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contributor.advisor | 孫大川 | zh_TW |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 陳伯軒 | zh_TW |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 Chen, Po Hsuan | en_US |
dc.creator (作者) | 陳伯軒 | zh_TW |
dc.creator (作者) | Chen, Po Hsuan | en_US |
dc.date (日期) | 2015 | en_US |
dc.date.accessioned | 3-Feb-2016 11:18:47 (UTC+8) | - |
dc.date.available | 3-Feb-2016 11:18:47 (UTC+8) | - |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 3-Feb-2016 11:18:47 (UTC+8) | - |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 G0991515082 | en_US |
dc.identifier.uri (URI) |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81122 | - |
dc.description (描述) | 博士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國立政治大學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中國文學系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99151508 | zh_TW |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 本論文題目為「台灣當代原住民漢語文學知識/姿勢與記憶/技藝的相互滲透」,此論文的主題可以說是從台灣當代原住民漢語文學作品探討原住民傳統知識領域的文化價值及其對文學創作的影響。論文主要的四章,分別對應了論題的「知識」、「技藝」、「姿勢」、「記憶」。「知識」一章討論原住民對於現代知識的迎拒態度,「技藝」則是肯認原住民傳統部落技藝具有高度的文化價值,「姿勢」指涉的是原住民文學中所表現出的身體美學,以及最後回歸到原住民對於自身文化的「記憶」,如何藉由文學書寫保存或更新。本論文之所以將此四個面向串流討論,緣於意識到拓展或鬆動「知識」的義界。不把「知識」視為某些特定的概念素材,而是承認一種「行動中的認識能力」。如此也可以說,這篇論文的主題是從台灣當代原住民漢語文學作品,了解原住民如何認識這個生活世界。 | zh_TW |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 緒 論 1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主題、範圍 1 一、文學、原住民文學、原住民漢語文學 1 二、台灣、當代 3 三、知識/姿勢、記憶/技藝 4 四、相互滲透 5第二節 研究視角與方法 8 一、我是誰? 8 1、番:被汙名化的我 8 2、原住民:抵抗的符號 12 二、TAO:符號與自然的張力 13 三、原初思維與道家 15 1、求之於野 16 2、渾沌初開 18第三節 章節安排 21第四節 文獻回顧 25第一章 部落內外:生活與現代知識的斷裂及連結 29前言 29第一節 知識與生活的出路/出入 31第二節 山海激盪:地方的召喚 37 一、在地:對生活世界的認識 38 二、變化:與環境相感應 43第三節 符號化知識的操作與遊戲 47 一、符號化與對象化 47 二、活出知識 51 三、自我符號的遊戲 53第四節 現代知識的詮釋效用 55結語 62第二章 番刀出鞘:部落技藝的鍛練與價值開顯 65前言 65第一節 技藝之知與技藝致知 66第二節 技藝以成人:自我教養的訓練活動 71第三節 與自然合拍:技藝的行動方向感 78第四節 次等的人:現代技術的濫用失宜 85第五節 巫術的文化安置:人文化與文學化 89結語 97第三章 主體、身分與身體:身體知覺的復原與開展 99前言 99第一節 有身:身體的衰退與變異 102第二節 修身:身分與身體的相互定義 111第三節 無身:身體美學與價值效用 119 一、美白與美黑:身體的表象形塑 119 二、老人的舞:老態之美 123 三、體知與踐履:把身體交給自然 127 四、山與海的氣魄:身體氣象 131 五、原初身體的敞開性 135結語 140第四章 書寫的技藝/記憶:文學創作的獨立與遊戲 143前言 143第一節 書寫的實踐意義與知識的協成 143 一、介入社會與激盪情感 144 二、捍衛第一自然 147 三、知識對創作的協成與干擾 149第二節 確立「創作美學」的問題 153第三節 返本以開新:活出文學到寫出文學 162 一、生活的感受 164 二、口語的魅力 169第四節 語言、遊戲、批判力 173 一、語言的遊戲 174 二、遊戲的批判力 180結語 187結論 189第一節 另一種讀法 189第二節 「原住民」的展演 191第三節 文學的「表現」 193第四節 「人」的文學 195參考書目 199 | zh_TW |
dc.format.extent | 8154628 bytes | - |
dc.format.mimetype | application/pdf | - |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91515082 | en_US |
dc.subject (關鍵詞) | 原住民文學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原始思維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道家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知識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技藝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身體美學 | zh_TW |
dc.title (題名) | 台灣當代原住民漢語文學中知識/姿勢與記憶/技藝的相互滲透 | zh_TW |
dc.type (資料類型) | thesis | en_US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一、 原住民漢語文學作品1.卜袞.伊斯瑪哈單‧伊斯立端:《山棕月影》,台中:晨星出版社,1999。2.卜袞‧伊斯瑪哈單‧伊斯立瑞:《太陽迴旋的地方》,台中:晨星出版社,2009。3.乜寇‧索克魯曼:《東谷沙飛傳奇》,台中:印刻出版社,2008。4.乜寇‧索克魯曼:《Ina Bunun!布農青春》,台北:巴巴文化,2013。5.乜寇‧索克魯曼:《我為自己點了一把火》,台北:山海文化雜誌社,2015。6.孔文吉:《讓我的同胞知道》,台中:晨星出版社。1993。7.瓦歷斯‧諾幹:《永遠的部落》,台中:晨星出版社,1990。8.瓦歷斯‧諾幹:《番刀出鞘》,新北:稻鄉出版社,1992。9.瓦歷斯‧諾幹:《荒野的呼喚》,台中:晨星出版社,1992。10.瓦歷斯‧諾幹:《想念族人》,台中:晨星出版社,1994。11.瓦歷斯‧諾幹:《山是一座學校》,台中:台中縣立文化中心,1994。12.瓦歷斯‧諾幹:《戴墨鏡的飛鼠》,台中:晨星出版社,1997。13.瓦歷斯‧諾幹:《伊能再踏查》,台中:晨星出版社,1999。14.瓦歷斯‧諾幹:《字字珠璣》,台北:國家出版社,200915.瓦歷斯‧諾幹:《當世界留下二行詩》,新北:布拉格文化,2011。16.瓦歷斯‧諾幹:《迷霧之旅》,新北:布拉格文化,2012。17.瓦歷斯‧諾幹:《自由寫作的年代》,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12。18.瓦歷斯‧諾幹:《番人之眼》,台中:晨星出版社,2012二版。19.瓦歷斯‧諾幹:《城市殘酷》,台北:南方家園,2013。20.瓦歷斯‧諾幹:《戰爭殘酷》,台北:印刻出版社,2014。21.瓦歷斯‧諾幹:《瓦歷斯微小說》,台北:二魚文化,2014。22.巴代:《笛鸛:大巴六九部落之大正年間》,台北:麥田出版社,2007。23.巴代:《檳榔.陶珠.小女巫:斯卡羅人》,新北:耶魯國際,2009。24.巴代:《Daramaw:卑南族大巴六九部落的巫覡文化》,新北:耶魯國際,2009。25.巴代,《馬鐵路:大巴六九部落之大正年間(下)》,新北:耶魯國際,2010。26.巴代,《走過:一個台籍原住民老兵的故事》,台北:印刻出版社,2010。27.巴代:《白鹿之愛》,台北:印刻出版社,2012。 28.巴代:《巫旅》,台北:印刻出版社,2014。29.巴代:《最後的女王》,台北:印刻出版社,2015。30.白茲‧牟固那那:《親愛的Ak’i,請您不要生氣》,台北:女書文化,2003。31.伍聖馨:《單‧自》,台北:山海文化雜誌社,2013。32.利格拉樂‧阿:《誰來穿我織的美麗衣裳》,台中:晨星出版社,1996。33.利格拉樂‧阿:《紅嘴巴的VuVu》,台中:晨星出版社,1997。34.利格拉樂‧阿:《穆莉淡Mulidan》,台北:女書文化,1998。35.利格拉樂‧阿:《祖靈遺忘的孩子》,台北:前衛出版社,2015。36.沙力浪‧達岌斯菲來藍:《笛娜的話》,花蓮:花蓮縣文化局,2010。37.沙力浪‧達岌斯菲來藍:《部落的燈火》,台北:山海文化雜誌社,2013。38.沙力浪‧達岌斯菲萊藍:《祖居地‧部落‧人》,台北:山海文化雜誌社,2014。39.阿道‧巴辣夫:〈肛門說:我們才是愛幣力君啊!〉,收入孫大川主編:《台灣原住民族漢語文學選集‧詩歌卷》(台北:印刻出版社,2003),頁33-39。40.阿道‧巴辣夫:《路‧Lalan》,花蓮:花蓮縣文化局,201341.里慕伊‧阿紀:《山野笛聲》,台中:晨星出版社,2001年。42.里慕伊‧阿紀:《山櫻花的故鄉》,台北:麥田出版社,2010。43.里慕伊‧阿紀,《懷鄉》,台北:麥田出版社,2014。44.拉黑子‧達立夫:《混濁》,台北:麥田出版社,2006。45.拓拔斯‧塔瑪匹瑪:《最後的獵人》,台中:晨星出版社,1987。46.拓拔斯‧塔瑪匹瑪:《情人與妓女》,台中:晨星出版社,1992。47.拓拔斯‧塔瑪匹瑪:《蘭嶼行醫記》,台中:晨星出版社,1999。48.拉黑子‧達立夫:《混濁》,台北:麥田出版社,2006。49.亞榮隆‧撒可努:《山豬‧飛鼠‧撒可努》,新北:耶魯國際,2014修訂二版。50.亞榮隆‧撒可努:《走風的人》,新北:耶魯國際,2011。51.亞榮隆‧撒可努:《外公的海》,新北:耶魯國際,2011。52.娃利斯‧羅干:《泰雅腳踪》,台中:晨星出版社,1991。53.啟明‧拉瓦:《我在部落的族人們》,台中:晨星出版社,2005。54.馬紹‧阿紀:《泰雅人的七家灣溪》,台中:晨星出版社,1999。55.夏本‧奇伯愛雅:《三條飛魚》,台北:遠流出版社,2004。56.夏曼.藍波安:《八代灣的神話》,台中:晨星出版社,1992。57.夏曼‧藍波安:《冷海情深》,台北:聯合文學,1997。58.夏曼‧藍波安:《海浪的記憶》,台北:聯合文學,2002。59.夏曼‧藍波安:《航海家的臉》,台北:印刻出版社,2007。60.夏曼‧藍波安:《老海人》,台北:印刻出版社,2009。61.夏曼‧藍波安:《天空的眼睛》,台北:聯經出版社,2012。62.夏曼‧藍波安:《大海浮夢》,台北:聯經出版社,2014。63.夏曼‧藍波安:《安洛米恩之死》,台北:印刻吃版社,2015。64.莫那能:《美麗的稻穗》,台中:晨星出版社,1989。65.莫那能口述、劉孟宜錄音整理:《一個台灣原住民的經歷(修訂版)》,台北:人間出版社,2014。66.奧威尼‧卡露斯:《雲豹的傳人》,台中:晨星出版社,1996。67.奧威尼‧卡露斯:《神秘的消失──詩與散文的魯凱》,台北:麥田出版社,2006。68.董恕明,《紀念品》,台北:秀威資訊,2007。69.董恕明,《纏來纏去》,台北:新地文化,2012。70.游霸士‧撓給赫:《天狗部落之歌》,台中:晨星出版社,1995。71.游霸士‧撓給赫:《赤裸山脈》,台中:晨星出版社,1999。72.達德拉凡‧伊苞,《老鷹 再見》,台北:大塊文化,2004。73.霍斯陸曼.伐伐:《玉山的生命精靈》,台中:晨星出版社,1997。74.霍斯陸曼‧伐伐:《那年我們祭拜祖靈》,台中:晨星出版社,1997。75.霍斯陸曼‧伐伐:《中央山脈的守護者──布農族》,新北:稻鄉出版社,1997。76.霍斯陸曼‧伐伐:《黥面》,台中:晨星出版社,2001。77.霍斯陸曼‧伐伐:《玉山魂》,台北:印刻出版社,2006。78.讓阿淥‧達人拉雅之,《北大武山之巔》,台中:晨星出版社,2010。二、研究專著A、外文譯著1.大衛‧勒布雷東(David Le Breton)著,王圓圓譯:《人類身體史和現代性》,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10。 2.伊利亞德(Mircea Eliade)著,楊素娥譯:《聖與俗──宗教的本質》,台北:桂冠圖書,2001。3.克利弗德‧紀爾茲(Clifford Geertz)、楊德睿譯:《地方知識》,台北:麥田出版社,2007二版。4.米‧杜夫海納(Milel Dufrenne),韓樹站譯:《審美經驗現象學》,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6。 5.米歇爾‧福柯(Michel Foucault),劉北成、楊遠嬰譯:《規訓與懲罰》,北京:三聯書店,2012修訂譯本。6.彼得‧基維(Peter Kivy)主編、彭鋒等譯:《美學指南》,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8。7.班雅明(Walter Benjamin)著,林志明譯:《說故事的人》,台北:台灣攝影工作室,1998。8.恩斯特‧卡西勒(Ernst Cassirer)著,于曉等譯:《語言與神話》,台北:桂冠圖書,2002。9.恩斯特‧卡西勒(Ernst Cassirer)著,甘陽譯:《人論》,台北:桂冠圖書,2005再版。10.埃倫‧迪薩納亞克(Ellen Dissanayake)著,戶曉輝譯:《審美的人──藝術來自何處及原因何在》,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11.理查德‧舒斯特曼(Richard Shusterman)著,程相占譯:《身體意識與身體美學》,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12.理查德‧舒斯特曼(Richard Shusterman)著,彭鋒譯:《生活即審美:審美經驗與生活藝術》,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13.理查德‧舒斯特曼(Richard Shusterman),李魯寧譯:《表面與深度:批評與文化的辯證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14.路先‧列維-布留爾(Lucien Levy- Bruhl),丁由譯:《原始思維》,台北:商務印書館,2001。15.邁克爾‧波蘭尼(Michael Polanyi),許澤民譯:《個人知識──邁向後批派哲學》,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2000。16.蘇珊‧朗格(Susanne K. Langer)著,劉大基、傅志強、周發祥譯:《情感與形式》,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6。17.鮑姆嘉藤(Baumgarten)著,簡明、王旭曉譯:《美學》,北京:新華書店,1987。B、中文專著1.王世德主編:《美學辭典》,台北:木鐸出版社,1987。2.王民安、陳永國編:《後身體:文化、權力和生命政治學》,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3.王嵩山:《台灣原住民與人類學》,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2006。4.巴蘇亞‧博伊哲努(浦忠成):《思考原住民》,台北:前衛出版社,2002。5.巴蘇亞‧博伊哲努(浦忠成):《台灣原住民族文學史綱(下)》,台北:里仁書局,2009。6.台灣原住民教授學會、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編:《第一屆原住民知識體系研討會論文集》, 2009年5月15日、5月16日,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國際會議廳。7.周桂田、王璦玲主編:《自然與身體》,台北:聯經出版社,2011。8.胡國楨、丁立偉、詹嫦慧合編:《原住民巫術與基督宗教》,台北:光啟文化,2008。9.孫大川:《久久酒一次》,台北:張老師文化,1991。10.孫大川:《山海世界:台灣原住民心靈世界的摹寫》,台北:聯合文學,2000。11.孫大川:《搭蘆灣手記》,台北:聯合文學,2010。12.孫大川編:《返本與開新:台灣原住民族知識、文化創意與環境倫理》,台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2010。13.孫大川:《夾縫中的族群建構》,台北:聯合文學,2012。14.許良:《技術哲學》,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15.陳伯軒:《台灣當代散文的空間意識及其書寫型態》,台北:秀威資訊,2010。16.張賢根:《20世紀的西方美學》,武昌:武漢大學出版社,2009。17.黃美娥主編:《臺灣原住民族關係文學作品選集(1603-1894)》、《臺灣原住民族關係文學作品選集(1895-1945)》,台北: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2013。18.彭鋒:《回歸:當代美學的11個問題》,北京:北京大學,2009年。19.楊士範編著:《礦坑、海洋與鷹架:近五十年的台北縣都市原住民底層勞工勞動史》,台北:唐山出版社,2005。20.董恕明:《山海之內,天地之外──原住民漢語文學》,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13。21.趙憲章、張輝、王雄著:《西方形式美學:關於形式的美學研究》,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8。22.賴錫三:《莊子靈光的當代詮釋》,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1998。23.賴錫三:《當代新道家》,台北:臺大出版中心,2011。24.賴錫三:《道家型知識分子論》,台北:臺大出版中心,2013年。25.魏貽君:《戰後台灣原住民族文學形成的探察》,台北:印刻出版社,2013。三、學位論文1.李台元:《台灣原住民族語言的書面化歷程》,台北:政大民族學系博士論文,2013。2.吳春慧:《勞動與知識的辯證︰夏曼‧藍波安與亞榮隆‧撒可努作品中的身體實踐與身體書寫》,新竹:清大中文碩士論文,2010。3.奉君山:《為什麼原住民文學?──1984迄今原住民文學對台灣民族國家建構的回應與展望》,台北:台大中文碩士論文,2010。4.徐國明:《原住民性、文化性與文學性的辨證──《山海文化》雙月刊與台灣原住民文學脈絡》,台南:成功大學台文所碩士論文,2010。5.夏曼‧藍波安:《原初豐腴的島嶼:達悟民族的海洋知識與文化》,新竹:清大大學人類學碩士論文,2003。6.許倍僑:《先秦夷夏觀初探──兼論台灣原住民教育》,花蓮:東華大學民族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7.陳芷凡:《跨界交會與文化「番」譯:海洋視域下台灣原住民記述研究(1858-1912)》,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博士論文,2011。8.張耀宗:《台灣原住民教育史研究(1624-1895)──從外來殖民教化談起》,台北:國立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3。9.董恕明:《邊緣主體的建構──台灣當代原住民文學研究》,台中:東海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2003。10.魏貽君:《戰後台灣原住民族文學形成研究》,台南:成大台灣文學博士論文,2007。四、期刊與專書論文1.王志楣:〈論《莊子》之「用」〉,《花大中文學報》第1期(2006年12月),頁45-66。2.王梅霞:〈從gaga的多義性看泰雅族的社會性質〉,《臺灣人類學刊》第1卷第1期(2003年),頁77-104。3.王嵩山:〈人類學、原住民知識與行動:一個初步的討論〉,《人類與文化》第31期,1996年02月,頁122-136。4.王應棠:〈代序:奧威尼的天窗〉,奧威尼‧卡露斯:《神秘的消失──詩與散文的魯凱》(台北:麥田出版社,2006),頁13-15。5.亓校盛:〈簡論舒斯特曼的身體美學〉,《美與時代(下)》2014年10期,頁16-19。6.瓦歷斯‧諾幹:〈從台灣原住民文學反思生態文化〉,收入孫大川主編:《台灣原住民族漢語文學評論選集(上)》(台北:印刻出版社,2003),頁152-168。7.何乏筆:〈氣氛美學的新視野〉,《當代》188期(2003年4月),頁24-43。8.吳明益:〈天真智慧,抑或理性禁忌?關於原住民族漢語文學中所呈現環境倫理觀的初步思考〉,《自然之心──從自然書寫到生態批評》(新北:夏日出版社,2012),頁59-97。9.余舜德:〈中國氣的文化研究芻議:一個人類學的觀點〉,收錄王秋桂、莊英章、陳中民主編:《社會、民族與文化展演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漢學研究中心,2001),頁25-51。10.杜維明:〈身體與體知〉,《當代》第35期(1989年3月),頁46-52。11.宋澤萊:〈夏曼藍波安小說《海洋的記憶》中的奇異修辭及其族群指導〉,《臺灣學研究》3期(2007年6月),頁16-33。12.林久絡:〈「虛」之技藝:《莊子》「季咸見壺丘的隱喻書寫」〉,《止善》第13期(2012年12月),頁47-58。13.林文琪《論對於道的認識是一種身體化的認識:以《老子》、《管子》四篇為例的說明》,《東吳哲學學報》12期(2005年8月),頁63-98。14.林文琪:〈《莊子》有關技術現象的人文主義關懷──通過技術操作的自我教養〉,《哲學與文化》第33卷第7期(2006年7月),頁43-63。15.林文琪:〈杜夫海納的審美知覺現象學與《莊子》「聽之以氣」的比較研究〉,《華岡文科學報》26期(2003年9月),頁,161-188、16.胡天玫:〈體育的本質:一個認識論基礎〉,《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學報》第16卷第1期(2003年3月),頁321-340。17.周育萍:〈運動知識的本質探索〉,《運動文化研究》第7期(2008年12月),頁35-53。18.吳錦發:〈悲情的山林──序「臺灣山地小說選」〉,《悲情的山林》(台中:晨星,1987),序頁1-7。19.邱貴芬:〈紀錄片/奇觀/文化異質:以《蘭嶼觀點》與《私角落》為例〉,《中外文學》第32卷第11期(2004年4月),頁123-140。20.邱貴芬:〈台灣文學研究的「文學性」〉,《第一屆全國台灣文學研究生論文研討會論文集》(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籌備處,2004)頁369-370。21.邱貴芬:〈性別政治與原住民主體的呈現:夏曼‧藍波安的文學作品與Si-Manirei的紀錄片〉,《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86期(2012年3月),頁13-49。22.伯梅(Gernot Böhme),谷心鵬、翟江月、何乏筆譯:〈氣氛作為新美學的基本概念〉《當代》188期(2003年4月),頁10-33。23.施正鋒、吳佩瑛:〈台灣的學術殖民主義與原住民族的知識主權〉,收入台灣原住民教授學會、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編:《第一屆原住民知識體系研討會論文集》(花蓮:國立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2009),頁1-20-。24.韋栓喜:〈理論的限度──舒斯特曼身體美學的理論局限性論析〉,《美與時代(下)》2014年4期,頁35-37。25.郁振華:〈波蘭尼的默會認識論〉,《自然辯證法研究》第17卷第8期(2001年8月),頁5-10。26.郁振華:〈身體的認識論地位──論波蘭尼默會認識論的身體性維度〉,《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第6期,頁72-80。27.郁振華:〈範例、規則和默會認識〉,《華東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第4期,頁47-54。28.孫大川:〈多元族群相遇中倫理問題之哲學反思〉,《哲學與文化》23卷第1期(1996年1月),頁1212-1232。29.孫大川:〈被迫讓渡的身體──高砂義勇隊所反映的意識構造〉,《當代》第212期(2005年4月),頁114-131。30.孫大川:〈被迫讓渡的身體──高砂義勇隊所反映的意識構造〉,《當代》第213期(2005年5月),頁92-101。31.孫大川:〈神聖的回歸──台灣原住民祭儀的現況與再生〉,《台灣戲專學刊》11期(2005年7月),頁253-268。32.孫大川:〈用筆來唱歌──台灣當代原住民文學的生成背景、現況與展望〉,《台灣文學研究學報》第1期(2005年10月),頁195-227。33.孫大川:〈從生番到熟漢:番語漢化與漢語番化的文學考察〉,《東海岸評論》211期(2007年4月)頁75-89。34.孫大川:〈捍衛第一自然:當代台灣原住民文學中的原始生命力〉,收入陳芳明主編:《台灣文學的東亞思考》(台北:印刻出版社,2007),頁416-429。35.孫大川:〈身教大師BaLiwakes(陸森寶)──他的人格、教養與時代〉,《台灣文學學報》第13期(2008年12月),頁93-150。36.孫大川:〈站在「返本」的高度 朝「創新」的山峰前行〉,瓦歷斯‧諾幹:《瓦歷‧斯諾幹2012:自由寫作的年代》(台北: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2012),頁III-VII.。37.高柏園:〈卡西勒哲學初探──對「論人」一書之一般性展示〉,《中華文化復興月刊》225期(1986年12月),頁21-28。38.徐國明:〈「原住民」的框架內/外──重探台灣原住民運動的文化論述與「文學性」問題〉,《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語文集刊》第18期(2010年7月),頁159-201。39.徐國明:〈弱勢族裔的協商困境──從台灣原住民族文學獎來談「原住民性」與「文學性」的辯證〉,《台灣文學研究學報》第12期(2011年4月),頁205-238。40.徐黎、亓校盛、席格:〈藝術界定與身體美學──對理查德‧舒斯特曼教授的訪談〉,《美與時代(下)》2014年10期,11-15。41.夏曼‧藍波安口述,林青藍整理:〈「蘭嶼」非蘭花的島嶼,非核廢料的島嶼,她是人類的島嶼Pongso No Tao〉,《人本教育札記》138期(2000年12月),頁23-27。42.陳祥明:〈卡西爾的符號哲學與認識論的轉向〉,《哲學與文化》第28卷第3期,頁250-259+286。43.陳毅峰:〈原住民傳統知識體系及空間政治──生態保護區策略的理論反思〉,收入台灣原住民教授學會、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編:《第一屆原住民知識體系研討會論文集》,頁3-22-。44.張誦聖:〈「文學體制」、「場域觀」、「文學生態」:台灣文學史書寫的幾個新觀念架構〉,《台灣文學評論》第4卷第2期(2004年4月),頁207-217。45.張耀宗:〈學習、文化與原住民知識〉,《彰化師大教育學報》第9輯(2006年6月),頁171-187。46.張耀宗:〈文化差異、民族認同與原住民教育〉,《屏東教育大學學報》第26期(2007年3月),頁195-214。47.黃心雅:〈「現代性」與台灣原住民文學:以夏曼藍波安與利格拉樂阿作品為例〉,《中外文學》第5期(2006年10月),頁81-122。48.齊隆壬:〈民族誌與正文:台灣原住民文學的書寫和種族論述〉,馮品佳主編:《重劃疆界:外國文學研究在台灣》(新竹:國立交通大學出版社,2002),頁159-17049.楊弘任:〈何謂在地性:從地方知識與在地範疇出發〉,《思與言》第49卷第4期(2011年12月),頁5-29。50.楊淑媛〈文化自我意識與傳統的再創造:以布農人為例的研究〉,《台灣人類學刊》第9卷第2期(2011年),頁55-93。51.楊儒賓:〈道家的原始樂園思想〉,《中國神話與傳說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996年3月),頁125-170。52.楊儒賓:〈莊子「由巫入道」的開展〉,《中正大學中文學術年刊》11期(2008年06月),頁79-10953.楊儒賓:〈莊子與人文之源〉,《清華學報》41卷4期(2011年12月),頁587-62054.楊儒賓:〈遊之主體〉,《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45期(2014年9月),頁1-39。55.趙中麒:〈關於台灣原住民「民族」生成的幾個論證〉,《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51期(2003年9月)頁185-224。56.劉述先主講、詹景雯整理:〈卡西勒論藝術〉,《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14卷第4期(2004年12月),頁23-35。57.劉滄龍:〈身體、隱喻與轉化的力量──論莊子的兩種身體、兩種思維〉,《清華學報》第44卷第2期(2014年6月),頁185-213。58.鄭振偉:〈道家與原始思維〉,《漢學研究》第19卷第2期(2001年12月),頁113-140。59.蔡晏霖:〈思索「地方知識」〉,《亞太研究論壇》第54期(2011年12月),頁202-213。60.賴錫三:〈論先秦道家的自然觀──重建老莊為一門具體、活力、差異的物化美學〉,《文與哲》第16期(2010年6月),頁1-44。61.賴錫三:〈《莊子》身體觀的三維辯證:符號解構、技藝融入、氣化交換〉,《清華學報》新42卷第1期(2012年3月),頁1-43。62.賴錫三:〈《莊子》自然觀的批判考察與當代反思〉,《東華漢學》第19期(2014年6月),頁1-76。63.謝世忠:〈民族道德誌與人類學家的困境:台灣原住民運動研究的例子〉,《當代》第20期(1987年12月1日),頁20-30。64.謝世忠:〈界定狩獵──泰雅與太魯閣族的山林行走〉,《台灣風物》第58卷第2期(2008年6月),頁69-94。五、 報刊文章1.邱貴芬:〈原住民需要文學「創作」嗎?〉,《自由時報》2005年9月20日,第E7版。六、 網路資源1.王志楣:〈術以載道──論《莊子》中的道術關係〉,政大中文系第十三屆系所友學術研討會,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所友會主辦,資料來源:http://homepage.ntu.edu.tw/~duhbauruei/5rso/congress/05daoread/10061223.htm。2.「原住民族線上族語詞典」:http://e-dictionary.apc.gov.tw/Index.htm。 | zh_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