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浄影慧遠《大乘起信論義疏》研究
A study on The commentary on The Awakening of Faith by Jingying Huiyuan
作者 安怡
An, Yi
貢獻者 耿晴
Keng, Ching
安怡
An, Yi
關鍵詞 浄影慧遠
大乘起信論義疏
大乘起信論
日期 2016
上傳時間 1-Mar-2016 10:38:23 (UTC+8)
摘要 長久以來,對《起信論》思想的主流解釋可概括為「真如緣起說」、「真如熏 習說」等。在此類詮釋下,《起信論》被評價為引導了唐宋以降中國佛學「即體 即用」、「即用即體」、「體用不二」、「體用一如」的存有論及認識論模式。依此說 法,《起信論》之「真如」皆既是自性清淨的無為法,又乃緣生萬有的有為法, 這顯然打破了印度佛教自阿毘達摩至唯識學中普遍接受的無為法與有為法的截 然區分。
但筆者在此論文中要通過閱讀浄影慧遠的《起信論義疏》,重新審視《起信 論》中無為法與有為法的界限,試圖挑戰上述深受賢首法藏《大乘起信論義記》 中「真心不守自性,隨薰和合,似一似常」這一說法影響的對《起信論》的看法, 並主張:在更早的《義疏》中,作為真如法體的第九識及以「法體之用」為正義 的第八識是無為法,處於心生滅門中的前七識則是有為法;二者的界限涇渭分明, 並不存在「無為法直接生出有為的用」的可能。
圍繞「《義疏》並未突破無為法和有為法的界限」這一主張,本論文的研究 分為三章:首先,辨析真如心的體相用結構,透過這一組重要概念,勾勒《義疏》 疏解《起信論》大乘思想的輪廓。隨後,將釐清《義疏》以八識含攝心生滅門的 心識思想,描繪前八識作為「無為法-有為法」序列的流轉還滅現象;並探討真 如與生滅的關係、真如與無明之間的熏習機制,來說明作為無為法的真如終究不 能被熏習產生妄染。最後,則在解脫學脈絡下梳理《義疏》解釋的佛身論與佛性 觀。
本論文的結論是《義疏》並未違背無為法和有為法的界限。《義疏》以浄影 慧遠最擅長的八識義統領《起信論》「一心開二門」之結構,法報應三佛分別對 應真如心之體相用,法體無為,而相、用如上廣辨,皆是無為法與有為法的複合 序列。第八識真心,作為對真如理如實識知的本覺,可以隨無明現出幻染相,但 真識心本身並無變化;無明從來不是由真識直接產生的,即並非龔雋所謂「染浄 如體不二的本覺一元論」。真如從未隨緣「不守自性」而成妄染,從未像後來的 《壇經》那般云:「法性起六識」、「不思量,性即空寂,思量,即是變化」。
參考文獻 一、 佛典原著
《大乘起信論》,大正藏 32 冊,NO1666。
《大乘起信論義疏》,大正藏第 44 冊,NO1843。 《大乘義章.八識義》,大正藏第 44 冊,NO1851。 《能顯中邊慧日論》,大正藏第 45 冊,NO1863。
《楞伽經》,大正藏第 16 冊,NO0672。
《勝鬘經》,大正藏第 12 冊,NO0353。
《續高僧傳》,大正藏第 50 冊,NO2060。
《法華玄義釋籤》,大正藏第 33 冊,NO1717。 《四論玄義》,大正藏續藏經第 46 冊,NO0784。 《勝鬘義記》下卷(寫本殘卷),敦煌文獻 P.2091,黃永武主編:《敦煌寶藏》, 1981,台北:新文豐。
二、 近現代研究⽂文獻
牟宗三
1973 《心體與性體》第一冊,台北:正中書局。
唐君毅
1974 《中國哲學論──原性篇》,九龍:新亞研究所。
陳寅恪
1974 《陳寅恪先生論文集》(下),台北:三人行出版社。
129
梁啟超
1978 《大乘起信論考證》,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呂澂
1991 《呂澂佛學論著選集》卷一、卷五,濟南:齊魯書社。
高振農
1992 《大乘起信論校釋》,北京:中華書局。
龔雋
1995 《〈大乘起信論〉與佛學中國化》,台北:文津出版社。
廖明活
1999 《浄影慧遠思想述要》,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釋印順
2000 《大乘起信論講記》,台灣:正聞出版社。
馮煥珍
2006 《迴歸本覺:浄影寺慧遠的真識心緣起思想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
學出版社。
肯尼斯·K·田中
2008 《中國淨土思想的黎明》,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馮煥珍、宋婕譯。
潘桂明
2009 《中國佛教思想史稿》第一卷(上),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130
湯用彤
2011 《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上)(下),台北: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
司。
劉元琪等
2001 《法藏文庫》《中國佛教學術論典》碩博士學位論文第一輯冊 5,高雄:
佛光山文教基金會。
林鎮國
2012 《空性與方法》,台北:政大出版社。
錢新祖
2013 《思想與文化論集》,台北:台大出版中心。
龔雋、林鎮國等編
2013 《漢語佛學評論》第三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張風雷等編
2013 《佛學如來藏思想在東亞的接受與嬗變》,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Chen-kuo Lin/Michael Radich (eds.)
2014 A Distant Mirror,Hamburg University Press。
John Makeham(eds.) ,
2014 Transforming Consciousness: Yogācāra Thought in Modern China,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31
歐陽竟無
2015 《歐陽竟無先生內外學》冊 17,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錢新祖
2016 《中國思想史講義》,上海:東方出版中心。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哲學系
102154011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1021540111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耿晴zh_TW
dc.contributor.advisor Keng, Chingen_US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安怡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An, Yien_US
dc.creator (作者) 安怡zh_TW
dc.creator (作者) An, Yien_US
dc.date (日期) 2016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Mar-2016 10:38:23 (UTC+8)-
dc.date.available 1-Mar-2016 10:38:23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Mar-2016 10:38:23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1021540111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81518-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哲學系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2154011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長久以來,對《起信論》思想的主流解釋可概括為「真如緣起說」、「真如熏 習說」等。在此類詮釋下,《起信論》被評價為引導了唐宋以降中國佛學「即體 即用」、「即用即體」、「體用不二」、「體用一如」的存有論及認識論模式。依此說 法,《起信論》之「真如」皆既是自性清淨的無為法,又乃緣生萬有的有為法, 這顯然打破了印度佛教自阿毘達摩至唯識學中普遍接受的無為法與有為法的截 然區分。
但筆者在此論文中要通過閱讀浄影慧遠的《起信論義疏》,重新審視《起信 論》中無為法與有為法的界限,試圖挑戰上述深受賢首法藏《大乘起信論義記》 中「真心不守自性,隨薰和合,似一似常」這一說法影響的對《起信論》的看法, 並主張:在更早的《義疏》中,作為真如法體的第九識及以「法體之用」為正義 的第八識是無為法,處於心生滅門中的前七識則是有為法;二者的界限涇渭分明, 並不存在「無為法直接生出有為的用」的可能。
圍繞「《義疏》並未突破無為法和有為法的界限」這一主張,本論文的研究 分為三章:首先,辨析真如心的體相用結構,透過這一組重要概念,勾勒《義疏》 疏解《起信論》大乘思想的輪廓。隨後,將釐清《義疏》以八識含攝心生滅門的 心識思想,描繪前八識作為「無為法-有為法」序列的流轉還滅現象;並探討真 如與生滅的關係、真如與無明之間的熏習機制,來說明作為無為法的真如終究不 能被熏習產生妄染。最後,則在解脫學脈絡下梳理《義疏》解釋的佛身論與佛性 觀。
本論文的結論是《義疏》並未違背無為法和有為法的界限。《義疏》以浄影 慧遠最擅長的八識義統領《起信論》「一心開二門」之結構,法報應三佛分別對 應真如心之體相用,法體無為,而相、用如上廣辨,皆是無為法與有為法的複合 序列。第八識真心,作為對真如理如實識知的本覺,可以隨無明現出幻染相,但 真識心本身並無變化;無明從來不是由真識直接產生的,即並非龔雋所謂「染浄 如體不二的本覺一元論」。真如從未隨緣「不守自性」而成妄染,從未像後來的 《壇經》那般云:「法性起六識」、「不思量,性即空寂,思量,即是變化」。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 論 1
一、研究背景與目的1
(一) 《起信論》及其註疏概況 1
(二) 《起信論》真偽之爭 3
(三) 研究範圍及目的 9
(四) 研究方法 10
(五) 現代研究成果述要 11
二、浄影慧遠與《大乘起信論義疏》 12
(一) 浄影慧遠的生平 12
(二) 浄影慧遠的著述 16
1. 慧遠著述一覽 16
2. 《起信論義疏》是否為浄影慧遠所造的爭論 17
三、全文結構分析 18
四、《義疏》引用經論整理 20
第二章 《大乘起信論義疏》「真如心」之體相用 27
一、前言 27
二、真如心之體28
(一) 釋「大乘」28
(二) 釋「第九識」31
1. 「識」之名義 31
2. 《義疏》九識說之特別 32
3. 第九識是真如法體 36
(三) 釋「真如」38
(四) 真如體義 39
1. 真如法體有相無 39
2. 真如心中如實空義 40
三、真如心之相 43
(一) 真如心中如實不空義 43
(二) 真如自體相無斷 45
1. 以當見區別「功德」與「行德」48
2. 不以空義以為真識 48
(三) 本覺隨染相 49
(四) 覺體廣大相 50
四、真如心之用51
(一) 染浄二用 52
1.真如心之染用 52
1.1 依持用 52
1.2 緣起用 53
2真如心之浄用 53
2.1 隨緣顯用53 22 隨緣作用 54
(二) 本覺隨染之用 54
(三) 行德無斷 54
1. 浄熏究竟無盡 54
2. 真如用無斷 55
五、小結 56
第三章 《大乘起信論義疏》的八識思想 59
一、前言 59
二、《義疏》心生滅門之八識分類 59
(一) 第八識 60
1. 「阿梨耶識」概述60
2. 大乘義章八識義》之「阿梨耶識」62
3.《義疏》之「阿梨耶識」63
3.1 第八識 63
3.2 本覺 65
4.《義疏》之「不覺」69
4.1 真前妄後之難 70
4.2 悟後卻迷之難 71
5.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義 72
(二) 第七識 75
1. 《大乘義章八識義》之第七識 75
2. 《義疏》之七識惑義與心義 75
3. 《義疏》之七識作為根源 79
(三) 前六識 80
(四) 八識之關係 81
1. 相應、不相應 81
2. 捨滅義 81
3. 水波譬喻 82
3.1 無明與覺體 82
3.2 捨滅因緣 83 三、《大乘起信論義疏》之三識分類 85
(一) 事識中邪執有八86
(二) 妄識中邪執有六 86
(三) 真識中邪執有二 87
四、染浄熏習 88
(一) 以「熏習」說明流轉還滅89
1. 「熏習」名義 89
2. 四種法熏習 90
(二) 染浄熏習 91
1.熏習起染 91
2.熏習起浄 93
2.1 妄熏真 95
2.2 唯真熏妄 96
(1) 能熏法 96
(2) 所熏人 97
五、小結 98
第四章 《大乘起信論義疏》的佛性觀與佛身論 99
一、前言 99
(一) 佛性作為結果義 100
(二) 佛性作為原因義 100
二、《義疏》之佛身 101
(一) 《大乘義章三佛義》之佛身 101
(二) 《義疏》之三身 102
1. 法佛102 11 性浄法佛,無作因果 102
1.2 如來平等法身是一法界 103
1.3 如來藏亦名如來法身 104
2. 報佛、應佛104 三、《義疏》之佛性 107
(一) 佛性與本覺隨染相108
(二) 從熏習義看佛性 108
四、回應對《起信論》佛性義傳統的解釋 111
(一) 從眾生的角度朝向達到佛果 111
(二) 從佛法身的角度朝向引領眾生:眾生本覺? 112
五、修道次第 114
(一) 始覺漸悟相 114
1. 始覺四位 115
2. 始覺四相 116
(二) 十地修行次第116
(三) 辨二障對治 117
1. 四住煩惱為煩惱障,無明住地為智障 119
2. 五住性緒為煩性障,事中無知為智障 120
3.五住性結及事無知同為煩惱障,分別緣智為智障 121
(四) 明趣道相 122
1. 信發心 122
2. 解發心 123
3. 證發心 123
六、小結 124
結 論127
主要引用書目 129
謝 辭 133
zh_TW
dc.format.extent 453136 bytes-
dc.format.extent 3239900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1021540111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浄影慧遠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大乘起信論義疏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大乘起信論zh_TW
dc.title (題名) 浄影慧遠《大乘起信論義疏》研究zh_TW
dc.title (題名) A study on The commentary on The Awakening of Faith by Jingying Huiyuan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 佛典原著
《大乘起信論》,大正藏 32 冊,NO1666。
《大乘起信論義疏》,大正藏第 44 冊,NO1843。 《大乘義章.八識義》,大正藏第 44 冊,NO1851。 《能顯中邊慧日論》,大正藏第 45 冊,NO1863。
《楞伽經》,大正藏第 16 冊,NO0672。
《勝鬘經》,大正藏第 12 冊,NO0353。
《續高僧傳》,大正藏第 50 冊,NO2060。
《法華玄義釋籤》,大正藏第 33 冊,NO1717。 《四論玄義》,大正藏續藏經第 46 冊,NO0784。 《勝鬘義記》下卷(寫本殘卷),敦煌文獻 P.2091,黃永武主編:《敦煌寶藏》, 1981,台北:新文豐。
二、 近現代研究⽂文獻
牟宗三
1973 《心體與性體》第一冊,台北:正中書局。
唐君毅
1974 《中國哲學論──原性篇》,九龍:新亞研究所。
陳寅恪
1974 《陳寅恪先生論文集》(下),台北:三人行出版社。
129
梁啟超
1978 《大乘起信論考證》,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呂澂
1991 《呂澂佛學論著選集》卷一、卷五,濟南:齊魯書社。
高振農
1992 《大乘起信論校釋》,北京:中華書局。
龔雋
1995 《〈大乘起信論〉與佛學中國化》,台北:文津出版社。
廖明活
1999 《浄影慧遠思想述要》,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釋印順
2000 《大乘起信論講記》,台灣:正聞出版社。
馮煥珍
2006 《迴歸本覺:浄影寺慧遠的真識心緣起思想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
學出版社。
肯尼斯·K·田中
2008 《中國淨土思想的黎明》,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馮煥珍、宋婕譯。
潘桂明
2009 《中國佛教思想史稿》第一卷(上),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130
湯用彤
2011 《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上)(下),台北: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
司。
劉元琪等
2001 《法藏文庫》《中國佛教學術論典》碩博士學位論文第一輯冊 5,高雄:
佛光山文教基金會。
林鎮國
2012 《空性與方法》,台北:政大出版社。
錢新祖
2013 《思想與文化論集》,台北:台大出版中心。
龔雋、林鎮國等編
2013 《漢語佛學評論》第三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張風雷等編
2013 《佛學如來藏思想在東亞的接受與嬗變》,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Chen-kuo Lin/Michael Radich (eds.)
2014 A Distant Mirror,Hamburg University Press。
John Makeham(eds.) ,
2014 Transforming Consciousness: Yogācāra Thought in Modern China,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31
歐陽竟無
2015 《歐陽竟無先生內外學》冊 17,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錢新祖
2016 《中國思想史講義》,上海:東方出版中心。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