因為學者多從儒家的個別概念去闡述所衍生的生態意義,而缺乏從儒家整體思想檢討其生態資源的起源與地位的研究。同時,在西方的生態思想發展,也呈現了一些困境,不管是哪種理論,都沒有辦法解決以下的兩難:生態保護的訴求、保持現代化生活的需求。我認為生態思想是儒家思想的發展所必然帶出來的結論。要說明儒家的生態思想,必須將儒家從頭到尾、重新反省儒家的每一個重要的細節。若能如此,我們將會發現儒家不僅是關於道德哲學與政治哲學的學問,它自始至終都是一種生態哲學。 首先,我將「仁」作為儒家的核心概念,依此定位儒家的範圍:凡是承認仁的高位性的思想家皆為儒家。整個論文將依照「從仁心到仁政」發展脈絡來詮釋「仁」的思想與其如何始終與生態有關。在「仁心」的部分,儒家對既內在又超越的天的崇敬所蘊含的宗教性,解釋了儒家意圖超越現實的傾向的來源。並且從「性」的概念設定了人與天的相通。這些內容就是儒家的仁心最早的開端。而當擁有仁心的儒家面對世界時,氣的理論一方面解釋了世界的構成,一方面形塑了東方獨特的氣態形上學觀點,而與西方的固態形上學大相逕庭,形成了東方重視「合」,西方重視「分」的傳統。 在這種特殊的宗教性與自然觀中所發展出來的仁心,是以改善世界作為它彰顯存在的方式。也就是仁政。我以「無為」、「正名」和「大同」作為仁政的三個原則,並說明從這三個原則中,如何透顯出仁政的生態意義。這三項原則來自孔子,奠定了未來儒家仁政思想基本調性。接下來,我證明儒家的仁政精神可以適用於現代社會。我以政治領域的民主制度、經濟領域的資本主義與認知領域的科學主義為現代化生活的代表,一方面我證明儒家的仁政可以與這三個領域相配合,並且彌補現代化生活的弊病。因此儒家精神實可以發揮於現代化生活之中;另一方面,我從生態保護的觀點,切入現代生活與生態保護的辯證,而突出儒家思想能夠開出新的路線,同時滿足進行現代生活與生態保護的需求。 最後,根據這篇論文的成果,我指出生態思想瀰漫逾儒家思想各個層面,而以「仁」概念貫串整體。這種以生態的角度來詮釋儒家思想,具有高度的整合性。我稱之為「以『仁』為核心的宇宙生態學」。 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Among the many ecological theories discussed today, Confucianism is a new field that has garnered much interest. Yet, contemporary Confucian ecological philosophy is still fragmented because scholars approach environmental issues from specific Confucian concepts, expounding only on the ecological significance of that particular facet they are discussing. Their methodology often lacks reflection on the origins and significance of foundational ideals of Confucianism as a whole - ideas from which we can draw out a Confucian ecological viewpoint. At the same time, Western ecological philosophy has not been immune to its own shortcomings. Regardless of which approach a theory takes, Western thinkers have not been able to balance the dichotomy of ecological protection and the demands of a modern lifestyle. This dissertation suggests that the inevitable conclus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Confucian thought will be an environmentally conscious worldview. To explain its ecological philosophy, one must reassess every salient detail in the whole of Confucianism. By doing this, one will find that Confucianism is not only a study of moral and political philosophy, but at its core, also contains an ecological philosophy. First I take “humanity” (ren 仁) as the core concept of Confucianism. From this I define the scope of Confucianism as the philosophy of thinkers that recognize the high status of "humanity.” This dissertation follows the context around the idea "from humanity to humane government" (cong renxin dao renzheng 從仁心到仁政), interpreting "humanity" and how this concept is always related the environment. In my discussion of the "humane heart/mind" (renxin 仁心), I posit that the religiousness that comes from the Confucian reverence for the immanent and transcendent Heaven (tian 天) explains the Confucian desire to transcend actuality. Furthermore, Confucianism establishes an interconnection between humans and Heaven through the concept of human nature (xing 性). This is the beginning of the "humane heart/mind.” In Confucianism the theory of qi 氣 (vital energy) explains what the world is composed of as well as the unique metaphysical view that the substance of everything is in a “gaseous state” (qitai 氣態). This is very different from Western views that assert the building blocks of all things are solid. This difference ultimately explains the fact that Eastern traditions emphasize he 合 (whole), and Western traditions emphasize fen 分 (particular). The "humane heart/mind" that is developed from the unique religious character and understanding of nature in Confucianism manifests its existence by improving the actual world. This manifestation is the idea of "humane governance" (renzheng 仁政). I use three principles, wuwei 無為 (governance without using force), zhengming 正名 (rectification of names), and datong 大同 (the Great Harmony), as essential principles of "humane governance" and explain how they reveal the ecological significance of this idea. These three principles originate from Confucius himself, and shape the underlying tone of the discussion of "humane governance" after Confucius. I then demonstrate that the spirit of "humane governance" can be applied to modern society. I take democracy in the political sphere, capitalism in the economic sphere, and scientism in the cognitive sphere to represent modernity. I assert that "humane governance" is compatible with these three spheres and can actually solve the shortcomings of modern society. It follows therefore, that Confucianism, in fact, can be implemented in modern life. Furthermore, I explore the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modern life and ecological protection suggesting that Confucian thought can open new avenues to meet the needs of both. Based on these conclusions, I assert that a concern for the environment permeates all aspects of Confucian philosophy, and that the concept of “humanity” (ren 仁) threads through the whole of Confucianism. When interpreting Confucianism from an ecological perspective all aspects of Confucian philosophy can be integrated into an ecological ethic. This is what I call ‘cosmological environmental ethics’ derived from “humanity”. en_US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一、 全球化發展中的環境危機 ……………………………1 二、 西方已發展的生態哲學 ………………………………6 第二節 發展中的東方生態哲學…………………………………11 一、 道家與佛家的生態哲學發展…………………………11 二、 前人研究成果考察……………………………………16 (一) 二十世紀儒家哲學的發展過程 ………………17 (二) 儒家生態哲學的發展 …………………………18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架構…………………………………………24 第二章 儒家的核心思想:仁 …………………………………………27 第一節 從生命中心主義的啓發看儒家的生態觀點 ……………27 一、 生命中心主義的判準 …………………………………28 二、 誰有道德能力與誰有道德地位? ……………………31 第二節 仁的定義:仁心與仁政 ………………………………38 第三節 仁的生態意義 …………………………………………50 第四節 儒家反對人類中心主義 ………………………………56 第五節 小結 ……………………………………………………60 第三章 儒家的內在超越性……………………………………………62 第一節 儒家思想的宗教特性與終極關懷………………………64 一、 儒家的自律道德………………………………………64 二、 儒家的精神本質與宗教特性…………………………71 三、 儒家內在超越性的反省………………………………81 四、 儒家內在超越性的表現………………………………83 第二節 儒家的終極關懷即現實關懷……………………………90 一、 仁心所引發的「憂患意識」…………………………90 二、 由「內聖」而「外王」的理論連續與社會理想……95 第三節 小結 ………………………………………………………99 第四章 仁政理想中的自然觀…………………………………………101 第一節 以氣為基礎的連續性原理………………………………102 第二節 儒家之天人思想…………………………………………109 一、 天道思想 ……………………………………………110 二、 人道與天人關係………………………………………113 第三節 儒家的天人關係引致的生態精神 ………………………117 一、 參贊天地化育的人道義務 ……………………………118 二、 以感通之仁參贊天地化育 ……………………………122 三、 「萬物一體之仁」中的愛仍然有別 …………………130 第四節 小結 ………………………………………………………136 第五章 仁政運作三原則對現代與生態的意義…………………………138 第一節 儒家的「無為」精神與環境倫理………………………139 一、 儒家的「無為而治」精神……………………………139 二、 儒家的「無為德治」與生態…………………………149 第二節 透過「正名」原則落實環境倫理………………………151 一、 以「正名」原則覺醒自我的責任感…………………151 二、 儒家的「正名」與生態………………………………157 第三節 「大同」理想對生態危機的意義………………………159 一、 作為世界倫理觀和政治理想的大同理念……………159 二、 作為建立全球生態倫理與文化倫理的大同理念……163 第四節 小結………………………………………………………165 第六章 對話與回應(一):政治制度與生態 ………………………167 第一節 仁政理想的制度落實 …………………………………168 一、 政治中的民本與德治的精神 ………………………170 二、 當代儒家對現代民主政治的肯定 …………………178 三、 生態保護需要民主制度 ……………………………184 第二節 儒家對現代民主與環境倫理的作用 …………………192 一、 德治與民本的經世原則 ……………………………195 (一) 德治 ……………………………………………195 (二) 民本 ……………………………………………198 (三) 儒家與民主制度的結合 ………………………199 二、 儒家知識份子的公民角色……………………………202 第三節 小結………………………………………………………208 第七章 對話與回應(二):儒家之經濟、科學 ………………………211 第一節 仁政理想與資本主義 ……………………………………212 一、 儒家的經濟觀與義利觀 ………………………………213 二、 從儒家經濟思想談環境永續 …………………………223 第二節 仁政理想與科學技術………………………………………232 一、 現代科學的流弊…………………………………………232 二、 儒家對現代科學的啟示…………………………………235 (一) 儒家重視知識在人生、道德上的運用 …………236 (二) 儒家同樣重視經驗知識的求取 …………………242 (三) 儒學的歷史挑戰:缺乏純粹理論知識 …………248 第三節 小結…………………………………………………………250 第八章 結論………………………………………………………………253 第一節 儒家對現代生態倫理的建構………………………………253 第二節 儒家以「仁」為核心的宇宙生態學………………………256 第三節 儒家的生態實踐……………………………………………257 參考文獻 ………………………………………………………………………261 古籍及校注本 …………………………………………………………261 近人論著…………………………………………………………………262 一、 中文著作…………………………………………………262 二、 中文期刊論文……………………………………………265 三、 西方著作…………………………………………………268 (一) 西方著作 …………………………………………268 (二) 譯著 ………………………………………………271 中英文網路資料…………………………………………………………272 zh_TW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71515093 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生態 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儒家 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仁 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宗教性 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外王 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ecology 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Confucianism 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humanity (ren 仁) 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religiosity 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outer kingliness (waiwang 外王) en_US dc.title (題名) 儒家仁政理想與生態 zh_TW dc.title (題名) The Confucian Ideal of “Humane Governance” (renzheng 仁政) and Ecology 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 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古籍及校注本 左丘明著,杜預注,孔穎達等正義:《春秋左傳正義》,收入《十三經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司馬遷著,瀧川龜太郎編:《史記會注考證》,臺北:唐山出版社,2007年。 趙岐注,孫奭疏,阮元校勘:《孟子注疏》,收入《十三經注疏》,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許慎著,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4年),頁369。 孔安國傳,孔穎達疏,廖名春、陳明整理:《尚書正義》,收入《十三經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何晏注,邢昺疏,阮元校勘:《論語注疏》,收入《十三經注疏》,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王弼、韓康伯注、孔穎達疏、阮元校勘:《周易正義》,收入《十三經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魏.王弼著、樓宇烈校釋,《王弼集校釋》,臺北:華正書局,1981。 宋.張載:章鉻深點校:《張載集》,北京:中華書局,2008。 宋.周敦頤:《周子通書》,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1。 宋.程顥、程頤著;王孝魚點校:《二程集》,北京:中華書局,2004。 宋.朱熹,宋.黎靖德編:《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1986。 宋.朱熹,安平編譯:《朱子近思錄新解》,臺北:正展,2000。 宋.朱熹:《周易本義》,臺北:大安出版社,2006。 宋.朱熹:《中庸章句》,收入《四書章句集注》,北京:中華書局,2012。 宋.陸九淵著,王宗沐編:《陸象山全集》,臺北:世界書局,1962。 明.王守仁著,吳光、錢明、董平、姚廷福編:《王陽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清.王先慎撰、鍾哲點校:《韓非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2006。 清.吳楚材、吳調侯選註,安平秋點校:《古文觀止》,臺北 : 正展出版,2000。 清.孫詒讓撰;王文錦,陳玉霞點校:《周禮正義》,北京:中華書局,2013。 清.黃宗羲原著、全祖望補修,陳金生、梁運華點校:《宋元學案》,北京:中華書局,2009。 二、近人論著 (一)、中文著作 王澤應:《中國傳統倫理道德叢書︰自然與道德》,湖南:湖南大學出版社,1999。 王叔岷撰,《莊子校詮》,臺北:中央研究院曆史語言研究所,1994。 方東美:《生生之美》,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白彤東:《舊邦新命 : 古今中西参照下的古典儒家政治哲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北大哲學系注釋:《荀子新注》,臺北:里仁書局,1983。 成中英:《中國哲學與中國文化》,臺北:三民書局,1990。 成中英:《合外內之道:儒家哲學論》,臺北:康德出版社, 2005。 朱建民:《儒家的管理哲學》,臺北,漢藝色研文化公司,1994。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臺北:正中書局,1991。 牟宗三:《政道與治道》,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6。 牟宗三:《中國文化的省察——牟宗三演講錄》,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96。 牟宗三:《中國哲學的特質》,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8。 牟宗三:《歷史哲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0。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2。 牟宗三:《周易哲學演講錄》,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 何信全:《儒學與現代民主》,臺北:中研院文哲所,1996。 呂思勉:《先秦學術概論》,上海:上海書店,1992。 李明輝:《儒家與康德》,臺北:聯經出版社,1990。 李明輝:《儒學與現代意識》,臺北:文津出版社,1991。 李明輝:《儒家視野下的政治思想》,臺北:臺大出版社,2005。 李瑞全:《儒家生命倫理學》,臺北:鵝湖出版社,1999。 杜維明:《人性與自我修養》,臺北:聯經出版社,1992。 杜維明:《儒家思想:以創造轉化為自我認同》,臺北:東大出版社,1997。 杜維明著,郭齊勇、鄭文龍編:《杜維明文集》,武漢:武漢出版社,2002。 沈清松:《傳統的再生》,臺北:業強出版社,1992。 周立升,颜炳罡等著:《儒家文化與當代社會》,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2。 林月惠:《詮釋與工夫——宋明理學的超越蘄嚮與內在辯證》,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8。 林師啟屏:《儒家思想中的具體性思維》,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4。 林師啟屏:《從古典到正典:中國古代儒學意識之形成》,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7。 林毓生:《政治秩序與多元社會》,臺北:聯經出版社,1989。 易中天注譯:《新譯國語讀本》,臺北:三民書局,2009。 俞可平:《社群主義》,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 韋政通:《儒家與現代化》,臺北:水牛出版社,1989。 唐君毅:《中國文化之精神價值》,臺北:正中書局,1974。 唐君毅:《中華人文與當今世界》,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5。 徐復觀:《中國思想史論集續編》,臺北:時報出版,1982。 徐復觀著,蕭欣義編:《儒家政治思想與民主自由人權》,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8。 徐復觀:《中國思想史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2。 徐復觀:《中國學術精神》,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7。 高希均:《經濟學的世界——經濟觀念與現實問題》,臺北:經濟與生活出版社,1989。 莊慶信:《中西環境哲學—一個整合的進路》,臺北:五南圖書,2002。 陳來:《宋明理學》,台北:允廣文化,2010。 陳來:《孔夫子與現代世界》,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 陳來:《仁學本體論》,北京:三聯書店,2014。 郭麗珍主持:《環境正義給我的10堂課》,臺北: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出版,2013。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臺北:三民書局,2011。 彭國翔:《儒家傳統:宗教與人文主義之間》,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彭國翔:《儒家傳統的詮釋與思辨 : 從先秦儒學、宋明理學到現代新儒學》,武昌 : 武漢大學出版社,2012年。 張舜徽:《周秦道論發微》,北京:中華書局,1982。 張灝:《幽暗意識與民主傳統》,臺北:聯經出版社,2000。 曾春海:《儒家的淑世哲學——治道與治術》,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 葉海煙:《老子的環境倫理觀一簡樸思想與環保哲學》, 臺北:立緒文化公司,1997。 楊祖漢:《中庸義理疏解》,臺北:鵝湖出版社,1984。 楊伯駿編著:《春秋左傳注》,臺北:洪葉文化,1993。 趙鏡中:《儒家「環境倫理」思想研究》,臺北: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1。 蔡方鹿、舒大剛編:《儒家德治思想探討》,北京:線裝書局,2003。 蒙培元:《人與自然--中國哲學生態觀》,北京:人民,2004。 劉述先:《理一分殊》,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0。 劉述先:《儒家思想意涵之現代闡釋論集》,臺北:中研院文哲所,2000。 劉笑敢:《老子古今:五種對勘與析評引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 劉國強:《儒學的現代意義》,臺北:鵝湖出版社,2001。 鄧小軍:《儒家思想與民主思想的邏輯結合》,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 盧風:《人類的家園——現代文化矛盾的哲學反思》,臺北:淑馨,1997。 蕭新煌:《我們只有一個台灣》,臺北:圓神出,1987。 蕭濱:《現代政治與傳統資源》,北京:中央編譯社,2004。 顏昌嶢校釋:《管子校釋》,長沙:嶽麓出版社,1996 (二)、中文期刊論文 王從恕:《環境倫理思想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01。 朱建民:〈由儒家觀點論西方環境倫理學人類中心主義與自然中心主義的對立〉,收入《鵝湖學誌》第二十五期,2000年,12月,頁1-40。 朱建民:〈由儒家觀點論當代應用倫理議題〉,收入政治大學文學院所編的《孔學與廿一世紀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政治大學,2001年),頁266-294。 朱學勤︰〈老內聖開不出新外王——評新儒家之政治哲學〉,收入《二十一世紀》,第9期,1992年12月,頁116-124。 何淑靜:〈論孟子「仁政」的根據與實現〉,收入《鵝湖學誌》,第41期,2008年12月,頁1-24。 李明輝:〈由「內聖」向「外王」的轉折——現代新儒家的政治哲學〉,收入《中國文哲研究集刊》,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第23期,2003年9月,頁337-350。 李明輝:〈從康德的「道德宗教」論儒家的宗教性〉,收入李明輝、林維杰編:《當代儒學與西方文化:會通與轉化》,臺北:中研院文哲所,2007年,頁15-70。 李明輝:〈當代新儒家「儒學開出民主論」的理論意涵與現實意義〉,收入Asian Studies, Department of Asian and African Studies at the Faculty of Arts, University of Ljubljana, Vol. 2, No. 1, 2014, pp. 7–18. 李瑞全:〈論永續發展及人與天地萬物之關係:儒家之論述〉,收入《人文學報》,第29期,2004年6月,頁29- 48。 李瑞全:〈儒家環境倫理學之基本觀念:對伽理葛特之構想的一個批判回應〉,收入《鵝湖學誌》,第25期,2000年12月,頁189 - 205。 李瑞全:〈儒學之「永續發展」基本理念〉,收入《應用倫理研究通訊》,第10期,1999,中壢:中央大學文學院哲學研究所,頁21-24。 李瑞全:〈邁向世界哲學:儒學現代化之後〉,收入李瑞全、楊祖漢主編《中國文化與世界:中國文化宣言五十周年紀念論文集》,〔桃園〕中壢市:中央大學儒學研究中心,2009年,頁555-581。 吳汝鈞,〈莊子的靈台心與自然諧和論〉,《哲學與文化》,第21卷第8期,1994年8月,頁680-694。 林遠澤:〈責任倫理學的責任問題––科技時代的應用倫理學基礎研究〉,《台灣哲學研究》第5 期,2005年,台北:臺灣哲學協會,頁297-343。 季羨林:〈關於人的素質的幾點思考〉,收入戴良義編:《人的素質:論文集》,臺北:法鼓人文社會學院,1999年,頁4-9。 陳來:〈傳統儒學的評價與反思——有關近年儒學討論的參考資料〉,收入杜維明所編:《儒學發展的宏觀透視——新加坡一九八八年儒學群英會紀實》,臺北:正中書局,1997 年,頁778-856。 陳昭瑛:〈當代儒學與台灣本土運動〉,收入劉述先編:《當代儒學論集:挑戰與回應》,臺北:中研院文哲所,1995年,頁243-293。 陳弱水:〈追求完美的夢——儒家政治思想的烏托邦性格〉,收入劉岱、黃俊傑主編:《理想與現實——中國文化新論思想篇一》,臺北:聯經出版社,1982,頁211-242。 郭正宜:〈生態道家何處尋--道家環境論述研究述評〉,《成大宗教與文化學報》,第3期,2004年6月,頁283-304。 黃麗生:〈儒家「天下」思想的內涵及其當代意義〉,收入黃俊傑編:《傳統中華文化與現代價值的激蕩》,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年,頁230-262。 陳德和:〈老莊思想的環境倫理學論述〉,《鵝湖月刊》,第33卷,第5期,2007年11月,頁20-31。 莊慶信:〈道家自然觀中的環境哲學〉,《哲學雜誌》第13期,1995年7月,頁56-74。 曾春海:〈儒道的消費倫理與環境倫理〉,《哲學與文化》,第281期,1997,頁910-919。 曾春海:〈生態學及道家向度的環保美學〉,《哲學與文化》292期,1998,頁803-813。 葉海煙:〈生態保育與環境倫理的道家觀點〉,《哲學與文化》25卷,第9期,1998年9月,頁814-823。 彭國翔:〈《西銘》的萬物一體觀發微一一兼論儒家人文主義的基本特徵〉,收入《清華哲學年鑒2002》,2003年,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頁164-184。 趙中偉:〈「仁」的詮釋之轉化與延伸——以朱熹《論語集注》為例〉,《輔仁國文學報》,2006年1月,頁99-120。 盧風:〈《道德經》對生態文明建設的啟示〉,收入趙保佑編者《老子思想與人類生存之道──2010洛陽老子文化國際論壇文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年,頁440-446。 賴錫三:〈「當代新道家」與「深層生態學」的形上基礎〉,《揭諦》第2期,1999年7月,頁195-247。 魏元珪:〈老莊哲學的自然觀與環保心靈〉,《哲學雜誌》第13期,1995年7月,頁36-54。 (三)西方著作 1、 西方著作 Ackerly, Brooke A., “Is Liberalism the Only Way toward Democracy? Confucianism and Democracy,” in Political Theory 33:4 (2005), pp. 547-576. Adler, Joseph A., “The Great Virtue of Heaven and Earth: Deep Ecology in the Yijing.” In James Miller ed., The Religious Diversity and Ecological Sustainability in China, London: Routledge, 2014, pp. 48-70. Baxter, William F., People or Penguins: The Case for Optimal Pollution,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74. Callicott, J. Baird, and Roger T. Ames ed., Nature in Asian Traditions of Thought, Albany: SUNY Press, 1989. Gallagher, Kevin P., and Strom C. Thacker, “Democracy, Income, and Environmental Quality”, PERI Working Paper Series, Number 164,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Amherst, Political Economy Research Institute (PERI), 2008. Gottlieb, Roger S., Political and Spiritual: Essays on Religion, Environment, Disability, and Justice, New York: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2014. Hayward, Bronwyn M., “The Greening of Participatory Democracy: A Reconsideration of Theory,” Environmental Politics, 4 (Winter) 1995, pp. 215-236. Humphrey, Mathew, Ecological Politics and Democratic Theory: The challenge to the deliberative ideal. New York: Routledge, 2007. Lafferty, William M. and James Meadowcroft, ”Democracy and Environment: Congruence and Conflict-Preliminary Reflections” in Lafferty, William. M and James Meadowcroft ed., Democracy and Environment: Problems and Prospects, Cheltenham: Edward Elgar, 1996, pp. 1-17. Leopold, Aldo, A Sand County Almanac and Sketches Here and Ther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49. Meadows, Donella H., The Limits to Growth: A Report for the Club of Rome`s Project on the Predicament of Mankind, first printing, New York: Universe Books, 1972. Næss, Arne, "The Shallow and the Deep, Long-Range Ecology Movement: A Summary," in George Sessions, ed., Deep Ecology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Boston: Shambhala, 1995), 151-155. Payne, Rodger A., “Freedom and the Environment”, Journal of Democracy 6(3), 1995, pp. 41-55. Quan, Li and Rafael Reuveny, “Democracy and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 Volume 50, Issue 4, December 2006, pp. 935–956, Regan, Tom, The Case for Animal Rights,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University Press, 2004. Rolston III, Holmes, “Is There An Ecological Ethics”, in Ethics, 85/2, 1975, pp. 93-109. Sen, Amartya, The Idea of Justice, Cambridge: The Belknap Press, 2009. Sorell, Tom, Scientism—philosophy and the infatuation with science, London: Routledge, 1991. Taylor, Paul W., Respect for Nature: A Theory of Environmental Ethics,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6. Taylor, Rodney L., The Confucian Way of Contemplation: Okada Takehiko and the Tradition of Quiet-Sitting, Columbia: 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Press, 1980. Tu, Wei-ming, Confucian Thought: Selfhood as Creative Transformation,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85. Tucker, Mary Evelyn, Wordly Wonder: Religions Enter Their Ecological Phase, Chicago: Open Court, 2003. Weber, Max, translated by Hans G. Gerth, Religions of China: Confucianism,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64. White, Lynn Townsend Jr., “The Historical Roots of Our Ecological Crisis,” in Science, Vol 155 (Number 3767), March 10, 1967, pp. 1203–1207. 2、 譯著 李奧帕德(Aldo Leopold)著、吳美真譯:《沙郡年記:李奧帕德的自然沈思》,臺北:天下文化出版社,1998。 希特(Derek Hiter)著,張慧芝、郭進成譯:《公民身分》,臺北:韋伯文化,2005。 威爾.金里卡(Will Kymlica)著、應奇等譯:《自由主義、社群與文化》,上海世紀出版集團,2005。 塔克爾(Mary Evelyn Tucker),白詩朗(John Berthrong)編;彭國翔,張容南譯:《儒學與生態——天、地、人的內在關聯性》,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8年。 塔克爾(Mary Evelyn Tucker)、威廉斯(Duncan Ryuken Williams)編;林朝成、黃國清、謝美霜譯:《佛教與生態學:佛教的環境倫理與環保實踐》,臺北:法鼓文化,2010。 雷根(Tom Regan)著、李曦譯:《動物權利研究》,北京 : 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盧克斯(Steven Lukes)著,朱紅文、孔德龍譯:《個人主義:分析與批判》,北京 : 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3。 彌爾布雷斯(Lester W. Milbrath)著,鄭曉時譯:《不再寂靜的春天》,臺北:天下文化出版,1994。 羅伯特.奧迪(Robert Audi)英文主編、王思迅主編:《劍橋哲學辭典》,臺北:貓頭鷹出版,2002。 羅斯頓(Holmes Rolston III)著,王瑞香譯:《環境倫理學 : 對自然界的義務與自然界的價值》,臺北 : 編譯館,1996。 三、中英文網路資料 李瑞全:〈儒家之「永續發展」基本理念〉,收入中央大學文學院哲學研究所所編:《應用倫理研究通訊》,第10 期,1999年4月。URL=http://www.ncu.edu.tw/~phi/NRAE/newsletter/no10/05.html (2015年5月28日瀏覽)。 李瑞全教授(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儒家的生態智慧︰一個全球生態哲學理念〉,收入李瑞全教授個人網站,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URL=http://www.ncu.edu.tw/~phi/teachers/lee_shui_chuen/course_onnet/confen02.html (2015年5月28日瀏覽)。 挪威動物保護團體NOAH所列出之不販賣動物毛皮商店名單: URL=http://www.pelsut.no/pelsfrie-butikker/ (2015年5月28日瀏覽)。 環境資訊中心,2013/10/9,〈挪威放棄鑽油計畫 經濟命脈不敵鱈魚、珊瑚礁和海鳥〉,環境資訊中心網, 摘錄自聯合報報導, URL=http://e-info.org.tw/node/94112。(2014年1月29日瀏覽)。 臺灣和平草根聯盟,2008/09/8,「地球憲章草案」(Earth Charter Initiative)中譯可看,URL=http://www.taiwanpeace.org/2008/09/08.html「地球憲章草案」。(2014年1月29日瀏覽)。 Our Common Future, Brundtland Report 1987. URL=http://conspect.nl/pdf/Our_Common_Future-Brundtland_Report_1987. (2015年5月28日瀏覽)。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