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cations-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NCCU Library

Citation Infomation

Related Publications in TAIR

題名 先秦儒家宗教性研究──以孔孟荀對「喪葬」、「祭祀」、「天」的觀點為討論中心
Pre-Qin Confucianism Religious Studies──Confucius, Mencius and Xunzi for funeral ,sacrifice ,Heaven `s viewpoint.
作者 梁右典
Liang, Yuo Dien
貢獻者 林啟屏
梁右典
Liang,Yuo Dien
關鍵詞 先秦儒家
孔子
孟子
荀子
宗教性
宗教
喪葬
祭祀

Pre-Qin Confucianism
Confucius
Mencius
Xunzi
religiosity
religion
funeral
sacrifice
Heaven
日期 2015
上傳時間 1-Oct-2015 14:15:34 (UTC+8)
摘要   我的論文題目是:「先秦儒家宗教性研究──以孔孟荀對『喪葬』、『祭祀』、『天』的觀點為討論中心」。主標題提供研究方向,副標題鎖定研究範圍,目的對「儒家宗教性」的持續思索。「宗教」與「宗教性」有同有異,需要進行概念區分;回顧學術動態,確定研究進路,成為第一章主要任務。一言以蔽之,「宗教性」是思想家對「喪葬」、「祭祀」、「天」的態度。第二章探討思想背景,「喪葬」與「祭祀」屬於「禮樂文化」的一環,與「宗教」思想密切相關;然而,孔孟荀有別之前「宗教」傳統,能夠賦予新義。本文研究他們的「宗教性」面向為何。「喪葬」與「祭祀」方面,從現代用語來說,上述兩項議題涉及「生死大事」與「鬼神世界」,以「宗教性」意涵理解是可以嘗試的研究進路,在此得到有力支持。除此之外,「天」涉及「超越層面」、「終極關懷」,必須與思想家認同的價值根源結合來看。可以明白「天」「人」並非毫無關聯,與「宗教性」內涵也息息相關。以上所說,分別在第三、四、五章進行分析論證;而在第六章進行整體研究,得到孔孟荀宗教性中「思想脈絡」演變所呈現的意義、與「出土文獻」對照所反映的面貌、和「西方文化」比較所凸顯的特色。第七章結論統整全文內容,展現先秦儒家孔孟荀宗教性,作為全文結束。
This is a study of Confucius,Mencius and Xunzi religious articles.The first chapter of the task to make a distinction between religion and religiosity.The second chapter discusses the formation of religious background.About funderal and sacrifice,Confucius,Mencius and Xunzi different from the past,can give new meaning.Heaven involve transcendence,ultimate,which are associated with religiosity.These are the third,fourth and fifth chapters.Chapter VI of the overall study,highlights the characteristics.Chapter VII is the conclusion.
參考文獻 徵引書目
(傳統文獻依四部及作者時代排列,其餘以作者筆劃為序)

一、傳統文獻
(一)經部
[漢]孔安國注;[唐]孔穎達疏:《尚書正義》,臺北市:藝文印書館重刊宋本尚書
注疏附校勘記,1981年1月八版。
[漢]毛亨傳,鄭玄箋;[唐]孔穎達疏:《毛詩正義》,臺北市:藝文印書館重刊宋
本毛詩注疏附校勘記,1981年1月八版。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周禮注疏》,臺北市:藝文印書館重刊宋本周禮注
疏附校勘記,1981年1月八版。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儀禮注疏》,臺北市:藝文藝書館重刊宋本十三經
注疏附校勘記,1981年1月八版。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禮記注疏》,臺北市:藝文印書館重刊宋本禮記注
疏附校勘記,1981年1月八版。
[漢]許慎撰;[宋]徐鉉校定:《說文解字》,北京市:中華書局,1963年12月。
[魏]王弼注;[晉]韓康伯注;[唐]孔穎達疏:《周易正義》,臺北市:藝文印書館
重刊宋本周易注疏附校勘記,1981年1月八版。
[晉]杜預注;[唐]孔穎達疏:《春秋左傳注疏》,臺北市:藝文印書館重刊宋本左
傳注疏附校勘記,1981年1月八版。
[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北京市:中華書局,1983年10月。

(二)史部
[漢]司馬遷撰;[宋]裴駰集解;[唐]司馬貞索隱;[唐]張守節正義:《史記》,北
京市:中華書局,2000年1月。
[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漢書》,北京市:中華書局,2000年1月。
[吳]韋昭解:《國語》,收於嚴一萍選輯:《原刻景印百部叢書集成》,臺北市:
藝文印書館據清嘉慶黃丕烈校刊士禮居叢書重印本影印,並附司馬光國語說及四庫
提要於後,所選百部叢書僅有此本,1967年。(未標示月份)
[清]《大清仁宗睿皇帝實錄》第七冊卷281,臺北市:華聯出版社,1964年6月。
[清]皮錫瑞著;周予同注釋:《經學歷史》,北京市:中華書局,1959年12月。

(三)子部
[漢]王逸注;[宋]洪興祖補注:《楚辭補注》,臺北市:臺灣中華書局據汲古閣宋
刻洪本校刊,1966年3月。
[漢]班固撰:《白虎通‧聖人篇》第二冊卷三上,收於嚴一萍選輯:《原刻景印百部
叢書集成‧抱經堂叢書第四函》,臺北市:藝文印書館,1967年。(未標示月份)
[漢]劉向撰;[清]王謨刊漢魏叢書本:《說苑》,收於中國子學名著集成編修委員
會:《中國子學名著集成第26冊》,臺北市:中國子學名著集成編印基金會,
1978年12月。
[漢]韓嬰撰;許維遹校釋:《韓詩外傳集釋》,北京市:中華書局,1980年6月。
[漢]王充撰;黃暉校釋:《論衡校釋‧骨相》,北京市:中華書局,1990年2月。
[魏]王弼等著:《老子四種》,臺北市:大安出版社,1999年2月。
[清]郭慶藩撰;王孝魚點校:《莊子集釋》,北京市:中華書局,1961年7月、
2012年2月第3版。
[清]孫詒讓:《墨子閒詁》,臺北市:世界書局,1962年4月。
[清]王先謙撰;沈嘯寰,王星賢點校:《荀子集解》,北京市:中華書局,1988年
9月。

(四)集部
[清]黃仲則:《兩當軒全集》,臺北市:文景出版社,1970年4月。

二、當代專書
《採掇英華》編輯委員會編:《採掇英華──劉殿爵教授論著中譯集》,香港:中文
大學出版社,2004年。(未標示月份)
丁仁傑:《重訪保安村:漢人民間信仰的社會學研究》,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股
份有限公司,2013年6月。
孔德(Auguste Comte)著,蕭贛譯:《實證主義概觀》三冊,臺北市:臺灣商
務印書館,1966年5月。
方旭東:《繪事後素:經典解釋與哲學研究》,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
10月。
毛子水:《荀子訓解補正》,臺北市:華正書局有限公司,1980年8月。
王天海:《荀子校釋》,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12月。
王健文:《流浪的君子》,臺北市:三民書局,2001年11月。
王國維:《觀堂集林》,北京市:中華書局,1959年6月。
包爾丹(Daniel L. Pals)著;陶飛亞、劉義、鈕聖妮譯:《宗教的七種理
論》,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2月。
布特曼(Rudolf Bultmann)著,蔡美珠譯:《耶穌基督與神話》,臺北市:水
牛出版社,1975年4月。
田立克(Paul Tillich)著,龔書森、尤隆文譯,蕭清芬校訂:《系統神學》第
一卷,臺南市:東南亞神學院協會臺灣分會,1980年1月。
白詩朗著;彭國翔譯:《普天之下:儒耶對話中的典範轉化》,石家莊:河北人民
出版社,2006年12月。
伊利亞德(Mircea Eliade)著;晏可佳,姚蓓琴譯:《神聖的存在:比較宗教
的範型》,桂林市: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8月。
伍振勳:《語言、社會與歷史意識──荀子思想探義》,臺北縣永和市:花木蘭文化
出版社,2009年9月。
任繼愈主編:《儒教問題爭論集》,北京市: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年10月。
任繼愈主編:《宗教辭典》上冊,臺北市:博遠出版有限公司、恩楷股份有限公
司,2002年7月。
任繼愈主編:《任繼愈宗教論集》,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年7月。
朱維錚主編;鄧志峰、張完芳、劉文楠、姜鵬編校:《利瑪竇中文著譯集》,香
港: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2001年。(未標示月份)
牟宗三:《中國哲學的特質》,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1963年6月初版、1998年
5月再版。
牟宗三:《名家與荀子》,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1979年4月。
牟鍾鑒:《中國宗教與文化》,臺北市:唐山出版社,1995年4月。
何志華、朱國藩、樊善標:《《荀子》與先秦兩漢典籍重見資料彙編》,香港:香
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5年。(未標示月份)
余英時:《歷史與思想》,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6年9月。
余英時:《中國知識階層史論(古代篇)》,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0年
8月。
余英時:《從價值系統看中國文化的現代意義──中國文化與現代生活總論》,臺北
市:時報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85年1月三版。
余英時:《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7年3
月。
余英時:《知識人與中國文化的價值》,臺北市: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
司,2007年3月。
余英時:《人文與民主》,臺北市: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1
月。
余英時:《中國文化史通釋》,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10。(未標示月份)
余英時:《論天人之際:中國古代思想起源試探》,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
限公司,2014年1月。
克利福德‧格爾茲(Geertz,Clifford)著;納日碧力戈等譯、王銘銘校:《文化
的解釋》,上海市: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1月。
吳錫源著;邢麗菊、趙甜甜譯:,《韓國儒學的義理思想》,上海市:復旦大學出
版社,2014年5月。
李天綱:《關於儒家的宗教性:從「中國禮儀之爭」兩個文本看儒耶對話的可能
性》,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2年。(未標示月份)
李申:《儒教簡史》,桂林市: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3年1月。
李亦園:《文化的圖像(上)──文化發展的人類學探討》,臺北市:允晨文化實業
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1月。
李杜:《中西哲學思想中的天道與上帝》,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8年11
月。
李淑珍:《東周喪葬禮制初探》,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
文,1986年6月。
李景林,王素玲,邵漢明:《儀禮譯注》,長春市: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年8
月。
李滌生:《荀子集釋》,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1979年2月。
李震:《宇宙論》,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12月二版。
李學勤:《重寫學術史》,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10月。
李澤厚:《中國古代思想史論》,臺北市:風雲時代出版公司,1990年8月。
杜正勝:《古代社會與國家》,臺北市: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10
月。
杜正勝:《古典與現實之間》,臺北市:三民書局,1996年3月。
杜希德(Denis Twitchett),魯惟一(Michael Loewe)編;韓復智主譯:
《劍橋中國史‧第一冊‧秦漢篇》,臺北市:南天書局有限公司,1996年1月。
杜普瑞(Louis Dupré)著,傅佩榮譯:《人的宗教向度》,臺北市:幼獅文化事
業股份有限公司,1986年12月。
杜維明:《儒家思想──以創造轉化為自我認同》,臺北市: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
司,1997年11月。
杜維明著,段德智譯:《論儒學的宗教性──對《中庸》的現代詮釋》,武漢市:武
漢大學出版社,1999 年7月。
杜維明著,郭齊勇、鄭文龍編:《杜維明文集》第五卷,武漢市:武漢出版社,
2002年4月。
杜維明著,陳靜譯:《儒教》,臺北市:城邦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12
月。
杜維明:《體知儒學:儒家當代價值的九次對話》,杭州市:浙江大學出版社,
2012年3月。
沈清松:《對他者的慷慨:從外推精神看中華文化與基督宗教》,香港:香港中文
大學崇基學院,2004年9月。
季羨林主編:《胡適全集‧第4卷》,合肥市: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9月。
東方朔(林宏星):《合理性之尋求:荀子思想研究論集》,臺北市:國立臺灣大
學出版中心,2011年6月。
林月惠:《詮釋與工夫:宋明理學的超越蘄嚮與內在辯證》,臺北市:中央研究院
中國文哲研究所,2008年12月。
林安梧:《中國宗教與意義治療》,臺北市:文海基金會,1996年4月。
林明照:《先秦道家的禮樂觀》,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9
月。
林啟屏:《儒家思想中的具體性思維》,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2004年2月。
林啟屏:《從古典到正典:中國古代儒學意識之形成》,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
版中心,2008年4月。
哈佛燕京學社主編:《波士頓的儒家》,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9年10月。
香港道教學院主辦、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三輯馬王堆帛書專號,上海
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8月。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卷一:中國哲學中之『道』之建立及其發展》,臺
北市,臺灣學生書局,1986年10月。
唐君毅:《唐君毅全集‧卷九‧中華人文與當今世界補編(上冊)》,臺北市:臺灣學
生書局,1988年5月。
唐君毅:《中國人文精神之發展》,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1988年8月。
唐君毅:《說中華民族之花果飄零》,臺北市:三民書局,2005年11月二版。
夏普(Eric J. Sharpe)著;呂大吉等譯:《比較宗教學:一個歷史的考察》,
臺北市: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12月。
奚劉琴:《第三代新儒家的儒學詮釋與創新:以成中英、杜維明、劉述先、蔡仁厚
為例》,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年12月。
徐中舒:《先秦史十講》,北京市:中華書局,2009年7月。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臺中市:私立東海大學,1963年4月。
徐復觀:《中國思想史論集續篇》,臺北市:時報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82年
3月。
徐復觀:《學術與政治之間》,臺北市:藝文圖書公司,1985年4月新版。
晏昌貴:《巫鬼與淫祀:楚簡所見方術宗教考》,武漢市:武漢大學出版社,2010
年3月。
秦家懿(Julia Ching)、孔漢思(Hans Küng)著;吳華譯:《中國宗教與西
方神學》,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9年7月。
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二)》,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年12月。
馬積高:《荀學源流》,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9月。
基辛(R.Keesing)著;于嘉雲,張恭啟合譯,《當代文化人類學》下冊,臺北
市:巨流圖書公司,1981年3月。
張立文主編:《中國哲學範疇精粹叢書:天》,臺北市:七略出版社,1996年11
月。
張光直:《考古人類學隨筆》,北京市: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9年7月。
張亨:《思文論集──儒道思想的現代詮釋》,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2014年12月。
張敬:《列女傳今註今譯》,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6
月。
張灝:《時代的探索》,臺北市:中央研究院、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4
年7月。
梅延多夫(Jean Meyendorff)著,譚立鑄譯:《拜占庭神學中的基督》,香
港:道風書社,2011年。(未標示月份)
許倬雲:《中國古代文化的特質》,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8年5月。
郭齊勇、鄭文龍編:《杜維明文集》第五卷,武漢市:武漢大學出版社,2002年4
月。
郭齊勇:《儒學與儒學史新論》,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2002年10月。
陳大齊:《孔子學說》,臺北市:正中書局,1964年6月臺初版。
陳大齊:《論語臆解》,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6月二
版。
陳來:《陳來自選集》,桂林市: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7年9月。
陳來:《古代宗教與倫理:儒家思想的根源》,北京市:生活‧讀書‧三聯書店,
2009年4月。
陳來:《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春秋時代的宗教、倫理與社會思想》,北京市:生
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9年4月。
陳來:《竹帛《五行》與簡帛研究》,北京市: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9年4
月。
陳明:《儒教與公民社會》,北京市:東方出版社,2013年12月。
陳明主編:《儒教新論》,貴陽市:貴州人民出版社,2010年4月。
陳俊輝譯:《新約聖經與神話學》,臺北市:使者出版社,1989年10月。
陳昭瑛:《儒家美學與經典詮釋》,臺北市:臺大出版中心,2005年8月。
陳致訪談:《我走過的路:余英時訪談錄》,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
司,2012年6月。
陳啟雲:《中國古代思想文化的歷史論析》,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1
月。
陳逢源:《朱熹與《四書章句集注》》,臺北市:里仁書局,2006年9月。
陳逢源:《「融鑄」與「進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之歷史思維》,臺北市:
政大出版社,2013年10月。
陳智超編著:《陳垣早年文集》,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1992年7
月。
陳嘉凌撰寫,季旭昇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二)讀本》,臺北市:萬
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7月。
陳夢家:《殷墟卜辭綜述》,北京市:中華書局,1988年1月。
陳榮捷著,廖世德譯:《現代中國的宗教趨勢》,臺北市:文殊出版社,1987年11
月。
陳麗桂:《近四十年出土簡帛文獻思想研究》,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
司,2013年11月。
麥奎利(John Macguarrie)著;吳恩揚、樓世波譯:《天人無間:基督教密契
主義導論》,香港:道風書社,2013年。(未標示月份)
傅佩榮:《儒道天論發微》,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1985年10月。
傅斯年:《性命古訓辨證》,收於《傅斯年全集》第二冊,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
公司,1980年9月。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一)》,臺北市: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88年11
月增訂四版。
彭國翔:《儒家傳統:宗教與人文主義之間》,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
1月。
彭國翔:《儒家傳統的詮釋與思辨:從先秦儒學、宋明理學到現代新儒學》,武漢
市:武漢大學出版社,2014年4月。
斯維至:《中國古代社會文化論稿》,臺北市: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1997
年4月。
湖南省博物館、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編纂;裘錫圭主編:《長沙馬
王堆漢墓簡帛集成》,北京市:中華書局,2014年6月。
費曼(Richard P. Feynman)著;吳程遠、師明睿、尹萍、王碧譯:《費曼的
主張》,臺北市: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8月。
黃人二:《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二)研究》,臺中縣:高文出版社,2005年
11月。
黃玉順:《儒教問題研究》,北京市:人民出版社,2012年8月。
黃俊傑:《孟學思想史論‧卷一》,臺北市: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10
月。
黃俊傑:《孟學思想史論卷二》,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
1997年6月。
黃俊傑:《德川日本《論語》詮釋史論》,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6
年2月。
黃俊傑:《東亞儒學視域中的徐復觀及其思想》,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
心,2009年11月。
黃進興:《聖賢與聖徒》,臺北市:允晨文化,2001年7月。
黃進興:《優入聖域:權力、信仰與正當性》,北京市:中華書局,2010年3月。
黃進興:《從理學到倫理學:清末民初道德意識的轉化》,臺北市:允晨文化,
2013年1月。
黃翠梅、李建緯合著:《俎豆千古‧禮陶樂淑:臺南孔廟釋奠禮與禮樂文物》,臺南
市:國立臺南大學、國立臺南藝術大學文博學院藝術史學系,2011年12月。
楊向奎:《宗周社會與禮樂文明》,北京市:人民出版社,1992年5月。
楊伯峻:《孟子譯注》,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11月。
楊祖漢:《當代儒學論集:傳統與創新》,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
備處,1995年5月。
楊儒賓:《儒家身體觀》,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6年11
月。
楊儒賓:《從《五經》到《新五經》》,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3年
4月。
楊聯陞著,段昌國譯:《中國文化中「報」、「保」、「包」之意義》,貴陽市:
貴州人民出版社,2009年4月。
葛瑞漢(A.C.Graham)著,張海晏譯:《論道者:中國古代哲學論辯》,北京
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8月。
董金裕總編審:《聖之時──臺北市孔廟的蛻變與傳承》,臺北市:北市孔廟委員
會,2011年12月。
蒲慕州:《追尋一己之福:中國古代的信仰世界》,臺北市:允晨文化,1995年10
月。
蒲慕州:《鬼魅神魔:中國通俗文化側寫》,臺北市:麥田出版,2005年6月。
劉述先:《當代儒學論集:傳統與創新》,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
備處,1995年5月。
劉述先:《全球倫理與宗教對話》,臺北縣新店市: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1
年4月。
劉述先:《儒家思想開拓的嘗試》,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年7月。
劉述先:《論儒家哲學的三個大時代》,香港:香港中文大學,2008。(未標示月
份)
劉述先:《儒家哲學的典範重構與詮釋》,臺北市: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2010年4月。
劉述先:《儒家思想的轉型與發展》,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年12月。
劉笑敢:《老子古今:五種對勘與析評引論》,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6年5月。
蔣慶:《政治儒學:當代儒學的轉向、特質與發展》,新北市:養正堂文化,2003
年1月。
蔡元培:《中國倫理學史》,臺北市:臺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10月。
鄭志明主編:《儒學與基督宗教對談》,嘉義縣:南華大學宗教文化研究中心,
2000年2月。
黎志添:《宗教研究與詮釋學:宗教學建立的思考》,香港:香港中文大學,2003
年。
錢賓四先生全集編委會整理:《朱子新學案》(四),第十四冊,臺北市:聯經出
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5月。
錢穆:《孔子與論語》,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4年9月。
錢穆:《靈魂與心》,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6年2月。
錢穆:《國史大綱》,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95年7月修訂三版。
錢穆:《人生十論》,臺北市: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2月增訂六版。
錢穆:《孔子傳》,臺北市:素書樓文教基金會,2000年9月。
錢穆:《論語新解》,臺北市:素書樓文教基金會,2000年11月。
錢穆:《先秦諸子繫年》,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1月。
龍宇純:《荀子論集》,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1987年4月。
韓星:《儒教問題:爭鳴與反思》,西安市:陝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6月。
龐樸:《竹帛《五行》篇校注及研究》,臺北市: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0年6
月。
龐樸:《一分為三論》,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3月。
龐樸、馬勇、劉貽群編:《先秦儒家研究》,武漢市: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8
月。
龐樸主編:《儒林》第四輯,濟南市:山東大學出版社,2008年12月。
蘇秉琦:《中國文明起源新探》,北京市: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9年6月。

三、期刊論文
小島毅:〈儒教是不是宗教?──中國儒教史研究的新視野〉,收於周博裕主編:
《傳統儒學的現代詮釋》(臺北市:文津出版社,1994年12月),頁29-43。
中國孔子基金會等主辦、中共蒼山縣委員會等協辦:《荀子思想當代價值學術研討
會文集》,臨沂市:2013年10月12-14日。
王志楣:〈從《莊子》到〈性自命出〉、《荀子》看戰國時期「情」概念的發
展〉,發表於「高明教授百歲冥誕紀念學術研討會」(臺北市:政大中文系,
2008年10月4-5日),頁1-16。
王健文:〈理想與事功:孔子的晚年及其弟子〉,臧振華主編《中央研究院第三屆
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歷史組:史前與古典文明》(臺北市: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
究所,2003年2月),頁145-176。
白詩朗著(John H. Berthrong);張穎譯:〈波士頓儒家:全球儒學的第三次
浪潮〉,收於盧國龍主編《儒教研究》總卷第一輯(北京市:社會科學文獻出版
社,2009年10月),頁316-330。
伍振勳:〈書寫孔子傳記的意義:《史記‧孔子世家》在當代的迴響──以三部當代的
孔子傳記為例〉,發表於「第九屆漢代文學與思想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市:國
立政治大學中文系,2013年11月23-24日)
伍振勳:〈荀子「天論」的旨趣:「知天」論述的主題〉,《臺大中文學報》第四
十六期(2014年9月),頁51-86。
朱曉海:〈孔子的一個早期形象〉,《清華學報》第三十二卷第一期(2002年6
月),頁1-30。
池田知久著,黃秀敏譯:〈郭店楚簡〈窮達以時〉研究(上)〉,《古今論衡》
(2000年6月),頁58-86。
池田知久著,黃秀敏譯:〈郭店楚簡〈窮達以時〉研究(下)〉,《古今論衡》5期
(2000年12月),頁65-102。
余英時:〈中國古代死後世界觀的演變〉,《聯合月刊》(1983年9月),頁81-
89。
宋文里、李亦園:〈個人宗教性:臺灣地區宗教信仰的另一種觀察〉,《清華學
報》(1988年6月),頁113-139。
李天綱:〈中國禮儀之爭:研究方法及其拓展〉,收於吳昶興主編:《再──解釋:
中國天主教史研究方法新拓展》(新北市:臺灣基督教文藝出版社有限公司,
2014年5月),頁1-46。
李明輝:〈《論語》「宰我問三年之喪」章中的倫理學問題〉,鍾彩鈞主編《傳承
與創新──中研院文哲所十周年紀念論文集,》(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
所籌備處,1999年12月),頁521-542。
李隆獻:〈先秦漢初文獻中的「孔子形象」〉,《文與哲》第25期(2014年12
月),頁21-76。
杜正勝:〈生死之間是連繫還是斷裂──中國人的生死觀〉,《當代》第五十八期
(1991年2月),頁24-41。
杜正勝:〈形體、精氣與魂魄──中國傳統對「人」認識的形成〉,《新史學》二卷
三期(1991年9月),頁1-65。
沈清松:〈「中國哲學的花果飄零──紀念唐君毅先生」鵝湖論壇記錄(上)〉,
《鵝湖月刊》第三九卷第十一期(2014年5月),頁29-43。
周黎民、皮慶侯:〈儒學非宗教論──與任繼愈先生商榷〉,原載《湘潭大學學報》
1988年第2期。
林永勝:〈作為樂道者的孔子──論理學家對孔子形象的建構及其思想史意義〉,
《清華中文學報》第十三期(2015年6月),頁5-48。
林素芬:〈下學上達──論錢穆《論語》學之義理開展〉,收於林慶彰、蘇費翔主
編:《正統與流派──歷代儒家經典之轉變》(臺北市:萬卷樓,2012年12月),
頁317-341。
林素娟:〈氣味、氣氛、氣之通感──先秦祭禮儀式中「氣」的神聖體驗、身體感知
與教化意涵〉,《清華學報》第43卷第3期(2013年9月),頁385-430。
林從一主編:《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第十一期「國際荀子研究專號」,2003年
12月。
林啟屏:〈釋《荀子》書中所謂「文」並論其可能之意涵〉,《暨大學報》第一卷
第一期(1997年3月),頁89-116。
林啟屏:〈「內在超越」的一個發生學解釋:以堯舜形象為討論中心〉,《哲學與
文化》第卅九卷第四期(2012年4月),頁117-139。
林鴻信:〈從基督宗教「天」的概念看人文精神:與東亞儒學對話芻議〉,收於林
鴻信編:《跨文化視野中的人文精神》(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1
年10月),頁236-268。
邯鄲學院學報編輯部編印:《荀子思想的地位與價值國際學術研討會》,邯鄲市:
邯鄲學院主辦、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協辦,2012年10月。
段德智:〈近30年來的「儒學是否宗教」之爭及其學術貢獻〉,《晉陽學刊》
(2009年第6期),頁17-25。
胡川安:〈評TSENG,Lillian Lan-ying, Picturing Heaven in Early
China〉,《九州學林》總34期(2014年),頁293-299。(未標示月份)
范麗梅:〈釋「弁」與「變」──簡帛〈五行〉多層次的身心書寫〉,《漢學研究》
第32卷第1期(2014年3月),頁1-38。
徐洪興:〈論唐宋間的「升格運動」〉(上),《孔孟月刊》第三十二卷第三期
(1993年11月),頁9-17。
徐洪興:〈論唐宋間的「升格運動」〉(下),《孔孟月刊》第三十二卷第四期
(1993年12月),頁36-44。
格雷‧費曼(Gary M. Feinman):〈早期文明比較研究〉,《考古》(2001年
10月),頁83-87。
馬育良:〈先秦儒家對於“情”的理論探索〉,《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
版)》第25卷第1期(2001年1月),頁30-37。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漢學資料整理研究所:《漢學研究集刊》第三期荀子研究專號,
2006年12月。
康香閣主編:《荀子研究的回顧與新探索國際學術研討會》,邯鄲市:邯鄲學院主
辦、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雲林科技大學漢學應用研究所協辦,2014年6月8-11
日。
張光直:〈連續與破裂:一個文明起源新說的草稿〉,《九州學刊》第一卷第一期
(1986年秋季),頁1-8。
張穎:〈儒教的「救世神學」:論波儒對「禮」符號的「理」性解讀〉,收於盧國
龍主編《儒教研究》總卷第一輯(北京市: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年10
月),頁156-175。
曹峰:〈郭店楚簡中的「天」、「命」、「性」〉,《哲學與文化》第卅九卷第四
期(2012年4月),頁17-34。
梁右典:〈論荀子思想的宗教性面向〉,《當代儒學研究》第十一期(2011年12
月),頁77-113。
梁溪:〈當代儒教研究簡述〉,收於盧國龍主編《儒教研究》總卷第一輯(北京
市: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年10月),頁113-140。
梅廣:〈釋「修辭立其誠」:原始儒家的天道觀與語言觀──兼論宋儒的章句學〉,
《臺大文史哲學報》第五十五期(2001年11月),頁213-238。
許倬雲:〈先秦諸子對天的看法〉,《求古編》(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1982年6月),頁423-452。
許雅惠:〈近二十多年西周青銅禮器與金文研究之課題與檢討〉,《新史學》二十
四卷三期(2013年9月),頁185-216。
陳昭瑛:〈人作為「類的存有」:荀子人文精神重探〉,林鴻信編:《跨文化視野
中的人文精神──儒、佛、耶、猶的觀點與對話芻議》(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
中心,2013年7月初版二刷),頁21-47。
陳逢源:〈從「政治實踐」到「心性體證」:朱熹注《孟子》的歷史脈絡〉,《東
吳中文學報》第二十期(2010年11月),頁133-164。
陳夢家:〈古文字中之商周祭祀〉,《燕京學報》第19期(臺北市:東方文化書局
景印本,1936年6月),頁91-155。
陳夢家:〈商代的神話與巫術〉,《燕京學報》第20期(臺北市:東方書局景印
本,1936年12月),頁485-576。
陳熙遠:〈孔‧教‧會──近代中國儒家傳統的宗教化與社團化〉,收於林富士主編:
《中國史新論──宗教史分冊》(臺北市:中央研究院、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
司,2010年12月),頁511-540。
陳熙遠:〈宗教──一個中國近代文化史上的關鍵詞〉,《新史學》第十三卷第四期
(2002年12月),頁37-66。
陳麗桂:〈再論簡帛〈五行〉經、說文之歧異〉,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主辦:
《簡帛》第6輯(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11月),頁379-386。
陳麗桂:〈從郭店竹簡〈五行〉檢視帛書〈五行〉說文對經文的依違情形〉,陳福
濱主編:《本世紀出土思想文獻與中國古典哲學研究論文集》(臺北縣新莊市:輔
仁大學出版社,1999年4月),頁173-198。
陳鐵凡:〈四書章句集注考源〉,收於錢穆等著:《論孟論文集》(臺北市:黎明
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1年1月),頁11-68。
勞悅強:〈從學術、修養、信仰論孔門儒學〉,收於劉笑敢主編:《中國哲學與文
化》第十輯(2012年9月),頁103-130。
惠吉興、許卉:〈荀學研究的新進展──首屆荀子文化高峰論壇綜述〉,《河北學
刊》第32卷第6期(2012年11月),頁257-258。
曾双秀:〈中國傳統巫者研究之回顧與展望:以歷史學界為核心〉,《漢學研究通
訊》32:1(2013年2月),頁23-37。
黃俊傑:〈試論儒學的宗教性內涵〉,《臺大歷史學報》第23期(1999年6月),
頁395-409。
黃進興:〈解開孔廟祭典的符碼──兼論其宗教性〉,收於田浩(Hoyt Tillman)
編《文化與歷史的追索──余英時教授八秩壽慶論文集》(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公
司,2009年12月),頁535-558。
楊儒賓:〈《雅》、《頌》與西周儒家的「對越」精神〉,鄭宗義主編:《中國哲
學與文化》第十一輯(桂林市:漓江出版社,2014年5月),頁39-67。
溫偉耀:〈論基督教與中國信仰中的超越體驗〉,收於盧龍光主編:《基督教與中
國文化的相遇》(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2001年2月),頁113-220。
葛兆光:〈到「內在超越」之路〉,《東方早報‧上海書評》(2014年3月16日)
廖名春:〈《論語》“君子有三畏”章新釋〉,收於賈磊磊、楊朝明主編:《第四屆
世界儒學大會學術論文集》(北京市:文化藝術出版社,2012年8月),頁98-
104。
蒲慕州:〈中國古代的信仰與日常生活〉,收於林富士主編《中國史新論──宗教史
分冊》(臺北市:中央研究院、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12月),頁
13-64。
劉又銘:〈合中有分──荀子、董仲舒天人關係論新詮〉,《臺北大學中文學報》
(2007年3月),頁27-50。
劉又銘:〈荀子的哲學典範及其在後代的變遷轉移〉,《漢學研究集刊》第三期荀
子研究專號(2006年12月),頁33-54。
劉述先:〈先秦儒家之宗教性〉,《哲學與文化》第卅九卷第五期(2012年5
月),頁5-18。
劉述先:〈論孔子思想中隱涵的「天人合一」一貫之道──一個當代新儒學的闡
釋〉,《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10期(1997年3月),頁1-24。
劉笑敢著(陳孝龍協助):〈天人合一:學術、學說和信仰──再論中國哲學之身份
及研究取向的不同〉,收於劉笑敢主編:《中國哲學與文化》第十輯(2012年9
月),頁71-102。
歐陽禎人:〈孔子的宗教思想研究──從《魯邦大旱》說起〉,收於王中江、李存山
主編:《中國儒學》第三輯(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年9月),頁
166-181。
蔡彥仁:〈中國宗教研究──定義、範疇與方法學芻議〉,《新史學》第5卷第4期
(1994年12月),頁125-139。
蔡彥仁:〈宗教有本質嗎?──以瓦赫(Joachim Wach)之理論為例〉,收於黃冠
閔、趙東明主編:《跨文化視野下的東亞宗教傳統:理論反思篇》(臺北市:中研
院文哲所,2012年12月),頁45-58。
蔡彥仁:〈從宗教的“不可化約性”論華人學術處境中的宗教研究〉,收於黎志添主
編:《華人學術處境中的宗教研究:本土方法的探索》(香港:三聯書店(香港)
有限公司,2012年5月),頁15-45。
蔡彥仁:〈論史密斯(Wilfred C. Smith)的「宗教性」:兼談當代新儒家的宗
教觀〉,國立政治大學文學院編輯:《中國近代文化的解構與重建:中華文化與台
灣文化:延續與斷裂》(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文學院,2005年12月),頁37-
52。
鄭宗義:〈合哲學、道德、宗教為一體──當代新儒家的儒學觀〉,鄭宗義、林月惠
主編:《全球與本土之間的哲學探索──劉述先先生八秩壽慶論文集》(臺北市:臺
灣學生書局有限公司,2014年5月),頁41-72。
黎志添:〈宗教學與人文學科〉,發表於輔仁大學宗教學研究所「宗教學與宗教傳
統」學術研討會(2001年11月16-17日),頁1-20。
顏世安:〈原始儒學中禮觀念神聖性價值的起源──從郝伯特‧芬格萊特《孔子‧即凡而
聖》說起〉,劉笑敢主編:《中國哲學與文化(第一輯):反向格義與全球哲學》
(桂林市: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5月),頁108-133。
龐樸:〈天人三式──郭店楚簡所見天人關係試說〉,收於武漢大學中國文化研究院
編:《郭店楚簡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武漢市: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5
月),頁31-36。
蘇嫈雰:〈息與在:先秦儒家「祀」的人文療癒向度〉,《哲學與文化》第卅九卷
第十二期(2012年12月),頁63-79。
饒宗頤:〈天神觀與道德思想〉,《選堂集林‧史林新編‧中冊》(香港:中華書局有
限公司,2012年12月),頁622-654。
饒宗頤:〈歷史家對薩滿主義應重新作反思與檢討──「巫」的新認識〉《選堂集林‧
史林新編‧中冊》(香港:中華書局有限公司,2012年12月),頁518-543。

四、外文著作
A.C.Graham,Disputers of the TAO:Philosophical Argument in
Ancient China.La Salle,Illinois.:Open Court Publishing
Company,1989.
C. K. Yang, Religion in Chinese Society.Berkeley, Los
Angeles, and Lond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61.
Charles Taylor,Dilemmas and Connections:selected
essays,Cambridge,Massachusetts,and London,England: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11.
Clifford Geertz,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s.New
York:BasicBooks,1973.
Daniel L. Pals, Eight Theories of Religion.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nd edition,2006.
Eric J. Sharpe, Comparative Religion A
History.London:Duckworth,1986.
John H. Berthrong, All under Heaven:Transforming Paradigms
in Confucian-Christian Dialogue.Alba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1994.
John Knoblock, Xunzi:A Translation and Study of the
Complete Works,Stanford,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8.
John Macquarrie, Two Worlds Are Ours: An Introduction to
Christian Mysticism. Minneapolis, Minn.:Fortress
Press,2005.
Jonathan Z. Smith,Relating religion:Essays in the study of
religion.Chicago and London: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2004.
Joseph I. Schwartz, The World of thought in Ancient
China.Cambrige,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5.
Joseph Needham, Science and Civilization in China,VOL.2:
History of Scientfic Thought.Cambrige University
Press,1985.
Karl Jaspers,Michael Bullock trans..,The Origin and Goal of
History.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53.
Max Weber, Economy and Society: an outline of interpretive ,
edited by Guenther Roth and Claus Wittich.Berkeley,Los
Angeles,London: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8.
Mencius, Translated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D.C. Lau.Hong
Kong: 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2003.
Mircea Eliade, Rosemary Sheed trans.,Patterns in Comparative
Religion.New York : New American Library, 1974.
Mircea Eliade, William R. Trask trans.,Shamanism:Archaic
Techniques of Ecstasy.London ; New York : Arkana, 1989.
Neville, Robert Cummings. Boston Confucianism:portable
tradition in the late-modern world.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2000.
Robert Neelly Bellah, Religion in human evolution:from the
Paleolithic to the Axial Age.Cambridge,Massachusetts,and
London,England: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11.
Roger M. Keesing, Andrew J. Strathern,Culture Anthropology:A
Contemporary Perspective,Fort Worth,TX.:Harcourt Brace
College Publishers,1998.
S.N.Eisenstadt,ed.,The Origins and Diversity of Axial Age
Civilizations.Alba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1986.
Shu-hsien Liu,“The Religious of Confucian Philosophy:Its
Traditional Outlook and Contemporary Significance,”
Philosophy East and West, vol.21, No.2(April,1971), pp.157-
175.
T.C.KLINE III AND JUSTIN TIWALD,eds.,Ritual and Religion in
the Xunzi,Alba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2014.
Tu, Wei-ming. Centrality and commonality:An Essay on
Confucian Religiousness.Alb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1989.
Wilfred C. Smith: The Meaning and End of Religion.San
Francisco: Harper & Row, 1978.
Wilfred C. Smith: Towards a World Theology:Faith and the
Comparative History of Religion.Philadelphia: The
Westminster Press;London and Basingstoke: Macmillan, 1981.
Wing-tsit Chan, Religious Trends in Modern China.New York:A
Division of Farrar,Straus and Giroux, 1978.
Yang, Lien-sheng,“The Concept of ‘Pao’ as a Basic for Social
Relations in China”in John King Fairbank,ed., Chinese
Thought and Institutions(1957),pp.291-309.

五、日文著作
小口偉一、堀一郎監修:《宗教学辞典》,東京都:東京大学出版会,1973年12
月。
中島隆博著,郭珮君翻譯:〈近代東アジアにおける国家と儒教〉,講演於「臺灣大
學歷史學系」(2014年9月19日)。
戶川芳郎、溝口雄三、蜂屋邦夫編:《儒教史》,東京都:株式会社山川出版社,
1987年7月。
加地伸行:《儒教とは何か》,東京都:中央公論新社,1990年10月。
加藤常賢:《中國古代文化の研究》,東京都:二松學舍大學出版部,1980年7
月。
池田末利:《中国古代宗教史研究―制度と思想》,東京都:東海大學出版会,1981
年2月。
池田秀三:《自然宗教の力——儒教を中心に》,東京都:株式会社岩波書店,1998
年5月。
島薗進、石井研士、下田正弘、深澤英隆編:《宗教学文献事典》,東京都:株式
会社弘文堂,2007年12月。
描述 博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系
99151502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9151502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林啟屏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梁右典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Liang,Yuo Dienen_US
dc.creator (作者) 梁右典zh_TW
dc.creator (作者) Liang, Yuo Dienen_US
dc.date (日期) 2015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Oct-2015 14:15:34 (UTC+8)-
dc.date.available 1-Oct-2015 14:15:34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Oct-2015 14:15:34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099151502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78743-
dc.description (描述) 博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中國文學系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9151502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我的論文題目是:「先秦儒家宗教性研究──以孔孟荀對『喪葬』、『祭祀』、『天』的觀點為討論中心」。主標題提供研究方向,副標題鎖定研究範圍,目的對「儒家宗教性」的持續思索。「宗教」與「宗教性」有同有異,需要進行概念區分;回顧學術動態,確定研究進路,成為第一章主要任務。一言以蔽之,「宗教性」是思想家對「喪葬」、「祭祀」、「天」的態度。第二章探討思想背景,「喪葬」與「祭祀」屬於「禮樂文化」的一環,與「宗教」思想密切相關;然而,孔孟荀有別之前「宗教」傳統,能夠賦予新義。本文研究他們的「宗教性」面向為何。「喪葬」與「祭祀」方面,從現代用語來說,上述兩項議題涉及「生死大事」與「鬼神世界」,以「宗教性」意涵理解是可以嘗試的研究進路,在此得到有力支持。除此之外,「天」涉及「超越層面」、「終極關懷」,必須與思想家認同的價值根源結合來看。可以明白「天」「人」並非毫無關聯,與「宗教性」內涵也息息相關。以上所說,分別在第三、四、五章進行分析論證;而在第六章進行整體研究,得到孔孟荀宗教性中「思想脈絡」演變所呈現的意義、與「出土文獻」對照所反映的面貌、和「西方文化」比較所凸顯的特色。第七章結論統整全文內容,展現先秦儒家孔孟荀宗教性,作為全文結束。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This is a study of Confucius,Mencius and Xunzi religious articles.The first chapter of the task to make a distinction between religion and religiosity.The second chapter discusses the formation of religious background.About funderal and sacrifice,Confucius,Mencius and Xunzi different from the past,can give new meaning.Heaven involve transcendence,ultimate,which are associated with religiosity.These are the third,fourth and fifth chapters.Chapter VI of the overall study,highlights the characteristics.Chapter VII is the conclusion.en_US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儒家之「教」、「宗教」、「宗教性」的語義區別 1
第二節 「宗教性」與孔孟荀思想概念的關聯 10
第三節 孔孟荀「宗教性」的特色 19
第四節 研究回顧 25
第五節 研究範圍、進路與目的 30
第二章 孔孟荀宗教性形成的思想背景 35
第一節 從思想背景掌握「宗教」與「宗教性」的本質意義 35
第二節 孔子之前的宗教思想 38
第三節 考察孔子宗教性形成的思想來源 54
第三章 孔子宗教性研究 63
第一節 對於孔子及其宗教性的初步認識 63
第二節 孔子思想分期與宗教性之關係探討 68
第三節 「禮之本」的扣問:孔子對喪葬的態度 72
第四節 「敬鬼神而遠之」:孔子對祭祀的體會 78
第五節 「下學而上達」:孔子對天的看法 83
第四章 孟子宗教性研究 95
第一節 對於孟子及其宗教性的初步認識 95
第二節 「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孟子喪葬觀點的開展 98
第三節 「變置社稷」:孟子祭祀精神的轉向 103
第四節 從「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到「盡心知性以知天」的宗教性:
孟子論天的兩種思路 106
第五章 荀子宗教性研究 115
第一節 對於荀子及其宗教性的初步認識 115
第二節 「以生飾死,所以重哀」:從荀子喪葬思想論其宗教性 118
第三節 「以為文則吉,以為神則凶」:從荀子祭祀思維論其宗教性 128
第四節 「天行有常」、「天人關係」到「知天」的辯證發展:從荀子天人議
題論其宗教性 137
第六章 孔孟荀宗教性的整體研究 149
第一節 整體判斷與預期成果 149
第二節 孔孟荀宗教性中「思想脈絡」演變所呈現的意義 151
第三節 孔孟荀宗教性與「出土文獻」對照所反映的面貌 164
第四節 孔孟荀宗教性和「西方文化」比較所凸顯的特色 175
第七章 結論:先秦儒家孔孟荀宗教性的展現 185
徵引書目 189
一、傳統文獻 189
二、當代專書 190
三、期刊論文 198
四、外文著作 204
五、日文著作 206
附錄 207
附錄一:《論語》中關於「喪葬」、「祭祀」與「天」的記載 207
附錄二:《孟子》中關於「喪葬」、「祭祀」與「天」的記載 211
附錄三:《荀子》中關於「喪葬」、「祭祀」與「天」的記載 215
zh_TW
dc.format.extent 1671630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9151502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先秦儒家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孔子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孟子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荀子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宗教性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宗教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喪葬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祭祀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Pre-Qin Confucianism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Confucius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Mencius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Xunzi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religiosity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religion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funeral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sacrifice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Heavenen_US
dc.title (題名) 先秦儒家宗教性研究──以孔孟荀對「喪葬」、「祭祀」、「天」的觀點為討論中心zh_TW
dc.title (題名) Pre-Qin Confucianism Religious Studies──Confucius, Mencius and Xunzi for funeral ,sacrifice ,Heaven `s viewpoint.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徵引書目
(傳統文獻依四部及作者時代排列,其餘以作者筆劃為序)

一、傳統文獻
(一)經部
[漢]孔安國注;[唐]孔穎達疏:《尚書正義》,臺北市:藝文印書館重刊宋本尚書
注疏附校勘記,1981年1月八版。
[漢]毛亨傳,鄭玄箋;[唐]孔穎達疏:《毛詩正義》,臺北市:藝文印書館重刊宋
本毛詩注疏附校勘記,1981年1月八版。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周禮注疏》,臺北市:藝文印書館重刊宋本周禮注
疏附校勘記,1981年1月八版。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儀禮注疏》,臺北市:藝文藝書館重刊宋本十三經
注疏附校勘記,1981年1月八版。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禮記注疏》,臺北市:藝文印書館重刊宋本禮記注
疏附校勘記,1981年1月八版。
[漢]許慎撰;[宋]徐鉉校定:《說文解字》,北京市:中華書局,1963年12月。
[魏]王弼注;[晉]韓康伯注;[唐]孔穎達疏:《周易正義》,臺北市:藝文印書館
重刊宋本周易注疏附校勘記,1981年1月八版。
[晉]杜預注;[唐]孔穎達疏:《春秋左傳注疏》,臺北市:藝文印書館重刊宋本左
傳注疏附校勘記,1981年1月八版。
[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北京市:中華書局,1983年10月。

(二)史部
[漢]司馬遷撰;[宋]裴駰集解;[唐]司馬貞索隱;[唐]張守節正義:《史記》,北
京市:中華書局,2000年1月。
[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漢書》,北京市:中華書局,2000年1月。
[吳]韋昭解:《國語》,收於嚴一萍選輯:《原刻景印百部叢書集成》,臺北市:
藝文印書館據清嘉慶黃丕烈校刊士禮居叢書重印本影印,並附司馬光國語說及四庫
提要於後,所選百部叢書僅有此本,1967年。(未標示月份)
[清]《大清仁宗睿皇帝實錄》第七冊卷281,臺北市:華聯出版社,1964年6月。
[清]皮錫瑞著;周予同注釋:《經學歷史》,北京市:中華書局,1959年12月。

(三)子部
[漢]王逸注;[宋]洪興祖補注:《楚辭補注》,臺北市:臺灣中華書局據汲古閣宋
刻洪本校刊,1966年3月。
[漢]班固撰:《白虎通‧聖人篇》第二冊卷三上,收於嚴一萍選輯:《原刻景印百部
叢書集成‧抱經堂叢書第四函》,臺北市:藝文印書館,1967年。(未標示月份)
[漢]劉向撰;[清]王謨刊漢魏叢書本:《說苑》,收於中國子學名著集成編修委員
會:《中國子學名著集成第26冊》,臺北市:中國子學名著集成編印基金會,
1978年12月。
[漢]韓嬰撰;許維遹校釋:《韓詩外傳集釋》,北京市:中華書局,1980年6月。
[漢]王充撰;黃暉校釋:《論衡校釋‧骨相》,北京市:中華書局,1990年2月。
[魏]王弼等著:《老子四種》,臺北市:大安出版社,1999年2月。
[清]郭慶藩撰;王孝魚點校:《莊子集釋》,北京市:中華書局,1961年7月、
2012年2月第3版。
[清]孫詒讓:《墨子閒詁》,臺北市:世界書局,1962年4月。
[清]王先謙撰;沈嘯寰,王星賢點校:《荀子集解》,北京市:中華書局,1988年
9月。

(四)集部
[清]黃仲則:《兩當軒全集》,臺北市:文景出版社,1970年4月。

二、當代專書
《採掇英華》編輯委員會編:《採掇英華──劉殿爵教授論著中譯集》,香港:中文
大學出版社,2004年。(未標示月份)
丁仁傑:《重訪保安村:漢人民間信仰的社會學研究》,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股
份有限公司,2013年6月。
孔德(Auguste Comte)著,蕭贛譯:《實證主義概觀》三冊,臺北市:臺灣商
務印書館,1966年5月。
方旭東:《繪事後素:經典解釋與哲學研究》,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
10月。
毛子水:《荀子訓解補正》,臺北市:華正書局有限公司,1980年8月。
王天海:《荀子校釋》,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12月。
王健文:《流浪的君子》,臺北市:三民書局,2001年11月。
王國維:《觀堂集林》,北京市:中華書局,1959年6月。
包爾丹(Daniel L. Pals)著;陶飛亞、劉義、鈕聖妮譯:《宗教的七種理
論》,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2月。
布特曼(Rudolf Bultmann)著,蔡美珠譯:《耶穌基督與神話》,臺北市:水
牛出版社,1975年4月。
田立克(Paul Tillich)著,龔書森、尤隆文譯,蕭清芬校訂:《系統神學》第
一卷,臺南市:東南亞神學院協會臺灣分會,1980年1月。
白詩朗著;彭國翔譯:《普天之下:儒耶對話中的典範轉化》,石家莊:河北人民
出版社,2006年12月。
伊利亞德(Mircea Eliade)著;晏可佳,姚蓓琴譯:《神聖的存在:比較宗教
的範型》,桂林市: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8月。
伍振勳:《語言、社會與歷史意識──荀子思想探義》,臺北縣永和市:花木蘭文化
出版社,2009年9月。
任繼愈主編:《儒教問題爭論集》,北京市: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年10月。
任繼愈主編:《宗教辭典》上冊,臺北市:博遠出版有限公司、恩楷股份有限公
司,2002年7月。
任繼愈主編:《任繼愈宗教論集》,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年7月。
朱維錚主編;鄧志峰、張完芳、劉文楠、姜鵬編校:《利瑪竇中文著譯集》,香
港: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2001年。(未標示月份)
牟宗三:《中國哲學的特質》,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1963年6月初版、1998年
5月再版。
牟宗三:《名家與荀子》,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1979年4月。
牟鍾鑒:《中國宗教與文化》,臺北市:唐山出版社,1995年4月。
何志華、朱國藩、樊善標:《《荀子》與先秦兩漢典籍重見資料彙編》,香港:香
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5年。(未標示月份)
余英時:《歷史與思想》,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6年9月。
余英時:《中國知識階層史論(古代篇)》,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0年
8月。
余英時:《從價值系統看中國文化的現代意義──中國文化與現代生活總論》,臺北
市:時報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85年1月三版。
余英時:《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7年3
月。
余英時:《知識人與中國文化的價值》,臺北市: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
司,2007年3月。
余英時:《人文與民主》,臺北市: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1
月。
余英時:《中國文化史通釋》,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10。(未標示月份)
余英時:《論天人之際:中國古代思想起源試探》,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
限公司,2014年1月。
克利福德‧格爾茲(Geertz,Clifford)著;納日碧力戈等譯、王銘銘校:《文化
的解釋》,上海市: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1月。
吳錫源著;邢麗菊、趙甜甜譯:,《韓國儒學的義理思想》,上海市:復旦大學出
版社,2014年5月。
李天綱:《關於儒家的宗教性:從「中國禮儀之爭」兩個文本看儒耶對話的可能
性》,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2年。(未標示月份)
李申:《儒教簡史》,桂林市: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3年1月。
李亦園:《文化的圖像(上)──文化發展的人類學探討》,臺北市:允晨文化實業
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1月。
李杜:《中西哲學思想中的天道與上帝》,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8年11
月。
李淑珍:《東周喪葬禮制初探》,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
文,1986年6月。
李景林,王素玲,邵漢明:《儀禮譯注》,長春市: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年8
月。
李滌生:《荀子集釋》,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1979年2月。
李震:《宇宙論》,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12月二版。
李學勤:《重寫學術史》,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10月。
李澤厚:《中國古代思想史論》,臺北市:風雲時代出版公司,1990年8月。
杜正勝:《古代社會與國家》,臺北市: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10
月。
杜正勝:《古典與現實之間》,臺北市:三民書局,1996年3月。
杜希德(Denis Twitchett),魯惟一(Michael Loewe)編;韓復智主譯:
《劍橋中國史‧第一冊‧秦漢篇》,臺北市:南天書局有限公司,1996年1月。
杜普瑞(Louis Dupré)著,傅佩榮譯:《人的宗教向度》,臺北市:幼獅文化事
業股份有限公司,1986年12月。
杜維明:《儒家思想──以創造轉化為自我認同》,臺北市: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
司,1997年11月。
杜維明著,段德智譯:《論儒學的宗教性──對《中庸》的現代詮釋》,武漢市:武
漢大學出版社,1999 年7月。
杜維明著,郭齊勇、鄭文龍編:《杜維明文集》第五卷,武漢市:武漢出版社,
2002年4月。
杜維明著,陳靜譯:《儒教》,臺北市:城邦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12
月。
杜維明:《體知儒學:儒家當代價值的九次對話》,杭州市:浙江大學出版社,
2012年3月。
沈清松:《對他者的慷慨:從外推精神看中華文化與基督宗教》,香港:香港中文
大學崇基學院,2004年9月。
季羨林主編:《胡適全集‧第4卷》,合肥市: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9月。
東方朔(林宏星):《合理性之尋求:荀子思想研究論集》,臺北市:國立臺灣大
學出版中心,2011年6月。
林月惠:《詮釋與工夫:宋明理學的超越蘄嚮與內在辯證》,臺北市:中央研究院
中國文哲研究所,2008年12月。
林安梧:《中國宗教與意義治療》,臺北市:文海基金會,1996年4月。
林明照:《先秦道家的禮樂觀》,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9
月。
林啟屏:《儒家思想中的具體性思維》,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2004年2月。
林啟屏:《從古典到正典:中國古代儒學意識之形成》,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
版中心,2008年4月。
哈佛燕京學社主編:《波士頓的儒家》,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9年10月。
香港道教學院主辦、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三輯馬王堆帛書專號,上海
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8月。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卷一:中國哲學中之『道』之建立及其發展》,臺
北市,臺灣學生書局,1986年10月。
唐君毅:《唐君毅全集‧卷九‧中華人文與當今世界補編(上冊)》,臺北市:臺灣學
生書局,1988年5月。
唐君毅:《中國人文精神之發展》,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1988年8月。
唐君毅:《說中華民族之花果飄零》,臺北市:三民書局,2005年11月二版。
夏普(Eric J. Sharpe)著;呂大吉等譯:《比較宗教學:一個歷史的考察》,
臺北市: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12月。
奚劉琴:《第三代新儒家的儒學詮釋與創新:以成中英、杜維明、劉述先、蔡仁厚
為例》,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年12月。
徐中舒:《先秦史十講》,北京市:中華書局,2009年7月。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臺中市:私立東海大學,1963年4月。
徐復觀:《中國思想史論集續篇》,臺北市:時報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82年
3月。
徐復觀:《學術與政治之間》,臺北市:藝文圖書公司,1985年4月新版。
晏昌貴:《巫鬼與淫祀:楚簡所見方術宗教考》,武漢市:武漢大學出版社,2010
年3月。
秦家懿(Julia Ching)、孔漢思(Hans Küng)著;吳華譯:《中國宗教與西
方神學》,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9年7月。
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二)》,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年12月。
馬積高:《荀學源流》,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9月。
基辛(R.Keesing)著;于嘉雲,張恭啟合譯,《當代文化人類學》下冊,臺北
市:巨流圖書公司,1981年3月。
張立文主編:《中國哲學範疇精粹叢書:天》,臺北市:七略出版社,1996年11
月。
張光直:《考古人類學隨筆》,北京市: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9年7月。
張亨:《思文論集──儒道思想的現代詮釋》,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2014年12月。
張敬:《列女傳今註今譯》,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6
月。
張灝:《時代的探索》,臺北市:中央研究院、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4
年7月。
梅延多夫(Jean Meyendorff)著,譚立鑄譯:《拜占庭神學中的基督》,香
港:道風書社,2011年。(未標示月份)
許倬雲:《中國古代文化的特質》,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8年5月。
郭齊勇、鄭文龍編:《杜維明文集》第五卷,武漢市:武漢大學出版社,2002年4
月。
郭齊勇:《儒學與儒學史新論》,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2002年10月。
陳大齊:《孔子學說》,臺北市:正中書局,1964年6月臺初版。
陳大齊:《論語臆解》,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6月二
版。
陳來:《陳來自選集》,桂林市: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7年9月。
陳來:《古代宗教與倫理:儒家思想的根源》,北京市:生活‧讀書‧三聯書店,
2009年4月。
陳來:《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春秋時代的宗教、倫理與社會思想》,北京市:生
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9年4月。
陳來:《竹帛《五行》與簡帛研究》,北京市: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9年4
月。
陳明:《儒教與公民社會》,北京市:東方出版社,2013年12月。
陳明主編:《儒教新論》,貴陽市:貴州人民出版社,2010年4月。
陳俊輝譯:《新約聖經與神話學》,臺北市:使者出版社,1989年10月。
陳昭瑛:《儒家美學與經典詮釋》,臺北市:臺大出版中心,2005年8月。
陳致訪談:《我走過的路:余英時訪談錄》,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
司,2012年6月。
陳啟雲:《中國古代思想文化的歷史論析》,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1
月。
陳逢源:《朱熹與《四書章句集注》》,臺北市:里仁書局,2006年9月。
陳逢源:《「融鑄」與「進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之歷史思維》,臺北市:
政大出版社,2013年10月。
陳智超編著:《陳垣早年文集》,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1992年7
月。
陳嘉凌撰寫,季旭昇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二)讀本》,臺北市:萬
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7月。
陳夢家:《殷墟卜辭綜述》,北京市:中華書局,1988年1月。
陳榮捷著,廖世德譯:《現代中國的宗教趨勢》,臺北市:文殊出版社,1987年11
月。
陳麗桂:《近四十年出土簡帛文獻思想研究》,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
司,2013年11月。
麥奎利(John Macguarrie)著;吳恩揚、樓世波譯:《天人無間:基督教密契
主義導論》,香港:道風書社,2013年。(未標示月份)
傅佩榮:《儒道天論發微》,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1985年10月。
傅斯年:《性命古訓辨證》,收於《傅斯年全集》第二冊,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
公司,1980年9月。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一)》,臺北市: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88年11
月增訂四版。
彭國翔:《儒家傳統:宗教與人文主義之間》,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
1月。
彭國翔:《儒家傳統的詮釋與思辨:從先秦儒學、宋明理學到現代新儒學》,武漢
市:武漢大學出版社,2014年4月。
斯維至:《中國古代社會文化論稿》,臺北市: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1997
年4月。
湖南省博物館、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編纂;裘錫圭主編:《長沙馬
王堆漢墓簡帛集成》,北京市:中華書局,2014年6月。
費曼(Richard P. Feynman)著;吳程遠、師明睿、尹萍、王碧譯:《費曼的
主張》,臺北市: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8月。
黃人二:《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二)研究》,臺中縣:高文出版社,2005年
11月。
黃玉順:《儒教問題研究》,北京市:人民出版社,2012年8月。
黃俊傑:《孟學思想史論‧卷一》,臺北市: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10
月。
黃俊傑:《孟學思想史論卷二》,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
1997年6月。
黃俊傑:《德川日本《論語》詮釋史論》,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6
年2月。
黃俊傑:《東亞儒學視域中的徐復觀及其思想》,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
心,2009年11月。
黃進興:《聖賢與聖徒》,臺北市:允晨文化,2001年7月。
黃進興:《優入聖域:權力、信仰與正當性》,北京市:中華書局,2010年3月。
黃進興:《從理學到倫理學:清末民初道德意識的轉化》,臺北市:允晨文化,
2013年1月。
黃翠梅、李建緯合著:《俎豆千古‧禮陶樂淑:臺南孔廟釋奠禮與禮樂文物》,臺南
市:國立臺南大學、國立臺南藝術大學文博學院藝術史學系,2011年12月。
楊向奎:《宗周社會與禮樂文明》,北京市:人民出版社,1992年5月。
楊伯峻:《孟子譯注》,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11月。
楊祖漢:《當代儒學論集:傳統與創新》,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
備處,1995年5月。
楊儒賓:《儒家身體觀》,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6年11
月。
楊儒賓:《從《五經》到《新五經》》,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3年
4月。
楊聯陞著,段昌國譯:《中國文化中「報」、「保」、「包」之意義》,貴陽市:
貴州人民出版社,2009年4月。
葛瑞漢(A.C.Graham)著,張海晏譯:《論道者:中國古代哲學論辯》,北京
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8月。
董金裕總編審:《聖之時──臺北市孔廟的蛻變與傳承》,臺北市:北市孔廟委員
會,2011年12月。
蒲慕州:《追尋一己之福:中國古代的信仰世界》,臺北市:允晨文化,1995年10
月。
蒲慕州:《鬼魅神魔:中國通俗文化側寫》,臺北市:麥田出版,2005年6月。
劉述先:《當代儒學論集:傳統與創新》,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
備處,1995年5月。
劉述先:《全球倫理與宗教對話》,臺北縣新店市: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1
年4月。
劉述先:《儒家思想開拓的嘗試》,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年7月。
劉述先:《論儒家哲學的三個大時代》,香港:香港中文大學,2008。(未標示月
份)
劉述先:《儒家哲學的典範重構與詮釋》,臺北市: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2010年4月。
劉述先:《儒家思想的轉型與發展》,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年12月。
劉笑敢:《老子古今:五種對勘與析評引論》,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6年5月。
蔣慶:《政治儒學:當代儒學的轉向、特質與發展》,新北市:養正堂文化,2003
年1月。
蔡元培:《中國倫理學史》,臺北市:臺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10月。
鄭志明主編:《儒學與基督宗教對談》,嘉義縣:南華大學宗教文化研究中心,
2000年2月。
黎志添:《宗教研究與詮釋學:宗教學建立的思考》,香港:香港中文大學,2003
年。
錢賓四先生全集編委會整理:《朱子新學案》(四),第十四冊,臺北市:聯經出
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5月。
錢穆:《孔子與論語》,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4年9月。
錢穆:《靈魂與心》,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6年2月。
錢穆:《國史大綱》,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95年7月修訂三版。
錢穆:《人生十論》,臺北市: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2月增訂六版。
錢穆:《孔子傳》,臺北市:素書樓文教基金會,2000年9月。
錢穆:《論語新解》,臺北市:素書樓文教基金會,2000年11月。
錢穆:《先秦諸子繫年》,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1月。
龍宇純:《荀子論集》,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1987年4月。
韓星:《儒教問題:爭鳴與反思》,西安市:陝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6月。
龐樸:《竹帛《五行》篇校注及研究》,臺北市: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0年6
月。
龐樸:《一分為三論》,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3月。
龐樸、馬勇、劉貽群編:《先秦儒家研究》,武漢市: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8
月。
龐樸主編:《儒林》第四輯,濟南市:山東大學出版社,2008年12月。
蘇秉琦:《中國文明起源新探》,北京市: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9年6月。

三、期刊論文
小島毅:〈儒教是不是宗教?──中國儒教史研究的新視野〉,收於周博裕主編:
《傳統儒學的現代詮釋》(臺北市:文津出版社,1994年12月),頁29-43。
中國孔子基金會等主辦、中共蒼山縣委員會等協辦:《荀子思想當代價值學術研討
會文集》,臨沂市:2013年10月12-14日。
王志楣:〈從《莊子》到〈性自命出〉、《荀子》看戰國時期「情」概念的發
展〉,發表於「高明教授百歲冥誕紀念學術研討會」(臺北市:政大中文系,
2008年10月4-5日),頁1-16。
王健文:〈理想與事功:孔子的晚年及其弟子〉,臧振華主編《中央研究院第三屆
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歷史組:史前與古典文明》(臺北市: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
究所,2003年2月),頁145-176。
白詩朗著(John H. Berthrong);張穎譯:〈波士頓儒家:全球儒學的第三次
浪潮〉,收於盧國龍主編《儒教研究》總卷第一輯(北京市:社會科學文獻出版
社,2009年10月),頁316-330。
伍振勳:〈書寫孔子傳記的意義:《史記‧孔子世家》在當代的迴響──以三部當代的
孔子傳記為例〉,發表於「第九屆漢代文學與思想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市:國
立政治大學中文系,2013年11月23-24日)
伍振勳:〈荀子「天論」的旨趣:「知天」論述的主題〉,《臺大中文學報》第四
十六期(2014年9月),頁51-86。
朱曉海:〈孔子的一個早期形象〉,《清華學報》第三十二卷第一期(2002年6
月),頁1-30。
池田知久著,黃秀敏譯:〈郭店楚簡〈窮達以時〉研究(上)〉,《古今論衡》
(2000年6月),頁58-86。
池田知久著,黃秀敏譯:〈郭店楚簡〈窮達以時〉研究(下)〉,《古今論衡》5期
(2000年12月),頁65-102。
余英時:〈中國古代死後世界觀的演變〉,《聯合月刊》(1983年9月),頁81-
89。
宋文里、李亦園:〈個人宗教性:臺灣地區宗教信仰的另一種觀察〉,《清華學
報》(1988年6月),頁113-139。
李天綱:〈中國禮儀之爭:研究方法及其拓展〉,收於吳昶興主編:《再──解釋:
中國天主教史研究方法新拓展》(新北市:臺灣基督教文藝出版社有限公司,
2014年5月),頁1-46。
李明輝:〈《論語》「宰我問三年之喪」章中的倫理學問題〉,鍾彩鈞主編《傳承
與創新──中研院文哲所十周年紀念論文集,》(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
所籌備處,1999年12月),頁521-542。
李隆獻:〈先秦漢初文獻中的「孔子形象」〉,《文與哲》第25期(2014年12
月),頁21-76。
杜正勝:〈生死之間是連繫還是斷裂──中國人的生死觀〉,《當代》第五十八期
(1991年2月),頁24-41。
杜正勝:〈形體、精氣與魂魄──中國傳統對「人」認識的形成〉,《新史學》二卷
三期(1991年9月),頁1-65。
沈清松:〈「中國哲學的花果飄零──紀念唐君毅先生」鵝湖論壇記錄(上)〉,
《鵝湖月刊》第三九卷第十一期(2014年5月),頁29-43。
周黎民、皮慶侯:〈儒學非宗教論──與任繼愈先生商榷〉,原載《湘潭大學學報》
1988年第2期。
林永勝:〈作為樂道者的孔子──論理學家對孔子形象的建構及其思想史意義〉,
《清華中文學報》第十三期(2015年6月),頁5-48。
林素芬:〈下學上達──論錢穆《論語》學之義理開展〉,收於林慶彰、蘇費翔主
編:《正統與流派──歷代儒家經典之轉變》(臺北市:萬卷樓,2012年12月),
頁317-341。
林素娟:〈氣味、氣氛、氣之通感──先秦祭禮儀式中「氣」的神聖體驗、身體感知
與教化意涵〉,《清華學報》第43卷第3期(2013年9月),頁385-430。
林從一主編:《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第十一期「國際荀子研究專號」,2003年
12月。
林啟屏:〈釋《荀子》書中所謂「文」並論其可能之意涵〉,《暨大學報》第一卷
第一期(1997年3月),頁89-116。
林啟屏:〈「內在超越」的一個發生學解釋:以堯舜形象為討論中心〉,《哲學與
文化》第卅九卷第四期(2012年4月),頁117-139。
林鴻信:〈從基督宗教「天」的概念看人文精神:與東亞儒學對話芻議〉,收於林
鴻信編:《跨文化視野中的人文精神》(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1
年10月),頁236-268。
邯鄲學院學報編輯部編印:《荀子思想的地位與價值國際學術研討會》,邯鄲市:
邯鄲學院主辦、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協辦,2012年10月。
段德智:〈近30年來的「儒學是否宗教」之爭及其學術貢獻〉,《晉陽學刊》
(2009年第6期),頁17-25。
胡川安:〈評TSENG,Lillian Lan-ying, Picturing Heaven in Early
China〉,《九州學林》總34期(2014年),頁293-299。(未標示月份)
范麗梅:〈釋「弁」與「變」──簡帛〈五行〉多層次的身心書寫〉,《漢學研究》
第32卷第1期(2014年3月),頁1-38。
徐洪興:〈論唐宋間的「升格運動」〉(上),《孔孟月刊》第三十二卷第三期
(1993年11月),頁9-17。
徐洪興:〈論唐宋間的「升格運動」〉(下),《孔孟月刊》第三十二卷第四期
(1993年12月),頁36-44。
格雷‧費曼(Gary M. Feinman):〈早期文明比較研究〉,《考古》(2001年
10月),頁83-87。
馬育良:〈先秦儒家對於“情”的理論探索〉,《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
版)》第25卷第1期(2001年1月),頁30-37。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漢學資料整理研究所:《漢學研究集刊》第三期荀子研究專號,
2006年12月。
康香閣主編:《荀子研究的回顧與新探索國際學術研討會》,邯鄲市:邯鄲學院主
辦、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雲林科技大學漢學應用研究所協辦,2014年6月8-11
日。
張光直:〈連續與破裂:一個文明起源新說的草稿〉,《九州學刊》第一卷第一期
(1986年秋季),頁1-8。
張穎:〈儒教的「救世神學」:論波儒對「禮」符號的「理」性解讀〉,收於盧國
龍主編《儒教研究》總卷第一輯(北京市: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年10
月),頁156-175。
曹峰:〈郭店楚簡中的「天」、「命」、「性」〉,《哲學與文化》第卅九卷第四
期(2012年4月),頁17-34。
梁右典:〈論荀子思想的宗教性面向〉,《當代儒學研究》第十一期(2011年12
月),頁77-113。
梁溪:〈當代儒教研究簡述〉,收於盧國龍主編《儒教研究》總卷第一輯(北京
市: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年10月),頁113-140。
梅廣:〈釋「修辭立其誠」:原始儒家的天道觀與語言觀──兼論宋儒的章句學〉,
《臺大文史哲學報》第五十五期(2001年11月),頁213-238。
許倬雲:〈先秦諸子對天的看法〉,《求古編》(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1982年6月),頁423-452。
許雅惠:〈近二十多年西周青銅禮器與金文研究之課題與檢討〉,《新史學》二十
四卷三期(2013年9月),頁185-216。
陳昭瑛:〈人作為「類的存有」:荀子人文精神重探〉,林鴻信編:《跨文化視野
中的人文精神──儒、佛、耶、猶的觀點與對話芻議》(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
中心,2013年7月初版二刷),頁21-47。
陳逢源:〈從「政治實踐」到「心性體證」:朱熹注《孟子》的歷史脈絡〉,《東
吳中文學報》第二十期(2010年11月),頁133-164。
陳夢家:〈古文字中之商周祭祀〉,《燕京學報》第19期(臺北市:東方文化書局
景印本,1936年6月),頁91-155。
陳夢家:〈商代的神話與巫術〉,《燕京學報》第20期(臺北市:東方書局景印
本,1936年12月),頁485-576。
陳熙遠:〈孔‧教‧會──近代中國儒家傳統的宗教化與社團化〉,收於林富士主編:
《中國史新論──宗教史分冊》(臺北市:中央研究院、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
司,2010年12月),頁511-540。
陳熙遠:〈宗教──一個中國近代文化史上的關鍵詞〉,《新史學》第十三卷第四期
(2002年12月),頁37-66。
陳麗桂:〈再論簡帛〈五行〉經、說文之歧異〉,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主辦:
《簡帛》第6輯(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11月),頁379-386。
陳麗桂:〈從郭店竹簡〈五行〉檢視帛書〈五行〉說文對經文的依違情形〉,陳福
濱主編:《本世紀出土思想文獻與中國古典哲學研究論文集》(臺北縣新莊市:輔
仁大學出版社,1999年4月),頁173-198。
陳鐵凡:〈四書章句集注考源〉,收於錢穆等著:《論孟論文集》(臺北市:黎明
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1年1月),頁11-68。
勞悅強:〈從學術、修養、信仰論孔門儒學〉,收於劉笑敢主編:《中國哲學與文
化》第十輯(2012年9月),頁103-130。
惠吉興、許卉:〈荀學研究的新進展──首屆荀子文化高峰論壇綜述〉,《河北學
刊》第32卷第6期(2012年11月),頁257-258。
曾双秀:〈中國傳統巫者研究之回顧與展望:以歷史學界為核心〉,《漢學研究通
訊》32:1(2013年2月),頁23-37。
黃俊傑:〈試論儒學的宗教性內涵〉,《臺大歷史學報》第23期(1999年6月),
頁395-409。
黃進興:〈解開孔廟祭典的符碼──兼論其宗教性〉,收於田浩(Hoyt Tillman)
編《文化與歷史的追索──余英時教授八秩壽慶論文集》(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公
司,2009年12月),頁535-558。
楊儒賓:〈《雅》、《頌》與西周儒家的「對越」精神〉,鄭宗義主編:《中國哲
學與文化》第十一輯(桂林市:漓江出版社,2014年5月),頁39-67。
溫偉耀:〈論基督教與中國信仰中的超越體驗〉,收於盧龍光主編:《基督教與中
國文化的相遇》(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2001年2月),頁113-220。
葛兆光:〈到「內在超越」之路〉,《東方早報‧上海書評》(2014年3月16日)
廖名春:〈《論語》“君子有三畏”章新釋〉,收於賈磊磊、楊朝明主編:《第四屆
世界儒學大會學術論文集》(北京市:文化藝術出版社,2012年8月),頁98-
104。
蒲慕州:〈中國古代的信仰與日常生活〉,收於林富士主編《中國史新論──宗教史
分冊》(臺北市:中央研究院、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12月),頁
13-64。
劉又銘:〈合中有分──荀子、董仲舒天人關係論新詮〉,《臺北大學中文學報》
(2007年3月),頁27-50。
劉又銘:〈荀子的哲學典範及其在後代的變遷轉移〉,《漢學研究集刊》第三期荀
子研究專號(2006年12月),頁33-54。
劉述先:〈先秦儒家之宗教性〉,《哲學與文化》第卅九卷第五期(2012年5
月),頁5-18。
劉述先:〈論孔子思想中隱涵的「天人合一」一貫之道──一個當代新儒學的闡
釋〉,《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10期(1997年3月),頁1-24。
劉笑敢著(陳孝龍協助):〈天人合一:學術、學說和信仰──再論中國哲學之身份
及研究取向的不同〉,收於劉笑敢主編:《中國哲學與文化》第十輯(2012年9
月),頁71-102。
歐陽禎人:〈孔子的宗教思想研究──從《魯邦大旱》說起〉,收於王中江、李存山
主編:《中國儒學》第三輯(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年9月),頁
166-181。
蔡彥仁:〈中國宗教研究──定義、範疇與方法學芻議〉,《新史學》第5卷第4期
(1994年12月),頁125-139。
蔡彥仁:〈宗教有本質嗎?──以瓦赫(Joachim Wach)之理論為例〉,收於黃冠
閔、趙東明主編:《跨文化視野下的東亞宗教傳統:理論反思篇》(臺北市:中研
院文哲所,2012年12月),頁45-58。
蔡彥仁:〈從宗教的“不可化約性”論華人學術處境中的宗教研究〉,收於黎志添主
編:《華人學術處境中的宗教研究:本土方法的探索》(香港:三聯書店(香港)
有限公司,2012年5月),頁15-45。
蔡彥仁:〈論史密斯(Wilfred C. Smith)的「宗教性」:兼談當代新儒家的宗
教觀〉,國立政治大學文學院編輯:《中國近代文化的解構與重建:中華文化與台
灣文化:延續與斷裂》(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文學院,2005年12月),頁37-
52。
鄭宗義:〈合哲學、道德、宗教為一體──當代新儒家的儒學觀〉,鄭宗義、林月惠
主編:《全球與本土之間的哲學探索──劉述先先生八秩壽慶論文集》(臺北市:臺
灣學生書局有限公司,2014年5月),頁41-72。
黎志添:〈宗教學與人文學科〉,發表於輔仁大學宗教學研究所「宗教學與宗教傳
統」學術研討會(2001年11月16-17日),頁1-20。
顏世安:〈原始儒學中禮觀念神聖性價值的起源──從郝伯特‧芬格萊特《孔子‧即凡而
聖》說起〉,劉笑敢主編:《中國哲學與文化(第一輯):反向格義與全球哲學》
(桂林市: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5月),頁108-133。
龐樸:〈天人三式──郭店楚簡所見天人關係試說〉,收於武漢大學中國文化研究院
編:《郭店楚簡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武漢市: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5
月),頁31-36。
蘇嫈雰:〈息與在:先秦儒家「祀」的人文療癒向度〉,《哲學與文化》第卅九卷
第十二期(2012年12月),頁63-79。
饒宗頤:〈天神觀與道德思想〉,《選堂集林‧史林新編‧中冊》(香港:中華書局有
限公司,2012年12月),頁622-654。
饒宗頤:〈歷史家對薩滿主義應重新作反思與檢討──「巫」的新認識〉《選堂集林‧
史林新編‧中冊》(香港:中華書局有限公司,2012年12月),頁518-543。

四、外文著作
A.C.Graham,Disputers of the TAO:Philosophical Argument in
Ancient China.La Salle,Illinois.:Open Court Publishing
Company,1989.
C. K. Yang, Religion in Chinese Society.Berkeley, Los
Angeles, and Lond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61.
Charles Taylor,Dilemmas and Connections:selected
essays,Cambridge,Massachusetts,and London,England: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11.
Clifford Geertz,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s.New
York:BasicBooks,1973.
Daniel L. Pals, Eight Theories of Religion.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nd edition,2006.
Eric J. Sharpe, Comparative Religion A
History.London:Duckworth,1986.
John H. Berthrong, All under Heaven:Transforming Paradigms
in Confucian-Christian Dialogue.Alba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1994.
John Knoblock, Xunzi:A Translation and Study of the
Complete Works,Stanford,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8.
John Macquarrie, Two Worlds Are Ours: An Introduction to
Christian Mysticism. Minneapolis, Minn.:Fortress
Press,2005.
Jonathan Z. Smith,Relating religion:Essays in the study of
religion.Chicago and London: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2004.
Joseph I. Schwartz, The World of thought in Ancient
China.Cambrige,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5.
Joseph Needham, Science and Civilization in China,VOL.2:
History of Scientfic Thought.Cambrige University
Press,1985.
Karl Jaspers,Michael Bullock trans..,The Origin and Goal of
History.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53.
Max Weber, Economy and Society: an outline of interpretive ,
edited by Guenther Roth and Claus Wittich.Berkeley,Los
Angeles,London: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8.
Mencius, Translated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D.C. Lau.Hong
Kong: 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2003.
Mircea Eliade, Rosemary Sheed trans.,Patterns in Comparative
Religion.New York : New American Library, 1974.
Mircea Eliade, William R. Trask trans.,Shamanism:Archaic
Techniques of Ecstasy.London ; New York : Arkana, 1989.
Neville, Robert Cummings. Boston Confucianism:portable
tradition in the late-modern world.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2000.
Robert Neelly Bellah, Religion in human evolution:from the
Paleolithic to the Axial Age.Cambridge,Massachusetts,and
London,England: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11.
Roger M. Keesing, Andrew J. Strathern,Culture Anthropology:A
Contemporary Perspective,Fort Worth,TX.:Harcourt Brace
College Publishers,1998.
S.N.Eisenstadt,ed.,The Origins and Diversity of Axial Age
Civilizations.Alba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1986.
Shu-hsien Liu,“The Religious of Confucian Philosophy:Its
Traditional Outlook and Contemporary Significance,”
Philosophy East and West, vol.21, No.2(April,1971), pp.157-
175.
T.C.KLINE III AND JUSTIN TIWALD,eds.,Ritual and Religion in
the Xunzi,Alba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2014.
Tu, Wei-ming. Centrality and commonality:An Essay on
Confucian Religiousness.Alb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1989.
Wilfred C. Smith: The Meaning and End of Religion.San
Francisco: Harper & Row, 1978.
Wilfred C. Smith: Towards a World Theology:Faith and the
Comparative History of Religion.Philadelphia: The
Westminster Press;London and Basingstoke: Macmillan, 1981.
Wing-tsit Chan, Religious Trends in Modern China.New York:A
Division of Farrar,Straus and Giroux, 1978.
Yang, Lien-sheng,“The Concept of ‘Pao’ as a Basic for Social
Relations in China”in John King Fairbank,ed., Chinese
Thought and Institutions(1957),pp.291-309.

五、日文著作
小口偉一、堀一郎監修:《宗教学辞典》,東京都:東京大学出版会,1973年12
月。
中島隆博著,郭珮君翻譯:〈近代東アジアにおける国家と儒教〉,講演於「臺灣大
學歷史學系」(2014年9月19日)。
戶川芳郎、溝口雄三、蜂屋邦夫編:《儒教史》,東京都:株式会社山川出版社,
1987年7月。
加地伸行:《儒教とは何か》,東京都:中央公論新社,1990年10月。
加藤常賢:《中國古代文化の研究》,東京都:二松學舍大學出版部,1980年7
月。
池田末利:《中国古代宗教史研究―制度と思想》,東京都:東海大學出版会,1981
年2月。
池田秀三:《自然宗教の力——儒教を中心に》,東京都:株式会社岩波書店,1998
年5月。
島薗進、石井研士、下田正弘、深澤英隆編:《宗教学文献事典》,東京都:株式
会社弘文堂,2007年12月。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