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日治時期臺灣皇漢醫道復活運動
作者 陳昭宏
貢獻者 陳君愷
陳昭宏
關鍵詞 皇漢醫
醫生
中醫
請願運動
巡迴演講
南拜山
陳茂通
蘇錦全
日期 2015
上傳時間 3-Aug-2015 13:28:42 (UTC+8)
摘要   本文旨在探討日治時期臺灣皇漢醫道復活運動的興衰發展過程。該運動事實上是日本帝國境內「漢方醫學存續運動」的一個支流,在外部、內部與長期、短期因素的交織下,遂於臺灣產生此一運動。
  一九二八年一月,「東洋醫道會」於東京正式成立,由漢醫學家南拜山擔任會長;同年三月,臺北乾元藥行陳茂通等漢醫藥界人士應和「東洋醫道會」,成立「東洋醫道會臺灣支部」,展開「臺灣皇漢醫道復活運動」,目標在於修訂醫生(漢醫)免許規則,使漢醫合法化,並發展漢醫治法。同年十一月,發行《漢文皇漢醫界》月刊,以做為運動的言論機關。一九二九年一月,臺灣支部舉行第一次請願運動,結果帝國議會回應「參考送付」。一九三○年四月,南拜山來臺參加支部所發起的活動;同年五月四日,支部召開「東洋醫道全島大會」,將該運動帶入高潮。隨後,南拜山展開巡迴演講,陸續至桃園、新竹、臺中、嘉義、臺南、高雄、屏東、竹山、斗六、彰化、鹿港、清水、宜蘭、羅東、礁溪、中和、基隆等地。其間,支部與本部亦不斷籌備第二次請願運動。一九三○年八月,支部向臺灣總督府提出請願;一九三一年初,東洋醫道會東京本部提案於貴、眾議院,並向拓務大臣提出〈臺灣漢方醫生存續陳情文〉,結果未獲得議員贊同,而陷於調查研究中。請願失敗後,支部活動逐漸消沉,遂於一九三三年二月中止會務。同年三月,由畢業於浙江中醫專門學校的蘇錦全承接會務,以「臺灣漢醫藥研究室」的名義發行雜誌,並改題為《臺灣皇漢醫報》;一九三五年四月,又更名為《東西醫藥報》。蘇氏亦主張復興漢醫學,然其做法與先前有所不同。至一九三八年,因戰時統制,雜誌終究面臨停刊。
  簡言之,「日治時期臺灣皇漢醫道復活運動」即是漢醫藥界人士為了法定漢醫資格、推廣傳統醫術,於二○年代末期至三○年代中期所發起的社會、文化運動。
參考文獻 一、史料
(一)雜誌、刊物
《漢文皇漢醫界》
《臺灣皇漢醫界》
《臺灣皇漢醫報》
《東西醫藥報》
《臺灣國醫藥報》
《臺灣民報》
《臺灣新民報》
《臺灣日日新報》
《聯合報》

(二)官方文書、檔案
日本國立公文書館藏,《公文類聚》,第23編,明治32年,第8卷。
臺灣總督府民政部文書課,《臺灣總督府民政事務成績提要 第三篇》,明治三十年度分,臺北:臺灣總督府民政部文書課,1900年11月21日發行。
臺灣總督府民政部文書課,《臺灣總督府民政事務成績提要 第四篇》,明治三十一年度分,臺北:臺灣總督府民政部文書課,1901年10月28日發行。
臺灣總督府民政部文書課,《臺灣總督府民政事務成績提要 第八篇》,明治三十五年分,臺北:臺灣總督府民政部文書課,1904年10月發行。
臺灣總督官房調查課,《臺灣總督府第三十四統計書》,臺北:臺灣總督官房調查課,1932年3月31日發行。
臺灣總督官房調查課,《臺灣總督府第三十五統計書》,臺北:臺灣總督官房調查課,1933年3月25日發行。
臺灣總督官房調查課,《臺灣總督府第三十六統計書》,臺北:臺灣總督官房調查課,1934年3月23日發行。
臺灣總督官房調查課,《臺灣總督府第三十七統計書》,臺北:臺灣總督官房調查課,1935年3月31日發行。
臺灣總督官房調查課,《臺灣總督府第三十八統計書》,臺北:臺灣總督官房調查課,1936年3月31日發行。
臺灣總督官房調查課,《臺灣總督府第三十九統計書》,臺北:臺灣總督官房調查課,1937年3月31日發行。
臺灣總督官房調查課,《臺灣總督府第四十統計書》,臺北:臺灣總督官房調查課,1938年3月31日發行。

(三)人物誌、職員錄
上村健堂,《臺灣事業界と中心人物》,臺北:臺灣案內社,1919年3月14日發行。
小山田繼雄,《臺灣總督府職員錄》,大正十一年七月一日,臺北:株式會社臺灣日日新報社,1922年9月15日發行。
山本鯱象,《臺灣總督府文官職員錄》,明治四十三年七月,臺北:株式會社臺灣日日新報社,1910年7月13日發行。
山本鯱象,《臺灣總督府文官職員錄》,明治四十四年五月現在,臺北:株式會社臺灣日日新報社,1911年7月13日發行。
中野顧三郎,《臺灣總督府及所屬官署職員錄》,大正十四年七月一日現在,臺北:臺灣時報發行所,1925年9月25日發行。
五味田恕,《新竹州の情勢と人物》,新竹:菅武雄,1938年6月30日發行。
內藤素生編纂,《南國之人士 完》,臺北:臺灣人物社,1922年10月10日發行。
伊藤憐之助,《臺灣總督府及所屬官署職員錄》,大正十五年,臺北:臺灣時報發行所,1926年10月10日發行。
伊藤憐之助,《臺灣總督府及所屬官署職員錄》,昭和二年,臺北:臺灣時報發行所,1927年11月3日發行。
伊藤憐之助,《臺灣總督府及所屬官署職員錄》,昭和三年,臺北:臺灣時報發行所,1928年12月10日發行。
伊藤憐之助,《臺灣總督府及所屬官署職員錄》,昭和五年八月一日現在,臺北:臺灣時報發行所,1930年12月3日發行。
伊藤憐之助,《臺灣總督府及所屬官署職員錄》,昭和四年,臺北:臺灣時報發行所,1929年11月10日發行。
吉田寅太郎,《續財界人の橫顏》,臺北:經濟春秋社,1933年11月12日發行。
作者不詳,《南部臺灣紳士錄》,臺南:株式會社臺南新報社,1907年2月16日發行。
岩崎潔治,《台灣實業家名鑑》,臺北:臺灣雜誌社,1912年6月25日發行。
林進發,《臺灣人物評》,臺北:赤陽社,1929年8月29日發行。
林進發,《臺灣官紳年鑑》,臺北:民衆公論社,1932年8月1日發行。
林進發,《臺灣官紳年鑑》,臺北:民衆公論社,1933年12月20日第三版發行。
林進發,《臺灣官紳年鑑》,臺北:民衆公論社,1934年10月8日第四版發行。
河野道忠,《臺灣總督府職員錄》,大正九年七月一日,臺北:株式會社臺灣日日新報社,1920年8月25日發行。
河野道忠,《臺灣總督府職員錄》,大正九年十月十日,臺北:株式會社臺灣日日新報社,1920年12月15日發行。
河野道忠,《臺灣總督府職員錄》,大正八年五月一日,臺北:株式會社臺灣日日新報社,1919年7月25日發行。
河野道忠,《臺灣總督府職員錄》,大正十年七月一日現在,臺北:株式會社臺灣日日新報社,1921年9月20日發行。
柯萬榮,《臺南州名士錄》,臺南:臺南州名士錄編纂局,1931年3月8日發行。
原幹洲編輯,《南進日本之第一線に起つ 新臺灣之人物》,臺北:拓務評論社臺灣支社、勤勞と富源社,1937年10月10日改訂再印。
唐澤信夫,《臺灣紳士名鑑》,臺北:新高新報社,1937年6月23日發行。
柴辻誠太郎,《臺灣總督府文官職員錄》,大正七年五月,臺北:株式會社臺灣日日新報社,1918年7月6日發行。
柴辻誠太郎,《臺灣總督府文官職員錄》,大正二年七月,臺北:株式會社臺灣日日新報社,1913年9月17日發行。
柴辻誠太郎,《臺灣總督府文官職員錄》,大正三年五月,臺北:株式會社臺灣日日新報社,1914年6月30日發行。
柴辻誠太郎,《臺灣總督府文官職員錄》,大正五年五月,臺北:株式會社臺灣日日新報社,1916年7月7日發行。
柴辻誠太郎,《臺灣總督府文官職員錄》,大正六年五月,臺北:株式會社臺灣日日新報社,1917年6月30日發行。
柴辻誠太郎,《臺灣總督府文官職員錄》,大正四年五月,臺北:株式會社臺灣日日新報社,1915年7月16日發行。
柴辻誠太郎,《臺灣總督府文官職員錄》,明治四十五年四月現在,臺北:株式會社臺灣日日新報社,1912年5月20日發行。
張子文、郭啓傳、林偉洲撰文,國家圖書館特藏組編輯,《臺灣歷史人物小傳──明清暨日據時期》,臺北:國家圖書館,2003年12月初版。
程育群主編,《臺灣省會中醫師名鑑》,臺北:臺灣中國醫藥社、臺灣出版社,1952年1月初版。
福田廣次,《專賣事業の人物》,臺北:臺灣實業興信社,1937年2月26日發行。
臺灣新民報社編,《臺灣人士鑑》,臺灣新民報日刊五週年紀念出版,臺北:株式會社臺灣新民報社,1937年9月25日發行。
臺灣新民報社調查部編,《臺灣人士鑑》,臺灣新民報日刊一週年記念出版,臺北:株式會社臺灣新民報社,1934年3月25日發行。
臺灣新聞社編,《臺灣實業名鑑(第一輯)》,臺中:臺灣新聞社,1934年9月15日發行。
臺灣總督府,《臺灣列紳傳》,臺北:臺灣總督府,1916年4月20日發行。
臺灣總督府編纂,《臺灣總督府及所屬官署職員錄》,昭和七年八月一日現在,臺北:臺灣時報發行所,1932年10月24日發行。
臺灣總督府編纂,《臺灣總督府及所屬官署職員錄》,昭和九年八月一日現在,臺北:臺灣時報發行所,1934年10月25日發行。
臺灣總督府編纂,《臺灣總督府及所屬官署職員錄》,昭和八年八月一日現在,臺北:臺灣時報發行所,1933年10月18日發行。
臺灣總督府編纂,《臺灣總督府及所屬官署職員錄》,昭和十七年十一月一日現在,臺北:臺灣時報發行所,1943年3月31日發行。
臺灣總督府編纂,《臺灣總督府及所屬官署職員錄》,昭和十九年一月一日現在,臺北:臺灣時報發行所,1944年6月7日發行。
臺灣總督府編纂,《臺灣總督府及所屬官署職員錄》,昭和十二年七月一日現在,臺北:臺灣時報發行所,1937年10月22日發行。
臺灣總督府編纂,《臺灣總督府及所屬官署職員錄》,昭和十三年七月一日現在,臺北:臺灣時報發行所,1938年10月20日發行。
臺灣總督府編纂,《臺灣總督府及所屬官署職員錄》,昭和十五年七月一日現在,臺北:臺灣時報發行所,1940年11月28日發行。
臺灣總督府編纂,《臺灣總督府及所屬官署職員錄》,昭和十六年七月一日現在,臺北:臺灣時報發行所,1941年11月26日發行。
臺灣總督府編纂,《臺灣總督府及所屬官署職員錄》,昭和十四年七月一日現在,臺北:臺灣時報發行所,1939年10月27日發行。
臺灣總督府編纂,《臺灣總督府及所屬官署職員錄》,昭和十年七月一日現在,臺北:臺灣時報發行所,1935年9月23日發行。
臺灣總督府編纂,《臺灣總督府及所屬官署職員錄》,昭和六年八月一日現在,臺北:臺灣時報發行所,1931年10月20日發行。
臺灣總督府警務局,《臺灣警察遺芳錄》,臺北:臺灣總督府警務局,1940年4月1日發行。
橋本白水,《臺灣統治と其功勞者》,臺北:南國出版協會,1930年7月15日發行。
興南新聞社編,《臺灣人士鑑》,興南新聞日刊十周年記念出版,臺北:興南新聞社,1943年3月15日發行。
頴川首,《臺灣總督府職員錄》,大正十三年七月一日,臺北:株式會社臺灣日日新報社,1924年9月3日發行。

(四)日記
許雪姬、鍾淑敏編輯,《灌園先生日記(二)一九二九年》,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1年12月出版。
許雪姬、何義麟編輯,《灌園先生日記(三)一九三○年》,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1年12月出版。

(五)時人著作
山川岩吉,《最近の南部臺灣》,臺南:臺灣大觀社,1923年4月13日發行。
大園市藏,《現代台灣史》,臺北:日本植民地批判社,1934年4月2日第二版發行。
大園市藏,《臺湾人事態勢と事業界》,臺北:新時代社臺灣支社,1942年12月27日發行。
大塚敬節,《東洋醫學史》,東京:山雅房,1941年出版。
太田肥州,《新臺灣を支配する人物と產業史》,臺北:臺灣評論社,1940年1月1日發行。
作者不詳,《臺灣漢醫藥提要》,臺北:臺灣漢藥業組合,1937年9月5日發行。
李雲雷輯,《省庵集內外各科百症治術驗方》,收錄於陳支平主編,《臺灣文獻匯刊》,第五輯 臺灣輿地資料專輯,北京:九州出版社、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4年12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李騰嶽纂修,《臺灣省通志稿》,卷三,政事志衛生篇,第一冊,臺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52年3月出版。
林進發,《臺灣經濟界の動きと人物》,臺北:民衆公論社,1933年7月27日第一版發行。
泉風浪,《臺中州大觀》,臺北:南國出版協會、臺中:自治公論社,1922年10月15日發行。
柴山愛藏,《御大典記念 昭和之新日本》,臺北:東京時事新報社支局、讀賣新聞臺灣支局,1929年1月20日發行。
喬治馬偕著,林耀南譯,《臺灣遙寄》,臺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59年3月出版。
椿本義一,《臺灣大觀 全》,東京:大阪屋號書店,1923年6月1日再版發行。

(六)工具書、史料彙編
国史大辞典編集委員会編集,《国史大辞典》,第一巻,東京:株式会社吉川弘文館,1998年4月20日第一版第九刷発行。
国史大辞典編集委員会編集,《国史大辞典》,第三巻,東京:株式会社吉川弘文館,1997年8月20日第一版第六刷発行。
松村明編,《大辞林》,東京:株式会社三省堂,2006年10月27日第三版発行。
秋庭隆編集,《日本大百科全書 6》,東京:小学館,1995年7月10日二版第二刷発行。
秋庭隆編集,《日本大百科全書 8》,東京:小学館,1995年7月10日二版第二刷発行。
宮地正人、佐藤能丸、櫻井良樹編集,《明治時代史大辞典》,第一巻,東京:株式会社吉川弘文館,2011年12月20日第一版第一刷発行。
深川晨堂輯著,矢数道明解說,《漢洋医学闘争史 政治闘争篇》,復刻版,東京:医聖社,1981年3月21日発行。
張秀蓉編註,邱鈺珊、徐廷瑋等譯,《日治臺灣醫療公衛五十年》,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5年5月修訂版。
許錫慶編譯,《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衛生史料彙編(明治二十九年四月至明治二十九年十二月)》,總督府檔案專題翻譯(四)衛生系列之一,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2000年1月31日出版。
許錫慶編譯,《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衛生史料彙編(明治三十年一月至明治三十四年十二月)》,總督府檔案專題翻譯(十)衛生系列之二,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2001年12月31日出版。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統計室編製,《臺灣省五十一年來統計提要》,南投:臺灣省政府主計處,1994年11月重印。
臺灣總督府,《臺日大辭典》,上卷,臺北:臺灣總督府,1931年3月發行。
臺灣總督府,《臺日大辭典》,下卷,臺北:臺灣總督府,1932年3月發行。
賴永祥,《教會史話(三)》,臺南:人光出版社,1995年8月出版。

(七)電子資料庫
日治時期期刊全文影像系統。
日治時期圖書全文影像系統。
台灣日日新報/台灣日日新報漢文版(大鐸)。
近現代人物資訊整合系統。
帝国議会会議録検索システム。
線上臺灣歷史辭典。
臺灣人物誌(上中下合集 1895~1945)。
臺灣總督府職員錄系統。

二、近人研究
(一)專書
1. 中文
中華綜合發展研究院應用史學研究所總編纂,《蘆洲市志》,臺北:臺北縣蘆洲市公所,2009年7月出版。
皮國立,《臺灣日日新:當中藥碰上西藥》,臺北:台灣書房出版有限公司,2009年10月二版一刷。
石井寬治著,黃紹恆譯,《日本經濟史》,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9月初版一刷。
克爾‧瓦丁頓(Keir Waddington)著,李尚仁譯,《歐洲醫療五百年 卷二∣醫學與分化》,臺北:左岸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14年8月初版。
吳秋儒,《臺灣古早藥包》,臺北:博揚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12年5月初版一刷。
吳學明,《從依賴到自立─終戰前台灣南部基督長老教會研究》,臺南:人光出版社,2003年11月初版。
坂野潤治著,鍾淑敏譯,《近代日本政治史》,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4月初版一刷。
李昭容,《日治時期彰化地區文化事業之研究》,新北:稻鄉出版社,2011年2月初版。
杜維運,《史學方法論》(增訂新版),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3月十六版。
杜聰明,《中西醫學史略》,臺北:財團法人杜聰明博士獎學基金會,2011年4月30日再版。
林明德,《日本近代史》,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6月修訂三版三刷。
林明德,《近代中日關係史》,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1月修訂二版一刷。
林昭庚、陳光偉、周珮琪,《日治時期(西元1985-1945)の台灣中醫》,臺北:國立中國醫藥研究所,2012年12月第二版第一刷。
林昭庚主編,《台灣中醫發展史:中華民國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沿革暨臺灣中醫發展沿革》,臺北:中華民國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2004年3月出版。
近藤正己著,林詩庭譯,《總力戰與臺灣──日本殖民地的崩潰(上)》,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4年9月初版。
洛伊斯‧瑪格納(Lois N. Magner)著,劉學禮主譯,《醫學史(第二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6月第1版第1次印刷。
祖述憲編著,《哲人評中醫──中國近現代學者論中醫》,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9月初版一刷。
范佐勳總編輯,《臺灣藥學史》,臺北:財團法人鄭氏藥學文教基金會,2001年5月20日出版。
海天、易肖煒,《中醫劫──百年中醫存廢之爭》,北京:中國友誼出版公司,2008年1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區結成,《當中醫遇上西醫──歷史與省思》,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2004年2月香港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張大慶,《醫學史十五講》,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9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張炎憲主編,《王添灯紀念輯》,臺北: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2005年3月再版。
張珣,《疾病與文化》,臺北:稻鄉出版社,1989年7月初版。
梁啓超,《中國歷史研究法──正補編‧新史學合刊》,臺北:里仁書局,2000年8月29日初版五刷。
梁瓈尹,《老藥品的故事》,臺北:台灣書房出版有限公司,2009年11月二版一刷。
莊永明,《台灣醫療史──以台大醫院為主軸》,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9月1日再版二刷。
陳君愷,《日治時期臺灣醫生社會地位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專刊(22),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1992年10月初版。
陳君愷,《狂飆的年代──1920年代台灣的政治、社會與文化運動》,青少年台灣文庫──歷史讀本3,臺北:日創社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6年10月初版一刷。
陳勝崑,《中國傳統醫學史》,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79年10月1日初版。
陳勝崑,《醫學‧心理與民俗》,臺北:健康世界雜誌社,1982年3月初版。
喬治‧福斯特(George M. Foster)、芭芭拉‧加勒廷‧安德森(Barbara Gallatin Anderson)著,陳華、黃新美譯,楊翎校閱,《醫學人類學》,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4月初版二刷。
黃昭堂著,黃英哲譯,《台灣總督府》,臺北:前衛出版社,2013年7月二版一刷。
楊倍昌,《科學之美:生物科學史閱讀手記》,高雄:巨流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2月初版一刷。
經典雜誌編著,《臺灣醫療四百年》,臺北:經典雜誌,2006年5月初版。
葉永文,《臺灣中醫發展史──醫政關係》,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9月初版一刷。
葉永文,《醫療與文化》,臺北:洪業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9年8月初版一刷。
廖育群,《遠眺皇漢醫學──認識日本傳統醫學》,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1月初版一刷。
潘桂娟、樊正倫編著,《日本漢方醫學》,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94年3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劉理想,《中醫存廢之爭》,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7年4月第1版第1次印刷。
蔡培火、陳逢源、林柏壽、吳三連、葉榮鐘,《臺灣民族運動史》,臺北:自立晚報,1987年4月五版。
蔡錦堂,《戰爭體制下的台灣》,青少年台灣文庫──歷史讀本4,臺北:日創社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6年10月初版一刷。
鄭政誠,《臺灣大調查──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之研究》,臺北:博揚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5年6月初版一刷。
蕭明治,《殖民樁腳:日治時期臺灣煙酒專賣經銷商》,臺北:博揚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14年1月初版一刷。
戴新民發行,《中醫學基礎》,臺北:啓業書局有限公司,1982年3月三版。
謝明俸,《南瀛漢藥店誌》,臺南:台南縣政府,2009年11月初版。
羅伊‧波特(Roy Porter)主編,張大慶等人譯,《劍橋插圖醫學史》,臺北:如果出版社、大雁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1月初版。
2. 日文
川上武,《現代日本医療史──開業医制の変遷──》,東京:株式会社勁草書房,2010年11月20日オンデマンド版発行。
小曽戸洋,《漢方の歴史──中国‧日本の伝統医学》,東京:株式会社大修館書店,2002年9月1日第2刷。
矢数道明,《明治110年漢方医学の変遷と将来‧漢方略史年表》,東京:株式会社春陽堂書店,1979年12月5日増補改訂版第2刷。
坂野潤治,《日本近代史》,東京:株式会社筑摩書房,2013年2月1日第一○刷発行。
宗田一,《図說日本医療文化史》,京都:株式会社思文閣,1993年11月1日再版。
青柳精一,《近代医療のあけぼの──幕末‧明治の医事制度──》,京都:株式会社思文閣,2011年6月10日発行。
厚生省五十年史編集委員会,《厚生省五十年史(記述篇)》,東京:財団法人厚生問題研究会,1988年5月31日発行。
島崎謙治,《日本の医療 制度と政策》,東京:財団法人東京大学出版会,2011年4月27日初版。
菅谷章,《日本の病院》,東京:中央公論社,1981年1月発行。
菅谷章,《日本醫療制度史》,東京:株式会社原書房,1978年11月30日改訂增補第一刷。
遠藤次郞、中村輝子、マリア‧サキム,《癒す力をさぐる 東の医学と西の医学》,東京:農山漁村文化協会,2006年4月1日発行。

(二)論文
1. 中文
(1)期刊論文、專書論文
丁崑健,〈日治時期台灣醫生的困境〉,《環球科技人文學刊》,第十期,雲林:環球技術學院,2009年10月出版。
丁崑健,〈日治時期漢醫政策初探──醫生資格檢定考試〉,《生活科學學報》,第13期,新北:國立空中大學生活科學系,2009年12月出版。
山口秀高主講,韓良俊譯,〈台灣總督府醫學校成立之由來以及將來之企望〉,《台灣史料研究》,第8號,臺北:財團法人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1996年8月出刊。
卞鳳奎,〈李氏家族醫療對蘆洲地區的貢獻〉,《臺北文獻》,直字第一三九期,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2002年3月25日出版。
朱德蘭,〈日治時期臺灣的中藥材貿易〉,收錄於黃富三、翁佳音主編,《臺灣商業傳統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1999年5月第一版。
朴元林、樸今哲,〈韓國20世紀30年代的洋漢醫學論爭〉,《延邊大學醫學學報》,第23卷第3期,吉林:延邊大學,2000年9月出版。
吳文星,〈倡風氣之先的中醫──黃玉階(一八五○──一九一八)〉,收錄於張炎憲、李筱峯、莊永明等著,《臺灣近代名人誌《第一冊》》,臺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1990年12月第一版三刷。
李文旭,〈《走街會心錄》與清初閩臺走街醫學〉,《中華醫史雜誌》,第25卷第1期,北京:中華醫學會,1995年1月出版。
李世偉,〈身是維摩不著花──黃玉階之宗教活動〉,《臺北文獻》,直字第117期,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1996年9月出版。
李世偉,〈身是維摩不著花──黃玉階之宗教活動〉,收錄於楊惠南、釋宏印編,《台灣佛教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財團法人佛教青年文教基金會,1996年12月出版。
肖林榕、張永賢,〈行醫濟世移風易俗─臺灣漢醫第一人黃玉階〉,《北市中醫會刊》,第十五卷第一期,臺北:台北市中醫師公會,2009年3月31日出刊。
周珮琪、林昭庚,〈日治時期臺灣中醫師專業證照考試及醫事制度之建立〉,《臺灣中醫醫學雜誌》,第10卷第2期,臺北:中華民國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2011年6月出版。
林呈蓉,〈國家衛生原理──台灣人醫療菁英的思考源流〉,《台灣史料研究》,第25號,臺北:財團法人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2005年7月出版。
林呈蓉,〈國家衛生原理──台灣人醫療菁英的思考源流〉,收錄於林呈蓉,《近代國家的摸索與覺醒:日本與台灣文明開化的進程》,臺北:財團法人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2005年12月出版。
林富士,〈清代臺灣的巫覡與巫俗──以《臺灣文獻叢刊》為主要材料的初步探討〉,《新史學》,第十六卷第三期,臺北:新史學雜誌社,2005年9月出版。
林富士,〈醫者或病人──童乩在臺灣社會中的角色與形象〉,《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七十六本第三分,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5年9月出版。
范燕秋,〈疾病、邊緣族群與文明化的身體──以1895-1945宜蘭泰雅族為例〉,《臺灣史研究》,第五卷第一期,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1999年11月出版。
范燕秋,〈新醫學在臺灣的實踐(1898-1906)──從後藤新平《國家衛生原理》談起〉,《新史學》,第九卷第三期,臺北:新史學雜誌社,1998年9月出版。
范燕秋,〈新醫學在臺灣的實踐(1898-1906)──從後藤新平《國家衛生原理》談起〉,收錄於李尚仁主編,《帝國與現代醫學》,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10月初版。
范燕秋,〈鼠疫與臺灣之公共衛生(1896-1917)〉,《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館刊》,第一卷第三期,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1995年3月31日出版。
高淑媛,〈漢方改良到專業製藥─近代臺灣製藥史〉,收錄於高淑媛著,《臺灣近代化學工業史(1860-1950):技術與經驗的社會累積》,臺北:台灣化學工程學會,2012年10月一版一刷。
張加昇、蘇奕彰,〈日治時期前臺灣醫療發展之探討〉,《中醫藥雜誌》,第25卷特刊,臺中:中醫藥雜誌社、臺北:國立中國醫藥研究所,2014年12月出版。
張君豪,〈黑雲蔽日──日治時期朴子的鼠疫與公共建設〉,《臺灣風物》,第51卷第3期,臺北:臺灣風物雜誌社,2001年9月30日出版。
張珣,〈臺灣漢人的醫療體系與醫療行為─一個臺灣北部農村的醫學人類學研究─〉,《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56期,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83年秋季。
張隆志,〈後藤新平──生物學政治與臺灣殖民現代性的構築(1989-1906)〉,收錄於第六屆中華民國史專題討論會秘書處編,《20世紀臺灣歷史與人物─第六屆中華民國史專題論文集─》,臺北:國史館,2002年12月初版。
張嘉鳳,〈中西醫學的接觸與中西結合醫學的發展〉,收錄於徐治平編,《科技與人文的對話初編》,臺北:國立台灣大學共同教育委員會,2004年3月初版。
梁瓈尹,〈日治時期臺灣公共衛生史研究回顧與展望〉,《史耘》,第十一期,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2005年12月出版。
莊勝全,〈從「為中醫辯護」到「被西醫凌駕」──介紹三本討論中、西醫交會的新作〉,《新史學》,第十九卷第三期,臺北:新史學雜誌社,2008年9月出版。
許木柱,〈無形與有形──台灣原住民的兩大療法〉,收錄於經典雜誌編著,《臺灣醫療四百年》,臺北:經典雜誌,2006年5月初版。
陳百齡,〈李倬章與新竹醫生會〉,《竹塹文獻雜誌》,第42期,新竹:新竹市政府,2008年11月出版。
陳君愷,〈穿透歷史的迷霧──王添灯的思想、立場及其評價問題〉,收錄於第六屆中華民國史專題討論會秘書處編,《20世紀臺灣歷史與人物─第六屆中華民國史專題論文集─》,臺北:國史館,2002年12月初版。
陳君愷,〈綜評三本有關日治時期臺灣政治社會運動的專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第十八期,1990年6月出版。
陳君愷,〈臺灣:人類文明史上的加拉巴哥群島〉,收錄於顧忠華等著,《根扎在地 台灣學的出發 彙編 《輯一》》,臺北:社團法人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2010年12月初版。
陳君愷,〈臺灣的近代化蛻變──日治時期的時代特色及其歷史意義〉,收錄於林麗月主編,《近代國家的應變與圖新》,臺北:唐山出版社,2006年11月3日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陳佳欣譯,岡本真希子校訂,〈啓源,杜博士「設立漢醫醫院計畫書」之讀後感〉,收錄於楊倍昌,《科學之美:生物科學史閱讀手記》,高雄:巨流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2月初版一刷。
陳偉智,〈傳染病與吳沙「開蘭」──一個問題的提出〉,《宜蘭文獻雜誌》,第3期,宜蘭:宜蘭縣立文化中心,1993年5月1日出版。
陳順勝,〈日據前的西方醫療及其對台灣醫學之影響〉,《科技博物》,第六卷第四期,高雄: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2002年7月出版。
陳順勝,〈日據前的西方醫療及其對台灣醫學之影響〉,收錄於王玉豐主編,《科技、醫療與社會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高雄: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2002年8月初版。
傅大為,〈馬偕的早期近代化──殖民帝國勢力下的傳道醫療、身體與性別〉,收錄於傅大為,《亞細亞的新身體:性別、醫療與近代台灣》,臺北:群學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10月一版2印。
慎蒼健,〈京城帝國大學漢藥研究之成立〉,《科技、醫療與社會》,第十一期,高雄: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2010年10月出版。
楊倍昌,〈杜聰明對漢醫學的科學想像與中醫體制化〉,收錄於楊倍昌,《科學之美:生物科學史閱讀手記》,高雄:巨流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2月初版一刷。
溫振華,〈天花在台灣土著社會傳播初探〉,收錄於《台灣史研究暨史蹟維護研討會論文集》,臺南:台南市政府,1990年6月出版。
葉永文,〈台灣日治時期的中醫發展與困境〉,《臺灣中醫醫學雜誌》,第五卷第二期,臺北:中華民國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2007年3月出版。
雷祥麟,〈杜聰明的漢醫藥研究之謎:兼論創造價值的整合醫學研究〉,《科技、醫療與社會》,第十一期,高雄: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2010年10月出版。
劉士永,〈醫學、商業與社會想像:日治臺灣的漢藥科學化與科學中藥〉,《科技、醫療與社會》,第十一期,高雄: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2010年10月出版。
蔡素貞,〈鼠疫與臺灣中西醫學的消長〉,《臺北文獻》,直字第164期,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2008年6月25日出版。
蔡淵洯,〈日據時期台灣新文化運動中反傳統思想初探〉,《思與言:人文與社會科學雜誌》,第26卷第1期,臺北:思與言雜誌社,1988年5月出版。
鄭惠珠,〈中醫專業的興起與變遷〉,收錄於成令方主編,《醫療與社會共舞》,臺北:群學出版有限公司,2008年2月一版一印。
戴寶村,〈台灣文化協會年代的生活革新運動〉,《台灣史料研究》,第19號,臺北:財團法人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2002年6月出刊。
簡炯仁,〈「臺灣是瘴癘之地」──一個漢人的觀點〉,《臺灣風物》,第46卷第4期,臺北:臺灣風物雜誌社,1996年12月出版。
(2)學位論文
王妍婷,〈日治時期老源正興班研究(1919-1929)〉,臺北: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表演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
吳秋儒,〈藥品宅急便—「寄藥包」之研究〉,臺北:淡江大學歷史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11年6月。
李岳峯,〈台灣近五十年中西醫結合之發展:1958-2008〉,桃園:長庚大學中醫學系傳統中醫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11年1月。
李敏忠,〈日治初期殖民現代性研究─以《臺灣日日新報》漢文報衛生論述(1898-1906)為主〉,臺南:國立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6月。
林佳潔,〈西醫與漢藥──台灣第一位醫學博士杜聰明(1893-1986)〉,臺北: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6月。
林傳勝,〈台灣現代法制對傷科推拿傳統的規範態度〉,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院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3年7月。
邱登茂,〈台灣中醫發展過程研究〉,北京:北京中醫藥大學博士論文,2004年5月。
洪鈺彬,〈台灣草藥師及其文化傳承〉,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灣文化及語言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7月。
范燕秋,〈日據前期臺灣之公共衛生─以防疫為中心之研究(1895─1920)〉,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6月。
孫偉恩,〈日治前期臺灣主要防疫策略之統治意涵〉,臺南:國立臺南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6月。
張大偉,〈馬雅各醫生在台的傳教工作(1865-1871)〉,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13年6月。
張純芳,〈「內地人的恥辱」─日治時期臺灣傷寒之討論與防治〉,新竹: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7月。
許妝莊,〈從偕醫館到馬偕紀念醫院──殖民地近代化中的醫療傳教(1880-1919)〉,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歷史所碩士論文,2010年7月。
陳志忠,〈清代臺灣中醫的發展〉,臺中:私立東海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6月22日。
陳怡伶,〈頡頏、協力與協商-日治初期漢醫傳統性、近代性、合法性的生成與交混〉,臺北:國立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3年7月。
鈴木哲造,〈日治時期臺灣醫療法制之研究─以醫師之培育與結構為中心─〉,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論文,2014年6月。
劉月琴,〈戰後新竹市商業發展之研究〉,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年6月。
蔡友蘭,〈十九世紀末西方醫療體系傳入臺灣遭遇之抵抗與衝突─從馬雅各教案事件談起〉,臺北: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7月。
賴郁君,〈日治時期的臺灣漢醫藥〉,臺中:國立中興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論文,2013年。
魏嘉弘,〈國民政府與中醫國醫化(一九二九~一九三七)〉,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5月。
羅任鎗,〈帝國邊陲的救贖?日治時期蕃地醫療政策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2月。
蘇芳玉,〈清末洋人在臺醫療史─以長老教會、海關為中心〉,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6月。
2. 日文
山田光胤,〈日本漢方医学の伝承と系譜〉,《日本東洋医学雑誌》,第46巻第4号,1996年。
中山清治,〈我国後世派医学の祖「田代三喜」─日本漢方医学の源流─〉,《東京有明医療大学雑誌》,2,東京:東京有明医療大学,2010年出版。
田口和美,〈東京大学医学部の歴史〉,收錄於前田久美江編著,《現代医療の原点を探る─百年前の雑誌「医談」から─》,京都:株式会社思文閣,2004年5月15日発行。
矢数道明,〈明治110年漢方略史年表 正誤表〉,收錄於矢数道明,《明治117年漢方医学の変遷と将来‧漢方略史年表》,東京:株式会社春陽堂書店,1986年7月30日第1刷。
矢数道明,〈明治以降の漢方関係諸雑誌一覧表〉,收錄於矢数道明,《明治110年漢方医学の変遷と将来‧漢方略史年表》,東京:株式会社春陽堂書店,1979年12月5日増補改訂版第2刷。
安井廣迪,〈日本漢方諸学派の流れ〉,《日東医誌》,Vol.58、No.2,2007年。
多紀安叔,〈幕府医学館〉,收錄於前田久美江編著,《現代医療の原点を探る─百年前の雑誌「医談」から─》,京都:株式会社思文閣,2004年5月15日発行。
松本武祝,〈植民地朝鮮における衛生・医療制度の改編と朝鮮人社会の反応〉,歴史学研究会編集,《歴史学研究》,No.834,東京:青木書店,2007年11月出版。
新村拓,〈後藤新平の衛生思想とその周縁〉,收錄於新村拓著,《健康の社会史 養生、衛生から健康増進へ》,東京:財団法人法政大学出版局,2006年12月15日初版第2刷発行。
愼蒼健,〈覇道に抗する王道としての医学──一九三○年代朝鮮における東西医学論争から──〉,《思想》,No.905,東京:岩波書店,1999年11月出版。

三、西文資料
Cheng, Huei-chu. Medizinischer Pluralismus und Professionalisierung-Entwicklung der Chinesischen Medizin in Taiwan. Dissertation an der Universitaet Bielefeld, 2003.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台灣史研究所
98158016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8158016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陳君愷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陳昭宏zh_TW
dc.creator (作者) 陳昭宏zh_TW
dc.date (日期) 2015en_US
dc.date.accessioned 3-Aug-2015 13:28:42 (UTC+8)-
dc.date.available 3-Aug-2015 13:28:42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3-Aug-2015 13:28:42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098158016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77232-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台灣史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8158016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本文旨在探討日治時期臺灣皇漢醫道復活運動的興衰發展過程。該運動事實上是日本帝國境內「漢方醫學存續運動」的一個支流,在外部、內部與長期、短期因素的交織下,遂於臺灣產生此一運動。
  一九二八年一月,「東洋醫道會」於東京正式成立,由漢醫學家南拜山擔任會長;同年三月,臺北乾元藥行陳茂通等漢醫藥界人士應和「東洋醫道會」,成立「東洋醫道會臺灣支部」,展開「臺灣皇漢醫道復活運動」,目標在於修訂醫生(漢醫)免許規則,使漢醫合法化,並發展漢醫治法。同年十一月,發行《漢文皇漢醫界》月刊,以做為運動的言論機關。一九二九年一月,臺灣支部舉行第一次請願運動,結果帝國議會回應「參考送付」。一九三○年四月,南拜山來臺參加支部所發起的活動;同年五月四日,支部召開「東洋醫道全島大會」,將該運動帶入高潮。隨後,南拜山展開巡迴演講,陸續至桃園、新竹、臺中、嘉義、臺南、高雄、屏東、竹山、斗六、彰化、鹿港、清水、宜蘭、羅東、礁溪、中和、基隆等地。其間,支部與本部亦不斷籌備第二次請願運動。一九三○年八月,支部向臺灣總督府提出請願;一九三一年初,東洋醫道會東京本部提案於貴、眾議院,並向拓務大臣提出〈臺灣漢方醫生存續陳情文〉,結果未獲得議員贊同,而陷於調查研究中。請願失敗後,支部活動逐漸消沉,遂於一九三三年二月中止會務。同年三月,由畢業於浙江中醫專門學校的蘇錦全承接會務,以「臺灣漢醫藥研究室」的名義發行雜誌,並改題為《臺灣皇漢醫報》;一九三五年四月,又更名為《東西醫藥報》。蘇氏亦主張復興漢醫學,然其做法與先前有所不同。至一九三八年,因戰時統制,雜誌終究面臨停刊。
  簡言之,「日治時期臺灣皇漢醫道復活運動」即是漢醫藥界人士為了法定漢醫資格、推廣傳統醫術,於二○年代末期至三○年代中期所發起的社會、文化運動。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1
一、研究背景與動機…………………………………………………………………………………1
二、研究回顧………………………………………………………………………………………………3
三、史料評析………………………………………………………………………………………………9
四、研究方法……………………………………………………………………………………………10
五、名詞定義與章節安排……………………………………………………………………11

第二章 背景與淵源…………………………………………………………………………………………………15
第一節 漢醫在臺灣的發展與變遷………………………………………………15
一、中國傳統醫學的傳入……………………………………………………15
二、漢醫與原住民醫療、漢人民俗療法的融合………18
三、西方醫學的來臨與三元醫療體系的形成……………19
第二節 日本漢方醫學存續運動的過程………………………………………20
一、近世漢方醫學在明治時代前的概況………………………20
二、西洋醫術的傳入與發展………………………………………………21
三、明治維新的醫事政策與制度………………………………………22
四、漢醫救亡運動的展開……………………………………………………23
第三節 臺日漢醫所面臨的共同困境……………………………………………26
一、臺灣總督府對待漢醫的態度與政策………………………26
二、困境中求生存與發展的臺灣漢醫……………………………31
三、日本漢醫界的挫敗與再崛起………………………………………33
四、南拜山與東洋醫道會……………………………………………………34

第三章 始末及其分期………………………………………………………………………………………………37
第一節 萌芽期:成立支部與提出請願(1928.2-1930.3)…37
一、臺灣支部的產生與運作………………………………………………37
二、請願運動的展開………………………………………………………………39
第二節 鼎盛期:南拜山來臺與巡迴演講(1930.4-1930.8)…44
一、南拜山來臺後的活動……………………………………………………44
二、舉行東洋醫道全島大會………………………………………………46
三、第一階段巡迴演講:西部地區…………………………………49
四、第二階段巡迴演講:北部、東北部地區………………57
第三節 頓挫期:請願的再挫敗與運動的膠著(1930.8-1933.1)…60
一、再次請願的行前預備……………………………………………………60
二、請願的過程與南拜山的離臺………………………………………62
三、運動的內、外部困境……………………………………………………65
第四節 沉寂期:轉向推廣漢醫教育與研究(1933.2-1937.12)…67
一、從「支部」到「研究室」……………………………………………67
二、再次改刊與旅外從事研究……………………………………………72

第四章 社會基礎與運作情形…………………………………………………………………………………75
第一節 參與者的背景分析…………………………………………………………………75
一、領導階層………………………………………………………………………………75
二、社團會員………………………………………………………………………………80
第二節 社團的結構與組織型態………………………………………………………92
一、東洋醫道會臺灣支部………………………………………………………92
二、臺灣漢醫藥研究室……………………………………………………………95
三、其他支持運動的醫藥團體……………………………………………96
第三節 經費來源與所得……………………………………………………………………98
一、會費與報刊費……………………………………………………………………98
二、廣告刊登費用…………………………………………………………………102
三、各方人士捐獻…………………………………………………………………104

第五章 指導原則與論述主軸………………………………………………………………………………107
第一節 關心東亞醫界,定位運動走向………………………………………107
一、他山之石,可以攻錯……………………………………………………107
二、運動之法,存乎一心……………………………………………………109
第二節 追溯漢醫源流,自詡優異地位………………………………………112
一、歷史悠久的漢醫………………………………………………………………112
二、做為醫者的標準………………………………………………………………114
三、保存漢醫學的理由…………………………………………………………115
第三節 針砭傳統舊說,改造漢醫現況………………………………………119
一、對於漢藥材的改革…………………………………………………………120
二、建設漢醫教育機構…………………………………………………………121
三、漢醫學說的改良………………………………………………………………122
四、從論爭到融合…………………………………………………………………123
五、「新漢醫」的提倡…………………………………………………………124
第四節 研討醫藥理論,傳播養生知識………………………………………125
一、文章分布情形及其意義………………………………………………125
二、醫理研究的內容與範疇………………………………………………126

第六章 結論…………………………………………………………………………………………………………………129

附錄……………………………………………………………………………………………………………………………………133
附錄表1-1 筆者所見各期號出版時間一覽……………………………………………………133
附錄表2-1 明治時代參與漢方存續運動之社團一覽…………………………………137
附錄表2-2 日治時期西醫、漢醫、藥種商歷年人數一覽………………………139
附錄表2-3 昭和時代參與漢方存續運動之社團一覽…………………………………141
附錄4-1 東洋醫道復興宣傳歌/王添灯(1931.7)………………………………143
附錄4-2 東洋醫道會臺灣支部規則…………………………………………………………………144
附錄4-3 臺灣漢醫藥研究室簡章………………………………………………………………………145
附錄4-4 臺灣漢醫藥研究室領收書(至1933.5.1止)…………………………146
附錄4-5 臺灣漢醫藥研究室領收書(至1933.6.5止)…………………………148
附錄4-6 臺灣漢醫藥研究室領收書(至1933.9.1止)…………………………150
附錄4-7 臺灣皇漢醫界社領收書(至1933.10.1止)……………………………151
附錄4-8 臺灣漢醫藥研究室領收書(至1933.11.1止)………………………156
附錄圖4-1 東洋醫道會「揚光書」…………………………………………………………………158
附錄表4-1 東洋醫道會臺灣支部歷次幹部名單一覽………………………………159
附錄表4-2 臺灣漢醫藥研究室歷次幹部名單一覽……………………………………163
附錄表4-3 領導階層之個人基本資料……………………………………………………………165
附錄表4-4 社團會員之個人資本資料……………………………………………………………191
附錄表4-5 機關刊物中的所有廣告內容細目………………………………………………210
附錄表4-6 各期號廣告價錢一覽………………………………………………………………………265
附錄表4-7 各期號廣告收入細目一覽……………………………………………………………268
附錄表4-8 刊物銷售數量之統計………………………………………………………………………272
附錄表4-9 廣告闕漏一覽……………………………………………………………………………………274
附錄表5-1 刊物中關於漢醫藥學理與知識範疇之文章比例…………………276
附錄表5-2 蘇錦全所編纂或刊載的講義………………………………………………………280

徵引書目…………………………………………………………………………………………………………………………285
zh_TW
dc.format.extent 10944596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8158016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皇漢醫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醫生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中醫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請願運動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巡迴演講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南拜山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陳茂通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蘇錦全zh_TW
dc.title (題名) 日治時期臺灣皇漢醫道復活運動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史料
(一)雜誌、刊物
《漢文皇漢醫界》
《臺灣皇漢醫界》
《臺灣皇漢醫報》
《東西醫藥報》
《臺灣國醫藥報》
《臺灣民報》
《臺灣新民報》
《臺灣日日新報》
《聯合報》

(二)官方文書、檔案
日本國立公文書館藏,《公文類聚》,第23編,明治32年,第8卷。
臺灣總督府民政部文書課,《臺灣總督府民政事務成績提要 第三篇》,明治三十年度分,臺北:臺灣總督府民政部文書課,1900年11月21日發行。
臺灣總督府民政部文書課,《臺灣總督府民政事務成績提要 第四篇》,明治三十一年度分,臺北:臺灣總督府民政部文書課,1901年10月28日發行。
臺灣總督府民政部文書課,《臺灣總督府民政事務成績提要 第八篇》,明治三十五年分,臺北:臺灣總督府民政部文書課,1904年10月發行。
臺灣總督官房調查課,《臺灣總督府第三十四統計書》,臺北:臺灣總督官房調查課,1932年3月31日發行。
臺灣總督官房調查課,《臺灣總督府第三十五統計書》,臺北:臺灣總督官房調查課,1933年3月25日發行。
臺灣總督官房調查課,《臺灣總督府第三十六統計書》,臺北:臺灣總督官房調查課,1934年3月23日發行。
臺灣總督官房調查課,《臺灣總督府第三十七統計書》,臺北:臺灣總督官房調查課,1935年3月31日發行。
臺灣總督官房調查課,《臺灣總督府第三十八統計書》,臺北:臺灣總督官房調查課,1936年3月31日發行。
臺灣總督官房調查課,《臺灣總督府第三十九統計書》,臺北:臺灣總督官房調查課,1937年3月31日發行。
臺灣總督官房調查課,《臺灣總督府第四十統計書》,臺北:臺灣總督官房調查課,1938年3月31日發行。

(三)人物誌、職員錄
上村健堂,《臺灣事業界と中心人物》,臺北:臺灣案內社,1919年3月14日發行。
小山田繼雄,《臺灣總督府職員錄》,大正十一年七月一日,臺北:株式會社臺灣日日新報社,1922年9月15日發行。
山本鯱象,《臺灣總督府文官職員錄》,明治四十三年七月,臺北:株式會社臺灣日日新報社,1910年7月13日發行。
山本鯱象,《臺灣總督府文官職員錄》,明治四十四年五月現在,臺北:株式會社臺灣日日新報社,1911年7月13日發行。
中野顧三郎,《臺灣總督府及所屬官署職員錄》,大正十四年七月一日現在,臺北:臺灣時報發行所,1925年9月25日發行。
五味田恕,《新竹州の情勢と人物》,新竹:菅武雄,1938年6月30日發行。
內藤素生編纂,《南國之人士 完》,臺北:臺灣人物社,1922年10月10日發行。
伊藤憐之助,《臺灣總督府及所屬官署職員錄》,大正十五年,臺北:臺灣時報發行所,1926年10月10日發行。
伊藤憐之助,《臺灣總督府及所屬官署職員錄》,昭和二年,臺北:臺灣時報發行所,1927年11月3日發行。
伊藤憐之助,《臺灣總督府及所屬官署職員錄》,昭和三年,臺北:臺灣時報發行所,1928年12月10日發行。
伊藤憐之助,《臺灣總督府及所屬官署職員錄》,昭和五年八月一日現在,臺北:臺灣時報發行所,1930年12月3日發行。
伊藤憐之助,《臺灣總督府及所屬官署職員錄》,昭和四年,臺北:臺灣時報發行所,1929年11月10日發行。
吉田寅太郎,《續財界人の橫顏》,臺北:經濟春秋社,1933年11月12日發行。
作者不詳,《南部臺灣紳士錄》,臺南:株式會社臺南新報社,1907年2月16日發行。
岩崎潔治,《台灣實業家名鑑》,臺北:臺灣雜誌社,1912年6月25日發行。
林進發,《臺灣人物評》,臺北:赤陽社,1929年8月29日發行。
林進發,《臺灣官紳年鑑》,臺北:民衆公論社,1932年8月1日發行。
林進發,《臺灣官紳年鑑》,臺北:民衆公論社,1933年12月20日第三版發行。
林進發,《臺灣官紳年鑑》,臺北:民衆公論社,1934年10月8日第四版發行。
河野道忠,《臺灣總督府職員錄》,大正九年七月一日,臺北:株式會社臺灣日日新報社,1920年8月25日發行。
河野道忠,《臺灣總督府職員錄》,大正九年十月十日,臺北:株式會社臺灣日日新報社,1920年12月15日發行。
河野道忠,《臺灣總督府職員錄》,大正八年五月一日,臺北:株式會社臺灣日日新報社,1919年7月25日發行。
河野道忠,《臺灣總督府職員錄》,大正十年七月一日現在,臺北:株式會社臺灣日日新報社,1921年9月20日發行。
柯萬榮,《臺南州名士錄》,臺南:臺南州名士錄編纂局,1931年3月8日發行。
原幹洲編輯,《南進日本之第一線に起つ 新臺灣之人物》,臺北:拓務評論社臺灣支社、勤勞と富源社,1937年10月10日改訂再印。
唐澤信夫,《臺灣紳士名鑑》,臺北:新高新報社,1937年6月23日發行。
柴辻誠太郎,《臺灣總督府文官職員錄》,大正七年五月,臺北:株式會社臺灣日日新報社,1918年7月6日發行。
柴辻誠太郎,《臺灣總督府文官職員錄》,大正二年七月,臺北:株式會社臺灣日日新報社,1913年9月17日發行。
柴辻誠太郎,《臺灣總督府文官職員錄》,大正三年五月,臺北:株式會社臺灣日日新報社,1914年6月30日發行。
柴辻誠太郎,《臺灣總督府文官職員錄》,大正五年五月,臺北:株式會社臺灣日日新報社,1916年7月7日發行。
柴辻誠太郎,《臺灣總督府文官職員錄》,大正六年五月,臺北:株式會社臺灣日日新報社,1917年6月30日發行。
柴辻誠太郎,《臺灣總督府文官職員錄》,大正四年五月,臺北:株式會社臺灣日日新報社,1915年7月16日發行。
柴辻誠太郎,《臺灣總督府文官職員錄》,明治四十五年四月現在,臺北:株式會社臺灣日日新報社,1912年5月20日發行。
張子文、郭啓傳、林偉洲撰文,國家圖書館特藏組編輯,《臺灣歷史人物小傳──明清暨日據時期》,臺北:國家圖書館,2003年12月初版。
程育群主編,《臺灣省會中醫師名鑑》,臺北:臺灣中國醫藥社、臺灣出版社,1952年1月初版。
福田廣次,《專賣事業の人物》,臺北:臺灣實業興信社,1937年2月26日發行。
臺灣新民報社編,《臺灣人士鑑》,臺灣新民報日刊五週年紀念出版,臺北:株式會社臺灣新民報社,1937年9月25日發行。
臺灣新民報社調查部編,《臺灣人士鑑》,臺灣新民報日刊一週年記念出版,臺北:株式會社臺灣新民報社,1934年3月25日發行。
臺灣新聞社編,《臺灣實業名鑑(第一輯)》,臺中:臺灣新聞社,1934年9月15日發行。
臺灣總督府,《臺灣列紳傳》,臺北:臺灣總督府,1916年4月20日發行。
臺灣總督府編纂,《臺灣總督府及所屬官署職員錄》,昭和七年八月一日現在,臺北:臺灣時報發行所,1932年10月24日發行。
臺灣總督府編纂,《臺灣總督府及所屬官署職員錄》,昭和九年八月一日現在,臺北:臺灣時報發行所,1934年10月25日發行。
臺灣總督府編纂,《臺灣總督府及所屬官署職員錄》,昭和八年八月一日現在,臺北:臺灣時報發行所,1933年10月18日發行。
臺灣總督府編纂,《臺灣總督府及所屬官署職員錄》,昭和十七年十一月一日現在,臺北:臺灣時報發行所,1943年3月31日發行。
臺灣總督府編纂,《臺灣總督府及所屬官署職員錄》,昭和十九年一月一日現在,臺北:臺灣時報發行所,1944年6月7日發行。
臺灣總督府編纂,《臺灣總督府及所屬官署職員錄》,昭和十二年七月一日現在,臺北:臺灣時報發行所,1937年10月22日發行。
臺灣總督府編纂,《臺灣總督府及所屬官署職員錄》,昭和十三年七月一日現在,臺北:臺灣時報發行所,1938年10月20日發行。
臺灣總督府編纂,《臺灣總督府及所屬官署職員錄》,昭和十五年七月一日現在,臺北:臺灣時報發行所,1940年11月28日發行。
臺灣總督府編纂,《臺灣總督府及所屬官署職員錄》,昭和十六年七月一日現在,臺北:臺灣時報發行所,1941年11月26日發行。
臺灣總督府編纂,《臺灣總督府及所屬官署職員錄》,昭和十四年七月一日現在,臺北:臺灣時報發行所,1939年10月27日發行。
臺灣總督府編纂,《臺灣總督府及所屬官署職員錄》,昭和十年七月一日現在,臺北:臺灣時報發行所,1935年9月23日發行。
臺灣總督府編纂,《臺灣總督府及所屬官署職員錄》,昭和六年八月一日現在,臺北:臺灣時報發行所,1931年10月20日發行。
臺灣總督府警務局,《臺灣警察遺芳錄》,臺北:臺灣總督府警務局,1940年4月1日發行。
橋本白水,《臺灣統治と其功勞者》,臺北:南國出版協會,1930年7月15日發行。
興南新聞社編,《臺灣人士鑑》,興南新聞日刊十周年記念出版,臺北:興南新聞社,1943年3月15日發行。
頴川首,《臺灣總督府職員錄》,大正十三年七月一日,臺北:株式會社臺灣日日新報社,1924年9月3日發行。

(四)日記
許雪姬、鍾淑敏編輯,《灌園先生日記(二)一九二九年》,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1年12月出版。
許雪姬、何義麟編輯,《灌園先生日記(三)一九三○年》,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1年12月出版。

(五)時人著作
山川岩吉,《最近の南部臺灣》,臺南:臺灣大觀社,1923年4月13日發行。
大園市藏,《現代台灣史》,臺北:日本植民地批判社,1934年4月2日第二版發行。
大園市藏,《臺湾人事態勢と事業界》,臺北:新時代社臺灣支社,1942年12月27日發行。
大塚敬節,《東洋醫學史》,東京:山雅房,1941年出版。
太田肥州,《新臺灣を支配する人物と產業史》,臺北:臺灣評論社,1940年1月1日發行。
作者不詳,《臺灣漢醫藥提要》,臺北:臺灣漢藥業組合,1937年9月5日發行。
李雲雷輯,《省庵集內外各科百症治術驗方》,收錄於陳支平主編,《臺灣文獻匯刊》,第五輯 臺灣輿地資料專輯,北京:九州出版社、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4年12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李騰嶽纂修,《臺灣省通志稿》,卷三,政事志衛生篇,第一冊,臺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52年3月出版。
林進發,《臺灣經濟界の動きと人物》,臺北:民衆公論社,1933年7月27日第一版發行。
泉風浪,《臺中州大觀》,臺北:南國出版協會、臺中:自治公論社,1922年10月15日發行。
柴山愛藏,《御大典記念 昭和之新日本》,臺北:東京時事新報社支局、讀賣新聞臺灣支局,1929年1月20日發行。
喬治馬偕著,林耀南譯,《臺灣遙寄》,臺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59年3月出版。
椿本義一,《臺灣大觀 全》,東京:大阪屋號書店,1923年6月1日再版發行。

(六)工具書、史料彙編
国史大辞典編集委員会編集,《国史大辞典》,第一巻,東京:株式会社吉川弘文館,1998年4月20日第一版第九刷発行。
国史大辞典編集委員会編集,《国史大辞典》,第三巻,東京:株式会社吉川弘文館,1997年8月20日第一版第六刷発行。
松村明編,《大辞林》,東京:株式会社三省堂,2006年10月27日第三版発行。
秋庭隆編集,《日本大百科全書 6》,東京:小学館,1995年7月10日二版第二刷発行。
秋庭隆編集,《日本大百科全書 8》,東京:小学館,1995年7月10日二版第二刷発行。
宮地正人、佐藤能丸、櫻井良樹編集,《明治時代史大辞典》,第一巻,東京:株式会社吉川弘文館,2011年12月20日第一版第一刷発行。
深川晨堂輯著,矢数道明解說,《漢洋医学闘争史 政治闘争篇》,復刻版,東京:医聖社,1981年3月21日発行。
張秀蓉編註,邱鈺珊、徐廷瑋等譯,《日治臺灣醫療公衛五十年》,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5年5月修訂版。
許錫慶編譯,《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衛生史料彙編(明治二十九年四月至明治二十九年十二月)》,總督府檔案專題翻譯(四)衛生系列之一,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2000年1月31日出版。
許錫慶編譯,《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衛生史料彙編(明治三十年一月至明治三十四年十二月)》,總督府檔案專題翻譯(十)衛生系列之二,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2001年12月31日出版。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統計室編製,《臺灣省五十一年來統計提要》,南投:臺灣省政府主計處,1994年11月重印。
臺灣總督府,《臺日大辭典》,上卷,臺北:臺灣總督府,1931年3月發行。
臺灣總督府,《臺日大辭典》,下卷,臺北:臺灣總督府,1932年3月發行。
賴永祥,《教會史話(三)》,臺南:人光出版社,1995年8月出版。

(七)電子資料庫
日治時期期刊全文影像系統。
日治時期圖書全文影像系統。
台灣日日新報/台灣日日新報漢文版(大鐸)。
近現代人物資訊整合系統。
帝国議会会議録検索システム。
線上臺灣歷史辭典。
臺灣人物誌(上中下合集 1895~1945)。
臺灣總督府職員錄系統。

二、近人研究
(一)專書
1. 中文
中華綜合發展研究院應用史學研究所總編纂,《蘆洲市志》,臺北:臺北縣蘆洲市公所,2009年7月出版。
皮國立,《臺灣日日新:當中藥碰上西藥》,臺北:台灣書房出版有限公司,2009年10月二版一刷。
石井寬治著,黃紹恆譯,《日本經濟史》,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9月初版一刷。
克爾‧瓦丁頓(Keir Waddington)著,李尚仁譯,《歐洲醫療五百年 卷二∣醫學與分化》,臺北:左岸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14年8月初版。
吳秋儒,《臺灣古早藥包》,臺北:博揚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12年5月初版一刷。
吳學明,《從依賴到自立─終戰前台灣南部基督長老教會研究》,臺南:人光出版社,2003年11月初版。
坂野潤治著,鍾淑敏譯,《近代日本政治史》,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4月初版一刷。
李昭容,《日治時期彰化地區文化事業之研究》,新北:稻鄉出版社,2011年2月初版。
杜維運,《史學方法論》(增訂新版),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3月十六版。
杜聰明,《中西醫學史略》,臺北:財團法人杜聰明博士獎學基金會,2011年4月30日再版。
林明德,《日本近代史》,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6月修訂三版三刷。
林明德,《近代中日關係史》,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1月修訂二版一刷。
林昭庚、陳光偉、周珮琪,《日治時期(西元1985-1945)の台灣中醫》,臺北:國立中國醫藥研究所,2012年12月第二版第一刷。
林昭庚主編,《台灣中醫發展史:中華民國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沿革暨臺灣中醫發展沿革》,臺北:中華民國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2004年3月出版。
近藤正己著,林詩庭譯,《總力戰與臺灣──日本殖民地的崩潰(上)》,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4年9月初版。
洛伊斯‧瑪格納(Lois N. Magner)著,劉學禮主譯,《醫學史(第二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6月第1版第1次印刷。
祖述憲編著,《哲人評中醫──中國近現代學者論中醫》,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9月初版一刷。
范佐勳總編輯,《臺灣藥學史》,臺北:財團法人鄭氏藥學文教基金會,2001年5月20日出版。
海天、易肖煒,《中醫劫──百年中醫存廢之爭》,北京:中國友誼出版公司,2008年1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區結成,《當中醫遇上西醫──歷史與省思》,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2004年2月香港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張大慶,《醫學史十五講》,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9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張炎憲主編,《王添灯紀念輯》,臺北: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2005年3月再版。
張珣,《疾病與文化》,臺北:稻鄉出版社,1989年7月初版。
梁啓超,《中國歷史研究法──正補編‧新史學合刊》,臺北:里仁書局,2000年8月29日初版五刷。
梁瓈尹,《老藥品的故事》,臺北:台灣書房出版有限公司,2009年11月二版一刷。
莊永明,《台灣醫療史──以台大醫院為主軸》,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9月1日再版二刷。
陳君愷,《日治時期臺灣醫生社會地位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專刊(22),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1992年10月初版。
陳君愷,《狂飆的年代──1920年代台灣的政治、社會與文化運動》,青少年台灣文庫──歷史讀本3,臺北:日創社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6年10月初版一刷。
陳勝崑,《中國傳統醫學史》,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79年10月1日初版。
陳勝崑,《醫學‧心理與民俗》,臺北:健康世界雜誌社,1982年3月初版。
喬治‧福斯特(George M. Foster)、芭芭拉‧加勒廷‧安德森(Barbara Gallatin Anderson)著,陳華、黃新美譯,楊翎校閱,《醫學人類學》,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4月初版二刷。
黃昭堂著,黃英哲譯,《台灣總督府》,臺北:前衛出版社,2013年7月二版一刷。
楊倍昌,《科學之美:生物科學史閱讀手記》,高雄:巨流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2月初版一刷。
經典雜誌編著,《臺灣醫療四百年》,臺北:經典雜誌,2006年5月初版。
葉永文,《臺灣中醫發展史──醫政關係》,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9月初版一刷。
葉永文,《醫療與文化》,臺北:洪業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9年8月初版一刷。
廖育群,《遠眺皇漢醫學──認識日本傳統醫學》,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1月初版一刷。
潘桂娟、樊正倫編著,《日本漢方醫學》,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94年3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劉理想,《中醫存廢之爭》,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7年4月第1版第1次印刷。
蔡培火、陳逢源、林柏壽、吳三連、葉榮鐘,《臺灣民族運動史》,臺北:自立晚報,1987年4月五版。
蔡錦堂,《戰爭體制下的台灣》,青少年台灣文庫──歷史讀本4,臺北:日創社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6年10月初版一刷。
鄭政誠,《臺灣大調查──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之研究》,臺北:博揚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5年6月初版一刷。
蕭明治,《殖民樁腳:日治時期臺灣煙酒專賣經銷商》,臺北:博揚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14年1月初版一刷。
戴新民發行,《中醫學基礎》,臺北:啓業書局有限公司,1982年3月三版。
謝明俸,《南瀛漢藥店誌》,臺南:台南縣政府,2009年11月初版。
羅伊‧波特(Roy Porter)主編,張大慶等人譯,《劍橋插圖醫學史》,臺北:如果出版社、大雁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1月初版。
2. 日文
川上武,《現代日本医療史──開業医制の変遷──》,東京:株式会社勁草書房,2010年11月20日オンデマンド版発行。
小曽戸洋,《漢方の歴史──中国‧日本の伝統医学》,東京:株式会社大修館書店,2002年9月1日第2刷。
矢数道明,《明治110年漢方医学の変遷と将来‧漢方略史年表》,東京:株式会社春陽堂書店,1979年12月5日増補改訂版第2刷。
坂野潤治,《日本近代史》,東京:株式会社筑摩書房,2013年2月1日第一○刷発行。
宗田一,《図說日本医療文化史》,京都:株式会社思文閣,1993年11月1日再版。
青柳精一,《近代医療のあけぼの──幕末‧明治の医事制度──》,京都:株式会社思文閣,2011年6月10日発行。
厚生省五十年史編集委員会,《厚生省五十年史(記述篇)》,東京:財団法人厚生問題研究会,1988年5月31日発行。
島崎謙治,《日本の医療 制度と政策》,東京:財団法人東京大学出版会,2011年4月27日初版。
菅谷章,《日本の病院》,東京:中央公論社,1981年1月発行。
菅谷章,《日本醫療制度史》,東京:株式会社原書房,1978年11月30日改訂增補第一刷。
遠藤次郞、中村輝子、マリア‧サキム,《癒す力をさぐる 東の医学と西の医学》,東京:農山漁村文化協会,2006年4月1日発行。

(二)論文
1. 中文
(1)期刊論文、專書論文
丁崑健,〈日治時期台灣醫生的困境〉,《環球科技人文學刊》,第十期,雲林:環球技術學院,2009年10月出版。
丁崑健,〈日治時期漢醫政策初探──醫生資格檢定考試〉,《生活科學學報》,第13期,新北:國立空中大學生活科學系,2009年12月出版。
山口秀高主講,韓良俊譯,〈台灣總督府醫學校成立之由來以及將來之企望〉,《台灣史料研究》,第8號,臺北:財團法人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1996年8月出刊。
卞鳳奎,〈李氏家族醫療對蘆洲地區的貢獻〉,《臺北文獻》,直字第一三九期,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2002年3月25日出版。
朱德蘭,〈日治時期臺灣的中藥材貿易〉,收錄於黃富三、翁佳音主編,《臺灣商業傳統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1999年5月第一版。
朴元林、樸今哲,〈韓國20世紀30年代的洋漢醫學論爭〉,《延邊大學醫學學報》,第23卷第3期,吉林:延邊大學,2000年9月出版。
吳文星,〈倡風氣之先的中醫──黃玉階(一八五○──一九一八)〉,收錄於張炎憲、李筱峯、莊永明等著,《臺灣近代名人誌《第一冊》》,臺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1990年12月第一版三刷。
李文旭,〈《走街會心錄》與清初閩臺走街醫學〉,《中華醫史雜誌》,第25卷第1期,北京:中華醫學會,1995年1月出版。
李世偉,〈身是維摩不著花──黃玉階之宗教活動〉,《臺北文獻》,直字第117期,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1996年9月出版。
李世偉,〈身是維摩不著花──黃玉階之宗教活動〉,收錄於楊惠南、釋宏印編,《台灣佛教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財團法人佛教青年文教基金會,1996年12月出版。
肖林榕、張永賢,〈行醫濟世移風易俗─臺灣漢醫第一人黃玉階〉,《北市中醫會刊》,第十五卷第一期,臺北:台北市中醫師公會,2009年3月31日出刊。
周珮琪、林昭庚,〈日治時期臺灣中醫師專業證照考試及醫事制度之建立〉,《臺灣中醫醫學雜誌》,第10卷第2期,臺北:中華民國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2011年6月出版。
林呈蓉,〈國家衛生原理──台灣人醫療菁英的思考源流〉,《台灣史料研究》,第25號,臺北:財團法人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2005年7月出版。
林呈蓉,〈國家衛生原理──台灣人醫療菁英的思考源流〉,收錄於林呈蓉,《近代國家的摸索與覺醒:日本與台灣文明開化的進程》,臺北:財團法人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2005年12月出版。
林富士,〈清代臺灣的巫覡與巫俗──以《臺灣文獻叢刊》為主要材料的初步探討〉,《新史學》,第十六卷第三期,臺北:新史學雜誌社,2005年9月出版。
林富士,〈醫者或病人──童乩在臺灣社會中的角色與形象〉,《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七十六本第三分,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5年9月出版。
范燕秋,〈疾病、邊緣族群與文明化的身體──以1895-1945宜蘭泰雅族為例〉,《臺灣史研究》,第五卷第一期,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1999年11月出版。
范燕秋,〈新醫學在臺灣的實踐(1898-1906)──從後藤新平《國家衛生原理》談起〉,《新史學》,第九卷第三期,臺北:新史學雜誌社,1998年9月出版。
范燕秋,〈新醫學在臺灣的實踐(1898-1906)──從後藤新平《國家衛生原理》談起〉,收錄於李尚仁主編,《帝國與現代醫學》,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10月初版。
范燕秋,〈鼠疫與臺灣之公共衛生(1896-1917)〉,《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館刊》,第一卷第三期,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1995年3月31日出版。
高淑媛,〈漢方改良到專業製藥─近代臺灣製藥史〉,收錄於高淑媛著,《臺灣近代化學工業史(1860-1950):技術與經驗的社會累積》,臺北:台灣化學工程學會,2012年10月一版一刷。
張加昇、蘇奕彰,〈日治時期前臺灣醫療發展之探討〉,《中醫藥雜誌》,第25卷特刊,臺中:中醫藥雜誌社、臺北:國立中國醫藥研究所,2014年12月出版。
張君豪,〈黑雲蔽日──日治時期朴子的鼠疫與公共建設〉,《臺灣風物》,第51卷第3期,臺北:臺灣風物雜誌社,2001年9月30日出版。
張珣,〈臺灣漢人的醫療體系與醫療行為─一個臺灣北部農村的醫學人類學研究─〉,《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56期,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83年秋季。
張隆志,〈後藤新平──生物學政治與臺灣殖民現代性的構築(1989-1906)〉,收錄於第六屆中華民國史專題討論會秘書處編,《20世紀臺灣歷史與人物─第六屆中華民國史專題論文集─》,臺北:國史館,2002年12月初版。
張嘉鳳,〈中西醫學的接觸與中西結合醫學的發展〉,收錄於徐治平編,《科技與人文的對話初編》,臺北:國立台灣大學共同教育委員會,2004年3月初版。
梁瓈尹,〈日治時期臺灣公共衛生史研究回顧與展望〉,《史耘》,第十一期,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2005年12月出版。
莊勝全,〈從「為中醫辯護」到「被西醫凌駕」──介紹三本討論中、西醫交會的新作〉,《新史學》,第十九卷第三期,臺北:新史學雜誌社,2008年9月出版。
許木柱,〈無形與有形──台灣原住民的兩大療法〉,收錄於經典雜誌編著,《臺灣醫療四百年》,臺北:經典雜誌,2006年5月初版。
陳百齡,〈李倬章與新竹醫生會〉,《竹塹文獻雜誌》,第42期,新竹:新竹市政府,2008年11月出版。
陳君愷,〈穿透歷史的迷霧──王添灯的思想、立場及其評價問題〉,收錄於第六屆中華民國史專題討論會秘書處編,《20世紀臺灣歷史與人物─第六屆中華民國史專題論文集─》,臺北:國史館,2002年12月初版。
陳君愷,〈綜評三本有關日治時期臺灣政治社會運動的專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第十八期,1990年6月出版。
陳君愷,〈臺灣:人類文明史上的加拉巴哥群島〉,收錄於顧忠華等著,《根扎在地 台灣學的出發 彙編 《輯一》》,臺北:社團法人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2010年12月初版。
陳君愷,〈臺灣的近代化蛻變──日治時期的時代特色及其歷史意義〉,收錄於林麗月主編,《近代國家的應變與圖新》,臺北:唐山出版社,2006年11月3日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陳佳欣譯,岡本真希子校訂,〈啓源,杜博士「設立漢醫醫院計畫書」之讀後感〉,收錄於楊倍昌,《科學之美:生物科學史閱讀手記》,高雄:巨流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2月初版一刷。
陳偉智,〈傳染病與吳沙「開蘭」──一個問題的提出〉,《宜蘭文獻雜誌》,第3期,宜蘭:宜蘭縣立文化中心,1993年5月1日出版。
陳順勝,〈日據前的西方醫療及其對台灣醫學之影響〉,《科技博物》,第六卷第四期,高雄: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2002年7月出版。
陳順勝,〈日據前的西方醫療及其對台灣醫學之影響〉,收錄於王玉豐主編,《科技、醫療與社會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高雄: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2002年8月初版。
傅大為,〈馬偕的早期近代化──殖民帝國勢力下的傳道醫療、身體與性別〉,收錄於傅大為,《亞細亞的新身體:性別、醫療與近代台灣》,臺北:群學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10月一版2印。
慎蒼健,〈京城帝國大學漢藥研究之成立〉,《科技、醫療與社會》,第十一期,高雄: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2010年10月出版。
楊倍昌,〈杜聰明對漢醫學的科學想像與中醫體制化〉,收錄於楊倍昌,《科學之美:生物科學史閱讀手記》,高雄:巨流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2月初版一刷。
溫振華,〈天花在台灣土著社會傳播初探〉,收錄於《台灣史研究暨史蹟維護研討會論文集》,臺南:台南市政府,1990年6月出版。
葉永文,〈台灣日治時期的中醫發展與困境〉,《臺灣中醫醫學雜誌》,第五卷第二期,臺北:中華民國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2007年3月出版。
雷祥麟,〈杜聰明的漢醫藥研究之謎:兼論創造價值的整合醫學研究〉,《科技、醫療與社會》,第十一期,高雄: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2010年10月出版。
劉士永,〈醫學、商業與社會想像:日治臺灣的漢藥科學化與科學中藥〉,《科技、醫療與社會》,第十一期,高雄: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2010年10月出版。
蔡素貞,〈鼠疫與臺灣中西醫學的消長〉,《臺北文獻》,直字第164期,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2008年6月25日出版。
蔡淵洯,〈日據時期台灣新文化運動中反傳統思想初探〉,《思與言:人文與社會科學雜誌》,第26卷第1期,臺北:思與言雜誌社,1988年5月出版。
鄭惠珠,〈中醫專業的興起與變遷〉,收錄於成令方主編,《醫療與社會共舞》,臺北:群學出版有限公司,2008年2月一版一印。
戴寶村,〈台灣文化協會年代的生活革新運動〉,《台灣史料研究》,第19號,臺北:財團法人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2002年6月出刊。
簡炯仁,〈「臺灣是瘴癘之地」──一個漢人的觀點〉,《臺灣風物》,第46卷第4期,臺北:臺灣風物雜誌社,1996年12月出版。
(2)學位論文
王妍婷,〈日治時期老源正興班研究(1919-1929)〉,臺北: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表演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
吳秋儒,〈藥品宅急便—「寄藥包」之研究〉,臺北:淡江大學歷史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11年6月。
李岳峯,〈台灣近五十年中西醫結合之發展:1958-2008〉,桃園:長庚大學中醫學系傳統中醫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11年1月。
李敏忠,〈日治初期殖民現代性研究─以《臺灣日日新報》漢文報衛生論述(1898-1906)為主〉,臺南:國立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6月。
林佳潔,〈西醫與漢藥──台灣第一位醫學博士杜聰明(1893-1986)〉,臺北: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6月。
林傳勝,〈台灣現代法制對傷科推拿傳統的規範態度〉,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院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3年7月。
邱登茂,〈台灣中醫發展過程研究〉,北京:北京中醫藥大學博士論文,2004年5月。
洪鈺彬,〈台灣草藥師及其文化傳承〉,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灣文化及語言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7月。
范燕秋,〈日據前期臺灣之公共衛生─以防疫為中心之研究(1895─1920)〉,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6月。
孫偉恩,〈日治前期臺灣主要防疫策略之統治意涵〉,臺南:國立臺南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6月。
張大偉,〈馬雅各醫生在台的傳教工作(1865-1871)〉,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13年6月。
張純芳,〈「內地人的恥辱」─日治時期臺灣傷寒之討論與防治〉,新竹: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7月。
許妝莊,〈從偕醫館到馬偕紀念醫院──殖民地近代化中的醫療傳教(1880-1919)〉,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歷史所碩士論文,2010年7月。
陳志忠,〈清代臺灣中醫的發展〉,臺中:私立東海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6月22日。
陳怡伶,〈頡頏、協力與協商-日治初期漢醫傳統性、近代性、合法性的生成與交混〉,臺北:國立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3年7月。
鈴木哲造,〈日治時期臺灣醫療法制之研究─以醫師之培育與結構為中心─〉,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論文,2014年6月。
劉月琴,〈戰後新竹市商業發展之研究〉,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年6月。
蔡友蘭,〈十九世紀末西方醫療體系傳入臺灣遭遇之抵抗與衝突─從馬雅各教案事件談起〉,臺北: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7月。
賴郁君,〈日治時期的臺灣漢醫藥〉,臺中:國立中興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論文,2013年。
魏嘉弘,〈國民政府與中醫國醫化(一九二九~一九三七)〉,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5月。
羅任鎗,〈帝國邊陲的救贖?日治時期蕃地醫療政策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2月。
蘇芳玉,〈清末洋人在臺醫療史─以長老教會、海關為中心〉,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6月。
2. 日文
山田光胤,〈日本漢方医学の伝承と系譜〉,《日本東洋医学雑誌》,第46巻第4号,1996年。
中山清治,〈我国後世派医学の祖「田代三喜」─日本漢方医学の源流─〉,《東京有明医療大学雑誌》,2,東京:東京有明医療大学,2010年出版。
田口和美,〈東京大学医学部の歴史〉,收錄於前田久美江編著,《現代医療の原点を探る─百年前の雑誌「医談」から─》,京都:株式会社思文閣,2004年5月15日発行。
矢数道明,〈明治110年漢方略史年表 正誤表〉,收錄於矢数道明,《明治117年漢方医学の変遷と将来‧漢方略史年表》,東京:株式会社春陽堂書店,1986年7月30日第1刷。
矢数道明,〈明治以降の漢方関係諸雑誌一覧表〉,收錄於矢数道明,《明治110年漢方医学の変遷と将来‧漢方略史年表》,東京:株式会社春陽堂書店,1979年12月5日増補改訂版第2刷。
安井廣迪,〈日本漢方諸学派の流れ〉,《日東医誌》,Vol.58、No.2,2007年。
多紀安叔,〈幕府医学館〉,收錄於前田久美江編著,《現代医療の原点を探る─百年前の雑誌「医談」から─》,京都:株式会社思文閣,2004年5月15日発行。
松本武祝,〈植民地朝鮮における衛生・医療制度の改編と朝鮮人社会の反応〉,歴史学研究会編集,《歴史学研究》,No.834,東京:青木書店,2007年11月出版。
新村拓,〈後藤新平の衛生思想とその周縁〉,收錄於新村拓著,《健康の社会史 養生、衛生から健康増進へ》,東京:財団法人法政大学出版局,2006年12月15日初版第2刷発行。
愼蒼健,〈覇道に抗する王道としての医学──一九三○年代朝鮮における東西医学論争から──〉,《思想》,No.905,東京:岩波書店,1999年11月出版。

三、西文資料
Cheng, Huei-chu. Medizinischer Pluralismus und Professionalisierung-Entwicklung der Chinesischen Medizin in Taiwan. Dissertation an der Universitaet Bielefeld, 2003.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