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學位論文
文章檢視/開啟
書目匯出
-
題名 核能安全緊急應變宣導政策網絡中里長的角色分析
The Role Analysis of the Chief of Village in Policy Advocacy Network of the Nuclear Safety Emergency Response作者 黃志宏
Huang, Chih Hung貢獻者 黃東益
Huang, Tong Yi
黃志宏
Huang, Chih Hung關鍵詞 里長
核能安全
政策網絡
緊急應變宣導
社會網絡分析
Chief of Village
Nuclear Safety
Policy Networks
Emergency Response Propaganda
Social Network Analysis日期 2015 上傳時間 3-八月-2015 13:33:56 (UTC+8) 摘要 網絡是一個依據人與人之間的互動關係所建構出來的,它即是形成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而政策網絡則是從網絡的生活環境概念化,進而系統化的分析方法,是較傳統分析方法更有彈性的分析架構。在現在的社會中,想要製造對立的關係很容易,想要挑出他人的問題也是容易的,但是如何促使人們溝通呢?在這個民眾對政府信任低落的時代,社會上的急需解決的公共議題卻未見減少,若里長能發揮一個更作為連結政府和民眾之間溝通的良好媒介,發揮其作為中介樞紐的功能。本研究更期許里長在核子事故緊急應變的政策宣導中,是一個能讓民眾和政府之間的溝通更為順暢的角色。透過政策網絡中的社會網絡分析方法,嘗試去解析在核二廠周遭地區的里長,他們在緊急應變網絡中所擁有的角色、地位及其對網絡的影響,並進一步提出改善當前緊急應變宣導僵化的困境。本研究透過社會網絡分析的中介性分析結果,發現雖然在緊急應變宣導的政策網絡中,里長確實擁有強大的動員能量,更在網絡中有無法抹煞的影響力,但里長卻並非網絡的單一中介核心,在地方上的緊急應變宣導網絡中,形成了多元的中介核心,這些網絡參與者或因為公務上的正式關係,或因為掌握核能的專業知識,因此,各自在網絡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若核子事故發生時,這些參與者又會形成環環相扣的宣導和疏散系統,缺一不可。故本研究認為里長的角色,確實會對緊急應變宣導產生不同層面的影響,里長在網絡中也具有相當深厚的稟賦,但更多時候里長只是消極的在執行。最後本研究彙整出不同受訪者的意見,歸納出了兩個方向性不同的建議,期望負責緊急應變宣導的單位能重新省思這些根本性的問題:第一,只有讓民眾真正的體驗過,體驗才會轉換成有價值的經驗和記憶;第二,對於緊急應變宣導的結構性省思,政府擁有的人力、資源和時間有限,政府官員相較於民眾是否是更需要宣導的群體? 參考文獻 王光旭(2002)。制度、網絡與政策產出-台中工業區聯外道路案之個案研究。東海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臺中。王光旭(2005)。政策網絡研究在公共行政領域中的核心地位與方法錯位。政策研究學報,(5),61-102。王光旭、熊瑞梅(2014)。運用網絡分析探討政策掮客在政策過程中的角色:以解嚴前後台中市都市發展為分析案例。調查研究—方法與應用,(31),31-88。王明輝(2014)。社區動員機制之探討:以社區中介團體為分析的策略點。庶民文化研究,(9),42-67。王皓平(2010)。里長的在地公共角色。2013年10月30日,取自:http://www.npf.org.tw/post/1/8272。王熙哲、丁耀民(2008)。人際關係網路對虛擬社群使用意願的影響。資訊管理學報,5(1),53-72。丘昌泰(1998)。政策科學之理論與實際─美國與台灣經驗(初版)。五南圖書:台北。史美強(2005)。制度、網絡與府際治理(初版)。台北:元照。史美強、王光旭(2008)。台灣府際財政治理的競合關係 一個網絡分析的實證研究。公共行政學報,(28),39-83。任慶宗、劉士銘、尹靖遠(2005年6月)。網絡中心性與知識創新-知識資本之中介效果。第三屆『管理思維與實務』學術研討會,臺北。全國法規資料庫(2011)。行政執行法。2015年5月30日,取自: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A0030023。朱鎮明(2005)。政策網絡中協力關係的成效:理論性的探討。公共行政學報,(17),113-158。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2014a)。103年核安第20號演習總結報告。2015年2月25日,取自:http://www.aec.gov.tw/緊急應變/政府平時準備/演習/核安演習/103年核安演習--5_43_154_903_2357.html。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2014b)。103年核安第20號演習實兵演練手冊。2015年2月25日,取自:http://www.aec.gov.tw/緊急應變/政府平時準備/演習/核安演習/103年核安演習--5_43_154_903_2357.html。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2014c)。103年度新北市核子事故緊急應變計劃區民眾防護行動逐里溝通教育宣傳暨逐里疏散演練活動報告。2015年5月2日,取自:http://www.aec.gov.tw/webpage/control/emergency/files/train_5-103_14.pdf。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2015)。緊急應變計畫區。2015年5月2日,取自:http://www.aec.gov.tw/%E7%B7%8A%E6%80%A5%E6%87%89%E8%AE%8A/%E6%94%BF%E5%BA%9C%E5%B9%B3%E6%99%82%E6%BA%96%E5%82%99/%E6%95%B4%E5%82%99/%E7%B7%8A%E6%80%A5%E6%87%89%E8%AE%8A%E8%A8%88%E7%95%AB%E5%8D%80--5_43_155_898.html。余致力、毛壽龍、陳敦源、郭昱瑩(2007)。公共政策(初版)。智勝文化:台北。呂季蓉(2007)。地方派系、社會運動與環境治理:以八輕在雲、嘉設廠決策分析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系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臺北。呂偉麟(2013)。教會系統對原鄉防救災影響之研究─以高雄市桃源區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臺北。林鈺珊(2013)。里長的跨領域研究。國立中央大學產業經濟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桃園。施純寬(2005)。核能安全相關科技人才培訓計畫。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編號:NSC94-NU-7007-002),未出版。洪嘉仁、王士榮(2008)。臺北縣升格為準直轄市之探討。南亞學報,(28),303-318。紀俊臣(1994)。台北都會區建設體制與民眾參與。臺北:馬陵。紀俊臣、林怡均(2007)。檢視政策網絡的應用。公共事務評論,8(1),31-46。唐芷菁、王俊程(2005)。以SNA社群觀點分析網路口耳相傳與產品銷售相關性之探索性研究─以手機產品為例。第十六屆國際資訊管理學術研討會,臺北。秦立林(2007)。土石流災害下行動弱勢族群疏散避難決策行為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地政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臺北。馬財專、孫澤弘(2011)。台灣勞工退休金條例政策發展過程之研究-政策網絡的初步考察。人文暨社會科學期刊,7(1),1-13。康文聰(2008)。台灣二次金改的政策網絡與關鍵時刻。中華行政學報,(5),105-122。張倩雯(2008)。地方治理與觀光政策網絡-以台中縣觀光政策為例。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臺北。張家聲、陳士嫻(2007)。創業家社會網絡行為之質性研究。創業管理研究,2(4),1-24。張惠蓉(2002年6月)。如何研究網路社群?─介紹網絡分析。中華傳播學會2002年研討會,臺北。張燕羣(2011)。村里長產生方式與村里功能之研究-以臺中縣神岡鄉之分析。東海大學公共事務學系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臺中。梁世武(2014)。核能安全民意調查之執行與研析。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編號:103-2623-E-128-001-NU),未出版。許敏娟(2004)。台北市里長改革政策制定過程之研究。世新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臺北。陳世榮(譯)(2013)。社會網絡分析方法:UCINET的應用(初版)(Robert A. Hanneman, Mark Riddle原著)。高雄:巨流。陳向明(2011)。社會科學質的研究(16版)。臺北:五南出版。陳盈秀(2007)。里長的角色定位與服務態度之相關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高雄。陳美惠、李來錫、王相華、蘇倍以(2008)。以社會網絡分析法進行社區生態旅遊發展之研究─以社頂部落的共識凝聚為例。中華林學季刊,41(2),221-236。陳清河(2004)。政府公關與行銷--從政策宣導與媒體效評估的再思考。T&D飛訊,(25),1-11。陳敦源、劉宜君、蕭乃沂、林昭吟(2011)。政策利害關係人指認的理論與實務:以全民健保改革爲例。國家與社會,(10),1-65。湯京平、邱崇原(2007)。多元民主、政治吸納與政策回應:從台鹼汚染案檢視台灣環保公益團體的政策角色。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19(1),93-127。黃仁俊(1999)。政策網絡中弱勢團體的地位和影響--以原住民參與能丹國家公園設置之規劃過程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系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臺北。黃俊英(2011)。整合性行銷溝通─強化政策宣導與溝通的利器。文官制度季刊,3(2),1-32。黃柏榕(2011)。貓空纜車興建之政策形成過程研究:政策網絡觀點。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臺北。新北市政府消防局(2011)。新北市消防政策規劃報告書。2015年5月2日,取自:http://epaper.tpf.gov.tw/downloads/政策規劃報告書.pdf。新北市政府消防局(2014)。新北市政府103年核子事故區域民眾防護行動逐里教育宣導暨疏散演練演習作業手冊。新北市:新北市政府消防局。楊永年(2011)。核能公共參與與溝通機制之研究-以核三廠為例-核能安全體系之研究(II)。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編號:NSC100-3113-P006-009),未出版。楊清田、林立夫(2011)。由日本福島事件之啟示,省思核能安全之強化。前瞻科技與管理,1(2),41-53。葉昌憲(2011)。心臟外科醫師知識分享網絡之結構分析:社會網絡方法之應用。臺灣大學健康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臺北。熊瑞梅、王光旭(2012)。政策網絡中的對偶互動及其解釋因素:以台中市都市發展政策的菁英網絡為例,1986-1922。政治科學論叢,(51),1-50。趙永茂(2005)。里的定位以及與區、社區發展協會的關係。中國地方自治,58(11),3-13。劉宜君(2001)。我國全民健康保險政策分析:國家機關自主性與政策網絡的觀點。空大行政學報,(11),161-211。劉宜君(2007)。政策參與與政府再造-談政策網絡的概念與類型。2013年10月30日,取自:http://www.npf.org.tw/post/2/925。劉宜君、陳敦源(2007)。新制度主義與政策網絡應用於府際關係之研究:地方政府分擔健保費爭議之案例分析。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11(1),1-51。鄧文蕙(2011)。桃園地區三級旱災彈性調度供水之政策網絡分析。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臺北。魯俊孟、羅奕麟(2008)。科學園區開發案之政策網絡分析-以中科三期后里基地開發案為例。公共政策與地方治理─地方自治論文集,161-186。薛燕婉、劉鴻鳴、施純寬(2009)。原子能管制人才培訓研究規畫─子計畫一:原子能管制人才培訓─核能安全與輻射安全(I)。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編號:NSC 98-2623-E-007-001-NU),未出版。謝呈祥(2008)。里長治理網絡之建構與發展。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臺北。謝敏鋒(2005)。里長角色之研究:以臺北市松山區東榮里為例。國立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臺北。龐寶璽(2006)。企業人力資源跨部門服務角色與服務績效關係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博士學位論文,未出版:桃園。Benson, J. K. (1982). A Framework for Policy Analysis. In David L. Rogers and David A. (Ed.), Interorganizational Coordination: Theory, Research and Implementation (pp. 137-176). Ames: Iowa Stata University.Dowding K. (1995). Model or Metaphor? A Critical review of the Policy Nework Approach. Politcial Studies, 43(sup. 1), 136-158.Faust, K. (1997). Centrality in affiliation networks. Social Networks, 19, 157-191.Freeman, J. L. (1955). The Political Process: Executive Bureau-Legislantive Committee Relations. New York: Doubleday.Knoke, D. (1994). Political Networks: The Structural Perspectiv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Knoke, D., & J. H. Kuklinski (1992).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California: Sage.Laumann, E. O., & Knoke D. (1987). The Organizational State: Social Choice in National Policy Domains. Wisconsin: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Laumann, E. O., & F. U. Pappi (1976). Networks of Collective Action: A Perspective on Community Influence System. New York: Academic Press.Marsh, D. & R. A. W. Rhodes (1992). Policy Communities and Issues Networks: Beyond Typology. In R. A. W. Rhodes & David Marsh (Ed.), Policy Networks in British Government (pp. 249-268) Oxford: Clarendon Press.Marsh, D. (Eds.). (1998). Comparing Policy Networks. Philadelphia: Open University Press.Marsh, D., & M. Smith. (2000). Understanding policy networks towards a dialectical approach. Political Studies, 48, 4-21.Martin, B. & R. Mayntz (Eds.). (1991). Policy Networks: Empirical Evidence and Theoretical Considerations. Boulder: Westview.McFarland, A. S. (1987). Interest Group and Theories of Power in America. British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17(1), 129-147.Read, M. D. (1992). Policy Networks and Issue Networks: The Politics of Smoking. In R. A. W. Rhodes & D. Marsh (Eds.), Policy Networks in British Government. Oxford: Clarendon Press.Rhodes, R. A. W. (1981). Control and Power in Central-local Government Relations. Farnborough: Gower.Rhodes, R. A. W. (1996). The New Governance: Governing with Government. Political Studies, 44, 652-667.Rhodes, R. A. W. (1997). Understanding Governance: Policy Network, Governance, Reflexivity and Accountability. Buckingham, UK: Open University Press.Rhodes, R. A. W. (2002). Putting People Back into Networks. Australi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37(3), 399-416.Richardson, J. J. & A. G. Jordan (1979). Governing Under Pressure: The Policy Process in a Post-Parliamentary Democracy. Oxford: Robertson.Saward, M. (1992). Policy Civil Nuclear in Britain. In R. A. W. Rhodes & D. Marsh (Eds.), Policy Networks in British Government (pp. 79-125). Oxford: UK Clarendon Press.Wilks, S., & M. Wright (Eds.). (1987). Comparative Government-Industry Relations: Western Europe, the United States, and Japan. Oxford: Clarendon. 描述 博士
國立政治大學
公共行政研究所
100256007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0256007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黃東益 zh_TW dc.contributor.advisor Huang, Tong Yi en_US dc.contributor.author (作者) 黃志宏 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作者) Huang, Chih Hung en_US dc.creator (作者) 黃志宏 zh_TW dc.creator (作者) Huang, Chih Hung en_US dc.date (日期) 2015 en_US dc.date.accessioned 3-八月-2015 13:33:56 (UTC+8) - dc.date.available 3-八月-2015 13:33:56 (UTC+8) -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3-八月-2015 13:33:56 (UTC+8) - dc.identifier (其他 識別碼) G0100256007 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77259 - dc.description (描述) 博士 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 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公共行政研究所 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0256007 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網絡是一個依據人與人之間的互動關係所建構出來的,它即是形成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而政策網絡則是從網絡的生活環境概念化,進而系統化的分析方法,是較傳統分析方法更有彈性的分析架構。在現在的社會中,想要製造對立的關係很容易,想要挑出他人的問題也是容易的,但是如何促使人們溝通呢?在這個民眾對政府信任低落的時代,社會上的急需解決的公共議題卻未見減少,若里長能發揮一個更作為連結政府和民眾之間溝通的良好媒介,發揮其作為中介樞紐的功能。本研究更期許里長在核子事故緊急應變的政策宣導中,是一個能讓民眾和政府之間的溝通更為順暢的角色。透過政策網絡中的社會網絡分析方法,嘗試去解析在核二廠周遭地區的里長,他們在緊急應變網絡中所擁有的角色、地位及其對網絡的影響,並進一步提出改善當前緊急應變宣導僵化的困境。本研究透過社會網絡分析的中介性分析結果,發現雖然在緊急應變宣導的政策網絡中,里長確實擁有強大的動員能量,更在網絡中有無法抹煞的影響力,但里長卻並非網絡的單一中介核心,在地方上的緊急應變宣導網絡中,形成了多元的中介核心,這些網絡參與者或因為公務上的正式關係,或因為掌握核能的專業知識,因此,各自在網絡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若核子事故發生時,這些參與者又會形成環環相扣的宣導和疏散系統,缺一不可。故本研究認為里長的角色,確實會對緊急應變宣導產生不同層面的影響,里長在網絡中也具有相當深厚的稟賦,但更多時候里長只是消極的在執行。最後本研究彙整出不同受訪者的意見,歸納出了兩個方向性不同的建議,期望負責緊急應變宣導的單位能重新省思這些根本性的問題:第一,只有讓民眾真正的體驗過,體驗才會轉換成有價值的經驗和記憶;第二,對於緊急應變宣導的結構性省思,政府擁有的人力、資源和時間有限,政府官員相較於民眾是否是更需要宣導的群體?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1第一節 研究背景 1第二節 研究目的及動機 6第三節 研究問題 8第二章 文獻回顧 11第一節 政策網絡的發展 11第二節 政策網絡研究的分歧 17第三節 政策網絡在我國的發展 24第三章 研究設計 35第一節 研究流程與架構 35第二節 研究範圍 37第三節 研究方法 43第四節 資料分析方法 46第四章 我國核子事故緊急應變宣導的現況 49第一節 不同層級的緊急應變活動對宣傳效果產生的影響 49第二節 當前核子事故緊急應變宣導的困難及可能的解決途徑 63第五章 里長之角色分析及網絡分析 81第一節 里長在網絡中的角色和定位 81第二節 建構我國當前核子事故緊急應變宣導的網絡圖像 107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123第一節 研究發現 123第二節 研究建議 129第三節 研究限制 133參考文獻 135附錄一 利害關係人指認表 142附錄二 訪談提綱 144附錄三 正式和非正式關係網絡矩陣 145附錄四 專業知識諮詢關係網絡矩陣 147 zh_TW dc.format.extent 2359512 bytes -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0256007 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里長 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核能安全 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政策網絡 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緊急應變宣導 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社會網絡分析 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Chief of Village 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Nuclear Safety 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Policy Networks 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Emergency Response Propaganda 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en_US dc.title (題名) 核能安全緊急應變宣導政策網絡中里長的角色分析 zh_TW dc.title (題名) The Role Analysis of the Chief of Village in Policy Advocacy Network of the Nuclear Safety Emergency Response 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 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光旭(2002)。制度、網絡與政策產出-台中工業區聯外道路案之個案研究。東海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臺中。王光旭(2005)。政策網絡研究在公共行政領域中的核心地位與方法錯位。政策研究學報,(5),61-102。王光旭、熊瑞梅(2014)。運用網絡分析探討政策掮客在政策過程中的角色:以解嚴前後台中市都市發展為分析案例。調查研究—方法與應用,(31),31-88。王明輝(2014)。社區動員機制之探討:以社區中介團體為分析的策略點。庶民文化研究,(9),42-67。王皓平(2010)。里長的在地公共角色。2013年10月30日,取自:http://www.npf.org.tw/post/1/8272。王熙哲、丁耀民(2008)。人際關係網路對虛擬社群使用意願的影響。資訊管理學報,5(1),53-72。丘昌泰(1998)。政策科學之理論與實際─美國與台灣經驗(初版)。五南圖書:台北。史美強(2005)。制度、網絡與府際治理(初版)。台北:元照。史美強、王光旭(2008)。台灣府際財政治理的競合關係 一個網絡分析的實證研究。公共行政學報,(28),39-83。任慶宗、劉士銘、尹靖遠(2005年6月)。網絡中心性與知識創新-知識資本之中介效果。第三屆『管理思維與實務』學術研討會,臺北。全國法規資料庫(2011)。行政執行法。2015年5月30日,取自: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A0030023。朱鎮明(2005)。政策網絡中協力關係的成效:理論性的探討。公共行政學報,(17),113-158。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2014a)。103年核安第20號演習總結報告。2015年2月25日,取自:http://www.aec.gov.tw/緊急應變/政府平時準備/演習/核安演習/103年核安演習--5_43_154_903_2357.html。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2014b)。103年核安第20號演習實兵演練手冊。2015年2月25日,取自:http://www.aec.gov.tw/緊急應變/政府平時準備/演習/核安演習/103年核安演習--5_43_154_903_2357.html。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2014c)。103年度新北市核子事故緊急應變計劃區民眾防護行動逐里溝通教育宣傳暨逐里疏散演練活動報告。2015年5月2日,取自:http://www.aec.gov.tw/webpage/control/emergency/files/train_5-103_14.pdf。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2015)。緊急應變計畫區。2015年5月2日,取自:http://www.aec.gov.tw/%E7%B7%8A%E6%80%A5%E6%87%89%E8%AE%8A/%E6%94%BF%E5%BA%9C%E5%B9%B3%E6%99%82%E6%BA%96%E5%82%99/%E6%95%B4%E5%82%99/%E7%B7%8A%E6%80%A5%E6%87%89%E8%AE%8A%E8%A8%88%E7%95%AB%E5%8D%80--5_43_155_898.html。余致力、毛壽龍、陳敦源、郭昱瑩(2007)。公共政策(初版)。智勝文化:台北。呂季蓉(2007)。地方派系、社會運動與環境治理:以八輕在雲、嘉設廠決策分析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系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臺北。呂偉麟(2013)。教會系統對原鄉防救災影響之研究─以高雄市桃源區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臺北。林鈺珊(2013)。里長的跨領域研究。國立中央大學產業經濟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桃園。施純寬(2005)。核能安全相關科技人才培訓計畫。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編號:NSC94-NU-7007-002),未出版。洪嘉仁、王士榮(2008)。臺北縣升格為準直轄市之探討。南亞學報,(28),303-318。紀俊臣(1994)。台北都會區建設體制與民眾參與。臺北:馬陵。紀俊臣、林怡均(2007)。檢視政策網絡的應用。公共事務評論,8(1),31-46。唐芷菁、王俊程(2005)。以SNA社群觀點分析網路口耳相傳與產品銷售相關性之探索性研究─以手機產品為例。第十六屆國際資訊管理學術研討會,臺北。秦立林(2007)。土石流災害下行動弱勢族群疏散避難決策行為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地政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臺北。馬財專、孫澤弘(2011)。台灣勞工退休金條例政策發展過程之研究-政策網絡的初步考察。人文暨社會科學期刊,7(1),1-13。康文聰(2008)。台灣二次金改的政策網絡與關鍵時刻。中華行政學報,(5),105-122。張倩雯(2008)。地方治理與觀光政策網絡-以台中縣觀光政策為例。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臺北。張家聲、陳士嫻(2007)。創業家社會網絡行為之質性研究。創業管理研究,2(4),1-24。張惠蓉(2002年6月)。如何研究網路社群?─介紹網絡分析。中華傳播學會2002年研討會,臺北。張燕羣(2011)。村里長產生方式與村里功能之研究-以臺中縣神岡鄉之分析。東海大學公共事務學系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臺中。梁世武(2014)。核能安全民意調查之執行與研析。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編號:103-2623-E-128-001-NU),未出版。許敏娟(2004)。台北市里長改革政策制定過程之研究。世新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臺北。陳世榮(譯)(2013)。社會網絡分析方法:UCINET的應用(初版)(Robert A. Hanneman, Mark Riddle原著)。高雄:巨流。陳向明(2011)。社會科學質的研究(16版)。臺北:五南出版。陳盈秀(2007)。里長的角色定位與服務態度之相關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高雄。陳美惠、李來錫、王相華、蘇倍以(2008)。以社會網絡分析法進行社區生態旅遊發展之研究─以社頂部落的共識凝聚為例。中華林學季刊,41(2),221-236。陳清河(2004)。政府公關與行銷--從政策宣導與媒體效評估的再思考。T&D飛訊,(25),1-11。陳敦源、劉宜君、蕭乃沂、林昭吟(2011)。政策利害關係人指認的理論與實務:以全民健保改革爲例。國家與社會,(10),1-65。湯京平、邱崇原(2007)。多元民主、政治吸納與政策回應:從台鹼汚染案檢視台灣環保公益團體的政策角色。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19(1),93-127。黃仁俊(1999)。政策網絡中弱勢團體的地位和影響--以原住民參與能丹國家公園設置之規劃過程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系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臺北。黃俊英(2011)。整合性行銷溝通─強化政策宣導與溝通的利器。文官制度季刊,3(2),1-32。黃柏榕(2011)。貓空纜車興建之政策形成過程研究:政策網絡觀點。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臺北。新北市政府消防局(2011)。新北市消防政策規劃報告書。2015年5月2日,取自:http://epaper.tpf.gov.tw/downloads/政策規劃報告書.pdf。新北市政府消防局(2014)。新北市政府103年核子事故區域民眾防護行動逐里教育宣導暨疏散演練演習作業手冊。新北市:新北市政府消防局。楊永年(2011)。核能公共參與與溝通機制之研究-以核三廠為例-核能安全體系之研究(II)。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編號:NSC100-3113-P006-009),未出版。楊清田、林立夫(2011)。由日本福島事件之啟示,省思核能安全之強化。前瞻科技與管理,1(2),41-53。葉昌憲(2011)。心臟外科醫師知識分享網絡之結構分析:社會網絡方法之應用。臺灣大學健康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臺北。熊瑞梅、王光旭(2012)。政策網絡中的對偶互動及其解釋因素:以台中市都市發展政策的菁英網絡為例,1986-1922。政治科學論叢,(51),1-50。趙永茂(2005)。里的定位以及與區、社區發展協會的關係。中國地方自治,58(11),3-13。劉宜君(2001)。我國全民健康保險政策分析:國家機關自主性與政策網絡的觀點。空大行政學報,(11),161-211。劉宜君(2007)。政策參與與政府再造-談政策網絡的概念與類型。2013年10月30日,取自:http://www.npf.org.tw/post/2/925。劉宜君、陳敦源(2007)。新制度主義與政策網絡應用於府際關係之研究:地方政府分擔健保費爭議之案例分析。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11(1),1-51。鄧文蕙(2011)。桃園地區三級旱災彈性調度供水之政策網絡分析。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臺北。魯俊孟、羅奕麟(2008)。科學園區開發案之政策網絡分析-以中科三期后里基地開發案為例。公共政策與地方治理─地方自治論文集,161-186。薛燕婉、劉鴻鳴、施純寬(2009)。原子能管制人才培訓研究規畫─子計畫一:原子能管制人才培訓─核能安全與輻射安全(I)。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編號:NSC 98-2623-E-007-001-NU),未出版。謝呈祥(2008)。里長治理網絡之建構與發展。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臺北。謝敏鋒(2005)。里長角色之研究:以臺北市松山區東榮里為例。國立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臺北。龐寶璽(2006)。企業人力資源跨部門服務角色與服務績效關係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博士學位論文,未出版:桃園。Benson, J. K. (1982). A Framework for Policy Analysis. In David L. Rogers and David A. (Ed.), Interorganizational Coordination: Theory, Research and Implementation (pp. 137-176). Ames: Iowa Stata University.Dowding K. (1995). Model or Metaphor? A Critical review of the Policy Nework Approach. Politcial Studies, 43(sup. 1), 136-158.Faust, K. (1997). Centrality in affiliation networks. Social Networks, 19, 157-191.Freeman, J. L. (1955). The Political Process: Executive Bureau-Legislantive Committee Relations. New York: Doubleday.Knoke, D. (1994). Political Networks: The Structural Perspectiv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Knoke, D., & J. H. Kuklinski (1992).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California: Sage.Laumann, E. O., & Knoke D. (1987). The Organizational State: Social Choice in National Policy Domains. Wisconsin: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Laumann, E. O., & F. U. Pappi (1976). Networks of Collective Action: A Perspective on Community Influence System. New York: Academic Press.Marsh, D. & R. A. W. Rhodes (1992). Policy Communities and Issues Networks: Beyond Typology. In R. A. W. Rhodes & David Marsh (Ed.), Policy Networks in British Government (pp. 249-268) Oxford: Clarendon Press.Marsh, D. (Eds.). (1998). Comparing Policy Networks. Philadelphia: Open University Press.Marsh, D., & M. Smith. (2000). Understanding policy networks towards a dialectical approach. Political Studies, 48, 4-21.Martin, B. & R. Mayntz (Eds.). (1991). Policy Networks: Empirical Evidence and Theoretical Considerations. Boulder: Westview.McFarland, A. S. (1987). Interest Group and Theories of Power in America. British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17(1), 129-147.Read, M. D. (1992). Policy Networks and Issue Networks: The Politics of Smoking. In R. A. W. Rhodes & D. Marsh (Eds.), Policy Networks in British Government. Oxford: Clarendon Press.Rhodes, R. A. W. (1981). Control and Power in Central-local Government Relations. Farnborough: Gower.Rhodes, R. A. W. (1996). The New Governance: Governing with Government. Political Studies, 44, 652-667.Rhodes, R. A. W. (1997). Understanding Governance: Policy Network, Governance, Reflexivity and Accountability. Buckingham, UK: Open University Press.Rhodes, R. A. W. (2002). Putting People Back into Networks. Australi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37(3), 399-416.Richardson, J. J. & A. G. Jordan (1979). Governing Under Pressure: The Policy Process in a Post-Parliamentary Democracy. Oxford: Robertson.Saward, M. (1992). Policy Civil Nuclear in Britain. In R. A. W. Rhodes & D. Marsh (Eds.), Policy Networks in British Government (pp. 79-125). Oxford: UK Clarendon Press.Wilks, S., & M. Wright (Eds.). (1987). Comparative Government-Industry Relations: Western Europe, the United States, and Japan. Oxford: Clarendon.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