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cations-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NCCU Library

Citation Infomation

Related Publications in TAIR

題名 農村再生計畫對社區營造之影響─ 以美濃為例
The Influence of Community Development in Rural Rejuvenation Plan - A Case Study of Meinong
作者 楊壹鈞
Yang, I Chun
貢獻者 江明修
Jiang, Ming Xiu
楊壹鈞
Yang, I Chun
關鍵詞 農村再生
社區營造
美濃地區
社區發展協會
rural rejuvenation
community building
meinong district
community development association
日期 2016
上傳時間 1-Mar-2016 10:46:40 (UTC+8)
摘要 <農村再生條例>自2011年通過以來實行已逾5年,農村再生計畫作為整部法令強調「由下而上」政策精神的具體實現,一方面延續了社區營造的理念,另一方面卻也引起了社造工作者對條文內容的質疑;美濃地區從1991年反水庫運動以來,孕育出許多關懷鄉土的社團,並開啟了後續一系列政府稱為社區營造的工作,但由於在地社團間對於農再條例所持的立場各異,使農再計畫的執行在美濃地區社團間之攪動產生特殊影響。
本文針對美濃地區參與農再計畫的社區發展協會、持反對意見的社團、居民以及主管機關進行深度訪談,透過資料分析,本研究發現農再計畫使美濃地區推動社區營造工作的主導者,從當地社團轉向社區發展協會,龐大農再基金的挹注,使社區發展協會獲得更多自主性,卻也間接加深了當地社團與社區發展協會間的潛在矛盾,此種矛盾不僅侷限了農再計畫在美濃推展的成效,也會破壞美濃社區組織間的信任關係。因此,有鑑於美濃越來越多社區將投入農再計畫,本文最後根據分析結果提出美濃地區未來推動農再計畫的幾點建議。
Since Rural Rejuvenation Act has implemented over 5 years, it’s necessary to review the rural rejuvenation plan whether meets the spirit of “bottom-up” or not. In the one hand, rural rejuvenation plan try to keeps the spirit of community building, but in the other hand, many people questioned the plan is just a form.
Meinong District is the typical rural community which full of bottom-up spirit, after Meinong Anti-dam movement. By in-depth interview aimed at community development associations which participated rural rejuvenation plan, NGOs which object the plan, resident and the authority. This research revealed that the rural rejuvenation plan has changed the leader of community building in Meinong. The rural rejuvenation fund leads the community development association to own more autonomy, but also raise the conflict between the community development association and other NGOs. This situation not only restricts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rejuvenation in Meinong, and also ruined the trust in community organizations. Consider more and more community in Meinong join the rural rejuvenation plan, this study propose several suggestions for how to work rural rejuvenation plan in the future.
參考文獻 王南雁(2013)。台灣以地方第三部門主導之社區型藝術活動運作探討—以美濃黃蝶祭為例。東海大學美術研究所藝術策劃與評論組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王本壯(2005)。公眾參與社區總體營造相關計畫執行之行動研究─以苗栗縣推動社區規畫師運作模式為例。公共行政學報,(17),1-35。
何明修(2003)。自主與依賴:比較反核四運動與反美濃水庫運動中的政治交換模式。台灣社會學刊,30,1-49。
江明修、蔡金火、梅高文(1998)。再造公共性政府。中國行政評論,7(4),1-54。
江明修、陳定銘(2001)。非營利組織與公民社會建構:以社區大學運動為例。中大社會文化學報,12,15-43。
李柏諭(2010)。社區如何動起來?推動台灣農村社區再生計畫的新治理邏輯(第2年)。行政院科技部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編號:MOST 101-2410-H-845-014-MY2)。臺北市:行政院科技部。
李柏諭 (2010) 。實效社區治理模式的重組與實踐:以社區大學為例。東吳政治學報,28(1),33-87。
林瑞梅(2012)。青春作伴好還鄉:美濃後生社區實踐經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客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林將財、呂溪木、詹益彰等 (2005)。推動社區總體營造工作之成效與檢討專案調查研究。台北市: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林岩(2009)。農村再生條例草案與農村改建條例草案之比較研究。國立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政治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書楷(2013)。PPGIS促進溝通之成效-美濃國家自然公園案例分析。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明禎(2011)。中介團體:台灣社區發展運作難題與另類選擇。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15(1),137-166。

洪馨蘭(2002)。文化產業再現過程的拉扯焦慮:以美濃為例。論文發表於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國立清華大學主辦之「客家公共政策研討會」,新竹市。
洪馨蘭(2008)。批判、詮釋與再現:客家研究與美濃社會運動的對話。載於張維安、徐正光、羅列師(主編),多元族群與客家:臺灣客家運動20年(頁 183-203)。台北:台灣客家研究學會。
徐震(2004)。臺灣社區發展與社區營造的異同-論社區工作中微視與鉅視面的兩條路線。社區發展季刊,107,22-31。
蔡培慧(2008)。油菜花田背後─農業結構與糧食安全。新使者雜誌,(120),19-22。
藍逸之(2006)。城鄉發展或是農業發展的鄉村?由台灣城鄉特性初探國土計畫法下鄉村區的調整方向。土地問題研究季刊,5(2),30-41。
張正揚(2010)。小農的地方知識與變遷適應:旗美社區大學「有機」實踐之敘事分析。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鍾怡婷(2003)。美濃反水庫運動與公共政策互動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鍾怡婷(2011)。農村再生條例關注行動中的象徵鬥爭。思與言,49(4),139-160。
賴雨陽(2011)。以社區圖像編織美麗國家:臺灣社區工作的回顧與前瞻。社區發展季刊,133,445-461。
鍾明光(2010)。利用行動者網絡理論檢視公眾參與地理資訊系統-以美濃黃蝶翠谷為案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盧春霖(2004)。社區政治:村里、社區發展協會與自發性組織在社區營造上的衝突與合作。國立中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楊弘任(2007)。社區如何動起來?:黑珍珠之鄉的派系、在地師傅與社區總體營造。新北市:遠足文化。
顧忠華(2000)。台灣非營利組織的公共性與自主性。台灣社會學研究,4,145-189。
曾旭正(2013)。台灣的社區營造(新版)。新北市:遠足文化。
畢恆達(2010)。教授為什麼沒告訴我(2010全見版)。新北市:小畢空間出版社。
胡幕倩(2009年,2月5日)。單靠硬體建設,農村難再生。立報。2015年5月30日,取自 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16331
孫煒(2007)。台灣第三部門與政府互動的政策分析:新治理的觀點。載於丘昌泰(主編),非營利部門研究:治理、部門互動與社會創新(頁165-186)。台北:智勝出版。
康靜華(2013)。臺灣農村再生機制之研究─以農村發展模式為核心。國立臺北大學不動產與城鄉環境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梁祖彬(1996)。社區工作的工作概念。載於甘炳光(主編),社區工作─理論與實踐(頁33-54)。台北:五南。
黃源協(2009)。邁向永續社區:社會資本、社區營造與社區發展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編號:NSC 96-2412-H-260-003-SS2)。臺北市: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黃源協、莊俐昕、劉素珍(2011)。社區社會資本的促成、阻礙因素及其發展策略:社區領導者觀點之分析。 行政暨政策學報,(52),87-129。
廖本全(2009)。誰來看守台灣農村?─評農村再生(再犧牲)條例。看守台灣季刊,11(1),55-61。
劉立偉(2008)。社區營造的反思:城鄉差異的考量,都市發展的觀點,以及由下而上的理念探討。都市與計畫,35(4),313-338。
劉建哲(2012)。農村再生與鄉村永續發展之研究-農村再生由下而上村民參與機制之研究(I)。(編號:NSC101-2621-M468-002)。臺北市: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劉力嘉、陳明賢(2014)。農村社區產業導入社會企業的新作為。農政與農情,273,26-29。
蔡建福(2008)。農村再生條例與台灣農村的再生。農訓雜誌,(11),24-36。
陳欽春( 2000)。社區主義在當代治理模式中的定位與展望。中國行政評論,10(l),183 -213。
陳其南(2014)。社造思想的ㄧ些理論性的回顧。載於,落地生根:台灣社區營造的理論與實踐(頁211-220)。台北:正港資訊文化有限公司。
羅桂美(2008)。當代農村政經結構下美濃有機米產銷班的實踐與困境。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台灣農村陣線(2011),取自:http://www.taiwanruralfront.org/。
美濃愛鄉協進會大事紀(2013),取自:http://mpa.artlife.tw/mall/help_info-1_6-3.html。
美濃國家自然公園委員會(2014),取自:http://meinongpark.blogspot.tw/。
趙剛(1998)。鎮誌作為一種社會運動:我讀美濃鎮誌的感想,取自http://bbs.nsysu.edu.tw/txtVersion/treasure/tmm/M.872870915.A/M.872871525.A/M.886268602.A.html。
溫仲良(2007)。令人匪夷所思的公共工程,取自http://blog.yam.com/kueihsienl/article/11155489
Bevir, M. and Rhodes R. A. W. (2008). “Decentred Theory, Change and Network Governance.” In Sorensen E.and Torfing J. (Ed.), Theory of democratic network governance. Basingstoke: Palgrave.
Eisenstadt, S. N., & Roniger, L. (1984). Patrons, clients and friends: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and the structure of trust in societ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Etzioni, Amitai. (1993). The spirit of community: Right, responsibilities, and the communitarian agenda. New York: Crown Publishers.
Garson, G.D. and William, J.O. (1982). Public Administration: Concepts, readings, skills. Allyn and Bacon.
Lisk, F. (ed.) (1985). Popular Participation in Planning for Basic Needs. Gower Publishing Company.
Milofsky, Carl(1987).Voluntary Agencies and the Personal Social Services, in Powell, W. W.(eds.),The Nonprofit Sector: A Research Handbook.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Mishler(1986), Elliot G. Research Interviewing: Context and Narrative, Ca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O`Hara, Sabine U.(1998), Economics, ethics and sustainability:redefining connection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al Economics, 25(1), 43-62.
Marwell, N.P.(2004). Privatizing the welfare state: Nonprofit community-based organizations as political actor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69(2), 265-291.
Murdoch, J. (2000). Networks – a new paradigm of rural development?.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 16, 407-419.
Putnam, R. D. (1993). The Prosperous Community: Social Capital and Public Life, The American Prospect, 4 (1 3): 35-42.
Percy-Smith, J. (1996). Needs assessments in public policy. Open University Press.
Shaffer, C. R. and K. Anundsem (1993). Creating Community Anywhere New York: Tarcherl Perigree.
Taylor, M. (2007).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in the real world: Opportunities and pitfalls in new governance spaces.” Urban Studies, 44(2), 297–317.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公共行政學系
100256014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1002560141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江明修zh_TW
dc.contributor.advisor Jiang, Ming Xiuen_US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楊壹鈞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Yang, I Chunen_US
dc.creator (作者) 楊壹鈞zh_TW
dc.creator (作者) Yang, I Chunen_US
dc.date (日期) 2016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Mar-2016 10:46:40 (UTC+8)-
dc.date.available 1-Mar-2016 10:46:40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Mar-2016 10:46:40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1002560141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81556-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公共行政學系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0256014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農村再生條例>自2011年通過以來實行已逾5年,農村再生計畫作為整部法令強調「由下而上」政策精神的具體實現,一方面延續了社區營造的理念,另一方面卻也引起了社造工作者對條文內容的質疑;美濃地區從1991年反水庫運動以來,孕育出許多關懷鄉土的社團,並開啟了後續一系列政府稱為社區營造的工作,但由於在地社團間對於農再條例所持的立場各異,使農再計畫的執行在美濃地區社團間之攪動產生特殊影響。
本文針對美濃地區參與農再計畫的社區發展協會、持反對意見的社團、居民以及主管機關進行深度訪談,透過資料分析,本研究發現農再計畫使美濃地區推動社區營造工作的主導者,從當地社團轉向社區發展協會,龐大農再基金的挹注,使社區發展協會獲得更多自主性,卻也間接加深了當地社團與社區發展協會間的潛在矛盾,此種矛盾不僅侷限了農再計畫在美濃推展的成效,也會破壞美濃社區組織間的信任關係。因此,有鑑於美濃越來越多社區將投入農再計畫,本文最後根據分析結果提出美濃地區未來推動農再計畫的幾點建議。
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Since Rural Rejuvenation Act has implemented over 5 years, it’s necessary to review the rural rejuvenation plan whether meets the spirit of “bottom-up” or not. In the one hand, rural rejuvenation plan try to keeps the spirit of community building, but in the other hand, many people questioned the plan is just a form.
Meinong District is the typical rural community which full of bottom-up spirit, after Meinong Anti-dam movement. By in-depth interview aimed at community development associations which participated rural rejuvenation plan, NGOs which object the plan, resident and the authority. This research revealed that the rural rejuvenation plan has changed the leader of community building in Meinong. The rural rejuvenation fund leads the community development association to own more autonomy, but also raise the conflict between the community development association and other NGOs. This situation not only restricts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rejuvenation in Meinong, and also ruined the trust in community organizations. Consider more and more community in Meinong join the rural rejuvenation plan, this study propose several suggestions for how to work rural rejuvenation plan in the future.
en_US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3
第三節 研究問題 6
第四節 重要概念界定 7
第二章 文獻回顧 11
第一節 農村再生計畫探析 11
第二節 社區營造文獻檢閱 21
第三章 美濃社區營造的發展歷程 25
第一節 反水庫運動 25
第二節 社區營造在美濃 26
第三節 國家自然公園與里山倡議 29
第四節 小結 32
第四章 研究設計 34
第一節 研究流程 34
第二節 個案研究 35
第三節 研究方法 35
第四節 資料蒐集方法 40
第五章 農再計畫在美濃推動之探索與反思 42
第一節 農再計畫在美濃推動的現況 42
第二節 公共行動社團在農再計畫網絡的角色 50
第三節 美濃公共行動社團與社區發展協會之衝突 57
第四節 推動困境與由下而上的實踐 62
第五節 農再計畫的綜合檢視與討論 71
第六章 結論 77
第一節 研究發現 77
第二節 實務建議 79
第三節 研究限制與後續研究建議 82
參考文獻 83
附錄-農村再生條例 88
zh_TW
dc.format.extent 1022774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1002560141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農村再生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社區營造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美濃地區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社區發展協會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rural rejuvenation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community building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meinong district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community development associationen_US
dc.title (題名) 農村再生計畫對社區營造之影響─ 以美濃為例zh_TW
dc.title (題名) The Influence of Community Development in Rural Rejuvenation Plan - A Case Study of Meinong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南雁(2013)。台灣以地方第三部門主導之社區型藝術活動運作探討—以美濃黃蝶祭為例。東海大學美術研究所藝術策劃與評論組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王本壯(2005)。公眾參與社區總體營造相關計畫執行之行動研究─以苗栗縣推動社區規畫師運作模式為例。公共行政學報,(17),1-35。
何明修(2003)。自主與依賴:比較反核四運動與反美濃水庫運動中的政治交換模式。台灣社會學刊,30,1-49。
江明修、蔡金火、梅高文(1998)。再造公共性政府。中國行政評論,7(4),1-54。
江明修、陳定銘(2001)。非營利組織與公民社會建構:以社區大學運動為例。中大社會文化學報,12,15-43。
李柏諭(2010)。社區如何動起來?推動台灣農村社區再生計畫的新治理邏輯(第2年)。行政院科技部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編號:MOST 101-2410-H-845-014-MY2)。臺北市:行政院科技部。
李柏諭 (2010) 。實效社區治理模式的重組與實踐:以社區大學為例。東吳政治學報,28(1),33-87。
林瑞梅(2012)。青春作伴好還鄉:美濃後生社區實踐經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客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林將財、呂溪木、詹益彰等 (2005)。推動社區總體營造工作之成效與檢討專案調查研究。台北市: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林岩(2009)。農村再生條例草案與農村改建條例草案之比較研究。國立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政治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書楷(2013)。PPGIS促進溝通之成效-美濃國家自然公園案例分析。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明禎(2011)。中介團體:台灣社區發展運作難題與另類選擇。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15(1),137-166。

洪馨蘭(2002)。文化產業再現過程的拉扯焦慮:以美濃為例。論文發表於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國立清華大學主辦之「客家公共政策研討會」,新竹市。
洪馨蘭(2008)。批判、詮釋與再現:客家研究與美濃社會運動的對話。載於張維安、徐正光、羅列師(主編),多元族群與客家:臺灣客家運動20年(頁 183-203)。台北:台灣客家研究學會。
徐震(2004)。臺灣社區發展與社區營造的異同-論社區工作中微視與鉅視面的兩條路線。社區發展季刊,107,22-31。
蔡培慧(2008)。油菜花田背後─農業結構與糧食安全。新使者雜誌,(120),19-22。
藍逸之(2006)。城鄉發展或是農業發展的鄉村?由台灣城鄉特性初探國土計畫法下鄉村區的調整方向。土地問題研究季刊,5(2),30-41。
張正揚(2010)。小農的地方知識與變遷適應:旗美社區大學「有機」實踐之敘事分析。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鍾怡婷(2003)。美濃反水庫運動與公共政策互動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鍾怡婷(2011)。農村再生條例關注行動中的象徵鬥爭。思與言,49(4),139-160。
賴雨陽(2011)。以社區圖像編織美麗國家:臺灣社區工作的回顧與前瞻。社區發展季刊,133,445-461。
鍾明光(2010)。利用行動者網絡理論檢視公眾參與地理資訊系統-以美濃黃蝶翠谷為案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盧春霖(2004)。社區政治:村里、社區發展協會與自發性組織在社區營造上的衝突與合作。國立中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楊弘任(2007)。社區如何動起來?:黑珍珠之鄉的派系、在地師傅與社區總體營造。新北市:遠足文化。
顧忠華(2000)。台灣非營利組織的公共性與自主性。台灣社會學研究,4,145-189。
曾旭正(2013)。台灣的社區營造(新版)。新北市:遠足文化。
畢恆達(2010)。教授為什麼沒告訴我(2010全見版)。新北市:小畢空間出版社。
胡幕倩(2009年,2月5日)。單靠硬體建設,農村難再生。立報。2015年5月30日,取自 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16331
孫煒(2007)。台灣第三部門與政府互動的政策分析:新治理的觀點。載於丘昌泰(主編),非營利部門研究:治理、部門互動與社會創新(頁165-186)。台北:智勝出版。
康靜華(2013)。臺灣農村再生機制之研究─以農村發展模式為核心。國立臺北大學不動產與城鄉環境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梁祖彬(1996)。社區工作的工作概念。載於甘炳光(主編),社區工作─理論與實踐(頁33-54)。台北:五南。
黃源協(2009)。邁向永續社區:社會資本、社區營造與社區發展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編號:NSC 96-2412-H-260-003-SS2)。臺北市: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黃源協、莊俐昕、劉素珍(2011)。社區社會資本的促成、阻礙因素及其發展策略:社區領導者觀點之分析。 行政暨政策學報,(52),87-129。
廖本全(2009)。誰來看守台灣農村?─評農村再生(再犧牲)條例。看守台灣季刊,11(1),55-61。
劉立偉(2008)。社區營造的反思:城鄉差異的考量,都市發展的觀點,以及由下而上的理念探討。都市與計畫,35(4),313-338。
劉建哲(2012)。農村再生與鄉村永續發展之研究-農村再生由下而上村民參與機制之研究(I)。(編號:NSC101-2621-M468-002)。臺北市: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劉力嘉、陳明賢(2014)。農村社區產業導入社會企業的新作為。農政與農情,273,26-29。
蔡建福(2008)。農村再生條例與台灣農村的再生。農訓雜誌,(11),24-36。
陳欽春( 2000)。社區主義在當代治理模式中的定位與展望。中國行政評論,10(l),183 -213。
陳其南(2014)。社造思想的ㄧ些理論性的回顧。載於,落地生根:台灣社區營造的理論與實踐(頁211-220)。台北:正港資訊文化有限公司。
羅桂美(2008)。當代農村政經結構下美濃有機米產銷班的實踐與困境。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台灣農村陣線(2011),取自:http://www.taiwanruralfront.org/。
美濃愛鄉協進會大事紀(2013),取自:http://mpa.artlife.tw/mall/help_info-1_6-3.html。
美濃國家自然公園委員會(2014),取自:http://meinongpark.blogspot.tw/。
趙剛(1998)。鎮誌作為一種社會運動:我讀美濃鎮誌的感想,取自http://bbs.nsysu.edu.tw/txtVersion/treasure/tmm/M.872870915.A/M.872871525.A/M.886268602.A.html。
溫仲良(2007)。令人匪夷所思的公共工程,取自http://blog.yam.com/kueihsienl/article/11155489
Bevir, M. and Rhodes R. A. W. (2008). “Decentred Theory, Change and Network Governance.” In Sorensen E.and Torfing J. (Ed.), Theory of democratic network governance. Basingstoke: Palgrave.
Eisenstadt, S. N., & Roniger, L. (1984). Patrons, clients and friends: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and the structure of trust in societ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Etzioni, Amitai. (1993). The spirit of community: Right, responsibilities, and the communitarian agenda. New York: Crown Publishers.
Garson, G.D. and William, J.O. (1982). Public Administration: Concepts, readings, skills. Allyn and Bacon.
Lisk, F. (ed.) (1985). Popular Participation in Planning for Basic Needs. Gower Publishing Company.
Milofsky, Carl(1987).Voluntary Agencies and the Personal Social Services, in Powell, W. W.(eds.),The Nonprofit Sector: A Research Handbook.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Mishler(1986), Elliot G. Research Interviewing: Context and Narrative, Ca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O`Hara, Sabine U.(1998), Economics, ethics and sustainability:redefining connection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al Economics, 25(1), 43-62.
Marwell, N.P.(2004). Privatizing the welfare state: Nonprofit community-based organizations as political actor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69(2), 265-291.
Murdoch, J. (2000). Networks – a new paradigm of rural development?.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 16, 407-419.
Putnam, R. D. (1993). The Prosperous Community: Social Capital and Public Life, The American Prospect, 4 (1 3): 35-42.
Percy-Smith, J. (1996). Needs assessments in public policy. Open University Press.
Shaffer, C. R. and K. Anundsem (1993). Creating Community Anywhere New York: Tarcherl Perigree.
Taylor, M. (2007).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in the real world: Opportunities and pitfalls in new governance spaces.” Urban Studies, 44(2), 297–317.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