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年級.性別角色.人情取向與同理心的關係
作者 詹志禹
貢獻者 吳靜吉
教育研究所
日期 1986
上傳時間 7-Mar-2016 15:22:02 (UTC+8)
摘要 論文提要內容:
  以往的研究顯示,偏認知意義的同理心在青春期之前有顯著的發展趨勢;偏情感意義的同理心,則較缺乏一致的結果,但有明顯的性別差異現象,研究者多認為此與性別角色有很深的關係,也與同理心的意義有很深的關係,因此,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探討下列問題:
  (一)同理心在青少年後期到成年前期是否仍有變化?男女發展的型態是否一樣?
  (二)性別角色與同理心有何關係?這些關係是否因性別不同而有不同?
  (三)性別與性別特質對同理心的預測力何者較高?
  (四)人情取向與同理心有什麼關係?這些關係是否因年級、性別不同而有不同?
  本研究以台北市高中生327人(男164,女163)及高雄師範學院學生244人(男94,女150)為對象,共計571人。研究工具包括:(一)人際反應指標;(二)情緒同理心問卷;(三)性別角色量表;(四)人情問卷;(五)讚許性量表。由於依變項同理心指標有五個,統計程序包括:多變項變異數分析、變異數分析、Scheffe’法事後考驗、多元逐步迴歸、T考驗及典型相關分析等。
  研究結果如下:
  (一)男女的同理心發展型態不一樣;大學男生在同理心各項指標上理心分數有輕微降低的趨勢,女生有顯著昇高的趨勢;在愈偏情緒意義的同理心指標上,男女此種發展型態的差異愈顯著。
的得分都稍微低於高中男生,但多不顯著,其中只在幻想力指標上達到 .05顯著水準。大學女生的得分則都有高於高中女生的趨勢,其中在觀點取替、同情關懷兩項指標上未達顯著水準,在幻想力、身心憂急、情緒取代三項指標上則皆達 .01顯著水準。
  (二)女性的同理心得分高於男性。此種差異對高中生而言較小,對大學生而言則較大。此種差異在偏認知意義的同理心指標上(觀點取替)則皆不顯著,在偏情感意義的指標上(同情關懷、幻想力、身心憂急、情緒取代)來講,則皆顯著。
  (三)若以正性特質做為劃分性別角色的依據時,兩性化組與女性化組在各項同理心指標上的得分多高於男性化組與未分化組,顯示女性特質與同理心有較重要的關係。
  (四)若以負性特質做為劃分性別角色的依據時,則只能在幻想力、身心憂急、情緒取代三個指標上支持前項結果。
  (五)在性別、男女正負特質當中,以女性正、負特質對同理心的預測力最大,性別次之,男性正負特質的預測力最微小。
  (六)在人情取向中的忠恕取向、人情束縛兩分量表得高分者,在同理心各指標上的得分也顯著較高(其中人情束縛與觀點取替的此項關係只發生在高中生)。在關係取向分量表中得分的高低與在同理心各項指標上得分的高低大致上無關(其中唯一的例外是:關係取向較高者,身心憂急反應也較高)。
  以上結果,以同理心的多向度觀點及社會規範的觀點加以討論,並提出對教育與未來研究的建議。
目錄
論文提要
目錄
圖表目錄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假設………7
第三節 重要名詞定義………9
第二章 文獻探討………11
第一節 同理心的意義與實證研究………11
第二節 同理心的發展………16
第三節 性別、性別角色與同理心的關係………24
第四節 人情取向與同理心的關係………31
第三章 研究方法………37
第一節 研究對象………37
第二節 研究工具………39
第三節 實施程序………45
第四節 統計處理………46
第四章 研究結果………49
第一節 年級、性別對同理心的影響………49
第二節 年級、性別角色與同理心的關係………58
第三節 年級、性別、人情取向與同理心的關係………74
第四節 年級、性別、性別特質、人情取向對同理心的典型相關分析………90
第五章 討論與建議………95
第一節 討論………95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102
參考書目………111
附錄一 「人際反應指標」與「情緒同理心問卷」之修訂………125
附錄二 本研究所使用各變項之相關矩陣………151
附錄三 不同年級、性別者在性別特質及人情取向各分量表上得分之平均數、標準差………153
附錄四 人際反應指標………155
附錄五 情緒同理心問卷………157
附錄六 人情問卷………158

圖表目錄
圖目錄
圖4~1:年級、性別對幻想力得分的交互作用………53
圖4~2:年級、性別對身心憂急反應的交互作用………55
圖4~3:年級、性別對情緒取代反應的交互作用………56
圖4~4:年級、人情束縛態度對於觀點取替能力的交互作用………84
表目錄
表2~1:以不同方法對不同樣本所做的同理心發展研究………17
表3~1:本研究樣本人數分佈情形………37
表4~1:不同年級、性別的各組受試者在五個同理心指標上得分之多變項變異數分析顯著性考驗………49
表4~2:不同年級、性別的各組受試者在五個同理心指標上得分的平均數與標準差………50
表4~3:不同年級、性別的各組受試者在觀點取替指標上得分的變異數分析摘要表………50
表4~4:不同年級、性別的各組受試者在同情關懷指標上得分的變異數分析摘要表………51
表4~5:不同年級、性別的各組受試者在幻想力指標上得分的變異數分析摘要表………52
表4~6:不同年級、性別的各組受試者在幻想力指標上的單純主要效果變異數分析摘要表………52
表4~7:不同年級、性別的各組受試者在身心憂急指標上得分的變異數分析摘要表………54
表4~8:不同年級、性別的各組受試者在身心憂急指標上的單純主要效果變異數分析摘要表………54
表4~9:不同年級、性別的各組受試者在情緒取代指標上得分的變異數分析摘要表………55
表4~10:不同年級、性別的各組受試者在情緒取代指標上的單純主要效果變異數分析摘要表………56
表4~11:不同性別、正性性別角色的各組受試者在五個同理心指標上得分之多變項變異數分析顯著性考驗………59
表4~12:不同正性性別角色的各組受試者在五個同理心指標上得分之平均數與標準差………59
表4~13:不同正性性別角色的各組受試者在觀點取替指標上得分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60
表4~14:表4-13資料的事後多重比較………60
表4~15:不同正性性別角色的各組受試者在同情關懷指標上得分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61
表4~16:表4-15資料的事後多重比較………61
表4~17:不同正性性別角色的各組受試者在幻想力指標上得分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62
表4~18:表4-17資料的事後多重比較………62
表4~19:不同正性性別角色的各組受試者在身心憂急指標上得分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63
表4~20:表4-19資料的事後多重比較………63
表4~21:不同正性性別角色的各組受試者在情緒取代指標上得分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64
表4~22:表4-21資料的事後多重比較………64
表4~23:不同負性性別角色的各組受試者在五個同理心指標上得分之多變項變異數分析顯著性考驗………65
表4~24:不同負性性別角色的各組受試者在五個同理心指標上得分之平均數與標準差………66
表4~25:不同負性性別角色的各組受試者在觀點取替指標上得分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66
表4~26:表4-25資料的事後多重比較………67
表4~27:不同負性性別角色的各組受試者在同情關懷指標上得分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67
表4~28:不同負性性別角色的各組受試者在幻想力指標上得分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67
表4~29:表4-28資料的事後多重比較………68
表4~30:不同負性性別角色的各組受試者在身心憂急指標上得分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68
表4~31:表4-30資料的事後多重比較………69
表4~32:不同負性性別角色的各組受試者在情緒取代指標上得分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69
表4~33:表4-32資料的事後多重比較………70
表4~34:以性別、性別特質預測觀點取替之多元逐步廻歸分析………72
表4~35:以性別、性別特質預測同情關懷之多元逐步廻歸分析………72
表4~36:以性別、性別特質預測幻想力之多元逐步廻歸分析………72
表4~37:以性別、性別特質預測身心憂急之多元逐步廻歸分析………73
表4~38:以性別、性別特質預測情緒取代之多元逐步廻歸分析………73
表4~39:人情問卷因素結構矩陣(全部35題)………75
表4~40:人情問卷因素結構矩陣(本研究所使用的25題)………76
表4~41:忠恕取向因素的題目內容及負荷量………77
表4~42:人情束縛因素的題目內容及負荷量………78
表4~43:關係取向因素的題目內容及負荷量………78
表4~44:人情問卷各因素的內部一致性考驗………79
表4~45:不同年級、性別、忠恕取向的各組受試者在五個同理心指標上得分之多變項變異數分析顯著性考驗………80
表4~46:不同忠恕取向受試者在五個同理心指標上得分的T考驗………81
表4~47:不同年級、性別、人情束縛的各組受試者在五個同理心指標上得分之多變項變異數分析顯著性考驗………82
表4~48:不同年級、人情束縛的各組受試者在五個同理心指標上得分的平均數與標準差………83
表4~49:不同年級、人情束縛的各組受試者在觀點取替指標上得分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83
表4~50:不同年級、人情束縛的各組受試者在觀點取替指標上的單純主要效果變異數分析摘要表………84
表4~51:不同年級、人情束縛的各組受試者在同情關懷指標上得分的變異數分析摘要表………85
表4~52:不同年級、人情束縛的各組受試者在幻想力指標上得分的變異數分析摘要表………85
表4~53:不同年級、人情束縛的各組受試者在身心憂急指標上得分的變異數分析摘要表………86
表4~54:不同年級、人情束縛的各組受試者在情緒取代指標上得分的變異數分析摘要表………86
表4~55:不同年級、性別、關係取向的各組受試者在五個同理心指標上得分之多變項變異數分析顯著性考驗………87
表4~56:不同關係取向受試者在五個同理心指標得分的T考驗………88
表4~57:年級、性別、性別特質、人情取向與五個同理心指標之間的典型因素顯著性考驗………90
表4~58:年級、性別、性別特質、人情取向與五個同理心指標之間的典型因素負荷量及重疊指數………91
關聯 碩士
畢業學年度:74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 吳靜吉
dc.contributor 教育研究所
dc.creator (作者) 詹志禹zh_TW
dc.date (日期) 1986
dc.date.accessioned 7-Mar-2016 15:22:02 (UTC+8)-
dc.date.available 7-Mar-2016 15:22:02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7-Mar-2016 15:22:02 (UTC+8)-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81853-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論文提要內容:
  以往的研究顯示,偏認知意義的同理心在青春期之前有顯著的發展趨勢;偏情感意義的同理心,則較缺乏一致的結果,但有明顯的性別差異現象,研究者多認為此與性別角色有很深的關係,也與同理心的意義有很深的關係,因此,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探討下列問題:
  (一)同理心在青少年後期到成年前期是否仍有變化?男女發展的型態是否一樣?
  (二)性別角色與同理心有何關係?這些關係是否因性別不同而有不同?
  (三)性別與性別特質對同理心的預測力何者較高?
  (四)人情取向與同理心有什麼關係?這些關係是否因年級、性別不同而有不同?
  本研究以台北市高中生327人(男164,女163)及高雄師範學院學生244人(男94,女150)為對象,共計571人。研究工具包括:(一)人際反應指標;(二)情緒同理心問卷;(三)性別角色量表;(四)人情問卷;(五)讚許性量表。由於依變項同理心指標有五個,統計程序包括:多變項變異數分析、變異數分析、Scheffe’法事後考驗、多元逐步迴歸、T考驗及典型相關分析等。
  研究結果如下:
  (一)男女的同理心發展型態不一樣;大學男生在同理心各項指標上理心分數有輕微降低的趨勢,女生有顯著昇高的趨勢;在愈偏情緒意義的同理心指標上,男女此種發展型態的差異愈顯著。
的得分都稍微低於高中男生,但多不顯著,其中只在幻想力指標上達到 .05顯著水準。大學女生的得分則都有高於高中女生的趨勢,其中在觀點取替、同情關懷兩項指標上未達顯著水準,在幻想力、身心憂急、情緒取代三項指標上則皆達 .01顯著水準。
  (二)女性的同理心得分高於男性。此種差異對高中生而言較小,對大學生而言則較大。此種差異在偏認知意義的同理心指標上(觀點取替)則皆不顯著,在偏情感意義的指標上(同情關懷、幻想力、身心憂急、情緒取代)來講,則皆顯著。
  (三)若以正性特質做為劃分性別角色的依據時,兩性化組與女性化組在各項同理心指標上的得分多高於男性化組與未分化組,顯示女性特質與同理心有較重要的關係。
  (四)若以負性特質做為劃分性別角色的依據時,則只能在幻想力、身心憂急、情緒取代三個指標上支持前項結果。
  (五)在性別、男女正負特質當中,以女性正、負特質對同理心的預測力最大,性別次之,男性正負特質的預測力最微小。
  (六)在人情取向中的忠恕取向、人情束縛兩分量表得高分者,在同理心各指標上的得分也顯著較高(其中人情束縛與觀點取替的此項關係只發生在高中生)。在關係取向分量表中得分的高低與在同理心各項指標上得分的高低大致上無關(其中唯一的例外是:關係取向較高者,身心憂急反應也較高)。
  以上結果,以同理心的多向度觀點及社會規範的觀點加以討論,並提出對教育與未來研究的建議。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目錄
論文提要
目錄
圖表目錄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假設………7
第三節 重要名詞定義………9
第二章 文獻探討………11
第一節 同理心的意義與實證研究………11
第二節 同理心的發展………16
第三節 性別、性別角色與同理心的關係………24
第四節 人情取向與同理心的關係………31
第三章 研究方法………37
第一節 研究對象………37
第二節 研究工具………39
第三節 實施程序………45
第四節 統計處理………46
第四章 研究結果………49
第一節 年級、性別對同理心的影響………49
第二節 年級、性別角色與同理心的關係………58
第三節 年級、性別、人情取向與同理心的關係………74
第四節 年級、性別、性別特質、人情取向對同理心的典型相關分析………90
第五章 討論與建議………95
第一節 討論………95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102
參考書目………111
附錄一 「人際反應指標」與「情緒同理心問卷」之修訂………125
附錄二 本研究所使用各變項之相關矩陣………151
附錄三 不同年級、性別者在性別特質及人情取向各分量表上得分之平均數、標準差………153
附錄四 人際反應指標………155
附錄五 情緒同理心問卷………157
附錄六 人情問卷………158

圖表目錄
圖目錄
圖4~1:年級、性別對幻想力得分的交互作用………53
圖4~2:年級、性別對身心憂急反應的交互作用………55
圖4~3:年級、性別對情緒取代反應的交互作用………56
圖4~4:年級、人情束縛態度對於觀點取替能力的交互作用………84
表目錄
表2~1:以不同方法對不同樣本所做的同理心發展研究………17
表3~1:本研究樣本人數分佈情形………37
表4~1:不同年級、性別的各組受試者在五個同理心指標上得分之多變項變異數分析顯著性考驗………49
表4~2:不同年級、性別的各組受試者在五個同理心指標上得分的平均數與標準差………50
表4~3:不同年級、性別的各組受試者在觀點取替指標上得分的變異數分析摘要表………50
表4~4:不同年級、性別的各組受試者在同情關懷指標上得分的變異數分析摘要表………51
表4~5:不同年級、性別的各組受試者在幻想力指標上得分的變異數分析摘要表………52
表4~6:不同年級、性別的各組受試者在幻想力指標上的單純主要效果變異數分析摘要表………52
表4~7:不同年級、性別的各組受試者在身心憂急指標上得分的變異數分析摘要表………54
表4~8:不同年級、性別的各組受試者在身心憂急指標上的單純主要效果變異數分析摘要表………54
表4~9:不同年級、性別的各組受試者在情緒取代指標上得分的變異數分析摘要表………55
表4~10:不同年級、性別的各組受試者在情緒取代指標上的單純主要效果變異數分析摘要表………56
表4~11:不同性別、正性性別角色的各組受試者在五個同理心指標上得分之多變項變異數分析顯著性考驗………59
表4~12:不同正性性別角色的各組受試者在五個同理心指標上得分之平均數與標準差………59
表4~13:不同正性性別角色的各組受試者在觀點取替指標上得分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60
表4~14:表4-13資料的事後多重比較………60
表4~15:不同正性性別角色的各組受試者在同情關懷指標上得分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61
表4~16:表4-15資料的事後多重比較………61
表4~17:不同正性性別角色的各組受試者在幻想力指標上得分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62
表4~18:表4-17資料的事後多重比較………62
表4~19:不同正性性別角色的各組受試者在身心憂急指標上得分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63
表4~20:表4-19資料的事後多重比較………63
表4~21:不同正性性別角色的各組受試者在情緒取代指標上得分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64
表4~22:表4-21資料的事後多重比較………64
表4~23:不同負性性別角色的各組受試者在五個同理心指標上得分之多變項變異數分析顯著性考驗………65
表4~24:不同負性性別角色的各組受試者在五個同理心指標上得分之平均數與標準差………66
表4~25:不同負性性別角色的各組受試者在觀點取替指標上得分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66
表4~26:表4-25資料的事後多重比較………67
表4~27:不同負性性別角色的各組受試者在同情關懷指標上得分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67
表4~28:不同負性性別角色的各組受試者在幻想力指標上得分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67
表4~29:表4-28資料的事後多重比較………68
表4~30:不同負性性別角色的各組受試者在身心憂急指標上得分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68
表4~31:表4-30資料的事後多重比較………69
表4~32:不同負性性別角色的各組受試者在情緒取代指標上得分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69
表4~33:表4-32資料的事後多重比較………70
表4~34:以性別、性別特質預測觀點取替之多元逐步廻歸分析………72
表4~35:以性別、性別特質預測同情關懷之多元逐步廻歸分析………72
表4~36:以性別、性別特質預測幻想力之多元逐步廻歸分析………72
表4~37:以性別、性別特質預測身心憂急之多元逐步廻歸分析………73
表4~38:以性別、性別特質預測情緒取代之多元逐步廻歸分析………73
表4~39:人情問卷因素結構矩陣(全部35題)………75
表4~40:人情問卷因素結構矩陣(本研究所使用的25題)………76
表4~41:忠恕取向因素的題目內容及負荷量………77
表4~42:人情束縛因素的題目內容及負荷量………78
表4~43:關係取向因素的題目內容及負荷量………78
表4~44:人情問卷各因素的內部一致性考驗………79
表4~45:不同年級、性別、忠恕取向的各組受試者在五個同理心指標上得分之多變項變異數分析顯著性考驗………80
表4~46:不同忠恕取向受試者在五個同理心指標上得分的T考驗………81
表4~47:不同年級、性別、人情束縛的各組受試者在五個同理心指標上得分之多變項變異數分析顯著性考驗………82
表4~48:不同年級、人情束縛的各組受試者在五個同理心指標上得分的平均數與標準差………83
表4~49:不同年級、人情束縛的各組受試者在觀點取替指標上得分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83
表4~50:不同年級、人情束縛的各組受試者在觀點取替指標上的單純主要效果變異數分析摘要表………84
表4~51:不同年級、人情束縛的各組受試者在同情關懷指標上得分的變異數分析摘要表………85
表4~52:不同年級、人情束縛的各組受試者在幻想力指標上得分的變異數分析摘要表………85
表4~53:不同年級、人情束縛的各組受試者在身心憂急指標上得分的變異數分析摘要表………86
表4~54:不同年級、人情束縛的各組受試者在情緒取代指標上得分的變異數分析摘要表………86
表4~55:不同年級、性別、關係取向的各組受試者在五個同理心指標上得分之多變項變異數分析顯著性考驗………87
表4~56:不同關係取向受試者在五個同理心指標得分的T考驗………88
表4~57:年級、性別、性別特質、人情取向與五個同理心指標之間的典型因素顯著性考驗………90
表4~58:年級、性別、性別特質、人情取向與五個同理心指標之間的典型因素負荷量及重疊指數………91
dc.format.extent 603 bytes-
dc.format.mimetype text/html-
dc.relation (關聯) 碩士
dc.relation (關聯) 畢業學年度:74
dc.title (題名) 年級.性別角色.人情取向與同理心的關係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