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cations-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NCCU Library

Citation Infomation

Related Publications in TAIR

題名 Walter Benjamin救贖美學及其教育蘊意之研究──後人文境遇的靈光追尋
A study of Walter Benjamin`s aesthetics of redemption and its implications on education: Seeking the aura of post-human condition
作者 涂真瑜
Chen, Yu Tu
貢獻者 馮朝霖
Fong, Tsao Lin
涂真瑜
Chen, Yu Tu
關鍵詞 教育美學
班雅明
救贖美學
靈光
後人文主義
educational aesthetics
Walter Benjamin
aesthetics of redemption
Aura
post-humanism
日期 2016
上傳時間 1-Mar-2016 10:51:35 (UTC+8)
摘要 在高科技運用的年代,吾人已習慣與科技共處,新型態的智慧科技逐漸影響現代人的生活,科技愈是進步就愈加速人類摒棄傳統靈光的傳承,使人類養成依賴科技技術完成各項任務的態度,這種現象在當今的教育場域已蔚然成形,使教育現場的風景發生異化與質變,這樣的現象是有助於教育更趨近於理想?抑或是與教育本質越行越遠?本論文從Walter Benjamin面對機械複製時代提出的美學觀出發,因十九世紀複製技術造成市場的流通,導致資本主義的發達,文化工業量化的劣質品充斥,降低人們的生活品味與品質卻不自知。Benjamin採取一種彌賽亞救贖的美學觀試圖消解資本主義與文化工業造成的危機,並企圖在傳統靈光消失的現代化社會中,嘗試尋找適合新時代的靈光。當今社會已邁向人類與科技相互交纏的後人文時代,針對「教育美學蘊義探析:數位科技與教育靈光的靜態辯證」而言,本研究建議面對科技與人界線混淆的後人文境遇,教育可以應用Bejamin強調「否定性」與「星叢思維」之「救贖美學觀」,透過多元觀點的自省與開展,應注重「去標準化作業模式」、「陶養美學人文內涵」、「數位科技作為輔助工具」、「鼓勵創意文化發展」與「合作分享共好共榮」等面向,據此導引教育本質的靈光持存,重塑新時代的靈光。
Living in the high-tech era, human and technology have been closely intertwined. Emerging Technologies not only gradually change people’s way of life, but also unconsciously influence educational practice. Facing this condition of overdependence 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author is curious to ask: will high-tech application make education better? Or worse? This dissertation takes Walter Benjamin’s aesthetics in age of mechanical reproduction as starting point, the author analyses Benjamin’s Messianic redemption aesthetics for replying the crisis which is caused by capitalism and the culture industry, and attempting to seek ”Aura” which is disappeared with the death of tradition. Under post-human context of humanity and science entanglements, this study suggests education can apply Benjamin’s aesthetics of "negativity" and "constellation of thinking" to unfold pluralistic educational horizons, and also can pay attention to "di-standardizing of educational practice "," cultivating humanities "," integrating digital technology as a instructional supplementary tool", " encouraging creativity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cooperating for sharing common prosperity ", the author anticipates to lead and reshape new “Aura” for the age of digital reproduction.
參考文獻 Adorno, T. W. & Benjamin, W. (2000). Complete correspondence.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Benjamin, Walter (1968). Illuminations. New York: Schocken Books Press.
Benjamin, Walter (1979). One way street and other writings. London: NLB.
Benjamin, Walre (1989a). On the program of the coming philosophy. in Gary Smith (ed.) Philosophy, aesthetics, history. Chiago and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ago Press.
Benjamin, Andrew(1989b). Tradition and experience. In Andrew Benjamin (ed.) The Problems of Modernity: Adorno and Benjamin. London: Routledge.
Benjamin, Walter / Scholem, Gershom and Adorno, Theodor T. (eds.)(1994). The correspondence of Walter Benjamin, 1910-1940.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Benjamin, Walter (1998). The origin of German tragic drama. London and New York: Verso.
Benjamin, Walter (2006). The writer of modern life: Essays on Charles Boudelaire. London and New York: Verso.
Benjamin, Walter (2008). The work of art in the age of its technological reproducibility and other writings on media.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and London, England: 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Benjamin, Walter/Bullock, Marcus and Jennings, Michael W.(eds.) (1996). Walter Benjamin: Selected writings volume 1: 1913-1926.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and London, England: 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Benjamin, Walter/Jennings, Michael W., Eiland, Howard and Smith, Gary (eds.) (1999). Walter Benjamin: Selected writings volume 2: 1931-1934.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and London, England: 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Benjamin, Walter (2002). The arcades project. Cambridge, MA and London, England: 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Benjamin, Walter/Eiland, Howard and Jennings, Michael W. (eds.) (2003). Walter Benjamin: Selected writings volume3: 1935-1938.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and London, England: 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Benjamin, Walter/Eiland, Howard and Jennings, Michael W. (eds.) (2003). Walter Benjamin: Selected writings volume4: 1938-1940.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and London, England: 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Bromley, S. (1999).The space of flows and timeless time: Mannel Castell’s The Information Age, Radical Philosophy, 97, 6-17.
Buck-Morss, Susan (1991). The dialectics of seeing: Walter Benjamin and arcades project. Cambridge: The MIT Press.
Bürger, Peter(1984). Theory of the Avant-Garde.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Curtin, M., & Streeter, T. (2001). Media. In R. Maxwell (Ed.), Cultural works: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culture (pp.225-250). MN;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Dewey, John (1929). Experience and nature. New York : Norton.
Ellul(1983), The technological order. In C. Mitcham, & R.Mackey(eds.) (1983). Philosophy and technology, readings in the philosophical problems of technology. The Free Press.
Gilloch, Graeme (2002). Walter Benjamin: Critical constellations. Cambridge, UK: Polity.
Hamacher, Werner (1994). Afformative, Strike: Benjamin’s ’Critique of Violence’. In Andrew Benjamin & Peter Osborne (trans.) Walter Benjamin’s Philosophy: Destruction and experience. London: Routledge.
Horkheimer, Max_and Adorno, T._W (2007). Dialectic of enlightenment. Stanford,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Osborne, Peter (1995). The Politics of Time: Modernity and Avant-Garde (Radical Thinkers), pp.114-115.London: Verso.
Peim, Nick (2007). Walter Benjamin in the age of digital reproduction: Aura in education: A rereading of “The work of art in the age of mechanical reproduction’. Journal of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41(3): 3636-380.
Rabinbach, Anson G.(trans.) (1975). Culture Industry Reconsidered. New German Critique, 6: 12-19.
Rorillason, S. (2002). The passageways of Paris: Walter Benjamin’s arcades project and contemporary cultural debate in west. In Christopher Rollason & Rajeshwar Mittapalli (eds.) Modern criticism, pp. 262-296. New Delni: Atlantic philosophers and distributions.
Scholem, Gershom (1981). Walter Benjamin: The story of a friendship. New York: New York Review Book.
Von Goethe, Johann Wolfgang (1840). Theory of colours. London: William Clowes and Sons.
Wang, S. (2003). Re-contextualizing copyright: Privacy, Hollywood, the state, and globalization. Cinema Journal, 43(1), pp. 25-43.
Witte, Bernd,James Rolleston (trans.) (1997). Walter Benjamin: An intellectual biography. Detriot: Wayne State University Press.
Wolin, Richard (1994). Walter Benjamin: An aesthetic of redemption. Los Angeles and Lond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Interbrand(2014)。數位化時代,你該明白的品牌之道。《經理人月刊》,引自http://www.managertoday.com.tw/articles/view/39967
SmartM (2015)。多重App交織的日常生活:台灣用戶的一天。引自http://www.bnext.com.tw/article/view/id/38315
上官燕(2014)。游蕩者,城市與現代性。中國,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
今道友信等著(1999)。存在主義美學─藝術的實存哲學。台北市:結構群。
方永泉著,蘇永明主編(2002)。機械複製與數位複製―從Walter Benjamin的〈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看資訊媒體時代的教育。台北市:五南。
王人英(2010)。Walter Benjamin筆下的《新天使》密碼。2015.1.10,檢索自http://www.sancf.org.tw/SANCF/db/arts/王人英-Walter Benjamin筆下的新天使密碼.pdf
王才勇(2000)。現代審美哲學:法蘭克福學派美學論述。台北市:書林出版社。
王年愷譯,Nicholas Carr著(2012)。網路讓我們變笨?:數位科技正在改變我們的大腦、思考與閱讀行為。台北市:貓頭鷹。
王秀雄等編譯(1982)。西洋美術史辭典。台北市:雄獅圖書公司。
王杰等譯,Terry Eagleton著(1997)。美學意識形態。桂林市:廣西師範大學。
王俊斌 (2015)。就火戈大山﷽﷽﷽﷽﷽﷽﷽﷽表現等障礙,見到我們面前的世界原貌。nitive value of the arts. Consiousness ments/History-of yart想像力的哲學基礎與課程美學方法建構。收錄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教育的想像:演化與創新,頁3-31。台北市:學富文化。
王涌譯,Walter Benjamin著(2012)。柏林同年。台北市:麥田出版社。
王嘉陵等編譯 (1997)。弗洛依德文集。中國,北京市:東方出版社。
王耀庭(2010)。Charles Taylor現代性倫理學之研究:現代德育危機之對策。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田明譯,Matthias Fritsch(2009)。記憶的承諾:馬克思、本雅明、德里達的歷史與政治。中國,上海市: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田美雲(2014)。「翻轉教室」(Flipped Classroom)介紹。國立臺灣大學教學發展中心電子報,77期。2015年1月1日,資料檢索自
石計生(2005)。機械捕捉的美感:從班雅明談愛森斯坦電影蒙太奇。引自http://cstone.idv.tw/?p=110
石計生(2007)。閱讀魅影:尋找後雅班明精神。台北市:群學。
朱元鴻(2000)。文化工業:因繁榮而即將作廢的類概念收錄於張苙雲主編文化產業:文化生產的結構分析,頁11-45。台北市:遠流。
朱光潛 (1979)。西方美學史。中國,北京市:人民文學出版社。
朱啟華、方永泉(2000)。單子論。收錄於教育大辭書。檢索自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311078/?index=1
朱劉華譯,Gershom Scholem著(2009)。本雅明:一個友誼的故事。中國,上海市:世紀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何政廣著(1968)。歐美現代美術。台北市:藝術家。
何道寬譯,Neil Postman著(2010)。科技奴隸。台北市:博雅書屋。
吳勇立、張亮譯,Howard Caygill著 (2009)。視讀本雅明。中國,合肥市:安徽文藝出版社。
吳勇立、張亮譯,Richard Wolin著 (2008)。瓦爾特·本雅明:救贖美學。中國,上海市:江蘇人民出版社。
宋明娟(2007)。重看Ralph Tyler的課程思想。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3(2):83-112。
宋國誠 (2007)。《閱讀左派》解放、救贖、烏托邦―恩斯特•布洛赫的「希望本體」。資料檢索自http://mypaper.pchome.com.tw/jamesya/post/1281154265
李士勛、徐小青譯,Walter Benjamin著(2003)。Walter Benjamin作品選:單行道、柏林童年。台北市:允晨文化。
李文富 (2003)。海德格的詮釋現象學及其在教育學方法論的意涵。花蓮師院學報,16:89-108。
李健鴻譯,Martin Jay著(1994)。阿多諾。台北市:桂冠圖書公司。
李雅婷(2010)。美感教育之實踐策略探究:以敘事課程為例。教育學刊,35,65-98。
李慧娟(2013)。Foucault的修身倫理學及其對品德教育之蘊義。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李醒塵(1996)。西方美學史教程。台北市:淑馨出版社。
杜若洲譯,George Santayana 著(1974)。美感。臺北:晨鐘。
杜默譯,Francis Fukuyama著(2002)。後人類未來:基因工程的人性浩劫。台北市:時報。
汪民安(2013)。文化研究關鍵詞。台北市:麥田。
邱誌勇主編(2006)。數位媒體與科技文化:多元解析數位媒體產業發展多元解析數位媒體產業發展以及新科技文化對人類的影響。台北市:遠流出版社。
周淑卿(2005)。課程的美學探究範疇之建構-當前的問題與未來的方向。課程與教學季刊,8(2): 1-14 。
周淑卿(2009)。借鏡於藝術的教學──與「藝術創作者/教師」的對話。當代教育研究,17(2):1-29。
周淑卿(2011)。學習歷程中美感經驗的性質—藝術與科學課堂的探究。課程與教育,14(1): 19-40。
周淑卿(2012)。課程美學研究在台灣:議題與問題。教育學報(香港中文大學),40(1-2): 31-44。
林志明譯,Walter Benjamin著(1998)。說故事的人。台北:臺灣攝影工作室。
林建光(2009)。身體、科技、政治:後人類主義的幾個問題。人文與社會科學簡訊,10(3):14-21。
林建光、李育霖主編(2013)。賽伯格與後人類主義。台中:中興大學出版社。
林逢褀(1998a)。美感創造與教育藝術。教育研究集刊,40,51-72。
林逢褀(1998b)。美感經驗與教育。教育研究集刊,41,155-170。
林逢褀(2013)。知覺優先論:教學歷程中的「覺得」和「懂得」。課程與教學季刊,16(3): 201-218。
林逢褀(2015)。教育哲學:一個美學提案。台北市:五南出版社。
洪鐮德(1997)。馬克思。台北市:東大圖書。
科技部(2014)。翻轉吧,教室!顛覆傳統課堂的教與學,未來的教室誕生!2015年1月1日,資料檢索自http://www.most.gov.tw/ct.aspx?xItem=20464&ctNode=1637&mp=1
孫冰編,Walter Benjamin著(1999)。本雅明:作品與畫象。中國,上海市:文匯出版社。
馬國明(1998)。Walter Benjamin。台北:東大。
高丙中譯,著(2000). 文化工業再思考.(原發表於《文化研究》第1輯)。資料檢索自http://www.leftlibrary.com/adorno8.htm
國榮譯,Momme Brodersen著(2013)。在不確定中游走:本雅明傳。中國,北京市:金城出版社。
崔光宙(2000)。美學。收錄於教育大辭書,2015.01.07,檢索自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307762/?index=19
崔光宙(n.d.)。教育美學的意涵。2015.01.07,檢索自ed.arte.gov.tw/uploadfile/periodical/1579_1-2崔光宙.pdf
崔光宙、林逢褀主編(2000)。教育美學。台北市:五南出版社。
張旭東、王斑譯,Walter Benjamin著(1998),啟迪―本雅明文選。香港:牛津大學。
張旭東、魏文生譯,Walter Benjamin著(2010)。發達資本主義時代的抒情詩人:論波特萊爾。台北:臉譜。
張淑君、劉藍玉、吳霈恩等譯,Thomas E. Wartenberg著(2004)。論藝術的本質:名家精選集。新北市:五觀藝術管理有限公司。
教育部(2008a)。 教育部中小學資訊教育白皮書(2008-2011)。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8b)。《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重大議題:資訊教育課程綱要》。台北市:教育部。
梁福鎮(2000)。審美教育功能的分析。教育研究月刊,75,17-28。
梁福鎮(2001)。審美教育學:審美教育起源、演變與內涵的探究。台北市:五南出版社。
許夢芸譯,Scott Lash著(2007)。資訊的批判。台北市:國立編譯館。
許綺玲譯,Walter Benjamin著(1998)。迎向靈光消逝的年代。台北市:臺灣攝影工作室。
郭軍、曹雷雨主編(2011)。論瓦爾特•本雅明:現代性、寓言和語言的種子(第二版)。中國,長春市:吉林人民出版社。
郭耀煌(2003)。數位生活科技。科學發展, 361期,頁4-5。
陳永國譯,Esther Leslie著(2013)。本雅明。中國,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
陳永國譯,Walter Benjamin著(2001)。德國悲劇的起源。中國,北京市:文化藝術出版社。
陳伯璋、盧美貴(2014)。另類學校課程美學實踐的反思:以道禾實驗學校為例。教育研究月刊,241:34-52。
陳志賢(2007)。數位複製時代的靈光重塑。中華傳播學刊,12,頁3-47。
陳學明(1998)。班傑明。台北市:生智出版社。
陶濤(2010)。從「象徵」到「寓言」―本雅明的藝術現代性理論。引自http://www.literature.org.cn/Article.aspx?ID=52682
傅雷譯,Hippolyte-Adolphe Taine著(2004)。藝術哲學。台中市:好讀。
彭明輝(2014)。釐清「把教室還給學生」的三大疑慮。2015年1月1日,資料檢索自http://mhperng.blogspot.tw/2014/06/blog-post_7.html#more
渠敬東、曹衛東譯 (2006)。啟蒙辯證法:哲學片斷。中國,上海市:上海人民出版社
馮朝霖(2003)。教育哲學專論:主體、情性與創化。台北市:高等教育出版社。
馮朝霖(2006)。謙卑、敢行與參化-教育美學在全人另類學校的開顯。載於李崇建移動的學校(推薦文)。臺北:寶瓶文化。
馮朝霖(2008a)。空間領導、氣氛營造與美學領域。教育研究月刊,174,49-60。
馮朝霖(2008b)。「藝術.技術.冷陌的神」評述。收錄於楊忠斌主編教育美學:美學與教育問題評述,289-300。台北市:師大書苑。
馮朝霖(2013)。和光同塵與天地遊: 論當代美感素養。教育研究月刊,236:29-43
馮朝霖、范信賢、白亦方 (2013)。國民中小學課程綱要系統圖像之研究。收錄於范信賢主編國民中小學課程綱要之研擬原則與方向,頁21-48。台新北市:國家教育研究院。
黃聖哲(2013)。美學經驗的社會構成。台北市:唐山。
楊小濱(1995)。否定的美學:法蘭克福學派的文藝理論和文化批評。台北市:麥田。
楊宏琪(2012)。台灣課程美學研究之現況與未來趨勢。教育學報(香港中文大學),40(1-2):45-66。
楊忠斌主編(2008)。教育美學:美學與教育問題述評。台北市:師大書苑。
楊洲松著(2013)。Epimetheus的過失與Prometheus的救贖:科技的哲學思考與教育。台北市:學富。
楊深坑(1996)。柏拉圖美育思想研究。台北:水牛出版社。
楊凱麟譯,Paul Virilio著(2001)。消失的美學。台北市:揚智文化。
楊智穎(2014)。重新理解美國課程史中的社會效率。教育研究月刊,238,. 35-48。
賈倞譯,三島憲一著(2001)。本雅明、破壞、收集、記憶。中國,石家莊市:河北教育出版社。
賈馥茗(2009)。教育美學。台北市:五南出版。
鄒恩潤譯,John Dewey著(1988)。民本主義與教育。臺北:臺灣商務。
鄔波濤(2013)。顏色理論之爭的背后    ——從“原型”視角看歌德的自然哲學。檢索自http://www.rocidea.com/roc-17747.aspx
廖仁義譯,Tom Bottomore著(1991)。法蘭克福學派。台北市:桂冠圖書公司。
劉小楓(1990)。浪漫‧哲學‧詩。台北市:風雲時代出版公司。
劉北城 (2012)。本雅明思想肖像。中國,北京市:中國人民出版社。
劉北城譯,Walter Benjamin著(2013)。巴黎,19世紀的首都。中國,北京市:商務出版社。
劉昌元(1994)。西方美學導論。台北市:聯經出版社。
劉建基譯,Raymond Williams著(2003)。關鍵詞:文化與社會的詞彙。台北市:巨流。
歐用生 (2006)。課程美學-教師是藝術家。載於歐用生課程理論與實踐,頁58-80。台北市:學富文化。
歐用生 (2012)。教師的課程理論化:從詩性智慧到A/r/t。教育學報(香港),40(1-2): 15-30。
滕守堯、張金言編(1996)。當代西方著名哲學家評傳:卷八-藝術哲學。中國濟南市:山東人民出版社。
蔣興儀(2010)。被驅逐的他人與非存在的它者:心理分析的安蒂岡妮及其對教育之啟發。收錄劉育忠主編當代教育論述的踰越,193-133。台北市:巨流圖書。
蔡清田(2005)。泰勒的課程思想。載於黃政傑主編課程思想,頁25-53。台北:冠學。
魯路譯,Sven Kramer著(2008)。本雅明。中國,北京市:中國人民出版社。
翰林文教(2009)。國語四上第七課「生活的好幫手-電腦」。台南市:翰林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羅宜柔(2012)。後人類:越界的新人類觀。修平人文社會學報,19:21-38。
廸特爾·拉夫(1987)。德意志史:從古老帝國到第二共和國。(出版地不詳)
蘇永明(2006)。主體爭議與教育:以現代與後現代為範圍。台北:心理出版社。
蘇永明(2015)。當代教育思潮。台北市:學富文化。
蘇永明主編(2002)。科技對教育的衝擊。台北市:五南出版社。
描述 博士
國立政治大學
教育學系
96152501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6152501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馮朝霖zh_TW
dc.contributor.advisor Fong, Tsao Linen_US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涂真瑜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Chen, Yu Tuen_US
dc.creator (作者) 涂真瑜zh_TW
dc.creator (作者) Chen, Yu Tuen_US
dc.date (日期) 2016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Mar-2016 10:51:35 (UTC+8)-
dc.date.available 1-Mar-2016 10:51:35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Mar-2016 10:51:35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096152501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81581-
dc.description (描述) 博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教育學系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6152501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在高科技運用的年代,吾人已習慣與科技共處,新型態的智慧科技逐漸影響現代人的生活,科技愈是進步就愈加速人類摒棄傳統靈光的傳承,使人類養成依賴科技技術完成各項任務的態度,這種現象在當今的教育場域已蔚然成形,使教育現場的風景發生異化與質變,這樣的現象是有助於教育更趨近於理想?抑或是與教育本質越行越遠?本論文從Walter Benjamin面對機械複製時代提出的美學觀出發,因十九世紀複製技術造成市場的流通,導致資本主義的發達,文化工業量化的劣質品充斥,降低人們的生活品味與品質卻不自知。Benjamin採取一種彌賽亞救贖的美學觀試圖消解資本主義與文化工業造成的危機,並企圖在傳統靈光消失的現代化社會中,嘗試尋找適合新時代的靈光。當今社會已邁向人類與科技相互交纏的後人文時代,針對「教育美學蘊義探析:數位科技與教育靈光的靜態辯證」而言,本研究建議面對科技與人界線混淆的後人文境遇,教育可以應用Bejamin強調「否定性」與「星叢思維」之「救贖美學觀」,透過多元觀點的自省與開展,應注重「去標準化作業模式」、「陶養美學人文內涵」、「數位科技作為輔助工具」、「鼓勵創意文化發展」與「合作分享共好共榮」等面向,據此導引教育本質的靈光持存,重塑新時代的靈光。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Living in the high-tech era, human and technology have been closely intertwined. Emerging Technologies not only gradually change people’s way of life, but also unconsciously influence educational practice. Facing this condition of overdependence 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author is curious to ask: will high-tech application make education better? Or worse? This dissertation takes Walter Benjamin’s aesthetics in age of mechanical reproduction as starting point, the author analyses Benjamin’s Messianic redemption aesthetics for replying the crisis which is caused by capitalism and the culture industry, and attempting to seek ”Aura” which is disappeared with the death of tradition. Under post-human context of humanity and science entanglements, this study suggests education can apply Benjamin’s aesthetics of "negativity" and "constellation of thinking" to unfold pluralistic educational horizons, and also can pay attention to "di-standardizing of educational practice "," cultivating humanities "," integrating digital technology as a instructional supplementary tool", " encouraging creativity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cooperating for sharing common prosperity ", the author anticipates to lead and reshape new “Aura” for the age of digital reproduction.en_US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7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7
一、資訊時代的教學圖像:數位技術有助於實現理想?或僅是商品崇拜? 8
二、數位複製批評及其問題:是無限可能開展或文化工業再生產的延伸? 12
三、彌賽亞救贖美學觀:如何從啟蒙式拯救批評的區隔開展浪漫式醒悟? 14
四、後人文境遇的教育反思:Benjamin救贖美學是否孕涵教育美學價值? 16
第二節 研究的重要性 18
第三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21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架構 21
一、文件與檔案分析 22
二、教育詮釋與哲學思考法 22
三、靜態辯證法 24
第五節 研究的重要概念 26
一、救贖美學 26
二、文化工業 26
三、靈光(Aura) 27
四、機械複製與數位複製 27
五、後人文主義(post-humanism) 28
六、教育美學、教學美學與課程美學 28
第六節 研究範圍 28
第二章 Walter Bejamin學術生涯與思想淵源 33
第一節 童年時期 36
第二節 青年時期 37
第三節 德國猶太人與猶太教―與Scholem的友誼 41
第四節 德國浪漫主義 43
第五節 Kant哲學的影響 48
第六節 救世主義的影響―與Bloch的邂逅 50
本章小結 55
第三章 靈光的消逝:機械複製時代的人類狀況 57
第一節 機械複製的生產形式分析 57
第二節 傳統靈光消逝 59
第三節 發達資本主義的文化再生產與商品拜物教批評 62
一、新聞書寫的改變 63
二、廣告介入的影響 64
三、拜物風潮的興起 65
第四節 靈光再現的可能性 67
第五節 靈光重現的悖論 68
第六節 回到「廢墟」再出發 71
本章小結 74
第四章 Walter Bejamin美學觀分析--從文化工業到救贖美學 77
第一節 「否定」的兩種面貌:文化工業批判與拱廊街計畫 77
第二節 Walter Bejamin美學(1):論語言 83
第三節 Walter Benjamin美學(2):論經驗 90
一、關於「經驗」與「經歷」的分析 90
二、象徵與寓言 94
(一)象徵 98
(二)寓言 99
三、超現實主義 102
第四節 Walter Benjamin美學(3):論生產與進步 106
一、左翼知識分子的無產階級革命 106
二、藝術政治化 107
三、閒逛者與廢墟 108
第五節 Walter Benjamin美學(4):歷史唯物論與說故事的人 109
第六節 Walter Benjamin美學(5):論救贖 113
本章小結 121
第五章 靈光的追尋:數位科技時代的後人文境遇 123
第一節 數位科技時代的教育現況 124
一、探尋原初的靈光本質與教育美學觀點的提出 124
二、數位科技複製時代的後人文境遇 124
三、數位科技複製技術下的現代教育問題 125
第二節 反線性的星叢思維:當代教育美學與課程美學的發展 128
一、線性課程模式與邏輯實證經驗論 128
二、傳統經驗與現代經驗之差異 130
三、國內教育美學與課程美學的發展 134
第三節 教育美學蘊義探析:數位科技與教育靈光的靜態辯證 136
一、去標準化作業模式 137
二、陶養美學人文內涵 137
三、數位科技作為輔助工具 138
四、鼓勵創意文化發展 138
五、合作分享共好共榮 138
本章小結 139
第六章 結論、反思與建議 141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41
第二節 研究反思 142
第三節 研究建議 143
參考書目 145
附錄一:Walter Benjamin (1892-1940)略傳與年表 155
zh_TW
dc.format.extent 1681294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6152501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教育美學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班雅明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救贖美學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靈光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後人文主義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educational aesthetics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Walter Benjamin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aesthetics of redemption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Aura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post-humanismen_US
dc.title (題名) Walter Benjamin救贖美學及其教育蘊意之研究──後人文境遇的靈光追尋zh_TW
dc.title (題名) A study of Walter Benjamin`s aesthetics of redemption and its implications on education: Seeking the aura of post-human condition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Adorno, T. W. & Benjamin, W. (2000). Complete correspondence.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Benjamin, Walter (1968). Illuminations. New York: Schocken Books Press.
Benjamin, Walter (1979). One way street and other writings. London: NLB.
Benjamin, Walre (1989a). On the program of the coming philosophy. in Gary Smith (ed.) Philosophy, aesthetics, history. Chiago and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ago Press.
Benjamin, Andrew(1989b). Tradition and experience. In Andrew Benjamin (ed.) The Problems of Modernity: Adorno and Benjamin. London: Routledge.
Benjamin, Walter / Scholem, Gershom and Adorno, Theodor T. (eds.)(1994). The correspondence of Walter Benjamin, 1910-1940.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Benjamin, Walter (1998). The origin of German tragic drama. London and New York: Verso.
Benjamin, Walter (2006). The writer of modern life: Essays on Charles Boudelaire. London and New York: Verso.
Benjamin, Walter (2008). The work of art in the age of its technological reproducibility and other writings on media.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and London, England: 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Benjamin, Walter/Bullock, Marcus and Jennings, Michael W.(eds.) (1996). Walter Benjamin: Selected writings volume 1: 1913-1926.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and London, England: 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Benjamin, Walter/Jennings, Michael W., Eiland, Howard and Smith, Gary (eds.) (1999). Walter Benjamin: Selected writings volume 2: 1931-1934.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and London, England: 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Benjamin, Walter (2002). The arcades project. Cambridge, MA and London, England: 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Benjamin, Walter/Eiland, Howard and Jennings, Michael W. (eds.) (2003). Walter Benjamin: Selected writings volume3: 1935-1938.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and London, England: 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Benjamin, Walter/Eiland, Howard and Jennings, Michael W. (eds.) (2003). Walter Benjamin: Selected writings volume4: 1938-1940.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and London, England: 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Bromley, S. (1999).The space of flows and timeless time: Mannel Castell’s The Information Age, Radical Philosophy, 97, 6-17.
Buck-Morss, Susan (1991). The dialectics of seeing: Walter Benjamin and arcades project. Cambridge: The MIT Press.
Bürger, Peter(1984). Theory of the Avant-Garde.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Curtin, M., & Streeter, T. (2001). Media. In R. Maxwell (Ed.), Cultural works: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culture (pp.225-250). MN;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Dewey, John (1929). Experience and nature. New York : Norton.
Ellul(1983), The technological order. In C. Mitcham, & R.Mackey(eds.) (1983). Philosophy and technology, readings in the philosophical problems of technology. The Free Press.
Gilloch, Graeme (2002). Walter Benjamin: Critical constellations. Cambridge, UK: Polity.
Hamacher, Werner (1994). Afformative, Strike: Benjamin’s ’Critique of Violence’. In Andrew Benjamin & Peter Osborne (trans.) Walter Benjamin’s Philosophy: Destruction and experience. London: Routledge.
Horkheimer, Max_and Adorno, T._W (2007). Dialectic of enlightenment. Stanford,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Osborne, Peter (1995). The Politics of Time: Modernity and Avant-Garde (Radical Thinkers), pp.114-115.London: Verso.
Peim, Nick (2007). Walter Benjamin in the age of digital reproduction: Aura in education: A rereading of “The work of art in the age of mechanical reproduction’. Journal of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41(3): 3636-380.
Rabinbach, Anson G.(trans.) (1975). Culture Industry Reconsidered. New German Critique, 6: 12-19.
Rorillason, S. (2002). The passageways of Paris: Walter Benjamin’s arcades project and contemporary cultural debate in west. In Christopher Rollason & Rajeshwar Mittapalli (eds.) Modern criticism, pp. 262-296. New Delni: Atlantic philosophers and distributions.
Scholem, Gershom (1981). Walter Benjamin: The story of a friendship. New York: New York Review Book.
Von Goethe, Johann Wolfgang (1840). Theory of colours. London: William Clowes and Sons.
Wang, S. (2003). Re-contextualizing copyright: Privacy, Hollywood, the state, and globalization. Cinema Journal, 43(1), pp. 25-43.
Witte, Bernd,James Rolleston (trans.) (1997). Walter Benjamin: An intellectual biography. Detriot: Wayne State University Press.
Wolin, Richard (1994). Walter Benjamin: An aesthetic of redemption. Los Angeles and Lond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Interbrand(2014)。數位化時代,你該明白的品牌之道。《經理人月刊》,引自http://www.managertoday.com.tw/articles/view/39967
SmartM (2015)。多重App交織的日常生活:台灣用戶的一天。引自http://www.bnext.com.tw/article/view/id/38315
上官燕(2014)。游蕩者,城市與現代性。中國,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
今道友信等著(1999)。存在主義美學─藝術的實存哲學。台北市:結構群。
方永泉著,蘇永明主編(2002)。機械複製與數位複製―從Walter Benjamin的〈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看資訊媒體時代的教育。台北市:五南。
王人英(2010)。Walter Benjamin筆下的《新天使》密碼。2015.1.10,檢索自http://www.sancf.org.tw/SANCF/db/arts/王人英-Walter Benjamin筆下的新天使密碼.pdf
王才勇(2000)。現代審美哲學:法蘭克福學派美學論述。台北市:書林出版社。
王年愷譯,Nicholas Carr著(2012)。網路讓我們變笨?:數位科技正在改變我們的大腦、思考與閱讀行為。台北市:貓頭鷹。
王秀雄等編譯(1982)。西洋美術史辭典。台北市:雄獅圖書公司。
王杰等譯,Terry Eagleton著(1997)。美學意識形態。桂林市:廣西師範大學。
王俊斌 (2015)。就火戈大山﷽﷽﷽﷽﷽﷽﷽﷽表現等障礙,見到我們面前的世界原貌。nitive value of the arts. Consiousness ments/History-of yart想像力的哲學基礎與課程美學方法建構。收錄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教育的想像:演化與創新,頁3-31。台北市:學富文化。
王涌譯,Walter Benjamin著(2012)。柏林同年。台北市:麥田出版社。
王嘉陵等編譯 (1997)。弗洛依德文集。中國,北京市:東方出版社。
王耀庭(2010)。Charles Taylor現代性倫理學之研究:現代德育危機之對策。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田明譯,Matthias Fritsch(2009)。記憶的承諾:馬克思、本雅明、德里達的歷史與政治。中國,上海市: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田美雲(2014)。「翻轉教室」(Flipped Classroom)介紹。國立臺灣大學教學發展中心電子報,77期。2015年1月1日,資料檢索自
石計生(2005)。機械捕捉的美感:從班雅明談愛森斯坦電影蒙太奇。引自http://cstone.idv.tw/?p=110
石計生(2007)。閱讀魅影:尋找後雅班明精神。台北市:群學。
朱元鴻(2000)。文化工業:因繁榮而即將作廢的類概念收錄於張苙雲主編文化產業:文化生產的結構分析,頁11-45。台北市:遠流。
朱光潛 (1979)。西方美學史。中國,北京市:人民文學出版社。
朱啟華、方永泉(2000)。單子論。收錄於教育大辭書。檢索自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311078/?index=1
朱劉華譯,Gershom Scholem著(2009)。本雅明:一個友誼的故事。中國,上海市:世紀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何政廣著(1968)。歐美現代美術。台北市:藝術家。
何道寬譯,Neil Postman著(2010)。科技奴隸。台北市:博雅書屋。
吳勇立、張亮譯,Howard Caygill著 (2009)。視讀本雅明。中國,合肥市:安徽文藝出版社。
吳勇立、張亮譯,Richard Wolin著 (2008)。瓦爾特·本雅明:救贖美學。中國,上海市:江蘇人民出版社。
宋明娟(2007)。重看Ralph Tyler的課程思想。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3(2):83-112。
宋國誠 (2007)。《閱讀左派》解放、救贖、烏托邦―恩斯特•布洛赫的「希望本體」。資料檢索自http://mypaper.pchome.com.tw/jamesya/post/1281154265
李士勛、徐小青譯,Walter Benjamin著(2003)。Walter Benjamin作品選:單行道、柏林童年。台北市:允晨文化。
李文富 (2003)。海德格的詮釋現象學及其在教育學方法論的意涵。花蓮師院學報,16:89-108。
李健鴻譯,Martin Jay著(1994)。阿多諾。台北市:桂冠圖書公司。
李雅婷(2010)。美感教育之實踐策略探究:以敘事課程為例。教育學刊,35,65-98。
李慧娟(2013)。Foucault的修身倫理學及其對品德教育之蘊義。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李醒塵(1996)。西方美學史教程。台北市:淑馨出版社。
杜若洲譯,George Santayana 著(1974)。美感。臺北:晨鐘。
杜默譯,Francis Fukuyama著(2002)。後人類未來:基因工程的人性浩劫。台北市:時報。
汪民安(2013)。文化研究關鍵詞。台北市:麥田。
邱誌勇主編(2006)。數位媒體與科技文化:多元解析數位媒體產業發展多元解析數位媒體產業發展以及新科技文化對人類的影響。台北市:遠流出版社。
周淑卿(2005)。課程的美學探究範疇之建構-當前的問題與未來的方向。課程與教學季刊,8(2): 1-14 。
周淑卿(2009)。借鏡於藝術的教學──與「藝術創作者/教師」的對話。當代教育研究,17(2):1-29。
周淑卿(2011)。學習歷程中美感經驗的性質—藝術與科學課堂的探究。課程與教育,14(1): 19-40。
周淑卿(2012)。課程美學研究在台灣:議題與問題。教育學報(香港中文大學),40(1-2): 31-44。
林志明譯,Walter Benjamin著(1998)。說故事的人。台北:臺灣攝影工作室。
林建光(2009)。身體、科技、政治:後人類主義的幾個問題。人文與社會科學簡訊,10(3):14-21。
林建光、李育霖主編(2013)。賽伯格與後人類主義。台中:中興大學出版社。
林逢褀(1998a)。美感創造與教育藝術。教育研究集刊,40,51-72。
林逢褀(1998b)。美感經驗與教育。教育研究集刊,41,155-170。
林逢褀(2013)。知覺優先論:教學歷程中的「覺得」和「懂得」。課程與教學季刊,16(3): 201-218。
林逢褀(2015)。教育哲學:一個美學提案。台北市:五南出版社。
洪鐮德(1997)。馬克思。台北市:東大圖書。
科技部(2014)。翻轉吧,教室!顛覆傳統課堂的教與學,未來的教室誕生!2015年1月1日,資料檢索自http://www.most.gov.tw/ct.aspx?xItem=20464&ctNode=1637&mp=1
孫冰編,Walter Benjamin著(1999)。本雅明:作品與畫象。中國,上海市:文匯出版社。
馬國明(1998)。Walter Benjamin。台北:東大。
高丙中譯,著(2000). 文化工業再思考.(原發表於《文化研究》第1輯)。資料檢索自http://www.leftlibrary.com/adorno8.htm
國榮譯,Momme Brodersen著(2013)。在不確定中游走:本雅明傳。中國,北京市:金城出版社。
崔光宙(2000)。美學。收錄於教育大辭書,2015.01.07,檢索自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307762/?index=19
崔光宙(n.d.)。教育美學的意涵。2015.01.07,檢索自ed.arte.gov.tw/uploadfile/periodical/1579_1-2崔光宙.pdf
崔光宙、林逢褀主編(2000)。教育美學。台北市:五南出版社。
張旭東、王斑譯,Walter Benjamin著(1998),啟迪―本雅明文選。香港:牛津大學。
張旭東、魏文生譯,Walter Benjamin著(2010)。發達資本主義時代的抒情詩人:論波特萊爾。台北:臉譜。
張淑君、劉藍玉、吳霈恩等譯,Thomas E. Wartenberg著(2004)。論藝術的本質:名家精選集。新北市:五觀藝術管理有限公司。
教育部(2008a)。 教育部中小學資訊教育白皮書(2008-2011)。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8b)。《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重大議題:資訊教育課程綱要》。台北市:教育部。
梁福鎮(2000)。審美教育功能的分析。教育研究月刊,75,17-28。
梁福鎮(2001)。審美教育學:審美教育起源、演變與內涵的探究。台北市:五南出版社。
許夢芸譯,Scott Lash著(2007)。資訊的批判。台北市:國立編譯館。
許綺玲譯,Walter Benjamin著(1998)。迎向靈光消逝的年代。台北市:臺灣攝影工作室。
郭軍、曹雷雨主編(2011)。論瓦爾特•本雅明:現代性、寓言和語言的種子(第二版)。中國,長春市:吉林人民出版社。
郭耀煌(2003)。數位生活科技。科學發展, 361期,頁4-5。
陳永國譯,Esther Leslie著(2013)。本雅明。中國,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
陳永國譯,Walter Benjamin著(2001)。德國悲劇的起源。中國,北京市:文化藝術出版社。
陳伯璋、盧美貴(2014)。另類學校課程美學實踐的反思:以道禾實驗學校為例。教育研究月刊,241:34-52。
陳志賢(2007)。數位複製時代的靈光重塑。中華傳播學刊,12,頁3-47。
陳學明(1998)。班傑明。台北市:生智出版社。
陶濤(2010)。從「象徵」到「寓言」―本雅明的藝術現代性理論。引自http://www.literature.org.cn/Article.aspx?ID=52682
傅雷譯,Hippolyte-Adolphe Taine著(2004)。藝術哲學。台中市:好讀。
彭明輝(2014)。釐清「把教室還給學生」的三大疑慮。2015年1月1日,資料檢索自http://mhperng.blogspot.tw/2014/06/blog-post_7.html#more
渠敬東、曹衛東譯 (2006)。啟蒙辯證法:哲學片斷。中國,上海市:上海人民出版社
馮朝霖(2003)。教育哲學專論:主體、情性與創化。台北市:高等教育出版社。
馮朝霖(2006)。謙卑、敢行與參化-教育美學在全人另類學校的開顯。載於李崇建移動的學校(推薦文)。臺北:寶瓶文化。
馮朝霖(2008a)。空間領導、氣氛營造與美學領域。教育研究月刊,174,49-60。
馮朝霖(2008b)。「藝術.技術.冷陌的神」評述。收錄於楊忠斌主編教育美學:美學與教育問題評述,289-300。台北市:師大書苑。
馮朝霖(2013)。和光同塵與天地遊: 論當代美感素養。教育研究月刊,236:29-43
馮朝霖、范信賢、白亦方 (2013)。國民中小學課程綱要系統圖像之研究。收錄於范信賢主編國民中小學課程綱要之研擬原則與方向,頁21-48。台新北市:國家教育研究院。
黃聖哲(2013)。美學經驗的社會構成。台北市:唐山。
楊小濱(1995)。否定的美學:法蘭克福學派的文藝理論和文化批評。台北市:麥田。
楊宏琪(2012)。台灣課程美學研究之現況與未來趨勢。教育學報(香港中文大學),40(1-2):45-66。
楊忠斌主編(2008)。教育美學:美學與教育問題述評。台北市:師大書苑。
楊洲松著(2013)。Epimetheus的過失與Prometheus的救贖:科技的哲學思考與教育。台北市:學富。
楊深坑(1996)。柏拉圖美育思想研究。台北:水牛出版社。
楊凱麟譯,Paul Virilio著(2001)。消失的美學。台北市:揚智文化。
楊智穎(2014)。重新理解美國課程史中的社會效率。教育研究月刊,238,. 35-48。
賈倞譯,三島憲一著(2001)。本雅明、破壞、收集、記憶。中國,石家莊市:河北教育出版社。
賈馥茗(2009)。教育美學。台北市:五南出版。
鄒恩潤譯,John Dewey著(1988)。民本主義與教育。臺北:臺灣商務。
鄔波濤(2013)。顏色理論之爭的背后    ——從“原型”視角看歌德的自然哲學。檢索自http://www.rocidea.com/roc-17747.aspx
廖仁義譯,Tom Bottomore著(1991)。法蘭克福學派。台北市:桂冠圖書公司。
劉小楓(1990)。浪漫‧哲學‧詩。台北市:風雲時代出版公司。
劉北城 (2012)。本雅明思想肖像。中國,北京市:中國人民出版社。
劉北城譯,Walter Benjamin著(2013)。巴黎,19世紀的首都。中國,北京市:商務出版社。
劉昌元(1994)。西方美學導論。台北市:聯經出版社。
劉建基譯,Raymond Williams著(2003)。關鍵詞:文化與社會的詞彙。台北市:巨流。
歐用生 (2006)。課程美學-教師是藝術家。載於歐用生課程理論與實踐,頁58-80。台北市:學富文化。
歐用生 (2012)。教師的課程理論化:從詩性智慧到A/r/t。教育學報(香港),40(1-2): 15-30。
滕守堯、張金言編(1996)。當代西方著名哲學家評傳:卷八-藝術哲學。中國濟南市:山東人民出版社。
蔣興儀(2010)。被驅逐的他人與非存在的它者:心理分析的安蒂岡妮及其對教育之啟發。收錄劉育忠主編當代教育論述的踰越,193-133。台北市:巨流圖書。
蔡清田(2005)。泰勒的課程思想。載於黃政傑主編課程思想,頁25-53。台北:冠學。
魯路譯,Sven Kramer著(2008)。本雅明。中國,北京市:中國人民出版社。
翰林文教(2009)。國語四上第七課「生活的好幫手-電腦」。台南市:翰林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羅宜柔(2012)。後人類:越界的新人類觀。修平人文社會學報,19:21-38。
廸特爾·拉夫(1987)。德意志史:從古老帝國到第二共和國。(出版地不詳)
蘇永明(2006)。主體爭議與教育:以現代與後現代為範圍。台北:心理出版社。
蘇永明(2015)。當代教育思潮。台北市:學富文化。
蘇永明主編(2002)。科技對教育的衝擊。台北市:五南出版社。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