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東突厥斯坦問題與中共對策研究
Study of the CCP countermesaures for the East Turkistan issues
作者 康四維
貢獻者 郭武平
康四維
關鍵詞 東突厥斯坦
三區革命
政治文化
區域安全
治理評估
East Turkistan
The Ili Rebellion
Political Culture
Regional Security
Policy Evaluation
日期 2015
上傳時間 3-Aug-2015 13:41:51 (UTC+8)
摘要 從歷史淵源而言,「東突厥斯坦」乙詞緣於19世紀沙俄試圖從地理名稱、宗教信仰與民族識別等深層的滲透方式,藉由「泛突厥主義」與「泛伊斯蘭主義」拉攏新疆信仰伊斯蘭教的少數民族,以東突的概念,將之納入已遭其併吞的中亞突厥斯坦地區,復以此話語的界定權,取得全世界對於俄國版地理分隔線的認同。復由於國共內戰時期,蘇聯鼓動成立「東突厥斯坦共和國」,毛澤東亦以「三區革命」稱許之,以期掀起遍地革命火種,給予現代新疆少數民族留下以語言及信仰為基礎的革命建國歷史記憶。
從中國的內政視野,政治穩定與否是東突問題載浮載沉的關鍵,清末與民國時期的內憂外患時期自不待言。中共建政之初,對少數民族採取相對溫和的社會主義改造政策,漸次形成了認同的政治文化,然而卻隨著左右傾路線發展遭到破壞;雖然1989年中共實施經濟改革後,新疆少數民族亦從中獲利,但幅度始終跟不上漢族的移入者,以致無論是民族關係、經濟關係乃至政治關係上均惡化為破碎的政治文化,即漢族始終自認是政策利多的給予者,而少數民族則自視為被剝奪者與受害者。1991年蘇聯解體之後,中亞五國獨立對新疆少數民族造成磁吸效應,成為東突議題再起的火種。然自江澤民上台之後,對於東突治理的基調仍採取軍事過硬的鎮壓手段,並未從根本解決少數民族的問題,以致民族融合更加困難,暴力衝突的數量與規模屢創新高。
從區域安全角度,新疆與其隔鄰的中亞自古以來就是伊斯蘭、儒家、斯拉夫與佛教等四大文明邊緣的交會破碎區,少數遊牧民族逐水草而居的生活型態更打破國家之間的界線,伊斯蘭宗教信仰與突厥方言的識別取代了國家認同。以致本地區所謂的認同兼具有脆弱性與包容性。因此,自古以來外在強權對於本地區並不刻意建立有形的實質統治,而是透過優勢文化或軟實力滲透,讓區域內的少數民族對強勢帝權國家產生有形與無形依賴,前者是物質與經濟力量,後者是文化與心理作用。兩相交替,造成被影響國家邊境少數民族出現認同危機。過去是沙俄與前蘇聯藉此覬覦中國的領土,現今則有美國、歐洲乃至日本加入競逐天然資源蘊藏豐富的中亞地區,以各種優厚的條件,取得天然資源開發特許權。
從治理成果評估,新疆少數民族、東突議題與中共政權之間不僅在中國大陸境內出現認同分離現象,並隨著全球資訊化的發展,使得國內問題惡化為國際議題。衝突雙方藉由印象管理、符號黏合等方式,在各自的舞台上展示政治訴求。雖然在以主權國家為主體的國際體系中,東突組織屈居下風;然而受到網際網穿透性、民族宗教關懷,或者,如中共政權所認定之「國際陰謀」作用,使得部分東突組織與成員雖然不足以影響大局,但仍透過相關議題在特定國際社會場域形成動靜觀瞻之國際影響。
From the historical aspect, Russia mixed the concepts of geography, religion and nation to establish the title of “East-Turkistan” in 19th century, and then attracted the minorities of Xinjiang into her Center Asia provinces by the ideas of Pan-Islam and Pan-Turkism. By the power of discourse, Russia’s new map about the East-Turkistan got the recognitions in the world. In 1944, the eve of Chinese Civil War, Soviet Union supported the Xinjiang minorities to establish the “Republic of East-Turkistan”. Mao Zedong praised it “Three Regions Revolution” to combine the spirit of revolution in the China Mainland. All these give the modern Xinjiang minorities fresh founding memory till now.
Tracing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internal affairs, there are significant relations between the issues of East-Turkistan and domestic political stable. It goes without saying the worse situation during the late Qing dynasty and the early Republic of China (ROC). In the beginning of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PRC) regime,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CCP) taking the warm socialism reform policies, got the Xinjiang minorities’ identity and formed the unify political culture, which been broken by following political conflicts in a short time. In 1978, the CCP promoted the economic reform policies, the Xinjiang minorities got some profit from it, but the earnings could not compare with the Han immigrations. All of those led the ethnic, economic and political relations becoming a cracked political culture. In other words, the Han thought themselves as givers of the profit, but the Xinjiang minorities felt been exploited. The independent tide of the five former Central Asia Republics after dissolution of the Soviet Union in 1991 produced the magnetic effect to Xinjiang minorities and stimulated the revival of East-Turkistan issues. Since Jiang Zemin, the Secretary General of CCP still compressed the problem by military means in 1992; the ethnic integration in Xinjiang becomes more difficult. The number of violence accidents hits higher and higher level.
According to the regional security, Xinjiang and Central Asia locate at the crossroad of four civilizations, including Islam, Confucius, Slavs and Buddhism. In addition to the living style of nomads breaking the boundaries in this area, the Islamic belief and Turkic dialect take place the national identity, which are full of the vulnerability and tolerance. The outside superpowers penetrate this area by excellent culture and soft power instead of creating functional institutions, causing the crisis of identity or loyalty. For example, the Russia and Soviet Union invaded the vast land of Xinjiang in the 19th; the US, Europe and Japan rapidly join the great competition of natural resources in Central Asia nowadays.
Evaluation the policy of CCP toward East-Turkistan is not easy. This is not only the identity crisis in China, but also transfers into the international field. Both sides take the strategies of impression management and exegetical bonding to show their political appeals. Although the realistic international system is composed by the sovereignty states obstructed the East Turkistan organizations, which still take advantages of internet, ethnic and religious methods to attract some specific concerns.

This study found that:
First, the proper noun “East Turkistan” does not created by the Uyghur themselves, but by the Russia in the 19th. In addition, The Republic of East Turkistan (1944-1949) organized by many minorities of Xinjiang, not by Uyghur only. Therefore, the Uyghur can’t be referred to the East Turkistan totally.
Second, the definition of East Turkistan problem is rebellion or terrorist attack is decided by the Chinese central government. The Republic of China thought it as the Soviet Union agitated the local minorities’ armed rebellion. The CCP took the same viewpoints before 1990s. While, the CCP highlights the terrorism about the East Turkistan’s issues that got few recognition from the US and UN after September 11 attack. Although the change let the CCP wins tiny interest in a short period, the foreign countries use the excuse of human rights and against radical anti-terrorism strategy to intervene the CCP domestic issues.
Third, the exile Uyghur does not get the general agreement about resistance movement and the core attitude toward the CCP. Those are the obstacles for the exile Uyghur to form the unify action and power.
Forth, the CCP always declares to the world that the Xinjiang Uyghur relates closely with the East Turkistan terrorism organizations. That enrages some Uyghur to take fierce actions against the CCP. Now the most important duty for the CCP is to find a balance between the removals of terrorism label from the Uyghur and increasing the budget for the anti-terrorism mission.
Fifth, the appeals of Rebiya Kadeer and the overseas Uyghur groups which she leads do not want to establish an independent state. Instead, she struggles to ask a higher autonomy. The idea is familiar to the Soviet republics, but refused by the CCP.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專書

丁書偉,2004。《地緣政治中的西北邊疆安全》。北京:民族出版社。
丁學良,1994。《共產主義後與中國》。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編,1953。《民族政策文獻匯編》。北京:人民出版社。
______,1987。《李維漢選集》。北京:人民出版社。
______,1991。《毛澤東選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______,1999。《毛澤東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
刁田丁主編,1989。《中國地方國家機構概要》。北京:法律出版社。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1987。《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重要文獻選讀》。北京:人民出版社。
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1957。《斯大林全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安政治學院編,1988。《毛澤東論統一戰線》。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會編,1981。《中華民國重要史料初編-對日抗戰時期,第三編,戰時外交(二)》。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所,2000。《全球戰略大格局-新世紀中國的國際環境》。北京:時事出版社。
中國新疆地區伊斯蘭教史編寫組,2002。《中國新疆地區伊斯蘭教史第二冊》。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
中華民國外交部編,2001。《外交部檔案叢書界務類第二冊-中蘇關係卷》。台北:中華民國外交部。
______,2001。《外交部檔案叢書界務類第四冊-新疆卷(二)》。台北:中華民國外交部。
中華歐亞基金會、改革開放論壇,2003。《反恐戰後的美中關係與台海局勢》。台北:大屯出版社。
尹慶耀,1994。《蘇維埃帝國的消亡》。台北:五南出版公司。
文富主編,1991。《當代中國的新疆》。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
牛軍主編,2007。《中國學者看世界(4)-中國外交卷》。北京:新世界出版社。
王力雄,2007。《我的西域,你的東土》。台北:大塊文化。
王玉民,1999。《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原理》。台北:紅葉文化事業。
王恩茂,1997。《王恩茂文集下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王桂芳,2004。《中亞戰略格局與中國安全》。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
王泰平主編,1996。王治來,「論說所謂土耳其斯坦」,中國邊疆史地研究(北京),第1期(1997年),頁85。。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年。
王建民,1965。《中國共產黨史稿》。台北:作者自行刊印。
王國杰,1997。《東干族形成發展史》。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
王逸舟主編,2002。《恐怖主義溯源》。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______,2007。《中國學者看世界(2)-國家利益卷》。北京:新世界出版社。
王瑋主編,1995。《美國對亞太政策的演變:1776-1995》。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
王緝思主編,1995。《文明與國際政治-中國學者評亨廷頓的文明衝突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王橋編,1994。《新疆經濟社會全書》。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
王緝思,2001。《冷戰後美國的全球戰略和世界地位》,台北:生智出版社。
包爾漢,1984。《新疆五十年》。北京:文史資料出版社。
北京大學歷史系編,1976。《沙皇俄國侵略擴張史》。北京:人民出版。
田曾佩主編,1993。《改革開放以來的中國外交》。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
石嵐,2003。《從千年第一戰談起》。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
安維華等著,1999。《中亞穆斯林與文化》。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
余太山主編,1996。《新疆各族歷史文化辭典》。北京:中華書局。
吳楚克,2005。《中國邊疆政治學》。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
吳興東,2009。《土耳其史-歐亞十字路口上的國家》。台北:三民書局。
宋杰,1983。《新疆各民族研究》。台北:蒙藏委員會。
李偉主編,2008。《2007國際恐怖主義與反恐怖鬥爭年鑑》。北京:時事出版社。
李群英,2007。《全球化背景下的伊斯蘭極端主義》。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杜維運,2003。《史學方法論》。台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邢廣程,1996。《中國和新獨立的中亞國家關係》。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
阮傳勝,2007。《恐怖主義犯罪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周崇經,1990。《中國人口-新疆分冊》。北京:中國財政出版社。
周雪光主編,1992。《當代中國的國家與社會關係》。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周煦,1999。《冷戰後美國的東亞政策》。台北:生智出版社。
林長寬編著,1996。《中國回教之發展及其運動》。台北:中華民國阿拉伯文化經濟協會。
法務部調查局編,1983。《中共民族政策之研究》。台北:法務部調查局。
______,1989。《中共現行法令彙編》。台北:法務部調查局。
侯艾君,2005。《車臣始末》。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
查道炯主編,2007。《中國學者看世界(6)-非傳統安全卷》。北京:新世界出版社。
胡聯合,2001。《當代社會恐怖主義與對策》。北京:東方出版社。
苗圃生、田衛疆主編,2004。《新疆史綱》。烏魯木齊:人民出版社。
苗普生、馬品彥、厲聲編,2006。《歷史上的新疆》。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
孫壯志,1999。《中亞五國對外關係》。北京:當代世界出版社。
______,2001。《中亞新格局與地區安全》。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徐玉圻主編,1998。《新疆三區革命史》。北京:民族出版社。
秦亞青,2005。《權力、制度與文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秦亞青主編,2006。《文化與國際社會:建構主義國際關係理論研究》。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
翁松燃編,1984。《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論文集》。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郝夢筆、段浩然主編,1984。《中國共產黨六十年》。北京:解放軍出版社。
馬大正,2006。《新疆史鑑》。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
馬大正,許建英,2006。《東突厥斯坦國-迷夢的幻滅》。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
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編譯,1953。《斯大林全集第十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______,1988。《列寧全集第二十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馬啟成,2006。《回族歷史與文化暨民族學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
國防部史政編譯局編,1982。《郭寄嶠口述:敉平新疆偽「東土耳其斯坦人民共和國」經過紀要》。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印。
張大軍,1954。《新疆風暴七十年》。台北:蘭溪出版社。
______,1954。《新疆近40年變亂紀略》。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
張宇燕主編,2007。《中國學者看世界(7)-世界經濟卷》。北京:新世界出版社。
張亞中、孫國祥,1999。《美國的中國政策-圍堵、交往、戰略夥伴》。台北:生智出版社。
張達鈞,1956。《四十年動亂新疆》。香港:亞洲出版社有限公司。
張錫模,2004。《中亞區域安全淨評估》。台北:財團法人兩岸交流遠景基金會。
張驥,1998。《跨世紀中國的國際環境與對外戰略》。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
莫大華,2003。《建構主義國際關係理論與安全研究》。台北:時英出版社。
郭樹勇,2001。《建構主義與國際政治》。北京:長征出版社。
陳大俊編,1987。《今日新疆》。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
陳延琪、潘志平主編2000。《泛突厥主義文化透視》。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
陳啟懋,1999。《中國對外關係》。台北:吉虹資訊。
陳慧生、陳超,1999。《民國新疆史》。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
富文主編,1991。《當代中國的新疆》。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
彭英明主編,1988。《馬克斯民族理論與中國民族問題》。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
華力進,1980。《政治學》。台北:經世書局。
黃仁宇,1998。《從大歷史角度讀蔣介石日記》。北京:中國社科院。
黃道霞、載舟、余晨編著,1990。《中華人民共和國四十年大事記》。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
新華通訊社國內資料室編,1988。《十年改革大事記(1978-1987)》。北京:新華出版社。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統計局編,1996。《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統計年鑑1995年》。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
新疆自治區黨史委、區黨校編,1993。《中國共產黨新疆歷史大事記(上冊)》。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
新疆社會科學院編,1993。《泛伊斯蘭主義、泛突厥主義研究論文集》。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
新疆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編,1979。《新疆簡史第一冊》。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
______,1986。《新疆簡史第三冊》。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編,1999。《中國新疆》。烏魯木齊:五洲傳播出版社。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概況編寫組,1985。《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概況》。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
楊國樞等著,1990。《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方法》。台北:東華書局。
楊發仁主編,1994。《泛伊斯蘭主義和泛突厥主義研究》。烏魯木齊:新疆社會科學院。
楊策、彭武麟主編,1999。《中國近代民族關係史》。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
楊增新,1999。《補過齋文牘續編卷14》。甘肅:甘肅文化出版社。
楚樹龍、耿秦主編,2003。《世界、美國和中國》。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當代中國編輯部,1993。《當代中國的民族工作》。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
葉至誠,2000。《社會科學概論》。台北:揚智文化公司。
葛公尚主編,2006。《當代國際政治與跨國民族》。北京:民族出版社。
維吾爾族簡史編寫組,1991。《維吾爾族簡史》。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
趙全勝,1999。《解讀中國外交政策-微觀、宏觀相結合的研究方法》。台北:月旦出版公司。
趙常慶,1999。《中亞五國概況》。北京:經濟日報出版社。
劉中民,2004。《當代中東伊斯蘭復興運動研究》。香港:香港社會科學出版社。
劉志霄,1985。《維吾爾族歷史》。北京:民族出版社。
劉竟、張士智、朱莉,1987。《蘇聯中東關係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劉達第主編,1996。《中美關係重要文獻資料選編》。北京:時事出版社。
劉漢太、都幸福,2003。《中國打擊東突報告》。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
劉寶榮、廖家生著,1993。《中國沿邊開放與周邊國家市場》。北京:法律出版社。
厲聲,2009。《中國新疆新中國時期分裂與反分裂鬥爭》。新疆:新疆人民出版社。
潘志平、王鳴野與石嵐,2006。《東突的歷史與現狀》。北京:民族出版社。
潘志平主編,1999。《民族自決還是民族分裂-民族和當代民族分立主義》。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
______,2003。《中亞的地緣政治文化》。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
______,2004。《2003:走出陰霾》。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
錢其琛,2003。《外交十記》。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
錢穆,2005。《中國歷史研究法》。台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閻學通主編,2007。《中國學者看世界(5)-國際安全卷》。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7年。
薛宗正,1992。《突厥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薛銜天,2003。《中蘇關係史1945-1949》。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龐中英主編,2007。《中國學者看世界(8)-全球治理卷》。北京:新世界出版社。

專書譯著

Buzan, Barry & Waever, Ole, and Wide, Jaap著,朱寧譯,2003。《新安全論》 (Security: A New Framework for Analysis)。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
Collins, John M. 紐先鐘譯,1982。《大戰略》(Grand Strategy)。台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Huntington, Samuel P.著,黃裕美譯,1997。《文明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 and the Remaking of World Order)。台北:聯經出版社。
Katzenstein, Peter J., Robert Keohane O., and Stephen Krasner等編,秦亞青等譯,2003。《世界政治理論的探索與爭鳴》(Exploration and Contestation in the Study of World Politics)。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Katzenstein, Peter J.著,秦亞青、魏玲譯,2007。《地區構成的世界:美國帝權中的亞洲和歐洲》(A World of Regions: Asia and Europe in the American Imperiu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Keohane, Robert O. & Joseph S. Nye, Jr.著,門洪華譯,2002。《權力與相互依賴》(Power and Interdependence: World Politics in Transition)。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Lehning, Percy B.主編,許雲翔等譯,2002。《分離主義的理論》(Theories of Session)。台北:韋伯文化事業出版社。
Lewis, Bernard著,蔡百銓譯,1986。《阿拉伯人的歷史》(The Arabs in History)。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MacFarquhar, Roderick & John K. Fairbank主編,金光耀等譯,1992。《劍橋中華人民共和國史1966-1982》(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 vol.15, People’s Republic, Part2)。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Malik, Mohan著,黃淑芬譯,2004。《龍困險灘:九一一之後中共之戰術收穫與戰略損失》(Dragon on Terrorism: Assessing China`s Tactical Gains and Strategic Losses Post-September 911)。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
Nye, Joseph S., Jr.著,蔡東杰譯,2003。《美國霸權的矛盾與未來》(The Paradox of American Power: Why the World`s Only Superpower Can`t Go It Alone)。台北:左岸文化。
Rashid, Ahmed著,陳建勳等譯,2001。《神學士》(Taliban)。台北:新新聞文化。
Rosenbaum, Walter A.著,陳鴻瑜譯,1984。《政治文化》(Political Culture)。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Wendt, Alexander著,秦亞青譯,2000。《國際政治的社會理論》(Social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Zbigniew Brzezinski著,林添貴譯,1998。《大棋盤》(The Grand Chessboard)。台北:立緒文化。

專書論文

牛軍,2002。〈毛澤東的危機意識與中蘇同盟破裂的緣起〉,章百家、牛軍主編,《冷戰與中國》。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頁273-296。
李丹慧,1997。〈毛澤東對蘇認識與中蘇關係的演變〉,中俄關係史學會編,《戰後中蘇關係走向1945-1960-中俄(蘇)關係學術論文選》。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頁61-90。
李丹慧,2002。〈對 1962 年新疆伊塔事件起因的歷史考察〉,李丹慧主編,《北京與莫斯科:從聯盟走向對抗》。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頁 480-509。
李維漢,1957。〈進一步加強黨的統一戰線工作〉,張蓬舟主編,《人民手冊》。上海:大公報社。頁120。
林水波,2001。〈研究設計〉,段家豐、孫正豐、張世賢主編,《論文寫作研究》。台北:三民書局。頁81。
俞可平,2004。〈全球治理引論〉,龐中英主編,《中國學者看世界卷8-全球治理卷》。北京:新世界出版社。頁5-10。
徐天新,2004。〈論1958-1959年間的中蘇關係〉,牛大勇、沈志華主編,《冷戰與中國的周邊關係》。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頁268-269。
張曙光2002。〈中蘇經濟合作的瓦解1950~1960-從文化心理角度所作的解釋〉,李丹慧主編,《北京與莫斯科:從聯盟走向對抗》。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頁241-243。
楊奎松,2002。〈毛澤東蘇聯觀變化原因剖析〉,李丹慧主編,《北京與莫斯科:從聯盟走向對抗》。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頁282-306。
戴超武,2002。〈第二次台灣海峽危機和中蘇關係〉,章百家、牛軍主編,《冷戰與中國》。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頁269-272。
龐中英,2007。〈中國的亞洲戰略:靈活的多邊主義〉,牛軍主編,《中國學者看世界卷4-中國外交卷》。北京:新世紀出版社。頁138-139。

期刊論文

于有慧,2003/6。〈中共獨立自主外交政策的持續與轉變〉,《中國大陸研究》,第43卷第6期,2000年6月,頁1-18。
方華,2000/2。〈亞太安全架構的現狀趨勢及中國的作用〉,《世界經濟與政治》,2000年第2期,頁10-15。
王承宗,1988/12。〈蘇聯共產黨第十九次黨代表會議研析〉,《問題與研究》,第27卷第12期,頁11-28。
王欣登,〈蘇新關係與三區革命新論〉,《伊犁教育學院學報》,第16卷第1期,頁27-32。
王欣登,2003/6。〈蘇新關係與三區革命(續)〉,《伊犁教育學院學報》,第16卷第2期,頁14-18。
王治來,1997。〈論說所謂土耳其斯坦〉,《中國邊疆史地研究》,1997年第1期,頁85。
王崑義,2002/4。〈美國的反恐怖主義與國際安全—兼論九一一事件以後臺海兩岸的處境〉,《遠景季刊》,第3卷第2期,頁137-184。
王定士,2000/10。〈「中」俄戰略協作伙伴關係下的亞太安全-中華民國應有之作為〉,《遠景季刊》,第1卷第4期,頁111-154。
王克林,2001/12。〈新疆與中亞國家的經貿關係〉,《東歐中亞市場研究》,2001年第12期,頁25-30。
史筠,1984/2。〈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民族研究》,1984年第2期,頁1-10。
戎撫天,2001/1。〈九一一事件對美中台的影響〉,《台灣綜合展望》,2001年第1期,頁81-85。
朱培民,1995/2。〈新疆大躍進研究〉,《當代中國史研究》,1995年第2期,頁41-42。
朱寧,2003/10。〈安全化與非安全化-哥本哈根學派安全研究〉,《世界政治與經濟》,2003年第10期,頁21-26。
江山,1990/6。〈新疆地區少數民族抗暴活動分析〉,《中共研究》,第24卷第6期,頁73-78。
江平,1984/4。〈關於中國共產黨民族綱領的歷史發展〉,《民族研究》,1984年第4期,頁1-7。
______,1985。〈李維漢同志在民族理論方面的卓越貢獻〉,《民族研究》,1985年第1期,頁29-38。
江憶恩(Alastair Iain Johnston),2001/8。〈美國學者關於中國與國際組織關係研究概述〉,《世界經濟與政治》,2001年第8期,頁48-52。
余學會,2002/9。〈東突」上了聯合國「恐」字名單〉,《世界知識》,2002年第19期,頁22-28。
李丹慧,2003/3。〈新疆蘇聯僑民問題的歷史考察(1945-1965)〉,《歷史研究》,2003年第3期,頁16-66。
李正屏,1999/12。〈美國執行反恐怖主義現況分析〉,《源遠學報》,第11卷第2期,頁15-40。
宋以敏,2001/11。〈美國啟動特殊戰爭後的國際關係〉,《中國評論》,第47期,2001年11月,頁5-8。
周煦,2000/12。〈新世紀的中(共)美關係〉,《國際關係學報》,第15期,頁69-89。
李玉玲,2010/7。〈創制《上海合作組織引渡公約》,懲治跨國三股勢力犯罪〉,《法治與社會》,2010年7月期,頁249-250。
李宏烈,1983/2。〈略談民族區域自治的理論、政策和實踐〉,《民族研究》,第2期,頁1-7。
李春月、郝慶威,2006/6。〈可能危及北京奧運安全的因素及對策〉,《瀋陽體育學院學報》,第25卷第研究3期,頁26-28。
李偉麗,2006/1。〈關於俄文『東突厥斯坦』一詞引用的正誤〉,《西域研究》,2006年第1期,頁109-112。
李資源,1999/12。〈新疆三區革命始末〉,《黨史天地》,1999年第12期,頁23-41。
杜森茂,2000/7。〈共產黨員在反對民族分裂和非法宗教活動鬥爭中違紀問題的分析和研究〉,《決策通訊》,2000年第7期,頁4-9。
杜瀚,2001/2。〈論三區革命中的軍事鬥爭〉,《西域研究》,2001年第2期,頁35-41。
沈志華,2002/5。〈赫魯曉夫、毛澤東與中蘇未實現的軍事合作-關於遠東防空協定、長波電台及聯合艦隊問題的再討論〉,《中共黨史研究》,2002年第5期,頁32-43。
______,2007/4。〈中蘇同盟破裂的原因和結果〉,《中共黨史研究》,2007年第4期,頁29-42。
邢廣程,1996/1。〈中國和中亞各國:新的關係〉,《東歐中亞研究》,1996年第1期,頁58-64。
邢廣程,1997/2。〈中國和中亞各國:新的關係〉,《中國外交》,1997年第2期,頁30-37。
卓加,1989/4。〈為培養更多的少數民族幹部而努力〉,《中國民族》,1989年第4期,頁8-9。
季志業,2003/9。〈聯合-2003及其意義〉,《現代國際關係》,2003年第9期,頁47-55。
官政哲,2001/10。〈二十一世紀第一場戰爭-打擊災難性恐怖主義的戰略〉,《警光》,543期,頁18-20。
林文程,2000/10。〈中共參與亞太多邊安全機制之目的與立場〉,《中國事務》,2000年第2期,頁89-97。
林正義,2002/1。〈美國因應911事件的危機處理〉,《戰略與國際研究季刊》,第4卷第1期,頁108-127。
林季蓉,2001/11。〈恐怖主義時代來臨〉,《遠見雜誌》,第185期,頁44-48。
林建財,2002/1。〈美國、賓拉登、恐怖主義〉,《歷史月刊》,第168期,頁28-33。
林恩顯,1986/10。〈中共少數民族政策分析〉,《東亞季刊》,第18卷第2期,頁1-26。
金炳鎬,1989/1。〈改革開放與少數民族幹部結構的調整〉,《黑龍江民族叢刊》,1989年第1期,頁20-25。
阿碧,2008/8。〈保障平安奧運的秘密武器〉,《檢察風雲》,2008年第15期,頁24-26。
帥化民,2001/11。〈泛恐怖聯盟,全球公敵〉,《國家政策論壇》,第1卷第9期,頁217-221。
倪樂雄,2001/10。〈中美衝突的本源因素及不確定性〉,《二十一世紀》,第67期,頁27-34。
施子中2002/1。〈九一一事件對中共推動上海合作組織之影響〉,《戰略與國際研究季刊》,第4卷第1期,頁128-175。
洪銘德、盧信吉,2011/1。〈中國對中亞外交政策之分析〉,《全球政治評論》,第33期,頁125-159。
倪世雄、莊建中,2002/3。〈美中關係發生戰略性變化〉,《中國評論》,第51期,頁14-17。
夏義善,2001/3。〈發展中的上海五國機制〉,《國際問題研究》,2001年第3期,頁34-38。
孫壯志,2000/4。〈中亞五國的地緣戰略地位〉,《東歐中亞研究》,2000年第4期,頁61-67。
孫懿,2008/4。〈中國少數民族幹部政策三十年〉,《滿族研究》,2008年第4期,頁1-7。
孫懿,2009/9。〈新中國少數民族幹部政策60年〉,《廣西民族大學學報》,第31卷第5期,頁77-81。
徐玉圻、頓時春,1993/3。〈蘇聯與新疆三區革命〉,《西域研究》,1993年第3期,頁42-49。
徐杰舜,2003/11。〈新疆民族分裂主義產生的國際背景考察報告〉,《廣西民族學院學報》,2003年第2期,頁28-32。
徐博東,2001/11。〈九一一對中美及兩岸關係的影響〉,《中國評論》,第48期,頁65-67。
時殷宏2001/10。〈論恐怖襲擊後美國的世界態勢〉,《二十一世紀》,第67期,頁4-7。
殷天爵,1999/3。〈中共大國外交與夥伴關係之研析〉,《共黨問題研究》,第25卷第3期,頁82-93。
秦邦九1999/9。〈中共推動多極化世界格局與夥伴外交之研究〉,《共黨問題研究》,第25卷第9期,頁40-47。
馬雍州,1991/3。〈新疆人民民主政權建設淺述〉,《新疆社科論壇》,1991年第3期,頁 23。
高正禮,2004/2。〈中蘇論戰與中國社會主義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當代中國史研究》,2004年第2期,頁112-118。
高永久、劉雅妮,2006年/4。〈東突恐怖分裂勢力製造國際影響研究〉,《大連民族學院學報》,2006年第4期(總第33期),頁65。
高素蘭,2008/9。〈戰時國民政府勢力進入新疆始末1942-1944〉,《國史館集刊》,第17期,頁129-165。
常玢,2001/3。〈地緣政治和宗教因素在國家間關係中的作用-試析土耳其、伊朗對中亞地區的影響〉,《世界經濟與政治》,2001年第3期,頁10-13。
常玢,2001/1。〈伊斯蘭教在中亞的傳播與發展〉,《東歐中亞研究》,2000年第1期,頁10。
張平,2007/12。〈少數民族幹部配置比例問題研究〉,《法制與社會》,2007年第12期,頁907-908。
張炳勇,1997/4。〈三區革命與新疆和平解放〉,《公安司法》,1997年第4期,頁12-16。
張紅,1959/3。〈加速少數民族幹部的共產主義化〉,《民族研究》,1959年第3期,頁28-33。
張耘天,1975/12。〈當前中共加緊控制新疆之分析〉,《中共研究》,第9卷第12期,頁107-108。
張晶,2007/4。〈中國與中亞國家反恐合作評析〉,《蘭州學刊》,2007年第4期,頁39-41。
張達基,2001/10。〈全球反恐怖主義的重大轉折點:美國遭遇國際恐怖主義暴力襲擊後的思政〉,《中國評論》,第46期,頁19-20。
許濤,2001/6。〈上海五國機制的由來及其運作〉,《國際資料信息》,2001年第6期,頁1-2。
______,2007/1〈構建區域合作安全的嘗試-兼論上海合作組織安全合作的新問題〉,《俄羅斯中亞東歐研究》,2007年第1期,頁71-72。
郭震遠,2002/3。〈九一一後的美國與海峽兩岸關係〉,《中國評論》,第51期,頁10-13。
傅亞蘭,2002/1。〈九一一事件對美中台三邊關係的影響〉,《共黨問題與研究》,第28卷第1期,頁80-83。
馮大真、郭正禮,1995。〈中國特色的民族區域自治理論的偉大實踐〉,《實事求是》,1995年第5期,頁26-31。
黃建華,1999/4。〈蔣介石與新疆三區革命〉,《中國邊疆史地研究》,1999年第4期,頁97-104。
______,2002/12。〈國民黨政府對新疆三區革命的政策〉,《新疆大學學報》,第30卷第4期,頁68-72。
楊永明,2002/1。〈從國際法觀點分析九一一事件影響下的國際安全秩序〉,《戰略與國際研究季刊》,第4卷第1期,頁59-79。
羅伯特戴爾夫斯著,周開祥譯,1989/4。〈中共對新疆西藏少數民族統治政策的演變〉,《蘇俄問題研究》,第30卷第2期,頁34-40。
趙崇明,1999/9。〈中共當前國際戰略指導原則之探討-新安全觀決策的環境因素〉,《共黨問題研究》,第25卷第9期,頁4-17。
劉文遠,2004/4。〈論中國共產黨對新疆三區革命的影響〉,《理論學刊》,第122期,頁71-76。
劉增林,2008/8。〈全國培養選拔少數民族幹部工作座談會在京召開〉,《民族團結》,2008年第8期,頁20-22。
劉瀟瀟,2004/10。〈東突恐怖主義與中國政府政策〉,《學術探索》,2004年第10期,頁84-89。
潘志平,2010/12。〈新疆的地緣政治與國家安全〉,《世界知識》,2010年第12期,頁21-23。
鄧浩,1999/3。〈伊斯蘭教與當代中亞政治〉,《國際問題研究》,1999年第3期,頁20-27。
鄭方洸,1993/9。〈中共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恢復建制後現況〉,《中共研究》,第27卷第9期,頁86-97。
鄭先武,2006/4。〈安全研究:一種「多元主義」視角-巴瑞.布贊安全研究透析〉,《國際政治研究》,2006年第4期,頁173-185。
鄭瑞耀,2001/10。〈從911事件看NMD戰略思維〉,《兩岸雙贏》,2001年第33期,頁13-17。
閻英華,2000/8。〈上海五國機制的回顧與展望〉,《當代世界》,2000年第8期,頁9-11。
魏艾,2001/11。〈反恐模糊了上海亞太經合會議的焦點〉。《中共研究》,第35卷第11期,頁22-24。
魏長洪,2005/1。〈新疆三區革命後期的經濟建設〉,《新疆大學學報》,第33卷第1期,頁61-66。
魏玲,2006/6。〈地區構成的世界-卡贊斯坦的地區主義理論〉,《外交評論》,第3期,頁15-23。
羅金義,2009/10。〈共同繁榮還是盛世邊緣-中國少數民族的處境〉,《二十一世紀雙月刊》,2009年10月號,總第115期,頁33-43。



學位論文

吳榮裕,2008。《東突極端組織活動與中共國際反恐戰略之研究》。新北市: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論文。
周永祥,2006。《中共建構中之反恐機制研究》。台北:政治作戰學校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素蘭,2006。《東突議題對中亞情勢影響之研究》。桃園:清雲科技大學中亞研究所碩士論文。
戴春成,2008。《中國反恐及國際參與之研究》。高雄:中山大學大陸研究所博士論文。

研討會論文

艾克林(Erkin Ekrem),2006/11/23-24。〈東突問題:現況和未來〉,「第六屆台灣與中亞論壇國際學術會議」。桃園:清雲科技大學歐亞研究中心等。頁3。
徐飛彪,2009/11/26。〈恐怖主義與北京奧運安保〉,「第五屆恐怖主義與國家安全學術暨實務」研討會。桃園:中央警察大學恐怖主義研究中心。頁4。
張益銘,2005/11/23-24。〈上海合作組織的限制與展望〉,「第五屆台灣與中亞學術論壇國際會議」。桃園:清雲科技大學中亞研究所等。頁1-21。
潘光,2003/11/3-4。〈全球反恐形勢與中國的反恐國際合作〉,「第三屆兩岸遠景論壇 全球趨勢下的反恐與兩岸關係」研討會。台北:財團法人兩岸交流遠景基金會。頁15-27。

官方文件

上海社科院上海合作組織研究中心,2008/8/28。〈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會議聯合公報〉,《上海社科院上海合作組織研究中心網》,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2005/05/27。〈新疆的歷史與發展〉,《中國政府網》,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2006/8/8。〈打擊恐怖主義、分裂主義和極端主義上海公約全文〉,《中國政府網》,
______,2007/8/28。〈全面開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局面-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中國政府網》,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2015/4〈上海合作組織〉,《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網》,
< http://www.fmprc.gov.cn/mfa_chn/gjhdq_603914/gjhdqzz_609676/lhg_610734/>。
______,2005/7/6。〈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宣言〉,《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網》,
______,1996/7/5。〈中華人民共和國與哈薩克斯坦共和國引渡條約〉《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網》,
______,2002/12/23。〈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哈薩克斯坦共和國關於打擊恐怖主義、分裂主義和極端主義的合作協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網》,
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002/1/21。〈東突恐怖勢力難脫罪責〉,《中國政府網》,
江澤民,2000/10/11。〈正確認識新疆歷史,堅決反對民族分裂〉,《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伊犁州公安局史誌辦,1988。《1962年新疆伊塔事件史料》。伊寧:伊犁州公安局史誌辦,頁42-45。

報刊

1984/8/22。〈李維漢同志生平〉,《人民政協報》,版2。
1994/4/27。〈納札爾巴耶夫設宴歡迎李鵬〉,《人民日報》,版1。
1996/7/4。〈中烏聯合聲明〉,《人民日報》,版6。
1996/7/5。〈中吉聯合聲明〉,《人民日報》,版6。
1996/7/6。〈中哈聯合聲明〉,《人民日報》,版3。
1997/10/3。〈中哈決建油管連中國伊朗〉,《文匯報》,版3。
1997/11/11。〈輸入哈薩克原油,中共憂喜參半〉,《中國時報》,版9。
戈巴契夫,1994/3/23。〈俄羅斯的改革與挑戰〉,《聯合報》,版4。
王美惠,2009/7/16。〈新疆挑動中共政權保衛戰〉,《新新聞》,第1167期,頁22-23。
司徒敏,1982/6/7。〈大陸生產建設兵團的過去與現在〉,《香港時報》,版2。
朱建陵,2009/7/15。〈蓋達組織誓言對中國展開報復〉,《中國時報》,版A16。
李永峰,2009/8/2。〈專訪:維族NGO工作者、前新疆法制報總編室主任海萊特〉,《亞洲週刊》,頁20-21。
李春榮,1992/7/5。〈讓西部邊陲也成為對外開放的前哨-國務院給予新疆優惠政策〉,《人民日報》,版1。
段吉勇、鄒春義,2000/4/20。〈江主席與德米雷爾總統會談〉,《人民日報海外版》,版1。
紀碩明,2009/7/26。〈新疆工人為何來韶關〉,《亞洲週刊》,頁32。
陸以正,2009/8/17。〈誰幕後支持僵獨〉,《中國時報》,版A15。
黃季寬,1991/7/1。〈新疆現況簡介〉,《蒙藏地區現況週報》,頁32。
楊剛等,2009/7/19。〈新疆百餘人被殺、西方媒體誤讀悲劇〉,《亞洲週刊》,頁24-27。
楊靜仁、平杰三等合著,1984/9/12。〈我國統一戰線漢民族工作的著名理論家李維漢同志〉,《人民政協報》,版2。
關武君,2009/7/26。〈傳言的幽靈徘徊在韶關上空〉,《亞洲週刊》,頁30-31。

網際網路

2001/10/15。〈中國共產黨大事記(1957年)〉,《新華網》,

2002/06/1。〈上海合作組織〉,《新華網》,

2002/9/12。〈東突列入聯合國黑名單〉,《BBC中文網》,

2003/10/23。〈東突首要份子阿巴斯在新疆被判處死刑〉,《軍事天地》,

2003/12/16。〈世界維吾爾青年代表大會靠偷竊和搶奪獲取資金〉,《京華時報網》,
2004/1/9。〈新疆東突發源地(四)-尋找伊寧騷亂真相〉,《亞洲時報在線》,article&id=4836&catid=50&Itemid=168>。
2004/9/17。〈東突流亡政府在美成立〉,《文匯報》,

2004/9/18。〈東突流亡政府代表性受質疑〉,《BBC中文網》,

2004/9/21。〈中國稱東突流亡政府為鬧劇〉,《BBC中文網》,

2004/9/23。〈服刑商人熱比婭獲拉夫托人權奬〉,《BBC中文網》,

2005/6/10。〈新疆民族軍的來龍去脈〉,《啟蒙歷史網》,

2005/6/15。〈上海合作組織簽署10項文件,將打擊三股勢力〉,《中國新聞網》,
2005/6/28。〈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才工作大事記1949-2004〉,《中國網》,

2005/7/6。〈上海合作組織峰會呼籲西方勢力從中亞撤軍〉,《中國新聞網》,

2005/7/14。〈珍寶島自衛反擊戰〉,《中華網》,
2006/10/27。〈哈薩克風情滿裕民-在孫龍珍墓前緬懷烈士英雄壯舉〉,《新疆天山網》,
2006/6/19。〈上合組織新發展,美國改排斥態度〉,《中國評論新聞網》,

2006/6/2。〈前新疆女首富二子被刑拘、一女監視居住〉,《星島環球網》,

2006/9/26。〈中國警告挪威不得給熱比婭發和平獎〉,《博訊新聞網》,

2007/5/21。〈和平使命-2007上合組織聯合反恐軍演的意義〉,《騰迅網》,

2007/8/16。〈六國元首簽署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長期睦鄰友好合作條約〉,《人民網》,
2008/6/10。〈珍寶島事件美國幫助中國的秘密〉,《看中國網》,

2008/7/4。〈奧運拉響反恐警報〉,《新華網》,

2008/7/25。〈驚心動魄:1990年巴仁鄉東突暴亂〉,《華夏經緯網》,

2008/7/26。〈東突組織發放視頻威脅北京奧運〉,《BBC中文網》,

2008/9/4。〈中塔攜手嚴打東突擊斃1號頭目〉,《中國評論新聞網》,

2008/12/18。〈喀什暴力襲擊案炸死16警察 兩主犯被判死刑〉,《人民網》,

2009/2/28。〈中蘇珍寶島武裝衝突始末〉,《鳳凰資訊網》,

2009/6/18。〈葉卡捷琳堡峰會 中國揮寫大手筆〉,《中國評論新聞網》,

2009/7/6。〈剖析烏市騷亂背後推手-世維會〉,《大公網》,

2009/7/11。〈暴亂的背後:淺談疆獨問題〉,《國學網》,

2009/7/11。〈多維專訪:新疆維族教育工作水平低不能都怪政府〉,《多維新聞網》,
2009/7/15。〈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承認國會資助熱比婭〉,《人民網》,

2009/7/27。〈熱比婭前往日本訪問〉,《BBC中文網》,

2010/9/29。〈1954年赫魯曉夫訪華〉,《鳳凰資訊網》,

2010/11/9。〈真相大白,中國軍隊重返鐵列克提原址〉,《中華網》,

2010/12/1。〈中國推遲與挪威的自由貿易協定談判〉,《博訊新聞網》,

2010/12/27。〈堅決反對三股勢力的暴力恐怖活動〉,《新疆哲學社會科學網》,
2012/3/1。〈新疆邊貿發展的歷史過程〉,《中國網》,

阿比孜.尼亞孜,2009/3/10。〈當前新疆反分裂鬥爭與伊斯蘭教關係的幾個問題〉,《新疆哲學社會科學網》,

捷夫,2007/8/9。〈和平使命幕後的中俄美關係〉,《萬維網》,

都人,2010/8023。〈土耳其與泛突厥主義〉,《個人圖書館網》,

陳志成,2005/4/15。〈從社會學的『角色理論』論戲劇演員的角色觀點〉,《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第46期,

陳儀深,2010/5/27。〈流亡政府釋義〉,《自由時報》,

馮亦斐,2011/2/21。〈兵團往事〉,《新華網》,

楊奎松,2009/2/28。〈走向破裂(1960-1963)-中共中央如何面對中蘇關係危機〉,《鳳凰資訊網》,
解放軍報,2008/9/8。〈南泥灣精神〉,《中國文明網》,

趙宇,2009/7/20。〈中亞國家對東突說不〉,《新華網》,

趙璇、高靜文,2010/10/15。〈新疆反分裂鬥争的歷史回顧與經驗總結〉,《思想理論教育導刊》,

潘光,2007/8/12。〈和平使命-2007〉,《上海社科院上海合作組織研究中心》,
顏昌海2009/7/27。〈新疆7.5事件的反思〉,《中國報導週刊》,

隴靜華,2008/9/8。〈中國共產黨培養少數民族幹部政策的演變和發展〉,《昭通黨建》,

其他

中國地圖出版社編,2003。《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地圖》。北京:中國地圖出版社。

二、英文部分

專書

Alali, A. Odasuo & Gary W. Byrd, 1994. Terrorism and the News Media. Jefferson, N.C.: McFarland.
An, Tai-sung, 1973. The Sino-Soviet Territorial Dispute. Philadelphia: The Westminister Press.
Aust, Anthony, 2010. Handbook of International Law.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Benson, Linda, 1990. The Ili Rebellion: The Moslem Challenge to Chinese Authority in Xinjiang, 1944-1949. New York: M.E. Sharp.
Bessinger, Mark & Lubomyr Hajda, 1990. The Nationalities Factor in Soviet Politics and Society. Boulder, Colo.: Westview Press.
Brown, Michael E., 1993. Ethnic Conflict and International Security.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Burles, Mark, 1999. Chinese Policy Toward Russia and the Central Asian Republics. San Diego: Rand Publishing.
Combs, Cindy, 2003. Terrorism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3rd ed., New Jersey: Pearson Education.
Downs, Erica Strecker, 2000. China’s Quest for Energy Security, Santa Monica, CA: Rand.
Forbes, Andrew, 1986. Warlords and Muslims in Chinese Central Asia.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Freedman, Lawrence, Christopher Hill & Adam Roberts, eds, 1986. Terrorism and International Order. London: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Fuller, Graham E. & Frederick S. Starr, 2003. The Xinjiang Problem. Central Asia-Caucasus Institute, Baltimore: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Gladney, Dru C., 1996. Muslim Chinese: Ethnic Nationalism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2nd edition,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1998. Ethnic Identity in China. Fort Worth: Horcort-Brace.
------, 2004. Dislocating China: Muslims, Minorities, and other Sub-Altern Subjects. Chicago: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Goffman, Erving, 1959. Presentation of Self in Everyday Life. New York: Bantam Dell Pub. Group.
Johnston, Alastair Iain & Robert S. Ross ed., 2006. New Directions in the Study of China’s Foreign Policy.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Kaltman, Blaine, 2007. Under the Heel of Dragon. Athens:Ohio University Press.
Katzenstein, Peter J., 2005. A World of Regions: Asia and Europe in the American Imperium .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Keohane, Robert, 1989.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 and State Power. Boulder: Westview.
Lampton, David M. & Richard Daniel Ewing, 2003. The U.S.- China Relations Facing International Security Crises: Three Case Studies in Post-9/11 Bilateral Relations. Washington D.C.: The Nixon Center.
Larrabee, F. Stephen & Ian O. lesser, 2003. Turkish Foreign Policy in an Age of Uncertainy. Santa Monica, Ca: Rand.
Millward, James, 2007. Eurasian Crossroads: A History of Xinjiang.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Pye, Lucian W., 1966. Aspects of Political Development. Boston:Little Brown.
Rashid, Ahmed, 2002. Jihad: The Rise of Militant Islam in Central Asia.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Redulson, Justin Jon, 1998. Oasis’s Identities: Uighur Nationalism along China’s Silk Road.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Reich,Walter, 1992. Origins of Terrorism:Psychologies, Ideologies, Theologies, States of Mind.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Rhodes, Rod A. W., 1997. Understanding Gevornance.Buckingham: Open University Press.
Rossi, Peter H. & Howard E.Freeman, 1993. Evaluation: A Systematic Approach. Newbury Park,CA: Sage Publication Inc.
Ruggie, John Gerard, 1993. Multilateralism Matters: The Theory and Praxis of an Institution Form.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Starr, S. Frederick, 2004. Xingjiang: China’s Muslim Borderland. Armonk: M. E. Sharpe.
Stavrianos, L. S., 1971. The Epic of Man.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Thompson, Terrv L., 1989. Ideology and Policy: The Political Uses of Doctrine in the Soviet Union. Boulder: Westview Press.
Turner, Jonathan H., 1988. A Theory of Social Interaction.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Wang, James C. F., 2002. Contemporary Chinese Politics: An Introduction.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Wendt, Alexander, 1999. Social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Wolf, Charles, 2003. Fault Lines in China’s Economic Terrain. Santa Monica, CA: Rand.

專書論文

Jenssen, Synnove, 2002. “Transforming Politics: Towards New or Lesser Roles for Democratics Institutions?” in T. Christen & P. Laegreid eds., New Public Management: The Transformation of Ideas and Practice. Burlington, V.T.: Ashgate Publishing Co. pp. 289-311.
Oksenberg, Michel., 1988, “Sources and Methodological Problems in the Study of Contemporary China,” in A. Doak Barnett ed., Chinese Communist Politics in Action.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pp. 577-579.
Esherick, Joseph W., 2003. “Ten Theses on the Chinese Revolution,” in Jeffrey N. Wasserstrom ed., Twentieth-Century China: New Approaches. London: Routledge Published. pp. 37-65.
Diao, Richard K., 1967. “The National Minorities of China and Their Relations With the Chinese Communist Regime,” in Peter Kunstadter ed., Southeast Asia Tribes: Minorities and Nations.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p.169-201.
Deutsch, Karl W., 1981. “On Nationalism, World Regions and the Nature of the West,” in Per Torsvik, ed., Mobilization, Center-Periphery Structures and Nation-Building: A Volume in Commemoration of Stein Rokkan. Bergen: Universitetsforlaget. pp.51-93.
Ericson, Richard E., 1995. ”Soviet Economic Structure and the National Question,” in Alexander J. Motyl ed., The Post-Soviet Nations: Perspectives on the Demise of the USSR.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pp. 240-271.
Lapidus, Gail,1992. “New Thinking and the National Question,” in Archie Brown ed, New thinking in Soviet Politics.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pp. 39-70.


期刊論文

Baker, James, 1991/12. “America in Asia: Emerging Architecture for the Pacific,” Foreign Affairs, Vol.70, No.5. pp. 1-18.
Bruce Hoffman, 2002/September-October. “Rethinking Terrorism and Counterterrorism since 9/11,” Studies in Conflict & Terrorism, Vol. 25, No. 5, pp. 245-303.
Brzezinski, Zbingiew, 1989/11. “Post-Communist Nationalism,” Foreign Affairs, Vol.68, No.4, p.3-28.
Buzan, Barry, 1993. “From International System to International Society: Structural Realism and Regime Theory Meets the English School,”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147, No.3, pp. 327-352.
Copeland, Thomas, 2001. “Is the‘New Terrorism’Really New?: An Analysis of the New Paradigm for Terrorism,” Journal of Conflict Studies, Vol. 21, No.2, pp. 60-121.
Cronin, Audrey Kurth, 2002/03. “Behind the Curve: Globalization and International Terrorism,”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27, No. 3, pp. 30-58.
Filatochev, Igor & Roy Nello, 1992. “The Food Situation in Ex-Soviet Replubics,” Soviet Studies, Vol. 44, No. 5, p.712-746.
Goldberg, Andrew C., 1992/Summer. “Selective Engagement:U.S. National Security Policy in the 1990s,” The Washington Quarterly, Vol. 15, No. 3), pp. 165-176.
Graham, Allison & Robert Blackwill, 1991/7. “America’s Stake in the Soviet Future, ” Foreign Affairs, Vol. 30, No. 3, pp. 53-67.
Heraclides, Alexis, 1992/Winter. “Secession, Self-Determination and Nonintervention: In Quest of a Normativ Symbiosi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Vol.45, No.2, pp. 399-420.
Huntington, Samuel. P., 1993/7. “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 Foreign Affairs, Vol.72, No.3, pp.22-49.
Hyer, Paul & William Heaton, 1968/ Oct.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in Inner Mongolia,” China Quarterly, No.36, p.105-116.
Karner, Christian, 2000/Sep., “Terror in the Mind of God:The Global Rise of Religious Violence,” Religion, Vol. 36, No. 3, pp. 289-305.
Lake, Darren, 2001/Oct/17. “Lines of Communication: Alliance Air Strikes Continue to Target Taliban Communication Systems,” Jane’s Defense Weekly, Vol. 36, No. 16, (October 17, 2001), pp. 18-26.
Lynn, Laurence E. Jr., Carolyn J. Heinrich, and Carolyn J. Hill, 2000. “Studying Governance and Public Management: Chanllenges and Prospects,”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search and Theory, Vol.10, No.2, p.215-245.
Medd, Roger & Frank Goldstein, 1997. “International Terrorism on the Eve Millennium,” Studies in Conflict & Terrorism, Vol. 20, No. 3(July-September 1997), Pages 281 - 316.
Merari, Ariel, 1993. “Terrorism as a Strategy of Insurgency,” Terrorism and Political Violence, Vol.5, No. 4, pp. 213-251.
Obote-Odora, Alex, 1999/March. “Defining International Terrorism,” Murdoch University Electronic Journal of Law, Vol. 6, No. 1, pp. 98-117.
Taylor, David C., 2001/Dec. “A Reflection on the Recent Terrorism in America,” Epilepsy & Behavior, Vol. 2, No. 6, pp. 506-528.
Waltz, Kenneth N., 1990/3. “Realist Thought and Neorealist Theory,”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Vol.44, No.1, pp.21-37.
Wendt, Alexander, 1992/3. “Anarchy Is What States Make of It: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Power Politic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46, No.2, pp. 391-425.

網際網路

“Introducing the World Uyghur Congress,” .
.(東土耳其斯坦流亡政府)
.(世界維吾爾代表大會)
.(東土耳其斯坦信息中心)
.(瑞典維吾爾人委員會)
2003/12/15. “East Turkestan (Uyghuristan) National Congress,”
.
Chen, Yu-Wen, 2011/11/23. “A Network A Network Approach to the Study of the World Uyghur Congress’ Global Outreach: A Methodological Note,” Journal of Chinese Political Science/Association of Chinese Political Studies 2011, .
Miller, Greg, 2011/5/6. “CIA spied on bin Laden from safe house,” The Washington Post, .
Reese, Shawn, 2007/11/6. “National Special Security Events,” CRS Report for Congress, .
Zhe, Zhu, 2007/9/11. “Terrorism ‘Big Threat’ to Olympics,” China Daily, .
描述 博士
國立政治大學
東亞研究所
95260506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5260506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郭武平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康四維zh_TW
dc.creator (作者) 康四維zh_TW
dc.date (日期) 2015en_US
dc.date.accessioned 3-Aug-2015 13:41:51 (UTC+8)-
dc.date.available 3-Aug-2015 13:41:51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3-Aug-2015 13:41:51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095260506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77302-
dc.description (描述) 博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東亞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5260506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從歷史淵源而言,「東突厥斯坦」乙詞緣於19世紀沙俄試圖從地理名稱、宗教信仰與民族識別等深層的滲透方式,藉由「泛突厥主義」與「泛伊斯蘭主義」拉攏新疆信仰伊斯蘭教的少數民族,以東突的概念,將之納入已遭其併吞的中亞突厥斯坦地區,復以此話語的界定權,取得全世界對於俄國版地理分隔線的認同。復由於國共內戰時期,蘇聯鼓動成立「東突厥斯坦共和國」,毛澤東亦以「三區革命」稱許之,以期掀起遍地革命火種,給予現代新疆少數民族留下以語言及信仰為基礎的革命建國歷史記憶。
從中國的內政視野,政治穩定與否是東突問題載浮載沉的關鍵,清末與民國時期的內憂外患時期自不待言。中共建政之初,對少數民族採取相對溫和的社會主義改造政策,漸次形成了認同的政治文化,然而卻隨著左右傾路線發展遭到破壞;雖然1989年中共實施經濟改革後,新疆少數民族亦從中獲利,但幅度始終跟不上漢族的移入者,以致無論是民族關係、經濟關係乃至政治關係上均惡化為破碎的政治文化,即漢族始終自認是政策利多的給予者,而少數民族則自視為被剝奪者與受害者。1991年蘇聯解體之後,中亞五國獨立對新疆少數民族造成磁吸效應,成為東突議題再起的火種。然自江澤民上台之後,對於東突治理的基調仍採取軍事過硬的鎮壓手段,並未從根本解決少數民族的問題,以致民族融合更加困難,暴力衝突的數量與規模屢創新高。
從區域安全角度,新疆與其隔鄰的中亞自古以來就是伊斯蘭、儒家、斯拉夫與佛教等四大文明邊緣的交會破碎區,少數遊牧民族逐水草而居的生活型態更打破國家之間的界線,伊斯蘭宗教信仰與突厥方言的識別取代了國家認同。以致本地區所謂的認同兼具有脆弱性與包容性。因此,自古以來外在強權對於本地區並不刻意建立有形的實質統治,而是透過優勢文化或軟實力滲透,讓區域內的少數民族對強勢帝權國家產生有形與無形依賴,前者是物質與經濟力量,後者是文化與心理作用。兩相交替,造成被影響國家邊境少數民族出現認同危機。過去是沙俄與前蘇聯藉此覬覦中國的領土,現今則有美國、歐洲乃至日本加入競逐天然資源蘊藏豐富的中亞地區,以各種優厚的條件,取得天然資源開發特許權。
從治理成果評估,新疆少數民族、東突議題與中共政權之間不僅在中國大陸境內出現認同分離現象,並隨著全球資訊化的發展,使得國內問題惡化為國際議題。衝突雙方藉由印象管理、符號黏合等方式,在各自的舞台上展示政治訴求。雖然在以主權國家為主體的國際體系中,東突組織屈居下風;然而受到網際網穿透性、民族宗教關懷,或者,如中共政權所認定之「國際陰謀」作用,使得部分東突組織與成員雖然不足以影響大局,但仍透過相關議題在特定國際社會場域形成動靜觀瞻之國際影響。
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From the historical aspect, Russia mixed the concepts of geography, religion and nation to establish the title of “East-Turkistan” in 19th century, and then attracted the minorities of Xinjiang into her Center Asia provinces by the ideas of Pan-Islam and Pan-Turkism. By the power of discourse, Russia’s new map about the East-Turkistan got the recognitions in the world. In 1944, the eve of Chinese Civil War, Soviet Union supported the Xinjiang minorities to establish the “Republic of East-Turkistan”. Mao Zedong praised it “Three Regions Revolution” to combine the spirit of revolution in the China Mainland. All these give the modern Xinjiang minorities fresh founding memory till now.
Tracing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internal affairs, there are significant relations between the issues of East-Turkistan and domestic political stable. It goes without saying the worse situation during the late Qing dynasty and the early Republic of China (ROC). In the beginning of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PRC) regime,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CCP) taking the warm socialism reform policies, got the Xinjiang minorities’ identity and formed the unify political culture, which been broken by following political conflicts in a short time. In 1978, the CCP promoted the economic reform policies, the Xinjiang minorities got some profit from it, but the earnings could not compare with the Han immigrations. All of those led the ethnic, economic and political relations becoming a cracked political culture. In other words, the Han thought themselves as givers of the profit, but the Xinjiang minorities felt been exploited. The independent tide of the five former Central Asia Republics after dissolution of the Soviet Union in 1991 produced the magnetic effect to Xinjiang minorities and stimulated the revival of East-Turkistan issues. Since Jiang Zemin, the Secretary General of CCP still compressed the problem by military means in 1992; the ethnic integration in Xinjiang becomes more difficult. The number of violence accidents hits higher and higher level.
According to the regional security, Xinjiang and Central Asia locate at the crossroad of four civilizations, including Islam, Confucius, Slavs and Buddhism. In addition to the living style of nomads breaking the boundaries in this area, the Islamic belief and Turkic dialect take place the national identity, which are full of the vulnerability and tolerance. The outside superpowers penetrate this area by excellent culture and soft power instead of creating functional institutions, causing the crisis of identity or loyalty. For example, the Russia and Soviet Union invaded the vast land of Xinjiang in the 19th; the US, Europe and Japan rapidly join the great competition of natural resources in Central Asia nowadays.
Evaluation the policy of CCP toward East-Turkistan is not easy. This is not only the identity crisis in China, but also transfers into the international field. Both sides take the strategies of impression management and exegetical bonding to show their political appeals. Although the realistic international system is composed by the sovereignty states obstructed the East Turkistan organizations, which still take advantages of internet, ethnic and religious methods to attract some specific concerns.

This study found that:
First, the proper noun “East Turkistan” does not created by the Uyghur themselves, but by the Russia in the 19th. In addition, The Republic of East Turkistan (1944-1949) organized by many minorities of Xinjiang, not by Uyghur only. Therefore, the Uyghur can’t be referred to the East Turkistan totally.
Second, the definition of East Turkistan problem is rebellion or terrorist attack is decided by the Chinese central government. The Republic of China thought it as the Soviet Union agitated the local minorities’ armed rebellion. The CCP took the same viewpoints before 1990s. While, the CCP highlights the terrorism about the East Turkistan’s issues that got few recognition from the US and UN after September 11 attack. Although the change let the CCP wins tiny interest in a short period, the foreign countries use the excuse of human rights and against radical anti-terrorism strategy to intervene the CCP domestic issues.
Third, the exile Uyghur does not get the general agreement about resistance movement and the core attitude toward the CCP. Those are the obstacles for the exile Uyghur to form the unify action and power.
Forth, the CCP always declares to the world that the Xinjiang Uyghur relates closely with the East Turkistan terrorism organizations. That enrages some Uyghur to take fierce actions against the CCP. Now the most important duty for the CCP is to find a balance between the removals of terrorism label from the Uyghur and increasing the budget for the anti-terrorism mission.
Fifth, the appeals of Rebiya Kadeer and the overseas Uyghur groups which she leads do not want to establish an independent state. Instead, she struggles to ask a higher autonomy. The idea is familiar to the Soviet republics, but refused by the CCP.
en_US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謝辭 i
摘要 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概念與詮釋 5
第三節 文獻回顧與評析 11
第四節 研究途徑與方法 18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26
第六節 研究架構與章節 27
第二章 東突議題的歷史與演變 31
第一節 東突議題的根源 31
第二節 民國時期的東突議題 37
第三節 中共與東突議題之淵源 50
第四節 本章小結 57
第三章 東突活動復萌時期 59
第一節 反覆的少數民族政策 60
第二節 50-70年代中蘇戰略格局 74
第三節 新疆少數民族抗爭活動 83
第四節 本章小結 93
第四章 東突議題轉型時期 95
第一節 改革開放與少數民族政策調整 95
第二節 蘇聯解體對東突議題影響 105
第三節 東突議題的轉型 116
第四節 本章小節 126
第五章 東突運動國際化時期 127
第一節 東突議題國際化 127
第二節 上海合作組織的成立與功能 140
第三節 北京奧運與七五事件中的東突議題 154
第四節 本章小結 160
第六章 結論 163
第一節 研究回顧 163
第二節 研究發現-中共東突政策評估 171
第三節 反思前瞻 179
參考文獻 181
zh_TW
dc.format.extent 7350932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5260506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東突厥斯坦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三區革命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政治文化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區域安全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治理評估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East Turkistan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The Ili Rebellion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Political Culture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Regional Security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Policy Evaluationen_US
dc.title (題名) 東突厥斯坦問題與中共對策研究zh_TW
dc.title (題名) Study of the CCP countermesaures for the East Turkistan issues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專書

丁書偉,2004。《地緣政治中的西北邊疆安全》。北京:民族出版社。
丁學良,1994。《共產主義後與中國》。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編,1953。《民族政策文獻匯編》。北京:人民出版社。
______,1987。《李維漢選集》。北京:人民出版社。
______,1991。《毛澤東選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______,1999。《毛澤東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
刁田丁主編,1989。《中國地方國家機構概要》。北京:法律出版社。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1987。《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重要文獻選讀》。北京:人民出版社。
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1957。《斯大林全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安政治學院編,1988。《毛澤東論統一戰線》。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會編,1981。《中華民國重要史料初編-對日抗戰時期,第三編,戰時外交(二)》。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所,2000。《全球戰略大格局-新世紀中國的國際環境》。北京:時事出版社。
中國新疆地區伊斯蘭教史編寫組,2002。《中國新疆地區伊斯蘭教史第二冊》。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
中華民國外交部編,2001。《外交部檔案叢書界務類第二冊-中蘇關係卷》。台北:中華民國外交部。
______,2001。《外交部檔案叢書界務類第四冊-新疆卷(二)》。台北:中華民國外交部。
中華歐亞基金會、改革開放論壇,2003。《反恐戰後的美中關係與台海局勢》。台北:大屯出版社。
尹慶耀,1994。《蘇維埃帝國的消亡》。台北:五南出版公司。
文富主編,1991。《當代中國的新疆》。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
牛軍主編,2007。《中國學者看世界(4)-中國外交卷》。北京:新世界出版社。
王力雄,2007。《我的西域,你的東土》。台北:大塊文化。
王玉民,1999。《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原理》。台北:紅葉文化事業。
王恩茂,1997。《王恩茂文集下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王桂芳,2004。《中亞戰略格局與中國安全》。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
王泰平主編,1996。王治來,「論說所謂土耳其斯坦」,中國邊疆史地研究(北京),第1期(1997年),頁85。。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年。
王建民,1965。《中國共產黨史稿》。台北:作者自行刊印。
王國杰,1997。《東干族形成發展史》。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
王逸舟主編,2002。《恐怖主義溯源》。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______,2007。《中國學者看世界(2)-國家利益卷》。北京:新世界出版社。
王瑋主編,1995。《美國對亞太政策的演變:1776-1995》。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
王緝思主編,1995。《文明與國際政治-中國學者評亨廷頓的文明衝突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王橋編,1994。《新疆經濟社會全書》。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
王緝思,2001。《冷戰後美國的全球戰略和世界地位》,台北:生智出版社。
包爾漢,1984。《新疆五十年》。北京:文史資料出版社。
北京大學歷史系編,1976。《沙皇俄國侵略擴張史》。北京:人民出版。
田曾佩主編,1993。《改革開放以來的中國外交》。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
石嵐,2003。《從千年第一戰談起》。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
安維華等著,1999。《中亞穆斯林與文化》。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
余太山主編,1996。《新疆各族歷史文化辭典》。北京:中華書局。
吳楚克,2005。《中國邊疆政治學》。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
吳興東,2009。《土耳其史-歐亞十字路口上的國家》。台北:三民書局。
宋杰,1983。《新疆各民族研究》。台北:蒙藏委員會。
李偉主編,2008。《2007國際恐怖主義與反恐怖鬥爭年鑑》。北京:時事出版社。
李群英,2007。《全球化背景下的伊斯蘭極端主義》。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杜維運,2003。《史學方法論》。台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邢廣程,1996。《中國和新獨立的中亞國家關係》。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
阮傳勝,2007。《恐怖主義犯罪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周崇經,1990。《中國人口-新疆分冊》。北京:中國財政出版社。
周雪光主編,1992。《當代中國的國家與社會關係》。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周煦,1999。《冷戰後美國的東亞政策》。台北:生智出版社。
林長寬編著,1996。《中國回教之發展及其運動》。台北:中華民國阿拉伯文化經濟協會。
法務部調查局編,1983。《中共民族政策之研究》。台北:法務部調查局。
______,1989。《中共現行法令彙編》。台北:法務部調查局。
侯艾君,2005。《車臣始末》。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
查道炯主編,2007。《中國學者看世界(6)-非傳統安全卷》。北京:新世界出版社。
胡聯合,2001。《當代社會恐怖主義與對策》。北京:東方出版社。
苗圃生、田衛疆主編,2004。《新疆史綱》。烏魯木齊:人民出版社。
苗普生、馬品彥、厲聲編,2006。《歷史上的新疆》。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
孫壯志,1999。《中亞五國對外關係》。北京:當代世界出版社。
______,2001。《中亞新格局與地區安全》。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徐玉圻主編,1998。《新疆三區革命史》。北京:民族出版社。
秦亞青,2005。《權力、制度與文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秦亞青主編,2006。《文化與國際社會:建構主義國際關係理論研究》。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
翁松燃編,1984。《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論文集》。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郝夢筆、段浩然主編,1984。《中國共產黨六十年》。北京:解放軍出版社。
馬大正,2006。《新疆史鑑》。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
馬大正,許建英,2006。《東突厥斯坦國-迷夢的幻滅》。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
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編譯,1953。《斯大林全集第十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______,1988。《列寧全集第二十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馬啟成,2006。《回族歷史與文化暨民族學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
國防部史政編譯局編,1982。《郭寄嶠口述:敉平新疆偽「東土耳其斯坦人民共和國」經過紀要》。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印。
張大軍,1954。《新疆風暴七十年》。台北:蘭溪出版社。
______,1954。《新疆近40年變亂紀略》。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
張宇燕主編,2007。《中國學者看世界(7)-世界經濟卷》。北京:新世界出版社。
張亞中、孫國祥,1999。《美國的中國政策-圍堵、交往、戰略夥伴》。台北:生智出版社。
張達鈞,1956。《四十年動亂新疆》。香港:亞洲出版社有限公司。
張錫模,2004。《中亞區域安全淨評估》。台北:財團法人兩岸交流遠景基金會。
張驥,1998。《跨世紀中國的國際環境與對外戰略》。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
莫大華,2003。《建構主義國際關係理論與安全研究》。台北:時英出版社。
郭樹勇,2001。《建構主義與國際政治》。北京:長征出版社。
陳大俊編,1987。《今日新疆》。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
陳延琪、潘志平主編2000。《泛突厥主義文化透視》。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
陳啟懋,1999。《中國對外關係》。台北:吉虹資訊。
陳慧生、陳超,1999。《民國新疆史》。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
富文主編,1991。《當代中國的新疆》。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
彭英明主編,1988。《馬克斯民族理論與中國民族問題》。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
華力進,1980。《政治學》。台北:經世書局。
黃仁宇,1998。《從大歷史角度讀蔣介石日記》。北京:中國社科院。
黃道霞、載舟、余晨編著,1990。《中華人民共和國四十年大事記》。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
新華通訊社國內資料室編,1988。《十年改革大事記(1978-1987)》。北京:新華出版社。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統計局編,1996。《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統計年鑑1995年》。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
新疆自治區黨史委、區黨校編,1993。《中國共產黨新疆歷史大事記(上冊)》。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
新疆社會科學院編,1993。《泛伊斯蘭主義、泛突厥主義研究論文集》。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
新疆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編,1979。《新疆簡史第一冊》。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
______,1986。《新疆簡史第三冊》。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編,1999。《中國新疆》。烏魯木齊:五洲傳播出版社。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概況編寫組,1985。《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概況》。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
楊國樞等著,1990。《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方法》。台北:東華書局。
楊發仁主編,1994。《泛伊斯蘭主義和泛突厥主義研究》。烏魯木齊:新疆社會科學院。
楊策、彭武麟主編,1999。《中國近代民族關係史》。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
楊增新,1999。《補過齋文牘續編卷14》。甘肅:甘肅文化出版社。
楚樹龍、耿秦主編,2003。《世界、美國和中國》。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當代中國編輯部,1993。《當代中國的民族工作》。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
葉至誠,2000。《社會科學概論》。台北:揚智文化公司。
葛公尚主編,2006。《當代國際政治與跨國民族》。北京:民族出版社。
維吾爾族簡史編寫組,1991。《維吾爾族簡史》。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
趙全勝,1999。《解讀中國外交政策-微觀、宏觀相結合的研究方法》。台北:月旦出版公司。
趙常慶,1999。《中亞五國概況》。北京:經濟日報出版社。
劉中民,2004。《當代中東伊斯蘭復興運動研究》。香港:香港社會科學出版社。
劉志霄,1985。《維吾爾族歷史》。北京:民族出版社。
劉竟、張士智、朱莉,1987。《蘇聯中東關係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劉達第主編,1996。《中美關係重要文獻資料選編》。北京:時事出版社。
劉漢太、都幸福,2003。《中國打擊東突報告》。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
劉寶榮、廖家生著,1993。《中國沿邊開放與周邊國家市場》。北京:法律出版社。
厲聲,2009。《中國新疆新中國時期分裂與反分裂鬥爭》。新疆:新疆人民出版社。
潘志平、王鳴野與石嵐,2006。《東突的歷史與現狀》。北京:民族出版社。
潘志平主編,1999。《民族自決還是民族分裂-民族和當代民族分立主義》。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
______,2003。《中亞的地緣政治文化》。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
______,2004。《2003:走出陰霾》。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
錢其琛,2003。《外交十記》。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
錢穆,2005。《中國歷史研究法》。台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閻學通主編,2007。《中國學者看世界(5)-國際安全卷》。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7年。
薛宗正,1992。《突厥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薛銜天,2003。《中蘇關係史1945-1949》。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龐中英主編,2007。《中國學者看世界(8)-全球治理卷》。北京:新世界出版社。

專書譯著

Buzan, Barry & Waever, Ole, and Wide, Jaap著,朱寧譯,2003。《新安全論》 (Security: A New Framework for Analysis)。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
Collins, John M. 紐先鐘譯,1982。《大戰略》(Grand Strategy)。台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Huntington, Samuel P.著,黃裕美譯,1997。《文明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 and the Remaking of World Order)。台北:聯經出版社。
Katzenstein, Peter J., Robert Keohane O., and Stephen Krasner等編,秦亞青等譯,2003。《世界政治理論的探索與爭鳴》(Exploration and Contestation in the Study of World Politics)。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Katzenstein, Peter J.著,秦亞青、魏玲譯,2007。《地區構成的世界:美國帝權中的亞洲和歐洲》(A World of Regions: Asia and Europe in the American Imperiu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Keohane, Robert O. & Joseph S. Nye, Jr.著,門洪華譯,2002。《權力與相互依賴》(Power and Interdependence: World Politics in Transition)。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Lehning, Percy B.主編,許雲翔等譯,2002。《分離主義的理論》(Theories of Session)。台北:韋伯文化事業出版社。
Lewis, Bernard著,蔡百銓譯,1986。《阿拉伯人的歷史》(The Arabs in History)。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MacFarquhar, Roderick & John K. Fairbank主編,金光耀等譯,1992。《劍橋中華人民共和國史1966-1982》(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 vol.15, People’s Republic, Part2)。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Malik, Mohan著,黃淑芬譯,2004。《龍困險灘:九一一之後中共之戰術收穫與戰略損失》(Dragon on Terrorism: Assessing China`s Tactical Gains and Strategic Losses Post-September 911)。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
Nye, Joseph S., Jr.著,蔡東杰譯,2003。《美國霸權的矛盾與未來》(The Paradox of American Power: Why the World`s Only Superpower Can`t Go It Alone)。台北:左岸文化。
Rashid, Ahmed著,陳建勳等譯,2001。《神學士》(Taliban)。台北:新新聞文化。
Rosenbaum, Walter A.著,陳鴻瑜譯,1984。《政治文化》(Political Culture)。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Wendt, Alexander著,秦亞青譯,2000。《國際政治的社會理論》(Social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Zbigniew Brzezinski著,林添貴譯,1998。《大棋盤》(The Grand Chessboard)。台北:立緒文化。

專書論文

牛軍,2002。〈毛澤東的危機意識與中蘇同盟破裂的緣起〉,章百家、牛軍主編,《冷戰與中國》。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頁273-296。
李丹慧,1997。〈毛澤東對蘇認識與中蘇關係的演變〉,中俄關係史學會編,《戰後中蘇關係走向1945-1960-中俄(蘇)關係學術論文選》。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頁61-90。
李丹慧,2002。〈對 1962 年新疆伊塔事件起因的歷史考察〉,李丹慧主編,《北京與莫斯科:從聯盟走向對抗》。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頁 480-509。
李維漢,1957。〈進一步加強黨的統一戰線工作〉,張蓬舟主編,《人民手冊》。上海:大公報社。頁120。
林水波,2001。〈研究設計〉,段家豐、孫正豐、張世賢主編,《論文寫作研究》。台北:三民書局。頁81。
俞可平,2004。〈全球治理引論〉,龐中英主編,《中國學者看世界卷8-全球治理卷》。北京:新世界出版社。頁5-10。
徐天新,2004。〈論1958-1959年間的中蘇關係〉,牛大勇、沈志華主編,《冷戰與中國的周邊關係》。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頁268-269。
張曙光2002。〈中蘇經濟合作的瓦解1950~1960-從文化心理角度所作的解釋〉,李丹慧主編,《北京與莫斯科:從聯盟走向對抗》。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頁241-243。
楊奎松,2002。〈毛澤東蘇聯觀變化原因剖析〉,李丹慧主編,《北京與莫斯科:從聯盟走向對抗》。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頁282-306。
戴超武,2002。〈第二次台灣海峽危機和中蘇關係〉,章百家、牛軍主編,《冷戰與中國》。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頁269-272。
龐中英,2007。〈中國的亞洲戰略:靈活的多邊主義〉,牛軍主編,《中國學者看世界卷4-中國外交卷》。北京:新世紀出版社。頁138-139。

期刊論文

于有慧,2003/6。〈中共獨立自主外交政策的持續與轉變〉,《中國大陸研究》,第43卷第6期,2000年6月,頁1-18。
方華,2000/2。〈亞太安全架構的現狀趨勢及中國的作用〉,《世界經濟與政治》,2000年第2期,頁10-15。
王承宗,1988/12。〈蘇聯共產黨第十九次黨代表會議研析〉,《問題與研究》,第27卷第12期,頁11-28。
王欣登,〈蘇新關係與三區革命新論〉,《伊犁教育學院學報》,第16卷第1期,頁27-32。
王欣登,2003/6。〈蘇新關係與三區革命(續)〉,《伊犁教育學院學報》,第16卷第2期,頁14-18。
王治來,1997。〈論說所謂土耳其斯坦〉,《中國邊疆史地研究》,1997年第1期,頁85。
王崑義,2002/4。〈美國的反恐怖主義與國際安全—兼論九一一事件以後臺海兩岸的處境〉,《遠景季刊》,第3卷第2期,頁137-184。
王定士,2000/10。〈「中」俄戰略協作伙伴關係下的亞太安全-中華民國應有之作為〉,《遠景季刊》,第1卷第4期,頁111-154。
王克林,2001/12。〈新疆與中亞國家的經貿關係〉,《東歐中亞市場研究》,2001年第12期,頁25-30。
史筠,1984/2。〈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民族研究》,1984年第2期,頁1-10。
戎撫天,2001/1。〈九一一事件對美中台的影響〉,《台灣綜合展望》,2001年第1期,頁81-85。
朱培民,1995/2。〈新疆大躍進研究〉,《當代中國史研究》,1995年第2期,頁41-42。
朱寧,2003/10。〈安全化與非安全化-哥本哈根學派安全研究〉,《世界政治與經濟》,2003年第10期,頁21-26。
江山,1990/6。〈新疆地區少數民族抗暴活動分析〉,《中共研究》,第24卷第6期,頁73-78。
江平,1984/4。〈關於中國共產黨民族綱領的歷史發展〉,《民族研究》,1984年第4期,頁1-7。
______,1985。〈李維漢同志在民族理論方面的卓越貢獻〉,《民族研究》,1985年第1期,頁29-38。
江憶恩(Alastair Iain Johnston),2001/8。〈美國學者關於中國與國際組織關係研究概述〉,《世界經濟與政治》,2001年第8期,頁48-52。
余學會,2002/9。〈東突」上了聯合國「恐」字名單〉,《世界知識》,2002年第19期,頁22-28。
李丹慧,2003/3。〈新疆蘇聯僑民問題的歷史考察(1945-1965)〉,《歷史研究》,2003年第3期,頁16-66。
李正屏,1999/12。〈美國執行反恐怖主義現況分析〉,《源遠學報》,第11卷第2期,頁15-40。
宋以敏,2001/11。〈美國啟動特殊戰爭後的國際關係〉,《中國評論》,第47期,2001年11月,頁5-8。
周煦,2000/12。〈新世紀的中(共)美關係〉,《國際關係學報》,第15期,頁69-89。
李玉玲,2010/7。〈創制《上海合作組織引渡公約》,懲治跨國三股勢力犯罪〉,《法治與社會》,2010年7月期,頁249-250。
李宏烈,1983/2。〈略談民族區域自治的理論、政策和實踐〉,《民族研究》,第2期,頁1-7。
李春月、郝慶威,2006/6。〈可能危及北京奧運安全的因素及對策〉,《瀋陽體育學院學報》,第25卷第研究3期,頁26-28。
李偉麗,2006/1。〈關於俄文『東突厥斯坦』一詞引用的正誤〉,《西域研究》,2006年第1期,頁109-112。
李資源,1999/12。〈新疆三區革命始末〉,《黨史天地》,1999年第12期,頁23-41。
杜森茂,2000/7。〈共產黨員在反對民族分裂和非法宗教活動鬥爭中違紀問題的分析和研究〉,《決策通訊》,2000年第7期,頁4-9。
杜瀚,2001/2。〈論三區革命中的軍事鬥爭〉,《西域研究》,2001年第2期,頁35-41。
沈志華,2002/5。〈赫魯曉夫、毛澤東與中蘇未實現的軍事合作-關於遠東防空協定、長波電台及聯合艦隊問題的再討論〉,《中共黨史研究》,2002年第5期,頁32-43。
______,2007/4。〈中蘇同盟破裂的原因和結果〉,《中共黨史研究》,2007年第4期,頁29-42。
邢廣程,1996/1。〈中國和中亞各國:新的關係〉,《東歐中亞研究》,1996年第1期,頁58-64。
邢廣程,1997/2。〈中國和中亞各國:新的關係〉,《中國外交》,1997年第2期,頁30-37。
卓加,1989/4。〈為培養更多的少數民族幹部而努力〉,《中國民族》,1989年第4期,頁8-9。
季志業,2003/9。〈聯合-2003及其意義〉,《現代國際關係》,2003年第9期,頁47-55。
官政哲,2001/10。〈二十一世紀第一場戰爭-打擊災難性恐怖主義的戰略〉,《警光》,543期,頁18-20。
林文程,2000/10。〈中共參與亞太多邊安全機制之目的與立場〉,《中國事務》,2000年第2期,頁89-97。
林正義,2002/1。〈美國因應911事件的危機處理〉,《戰略與國際研究季刊》,第4卷第1期,頁108-127。
林季蓉,2001/11。〈恐怖主義時代來臨〉,《遠見雜誌》,第185期,頁44-48。
林建財,2002/1。〈美國、賓拉登、恐怖主義〉,《歷史月刊》,第168期,頁28-33。
林恩顯,1986/10。〈中共少數民族政策分析〉,《東亞季刊》,第18卷第2期,頁1-26。
金炳鎬,1989/1。〈改革開放與少數民族幹部結構的調整〉,《黑龍江民族叢刊》,1989年第1期,頁20-25。
阿碧,2008/8。〈保障平安奧運的秘密武器〉,《檢察風雲》,2008年第15期,頁24-26。
帥化民,2001/11。〈泛恐怖聯盟,全球公敵〉,《國家政策論壇》,第1卷第9期,頁217-221。
倪樂雄,2001/10。〈中美衝突的本源因素及不確定性〉,《二十一世紀》,第67期,頁27-34。
施子中2002/1。〈九一一事件對中共推動上海合作組織之影響〉,《戰略與國際研究季刊》,第4卷第1期,頁128-175。
洪銘德、盧信吉,2011/1。〈中國對中亞外交政策之分析〉,《全球政治評論》,第33期,頁125-159。
倪世雄、莊建中,2002/3。〈美中關係發生戰略性變化〉,《中國評論》,第51期,頁14-17。
夏義善,2001/3。〈發展中的上海五國機制〉,《國際問題研究》,2001年第3期,頁34-38。
孫壯志,2000/4。〈中亞五國的地緣戰略地位〉,《東歐中亞研究》,2000年第4期,頁61-67。
孫懿,2008/4。〈中國少數民族幹部政策三十年〉,《滿族研究》,2008年第4期,頁1-7。
孫懿,2009/9。〈新中國少數民族幹部政策60年〉,《廣西民族大學學報》,第31卷第5期,頁77-81。
徐玉圻、頓時春,1993/3。〈蘇聯與新疆三區革命〉,《西域研究》,1993年第3期,頁42-49。
徐杰舜,2003/11。〈新疆民族分裂主義產生的國際背景考察報告〉,《廣西民族學院學報》,2003年第2期,頁28-32。
徐博東,2001/11。〈九一一對中美及兩岸關係的影響〉,《中國評論》,第48期,頁65-67。
時殷宏2001/10。〈論恐怖襲擊後美國的世界態勢〉,《二十一世紀》,第67期,頁4-7。
殷天爵,1999/3。〈中共大國外交與夥伴關係之研析〉,《共黨問題研究》,第25卷第3期,頁82-93。
秦邦九1999/9。〈中共推動多極化世界格局與夥伴外交之研究〉,《共黨問題研究》,第25卷第9期,頁40-47。
馬雍州,1991/3。〈新疆人民民主政權建設淺述〉,《新疆社科論壇》,1991年第3期,頁 23。
高正禮,2004/2。〈中蘇論戰與中國社會主義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當代中國史研究》,2004年第2期,頁112-118。
高永久、劉雅妮,2006年/4。〈東突恐怖分裂勢力製造國際影響研究〉,《大連民族學院學報》,2006年第4期(總第33期),頁65。
高素蘭,2008/9。〈戰時國民政府勢力進入新疆始末1942-1944〉,《國史館集刊》,第17期,頁129-165。
常玢,2001/3。〈地緣政治和宗教因素在國家間關係中的作用-試析土耳其、伊朗對中亞地區的影響〉,《世界經濟與政治》,2001年第3期,頁10-13。
常玢,2001/1。〈伊斯蘭教在中亞的傳播與發展〉,《東歐中亞研究》,2000年第1期,頁10。
張平,2007/12。〈少數民族幹部配置比例問題研究〉,《法制與社會》,2007年第12期,頁907-908。
張炳勇,1997/4。〈三區革命與新疆和平解放〉,《公安司法》,1997年第4期,頁12-16。
張紅,1959/3。〈加速少數民族幹部的共產主義化〉,《民族研究》,1959年第3期,頁28-33。
張耘天,1975/12。〈當前中共加緊控制新疆之分析〉,《中共研究》,第9卷第12期,頁107-108。
張晶,2007/4。〈中國與中亞國家反恐合作評析〉,《蘭州學刊》,2007年第4期,頁39-41。
張達基,2001/10。〈全球反恐怖主義的重大轉折點:美國遭遇國際恐怖主義暴力襲擊後的思政〉,《中國評論》,第46期,頁19-20。
許濤,2001/6。〈上海五國機制的由來及其運作〉,《國際資料信息》,2001年第6期,頁1-2。
______,2007/1〈構建區域合作安全的嘗試-兼論上海合作組織安全合作的新問題〉,《俄羅斯中亞東歐研究》,2007年第1期,頁71-72。
郭震遠,2002/3。〈九一一後的美國與海峽兩岸關係〉,《中國評論》,第51期,頁10-13。
傅亞蘭,2002/1。〈九一一事件對美中台三邊關係的影響〉,《共黨問題與研究》,第28卷第1期,頁80-83。
馮大真、郭正禮,1995。〈中國特色的民族區域自治理論的偉大實踐〉,《實事求是》,1995年第5期,頁26-31。
黃建華,1999/4。〈蔣介石與新疆三區革命〉,《中國邊疆史地研究》,1999年第4期,頁97-104。
______,2002/12。〈國民黨政府對新疆三區革命的政策〉,《新疆大學學報》,第30卷第4期,頁68-72。
楊永明,2002/1。〈從國際法觀點分析九一一事件影響下的國際安全秩序〉,《戰略與國際研究季刊》,第4卷第1期,頁59-79。
羅伯特戴爾夫斯著,周開祥譯,1989/4。〈中共對新疆西藏少數民族統治政策的演變〉,《蘇俄問題研究》,第30卷第2期,頁34-40。
趙崇明,1999/9。〈中共當前國際戰略指導原則之探討-新安全觀決策的環境因素〉,《共黨問題研究》,第25卷第9期,頁4-17。
劉文遠,2004/4。〈論中國共產黨對新疆三區革命的影響〉,《理論學刊》,第122期,頁71-76。
劉增林,2008/8。〈全國培養選拔少數民族幹部工作座談會在京召開〉,《民族團結》,2008年第8期,頁20-22。
劉瀟瀟,2004/10。〈東突恐怖主義與中國政府政策〉,《學術探索》,2004年第10期,頁84-89。
潘志平,2010/12。〈新疆的地緣政治與國家安全〉,《世界知識》,2010年第12期,頁21-23。
鄧浩,1999/3。〈伊斯蘭教與當代中亞政治〉,《國際問題研究》,1999年第3期,頁20-27。
鄭方洸,1993/9。〈中共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恢復建制後現況〉,《中共研究》,第27卷第9期,頁86-97。
鄭先武,2006/4。〈安全研究:一種「多元主義」視角-巴瑞.布贊安全研究透析〉,《國際政治研究》,2006年第4期,頁173-185。
鄭瑞耀,2001/10。〈從911事件看NMD戰略思維〉,《兩岸雙贏》,2001年第33期,頁13-17。
閻英華,2000/8。〈上海五國機制的回顧與展望〉,《當代世界》,2000年第8期,頁9-11。
魏艾,2001/11。〈反恐模糊了上海亞太經合會議的焦點〉。《中共研究》,第35卷第11期,頁22-24。
魏長洪,2005/1。〈新疆三區革命後期的經濟建設〉,《新疆大學學報》,第33卷第1期,頁61-66。
魏玲,2006/6。〈地區構成的世界-卡贊斯坦的地區主義理論〉,《外交評論》,第3期,頁15-23。
羅金義,2009/10。〈共同繁榮還是盛世邊緣-中國少數民族的處境〉,《二十一世紀雙月刊》,2009年10月號,總第115期,頁33-43。



學位論文

吳榮裕,2008。《東突極端組織活動與中共國際反恐戰略之研究》。新北市: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論文。
周永祥,2006。《中共建構中之反恐機制研究》。台北:政治作戰學校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素蘭,2006。《東突議題對中亞情勢影響之研究》。桃園:清雲科技大學中亞研究所碩士論文。
戴春成,2008。《中國反恐及國際參與之研究》。高雄:中山大學大陸研究所博士論文。

研討會論文

艾克林(Erkin Ekrem),2006/11/23-24。〈東突問題:現況和未來〉,「第六屆台灣與中亞論壇國際學術會議」。桃園:清雲科技大學歐亞研究中心等。頁3。
徐飛彪,2009/11/26。〈恐怖主義與北京奧運安保〉,「第五屆恐怖主義與國家安全學術暨實務」研討會。桃園:中央警察大學恐怖主義研究中心。頁4。
張益銘,2005/11/23-24。〈上海合作組織的限制與展望〉,「第五屆台灣與中亞學術論壇國際會議」。桃園:清雲科技大學中亞研究所等。頁1-21。
潘光,2003/11/3-4。〈全球反恐形勢與中國的反恐國際合作〉,「第三屆兩岸遠景論壇 全球趨勢下的反恐與兩岸關係」研討會。台北:財團法人兩岸交流遠景基金會。頁15-27。

官方文件

上海社科院上海合作組織研究中心,2008/8/28。〈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會議聯合公報〉,《上海社科院上海合作組織研究中心網》,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2005/05/27。〈新疆的歷史與發展〉,《中國政府網》,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2006/8/8。〈打擊恐怖主義、分裂主義和極端主義上海公約全文〉,《中國政府網》,
______,2007/8/28。〈全面開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局面-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中國政府網》,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2015/4〈上海合作組織〉,《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網》,
< http://www.fmprc.gov.cn/mfa_chn/gjhdq_603914/gjhdqzz_609676/lhg_610734/>。
______,2005/7/6。〈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宣言〉,《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網》,
______,1996/7/5。〈中華人民共和國與哈薩克斯坦共和國引渡條約〉《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網》,
______,2002/12/23。〈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哈薩克斯坦共和國關於打擊恐怖主義、分裂主義和極端主義的合作協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網》,
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002/1/21。〈東突恐怖勢力難脫罪責〉,《中國政府網》,
江澤民,2000/10/11。〈正確認識新疆歷史,堅決反對民族分裂〉,《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伊犁州公安局史誌辦,1988。《1962年新疆伊塔事件史料》。伊寧:伊犁州公安局史誌辦,頁42-45。

報刊

1984/8/22。〈李維漢同志生平〉,《人民政協報》,版2。
1994/4/27。〈納札爾巴耶夫設宴歡迎李鵬〉,《人民日報》,版1。
1996/7/4。〈中烏聯合聲明〉,《人民日報》,版6。
1996/7/5。〈中吉聯合聲明〉,《人民日報》,版6。
1996/7/6。〈中哈聯合聲明〉,《人民日報》,版3。
1997/10/3。〈中哈決建油管連中國伊朗〉,《文匯報》,版3。
1997/11/11。〈輸入哈薩克原油,中共憂喜參半〉,《中國時報》,版9。
戈巴契夫,1994/3/23。〈俄羅斯的改革與挑戰〉,《聯合報》,版4。
王美惠,2009/7/16。〈新疆挑動中共政權保衛戰〉,《新新聞》,第1167期,頁22-23。
司徒敏,1982/6/7。〈大陸生產建設兵團的過去與現在〉,《香港時報》,版2。
朱建陵,2009/7/15。〈蓋達組織誓言對中國展開報復〉,《中國時報》,版A16。
李永峰,2009/8/2。〈專訪:維族NGO工作者、前新疆法制報總編室主任海萊特〉,《亞洲週刊》,頁20-21。
李春榮,1992/7/5。〈讓西部邊陲也成為對外開放的前哨-國務院給予新疆優惠政策〉,《人民日報》,版1。
段吉勇、鄒春義,2000/4/20。〈江主席與德米雷爾總統會談〉,《人民日報海外版》,版1。
紀碩明,2009/7/26。〈新疆工人為何來韶關〉,《亞洲週刊》,頁32。
陸以正,2009/8/17。〈誰幕後支持僵獨〉,《中國時報》,版A15。
黃季寬,1991/7/1。〈新疆現況簡介〉,《蒙藏地區現況週報》,頁32。
楊剛等,2009/7/19。〈新疆百餘人被殺、西方媒體誤讀悲劇〉,《亞洲週刊》,頁24-27。
楊靜仁、平杰三等合著,1984/9/12。〈我國統一戰線漢民族工作的著名理論家李維漢同志〉,《人民政協報》,版2。
關武君,2009/7/26。〈傳言的幽靈徘徊在韶關上空〉,《亞洲週刊》,頁30-31。

網際網路

2001/10/15。〈中國共產黨大事記(1957年)〉,《新華網》,

2002/06/1。〈上海合作組織〉,《新華網》,

2002/9/12。〈東突列入聯合國黑名單〉,《BBC中文網》,

2003/10/23。〈東突首要份子阿巴斯在新疆被判處死刑〉,《軍事天地》,

2003/12/16。〈世界維吾爾青年代表大會靠偷竊和搶奪獲取資金〉,《京華時報網》,
2004/1/9。〈新疆東突發源地(四)-尋找伊寧騷亂真相〉,《亞洲時報在線》,article&id=4836&catid=50&Itemid=168>。
2004/9/17。〈東突流亡政府在美成立〉,《文匯報》,

2004/9/18。〈東突流亡政府代表性受質疑〉,《BBC中文網》,

2004/9/21。〈中國稱東突流亡政府為鬧劇〉,《BBC中文網》,

2004/9/23。〈服刑商人熱比婭獲拉夫托人權奬〉,《BBC中文網》,

2005/6/10。〈新疆民族軍的來龍去脈〉,《啟蒙歷史網》,

2005/6/15。〈上海合作組織簽署10項文件,將打擊三股勢力〉,《中國新聞網》,
2005/6/28。〈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才工作大事記1949-2004〉,《中國網》,

2005/7/6。〈上海合作組織峰會呼籲西方勢力從中亞撤軍〉,《中國新聞網》,

2005/7/14。〈珍寶島自衛反擊戰〉,《中華網》,
2006/10/27。〈哈薩克風情滿裕民-在孫龍珍墓前緬懷烈士英雄壯舉〉,《新疆天山網》,
2006/6/19。〈上合組織新發展,美國改排斥態度〉,《中國評論新聞網》,

2006/6/2。〈前新疆女首富二子被刑拘、一女監視居住〉,《星島環球網》,

2006/9/26。〈中國警告挪威不得給熱比婭發和平獎〉,《博訊新聞網》,

2007/5/21。〈和平使命-2007上合組織聯合反恐軍演的意義〉,《騰迅網》,

2007/8/16。〈六國元首簽署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長期睦鄰友好合作條約〉,《人民網》,
2008/6/10。〈珍寶島事件美國幫助中國的秘密〉,《看中國網》,

2008/7/4。〈奧運拉響反恐警報〉,《新華網》,

2008/7/25。〈驚心動魄:1990年巴仁鄉東突暴亂〉,《華夏經緯網》,

2008/7/26。〈東突組織發放視頻威脅北京奧運〉,《BBC中文網》,

2008/9/4。〈中塔攜手嚴打東突擊斃1號頭目〉,《中國評論新聞網》,

2008/12/18。〈喀什暴力襲擊案炸死16警察 兩主犯被判死刑〉,《人民網》,

2009/2/28。〈中蘇珍寶島武裝衝突始末〉,《鳳凰資訊網》,

2009/6/18。〈葉卡捷琳堡峰會 中國揮寫大手筆〉,《中國評論新聞網》,

2009/7/6。〈剖析烏市騷亂背後推手-世維會〉,《大公網》,

2009/7/11。〈暴亂的背後:淺談疆獨問題〉,《國學網》,

2009/7/11。〈多維專訪:新疆維族教育工作水平低不能都怪政府〉,《多維新聞網》,
2009/7/15。〈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承認國會資助熱比婭〉,《人民網》,

2009/7/27。〈熱比婭前往日本訪問〉,《BBC中文網》,

2010/9/29。〈1954年赫魯曉夫訪華〉,《鳳凰資訊網》,

2010/11/9。〈真相大白,中國軍隊重返鐵列克提原址〉,《中華網》,

2010/12/1。〈中國推遲與挪威的自由貿易協定談判〉,《博訊新聞網》,

2010/12/27。〈堅決反對三股勢力的暴力恐怖活動〉,《新疆哲學社會科學網》,
2012/3/1。〈新疆邊貿發展的歷史過程〉,《中國網》,

阿比孜.尼亞孜,2009/3/10。〈當前新疆反分裂鬥爭與伊斯蘭教關係的幾個問題〉,《新疆哲學社會科學網》,

捷夫,2007/8/9。〈和平使命幕後的中俄美關係〉,《萬維網》,

都人,2010/8023。〈土耳其與泛突厥主義〉,《個人圖書館網》,

陳志成,2005/4/15。〈從社會學的『角色理論』論戲劇演員的角色觀點〉,《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第46期,

陳儀深,2010/5/27。〈流亡政府釋義〉,《自由時報》,

馮亦斐,2011/2/21。〈兵團往事〉,《新華網》,

楊奎松,2009/2/28。〈走向破裂(1960-1963)-中共中央如何面對中蘇關係危機〉,《鳳凰資訊網》,
解放軍報,2008/9/8。〈南泥灣精神〉,《中國文明網》,

趙宇,2009/7/20。〈中亞國家對東突說不〉,《新華網》,

趙璇、高靜文,2010/10/15。〈新疆反分裂鬥争的歷史回顧與經驗總結〉,《思想理論教育導刊》,

潘光,2007/8/12。〈和平使命-2007〉,《上海社科院上海合作組織研究中心》,
顏昌海2009/7/27。〈新疆7.5事件的反思〉,《中國報導週刊》,

隴靜華,2008/9/8。〈中國共產黨培養少數民族幹部政策的演變和發展〉,《昭通黨建》,

其他

中國地圖出版社編,2003。《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地圖》。北京:中國地圖出版社。

二、英文部分

專書

Alali, A. Odasuo & Gary W. Byrd, 1994. Terrorism and the News Media. Jefferson, N.C.: McFarland.
An, Tai-sung, 1973. The Sino-Soviet Territorial Dispute. Philadelphia: The Westminister Press.
Aust, Anthony, 2010. Handbook of International Law.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Benson, Linda, 1990. The Ili Rebellion: The Moslem Challenge to Chinese Authority in Xinjiang, 1944-1949. New York: M.E. Sharp.
Bessinger, Mark & Lubomyr Hajda, 1990. The Nationalities Factor in Soviet Politics and Society. Boulder, Colo.: Westview Press.
Brown, Michael E., 1993. Ethnic Conflict and International Security.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Burles, Mark, 1999. Chinese Policy Toward Russia and the Central Asian Republics. San Diego: Rand Publishing.
Combs, Cindy, 2003. Terrorism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3rd ed., New Jersey: Pearson Education.
Downs, Erica Strecker, 2000. China’s Quest for Energy Security, Santa Monica, CA: Rand.
Forbes, Andrew, 1986. Warlords and Muslims in Chinese Central Asia.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Freedman, Lawrence, Christopher Hill & Adam Roberts, eds, 1986. Terrorism and International Order. London: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Fuller, Graham E. & Frederick S. Starr, 2003. The Xinjiang Problem. Central Asia-Caucasus Institute, Baltimore: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Gladney, Dru C., 1996. Muslim Chinese: Ethnic Nationalism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2nd edition,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1998. Ethnic Identity in China. Fort Worth: Horcort-Brace.
------, 2004. Dislocating China: Muslims, Minorities, and other Sub-Altern Subjects. Chicago: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Goffman, Erving, 1959. Presentation of Self in Everyday Life. New York: Bantam Dell Pub. Group.
Johnston, Alastair Iain & Robert S. Ross ed., 2006. New Directions in the Study of China’s Foreign Policy.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Kaltman, Blaine, 2007. Under the Heel of Dragon. Athens:Ohio University Press.
Katzenstein, Peter J., 2005. A World of Regions: Asia and Europe in the American Imperium .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Keohane, Robert, 1989.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 and State Power. Boulder: Westview.
Lampton, David M. & Richard Daniel Ewing, 2003. The U.S.- China Relations Facing International Security Crises: Three Case Studies in Post-9/11 Bilateral Relations. Washington D.C.: The Nixon Center.
Larrabee, F. Stephen & Ian O. lesser, 2003. Turkish Foreign Policy in an Age of Uncertainy. Santa Monica, Ca: Rand.
Millward, James, 2007. Eurasian Crossroads: A History of Xinjiang.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Pye, Lucian W., 1966. Aspects of Political Development. Boston:Little Brown.
Rashid, Ahmed, 2002. Jihad: The Rise of Militant Islam in Central Asia.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Redulson, Justin Jon, 1998. Oasis’s Identities: Uighur Nationalism along China’s Silk Road.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Reich,Walter, 1992. Origins of Terrorism:Psychologies, Ideologies, Theologies, States of Mind.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Rhodes, Rod A. W., 1997. Understanding Gevornance.Buckingham: Open University Press.
Rossi, Peter H. & Howard E.Freeman, 1993. Evaluation: A Systematic Approach. Newbury Park,CA: Sage Publication Inc.
Ruggie, John Gerard, 1993. Multilateralism Matters: The Theory and Praxis of an Institution Form.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Starr, S. Frederick, 2004. Xingjiang: China’s Muslim Borderland. Armonk: M. E. Sharpe.
Stavrianos, L. S., 1971. The Epic of Man.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Thompson, Terrv L., 1989. Ideology and Policy: The Political Uses of Doctrine in the Soviet Union. Boulder: Westview Press.
Turner, Jonathan H., 1988. A Theory of Social Interaction.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Wang, James C. F., 2002. Contemporary Chinese Politics: An Introduction.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Wendt, Alexander, 1999. Social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Wolf, Charles, 2003. Fault Lines in China’s Economic Terrain. Santa Monica, CA: Rand.

專書論文

Jenssen, Synnove, 2002. “Transforming Politics: Towards New or Lesser Roles for Democratics Institutions?” in T. Christen & P. Laegreid eds., New Public Management: The Transformation of Ideas and Practice. Burlington, V.T.: Ashgate Publishing Co. pp. 289-311.
Oksenberg, Michel., 1988, “Sources and Methodological Problems in the Study of Contemporary China,” in A. Doak Barnett ed., Chinese Communist Politics in Action.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pp. 577-579.
Esherick, Joseph W., 2003. “Ten Theses on the Chinese Revolution,” in Jeffrey N. Wasserstrom ed., Twentieth-Century China: New Approaches. London: Routledge Published. pp. 37-65.
Diao, Richard K., 1967. “The National Minorities of China and Their Relations With the Chinese Communist Regime,” in Peter Kunstadter ed., Southeast Asia Tribes: Minorities and Nations.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p.169-201.
Deutsch, Karl W., 1981. “On Nationalism, World Regions and the Nature of the West,” in Per Torsvik, ed., Mobilization, Center-Periphery Structures and Nation-Building: A Volume in Commemoration of Stein Rokkan. Bergen: Universitetsforlaget. pp.51-93.
Ericson, Richard E., 1995. ”Soviet Economic Structure and the National Question,” in Alexander J. Motyl ed., The Post-Soviet Nations: Perspectives on the Demise of the USSR.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pp. 240-271.
Lapidus, Gail,1992. “New Thinking and the National Question,” in Archie Brown ed, New thinking in Soviet Politics.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pp. 39-70.


期刊論文

Baker, James, 1991/12. “America in Asia: Emerging Architecture for the Pacific,” Foreign Affairs, Vol.70, No.5. pp. 1-18.
Bruce Hoffman, 2002/September-October. “Rethinking Terrorism and Counterterrorism since 9/11,” Studies in Conflict & Terrorism, Vol. 25, No. 5, pp. 245-303.
Brzezinski, Zbingiew, 1989/11. “Post-Communist Nationalism,” Foreign Affairs, Vol.68, No.4, p.3-28.
Buzan, Barry, 1993. “From International System to International Society: Structural Realism and Regime Theory Meets the English School,”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147, No.3, pp. 327-352.
Copeland, Thomas, 2001. “Is the‘New Terrorism’Really New?: An Analysis of the New Paradigm for Terrorism,” Journal of Conflict Studies, Vol. 21, No.2, pp. 60-121.
Cronin, Audrey Kurth, 2002/03. “Behind the Curve: Globalization and International Terrorism,”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27, No. 3, pp. 30-58.
Filatochev, Igor & Roy Nello, 1992. “The Food Situation in Ex-Soviet Replubics,” Soviet Studies, Vol. 44, No. 5, p.712-746.
Goldberg, Andrew C., 1992/Summer. “Selective Engagement:U.S. National Security Policy in the 1990s,” The Washington Quarterly, Vol. 15, No. 3), pp. 165-176.
Graham, Allison & Robert Blackwill, 1991/7. “America’s Stake in the Soviet Future, ” Foreign Affairs, Vol. 30, No. 3, pp. 53-67.
Heraclides, Alexis, 1992/Winter. “Secession, Self-Determination and Nonintervention: In Quest of a Normativ Symbiosi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Vol.45, No.2, pp. 399-420.
Huntington, Samuel. P., 1993/7. “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 Foreign Affairs, Vol.72, No.3, pp.22-49.
Hyer, Paul & William Heaton, 1968/ Oct.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in Inner Mongolia,” China Quarterly, No.36, p.105-116.
Karner, Christian, 2000/Sep., “Terror in the Mind of God:The Global Rise of Religious Violence,” Religion, Vol. 36, No. 3, pp. 289-305.
Lake, Darren, 2001/Oct/17. “Lines of Communication: Alliance Air Strikes Continue to Target Taliban Communication Systems,” Jane’s Defense Weekly, Vol. 36, No. 16, (October 17, 2001), pp. 18-26.
Lynn, Laurence E. Jr., Carolyn J. Heinrich, and Carolyn J. Hill, 2000. “Studying Governance and Public Management: Chanllenges and Prospects,”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search and Theory, Vol.10, No.2, p.215-245.
Medd, Roger & Frank Goldstein, 1997. “International Terrorism on the Eve Millennium,” Studies in Conflict & Terrorism, Vol. 20, No. 3(July-September 1997), Pages 281 - 316.
Merari, Ariel, 1993. “Terrorism as a Strategy of Insurgency,” Terrorism and Political Violence, Vol.5, No. 4, pp. 213-251.
Obote-Odora, Alex, 1999/March. “Defining International Terrorism,” Murdoch University Electronic Journal of Law, Vol. 6, No. 1, pp. 98-117.
Taylor, David C., 2001/Dec. “A Reflection on the Recent Terrorism in America,” Epilepsy & Behavior, Vol. 2, No. 6, pp. 506-528.
Waltz, Kenneth N., 1990/3. “Realist Thought and Neorealist Theory,”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Vol.44, No.1, pp.21-37.
Wendt, Alexander, 1992/3. “Anarchy Is What States Make of It: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Power Politic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46, No.2, pp. 391-425.

網際網路

“Introducing the World Uyghur Congress,” .
.(東土耳其斯坦流亡政府)
.(世界維吾爾代表大會)
.(東土耳其斯坦信息中心)
.(瑞典維吾爾人委員會)
2003/12/15. “East Turkestan (Uyghuristan) National Congress,”
.
Chen, Yu-Wen, 2011/11/23. “A Network A Network Approach to the Study of the World Uyghur Congress’ Global Outreach: A Methodological Note,” Journal of Chinese Political Science/Association of Chinese Political Studies 2011, .
Miller, Greg, 2011/5/6. “CIA spied on bin Laden from safe house,” The Washington Post, .
Reese, Shawn, 2007/11/6. “National Special Security Events,” CRS Report for Congress, .
Zhe, Zhu, 2007/9/11. “Terrorism ‘Big Threat’ to Olympics,” China Daily, .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