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contributor.advisor | 蔡欣欣 | zh_TW |
dc.contributor.advisor | Tsai, Hsin Hsin | en_US |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 何宜珊 | zh_TW |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 Ho, Yi Shan | en_US |
dc.creator (作者) | 何宜珊 | zh_TW |
dc.creator (作者) | Ho, Yi Shan | en_US |
dc.date (日期) | 2015 | en_US |
dc.date.accessioned | 3-Aug-2015 13:29:59 (UTC+8) | - |
dc.date.available | 3-Aug-2015 13:29:59 (UTC+8) | - |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 3-Aug-2015 13:29:59 (UTC+8) | - |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 G0989120051 | en_US |
dc.identifier.uri (URI) |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77238 | - |
dc.description (描述) | 碩士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國立政治大學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國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98912005 | zh_TW |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 日治時期是一個新舊並行,現代性與封建性的衝突時期。此時期引進西方文化與現代性。不論是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制度上都對臺灣島民產生了強烈的衝擊。其中文明思想、自由戀愛更是討論的焦點。更有許多接受新式教育的青年男女,亟欲衝破傳統父權體制,堅持追求自由戀愛的自由。類似的事件在報刊與媒體批露後,更成為小說與戲劇的題材。有鑑於諸多討論多集中於菁英知識分子,本文思考以歌仔冊為討論載體,考察歌仔冊中所敘述的現代性,看自由戀愛與現代文明如何在歌仔冊中被書寫、記錄與傳播。更能貼近常民生活,了解常民的娛樂文化,尋找更貼近臺灣主體社會的「現代性」及其多元樣貌。 | zh_TW |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 緒論 1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第二節 名詞辨析與定義 3第三節 研究範圍研究方法 8第四節 前賢研究成果 10第一章 《最新烏貓烏狗歌》、《婚姻制度改良歌》、《自由戀愛勸世歌》、《最新愛情與黃金歌》版本與內容介紹 25第一節 《最新烏貓烏狗歌》、《婚姻制度改良歌》、《自由戀愛勸世歌》、《最新愛情與黃金歌》的版本流布情形 25一、《最新烏貓烏狗歌》版本流布情形 26二、《婚姻制度改良歌》、《自由戀愛勸世歌》、《最新愛情與黃金歌》版本流布情形 32第二節 《最新烏貓烏狗歌》內容析論 37一、 版本內容對照 37二、情節內容分析 42第三節《婚姻制度改良歌》內容析論 46第四節《自由戀愛勸世歌》內容析論 49第五節《最新愛情與黃金歌》內容析論 52第二章 《最新烏貓烏狗歌》、《婚姻制度改良歌》、《自由戀愛勸世歌》、《最新愛情與黃金歌》與日治時期報刊新聞時事之比較 57第一節 報刊中與戀愛事件的相關史料 57一、《台灣日日新報》簡介及其價值 57二、報刊資料的羅列與敘述 57第二節 文本與新聞事件的結合與參照 65一、戀愛場域與進行方式 65二、新兩性形象 66三、家庭衝突 67四、殉情方式與地點 67五、社會輿論 68第三節 歌仔冊語言與新聞論述之比較 69第三章 《最新烏貓烏狗歌》、《婚姻制度改良歌》、《自由戀愛勸世歌》、《最新愛情與黃金歌》中「敘事」之「現代性」 73第一節 人物形象的塑造與摹寫 75一、《最新烏貓烏狗歌》 75二、《婚姻制度改良歌》 76三、《自由戀愛勸世歌》 77四、《最新愛情與黃金歌》 78第二節 空間地景與時間觀念的變動 79一、交通領域的變遷與移動的景觀 80二、公共空間的建設與象徵意涵 82三、時間觀念的變動與習慣培養 86四、熱門景點與娛樂活動的盛行 87五、市街生活與摩登漫遊 88第三節 物質商品的引進與流行 88一、服裝穿著與髮型的改變 89二、流行飾品與配件 90三、新興產品的輸入與流行 91第四章 《最新烏貓烏狗歌》、《婚姻制度改良歌》、《自由戀愛勸世歌》、《最新愛情與黃金歌》中「思想」之「現代性」 93第一節 思想觀念的開展 93一、 思想的開放性 93二、 人際關係的拓展 94三、 物質與愛情的角力 96第二節 婚姻制度的改善 97一、 聘金制度的改良 97二、 女性地位的提升 98第三節 愛情觀念的轉變 103一、戀愛之門的開啟 103二、父權體制的衝撞與兩代衝突 104三、愛情的罪惡─殉情 107四、難解的三角習題 109餘論 113第一節 結論 113第二節 省思與後續研究 116參考書目 125附錄 133附錄一:會文堂《最新烏貓烏狗歌》 133附錄二:竹林版《黑貓黑狗歌》 143附錄三:婚姻制度改良歌 149附錄 四:《自由戀愛勸世歌》 153附錄五:《最新愛情與黃金歌》 157 | zh_TW |
dc.format.extent | 5501018 bytes | - |
dc.format.mimetype | application/pdf | - |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89120051 | en_US |
dc.subject (關鍵詞) | 日治時期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歌仔冊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現代性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自由戀愛 | zh_TW |
dc.title (題名) | 日治時期臺灣歌仔冊的現代性-以《最新烏貓烏狗歌》、《婚姻制度改良歌》、《自由戀愛勸世歌》、《最新愛情與黃金歌》為考察對象 | zh_TW |
dc.type (資料類型) | thesis | en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一、專書:方耀乾,《台灣文學史──書寫理論佮實踐》,高雄:臺文戰線雜誌社,2009年。王德威著、宋偉杰譯,《晚清小說新論─被壓抑的現代性》,臺北:麥田出版;城邦文化發 行,2011年8月)。王德威,《如何現代,怎樣文學?十九、二十世紀中文小說新論》,臺北:麥田出版;城邦 文化發行,1998年。白井昭吉、江間常吉,〈皇民化運動〉,《東台灣新報社臺北支局》,1939年。竹中信子著、熊凱弟譯,《日治台灣文學史─昭和篇》(上)(下),臺北:時報文化,2009年 1月。竹中信子著、曾淑傾譯,《日治台灣文學史─大正篇》,臺北:時報文化,2009年。朱芳玲,《六O年代台灣現代主義小說的現代性》,臺北:臺灣學生書局有限公司,2010年4月。呂訴上,《臺灣電影戲劇史》,臺北:銀華出版社,1991年。吳瀛濤,《臺灣諺語》,臺北:臺灣英文出版社,1975年2月初版。吳瀛濤,《台灣省通志稿˙卷六˙學藝志˙藝術篇》,台北文獻委員會,1958.6,台北:成文出 版社,1983影印本第35冊。杜建坊,《歌仔冊起鼓:語言、文學與文化》,臺北:臺灣書房,2008年3月。吳國禎,《一款歌百百世─楊秀卿的念唱絕藝與其他》,臺北:典藏藝術家庭股份有限公司, 2010年12月。林幸慧,《由申報戲曲廣告看上海京劇發展1872-1899》,臺北:里仁,2008年。邱坤良,《現代社會民俗曲藝》,臺北:遠流出版社,1983年。邱坤良,《移動觀點:藝術、空間、生活戲劇》,臺北:九歌出版社,2007年。邱坤良,《臺灣劇場與文化變遷:歷史記憶與民眾觀點》,臺北:台原出版社,1997年。邱坤良,《舊劇與新劇:日治時期臺灣戲劇之研究1895-1945年》,臺北:自立晚報,1992 年。邱坤良,《台灣戲劇發展概說》,臺北:臺北文建會,1998年。邱旭玲,《台灣藝妲風華》,台北:玉山社,1999年。洪宜勇主編,《臺灣殖民地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2004年。約翰,史都瑞著、張君玫譯,《文化消費與日常生活》,台北:巨流出版社,2001年。施炳華,《歌仔冊欣賞與研究》,臺北:博揚文化,2010年9月初版一刷。施炳華,《臺灣歌仔冊欣賞》,臺北:開朗雜誌事業有限公司,2008年。胡萬川,《民間文學的理論與實際》,臺北:里仁書局,2010年10月初版。徐亞湘,《史實與詮釋:日治時期臺灣報刊戲曲資料選讀》,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2006 年。徐亞湘,《日治時期臺灣戲曲史論:現代化作用下的劇種與劇場》,臺北:南天出版社,2006 年。徐亞湘,《日治時期中國戲班在台灣》,臺北:南天出版社,2005年。范銘如,《文學地理─台灣小說的空間閱讀》,臺北:麥田出版社,2008年。高莉芬,《絕唱─漢代歌詩人類學》,臺北:里仁書局,2008年。陳正之,《草台高歌:臺灣傳統戲劇》,臺中:臺灣省新聞處,1993年。陳芳明,《殖民地摩登:現代性與台灣史觀》,台北:麥田出版社,2004年。陳 芳,《臺灣傳統戲曲》,臺北:台灣學生書局,2004年。陳 耕,《閩臺民間戲曲的傳承與變遷》,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陳正茂、林寶琮、林世宗編著,《新編臺灣史》,臺北:新文京出版社,2008年12月。陳柔縉,《臺灣西方文明初體驗》,臺北:麥田出版社,2005年7月。陳柔縉,《囍事臺灣》,臺北:東觀國際文化,2007年1月。陳柔縉,《人人身上都是一個時代》,臺北:時報文化,2009年,12月。陳柔縉,《舊日時光》,臺北:大塊文化,2012年12月。陳紹馨,《台灣的人口變遷與社會變遷》,台北:聯經出版社,1989年。陳君愷,《狂飆的年代─1920年代台灣的政治、社會與文化運動》,台北:日創社文化,2006 年。許佩賢,《太陽旗下的魔法學校─日治臺灣新式教育的誕生》,台北:東村出版社,2012年 11月。張炫文,《台灣的說唱音樂》,臺中霧峰:省政府教育廳交響樂團,1986年。張人傑,《台灣社會生活史─休閒遊憩、日常生活與現代性》,臺北:稻香出版社,2006年 5月。郭明亮、葉俊麟著,《一九三○年代的臺灣─臺灣的第一次黃金時代》,台北:臺灣閱覽室, 2004年。梶原通好著、李文祺譯,《臺灣農民的生活節俗》,臺北:臺原,1998年。琳達‧麥道威爾著,徐台玲、王志弘合譯,國立編譯館主譯,《性別、認同與地方─女性 主義地理學概說》,台北:群學出版社,2006年5月。黃文車,《日治時期閩南台灣歌謠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2008年。黃金麟/汪宏倫/黃崇憲主編,《帝國邊緣─台灣現代性的考察》,台北:群學出版社,2010年。曾永義,《台灣歌仔戲的發展與變遷》,臺北:聯經出版社,1988年。曾郁珺,《城市、蛻變、歌仔味》,臺北:臺北市政府文化局,2012年。曾子良,《臺灣歌仔四論》,臺北:國家出版社,2009年。黃美娥,《重層現代性鏡像─日治時代台灣傳統文人的文化視域與文學想像》,台北:麥田 出版社,2004年。葉龍彥,《臺灣劇院發展史》,新竹:新竹市影像博物館,2001年。葉龍彥,《臺灣的老戲院》,臺北:遠足文化,2006年。葉肅科,《日落臺北城》,臺北:自立晚報文化出版部,1993年。楊麗祝,《歌謠與生活──日治時期臺灣的歌謠采集及其時代意義》,臺北:稻鄉出版社, 2003年。蔡欣欣,《臺灣歌仔戲史論與演出評述》,臺北:里仁出版社,2005年。蔡惠頻,《不純情的羅曼史─日治時期台灣人的婚戀愛欲》,臺北:博雅書屋有限公司,2011 年。蔡惠頻,《好美麗株式會社─趣談日治時代粉領族》,臺北:貓頭鷹出版社,2013年。蔣竹山,《島嶼浮世繪─日治台灣的大眾生活》,臺北:蔚藍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4 年。劉乃慈,《第二 / 現代性:五四女性小說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4年。鄭文惠,《文學與圖像的文化美學》,臺北:里仁出版社,2005年。Mike Crang著、王志弘、余佳玲、方淑惠譯,《文化地理學》,臺北:巨流出版社,2005 年。二、期刊論文丁鳳珍,〈「臺灣歌仔」的研究回顧〉,《東海大學文學院學報》第45卷,2004年,7月。王順隆,〈論台灣「歌仔戲」的語源與台灣俗曲「歌仔」的關係〉,中國藝能通訊,第32 期。王順隆,〈談閩臺歌仔冊的出版概況〉,《臺灣風物》第43卷第3期,1993年9月。毛文方,〈情慾、瑣屑與詼諧──《三六九小報的書寫視界》〉,《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集刊》第46期,2004年12月。中西美貴,〈大正後期台灣新知識份子的世界──「新民會」雜誌中戀愛結婚議題為主要 分析場域〉,《臺灣風物》第54卷第1期,2004年3月。杜仲奇,〈歌仔冊目錄整理方法之探討〉,《臺灣風物》第58卷第4期,2008年12月。呂訴上,〈臺灣流行歌的發行地〉,《臺北文獻》,第4卷第2期,1954年。汪毅夫,〈1826-2004:海峽兩岸的閩南語歌仔册〉,《臺灣風物》第3期,2004年。林永昌,〈從商品經濟看台灣內臺歌仔戲的變遷──以《中華日報》戲院廣告為對象〉,《民俗曲藝》第146期,2004年12月。施炳華,〈論歌仔冊的改編佮創作──以梁松林編著「祝英台坐自動車出嫁」〉,高雄:臺 文戰線雜誌社,2009年。柳書琴,〈傳統文人及其衍生世代──臺灣漢文通俗文藝的發展與延議1930-1941〉,《臺灣史研究》第14卷第2期,2007年6月。柯榮三,〈淫穢?鄙野?─論《烏貓烏狗歌》的戀愛故事〉,《臺灣文學評論》第6卷第1期,2006年1月。徐常波,〈閩台歌仔冊(唱本)探源〉,《閩都文化研究》,2004年2月。夏鑄九,〈殖民的現代性營造──重寫日本殖民時期台灣建築與城市歷史〉,《臺灣社會研究季刊》第40期,2000年12月。清地ゆき子著,姚虹 譯,〈近代譯詞「戀愛」的成立及其意義的普及〉,《東亞觀念史集刊》第6期,2014年6月。曾子良,〈台灣閩南語說唱文學─歌仔的內容及其反映思想〉,《民俗曲藝》第54期, 1988年7月。溫振華,〈日本殖民統治下台北社會文化的變遷〉,《臺灣風物》第37卷第4期,1997年12月。楊雅惠,〈日據末期的台灣女性與皇民化運動〉,《臺灣風物》第43卷第2期,1997年6月。黃美幸,〈中國婚姻制度之演變〉,《臺灣風物》第17卷第4期,1967年12月。崔末順,〈封建性與現代性的衝突:日據時期台韓小說中的女性處境〉,《女學學誌:婦女與性别研究》,第23期,2007年6月。蔡采秀,〈從日治到戰後的臺北(1895-1985) ──一個都市性質轉變的歷史過程分析〉,《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第3卷第2期,1996年12月。臧汀生,〈由閩、台歌仔冊異文對比台灣歌仔冊的本土化──以金姑看羊、桃花女、孟姜女故事歌仔冊為例〉,高雄:臺文戰線雜誌社,2009年。蔡欣欣,〈戀戀國風/博物樂府《六十條手巾歌》析論〉,彰師大國文學誌第17期,2008年, 12月。鄭文惠,〈公共園林與人文建構:明代中期虎丘地景的文化書寫〉,《政大中文學報》,第11期,2009年6月。三、學位論文 李幸娥,《台灣歌仔冊書寫對廈門歌仔冊的交流現象研究》,國立臺南大學國語文學系碩士 論文,2010年。呂紹理,《水螺響起:日至時期台灣社會的生活作息》,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 1995年2月。周群堯,《閩南語歌仔冊敘事研究──以八個愛情故事為例》,國立臺南大學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09年。柯榮三,《有關新聞事件之臺灣歌仔冊研究》,國立成功大學中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4年。徐佑驊,《日治時期「台灣寫真帖」研究─The study of“Taiwan Shashin cho”During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國立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年。陳莉雯,《「島都」與「戀愛」:《風月報》相關書寫的再現與想像》,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8年。陳雪華,《閩南語歌仔冊中的愛情類故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07年。張玉萍,《日治時期臺灣歌仔冊內底的女性形象和性別思維》,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 所碩士論文,2008年。許姿閔,《日治時期臺灣白話通俗小說的女性空間及其文化意涵》,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國文教學碩士論文,2012年。 曾品滄,《從花廳到酒樓:清末至日治初期台灣公共空間的形成與擴展(1895-1911)》,中央 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2011年。曾子良,《臺灣閩南語說唱文學「歌仔」之研究及閩台歌仔敘錄與存目》,私立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0年。 黃耀賢,《青樓敘事與情色想像─以《三六九小報》和《風月》報析為分析場域(1931-1944)》 ,暨南國際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8年 。黃裕元,《日治時期臺灣唱片流行歌之研究──兼論一九三○年代流行文化與社會》,國立 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暨研究所博士學位論文,2011年。廖淑婷,《權力與空間型塑之研究──以台北市都市公園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03年。蔡思薇,《日本時代台北新公園研究》,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建築與古蹟保存研究所,2007年。蔡寶瑤,《日治時期台灣歌仔冊之文化意義》,國立花蓮教育大學民間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蔡依玲,《從解纏足到自由戀愛:日治時期傳統文人與知識分子的性別話語》,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臧汀生,《台灣閩南語民間歌謠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78年。臧汀生,《台灣閩南語民間歌謠新探》,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89年。賴崇仁,《台中瑞成書局及其歌仔冊研究》,逢甲大學中國文學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05年。謝靜怡,《歌仔冊教化功能之研究》,國立花蓮教育大學民間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戴文心,《製造歡樂的消費空間─「江山樓即其相關書寫的文學/文化意涵」》,國立政治大 學國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2009年。蘇姿華《台灣說唱黃塗版歌仔冊研究》,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四、日治時期報紙、歌仔冊《臺灣日日新報》臺北:大鐸資訊股份有限公司電子資源《南音》 臺北:東方文化書局複印本。《臺南新報》《三六九小報》: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印行。汪思明《最新烏貓烏狗歌》 廈門:會文堂書局,1932年。(昭和7年)佚名:《最新愛情與黃金歌》臺中:瑞成書局,1933年。(昭和8年)佚名:《自由戀愛勸世歌》臺中:瑞成書局,1933年。佚名:《食新娘茶講四句》新竹:竹林書局。佚名:《黑貓黑狗歌》新竹:竹林書局。民國60年,1971年。(臺灣光復後)佚名:《新樣縛腳歌》:廈門博文齋書局,164冊。戴三奇,《金快運河記新歌》:嘉義玉珍書局,250冊。1935年3月。宋文和:《現代文明維新世界歌》嘉義:捷發出版社/756冊林達標:《婚姻制度改良歌》臺中:瑞成書局,1935年。 :《遊賞相褒新歌》臺中:瑞成書局 :《自動車相褒歌》嘉義:捷發漢文部 :《現代流行撞球相褒歌》嘉義:捷發漢文部網路資源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http://cnki50.csis.com.tw.ezproxy2.lib.nccu.edu.tw/kns50/Navigator.aspx?ID=CJFD中國碩博士論文全文資料庫:http://cnki50.csis.com.tw.ezproxy2.lib.nccu.edu.tw/kns50/Navigator.aspx?ID=CMFD國家圖書館館藏期刊論文:http://www.ncl.edu.tw/mp.asp?mp=2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http://dict.revised.moe.edu.tw/臺灣民間說唱文學歌仔冊資料庫:http://koaachheh.nmtl.gov.tw/bang-cham/thau-iah.php漢典:http://www.zdic.net/閩南語俗曲唱本「歌仔冊」全文資料庫:http://www32.ocn.ne.jp/~sunliong/臺灣大學深化臺灣研究核心典藏數位化計劃:http://dtrap.lib.ntu.edu.tw/DTRAP/index.htm | zh_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