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都市河岸部落的文化實踐 -Sa’owac部落的傳統與創新
Cultural Practice of Taiwan Indigenous Tribes along Riverbank in Urban Area: The Hybridization of Tradition and Innovation in Sa’owac Tribe
作者 何怡君
Ho, Yi Jiun
貢獻者 康庭瑜
Kang, Ting Yu
何怡君
Ho, Yi Jiun
關鍵詞 河岸部落
文化實踐
文化展演
創造性適應
文化主體性
indigenous tribes along riverbank in urban area
cultural practice
cultural performance
re-creation of traditions
cultural subjectivity
日期 2016
上傳時間 1-Mar-2016 10:23:49 (UTC+8)
摘要   都市,從1960年代起,成為原住民在城鄉差距之下離開原鄉,遷徙而至的目的地。時隔數十年,已有約莫半數的原住民居住於都市中,其中,最大宗為阿美族。都市中的阿美族依照傳統生活慣習,在都市這新故鄉傍水而居,建立河岸部落,也實踐與重建其族群文化。而河岸部落的文化生成具有其獨特樣貌,不全然等同於花東原鄉,也不等同於都市文化。

  談文化何其廣闊,筆者乃以文化展演作為河岸部落文化之傳播表徵,透過研究一處於桃園市的河岸部落-Sa’owac部落之七場文化展演,包括部落豐年祭、聯合豐年祭、部落與學術界及藝文界共同舉辦之文化展演,從其文化展演的舞台、媒介、參與者、意涵作為研究架構著手分析,探討Sa’owac部落在都市中,面對都市場域的經濟、教育、政治、多元人際網絡處境之下,其既有傳統文化做出創造性適應,形成Sa’owac部落文化實踐之傳統與創新混雜樣貌,並部落的文化主體性也在各文化展演的決策、實踐中建立。
Since 1960s, Taiwan indigenous people have migrated to metropolitan urban area because th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becomes wider and wider. After a few decades, almost half of indigenous peoples live in urban area instead of rural areas nowadays. Amis People are the majority of them, and these Amis People bring their traditional-living habits to construct tribes along riverbank in urban area. They also practice and reconstruct their ethnic culture in the tribes. The culture of tribes along riverbank in urban is neither entirely identical to the tribes in Hualien County and Taitung County where they come from, nor identical to the culture of urban area.

Cultural performance is considered as the symbolic of culture practicing by tribes along riverbank in urban area. Researcher studied seven cultural performances, practiced by a tribe along riverbank-Sa’owac Tribe in Taoyuan City. These seven cultural performances includes “ilisin” ritual of Sa’owac Tribe, “ilisin” ritual of Daxi District and Taoyuan City, and the performances held by academia and art community with Sa’owac. By analyzing the research framework which consists of the stages, media, players, meanings of cultural performances. Researcher studied how Sa’owac Tribe encounter with economic situations, educational situations, politic situations, and complex social network in urban. Its cultural practice recreates traditions, and demonstrates hybrid culture of tradition and innovation. In the process of making decisions and praticing culture, Sa’owac Tribe also constructs its cultural subjectivity.
參考文獻 一、 中文文獻


Kumu‧Yawei、島秀(2014年8月10日),〈撒烏瓦知ilisin今登場 首開放體驗交流〉。原視。檢索日期:2014年11月18日。取自:http://titv.ipcf.org.tw/news-7735
于欣可(2012)。〈都會區河岸部落的空間抗爭與再創造-新店溪畔溪洲部落的個案〉,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___(2013)。〈Safinawlan,讓我們共居!都市部落的抗爭與新生〉,《反造城市》,主編侯志仁。24-41頁,新北市:左岸文化。
三鶯部落自救會,〈三鶯部落大事記〉。檢索日期:2014年11月25日。取自:http://sanyingtribe.blogspot.tw/p/blog-page_16.html
尤天鳴(2014)。〈都市阿美族結社之研究-以桃園縣為例〉,2014年全國原住民族研究論文發表會。嘉義縣:嘉義大學。
王甫昌(2003)。〈第十六章:社會運動〉,《社會學與台灣社會》,(第二版),編/著者王振寰,瞿海源。421-452頁,台北:巨流。
王寶漣(2008年3月18日),〈溪洲部落的悲歌〉。檢索日期:2014年11月25日。自由時報。取自:苦勞網http://www.coolloud.org.tw/node/18017#
內政部戶政司。〈縣市原住民戶口數按戶別〉。上網日期:2015年3月22日。取自: http://www.ris.gov.tw/zh_TW/346
丘延亮(2011)。〈人禍天災的再認識與社群實力的再生成〉,《台灣社會研究季刊》,85:317-352。
江宜樺(1998)。《自由主義、民族主義與國家認同》。台北市:楊智文化。
江雯(2011)。〈台灣都市原住民族邊緣化下的抵抗研究─以三鶯部落為例〉,東華大學民族發展與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江雯、紀舜傑(2011)。〈都市邊緣化下原住民族部落認同與重建-以新北市新三鶯部落為例〉,《台灣原住民研究論叢》,10:125-156。
何怡君(2014)。〈整合抑或分化?媒體再現少數族群:以三大報中的都市原住民為例〉,中華傳播學會2014跨媒介、文化創意與反思年會。台北:銘傳大學。
呂苡榕(2009年6月24日),〈撒烏瓦知開心重建 三鶯部落恐遭拆遷〉。檢索日期:2014年11月25日。環境資訊中心。取自:http://e-info.org.tw/node/44361
呂淑姮(2011年12月4日),〈河岸部落 盼文化在都會區生根〉。立報,綜合。檢索日期:2014年11月17日。取自: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113295
林文蘭(2008年1月6日),〈《咱的社會》何處是都市原住民的家〉。中國時報,A15版。檢索日期:2014年11月17日。取自:知識贏家資料庫http://kmw.chinatimes.com.autorpa.lib.nccu.edu.tw/member/news_search2/se_content_file8.asp?query=%A6%F3%B3B%ACO%B3%A3%A5%AB%AD%EC%A6%ED%A5%C1%AA%BA%AEa&src=B&date=20080106&file=N0152.001&dir=B&area=tw&frompage=se
林金泡(1983)。《臺北市、高雄市山胞居民生活狀況調查研究》。南投縣:臺灣省政府民政廳。
林秀雲(譯)(2013)。《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台北市:新加坡商聖智學習。(原書Babbie, E. R. (2013). The practice of social research, 13e. Boston: Cengage Learning.)
周志龍(1994)。〈台灣新都市主義與都市規劃的挑戰〉,《都市與計劃》,31(3):195-213。
周美惠(2009年5月17日),〈自然法權 尊重人與大地之戀〉。聯合報,D2版。檢索日期:2014年11月18日。取自:聯合知識庫http://udndata.com.autorpa.lib.nccu.edu.tw/library/
吳欣駿(2012)。〈原鄉與都市的豐年祭空間演變過程-以貓公部落為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冠宏(2011)。〈都市邊陲的抵抗:三鶯部落違建運動個案〉,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碩士論文。
林福岳(2010)。〈由「他者」轉向「我群」──原住民電視台傳播主體性實踐之探討〉,《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季刊》,3(2):131-162。
___(2011)。〈原住民部落自主傳播的媒介試驗:花蓮縣福音(Lohok)部落「村長麥克風」計畫〉,《傳播研究與實踐》,1(2):149-177。
孫大川(2010)。《搭蘆灣手記》。台北市:聯合文學。
胡台麗(2003)。《文化展演與台灣原住民》。台北市:聯經。
施正鋒(1998)。《族群與民族主義》。台北市:前衛。
高有智(2008年10月28日),〈原鄉悲歌 吟唱「消失的部落」〉。中國時報,專題。檢索日期:2014年11月17日。取自:苦勞網http://www.coolloud.org.tw/node/29173。
高淑清(2008)。《質性研究的18堂課-首航初探之旅》。高雄市:麗文文化。
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族分佈〉。上網日期:2014年11月24日。取自:http://www.apc.gov.tw/portal/docList.html?CID=6726E5B80C8822F9
_______。〈原住民族人口及健康狀況統計年報〉。上網日期:2015年3月22日。取自:http://www.apc.gov.tw/portal/portal/search/list.html
_______。〈97年原住民族人口及健康狀況統計年報〉。上網日期:2015年3月22日。取自: http://www.apc.gov.tw/portal/docList.html?currentPage=1&CID=217054CAE51A3B1A
_______。〈98年原住民族人口及健康狀況統計年報〉。上網日期:2015年3月22日。取自: http://www.apc.gov.tw/portal/docList.html?currentPage=3&CID=217054CAE51A3B1A A
_______。〈99年原住民族人口及健康統計年報〉。上網日期:2015年3月22日。取自: http://www.apc.gov.tw/portal/docList.html?currentPage=2&CID=217054CAE51A3B1A
_______。〈100年原住民族人口及健康統計年報〉。上網日期:2014年11月24日。取自: http://www.apc.gov.tw/portal/docList.html?CID=217054CAE51A3B1A
_______。〈委託研究報告-101年原住民就業狀況調查〉。上網日期:2014年11月24日。取自: http://www.apc.gov.tw/portal/docList.html?CID=217054CAE51A3B1A
_______。〈10411台閩縣市鄉鎮市區原住民族人口-都會比例〉。上網日期:2015年12月29日。取自: http://www.apc.gov.tw/portal/docDetail.html?CID=940F9579765AC6A0&DID=0C3331F0EBD318C2F06C67D260E72C7A
徐雨村(譯)(2014)。文化人類學:領會文化多樣性。台北市:麥格羅希爾。(原書Kattak, C. (2012). Cultural anthropology: appreciating cultural diversity. 15E. Columbus: McGraw-Hill Education.)
桃園市政府(2015)。〈桃園市原住民族事務幹部組織發展要點〉。上網日期:2015年12月24日。取自:http://ipb.tycg.gov.tw/home.jsp?id=21&parentpath=0&mcustomize=multimessage_view.jsp&dataserno=201504210010&aplistdn=ou=hotnews,ou=chinese,ou=ap_root,o=tycg,c=tw&toolsflag=Y
夏鑄九(2007)。〈作為社會動力的社區與城市:全球化下對社區營造的一點理論上的思考〉,《台灣社會研究季刊》,65(3):227-247。
張育綺(2007)。〈台北縣阿美族都市豐年祭展演之當代意涵〉,臺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向明(2010)。《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出版社。
陳永龍(2010)。〈河岸邦查部落再生成與漂留族群生計重建阿美族「都市原住民」自立家園的社會安全涵義〉,《台灣社會研究季刊》,77:135 -175。
___(2010)。〈莫拉克災後原住民部落再生成的主體化運動〉,《台灣社會研究季刊》,78:403-435。
達西烏拉灣.畢馬(2001)。台灣的原住民阿美族。台北市:臺原。
楊士範(2005)。《礦坑、海洋與鷹架 近五十年的台北縣都市原住民底層勞工勞動史》。台北市:唐山。
___(2006)。《阿美族都市新家園 : 近五十年的臺北縣原住民都市社區打造史研究》。台北市:唐山。
___(2008)。《飄流的部落:近五十年的新店溪畔原住民都市家園社會史》。台北市:唐山。
楊利慧、安得明(譯)(2008)。《作為表演的口頭藝術》。桂林市:廣西師範大學。(原書Bauman, R. 多篇著作)
趙芝良、徐霈馨、周碩雄(2010)。〈主與客的劃界:剖析司馬庫斯部落觀光發展中存在的真實性〉,《戶外遊憩研究》,23(1):85-107。
臺灣原住民族歷史語言文化大辭典(2007)。〈都市原住民〉。上網日期:2014年11月24日。取自: http://210.240.125.35/citing/citing_content.asp?id=2466&keyword=%B3%A3%A5%AB%AD%EC%A6%ED%A5%C1
蔡明哲(2001)。《臺灣原住民史:都市原住民篇》。南投市:省文獻會。
蔡春蘭(2005)。〈都市原住民後代的族群認同-以十二位都市原住民後代為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千嘉(2013)。〈北部地區都市原住民的移徙與轉進〉,《地理學報》,69:83-104。
羅世宏(主譯)(2004)。《文化研究:理論與實踐》。台北市:五南。(原書Barker, C. (2000). Cultural studies: theory and practice. London: Sage.)
〈《獨立之前》映後座談 破滅的國中之國 都市原住民的明天在哪裡?〉(2009年5月30日)。中國時報,A13版。檢索日期:2014年11月17日。取自:知識贏家資料庫http://kmw.chinatimes.com.autorpa.lib.nccu.edu.tw/member/news_search2/se_content_file8.asp?query=%B3%A3%A5%AB%AD%EC%A6%ED%A5%C1%AA%BA%A9%FA%A4%D1%A6b%AD%FE%B8%CC&src=B&date=20090530&file=N0523.001&dir=B&area=tw&frompage=se
謝世忠、劉瑞超(2007)。《移民、返鄉與傳統祭典-北臺灣都市阿美族原住民的豐年祭儀參與及文化認同》。南投市:臺灣文獻館,台北市:原民會。
謝國斌(2013)。《族群關係與多元文化政治》。台北市:台灣國際研究學會。
盧建銘、許淑真、張進財(2010年4月1日),〈從街頭抗爭延伸到社會抗爭的意義—河岸阿美撒烏瓦知部落的文化生活重建(上)〉。破報。檢索日期:2014年11月18日。取自:http://www.pots.com.tw/node/4666
藍毓仁(譯)(2008)。《質性研究方法》。台北市:巨流圖書。(原書Ritchie, J. , & Lewis, J. (2003). Qualitative research practice: a guide for social science and researchers. London: Sage.)
譚昌國(2003)。〈歷史書寫、主體性與權力:對「排灣人寫排灣族歷史」的觀察與反思〉,《臺大文史哲學報》,59:65-95。


二、 英文文獻


Bauman, R. (1977). Verbal art as performance. Illinois: Waveland Press.
____. (1992). Folklore, cultural performances, and popular entertainments. New York &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Beeman, O. W. (1993). The anthropology of theater and spectacle. Annual review of anthropology, 22, 59-88.
Carey, J. (1989). Communication as culture : Essays on Media and Society.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Cohen-Cruz, J. (2006). The problem democracy is supposed to solve: the politics of community-based performance, in Hamera, J. & Madison, D. S., eds., The Sage handbook of Performance studies. London: Sage.
Hall, S. (1990). Cultural identity and diaspora, in Rutherford, J., eds., Identity: community, culture, difference. London: Lawrence & Wishart.
___. (1992). The question of cultural identity, in Hall, S., eds., Modernity and its future. Cambridge: Polity Press.
Hamera, J. & Madison, D. S., (Ed.), (2006). The Sage handbook of Performance studies. London: Sage.
Lambert-Pennington, K. (2012). “Real blackfellas”: constructions and meanings of urban indigenous identity. Transforming anthropology, 20(2), 131-145.
Parkin, D. (1996). Introduction: the power of the bizarre, in Parkin, D. & Caplan, L. , & Fisher, H., eds., The politics of cultural performance. Providence & Oxford: Berghahn Books.
Polletta, F. & Jasper, J. M. (2001). Collective identity and social movements.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27, 283-305.
Schechner, R. (2002). Performance studies: an introduction.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Singer, M. (1972). When a great tradition modernizes: an anthropological approach to Indian civilization. New York: Prager Publishers.
Striff, E. (2003). Performance studies. Houndmills, Basingstoke & Hampshire: Palgrave Macmillan.
Turner, V. (1982). From ritual to theatre: the human seriousness of play. New York: PAJ Publication.
Williams, R. (1983). Keywords: a vocabulary of culture and society. New York &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Williams, H. R. (1995). Constructing the Public Good: Social Movements and Cultural Resources, in Goodwin, J. & Jasper, J. M., eds., Social Movements, Vol. IV, pp.226-254.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新聞學系
102451014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2451014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康庭瑜zh_TW
dc.contributor.advisor Kang, Ting Yuen_US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何怡君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Ho, Yi Jiunen_US
dc.creator (作者) 何怡君zh_TW
dc.creator (作者) Ho, Yi Jiunen_US
dc.date (日期) 2016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Mar-2016 10:23:49 (UTC+8)-
dc.date.available 1-Mar-2016 10:23:49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Mar-2016 10:23:49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102451014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81445-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新聞學系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2451014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都市,從1960年代起,成為原住民在城鄉差距之下離開原鄉,遷徙而至的目的地。時隔數十年,已有約莫半數的原住民居住於都市中,其中,最大宗為阿美族。都市中的阿美族依照傳統生活慣習,在都市這新故鄉傍水而居,建立河岸部落,也實踐與重建其族群文化。而河岸部落的文化生成具有其獨特樣貌,不全然等同於花東原鄉,也不等同於都市文化。

  談文化何其廣闊,筆者乃以文化展演作為河岸部落文化之傳播表徵,透過研究一處於桃園市的河岸部落-Sa’owac部落之七場文化展演,包括部落豐年祭、聯合豐年祭、部落與學術界及藝文界共同舉辦之文化展演,從其文化展演的舞台、媒介、參與者、意涵作為研究架構著手分析,探討Sa’owac部落在都市中,面對都市場域的經濟、教育、政治、多元人際網絡處境之下,其既有傳統文化做出創造性適應,形成Sa’owac部落文化實踐之傳統與創新混雜樣貌,並部落的文化主體性也在各文化展演的決策、實踐中建立。
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Since 1960s, Taiwan indigenous people have migrated to metropolitan urban area because th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becomes wider and wider. After a few decades, almost half of indigenous peoples live in urban area instead of rural areas nowadays. Amis People are the majority of them, and these Amis People bring their traditional-living habits to construct tribes along riverbank in urban area. They also practice and reconstruct their ethnic culture in the tribes. The culture of tribes along riverbank in urban is neither entirely identical to the tribes in Hualien County and Taitung County where they come from, nor identical to the culture of urban area.

Cultural performance is considered as the symbolic of culture practicing by tribes along riverbank in urban area. Researcher studied seven cultural performances, practiced by a tribe along riverbank-Sa’owac Tribe in Taoyuan City. These seven cultural performances includes “ilisin” ritual of Sa’owac Tribe, “ilisin” ritual of Daxi District and Taoyuan City, and the performances held by academia and art community with Sa’owac. By analyzing the research framework which consists of the stages, media, players, meanings of cultural performances. Researcher studied how Sa’owac Tribe encounter with economic situations, educational situations, politic situations, and complex social network in urban. Its cultural practice recreates traditions, and demonstrates hybrid culture of tradition and innovation. In the process of making decisions and praticing culture, Sa’owac Tribe also constructs its cultural subjectivity.
en_US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 論 1
   第一節 唱首都市河岸之歌 2
   第二節 問題意識 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6
   第一節 傳播之於族群文化 6
      一、 傳播的儀式觀點-共享與實踐 6
      二、 族群之文化主體性-實踐中的自決與自主 8    
第二節 文化展演作為文化之傳播表徵 10
      一、 文化展演在都市-創新的傳統化 11
      二、 文化展演的分析架構-舞台、參與者、媒介、意涵 12    
第三節 河岸部落之介紹與文化展演 14
      一、 河岸部落之生成與文化 14
      二、 河岸部落文化展演之相關研究 17    
小結 19


第三章 研究設計 22
  第一節 田野介紹 22
  第二節 資料蒐集方法 26
  第三節 分析架構 28
  第四節 研究倫理 29
  第五節 我思田野 30


第四章 傳統的創新化-部落豐年祭 34
  第一節 文化展演介紹 32
  第二節 舞台-部落傳統空間配置 36
     一、 地點 36
     二、 時間 38
  第三節 媒介-傳統沿襲中的部分創新 39
     一、 服飾 39
     二、 歌舞、儀式 41
     三、 語言 44
     四、 食物 44
  第四節 參與者-非部落族人作為展演者 46
     一、 來源者、製作者-部落組織 46
     二、 來源者-政府 47
     三、 展演者-學術界師生 48
     四、 展演者-其他部落/社區 52
     五、 分享者 52
  第五節 意涵-豐年祭的傳統詮釋 53
     一、 傳承 53
     二、 感恩豐收 53
     三、 歡樂 53
     四、 聯合團結 54
     五、 抵抗與捍衛部落 54


第五章 傳統與創新的雜揉-聯合豐年祭 56
  第一節 文化展演介紹 56
  第二節 舞台-信仰作為反制因素 59
     一、 地點 59
     二、 時間 60
  第三節 媒介-傳統中的創新,創新中的傳統 60
     一、 既有媒介 61
     二、 創新媒介 62
  第四節 參與者-政府作為來源者的影響 64
     一、 來源者、製作者 65
     二、 展演者-非阿美族原住民 68
     三、 展演者-Sa’owac部落族人 68
     四、 分享者 68
  第五節 意涵-歡樂更多於傳承 69
     一、 歡樂 70
     二、 聯合團結 70
     三、 傳承 71


第六章 創新的傳統化-藝文界、學術界共同參與 73
  第一節 藝文界-同守候舞蹈社文化展演介紹 73
  第二節 舞台-都市中心的便利與不便利 76
     一、 地點 76
     二、 時間 80
  第三節 媒介-考量非阿美族人的創新 80
     一、 既有媒介 80
     二、 創新媒介 81
  第四節 參與者-合議中的協商與自主 82
     一、 來源者、製作者、展演者 82
     二、 分享者 83
  第五節 意涵-捍衛部落,以papaliw為基底 83
     一、 抵抗與捍衛部落 84
     二、 papaliw的互助精神 86
     三、 聯合歡樂 87
  第六節 學術界-建設大學文化展演介紹 88
  第七節 舞台-部落作為主人 89
  第八節 媒介-新媒介的不適應 91
     一、 創新媒介 91
     二、 既有媒介 92
  第九節 意涵-pakelang作為papaliw的實踐 93
     一、 papaliw的互助精神 93
     二、 抵抗與捍衛部落 94
  第十節 參與者-部落非來源者,但為主人 94


第七章 動態文化實踐中的傳統與創新 96

參考文獻與書目 100
  一、 中文文獻 100
  二、 英文文獻 104

附錄一 訪談對象列表 106
附錄二 訪談題目大綱 108
zh_TW
dc.format.extent 3908798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2451014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河岸部落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文化實踐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文化展演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創造性適應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文化主體性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indigenous tribes along riverbank in urban area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cultural practice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cultural performance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re-creation of traditions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cultural subjectivityen_US
dc.title (題名) 都市河岸部落的文化實踐 -Sa’owac部落的傳統與創新zh_TW
dc.title (題名) Cultural Practice of Taiwan Indigenous Tribes along Riverbank in Urban Area: The Hybridization of Tradition and Innovation in Sa’owac Tribe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 中文文獻


Kumu‧Yawei、島秀(2014年8月10日),〈撒烏瓦知ilisin今登場 首開放體驗交流〉。原視。檢索日期:2014年11月18日。取自:http://titv.ipcf.org.tw/news-7735
于欣可(2012)。〈都會區河岸部落的空間抗爭與再創造-新店溪畔溪洲部落的個案〉,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___(2013)。〈Safinawlan,讓我們共居!都市部落的抗爭與新生〉,《反造城市》,主編侯志仁。24-41頁,新北市:左岸文化。
三鶯部落自救會,〈三鶯部落大事記〉。檢索日期:2014年11月25日。取自:http://sanyingtribe.blogspot.tw/p/blog-page_16.html
尤天鳴(2014)。〈都市阿美族結社之研究-以桃園縣為例〉,2014年全國原住民族研究論文發表會。嘉義縣:嘉義大學。
王甫昌(2003)。〈第十六章:社會運動〉,《社會學與台灣社會》,(第二版),編/著者王振寰,瞿海源。421-452頁,台北:巨流。
王寶漣(2008年3月18日),〈溪洲部落的悲歌〉。檢索日期:2014年11月25日。自由時報。取自:苦勞網http://www.coolloud.org.tw/node/18017#
內政部戶政司。〈縣市原住民戶口數按戶別〉。上網日期:2015年3月22日。取自: http://www.ris.gov.tw/zh_TW/346
丘延亮(2011)。〈人禍天災的再認識與社群實力的再生成〉,《台灣社會研究季刊》,85:317-352。
江宜樺(1998)。《自由主義、民族主義與國家認同》。台北市:楊智文化。
江雯(2011)。〈台灣都市原住民族邊緣化下的抵抗研究─以三鶯部落為例〉,東華大學民族發展與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江雯、紀舜傑(2011)。〈都市邊緣化下原住民族部落認同與重建-以新北市新三鶯部落為例〉,《台灣原住民研究論叢》,10:125-156。
何怡君(2014)。〈整合抑或分化?媒體再現少數族群:以三大報中的都市原住民為例〉,中華傳播學會2014跨媒介、文化創意與反思年會。台北:銘傳大學。
呂苡榕(2009年6月24日),〈撒烏瓦知開心重建 三鶯部落恐遭拆遷〉。檢索日期:2014年11月25日。環境資訊中心。取自:http://e-info.org.tw/node/44361
呂淑姮(2011年12月4日),〈河岸部落 盼文化在都會區生根〉。立報,綜合。檢索日期:2014年11月17日。取自: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113295
林文蘭(2008年1月6日),〈《咱的社會》何處是都市原住民的家〉。中國時報,A15版。檢索日期:2014年11月17日。取自:知識贏家資料庫http://kmw.chinatimes.com.autorpa.lib.nccu.edu.tw/member/news_search2/se_content_file8.asp?query=%A6%F3%B3B%ACO%B3%A3%A5%AB%AD%EC%A6%ED%A5%C1%AA%BA%AEa&src=B&date=20080106&file=N0152.001&dir=B&area=tw&frompage=se
林金泡(1983)。《臺北市、高雄市山胞居民生活狀況調查研究》。南投縣:臺灣省政府民政廳。
林秀雲(譯)(2013)。《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台北市:新加坡商聖智學習。(原書Babbie, E. R. (2013). The practice of social research, 13e. Boston: Cengage Learning.)
周志龍(1994)。〈台灣新都市主義與都市規劃的挑戰〉,《都市與計劃》,31(3):195-213。
周美惠(2009年5月17日),〈自然法權 尊重人與大地之戀〉。聯合報,D2版。檢索日期:2014年11月18日。取自:聯合知識庫http://udndata.com.autorpa.lib.nccu.edu.tw/library/
吳欣駿(2012)。〈原鄉與都市的豐年祭空間演變過程-以貓公部落為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冠宏(2011)。〈都市邊陲的抵抗:三鶯部落違建運動個案〉,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碩士論文。
林福岳(2010)。〈由「他者」轉向「我群」──原住民電視台傳播主體性實踐之探討〉,《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季刊》,3(2):131-162。
___(2011)。〈原住民部落自主傳播的媒介試驗:花蓮縣福音(Lohok)部落「村長麥克風」計畫〉,《傳播研究與實踐》,1(2):149-177。
孫大川(2010)。《搭蘆灣手記》。台北市:聯合文學。
胡台麗(2003)。《文化展演與台灣原住民》。台北市:聯經。
施正鋒(1998)。《族群與民族主義》。台北市:前衛。
高有智(2008年10月28日),〈原鄉悲歌 吟唱「消失的部落」〉。中國時報,專題。檢索日期:2014年11月17日。取自:苦勞網http://www.coolloud.org.tw/node/29173。
高淑清(2008)。《質性研究的18堂課-首航初探之旅》。高雄市:麗文文化。
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族分佈〉。上網日期:2014年11月24日。取自:http://www.apc.gov.tw/portal/docList.html?CID=6726E5B80C8822F9
_______。〈原住民族人口及健康狀況統計年報〉。上網日期:2015年3月22日。取自:http://www.apc.gov.tw/portal/portal/search/list.html
_______。〈97年原住民族人口及健康狀況統計年報〉。上網日期:2015年3月22日。取自: http://www.apc.gov.tw/portal/docList.html?currentPage=1&CID=217054CAE51A3B1A
_______。〈98年原住民族人口及健康狀況統計年報〉。上網日期:2015年3月22日。取自: http://www.apc.gov.tw/portal/docList.html?currentPage=3&CID=217054CAE51A3B1A A
_______。〈99年原住民族人口及健康統計年報〉。上網日期:2015年3月22日。取自: http://www.apc.gov.tw/portal/docList.html?currentPage=2&CID=217054CAE51A3B1A
_______。〈100年原住民族人口及健康統計年報〉。上網日期:2014年11月24日。取自: http://www.apc.gov.tw/portal/docList.html?CID=217054CAE51A3B1A
_______。〈委託研究報告-101年原住民就業狀況調查〉。上網日期:2014年11月24日。取自: http://www.apc.gov.tw/portal/docList.html?CID=217054CAE51A3B1A
_______。〈10411台閩縣市鄉鎮市區原住民族人口-都會比例〉。上網日期:2015年12月29日。取自: http://www.apc.gov.tw/portal/docDetail.html?CID=940F9579765AC6A0&DID=0C3331F0EBD318C2F06C67D260E72C7A
徐雨村(譯)(2014)。文化人類學:領會文化多樣性。台北市:麥格羅希爾。(原書Kattak, C. (2012). Cultural anthropology: appreciating cultural diversity. 15E. Columbus: McGraw-Hill Education.)
桃園市政府(2015)。〈桃園市原住民族事務幹部組織發展要點〉。上網日期:2015年12月24日。取自:http://ipb.tycg.gov.tw/home.jsp?id=21&parentpath=0&mcustomize=multimessage_view.jsp&dataserno=201504210010&aplistdn=ou=hotnews,ou=chinese,ou=ap_root,o=tycg,c=tw&toolsflag=Y
夏鑄九(2007)。〈作為社會動力的社區與城市:全球化下對社區營造的一點理論上的思考〉,《台灣社會研究季刊》,65(3):227-247。
張育綺(2007)。〈台北縣阿美族都市豐年祭展演之當代意涵〉,臺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向明(2010)。《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出版社。
陳永龍(2010)。〈河岸邦查部落再生成與漂留族群生計重建阿美族「都市原住民」自立家園的社會安全涵義〉,《台灣社會研究季刊》,77:135 -175。
___(2010)。〈莫拉克災後原住民部落再生成的主體化運動〉,《台灣社會研究季刊》,78:403-435。
達西烏拉灣.畢馬(2001)。台灣的原住民阿美族。台北市:臺原。
楊士範(2005)。《礦坑、海洋與鷹架 近五十年的台北縣都市原住民底層勞工勞動史》。台北市:唐山。
___(2006)。《阿美族都市新家園 : 近五十年的臺北縣原住民都市社區打造史研究》。台北市:唐山。
___(2008)。《飄流的部落:近五十年的新店溪畔原住民都市家園社會史》。台北市:唐山。
楊利慧、安得明(譯)(2008)。《作為表演的口頭藝術》。桂林市:廣西師範大學。(原書Bauman, R. 多篇著作)
趙芝良、徐霈馨、周碩雄(2010)。〈主與客的劃界:剖析司馬庫斯部落觀光發展中存在的真實性〉,《戶外遊憩研究》,23(1):85-107。
臺灣原住民族歷史語言文化大辭典(2007)。〈都市原住民〉。上網日期:2014年11月24日。取自: http://210.240.125.35/citing/citing_content.asp?id=2466&keyword=%B3%A3%A5%AB%AD%EC%A6%ED%A5%C1
蔡明哲(2001)。《臺灣原住民史:都市原住民篇》。南投市:省文獻會。
蔡春蘭(2005)。〈都市原住民後代的族群認同-以十二位都市原住民後代為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千嘉(2013)。〈北部地區都市原住民的移徙與轉進〉,《地理學報》,69:83-104。
羅世宏(主譯)(2004)。《文化研究:理論與實踐》。台北市:五南。(原書Barker, C. (2000). Cultural studies: theory and practice. London: Sage.)
〈《獨立之前》映後座談 破滅的國中之國 都市原住民的明天在哪裡?〉(2009年5月30日)。中國時報,A13版。檢索日期:2014年11月17日。取自:知識贏家資料庫http://kmw.chinatimes.com.autorpa.lib.nccu.edu.tw/member/news_search2/se_content_file8.asp?query=%B3%A3%A5%AB%AD%EC%A6%ED%A5%C1%AA%BA%A9%FA%A4%D1%A6b%AD%FE%B8%CC&src=B&date=20090530&file=N0523.001&dir=B&area=tw&frompage=se
謝世忠、劉瑞超(2007)。《移民、返鄉與傳統祭典-北臺灣都市阿美族原住民的豐年祭儀參與及文化認同》。南投市:臺灣文獻館,台北市:原民會。
謝國斌(2013)。《族群關係與多元文化政治》。台北市:台灣國際研究學會。
盧建銘、許淑真、張進財(2010年4月1日),〈從街頭抗爭延伸到社會抗爭的意義—河岸阿美撒烏瓦知部落的文化生活重建(上)〉。破報。檢索日期:2014年11月18日。取自:http://www.pots.com.tw/node/4666
藍毓仁(譯)(2008)。《質性研究方法》。台北市:巨流圖書。(原書Ritchie, J. , & Lewis, J. (2003). Qualitative research practice: a guide for social science and researchers. London: Sage.)
譚昌國(2003)。〈歷史書寫、主體性與權力:對「排灣人寫排灣族歷史」的觀察與反思〉,《臺大文史哲學報》,59:65-95。


二、 英文文獻


Bauman, R. (1977). Verbal art as performance. Illinois: Waveland Press.
____. (1992). Folklore, cultural performances, and popular entertainments. New York &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Beeman, O. W. (1993). The anthropology of theater and spectacle. Annual review of anthropology, 22, 59-88.
Carey, J. (1989). Communication as culture : Essays on Media and Society.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Cohen-Cruz, J. (2006). The problem democracy is supposed to solve: the politics of community-based performance, in Hamera, J. & Madison, D. S., eds., The Sage handbook of Performance studies. London: Sage.
Hall, S. (1990). Cultural identity and diaspora, in Rutherford, J., eds., Identity: community, culture, difference. London: Lawrence & Wishart.
___. (1992). The question of cultural identity, in Hall, S., eds., Modernity and its future. Cambridge: Polity Press.
Hamera, J. & Madison, D. S., (Ed.), (2006). The Sage handbook of Performance studies. London: Sage.
Lambert-Pennington, K. (2012). “Real blackfellas”: constructions and meanings of urban indigenous identity. Transforming anthropology, 20(2), 131-145.
Parkin, D. (1996). Introduction: the power of the bizarre, in Parkin, D. & Caplan, L. , & Fisher, H., eds., The politics of cultural performance. Providence & Oxford: Berghahn Books.
Polletta, F. & Jasper, J. M. (2001). Collective identity and social movements.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27, 283-305.
Schechner, R. (2002). Performance studies: an introduction.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Singer, M. (1972). When a great tradition modernizes: an anthropological approach to Indian civilization. New York: Prager Publishers.
Striff, E. (2003). Performance studies. Houndmills, Basingstoke & Hampshire: Palgrave Macmillan.
Turner, V. (1982). From ritual to theatre: the human seriousness of play. New York: PAJ Publication.
Williams, R. (1983). Keywords: a vocabulary of culture and society. New York &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Williams, H. R. (1995). Constructing the Public Good: Social Movements and Cultural Resources, in Goodwin, J. & Jasper, J. M., eds., Social Movements, Vol. IV, pp.226-254.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