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Periodical Articl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如何形容美食
作者 周惠民
貢獻者 歷史學系
關鍵詞 烹飪技術;御廚;防衛機制;習慣說;人情之常;中饋錄;根多;食材;劉孝標;魯智深
日期 2013
上傳時間 11-Sep-2015 11:24:43 (UTC+8)
摘要 味道并不容易形容,古人提到美味,習慣說"妙"與"美"。人的味覺與生俱來,老天爺最初的設計并不是要人品嘗美味,而是以資辨識采集的物品是否可食:有苦味的草根多不宜入口,甘甜的漿果顯然有益;再輔以嗅覺,可以辨別食物是否腐敗,飲食安全的第一道防衛機制就是如此建立。烹飪技術隨著文化開展而發達,講究的是"具膳餐飯,適口充腸",適口即可,過度講究美味,反而敗壞德行,甚至招來殺身之禍。
關聯 世界博覽,2013(15),84
資料類型 article
dc.contributor 歷史學系
dc.creator (作者) 周惠民zh_TW
dc.date (日期) 2013
dc.date.accessioned 11-Sep-2015 11:24:43 (UTC+8)-
dc.date.available 11-Sep-2015 11:24:43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1-Sep-2015 11:24:43 (UTC+8)-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78357-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味道并不容易形容,古人提到美味,習慣說"妙"與"美"。人的味覺與生俱來,老天爺最初的設計并不是要人品嘗美味,而是以資辨識采集的物品是否可食:有苦味的草根多不宜入口,甘甜的漿果顯然有益;再輔以嗅覺,可以辨別食物是否腐敗,飲食安全的第一道防衛機制就是如此建立。烹飪技術隨著文化開展而發達,講究的是"具膳餐飯,適口充腸",適口即可,過度講究美味,反而敗壞德行,甚至招來殺身之禍。
dc.format.extent 175 bytes-
dc.format.mimetype text/html-
dc.relation (關聯) 世界博覽,2013(15),84
dc.subject (關鍵詞) 烹飪技術;御廚;防衛機制;習慣說;人情之常;中饋錄;根多;食材;劉孝標;魯智深
dc.title (題名) 如何形容美食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articl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