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Periodical Articl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從傳統文化到大學教育改革
作者 沈清松
貢獻者 哲學系
關鍵詞 大學教育改革;科際整合;教育過程;外推;學程;人文學科;科學研究者;歷史意識;知識論;大學教師
日期 1998
上傳時間 7-Sep-2015 11:48:02 (UTC+8)
摘要 我們這個時代的基本特征可以視為以下兩方面之間的動態張力與互動的歷程:一方面是現代科技所促成的普世化、全球化之過程,另一方面則是歷史意識的覺醒,導致對每一文化傳統的獨特性及對生命意義的關懷。在這種全球化與特色化的張力之下,教育,特別是大學教育,遭遇到許多嚴重的問題。從哲學看來,問題的最關鍵有以下數點。第一,雖然現代科學在方法上與理趣上仍有其特殊性,無法成為人生意義的唯一判準,而且在理論與實驗上的操作性與展演性,使得科學家往往不自覺察其科學活動意義何在。
關聯 東南學術,1998(03),21-22
資料類型 article
dc.contributor 哲學系
dc.creator (作者) 沈清松zh_TW
dc.date (日期) 1998
dc.date.accessioned 7-Sep-2015 11:48:02 (UTC+8)-
dc.date.available 7-Sep-2015 11:48:02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7-Sep-2015 11:48:02 (UTC+8)-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78294-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我們這個時代的基本特征可以視為以下兩方面之間的動態張力與互動的歷程:一方面是現代科技所促成的普世化、全球化之過程,另一方面則是歷史意識的覺醒,導致對每一文化傳統的獨特性及對生命意義的關懷。在這種全球化與特色化的張力之下,教育,特別是大學教育,遭遇到許多嚴重的問題。從哲學看來,問題的最關鍵有以下數點。第一,雖然現代科學在方法上與理趣上仍有其特殊性,無法成為人生意義的唯一判準,而且在理論與實驗上的操作性與展演性,使得科學家往往不自覺察其科學活動意義何在。
dc.format.extent 175 bytes-
dc.format.mimetype text/html-
dc.relation (關聯) 東南學術,1998(03),21-22
dc.subject (關鍵詞) 大學教育改革;科際整合;教育過程;外推;學程;人文學科;科學研究者;歷史意識;知識論;大學教師
dc.title (題名) 從傳統文化到大學教育改革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articl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