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企業分割重組之債權人保護機制之探討 —我國法與日本法之比較研究
A Study on the Corporate Creditor Protection Mechanism in Corporate Division: A Comparison of Japanese and Taiwanese Law
作者 徐悅芳
Hsu, Yueh Fang
貢獻者 林國全
徐悅芳
Hsu, Yueh Fang
關鍵詞 公司分割
債權人保護
撤銷權
法人格否認法理
企業併購法
揭穿公司面紗原則
日期 2015
上傳時間 3-Aug-2015 13:31:43 (UTC+8)
摘要 企業的重組再造的活絡為現今世界各國商業發展中,公司型態發展成熟、廣為運用的證明。日本於會社法訂有公司組織重組的型態以及相關法制規範,而基於日本多數的家族企業或閉鎖型公司均屬於股份有限公司形式,以企業併購的方式為組織重組並非難事。惟公司若陷入財務困難或有資產不足抵償負債時,在破產前公司可能以分割行為,選擇性地使一部陷入破產狀態,他部繼續存活,以求公司重建,實質上公司係藉由分割而為法人的脫產行為。為避免此種不法行為,日本會社法採取事前的保護措施立法模式,要求公司有資訊揭露義務,以及必須進行債權人異議程序,以保護債權人因公司分割使他公司概括繼承權利義務而有權利受損之虞。惟此債權人保護機制的缺點在於,債權人保護機制有異議陳述權主體的限制,以及分割標的、公司公司及通知義務的放寬,導致因分割而受償率受影響的債權人在分割事前無法獲得分割資訊,進而無法提出異議,亦因主體適格的限制無法主張事後救濟的結果,亦即債權人保護機制陷於失靈的狀態。公司即藉債權人保護機制的漏洞,濫用公司分割制度將公司經營之風險轉嫁予債權人。
本研究將著重於債權人對公司總資產充足之信賴因公司分割受到危害時,債權人如何將逸出資產回復於公司,或將清償責任擴及於他公司,以追及公司藉由分割而移出公司之逸出財產,滿足分割前應獲得之清償。首先,日本司法實務主要承認債權人得依日本民法及日本破產法的撤銷權與否認權規定,請求撤銷分割行為。而為了分割事業不致受過大的衝擊,回復原狀方式以金錢賠償為主。第二,基於營業讓與制度亦被濫用於公司之脫產行為,債權人主張日本會社法的商號續用責任受到實務肯認的先例,以分割制度為脫產行為時,實務也有認為債權人得類推適用商號續用責任規定追究繼承公司之責任。第三,若為新設分割,在具備相同控制力的二公司間以分割行為規避法令或契約上義務,亦即脫免債務,實務上亦出現不少以法人格否認法理為基礎,否認分割當事公司法人格,使債權人得追及責任之案例。在解釋論發展出許多債權人可資救濟的方式後,日本會社法於2015年修正中,新增詐害的公司分割下既存債權人的直接求償權規定,明文解決濫用公司分割制度之問題。
我國雖未發生分割制度受濫用的顯著案例,惟分割制度下債權人保護機制仍有不足之處,另外我國與日本較顯著不同之處在於分割後當事公司負擔原則性的連帶清償責任。現行法下除外條件並非明確,企業運用分割制度進行組織重組可能會因連帶責任的風險而卻步,不利於企業分割重組的活絡,故在立法論上應有受檢討之處。另從日本司法實務承認的債權人可資主張的救濟途徑角度,本文進一步探討債權人主張我國民法與破產法的撤銷權,以及公司法關係企業中控制公司向從屬公司責任負擔之規定、2013年新增訂之揭穿公司面紗原則的可行性,並期待我國以日本法所產生之問題為借鏡,在分割行為中,分割當事公司與債權人間權益能獲致衡平。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依筆畫數排序)
一、書籍
1. 王志誠,企業組織再造法制,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
2. 王澤鑑,民法學說與判例研究(四),自版,1996 年。
3. 施智謀,公司法,自版,頁79,1991 年。
4. 柯芳枝,公司法論(下),三民書局,增訂六版,2007年。
5. 孫森焱,民法債編總論下冊,三民書局,1979年。
6. 曾宛如編著,林育廷、林靖揚、王致棠、朱俊銘、 潘彥州合著,公司分割問題研究與實例探討,元照出版有限公司, 2002年。
7. 黃立,民法總則,元照出版公司,1999 年。
8. 劉連煜,公司法理論與判決研究(一),元照出版有限公司,第二版,1997年。
9. 劉連煜,公司法理論與判決研究(三),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2 年。
10. 劉連煜,公司法理論與判決研究(四),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
11. 鄭玉波著,陳榮隆修訂,民法債編總論,三民書局,修訂二版,2002年。
12. 賴源河等合著,新修正公司法解析,元照出版有限公司,二版, 2002年。
二、期刊
1. 王文宇,我國公司法購併法治之檢討與建議——兼論金融機構合併法,月旦法學雜誌,第68期,2001年1月。
2. 王志誠,公司分割之立法取向與課題(上),証券暨期貨管理雜誌,19卷11期,2001年11月。
3. 王志誠,公司分割之立法取向與課題(下),證券暨期貨管理,19卷12期,2001年12月。
4. 王志誠,公司分割之立法取向與課題,月旦法學雜誌,第76期,2001年9月。
5. 王志誠,公司分割法制之基礎構造 ─ 兼評「金融控股公司法草案」之公司分割法制,國立台灣大學法學論叢,31卷4期,2002年7月 。
6. 王志誠,企業併購法制之基礎構造,中正大學法學集刊,第四期,2001 年。
7. 王志誠,企業組織再造法制之適用與檢討——金融法與企業法之交錯與接軌,月旦法學雜誌,第85期,2002年6月。
8. 杜宜靜,企業組織再造與公司分割制度-以日本公司分割制度之研究為中心,月旦法學雜誌,第81期,2002年2月。
9. 林國全,公司債之整體債務性,月旦法學雜誌,第74期,2001年7月。
10. 林國全,反對合併股東之股份收買請求權,月旦法學雜誌,第52期,1999年9月。
11. 洪令家,從美國法看揭穿公司面紗原則在我國之實踐,中正財經法學,第8期,2014年1月。
12. 洪秀芬,控制公司使從屬公司為不利益經營之補償及賠償責任範圍之判斷,月旦法學教室,第119期,2012年9月。
13. 洪秀芬、朱德芳,關係企業債權人保護之發展趨勢:以揭穿公司面紗為核心,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第43卷第3期,2014年9月。
14. 胡韶雯,從「揭穿公司面紗」到「衡平居次(深石)原則」——談我國關係企業法之英文學習,月旦法學教室,第114期,2012年4月。
15. 郭大維,股東有限責任與否認公司法人格理論——「揭穿公司面紗原則」之探討,中正財經法學,第七期,2013年7月。
16. 郭大維,論反向揭穿公司面紗原則——從臺灣高等法院100年度中上字第91號民事判決談起,月旦財經法雜誌,第33期,2013年11月。
17. 陳洸岳,清償是否適用債權人撤銷權?,月旦法學教室,第152期,2015年6月。
18. 陸君卿,公司分割在企業重組架構下的法律問題-以併購三法為中心-,證交資料,第537期,2007年1月。
19. 黃銘傑,企業併購法之檢討與省思(下),月旦法學雜誌,第97期,2003年6月。
20. 廖大穎,關係企業之法規範與公司治理,中正財經法學,第6卷,2013年1月。
三、學位論文
1. 李依蓉,論公司分割制度,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2. 林哲彥,公司合併之研究─以合併契約之效力及債權之保護為中心,文化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3. 陳彥竹,控股公司之創設及其債權人保護,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貳、日文部分
(依筆畫數排序)
一、書籍
1. 上柳克郎、鴻常夫編,新版注釋會社法第四補卷平成9年改正,有斐閣,2000年。
2. 土岐敦司、邊見紀男編,濫用的會社分割,商事法務,2013年。
3. 大隅健一郎,會社法の諸問題(新版),有信堂高文社,1983年。
4. 大隅健一郎、今井宏,會社法論・上,第三版,有斐閣,1991年。
5. 大隅健一郎、今井宏著,會社法論中卷 第3版,有斐閣,1991年。
6. 山本克己等編,新破產法の理論と實務,判例タイムズ社,2008年。
7. 川村正幸、布井千博編,新しい會社法制の理論と實務,經濟法令研究會,2006年。
8. 中田裕康,債權總論,岩波書店,2008年。
9. 井上和彥,法人格否認の法理,千倉書房,1984年。
10. 伊藤真,破產法・民事再生法,第二版,有斐閣,2009年。
11. 江頭憲治郎,株式會社法,有斐閣,第四版,2011年。
12. 江頭憲治郎,會社法コンメンタール1,總則・設立1,商事法務,2008年。
13. 江頭憲治郎,會社法人格否認の法理,東京大學出版社,1980年。
14. 江頭憲治郎、門口正人,會社法大系1 會社法制・會社概論・設立,第1版,青林書院,2009年。
15. 竹內昭夫、龍田節編,現代企業法講座(1),東京大學出版會,1984年。
16. 佐藤岩昭,詐害行為取消權の理論,東京大學,2001年。
17. 岩原紳作、小松岳志編,會社法施行5年理論と實務の現狀と課題(ジュリスト增刊),有斐閣,2011年。
18. 武井一浩、平林素子,會社分割の實務,商事法務研究會,2000年。相澤哲等編著,論點解說新・會社法,商事法務,2006年。
19. 能見善久,加藤新太郎,論點體系判例民法4債權總論,第一法規株式會社,2009年。
20. 森・濱田松本法律事務所編 ; 菊地伸等著,組織再編,中央經濟社,2010年。
21. 森本滋等編,會社法コンメンタール17-組織變更,合併,會社分割,株式交換等,商事法務,2010年。
22. 森本滋編,商法總則講義,成文堂,第3版,2007年。
23. 森本滋等編,會社法コンメンタール18——組織變更,合併,會社分割,株式交換等(2),商事法務,2010年。
24. 飯原一乘,詐害行為取消訴訟,悠々社,頁110,2006年。
25. 奧田昌道,債權總論(增補版),悠々社,1992年。
26. 鈴木忠一、三ヶ月章編,新・實務民事訴訟講座(5)會社訴訟・特許訴訟,日本評論社,1969年。
27. 鈴木忠一、 三ケ月章編,新・實務民事訴訟講座(7),日本評論社,1982年。
28. 鈴木忠一編,會社と訴訟(上): 松田判事在職四十年記念,有斐閣,1968年。
29. 稻葉威雄等編,實務相談株式會社法(新訂版)五卷,商事法務研究會,1992年。
30. 彌永真生,會社法の實踐 トピックス24,日本評論社,2009年。
31. 鴻常夫,商法總則,第5版,弘文堂,1999年。
二、期刊
1. 大塚龍兒,營業讓渡と取引の安全,金融判例時報,565號,1979年。
2. 山下真弘,商號續用のある營業讓受人の責任——債權者保護の視點から,立命館法學,256號,1997年。
3. 中西敏和,企業組織再編の手法とその對應(下),商事法務,1627號,2002年4月。
4. 井上聰,濫用的會社分割における問題の本質,金融法務事情,1903號,2010年8月。
5. 元芳哲郎、豐田愛美,會社分割と法人格否認の法理,判例タイムズ,1369號,2012年6月。
6. 元芳哲郎、豐田愛美,會社分割と會社法22條1項類推適用,判例タイムズ,1369號,2012年6月。
7. 內田博久,倒產狀態において行われる會社分割の問題點,金融法務事情,1902號,2010年7月。
8. 片木晴彥,法人格否認の法理,法學教室,367號,2011年4月 。
9. 片木晴彥,新設分割において,新設會社が法人格否認の法理により分割會社と同樣の責任を負うとされた事例,私法判例リマークス,44號,2012年。
10. 片木晴彥,會社分割と會社法22條の類推適用,法學教室,371號,2011年8月。
11. 北村雅史,濫用的會社分割と詐害行為取消權〔上〕——最判平成二四年一〇月一二日を踏まえて——,商事法務,1990期, 2013年2月。
12. 田中亘,債務の履行の見込みのない會社分割が無效とされた事例,ジュリスト,1327期,2007年2月。
13. 田中誠二,法人格否認法理再論,商事法務,885號,1980年9月。
14. 穴戶善一,合名會社・合資會社・日本版LLC,ジュリスト,1267號,2004年5月。
15. 伊藤真,會社分割と倒產法理との交錯,NBL,968號,2012年,23頁-24頁。
16. 伊藤靖史,ゴルフ場經營會社の事業讓渡・會社分割と預託金返還請求,法學教室,358號,2010年7月。
17. 伊藤靖史,京都地判平成11年4月15日金融・商事判例1068號3頁判批,商事法務,1649號,2002年12月。
18. 吉本健一,高松高判平成5年8月3日判例タイムズ54號270頁判批,商事法務,1451號,1997年。
19. 有賀文宣,無對價分割の適格分割型該當の可否,會計・監察ジャーナル,623號,2007年6月。
20. 坂本三郎等,平成二六年改正會社法の解說[Ⅸ・完],商事法務,2049號,2014年11月。
21. 岡正晶,濫用的會社分割,ジュリスト,1437號,2012年2月。
22. 岡伸浩,濫用的会社分割と民事再生手続,NBL,922号,2010年2月。
23. 松下淳一,濫用的會社分割についての覺書,事業再生と債權管理,138號,2012年10月。
24. 松中學,詐害行為取消と法人格否認の法理,法學セミナー,695號,2012年12月。
25. 法務省民事局参事官室,会社法制の見直しに関する中間試案の補足説明,商事法務,1952期,2011年12月。
26. 近藤光男,營業讓渡に関する一考察,神戶法學年報,3號,1987年。
27. 金融法委員會,濫用的會社分割に係る否認要件とその效果についての中間論點整理,金融法務事情,1996號,2014年。
28. 後藤元,商法總則——商號・營業讓渡・商業使用人を中心に,NBL,935號,2010年8月。
29. 相澤哲,郡谷大輔,定款の変更、事業の譲渡等、解散・清算,商事法務,1747號,2005年11月。
30. 相澤哲、細川充,新會社法の解說(14)組織再編行為(上),商事法務,1752號,2005年12月。
31. 相澤哲、細川充,新會社法の解說(15)組織再編行為(下),商事法務,1753號,2005年12月。
32. 原田晃治,會社分割法制の創設について[上]——平成一二年改正商法の解說,商事法務,1563號,2000年6月。
33. 原田晃治,會社分割法制の創設について[中]——平成一二年改正商法の解說——,商事法務,1565號,2000年7月。
34. 原田晃治,會社分割法制の創設について[下]——平成一二年改正商法の解說,商事法務,1566號,2000年7月。
35. 神作裕之,會社分割における「營業」の意義,法學教室,243期,2000年12月。
36. 神作裕之,濫用的社會分割と詐害行為取消權(上)——東京高判平成二二年一〇月二七日を素材として——,商事法務,1924號,2011年2月。
37. 神作裕之,濫用的會社分割と詐害行為取消權(下)——東京高判平成二二年一〇月二七日を素材として——,商事法務,1925號,2011年3月。
38. 神作裕之、三上徹,商法學者が考える濫用的會社分割問題——會社分割法制のなかで,できる限りの手當を望みたい,金融法務事情,1924號,2011年6月。
39. 郡谷大輔,詐害的な會社分割における債權者の保護,商事法務,1982號,2012年11月。
40. 高瀨保守,判例展望民事法(18)法人格否認の法理——その現狀と課題,判例タイムズ,1179號,2005年7月。
41. 得津晶,最高裁判所民事判例研究 民集五八卷二號「判批」,法學協會雜誌,124卷5號,2007年5月。
42. 得津晶,會社分割等における債權者の保護,商事法務,2065號,2015年4月。
43. 得津晶,會社法22條1項類推適用は詐害讓渡法理か?——會社分割の場合(最三判平成20.6.10),NBL,888號,2008年9月。
44. 淺田隆,公司分割を對象とする詐害行為取消權の行使を肯定した判決の檢討,NBL,939號,2010年10月。
45. 清水真希子,商號續用責任——事業(營業)讓渡における債權者保護,法學教室,384期,2012年9月。
46. 森本滋,法人格の否認,別冊ジュリスト,205號,2011年9月。
47. 森本滋,會社分割制度と債權者保護——新設分割 を利用した事業再生と關聯して,金融法務事情,1923號,2011年6月。
48. 黑木和彰、川口珠青,濫用的會社分割をめぐる問題點,金融法務事情,1902號,2010年7月。
49. 落合誠一,商號續用營業讓受人の責任,法學教室,285號,2004年6月。
50. 稻葉威雄,法務省令の問題點——組織再編に關聯して,ジュリスト,1315期,2006年7月。
51. 蓮井良憲,法人格否認の法理等,民商法雜誌,61卷6號,1970年3月。
52. 蓮井良憲,會社法人格の否認,ジュリスト,451號,1970年6月。
53. 彌永真生,株式会社の新設分割と詐害行為取消し——東京高判平22.10.27を契機として,金融法務事情,1910號,2010年11月。
54. 彌永真生,會社分割と法人格否認——會社法判例速報東京地判平成22.7.22,ジュリスト,1418號,2011年3月。
55. 彌永真生,會社分割無效の訴えの原告適格,商事法務,1936號,2011年7月。
56. 藤原俊雄,株式會社の組織再編等と會社法22條1項の類推適用,判例時報,2098號,2011年2月。
57. 難波孝一,會社分割の濫用を巡る諸問題,判例タイムズ,1337號,2011年2月。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法律學研究所
101651036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1651036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林國全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徐悅芳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Hsu, Yueh Fangen_US
dc.creator (作者) 徐悅芳zh_TW
dc.creator (作者) Hsu, Yueh Fangen_US
dc.date (日期) 2015en_US
dc.date.accessioned 3-Aug-2015 13:31:43 (UTC+8)-
dc.date.available 3-Aug-2015 13:31:43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3-Aug-2015 13:31:43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101651036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77246-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法律學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1651036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企業的重組再造的活絡為現今世界各國商業發展中,公司型態發展成熟、廣為運用的證明。日本於會社法訂有公司組織重組的型態以及相關法制規範,而基於日本多數的家族企業或閉鎖型公司均屬於股份有限公司形式,以企業併購的方式為組織重組並非難事。惟公司若陷入財務困難或有資產不足抵償負債時,在破產前公司可能以分割行為,選擇性地使一部陷入破產狀態,他部繼續存活,以求公司重建,實質上公司係藉由分割而為法人的脫產行為。為避免此種不法行為,日本會社法採取事前的保護措施立法模式,要求公司有資訊揭露義務,以及必須進行債權人異議程序,以保護債權人因公司分割使他公司概括繼承權利義務而有權利受損之虞。惟此債權人保護機制的缺點在於,債權人保護機制有異議陳述權主體的限制,以及分割標的、公司公司及通知義務的放寬,導致因分割而受償率受影響的債權人在分割事前無法獲得分割資訊,進而無法提出異議,亦因主體適格的限制無法主張事後救濟的結果,亦即債權人保護機制陷於失靈的狀態。公司即藉債權人保護機制的漏洞,濫用公司分割制度將公司經營之風險轉嫁予債權人。
本研究將著重於債權人對公司總資產充足之信賴因公司分割受到危害時,債權人如何將逸出資產回復於公司,或將清償責任擴及於他公司,以追及公司藉由分割而移出公司之逸出財產,滿足分割前應獲得之清償。首先,日本司法實務主要承認債權人得依日本民法及日本破產法的撤銷權與否認權規定,請求撤銷分割行為。而為了分割事業不致受過大的衝擊,回復原狀方式以金錢賠償為主。第二,基於營業讓與制度亦被濫用於公司之脫產行為,債權人主張日本會社法的商號續用責任受到實務肯認的先例,以分割制度為脫產行為時,實務也有認為債權人得類推適用商號續用責任規定追究繼承公司之責任。第三,若為新設分割,在具備相同控制力的二公司間以分割行為規避法令或契約上義務,亦即脫免債務,實務上亦出現不少以法人格否認法理為基礎,否認分割當事公司法人格,使債權人得追及責任之案例。在解釋論發展出許多債權人可資救濟的方式後,日本會社法於2015年修正中,新增詐害的公司分割下既存債權人的直接求償權規定,明文解決濫用公司分割制度之問題。
我國雖未發生分割制度受濫用的顯著案例,惟分割制度下債權人保護機制仍有不足之處,另外我國與日本較顯著不同之處在於分割後當事公司負擔原則性的連帶清償責任。現行法下除外條件並非明確,企業運用分割制度進行組織重組可能會因連帶責任的風險而卻步,不利於企業分割重組的活絡,故在立法論上應有受檢討之處。另從日本司法實務承認的債權人可資主張的救濟途徑角度,本文進一步探討債權人主張我國民法與破產法的撤銷權,以及公司法關係企業中控制公司向從屬公司責任負擔之規定、2013年新增訂之揭穿公司面紗原則的可行性,並期待我國以日本法所產生之問題為借鏡,在分割行為中,分割當事公司與債權人間權益能獲致衡平。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研究方法 3
第三節 論文架構 4
第二章 日本法上公司分割之債權人保護規範 7
第一節 前言 7
第二節 日本法上之公司分割 8
第一項 日本會社法之公司種類概要 8
第二項 公司分割之意義與機能 10
第一款 公司分割之意義 10
第二款 公司分割之機能 12
第三項 公司分割之型態 14
第一款 吸收分割與新設分割 14
第二款 物的分割(分社型)與人的分割(分割型) 15
第三款 單獨分割與共同分割 19
第四款 現金分割、三角分割 19
第五款 無對價分割與有對價分割 21
第四項 公司分割之程序 24
第一款 吸收分割契約之締結・新設分割計劃之作成與股東會之承認決議25
第二款 債權人異議程序、少數股東股份買回程序、認股權憑證買回程序29
第一目 吸收分割 29
第二目 新設分割 35
第三款 資訊揭露 38
第一目 事前之書面揭露 38
第二目 事後之書面揭露 53
第四款 分割效力之發生與登記 59
第一目 吸收分割 59
第二目 新設分割 61
第五項 公司分割之效力 62
第一款 權利義務的一般繼承 62
第二款 公司分割之繼承與對抗要件 63
第三節 公司分割時之債權人保護程序 66
第一項 債權人異議程序 66
第一款 得提出異議之主體適格 66
第一目 被分割公司之債權人 66
第二目 既存公司之債權人 67
第三目 新設公司之債權人 67
第二款 公司之通知與公告義務 67
第一目 公告與個別催告程序 67
第二目 個別催告之省略 70
第三款 異議之效力 72
第一目 未於異議申述期間內提出異議之債權人 72
第二目 債權人提出異議時公司之處理 73
第四款 公司未為債權人異議程序之情形 74
第二項 債權人保護程序之對象 76
第一款 已知的債權人 76
第二款 公司債債權人 77
第一目 公司債債權人保護程序 77
第二目 公司債債權人異議提出與保護措施 79
第三款 雙務契約之債權人 81
第四款 侵權行為債權人 82
第一目 侵權行為之本質 82
第二目 應受個別催告債權人之範圍 83
第三目 侵權行為債權人之事後求償權 85
第三項 公司分割後之債權人保護措施 86
第一款 公司怠於個別催告之責任 86
第一目 事後求償權之主體適格 86
第二目 主張事後求償權之效果 89
第二款 分割無效之訴 90
第一目 起訴原告適格性 90
第二目 分割無效之訴之事由 92
第三目 分割無效之訴之判決效力 93
第四節 濫用公司分割制度 96
第一項 濫用公司分割之背景 96
第二項 濫用公司分割常見型態 96
第三項 濫用公司分割之要因 98
第一款 既存債權人 98
第二款 債務履行可預見性之要件 99
第三款 分割內容「事業性」之要求 101
第一目 舊商法下「營業」之內涵 101
第二目 會社法之「事業相關之權利義務」之意義 102
第三目 對債權人保護之影響 105
第五節 小結 106
第三章 日本法濫用公司分割之詐害行為撤銷權與否認權 109
第一節 前言 109
第二節 詐害行為撤銷權之行使 109
第一項 詐害行為撤銷權之概述 110
第一款 詐害行為撤銷權之內涵 110
第二款 詐害行為撤銷權之法律性質 110
第三款 詐害行為撤銷權法律效果之基礎理論 111
第一目 形成權說 111
第二目 請求權說 111
第三目 責任說 112
第四目 訴權說 112
第五目 價格賠償說 113
第二項 肯認詐害行為撤銷權之主要判決 113
第三項 濫用公司分割之詐害行為撤銷權行使可能性 115
第一款 否定說 115
第二款 肯定說 116
第三款 肯定詐害行為撤銷權行使之判決 117
第四項 詐害行為撤銷權行使之對象 118
第一款 撤銷權利義務之整體 119
第二款 撤銷權利(財產)移轉行為 119
第五項 詐害行為撤銷權之要件 121
第一款 被保全債權之存在 121
第二款 當時債務人係屬無資力 122
第三款 詐害行為 123
第一目 詐害行為之判斷標準 123
第二目 濫用公司分割之詐害性 124
第四款 債務人、受益人、轉得人之詐害意思 129
第一目 「詐害意思」定義 129
第二目 轉得人之惡意 132
第六項 詐害行為撤銷後之法律效果 133
第一款 撤銷之範圍 133
第一目 限定被保全債權額 133
第二目 目的物為不可分之情形 133
第二款 逸出財產之回復方法 133
第一目 須經登記、登錄之物 134
第二目 動產或金錢等無需登記、登錄之物 134
第三目 價格賠償法 135
第三款 撤銷濫用公司分割之法律效果 136
第一目 撤銷之範圍 136
第二目 價格賠償 136
第七項 詐害行為撤銷訴訟與債權人平等原則 137
第一款 詐害行為撤銷訴訟之相對效 137
第一目 判決理論中「撤銷相對效」理論 137
第二目 撤銷相對效理論之檢討 138
第二款 債權人平等原則之實現 139
第三款 濫用公司分割之債權人平等 141
第八項 撤銷濫用公司分割行為妥當性 141
第三節 破產法上否認權之行使 144
第一項 日本破產法上否認權之發生要件 144
第一款 狹義的詐害行為 145
第二款 偏頗行為 149
第二項 否認權行使與效果 151
第一款 否認權之行使 151
第二款 否認權行使之效果 153
第一目 詐害行為之撤銷 153
第二目 偏頗行為之撤銷 155
第三項 否認權與詐害行為撤銷權之異同 155
第一款 連續性 155
第二款 相異性 156
第三款 詐害行為撤銷權對象之改變 158
第四項 濫用公司分割下否認權之行使 161
第一款 判決事實摘要 161
第二款 濫用公司分割之否認權行使可能性 162
第三款 否認權類型化行為之適用 164
第一目 詐害行為(日本破產法第160條) 164
第二目 獲得相當對價之財產處分行為(日本破產法第161條) 166
第三目 偏頗行為(日本破產法第162條) 167
第三款 濫用公司分割否認後之法律效果 168
第一目 價格償還請求中有無應扣除之反向給付 168
第二目 新設公司所繼承之債務的回復 169
第四款 濫用公司分割行為適用否認權之妥當性 170
第四節 關於公司分割中債權人保護之重要修正 172
第一項 會社法之修正內容 172
第二項 直接履行請求權之相關爭議 175
第一款 直接履行請求權之性質 175
第二款 「有害債權人」之解釋 177
第一目 詐害性之判斷基準 177
第二目 良性公司分割之認定 178
第三款 請求範圍之限度 181
第四款 是否排除詐害行為撤銷權 181
第五款 本履行請求權與破產程序之競合 183
第五節 小結 184
第四章 日本法濫用公司分割下法人格否認法理與類推適用商號續用責任規範 189
第一節 前言 189
第二節 類推適用商號續用責任規範 190
第一項 商號續用責任之概說 190
第一款 會社法營業讓與之意義 190
第二款 商號續用責任之規範 193
第三款 商號續用責任之法理基礎 195
第四款 發生要件與法律效果 198
第一目 債權人主觀態樣之檢討 198
第二目 商號續用責任之內容 199
第二項 商號續用責任之擴張適用 201
第一款 初期適用之情形 201
第二款 屋號續用之類推適用 202
第三款 公司分割之類推適用 204
第三項 濫用公司分割類推適用商號續用責任之檢視 207
第一款 類推適用商號續用責任之可行性 207
第一目 類推適用肯定說 207
第二目 類推適用否定說 207
第二款 公司分割中屋號續用之情形 209
第三款 特別情事有無之認定 211
第一目 特別情事之判斷基準 211
第二目 特別情事與公司分割揭露義務的關係 212
第四款 商號續用責任依據之再檢討 214
第五款 債權人保護規範之增訂 215
第三節 法人格否認法理 218
第一項 日本法下法人格否認法理之概說 219
第一款 法人格否認法理之內涵 219
第二款 承認法人格否認法理之型態 220
第一目 發展初期爭議 221
第二目 行為型態區分模式 224
第二項 法人格否認法理適用之判斷要件 225
第一款 法人格濫用型之要件檢討 225
第一目 判決實務肯認之要件 226
第二目 學說歸納之要件 227
第二款 補充性原則 231
第一目 消極的評價 231
第二目 積極的評價 233
第三項 濫用公司分割之適用法人格否認法理判決 234
第一款 濫用公司分割中既存債權人之請求 234
第二款 濫用公司分割中繼承債權人之請求 239
第四項 有關濫用公司分割判決之檢討 240
第一款 法人格否認法理之適用基礎 240
第二款 法人格否認法理要件之檢討 241
第一目 控制要件 241
第二目 目的要件 242
第三款 適用法人格否認法理所生法律效果 244
第一目 實體法上效果 244
第二目 訴訟法上效果 245
第四款 法人格否認法理與其他請求權之競合 247
第一目 補充性原則之貫徹與否 247
第二目 法人格否認法理之必要性 248
第四節 小結 251
第五章 企業分割重組下我國法之債權人保護程序 255
第一節 前言 255
第二節 公司分割之我國現行法制 256
第一項 公司分割之立法背景 256
第二項 公司分割之定義 258
第三項 公司分割主體與分割客體 258
第一款 分割主體 258
第二款 分割標的與對價 259
第四項 公司分割之類型 260
第五項 公司分割之程序 260
第一款 董事會決議提出分割 260
第二款 公司分割書面之作成 263
第三款 股東會決議同意分割 265
第四款 編造資產負債表、財產目錄與資訊揭露 267
第五款 股東之股份買回請求權 271
第六款 公司分割之登記 273
第六項 分割之效力 274
第一款 吸收分割 275
第二款 新設分割 276
第三節 企業分割重組之債權人保護程序 278
第一項 債權人之範圍 278
第一款 分割當事公司雙方之債權人 278
第二款 金錢債權之債權人 280
第三款 公司債債權人 281
第四款 涵蓋既存債權人 282
第二項 對債權人之通知及公告 283
第一款 對債權人通知及公告之規範目的 283
第二款 通知及公告方法 283
第三項 債權人異議程序 286
第一款 債權人異議陳述權規範 286
第二款 公司應採取之措施 286
第四項 公司未為債權人異議程序之法律效果 288
第一款 公司未向債權人通知及公告、或對異議債權人未為清償等措施 288
第二款 不得對抗債權人之意義 289
第五項 分割當事公司間連帶責任 293
第一款 連帶責任之規範 293
第二款 債務可分之定義 294
第三款 我國法與日本法連帶責任之比較 295
第四款 連帶清償責任之立法論評價 297
第四節 濫用公司分割下債權人之救濟途徑 300
第一項 我國法下濫用公司分割之要因 300
第一款 債權人保護程序之對象 300
第二款 無債務履行可預見性之分割 301
第三款 公司分割標的之認定 302
第四款 連帶清償責任除斥期間經過 304
第二項 民法撤銷權之適用 305
第一款 撤銷權之對象 305
第二款 撤銷權之客觀要件 306
第一目 債務人有行為之事實 306
第二目 該行為以財產為標的 307
第三目 行為有害一般債權 307
第三款 詐害意思 309
第四款 撤銷之效力 310
第五款 撤銷權除斥期間 312
第三項 破產法(債務清理法草案)撤銷權之適用 312
第一款 破產法與債務清理法草案之撤銷權規範 312
第二款 破產程序中公司分割行為受撤銷 314
第四項 公司法揭穿公司面紗原則之適用 315
第一款 從屬公司之債權人代位權 316
第一目 規範內容 316
第二目 公司分割中債權人代位權之適用 317
第二款 公司法第154條第2項 320
第一目 規範內容 320
第二目 判決實務所採之判斷基準 320
第三目 公司分割中揭穿公司面紗原則之適用 324
第五節 小結 328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331
第一節 結論 331
第一項 日本法債權人保護機制之發展 331
第二項 我國法債權人保護機制之發展 334
第二節 建議——日本法之啟示 335
zh_TW
dc.format.extent 4805464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1651036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公司分割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債權人保護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撤銷權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法人格否認法理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企業併購法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揭穿公司面紗原則zh_TW
dc.title (題名) 企業分割重組之債權人保護機制之探討 —我國法與日本法之比較研究zh_TW
dc.title (題名) A Study on the Corporate Creditor Protection Mechanism in Corporate Division: A Comparison of Japanese and Taiwanese Law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依筆畫數排序)
一、書籍
1. 王志誠,企業組織再造法制,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
2. 王澤鑑,民法學說與判例研究(四),自版,1996 年。
3. 施智謀,公司法,自版,頁79,1991 年。
4. 柯芳枝,公司法論(下),三民書局,增訂六版,2007年。
5. 孫森焱,民法債編總論下冊,三民書局,1979年。
6. 曾宛如編著,林育廷、林靖揚、王致棠、朱俊銘、 潘彥州合著,公司分割問題研究與實例探討,元照出版有限公司, 2002年。
7. 黃立,民法總則,元照出版公司,1999 年。
8. 劉連煜,公司法理論與判決研究(一),元照出版有限公司,第二版,1997年。
9. 劉連煜,公司法理論與判決研究(三),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2 年。
10. 劉連煜,公司法理論與判決研究(四),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
11. 鄭玉波著,陳榮隆修訂,民法債編總論,三民書局,修訂二版,2002年。
12. 賴源河等合著,新修正公司法解析,元照出版有限公司,二版, 2002年。
二、期刊
1. 王文宇,我國公司法購併法治之檢討與建議——兼論金融機構合併法,月旦法學雜誌,第68期,2001年1月。
2. 王志誠,公司分割之立法取向與課題(上),証券暨期貨管理雜誌,19卷11期,2001年11月。
3. 王志誠,公司分割之立法取向與課題(下),證券暨期貨管理,19卷12期,2001年12月。
4. 王志誠,公司分割之立法取向與課題,月旦法學雜誌,第76期,2001年9月。
5. 王志誠,公司分割法制之基礎構造 ─ 兼評「金融控股公司法草案」之公司分割法制,國立台灣大學法學論叢,31卷4期,2002年7月 。
6. 王志誠,企業併購法制之基礎構造,中正大學法學集刊,第四期,2001 年。
7. 王志誠,企業組織再造法制之適用與檢討——金融法與企業法之交錯與接軌,月旦法學雜誌,第85期,2002年6月。
8. 杜宜靜,企業組織再造與公司分割制度-以日本公司分割制度之研究為中心,月旦法學雜誌,第81期,2002年2月。
9. 林國全,公司債之整體債務性,月旦法學雜誌,第74期,2001年7月。
10. 林國全,反對合併股東之股份收買請求權,月旦法學雜誌,第52期,1999年9月。
11. 洪令家,從美國法看揭穿公司面紗原則在我國之實踐,中正財經法學,第8期,2014年1月。
12. 洪秀芬,控制公司使從屬公司為不利益經營之補償及賠償責任範圍之判斷,月旦法學教室,第119期,2012年9月。
13. 洪秀芬、朱德芳,關係企業債權人保護之發展趨勢:以揭穿公司面紗為核心,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第43卷第3期,2014年9月。
14. 胡韶雯,從「揭穿公司面紗」到「衡平居次(深石)原則」——談我國關係企業法之英文學習,月旦法學教室,第114期,2012年4月。
15. 郭大維,股東有限責任與否認公司法人格理論——「揭穿公司面紗原則」之探討,中正財經法學,第七期,2013年7月。
16. 郭大維,論反向揭穿公司面紗原則——從臺灣高等法院100年度中上字第91號民事判決談起,月旦財經法雜誌,第33期,2013年11月。
17. 陳洸岳,清償是否適用債權人撤銷權?,月旦法學教室,第152期,2015年6月。
18. 陸君卿,公司分割在企業重組架構下的法律問題-以併購三法為中心-,證交資料,第537期,2007年1月。
19. 黃銘傑,企業併購法之檢討與省思(下),月旦法學雜誌,第97期,2003年6月。
20. 廖大穎,關係企業之法規範與公司治理,中正財經法學,第6卷,2013年1月。
三、學位論文
1. 李依蓉,論公司分割制度,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2. 林哲彥,公司合併之研究─以合併契約之效力及債權之保護為中心,文化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3. 陳彥竹,控股公司之創設及其債權人保護,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貳、日文部分
(依筆畫數排序)
一、書籍
1. 上柳克郎、鴻常夫編,新版注釋會社法第四補卷平成9年改正,有斐閣,2000年。
2. 土岐敦司、邊見紀男編,濫用的會社分割,商事法務,2013年。
3. 大隅健一郎,會社法の諸問題(新版),有信堂高文社,1983年。
4. 大隅健一郎、今井宏,會社法論・上,第三版,有斐閣,1991年。
5. 大隅健一郎、今井宏著,會社法論中卷 第3版,有斐閣,1991年。
6. 山本克己等編,新破產法の理論と實務,判例タイムズ社,2008年。
7. 川村正幸、布井千博編,新しい會社法制の理論と實務,經濟法令研究會,2006年。
8. 中田裕康,債權總論,岩波書店,2008年。
9. 井上和彥,法人格否認の法理,千倉書房,1984年。
10. 伊藤真,破產法・民事再生法,第二版,有斐閣,2009年。
11. 江頭憲治郎,株式會社法,有斐閣,第四版,2011年。
12. 江頭憲治郎,會社法コンメンタール1,總則・設立1,商事法務,2008年。
13. 江頭憲治郎,會社法人格否認の法理,東京大學出版社,1980年。
14. 江頭憲治郎、門口正人,會社法大系1 會社法制・會社概論・設立,第1版,青林書院,2009年。
15. 竹內昭夫、龍田節編,現代企業法講座(1),東京大學出版會,1984年。
16. 佐藤岩昭,詐害行為取消權の理論,東京大學,2001年。
17. 岩原紳作、小松岳志編,會社法施行5年理論と實務の現狀と課題(ジュリスト增刊),有斐閣,2011年。
18. 武井一浩、平林素子,會社分割の實務,商事法務研究會,2000年。相澤哲等編著,論點解說新・會社法,商事法務,2006年。
19. 能見善久,加藤新太郎,論點體系判例民法4債權總論,第一法規株式會社,2009年。
20. 森・濱田松本法律事務所編 ; 菊地伸等著,組織再編,中央經濟社,2010年。
21. 森本滋等編,會社法コンメンタール17-組織變更,合併,會社分割,株式交換等,商事法務,2010年。
22. 森本滋編,商法總則講義,成文堂,第3版,2007年。
23. 森本滋等編,會社法コンメンタール18——組織變更,合併,會社分割,株式交換等(2),商事法務,2010年。
24. 飯原一乘,詐害行為取消訴訟,悠々社,頁110,2006年。
25. 奧田昌道,債權總論(增補版),悠々社,1992年。
26. 鈴木忠一、三ヶ月章編,新・實務民事訴訟講座(5)會社訴訟・特許訴訟,日本評論社,1969年。
27. 鈴木忠一、 三ケ月章編,新・實務民事訴訟講座(7),日本評論社,1982年。
28. 鈴木忠一編,會社と訴訟(上): 松田判事在職四十年記念,有斐閣,1968年。
29. 稻葉威雄等編,實務相談株式會社法(新訂版)五卷,商事法務研究會,1992年。
30. 彌永真生,會社法の實踐 トピックス24,日本評論社,2009年。
31. 鴻常夫,商法總則,第5版,弘文堂,1999年。
二、期刊
1. 大塚龍兒,營業讓渡と取引の安全,金融判例時報,565號,1979年。
2. 山下真弘,商號續用のある營業讓受人の責任——債權者保護の視點から,立命館法學,256號,1997年。
3. 中西敏和,企業組織再編の手法とその對應(下),商事法務,1627號,2002年4月。
4. 井上聰,濫用的會社分割における問題の本質,金融法務事情,1903號,2010年8月。
5. 元芳哲郎、豐田愛美,會社分割と法人格否認の法理,判例タイムズ,1369號,2012年6月。
6. 元芳哲郎、豐田愛美,會社分割と會社法22條1項類推適用,判例タイムズ,1369號,2012年6月。
7. 內田博久,倒產狀態において行われる會社分割の問題點,金融法務事情,1902號,2010年7月。
8. 片木晴彥,法人格否認の法理,法學教室,367號,2011年4月 。
9. 片木晴彥,新設分割において,新設會社が法人格否認の法理により分割會社と同樣の責任を負うとされた事例,私法判例リマークス,44號,2012年。
10. 片木晴彥,會社分割と會社法22條の類推適用,法學教室,371號,2011年8月。
11. 北村雅史,濫用的會社分割と詐害行為取消權〔上〕——最判平成二四年一〇月一二日を踏まえて——,商事法務,1990期, 2013年2月。
12. 田中亘,債務の履行の見込みのない會社分割が無效とされた事例,ジュリスト,1327期,2007年2月。
13. 田中誠二,法人格否認法理再論,商事法務,885號,1980年9月。
14. 穴戶善一,合名會社・合資會社・日本版LLC,ジュリスト,1267號,2004年5月。
15. 伊藤真,會社分割と倒產法理との交錯,NBL,968號,2012年,23頁-24頁。
16. 伊藤靖史,ゴルフ場經營會社の事業讓渡・會社分割と預託金返還請求,法學教室,358號,2010年7月。
17. 伊藤靖史,京都地判平成11年4月15日金融・商事判例1068號3頁判批,商事法務,1649號,2002年12月。
18. 吉本健一,高松高判平成5年8月3日判例タイムズ54號270頁判批,商事法務,1451號,1997年。
19. 有賀文宣,無對價分割の適格分割型該當の可否,會計・監察ジャーナル,623號,2007年6月。
20. 坂本三郎等,平成二六年改正會社法の解說[Ⅸ・完],商事法務,2049號,2014年11月。
21. 岡正晶,濫用的會社分割,ジュリスト,1437號,2012年2月。
22. 岡伸浩,濫用的会社分割と民事再生手続,NBL,922号,2010年2月。
23. 松下淳一,濫用的會社分割についての覺書,事業再生と債權管理,138號,2012年10月。
24. 松中學,詐害行為取消と法人格否認の法理,法學セミナー,695號,2012年12月。
25. 法務省民事局参事官室,会社法制の見直しに関する中間試案の補足説明,商事法務,1952期,2011年12月。
26. 近藤光男,營業讓渡に関する一考察,神戶法學年報,3號,1987年。
27. 金融法委員會,濫用的會社分割に係る否認要件とその效果についての中間論點整理,金融法務事情,1996號,2014年。
28. 後藤元,商法總則——商號・營業讓渡・商業使用人を中心に,NBL,935號,2010年8月。
29. 相澤哲,郡谷大輔,定款の変更、事業の譲渡等、解散・清算,商事法務,1747號,2005年11月。
30. 相澤哲、細川充,新會社法の解說(14)組織再編行為(上),商事法務,1752號,2005年12月。
31. 相澤哲、細川充,新會社法の解說(15)組織再編行為(下),商事法務,1753號,2005年12月。
32. 原田晃治,會社分割法制の創設について[上]——平成一二年改正商法の解說,商事法務,1563號,2000年6月。
33. 原田晃治,會社分割法制の創設について[中]——平成一二年改正商法の解說——,商事法務,1565號,2000年7月。
34. 原田晃治,會社分割法制の創設について[下]——平成一二年改正商法の解說,商事法務,1566號,2000年7月。
35. 神作裕之,會社分割における「營業」の意義,法學教室,243期,2000年12月。
36. 神作裕之,濫用的社會分割と詐害行為取消權(上)——東京高判平成二二年一〇月二七日を素材として——,商事法務,1924號,2011年2月。
37. 神作裕之,濫用的會社分割と詐害行為取消權(下)——東京高判平成二二年一〇月二七日を素材として——,商事法務,1925號,2011年3月。
38. 神作裕之、三上徹,商法學者が考える濫用的會社分割問題——會社分割法制のなかで,できる限りの手當を望みたい,金融法務事情,1924號,2011年6月。
39. 郡谷大輔,詐害的な會社分割における債權者の保護,商事法務,1982號,2012年11月。
40. 高瀨保守,判例展望民事法(18)法人格否認の法理——その現狀と課題,判例タイムズ,1179號,2005年7月。
41. 得津晶,最高裁判所民事判例研究 民集五八卷二號「判批」,法學協會雜誌,124卷5號,2007年5月。
42. 得津晶,會社分割等における債權者の保護,商事法務,2065號,2015年4月。
43. 得津晶,會社法22條1項類推適用は詐害讓渡法理か?——會社分割の場合(最三判平成20.6.10),NBL,888號,2008年9月。
44. 淺田隆,公司分割を對象とする詐害行為取消權の行使を肯定した判決の檢討,NBL,939號,2010年10月。
45. 清水真希子,商號續用責任——事業(營業)讓渡における債權者保護,法學教室,384期,2012年9月。
46. 森本滋,法人格の否認,別冊ジュリスト,205號,2011年9月。
47. 森本滋,會社分割制度と債權者保護——新設分割 を利用した事業再生と關聯して,金融法務事情,1923號,2011年6月。
48. 黑木和彰、川口珠青,濫用的會社分割をめぐる問題點,金融法務事情,1902號,2010年7月。
49. 落合誠一,商號續用營業讓受人の責任,法學教室,285號,2004年6月。
50. 稻葉威雄,法務省令の問題點——組織再編に關聯して,ジュリスト,1315期,2006年7月。
51. 蓮井良憲,法人格否認の法理等,民商法雜誌,61卷6號,1970年3月。
52. 蓮井良憲,會社法人格の否認,ジュリスト,451號,1970年6月。
53. 彌永真生,株式会社の新設分割と詐害行為取消し——東京高判平22.10.27を契機として,金融法務事情,1910號,2010年11月。
54. 彌永真生,會社分割と法人格否認——會社法判例速報東京地判平成22.7.22,ジュリスト,1418號,2011年3月。
55. 彌永真生,會社分割無效の訴えの原告適格,商事法務,1936號,2011年7月。
56. 藤原俊雄,株式會社の組織再編等と會社法22條1項の類推適用,判例時報,2098號,2011年2月。
57. 難波孝一,會社分割の濫用を巡る諸問題,判例タイムズ,1337號,2011年2月。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