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影響我國對外投資廠商投資密集度的決定因素
The Determinants of Investment Intensity in Taiwan FDI Manufacturing Industry
作者 蔡文雅
貢獻者 翁永和
蔡文雅
關鍵詞 對外投資
投資密集度
日期 2015
上傳時間 3-Aug-2015 13:38:41 (UTC+8)
摘要 隨著企業全球化發展,以及國內外經濟環境快速變遷,國內製造業廠商紛紛至海外投資,對外投資廠商在快速擴展海外市場時,後續投資最常面對的難題,增購固定資產與營業額比重之投資密集度問題。因此,廠商再投資將成為對外投資成功與否的關鍵?然而哪些因素會影響廠商的再投資,成為廠商投資密集度的決定因素。
本研究將我國製造業對外投資廠商的公司規模、生產方式、組織型態、獲利情形、當地市場潛力大、價廉充沛的勞動力、投資年數及租稅差異等因素,探討那些因素是會影響廠商對外投資密集度之決定。基於上述理由,本研究將針對我國製造業廠商對外投資行為進行研究,藉由我國經濟部2007年「製造業對外投資實況調查」問卷數據,分析對外投資廠商在海外投資不同解釋變數情況下,對外投資活動之投資密集度的影響,再利用上述解釋變數以Tobit進行模型推估,試圖找出影響對外投資廠商投資密集度影響之關鍵因素,依據實證結果發現:對外投資廠商之「廠商規模」、「生產方式」及「對外投資年數」通過顯著水準檢定,為影響我國製造業廠商對外投資密集度的決定因素。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李馨蘋、莊宗憲(2007),《公司治理機制與公司績效之實證研究》,東吳經濟商學學報,57,1~27。
李文瑞、陳世傑、曹為忠、陳律睿、楊靜怡(2010),《地主國特性、CEO特質及策略導向對臺商大陸市場進入模式與經營績效之影響》,國立臺北商業技術學院,北商學報18頁1-15。
余開國(2010),《台商海外市場的進入模式與經營績效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學位論文。
林彩梅(2010),《多國籍企業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54–66。
林亭汝、沈永祺、謝學儀、游雅雯(2010),《台灣印刷電路板產業經營績效之探討:S-C-P產業組織理論之應用》,臺灣企業績效學刊,3卷2期,151–181。
林惠玲(2002),《對外投資對國內投資的影響-台灣製造業的實證研究》,金融投資與經濟發展-紀念梁國樹教授第六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79-212。
高長、洪嘉瑜(2006),「台商在大陸投資的經營模式與績效表現」,台商大陸投資東莞與昆山經驗學術研討會,2006年11月,台北。
高永昆、楊必立、高孔廉(1980),《台灣企業競爭行為之研究》,管理評論,7月,5-27。
柯王炳勳(2007),《企業組織型態與投資行為研究》,國立清華大學經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姚美慧(2000),《台商對外直接投資進入模式與經營績效之研究-以大陸及東南亞為例》,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夏侯欣榮(1987),《在台多國籍企業盈餘處理影響因素之實證研究》,國立台灣大學碩士論文。
陳添枝、劉碧珍、翁永和(2013),《國際貿易導論》,台北:雙葉書廊,205–208。
陳忠榮、楊志海(1999),《台灣對外投資的決定因素-擴張型與防禦型的比較》,經濟論文叢刊,27(2),215~240。
黃詩硯(2013),《家族企業、董事會特性與租稅規避之關係》,國立中興大學會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唐筱錚(2006),《海外投資規模與出口績效之影響因素-以台灣TFT-LCD製造商為例》,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雅惠、杜英儀與陳保元(1998),《大陸及東南亞台商資金分析》,台灣銀行季刊,49(3),63-86。
齊宇薇(2010),《台灣企業經營績效的影響因素分析:以LED產業為例》,國立中央大學產業經濟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劉羽芬(2004),《台商在中國大陸再投資之因素探討》,國立清華大學碩士論文。
劉亞秋(2000),《國際財務管理》,台北:三民書局出版,6 –8。
蔡玉時(2007),《我國對外直接投資與國內民間投資關係之研析》,經濟研究,第七期,頁69-101。
英文部分
Buckley, P. J. and M. C. Casson (1976), “A Long-Run Theory of the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 The Future of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 London: Macmillan, 32-65.
Caves, R. E. (1971),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s: The Industrial Economics of Foreign Investment,” Economica, 38(149), 1-27.
Dunning, J. H. (1980), “Toward An Eclectic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Some Empirical Test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11, 9-31.
Grubaugh, S. G. (1987), “Determinant of Direst Foreign Investment,” 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69, 149-152.
Hymer, S. (1960), “The International Operations of National firms: A Study of Direct Foreign Investment,” Ph.D. Thesis, Cambridge, MA: MIT Press.
Horst, T. (1972), “Firm and Industry Determinant of the Decision to Invest Abroad: An Empirical Study,” 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54, 258-266.
Jensen, M. C. (1986), “Agency Costs of Free Cash Flow, Corporate Finance, and Takeover,”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 76, 323-329.
Ruud A. M. and E. Sjef (2001), “Taxation an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CPB Netherlands Bureau for Economic Policy Analysis.
Swenson, D.L. (2001), “Transaction Type and the Effect of Taxes on the Distribution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 in J.R. Hines (ed.),” International Taxation and Multinational Activity,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Vernon, R. (1966),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in the Product Cycl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80, 190-207.
Young, Kan H. (1988), “ The Effects of Taxes and Rates of Return on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 National Tax Journal, Vol.41, no.(1), pp.109-120.
Hun, Yu-Tzu (2013), “Family Business Succession and Innovation,” Shih Hsin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Master`s Thesis.
參考網站:
臺灣經濟新報財務資料庫
http://www.tej.com.tw/webtej/doc/fin/wf3.htm
經濟部中小企業處各國際組織介紹: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 http://www.moeasmea.gov.tw/ct.asp?xItem=6175&ctNode=627&mp=1
經濟部WTO入口網站務貿易總協定(2003)http://www.trade.gov.tw/cwto/Pages/Detail.aspx?nodeID=861&pid=321632
KPMG’S Corporate and Indirect Tax Rate Survey 2007。取自http://www.in.kpmg.com/pdf/CorpTaxRateSurvey2007.pdf
OECD the Code of Liberalization of Capital Movement http://www.oecd.org/daf/inv/investment-policy/codes.htm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行政管理碩士學程
102921026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2921026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翁永和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蔡文雅zh_TW
dc.creator (作者) 蔡文雅zh_TW
dc.date (日期) 2015en_US
dc.date.accessioned 3-Aug-2015 13:38:41 (UTC+8)-
dc.date.available 3-Aug-2015 13:38:41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3-Aug-2015 13:38:41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102921026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77283-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行政管理碩士學程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2921026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隨著企業全球化發展,以及國內外經濟環境快速變遷,國內製造業廠商紛紛至海外投資,對外投資廠商在快速擴展海外市場時,後續投資最常面對的難題,增購固定資產與營業額比重之投資密集度問題。因此,廠商再投資將成為對外投資成功與否的關鍵?然而哪些因素會影響廠商的再投資,成為廠商投資密集度的決定因素。
本研究將我國製造業對外投資廠商的公司規模、生產方式、組織型態、獲利情形、當地市場潛力大、價廉充沛的勞動力、投資年數及租稅差異等因素,探討那些因素是會影響廠商對外投資密集度之決定。基於上述理由,本研究將針對我國製造業廠商對外投資行為進行研究,藉由我國經濟部2007年「製造業對外投資實況調查」問卷數據,分析對外投資廠商在海外投資不同解釋變數情況下,對外投資活動之投資密集度的影響,再利用上述解釋變數以Tobit進行模型推估,試圖找出影響對外投資廠商投資密集度影響之關鍵因素,依據實證結果發現:對外投資廠商之「廠商規模」、「生產方式」及「對外投資年數」通過顯著水準檢定,為影響我國製造業廠商對外投資密集度的決定因素。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謝 誌 I
摘要 II
目錄 III
表目錄 V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範圍 4
第三節 研究架構 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5
第一節 對外投資理論 5
第二節 對外投資與投資密集度之實證文獻 9
第一節 我國對外投資之演進 18
第二節 我國製造業廠商對外投資與投資密集度之關係 18
第四章 實證模型設定 28
第一節 變數說明 28
第二節 實證模型的建立 32
第五章 實證結果分析 34
第一節 實證變數的基本統計量 34
第二節實證結果分析(一) 35
第三節 實證結果分析(二) 44
第六章 結論 47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
第二節 研究建議 1
參考文獻 50
中文部分 50
英文部分 52
參考網站: 53
zh_TW
dc.format.extent 751965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2921026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對外投資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投資密集度zh_TW
dc.title (題名) 影響我國對外投資廠商投資密集度的決定因素zh_TW
dc.title (題名) The Determinants of Investment Intensity in Taiwan FDI Manufacturing Industry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李馨蘋、莊宗憲(2007),《公司治理機制與公司績效之實證研究》,東吳經濟商學學報,57,1~27。
李文瑞、陳世傑、曹為忠、陳律睿、楊靜怡(2010),《地主國特性、CEO特質及策略導向對臺商大陸市場進入模式與經營績效之影響》,國立臺北商業技術學院,北商學報18頁1-15。
余開國(2010),《台商海外市場的進入模式與經營績效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學位論文。
林彩梅(2010),《多國籍企業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54–66。
林亭汝、沈永祺、謝學儀、游雅雯(2010),《台灣印刷電路板產業經營績效之探討:S-C-P產業組織理論之應用》,臺灣企業績效學刊,3卷2期,151–181。
林惠玲(2002),《對外投資對國內投資的影響-台灣製造業的實證研究》,金融投資與經濟發展-紀念梁國樹教授第六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79-212。
高長、洪嘉瑜(2006),「台商在大陸投資的經營模式與績效表現」,台商大陸投資東莞與昆山經驗學術研討會,2006年11月,台北。
高永昆、楊必立、高孔廉(1980),《台灣企業競爭行為之研究》,管理評論,7月,5-27。
柯王炳勳(2007),《企業組織型態與投資行為研究》,國立清華大學經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姚美慧(2000),《台商對外直接投資進入模式與經營績效之研究-以大陸及東南亞為例》,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夏侯欣榮(1987),《在台多國籍企業盈餘處理影響因素之實證研究》,國立台灣大學碩士論文。
陳添枝、劉碧珍、翁永和(2013),《國際貿易導論》,台北:雙葉書廊,205–208。
陳忠榮、楊志海(1999),《台灣對外投資的決定因素-擴張型與防禦型的比較》,經濟論文叢刊,27(2),215~240。
黃詩硯(2013),《家族企業、董事會特性與租稅規避之關係》,國立中興大學會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唐筱錚(2006),《海外投資規模與出口績效之影響因素-以台灣TFT-LCD製造商為例》,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雅惠、杜英儀與陳保元(1998),《大陸及東南亞台商資金分析》,台灣銀行季刊,49(3),63-86。
齊宇薇(2010),《台灣企業經營績效的影響因素分析:以LED產業為例》,國立中央大學產業經濟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劉羽芬(2004),《台商在中國大陸再投資之因素探討》,國立清華大學碩士論文。
劉亞秋(2000),《國際財務管理》,台北:三民書局出版,6 –8。
蔡玉時(2007),《我國對外直接投資與國內民間投資關係之研析》,經濟研究,第七期,頁69-101。
英文部分
Buckley, P. J. and M. C. Casson (1976), “A Long-Run Theory of the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 The Future of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 London: Macmillan, 32-65.
Caves, R. E. (1971),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s: The Industrial Economics of Foreign Investment,” Economica, 38(149), 1-27.
Dunning, J. H. (1980), “Toward An Eclectic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Some Empirical Test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11, 9-31.
Grubaugh, S. G. (1987), “Determinant of Direst Foreign Investment,” 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69, 149-152.
Hymer, S. (1960), “The International Operations of National firms: A Study of Direct Foreign Investment,” Ph.D. Thesis, Cambridge, MA: MIT Press.
Horst, T. (1972), “Firm and Industry Determinant of the Decision to Invest Abroad: An Empirical Study,” 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54, 258-266.
Jensen, M. C. (1986), “Agency Costs of Free Cash Flow, Corporate Finance, and Takeover,”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 76, 323-329.
Ruud A. M. and E. Sjef (2001), “Taxation an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CPB Netherlands Bureau for Economic Policy Analysis.
Swenson, D.L. (2001), “Transaction Type and the Effect of Taxes on the Distribution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 in J.R. Hines (ed.),” International Taxation and Multinational Activity,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Vernon, R. (1966),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in the Product Cycl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80, 190-207.
Young, Kan H. (1988), “ The Effects of Taxes and Rates of Return on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 National Tax Journal, Vol.41, no.(1), pp.109-120.
Hun, Yu-Tzu (2013), “Family Business Succession and Innovation,” Shih Hsin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Master`s Thesis.
參考網站:
臺灣經濟新報財務資料庫
http://www.tej.com.tw/webtej/doc/fin/wf3.htm
經濟部中小企業處各國際組織介紹: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 http://www.moeasmea.gov.tw/ct.asp?xItem=6175&ctNode=627&mp=1
經濟部WTO入口網站務貿易總協定(2003)http://www.trade.gov.tw/cwto/Pages/Detail.aspx?nodeID=861&pid=321632
KPMG’S Corporate and Indirect Tax Rate Survey 2007。取自http://www.in.kpmg.com/pdf/CorpTaxRateSurvey2007.pdf
OECD the Code of Liberalization of Capital Movement http://www.oecd.org/daf/inv/investment-policy/codes.htm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