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俄羅斯與中國反恐之研究–以別斯蘭事件與新疆莎車事件為例
A Study of Anti-terrorism in Russia and China:The Cases of Beslan and Shache
作者 許德驊
貢獻者 林永芳
許德驊
關鍵詞 恐怖主義
反恐怖主義
政治系統
別斯蘭事件
新疆莎車事件
日期 2015
上傳時間 1-Oct-2015 14:26:11 (UTC+8)
摘要 作為一種古老的政治鬥爭方式,恐怖主義不僅破壞了國家的政治穩定和經濟發展,同時也給予國家社會極大的損害,甚至讓國家與人民陷入互不信任的狀態,最後則導致社會動盪和分裂。在美國911恐怖襲擊後,恐怖主義逐躍昇為一個重大的國際問題。並隨著全球化的發展,網路的普及等,形成所謂的國際恐怖主義,國際恐怖主義依靠地緣政治擴張逐步擴大其影響及勢力範圍,並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壞。
但是,由於各種條件限制的差異情況,如國家制度的差異,政治精英的配置,國家反恐戰略的不同,將導致反恐帶來不同的結果和影響。本文將深入研究國家反恐制度、政策,並利用恐怖攻擊案例討論的形式,來對反恐政策造成的影響作討論。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討論反恐政策影響到國家政治的反饋,並採用政治系統理論為分析框架,討論反恐的影響和反恐政策對各不同體系帶來的變化。在個案討論上,本文將使用俄羅斯和中國的恐怖活動為例證。採用恐怖攻擊案例作為輸入項目;討論俄、中兩國的反恐政策等作為輸出項目;最後,則建立出反恐輸出帶來的反饋影響及效果。以討論造成其回饋不同的政治環境之相關變數。
參考文獻 壹、中文書目

方雷等,政治科學研究方法概論,(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
王逸舟,恐怖主義溯源,(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
王鳳鳴主編,反恐指揮,(北京:人民大出版社,2003)。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中華人民共和國鄉鎮行政區劃簡冊,(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
汪毓瑋,恐怖主義與國家安全,(台北市:幼獅出版社,2007)。
汪毓瑋,國際重要恐怖活動與各國反制作為大事紀,(台北市:幼獅出版社,
2006)。
李大光,中國安全抉擇,(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2002)。
李琪,東突分裂主義勢力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
李偉(主編),恐怖主義與反恐怖鬥爭理論探索,(北京市:時事出版社,2002)。
李慧智,反恐學,(北京:人民大出版社,2003)。
胡聯合,當代世界恐怖主義與對策,(北京:東方出版社,2001)。
胡逢瑛、吳非,蘇俄新聞傳播史論,(台北:秀威出版,2006)
高敬文,質化研究方法論,(台北市:師大書苑出版部,1996)。
許禎元,政治學研究與網路應用,(台北市:立威出版社,1998)。
陳伍國、劉向暉等著,新疆往事,(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2006)。
陳柏璋,教育研究方法的新取向-值得研究方法,(台北市:南宏圖書公司,1990)。
張金平。國際恐怖主義與反恐策略,(北京市:人民出版社,2012)。
盛世驥,蔣介石的封疆大吏-我家大哥盛世才,(台北:萬卷樓圖書出版社,2000)。
趙秉志,國際恐怖主義犯罪及其防治對策討論,(北京市: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4)。
廣祿,廣祿回憶錄,(台北:台北傳記文學社印行,1964)。
潘志平等著,東突的歷史與現狀,(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
潘志平,東突的歷史與現狀,(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
鄭端耀,布希政府出兵伊拉克決策制定研究成果報告,(台北: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2004)。
劉漢太,中國打擊東突報告,(新疆:新疆人民出版社,2003)。
劉學兆,正視紛爭下的新疆問題,(台北:致知學術出版社,2014)。
劉學兆,新疆恐怖活動活動真相,(台北:致知學術出版社,2014)。
安德烈.索爾達托夫(Andrei Soldatov)、伊琳娜.博羅干(Irina Borogan)著,臧博、吳俊譯,誰在掌握俄羅斯,(北京:中信出版社,2011)。
David Miller,鄧正來等譯,布萊克維爾政治學百科全書,(北京市:中國法政大
學出版社,2002)。
Shively W. Phillips,新知譯,政治科學研究方法,(上海市: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

貳、中文期刊

王秀梅,「依法打擊東突勢力,切實維護國家穩定:兼論煽動民族仇恨,民族歧視罪的完善」,法學評論,第6期(2011),頁109-116。
金箴,「新疆公安機關對打擊三股勢力的總體策略哲學思考」,吉林公安高等專科學校專報,第5期(2005),頁38-42。
易君博,「政治學中的決策研究法」,憲政思潮,第五期(1969)。頁17-42。
洪沙,「維吾人談暴力頻生的原因」,大事件,第27期(2014)。頁148-163。
孫先偉,「東突恐怖勢力的活動特點,以及其對我國安全環境的影響」,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學報,第1期(2004),頁82-91。
孫鵬,「武警反恐怖鬥爭研究:關於東突恐怖主義及其對策的探析」,武警工程學院學報,第18卷第3期(2002),頁14-20。
徐濱,「論東突產生的根源及應對措施」,西北工業大學學報,第22卷第4期(2002),頁5-7。
陳育濤,「東突恐怖勢力活動的新動向及防範對策」,新疆警官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30卷第1期(2010),頁4-8。
黃澗秋,《恐怖主義的內涵及期懲治原則》,社會科學家,第17卷第2期(2002),頁28-36。
馮躍民,「反恐研究:東突恐怖勢力的現狀與對策分析」,武警學院學報,第19卷第3期(2003),頁48-60。
趙竹成,「俄羅斯聯邦選舉制度與總統職權」,問題與研究,第四十五卷,第一期,2006,頁53-80。
趙常慶,「中亞國家關係現狀分析」,國際關係,2002年第四期,頁16-19。
魯瑞海,「-331人質之痛_俄羅斯別斯蘭人質事件評析」,輕兵器,十九期(2012),頁68-80。
蔡裕明,「反恐與維穩:新疆恐怖事件與近來中共反恐作為之研究」,戰略與評估,第五卷第三期(2014),頁77-82。
魏永忠,「論城市社會安全與穩定預警等級指標體系的建立」,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學報,第4期(2010),頁148-58。
蘇琦,「依法反恐才能有效反恐」,華夏時報,第18版(2014),第1-2頁。

參、英文專書

Abrams Norman, Anti-Terrorism and Criminal Enforcement(Minnesota:Thomson West Press,2003)
Babbie Earl, The Practice of Social Research(California:Wadsworth Cengage
Learning, 2010)
Doswald-Beck Louise, Human Rights in Times of Conflict and Terrorism,(New York:Oxford Press,2011)
Bolt J. Paul, The United States, Russia, and China:Confronting Global Terrorism and Security Challenges in the 21st Century (London:PSI Reports, 2008)
Combs C. Cindy, Terrorism in the Twenty first Century(New Jersey:Prentice Inc, 1997)
Dunlop B. John, Russia Confronts Chechnya:Roots of a Separatist Conflict(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8)
Easton David, A Systems Analysis of Political Life(New York:Wiley Press, 1965)
Galeotti Mark, The Politics of Security in Modern Russia(Burlington:Ashgate
Publishing, 2010)
Gilbert Paul, Terrorism, Security and Nationality:An Introductory Study in Applied Political Philosophy(London:Routledge Press,1994)
Gomat Thomas, Russian civil-military relations:Putin’s Legacy(Washington:Hopkins fulfillment Service, 2008)
James Hughes, Chechnya:From Nationalism to Jihad(Philadelphia: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2007)
Krueger B. Alan, What Makes a Terrorist-Economics and the Roots of Terrorism(New Jersey:Princton University Press, 2007)
Landry F. Pierre, Decentralized Authoritarianism in China(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8)
Levitsky Steven and Way A. Lucan, Competitive Authoritarianism(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0)
Linz J. Juan and Stepan Alfred, Problems of Democratic Transition and Consolidation:Southern Europe, South America, and Post-Communist Europe(Maryland: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96)
Medina M. Richard and Hepner F. George, The Geography of International Terrorism:An Introduction to Spaces and Places of Violent Non-State Groups (New York:CRC press, 2013)
Miller Seumas, Terrorism And Counter-Terrorism: Ethics and Liberal Democracy(New Jersey:Blackwell Publishing Ltd, 2009)
Minxin Pei, China•s Trap in Transition:The Limits of Developmental Autocracy(Massachusett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6)
Monshipouri Mahmood, Terrorism, Security, and Human Rights(Colorado:Lynne
Rienner Publishers, 2012)
Netanyahu Benjamin, Fighting Terrorism(New York:Farrar Straus Giroux Press, 1995)
Seely Robert, Russo-Chechen Conflict,1800-2000: A Deadly Embrace(Portland, OR:Frank Cass, 2001)
Shen Simon, China and Antiterrorism(New York:Nova Science Pub Inc, 2007)
Tishkov Valery, Chechnya:Life in a war-Torn Society(Californi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4)
Wayne I. Martin, China•s War on Terrorism-Counter-insurgency, Politics, and
Internal Security(New York:Routledge Publish,2008)
Wiener Norbert, The Human Use of Human Beings(New York:Doubleday Anchor Press, 1954)
Wiener Norbert, Cybernetics:On Control and Communication in the Animal and Machine(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48)
Pearson S. Frederic and Rochester J. Mart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New York:The McGraw-Hill Press, 1998)

肆、英文期刊

Bowman E M, “Terrorism Challenges in an Interdependence World”, R.W. Orttung and A. Makarychev , National Counter-Terrorism Stragies(Lansdale:IOS Press),pp.48-72.
Byman Daniel, “The Logic of Ethnic Terrorism”Studies in Conflict&Terrorism, vol. 21, no. 2(1998), pp.156-159.
Clark A William, “Presidential power and democratic stability under the Russian constitution:A comparative analysis”, Presidential Studies Quarterly, Washington, Summer 1998. Vol.28,Iss.3, pp.619-33..
Evron Yoram, “China’s Anti-Terrorism Policy”, Strategic Assessment 10, No. 3 (2007), pp 76-83.
Fredholm Michael, “The Prospects for Denocide in Chechnya and Extremist Retaliation Against the west”, Central Asia Survey, vol. 19, no.3/4(2000), pp. 318-21.
Guang Pan, “East Turkestan Terrorism and the Terrorist Arc:China’s Post 9/aa Anti- Terror Strategy”, The China and Eurasia Forum Quarterly, Vol.4, No.2(2006),pp 18-25.
Hahn Gordon, “Reforming the Federation”, in Stephen White, Zvi Gitelman & Richard Sakwa., Development in Russian Politics 6(Durham, N.C.:Duke University Press, 2005),p.p148-167.
Hoffman Paul, “Human Rights and Terrorism”, Human Rights Quarterly, Vol.26.
No.4(2004), pp.944-45.
Millward A. James and Tursun Nabijan, “Political History and Strategies of Control”, S. Frederick Starr, Xinjiang:China’s Muslim Borderland(New York:Central Asia-Caucasus Institute),pp 27-63.
Pandit R. Naresh, “The Creation of Theory: A Recent Application of the Grounded
Theory Method,” The Qualitative Report, Vol.2, Number 4(1996), pp.3-8.
Slider Darrel,“Politics in the Regions”in Stephen White, Zvi Gitelman & Richard Sakwa., Development in Russian Politics 6(Durham, N.C.:Duke University Press, 2005),pp169-176.
Richard James,“Putin and Public Chamber”, Post-Soviet Affairs, Vol.25, No.1(2009),pp.41-43

伍、網路資源

Anderi Smirnov, “Who Attacked Beslan?Profiling the Terrorist Group”Eurasia Daily Monitor, vol. 1, no 101, Oct 2004,
Avishai Margalit, “The Terrorism Master”, The New York Review of Books, 5, Oct 1995
Buckley Chris, “Attack in Western China Leaves at Least 15 People Dead”,The New York Times, 30 November 2014.
Charles Gurin,“Security Force Storm School in North Ossetia”Eurasia Daily Monitor, vol. 1, no 78, Sep 2004,
Hao Yan, “Xinjiang riot hits regional anti terror nerve”, China View, 18 July 2009.
Irina Mukhina, “Islamic Terrorism and the Question of National Liberation, or Problems of Contemporary Chechen Terrorism”, Taylor&Francis Online,,pp516-18.
Jacobs Andrew,“Mass Assault Belatedly Reported in China’s Far west”,The New York Times, 30 July 2014.
Lawrence Uzzell,“Aslakhanov:Beslan Terrorist Had List of Demand” North Caucasus weekly, vol. 5, no 38, Oct 2004,
Lawrence Uzzel,“Could the Beslan Tragedy Have Been Avoided?”North Caucasus weekly, vol.5, no 34, Sep 2004,
Mariya Y. Omelicheva, “Russia’s Counterterrorism Policy: Variations on an Imperial Theme”, Perspectives on Terrorism,
Peter Baker, “Putin Movies to Centralize Authority”, Washington Post Foreign Service, 2004, Page A01.
Richard Weitz, “Storm Clouds over Central Asia:Revivaal of the Islamic Movement of Uzbekistan(IMU)”, Taylor&Francis Online,,pp506-07.
“How many Terrorists Carried out the BeslanRaid?”North Caucasus weekly, vol.5, no 41, Nov 2004,
Scott Livingston, “The Implications of China’s Draft Anti-Terrorism Law for Global Technology”, IAPP, ,18 Mar 2015
You Ji, “China’s Post 9/11 Terrorism Strategy”, The JAMESTOWN foundation,
于梅,「新疆昌吉警方嚴打恐怖活動,發萬份傳單鼓勵市民檢舉」,中國網,(2014年9月18日)。
于洋,「新疆開展嚴打恐怖活動法治宣傳教育」,法治網,(2014年7月6日)。
方曉,「傳新疆前書記王樂泉已被調查」,大紀元,(2015年3月15日)
王子暉,「習近平,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走中國特色國家安全道路」,新華網,(2014年4月15日)。
王輝,「普京下令成立國家安全部,俄羅斯欲重建克格勃」,環球資訊,,(2004年7月16日)。
白樺,「俄當局被批掩蓋新聞真相」,大紀元,,(2004年9月17日)。
石濤,「中國反恐行動引發憂慮」,美聯社,(2014年8月9日)。
呂岩松,「俄羅斯五招反恐怖,中國戶籍管理制度可借鑒」,新華網,(2004年9月13日)。
馮堅,「俄羅斯將參與北約在地中海的反恐行動」,新華網,(2014年10月15日)。
李松,「從俄羅斯別斯蘭恐怖事件談媒體保密的重要性」,東方軍事,(2006年9月11日)。
李文雲,「上海合作組織:反恐軍演,舉世矚目」,人民網,(2003年9月6日)。
李微敖,「新疆暴力恐怖事件,致新疆旅遊業20年來首次負增長」,中國民族宗交網,(2014年10月19日)。
吳绮敏,「別斯蘭之痛:俄羅斯的9‧11」,人民網,(2004年第10期)。
成曉中,「官方公布728新疆莎車暴力襲擊傷亡情況」,世界民報,(2014年8月4日)。
洪琳,「三萬群眾圍堵,展現反恐可觀力量」,京華時報,(2014年8月4日)
駱亞,「新疆莎車暴力事件,世維會,維族人遭中共種族屠殺」,大紀元,(2014年8月6日)。
俞智敏,「俄羅斯同意車臣明年舉行憲政公投」,自由電子新聞網,(2002年11月22日)。
張金海,「俄羅斯北奧賽梯別斯蘭人質事件」新華網,(2006年7月11日)。
張斯路,「呂新華:中國一貫主張國際社會應該攜手打擊恐怖主義」,CRI國際新聞,(2015年3月2日)。
許銘洲,「德媒:新疆維吾爾人大逃亡,離棄中國奔向土耳其」,本土新聞,(2015年2月5日)。
曹建利,「俄羅斯參謀總長易人,與印古什恐怖襲擊事件有關」,新華網,(2004年7月19日)。
曹志恒,「新疆728、730案件相關責任人受到黨紀、政紀處分,表現突出幹部轉任新崗位」,中國網,(2014年9月22日)。
葉靖斯,「普京擬采取重大措施加強反恐」,BBC中文網,(2004年9月13日)。
趙龍庚,「從世界民族分裂主義看車臣危機」,東歐中亞研究,(2002年第4期)。
趙輝,「黑寡婦是怎樣煉成的」,新華網,(2013年12月31日)。
劉克,「『聯合:2003 』 反恐軍事演習參演部隊大掃描」,人民網,(2003年8月12日)。
劉怡然,「俄羅斯反恐行動一天逮捕700多人」,新華網,(2014年1月3日)。
羅玲,「綜述:中國反恐戰略與烏魯木齊集市遇襲」,中文網,(2014年5月22日)。
鄧中和,「新疆便民聯繫卡:反恐社會對流動人口的維穩管理」,愛知行動網,(2014年12月25日)。
戴嵐,「張春賢主持召開自治區黨委常委(擴大)會議」,新華網,(2014年8月3日)。
謝榮,「俄羅斯護法機關加強反恐安全防範措施」,莫斯科華人報,(2004年3月6日)。
蘇清,「別斯蘭真相報告:上百人質死於自己人錯誤指揮」,新華網,(2006年9月4日)。
譚暢,「中國多地成立反恐機構遏制恐怖活動蔓延」,人民網,(2014年8月7日)。
莉雅,「熱比婭呼籲國際社會調查莎車七.二八事件真相」,美國之音,(2014年8月28日)
阿爾喬姆.查克羅德諾夫(Artem Zagorodnov),「推廣旅遊、開發耕地,北高加索經濟反恐見成效」,透視俄羅斯,(2013年11月1日)。

陸、官方網站

Global Terrorism Database,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網站,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網站,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網站,
上海合作組織官方網站,
台灣促進和平基金會Peace Time的台灣連署資源籌措平台,
法輪功大法明慧網,
國家統計局官方網站,
美國聯邦調查局網站,
勞苦網網站,
俄羅斯全國人口普查網站,
聯合國網站,
克里姆林宮網站,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俄羅斯研究所
102263005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2263005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林永芳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許德驊zh_TW
dc.creator (作者) 許德驊zh_TW
dc.date (日期) 2015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Oct-2015 14:26:11 (UTC+8)-
dc.date.available 1-Oct-2015 14:26:11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Oct-2015 14:26:11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102263005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78794-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俄羅斯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2263005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作為一種古老的政治鬥爭方式,恐怖主義不僅破壞了國家的政治穩定和經濟發展,同時也給予國家社會極大的損害,甚至讓國家與人民陷入互不信任的狀態,最後則導致社會動盪和分裂。在美國911恐怖襲擊後,恐怖主義逐躍昇為一個重大的國際問題。並隨著全球化的發展,網路的普及等,形成所謂的國際恐怖主義,國際恐怖主義依靠地緣政治擴張逐步擴大其影響及勢力範圍,並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壞。
但是,由於各種條件限制的差異情況,如國家制度的差異,政治精英的配置,國家反恐戰略的不同,將導致反恐帶來不同的結果和影響。本文將深入研究國家反恐制度、政策,並利用恐怖攻擊案例討論的形式,來對反恐政策造成的影響作討論。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討論反恐政策影響到國家政治的反饋,並採用政治系統理論為分析框架,討論反恐的影響和反恐政策對各不同體系帶來的變化。在個案討論上,本文將使用俄羅斯和中國的恐怖活動為例證。採用恐怖攻擊案例作為輸入項目;討論俄、中兩國的反恐政策等作為輸出項目;最後,則建立出反恐輸出帶來的反饋影響及效果。以討論造成其回饋不同的政治環境之相關變數。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途經…………………………………………………………………………………………3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10
第四節 文獻回顧………………………………………………………………………………………………………15
第五節 章節安排………………………………………………………………………………………………………29
第二章 反恐之政治系統論……………………………………………………………………………………31
第一節 恐怖主義與反恐…………………………………………………………………………………………34
第二節 政治系統論……………………………………………………………………………………………………46
第三節 反恐之政治系統架構……………………………………………………………………………………52
第四節 小結……………………………………………………………………………………………………………………63
第三章 俄羅斯反恐案例………………………………………………………………………………65
第一節 別斯蘭事件始末………………………………………………………………………………………67
第二節 俄羅斯反恐作為………………………………………………………………………………………80
第三節 俄羅斯反恐政策之影響……………………………………………………………………………89
第四節 小結………………………………………………………………………………………………………103
第四章 中國反恐案例……………………………………………………………………………105
第一節 新疆莎車七.二八事件始末……………………………………………………………………108
第二節 中國反恐作為……………………………………………………………………………………121
第三節 中國反恐政策之影響…………………………………………………………………………131
第四節 小結………………………………………………………………………………………………………143
第五章 結論……………………………………………………………………………………………145
zh_TW
dc.format.extent 3336569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2263005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恐怖主義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反恐怖主義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政治系統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別斯蘭事件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新疆莎車事件zh_TW
dc.title (題名) 俄羅斯與中國反恐之研究–以別斯蘭事件與新疆莎車事件為例zh_TW
dc.title (題名) A Study of Anti-terrorism in Russia and China:The Cases of Beslan and Shache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壹、中文書目

方雷等,政治科學研究方法概論,(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
王逸舟,恐怖主義溯源,(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
王鳳鳴主編,反恐指揮,(北京:人民大出版社,2003)。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中華人民共和國鄉鎮行政區劃簡冊,(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
汪毓瑋,恐怖主義與國家安全,(台北市:幼獅出版社,2007)。
汪毓瑋,國際重要恐怖活動與各國反制作為大事紀,(台北市:幼獅出版社,
2006)。
李大光,中國安全抉擇,(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2002)。
李琪,東突分裂主義勢力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
李偉(主編),恐怖主義與反恐怖鬥爭理論探索,(北京市:時事出版社,2002)。
李慧智,反恐學,(北京:人民大出版社,2003)。
胡聯合,當代世界恐怖主義與對策,(北京:東方出版社,2001)。
胡逢瑛、吳非,蘇俄新聞傳播史論,(台北:秀威出版,2006)
高敬文,質化研究方法論,(台北市:師大書苑出版部,1996)。
許禎元,政治學研究與網路應用,(台北市:立威出版社,1998)。
陳伍國、劉向暉等著,新疆往事,(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2006)。
陳柏璋,教育研究方法的新取向-值得研究方法,(台北市:南宏圖書公司,1990)。
張金平。國際恐怖主義與反恐策略,(北京市:人民出版社,2012)。
盛世驥,蔣介石的封疆大吏-我家大哥盛世才,(台北:萬卷樓圖書出版社,2000)。
趙秉志,國際恐怖主義犯罪及其防治對策討論,(北京市: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4)。
廣祿,廣祿回憶錄,(台北:台北傳記文學社印行,1964)。
潘志平等著,東突的歷史與現狀,(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
潘志平,東突的歷史與現狀,(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
鄭端耀,布希政府出兵伊拉克決策制定研究成果報告,(台北: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2004)。
劉漢太,中國打擊東突報告,(新疆:新疆人民出版社,2003)。
劉學兆,正視紛爭下的新疆問題,(台北:致知學術出版社,2014)。
劉學兆,新疆恐怖活動活動真相,(台北:致知學術出版社,2014)。
安德烈.索爾達托夫(Andrei Soldatov)、伊琳娜.博羅干(Irina Borogan)著,臧博、吳俊譯,誰在掌握俄羅斯,(北京:中信出版社,2011)。
David Miller,鄧正來等譯,布萊克維爾政治學百科全書,(北京市:中國法政大
學出版社,2002)。
Shively W. Phillips,新知譯,政治科學研究方法,(上海市: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

貳、中文期刊

王秀梅,「依法打擊東突勢力,切實維護國家穩定:兼論煽動民族仇恨,民族歧視罪的完善」,法學評論,第6期(2011),頁109-116。
金箴,「新疆公安機關對打擊三股勢力的總體策略哲學思考」,吉林公安高等專科學校專報,第5期(2005),頁38-42。
易君博,「政治學中的決策研究法」,憲政思潮,第五期(1969)。頁17-42。
洪沙,「維吾人談暴力頻生的原因」,大事件,第27期(2014)。頁148-163。
孫先偉,「東突恐怖勢力的活動特點,以及其對我國安全環境的影響」,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學報,第1期(2004),頁82-91。
孫鵬,「武警反恐怖鬥爭研究:關於東突恐怖主義及其對策的探析」,武警工程學院學報,第18卷第3期(2002),頁14-20。
徐濱,「論東突產生的根源及應對措施」,西北工業大學學報,第22卷第4期(2002),頁5-7。
陳育濤,「東突恐怖勢力活動的新動向及防範對策」,新疆警官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30卷第1期(2010),頁4-8。
黃澗秋,《恐怖主義的內涵及期懲治原則》,社會科學家,第17卷第2期(2002),頁28-36。
馮躍民,「反恐研究:東突恐怖勢力的現狀與對策分析」,武警學院學報,第19卷第3期(2003),頁48-60。
趙竹成,「俄羅斯聯邦選舉制度與總統職權」,問題與研究,第四十五卷,第一期,2006,頁53-80。
趙常慶,「中亞國家關係現狀分析」,國際關係,2002年第四期,頁16-19。
魯瑞海,「-331人質之痛_俄羅斯別斯蘭人質事件評析」,輕兵器,十九期(2012),頁68-80。
蔡裕明,「反恐與維穩:新疆恐怖事件與近來中共反恐作為之研究」,戰略與評估,第五卷第三期(2014),頁77-82。
魏永忠,「論城市社會安全與穩定預警等級指標體系的建立」,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學報,第4期(2010),頁148-58。
蘇琦,「依法反恐才能有效反恐」,華夏時報,第18版(2014),第1-2頁。

參、英文專書

Abrams Norman, Anti-Terrorism and Criminal Enforcement(Minnesota:Thomson West Press,2003)
Babbie Earl, The Practice of Social Research(California:Wadsworth Cengage
Learning, 2010)
Doswald-Beck Louise, Human Rights in Times of Conflict and Terrorism,(New York:Oxford Press,2011)
Bolt J. Paul, The United States, Russia, and China:Confronting Global Terrorism and Security Challenges in the 21st Century (London:PSI Reports, 2008)
Combs C. Cindy, Terrorism in the Twenty first Century(New Jersey:Prentice Inc, 1997)
Dunlop B. John, Russia Confronts Chechnya:Roots of a Separatist Conflict(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8)
Easton David, A Systems Analysis of Political Life(New York:Wiley Press, 1965)
Galeotti Mark, The Politics of Security in Modern Russia(Burlington:Ashgate
Publishing, 2010)
Gilbert Paul, Terrorism, Security and Nationality:An Introductory Study in Applied Political Philosophy(London:Routledge Press,1994)
Gomat Thomas, Russian civil-military relations:Putin’s Legacy(Washington:Hopkins fulfillment Service, 2008)
James Hughes, Chechnya:From Nationalism to Jihad(Philadelphia: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2007)
Krueger B. Alan, What Makes a Terrorist-Economics and the Roots of Terrorism(New Jersey:Princton University Press, 2007)
Landry F. Pierre, Decentralized Authoritarianism in China(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8)
Levitsky Steven and Way A. Lucan, Competitive Authoritarianism(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0)
Linz J. Juan and Stepan Alfred, Problems of Democratic Transition and Consolidation:Southern Europe, South America, and Post-Communist Europe(Maryland: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96)
Medina M. Richard and Hepner F. George, The Geography of International Terrorism:An Introduction to Spaces and Places of Violent Non-State Groups (New York:CRC press, 2013)
Miller Seumas, Terrorism And Counter-Terrorism: Ethics and Liberal Democracy(New Jersey:Blackwell Publishing Ltd, 2009)
Minxin Pei, China•s Trap in Transition:The Limits of Developmental Autocracy(Massachusett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6)
Monshipouri Mahmood, Terrorism, Security, and Human Rights(Colorado:Lynne
Rienner Publishers, 2012)
Netanyahu Benjamin, Fighting Terrorism(New York:Farrar Straus Giroux Press, 1995)
Seely Robert, Russo-Chechen Conflict,1800-2000: A Deadly Embrace(Portland, OR:Frank Cass, 2001)
Shen Simon, China and Antiterrorism(New York:Nova Science Pub Inc, 2007)
Tishkov Valery, Chechnya:Life in a war-Torn Society(Californi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4)
Wayne I. Martin, China•s War on Terrorism-Counter-insurgency, Politics, and
Internal Security(New York:Routledge Publish,2008)
Wiener Norbert, The Human Use of Human Beings(New York:Doubleday Anchor Press, 1954)
Wiener Norbert, Cybernetics:On Control and Communication in the Animal and Machine(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48)
Pearson S. Frederic and Rochester J. Mart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New York:The McGraw-Hill Press, 1998)

肆、英文期刊

Bowman E M, “Terrorism Challenges in an Interdependence World”, R.W. Orttung and A. Makarychev , National Counter-Terrorism Stragies(Lansdale:IOS Press),pp.48-72.
Byman Daniel, “The Logic of Ethnic Terrorism”Studies in Conflict&Terrorism, vol. 21, no. 2(1998), pp.156-159.
Clark A William, “Presidential power and democratic stability under the Russian constitution:A comparative analysis”, Presidential Studies Quarterly, Washington, Summer 1998. Vol.28,Iss.3, pp.619-33..
Evron Yoram, “China’s Anti-Terrorism Policy”, Strategic Assessment 10, No. 3 (2007), pp 76-83.
Fredholm Michael, “The Prospects for Denocide in Chechnya and Extremist Retaliation Against the west”, Central Asia Survey, vol. 19, no.3/4(2000), pp. 318-21.
Guang Pan, “East Turkestan Terrorism and the Terrorist Arc:China’s Post 9/aa Anti- Terror Strategy”, The China and Eurasia Forum Quarterly, Vol.4, No.2(2006),pp 18-25.
Hahn Gordon, “Reforming the Federation”, in Stephen White, Zvi Gitelman & Richard Sakwa., Development in Russian Politics 6(Durham, N.C.:Duke University Press, 2005),p.p148-167.
Hoffman Paul, “Human Rights and Terrorism”, Human Rights Quarterly, Vol.26.
No.4(2004), pp.944-45.
Millward A. James and Tursun Nabijan, “Political History and Strategies of Control”, S. Frederick Starr, Xinjiang:China’s Muslim Borderland(New York:Central Asia-Caucasus Institute),pp 27-63.
Pandit R. Naresh, “The Creation of Theory: A Recent Application of the Grounded
Theory Method,” The Qualitative Report, Vol.2, Number 4(1996), pp.3-8.
Slider Darrel,“Politics in the Regions”in Stephen White, Zvi Gitelman & Richard Sakwa., Development in Russian Politics 6(Durham, N.C.:Duke University Press, 2005),pp169-176.
Richard James,“Putin and Public Chamber”, Post-Soviet Affairs, Vol.25, No.1(2009),pp.41-43

伍、網路資源

Anderi Smirnov, “Who Attacked Beslan?Profiling the Terrorist Group”Eurasia Daily Monitor, vol. 1, no 101, Oct 2004,
Avishai Margalit, “The Terrorism Master”, The New York Review of Books, 5, Oct 1995
Buckley Chris, “Attack in Western China Leaves at Least 15 People Dead”,The New York Times, 30 November 2014.
Charles Gurin,“Security Force Storm School in North Ossetia”Eurasia Daily Monitor, vol. 1, no 78, Sep 2004,
Hao Yan, “Xinjiang riot hits regional anti terror nerve”, China View, 18 July 2009.
Irina Mukhina, “Islamic Terrorism and the Question of National Liberation, or Problems of Contemporary Chechen Terrorism”, Taylor&Francis Online,,pp516-18.
Jacobs Andrew,“Mass Assault Belatedly Reported in China’s Far west”,The New York Times, 30 July 2014.
Lawrence Uzzell,“Aslakhanov:Beslan Terrorist Had List of Demand” North Caucasus weekly, vol. 5, no 38, Oct 2004,
Lawrence Uzzel,“Could the Beslan Tragedy Have Been Avoided?”North Caucasus weekly, vol.5, no 34, Sep 2004,
Mariya Y. Omelicheva, “Russia’s Counterterrorism Policy: Variations on an Imperial Theme”, Perspectives on Terrorism,
Peter Baker, “Putin Movies to Centralize Authority”, Washington Post Foreign Service, 2004, Page A01.
Richard Weitz, “Storm Clouds over Central Asia:Revivaal of the Islamic Movement of Uzbekistan(IMU)”, Taylor&Francis Online,,pp506-07.
“How many Terrorists Carried out the BeslanRaid?”North Caucasus weekly, vol.5, no 41, Nov 2004,
Scott Livingston, “The Implications of China’s Draft Anti-Terrorism Law for Global Technology”, IAPP, ,18 Mar 2015
You Ji, “China’s Post 9/11 Terrorism Strategy”, The JAMESTOWN foundation,
于梅,「新疆昌吉警方嚴打恐怖活動,發萬份傳單鼓勵市民檢舉」,中國網,(2014年9月18日)。
于洋,「新疆開展嚴打恐怖活動法治宣傳教育」,法治網,(2014年7月6日)。
方曉,「傳新疆前書記王樂泉已被調查」,大紀元,(2015年3月15日)
王子暉,「習近平,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走中國特色國家安全道路」,新華網,(2014年4月15日)。
王輝,「普京下令成立國家安全部,俄羅斯欲重建克格勃」,環球資訊,,(2004年7月16日)。
白樺,「俄當局被批掩蓋新聞真相」,大紀元,,(2004年9月17日)。
石濤,「中國反恐行動引發憂慮」,美聯社,(2014年8月9日)。
呂岩松,「俄羅斯五招反恐怖,中國戶籍管理制度可借鑒」,新華網,(2004年9月13日)。
馮堅,「俄羅斯將參與北約在地中海的反恐行動」,新華網,(2014年10月15日)。
李松,「從俄羅斯別斯蘭恐怖事件談媒體保密的重要性」,東方軍事,(2006年9月11日)。
李文雲,「上海合作組織:反恐軍演,舉世矚目」,人民網,(2003年9月6日)。
李微敖,「新疆暴力恐怖事件,致新疆旅遊業20年來首次負增長」,中國民族宗交網,(2014年10月19日)。
吳绮敏,「別斯蘭之痛:俄羅斯的9‧11」,人民網,(2004年第10期)。
成曉中,「官方公布728新疆莎車暴力襲擊傷亡情況」,世界民報,(2014年8月4日)。
洪琳,「三萬群眾圍堵,展現反恐可觀力量」,京華時報,(2014年8月4日)
駱亞,「新疆莎車暴力事件,世維會,維族人遭中共種族屠殺」,大紀元,(2014年8月6日)。
俞智敏,「俄羅斯同意車臣明年舉行憲政公投」,自由電子新聞網,(2002年11月22日)。
張金海,「俄羅斯北奧賽梯別斯蘭人質事件」新華網,(2006年7月11日)。
張斯路,「呂新華:中國一貫主張國際社會應該攜手打擊恐怖主義」,CRI國際新聞,(2015年3月2日)。
許銘洲,「德媒:新疆維吾爾人大逃亡,離棄中國奔向土耳其」,本土新聞,(2015年2月5日)。
曹建利,「俄羅斯參謀總長易人,與印古什恐怖襲擊事件有關」,新華網,(2004年7月19日)。
曹志恒,「新疆728、730案件相關責任人受到黨紀、政紀處分,表現突出幹部轉任新崗位」,中國網,(2014年9月22日)。
葉靖斯,「普京擬采取重大措施加強反恐」,BBC中文網,(2004年9月13日)。
趙龍庚,「從世界民族分裂主義看車臣危機」,東歐中亞研究,(2002年第4期)。
趙輝,「黑寡婦是怎樣煉成的」,新華網,(2013年12月31日)。
劉克,「『聯合:2003 』 反恐軍事演習參演部隊大掃描」,人民網,(2003年8月12日)。
劉怡然,「俄羅斯反恐行動一天逮捕700多人」,新華網,(2014年1月3日)。
羅玲,「綜述:中國反恐戰略與烏魯木齊集市遇襲」,中文網,(2014年5月22日)。
鄧中和,「新疆便民聯繫卡:反恐社會對流動人口的維穩管理」,愛知行動網,(2014年12月25日)。
戴嵐,「張春賢主持召開自治區黨委常委(擴大)會議」,新華網,(2014年8月3日)。
謝榮,「俄羅斯護法機關加強反恐安全防範措施」,莫斯科華人報,(2004年3月6日)。
蘇清,「別斯蘭真相報告:上百人質死於自己人錯誤指揮」,新華網,(2006年9月4日)。
譚暢,「中國多地成立反恐機構遏制恐怖活動蔓延」,人民網,(2014年8月7日)。
莉雅,「熱比婭呼籲國際社會調查莎車七.二八事件真相」,美國之音,(2014年8月28日)
阿爾喬姆.查克羅德諾夫(Artem Zagorodnov),「推廣旅遊、開發耕地,北高加索經濟反恐見成效」,透視俄羅斯,(2013年11月1日)。

陸、官方網站

Global Terrorism Database,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網站,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網站,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網站,
上海合作組織官方網站,
台灣促進和平基金會Peace Time的台灣連署資源籌措平台,
法輪功大法明慧網,
國家統計局官方網站,
美國聯邦調查局網站,
勞苦網網站,
俄羅斯全國人口普查網站,
聯合國網站,
克里姆林宮網站,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