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contributor | 中國文學系 | |
dc.creator (作者) | 許仲南 | zh_TW |
dc.date (日期) | 2009-10-31 | |
dc.date.accessioned | 28-Dec-2015 17:56:46 (UTC+8) | - |
dc.date.available | 28-Dec-2015 17:56:46 (UTC+8) | - |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 28-Dec-2015 17:56:46 (UTC+8) | - |
dc.identifier.uri (URI) |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79881 | - |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 詞學發展至清初又創高峰,康熙十年(1671)於京師舉行的「秋水軒唱和」,有著易代動盪與仕途不悅的多面情感。成員複雜、各有遭遇的「秋水軒唱和」,表現出清初詞人在亂世初定而餘波未平的處境下,內心的恐懼與不安。士人於宦途紛紛遭受風波,如曹爾堪、王士祿、宋琬等等,從中可體會清初士人的哀怨與無奈。以「秋水軒唱和」活動而言,其中成員複雜,唱和活動也是逐步擴大形成,但在清初詞壇頗具意義。若從歷史軌跡觀察,從明亡至康熙十年的秋水軒唱和,士人的主要情感已從黍離悲慨轉而成新朝入仕的哀怨惴慄,而其中因素則以個人遭遇為主,已不同明遺民的對故國破滅的無奈悲感。若從詞學風氣觀察,歷來研究將「秋水軒唱和」視為清初「稼軒風」的重要指標,然而大多學者們將詞學風氣與易代背景作聯結,並且以清初三大案等高壓政策作為主要因素。觀察「秋水軒唱和」成員及作品,其中所表現的哀怨與無奈,實有如稼軒情性。然而唱和成員有部分實為仕清文人,詞作中的情感與三大案或清初動亂社會較無關聯。部分詞人作品中所表現的無奈哀怨,則與宦途風波相關。本文從此觀點論述「清初士人的哀怨」並對「稼軒風於清初的鼓盪」再作補充,並核對所見《秋水軒倡和詞》版本與其他版本之出入。最後統計在《秋水軒倡和詞》以外,清初仍有其他詞家以〈賀新郎〉剪字韻,以不同題材為詞。這些詞人多是詞壇重要人物,可見秋水軒唱和影響深遠,潛移默化帶動了豪放詞風的推展。 | |
dc.format.extent | 516182 bytes | - |
dc.format.mimetype | application/pdf | - |
dc.relation (關聯) | 道南論衡:2009年全國研究生漢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 |
dc.relation (關聯) | 主辦單位: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 | |
dc.relation (關聯) | 舉辦日期:2009.10.31-2009.11.01 | |
dc.subject (關鍵詞) | 秋水軒唱和;清詞;稼軒風 | |
dc.title (題名) | 從《秋水軒倡和詞》看清初士人的哀怨——兼論「稼軒風」於清初的鼓盪 | zh_TW |
dc.type (資料類型) | conferenc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