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cations-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NCCU Library

Citation Infomation

Related Publications in TAIR

題名 台灣女性小說與都市發展(1960-1980)
作者 張珈菂
貢獻者 范銘如
張珈菂
關鍵詞 都市
女性小說
空間理論
女性主義
日期 2015
上傳時間 3-Aug-2015 13:28:56 (UTC+8)
摘要 戰後台灣由農業社會逐步轉型為工業化社會,因應龐大的就業需求促成居住人口的遷徙與移動,進一步形成自六○年代起,台灣社會都市化加速發展的現象。傳統都市書寫多將都市視為台灣本土的他者、外來者,以負面形象在文本中現身,本研究以「台灣女性小說與都市發展」為題,欲探討台灣社會都市化快速發展的六、七○年代,女性作家如何書寫都市。除了宏觀地看見從政經權力、外資美援等外在勢力影響都市的面貌之外,能不能由女性都市書寫的小說文本中看見更微觀的內在力量?本論文以繁露、孟瑤、郭良蕙、童真、蕭颯五位女作家書寫都市經驗,或以都市為背景描繪人與城市之間關係的小說作品為文本,藉由空間理論的閱讀方法作為文本分析的取徑,並以女性主義者如吳爾芙、西蒙.波娃和自由主義女性主義及基進派女性主義為切入觀點,對上述女作家的小說進行文本分析,欲挖掘出六、七○年代女性書寫都市的多種樣貌。期能呈現出台灣都市發展中,女性小說中空間意義和書寫意義的興起與轉型,進而探討女作家筆下都市對女性社會及角色形象的衝突,以及都市興起帶來的經濟繁榮與城市地景變化,對文本的氛圍和小說的形式所帶來的影響。
參考文獻 一、文本
白先勇,《孽子》(台北:允晨文化,1999年)。
孟瑤,《危樓》(台北:文壇社,1962)。
孟瑤,《滿城風絮》(台北:純文學,1977)。
孟瑤,《磨劍》(台北:皇冠,1969)。
孟瑤,《驚蟄》(台北:時報文化,1976)。
季季,《蝶舞》(台北:皇冠,1976)。
季季,《拾玉鐲》(台北:皇冠,1976)。
郭良蕙,《心鎖》(台北:九歌,2002)。(1962初版)。
郭良蕙,《台北一九六○》(台北:時報文化,1991)。寫作於一九六三年,原名《樓上樓下》(高雄:長城,1964)。
郭良蕙,《四月的旋律》(台北:時報文化,1991)。(1963台北長城初版)。
郭良蕙,《記憶的深處》(台北:時報文化,1988)。
郭良蕙,《黃昏來臨時》(台北:時報文化,1987)。(1965初版)。
陳映真,《將軍族》(台北:遠景,1975)。
陳映真,《陳映真作品集3:上班族的一日》(台北:人間,1988)。
童真,《童真自選集之五:寂寞街頭》(台北:文史哲,2005)。(1969台北立志初版)。
童真,《童真自選集之四:車轔轔》(台北:文史哲,2005)。(1967年初版)。
童真,《樓外樓》(台北:華欣文化,1974)。
黃春明,《看海的日子》(台北:皇冠,2000)。
蕭颯,《二度蜜月》(台北:聯經,1978)。
蕭颯,《日光夜景》(台北:聯經,1977)。
蕭颯,《我兒漢生》(台北:九歌,1981)。
蕭颯,《唯良的愛》(台北:九歌,1986)。
繁露,《這一層樓》(台北:皇冠,1978)。
羅門,《隱形的椅子》(台北,藍星詩社,1974)。

二、專書
Mike Crang著,王志弘、余佳玲、方淑惠譯,《文化地理學》(台北:巨流,2003)。
王麗容,《婦女與社會政策》(台北:巨流,1995)。
古繼堂編,《簡明台灣文學史》(台北:人間出版社,2003)。
瓦爾德(Graham Ward)主編,林心如譯,《塞杜文選(一)──他種時間/城市/民族》(苗栗:桂冠圖書,2008)。
米歇爾.德.塞托(Michel De Certeau)著,方琳琳、黃春柳譯,《日常生活實踐 1.實踐的藝術》(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9.05)。
行政院經濟合作發展委員會都市建設及住宅計畫小組,《國民住宅資料》(台北:編者,1970)。
西蒙.波娃(Simone de Beauvoir)著,《第二性》(第二卷:處境),楊美惠譯,(台北:志文,1992)。
吳寧,《日常生活批判︰列斐伏爾哲學思想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呂正惠,《小說與社會》(台北:聯經,1988)。
貝蒂.傅瑞丹(Betty Friedan)著,李令儀譯,《女性迷思:女性自覺大躍進》(台北:新自然主義,1995)。
林燿德,《重組的星空》(台北:明田,1991)。
林燿德編,《浪跡都市──台灣都市散文選》(台北:業強出版社,1990)。
邱貴芬,《後殖民及其外》(台北:麥田,2003.09)。
洪德俊編,《北投地方史溫泉篇》(台北市:財團法人台北市北投文化基金會,2002)。
約瑟夫.弗蘭克(Joseph Frank)等著,秦林芳編譯,《現代小說中的空間形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1.05)。
范銘如,《文學地理:台灣小說的空間閱讀》(台北:麥田,2008.08)。
范銘如,《空間/文本/政治》(台北:聯經,2015.07)。
范銘如,《眾裏尋她:台灣女性小說縱論》(台北:麥田,2008.08)。
夏鑄九.王志弘編譯,《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台北:明文書局,2002)。
班雅明(Walter Benjamin)著,張旭東、魏文生譯,《發達資本主義時代的抒情詩人》(台北:臉譜,2010)。
索雅(Edward W. Soja)著,王志弘、張華蓀、王玥民譯,《第三空間》(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
梅家玲,《性別,還是家國?:五○與八、九○年代台灣小說論》(台北:麥田,2004.09)。
陳芳明,《台灣新文學史》(台北:聯經,2011年)。
陳建亨著,《好宅:集合住宅設計與品質》(台北:詹氏書局,2006)。
黃俊傑,《戰後台灣的轉型及其展望》(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06)。
維金尼亞.吳爾芙(Virginia Woolf)著,張秀亞譯,《自己的房間》(台北:天培文化,2000)。
趙遐秋、呂正惠編,《台灣新文學思潮史綱》(台北:人間出版社,2002)。
齊邦媛,《千年之淚》(台北:爾雅,1990)。
劉曜華,《台灣都市發展史》(台灣省政府委託,逢甲大學都市計畫系執行,2004)。
樊洛平,《當代台灣女性小說史論》(台北:台灣商務,2006)。
蔡勇美、章英華,《台灣的都市社會》(台北:巨流,1997)。
鄭明娳主編,《當代台灣都市文學論》(台北:時報文化,1995)。
羅秀美,《文明.廢墟.後現代──台灣都市文學簡史》(台南市:台灣文學館,2013.08)。
羅思瑪莉.佟恩(Rosemarie Tong)著,刁筱華譯,《女性主義思潮》(台北:時報文化,1996)。
顧燕翎、鄭至慧主編,《女性主義經典:十八世紀歐洲啟蒙,二十世紀本土反思》(台北:女書文化,1999)。
顧燕翎主編,《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台北:女書文化,1996)。

三、論文
(一) 期刊論文
王鈺婷,〈「摩登女郎」的展演空間:談《海燕集》(1953)中女作家現身與新女性塑造〉,《台灣文學學報》第十二期(2011.04),163-186。
林瑞明,〈目的與手段之別──試論黃春明與陳映真〉,《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報》25卷(1999.12),頁321-337。
林燿德,〈文學變遷的新座標-都市文學總論〉,《自由青年》721期(1989.09)。
范銘如,〈女性為什麼不寫鄉土?〉,《台灣文學學報》第二十三期(2013.12),1-28。
廖素琴,〈黃春明七○年代城市小說之語言與文化探析〉,《朝陽人文社會學刊》第七卷第一期(2009.06),131-160。
齊邦媛,〈閨怨之外──以實力論論台灣女作家的小說〉,《聯合文學》,1卷5期(1985.03)。
應鳳凰,〈解讀1962年台灣文壇禁書事件──從《心鎖》探討文學史敘事模式〉,《文史台灣學報》2期(2010.12),45-63。

(二) 學位論文
吳亭蓉,《蕭颯及其小說的三種主題研究》(台南: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陳姿瑾《女/城:論90年代以後台北城市文化變遷與「新世代」女性小說家》(台北:台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陳映瑾《超越戰後台灣的保守文化──郭良蕙的文學現代性與作家定位》(台南: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碩士論文,2011)。
陳盈妃《台灣女性歷史小說中的空間敘事》(台南: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
陳瑩真《從台北異鄉人到台北新故鄉──戰後文學中的台北印象》(台北: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
黃怡婷,《八○年代以降台灣公寓書寫之研究》(台南: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
黃瑞真《五○年代的孟瑤》(台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國文教學碩士學位論文,2007)。
楊佳嫻《論戰後台灣外省小說家作品中的「台北/人」》(台北: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楊明《情色與亂倫的禁忌──論郭良蕙《心鎖》的遭禁》(宜蘭:佛光人文社會學院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詹馨怡,《童真小說研究》(台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國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論文,2011)。
廖淑儀,《被強暴的文本──論《心鎖》事件》中父權對女/性的侵害》(台中: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劉佩詩,《「家庭版」沿革及女性角色轉變—以《中國時報》為例(1959-2004)》(台北: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劉欣蓉,《公寓的誕生》(台北: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博士論文,2011)。
蔡淑芬,《解嚴前後台灣女性作家的吶喊和救贖──以郭良蕙、聶華苓、李昂、平路作品為例》(台南:成功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2002)。
鄭雅文,《戰後台灣女性成長小說研究──從反共文學到鄉土文學》(桃園: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2000)。
鍾欣怡,《郭良蕙婚戀小說》(台北: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2008)。

四、報紙
王鼎鈞,〈霓虹燈下的讀者──六○年代台灣文學一隅〉,《聯合報》,2008.05.04-06,E3版。
張系國,〈少年漢生的煩惱──〈我兒漢生〉讀後〉,《聯合報》,1979.09.21,8版。
劉紹銘,〈時代的抽樣──論蕭颯的小說〉,原載《中國時報》,1983.02.10,8版。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台灣文學研究所
98159010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8159010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范銘如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張珈菂zh_TW
dc.creator (作者) 張珈菂zh_TW
dc.date (日期) 2015en_US
dc.date.accessioned 3-Aug-2015 13:28:56 (UTC+8)-
dc.date.available 3-Aug-2015 13:28:56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3-Aug-2015 13:28:56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098159010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77233-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台灣文學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8159010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戰後台灣由農業社會逐步轉型為工業化社會,因應龐大的就業需求促成居住人口的遷徙與移動,進一步形成自六○年代起,台灣社會都市化加速發展的現象。傳統都市書寫多將都市視為台灣本土的他者、外來者,以負面形象在文本中現身,本研究以「台灣女性小說與都市發展」為題,欲探討台灣社會都市化快速發展的六、七○年代,女性作家如何書寫都市。除了宏觀地看見從政經權力、外資美援等外在勢力影響都市的面貌之外,能不能由女性都市書寫的小說文本中看見更微觀的內在力量?本論文以繁露、孟瑤、郭良蕙、童真、蕭颯五位女作家書寫都市經驗,或以都市為背景描繪人與城市之間關係的小說作品為文本,藉由空間理論的閱讀方法作為文本分析的取徑,並以女性主義者如吳爾芙、西蒙.波娃和自由主義女性主義及基進派女性主義為切入觀點,對上述女作家的小說進行文本分析,欲挖掘出六、七○年代女性書寫都市的多種樣貌。期能呈現出台灣都市發展中,女性小說中空間意義和書寫意義的興起與轉型,進而探討女作家筆下都市對女性社會及角色形象的衝突,以及都市興起帶來的經濟繁榮與城市地景變化,對文本的氛圍和小說的形式所帶來的影響。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問題意識 1
第二節 前行研究與文獻回顧 8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研究方法 18
第四節 章節架構 19
第二章 新/都市意義的興起──代表空間意義/書寫意義的轉型 23
第一節 萬惡都市?首善之都? 24
第二節 走進一座都市 36
第三章 都市對女性社會及角色形象的衝突 49
第一節 困境與突圍 50
第二節 職業婦女及其母職 65
第四章 都市做為新的文本 79
第一節 女人要有錢 80
第二節 「寓」望城市 93
第五章 結語 117
參考文獻 123
zh_TW
dc.format.extent 2953945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8159010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都市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女性小說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空間理論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女性主義zh_TW
dc.title (題名) 台灣女性小說與都市發展(1960-1980)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文本
白先勇,《孽子》(台北:允晨文化,1999年)。
孟瑤,《危樓》(台北:文壇社,1962)。
孟瑤,《滿城風絮》(台北:純文學,1977)。
孟瑤,《磨劍》(台北:皇冠,1969)。
孟瑤,《驚蟄》(台北:時報文化,1976)。
季季,《蝶舞》(台北:皇冠,1976)。
季季,《拾玉鐲》(台北:皇冠,1976)。
郭良蕙,《心鎖》(台北:九歌,2002)。(1962初版)。
郭良蕙,《台北一九六○》(台北:時報文化,1991)。寫作於一九六三年,原名《樓上樓下》(高雄:長城,1964)。
郭良蕙,《四月的旋律》(台北:時報文化,1991)。(1963台北長城初版)。
郭良蕙,《記憶的深處》(台北:時報文化,1988)。
郭良蕙,《黃昏來臨時》(台北:時報文化,1987)。(1965初版)。
陳映真,《將軍族》(台北:遠景,1975)。
陳映真,《陳映真作品集3:上班族的一日》(台北:人間,1988)。
童真,《童真自選集之五:寂寞街頭》(台北:文史哲,2005)。(1969台北立志初版)。
童真,《童真自選集之四:車轔轔》(台北:文史哲,2005)。(1967年初版)。
童真,《樓外樓》(台北:華欣文化,1974)。
黃春明,《看海的日子》(台北:皇冠,2000)。
蕭颯,《二度蜜月》(台北:聯經,1978)。
蕭颯,《日光夜景》(台北:聯經,1977)。
蕭颯,《我兒漢生》(台北:九歌,1981)。
蕭颯,《唯良的愛》(台北:九歌,1986)。
繁露,《這一層樓》(台北:皇冠,1978)。
羅門,《隱形的椅子》(台北,藍星詩社,1974)。

二、專書
Mike Crang著,王志弘、余佳玲、方淑惠譯,《文化地理學》(台北:巨流,2003)。
王麗容,《婦女與社會政策》(台北:巨流,1995)。
古繼堂編,《簡明台灣文學史》(台北:人間出版社,2003)。
瓦爾德(Graham Ward)主編,林心如譯,《塞杜文選(一)──他種時間/城市/民族》(苗栗:桂冠圖書,2008)。
米歇爾.德.塞托(Michel De Certeau)著,方琳琳、黃春柳譯,《日常生活實踐 1.實踐的藝術》(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9.05)。
行政院經濟合作發展委員會都市建設及住宅計畫小組,《國民住宅資料》(台北:編者,1970)。
西蒙.波娃(Simone de Beauvoir)著,《第二性》(第二卷:處境),楊美惠譯,(台北:志文,1992)。
吳寧,《日常生活批判︰列斐伏爾哲學思想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呂正惠,《小說與社會》(台北:聯經,1988)。
貝蒂.傅瑞丹(Betty Friedan)著,李令儀譯,《女性迷思:女性自覺大躍進》(台北:新自然主義,1995)。
林燿德,《重組的星空》(台北:明田,1991)。
林燿德編,《浪跡都市──台灣都市散文選》(台北:業強出版社,1990)。
邱貴芬,《後殖民及其外》(台北:麥田,2003.09)。
洪德俊編,《北投地方史溫泉篇》(台北市:財團法人台北市北投文化基金會,2002)。
約瑟夫.弗蘭克(Joseph Frank)等著,秦林芳編譯,《現代小說中的空間形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1.05)。
范銘如,《文學地理:台灣小說的空間閱讀》(台北:麥田,2008.08)。
范銘如,《空間/文本/政治》(台北:聯經,2015.07)。
范銘如,《眾裏尋她:台灣女性小說縱論》(台北:麥田,2008.08)。
夏鑄九.王志弘編譯,《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台北:明文書局,2002)。
班雅明(Walter Benjamin)著,張旭東、魏文生譯,《發達資本主義時代的抒情詩人》(台北:臉譜,2010)。
索雅(Edward W. Soja)著,王志弘、張華蓀、王玥民譯,《第三空間》(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
梅家玲,《性別,還是家國?:五○與八、九○年代台灣小說論》(台北:麥田,2004.09)。
陳芳明,《台灣新文學史》(台北:聯經,2011年)。
陳建亨著,《好宅:集合住宅設計與品質》(台北:詹氏書局,2006)。
黃俊傑,《戰後台灣的轉型及其展望》(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06)。
維金尼亞.吳爾芙(Virginia Woolf)著,張秀亞譯,《自己的房間》(台北:天培文化,2000)。
趙遐秋、呂正惠編,《台灣新文學思潮史綱》(台北:人間出版社,2002)。
齊邦媛,《千年之淚》(台北:爾雅,1990)。
劉曜華,《台灣都市發展史》(台灣省政府委託,逢甲大學都市計畫系執行,2004)。
樊洛平,《當代台灣女性小說史論》(台北:台灣商務,2006)。
蔡勇美、章英華,《台灣的都市社會》(台北:巨流,1997)。
鄭明娳主編,《當代台灣都市文學論》(台北:時報文化,1995)。
羅秀美,《文明.廢墟.後現代──台灣都市文學簡史》(台南市:台灣文學館,2013.08)。
羅思瑪莉.佟恩(Rosemarie Tong)著,刁筱華譯,《女性主義思潮》(台北:時報文化,1996)。
顧燕翎、鄭至慧主編,《女性主義經典:十八世紀歐洲啟蒙,二十世紀本土反思》(台北:女書文化,1999)。
顧燕翎主編,《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台北:女書文化,1996)。

三、論文
(一) 期刊論文
王鈺婷,〈「摩登女郎」的展演空間:談《海燕集》(1953)中女作家現身與新女性塑造〉,《台灣文學學報》第十二期(2011.04),163-186。
林瑞明,〈目的與手段之別──試論黃春明與陳映真〉,《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報》25卷(1999.12),頁321-337。
林燿德,〈文學變遷的新座標-都市文學總論〉,《自由青年》721期(1989.09)。
范銘如,〈女性為什麼不寫鄉土?〉,《台灣文學學報》第二十三期(2013.12),1-28。
廖素琴,〈黃春明七○年代城市小說之語言與文化探析〉,《朝陽人文社會學刊》第七卷第一期(2009.06),131-160。
齊邦媛,〈閨怨之外──以實力論論台灣女作家的小說〉,《聯合文學》,1卷5期(1985.03)。
應鳳凰,〈解讀1962年台灣文壇禁書事件──從《心鎖》探討文學史敘事模式〉,《文史台灣學報》2期(2010.12),45-63。

(二) 學位論文
吳亭蓉,《蕭颯及其小說的三種主題研究》(台南: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陳姿瑾《女/城:論90年代以後台北城市文化變遷與「新世代」女性小說家》(台北:台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陳映瑾《超越戰後台灣的保守文化──郭良蕙的文學現代性與作家定位》(台南: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碩士論文,2011)。
陳盈妃《台灣女性歷史小說中的空間敘事》(台南: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
陳瑩真《從台北異鄉人到台北新故鄉──戰後文學中的台北印象》(台北: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
黃怡婷,《八○年代以降台灣公寓書寫之研究》(台南: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
黃瑞真《五○年代的孟瑤》(台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國文教學碩士學位論文,2007)。
楊佳嫻《論戰後台灣外省小說家作品中的「台北/人」》(台北: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楊明《情色與亂倫的禁忌──論郭良蕙《心鎖》的遭禁》(宜蘭:佛光人文社會學院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詹馨怡,《童真小說研究》(台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國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論文,2011)。
廖淑儀,《被強暴的文本──論《心鎖》事件》中父權對女/性的侵害》(台中: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劉佩詩,《「家庭版」沿革及女性角色轉變—以《中國時報》為例(1959-2004)》(台北: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劉欣蓉,《公寓的誕生》(台北: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博士論文,2011)。
蔡淑芬,《解嚴前後台灣女性作家的吶喊和救贖──以郭良蕙、聶華苓、李昂、平路作品為例》(台南:成功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2002)。
鄭雅文,《戰後台灣女性成長小說研究──從反共文學到鄉土文學》(桃園: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2000)。
鍾欣怡,《郭良蕙婚戀小說》(台北: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2008)。

四、報紙
王鼎鈞,〈霓虹燈下的讀者──六○年代台灣文學一隅〉,《聯合報》,2008.05.04-06,E3版。
張系國,〈少年漢生的煩惱──〈我兒漢生〉讀後〉,《聯合報》,1979.09.21,8版。
劉紹銘,〈時代的抽樣──論蕭颯的小說〉,原載《中國時報》,1983.02.10,8版。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