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審計人員對重要性之界定與揭露之研究 : 我國會計師專業之實證研究
作者 王雪玲
貢獻者 蔡信夫
會計研究所
日期 1986
上傳時間 8-Mar-2016 10:50:07 (UTC+8)
摘要 論文提要
  本論文共壹册,合計約柒萬字,分為五章十七節,內容摘要如后:
第一章:緒論。說明本研究之動機為何,期望達成何項研究目的,簡述研究方法與研究限制,並說明論文之架構。
第二章:文獻探討。說明重要性之意義及內涵,闡述重要性與專業判斷之關聯,並簡述有關重要性與專業判斷之實證研究。
第三章:應用模型之研析。首先介紹透視模型理論,其次說明本研究之實驗設計以及統計分析方法,最後對本研究之抽樣與施測過程加以陳述。
第四章:實證研究。針對回函之分析結果,分析判斷過程、判斷之一致性與判斷之自我洞察三部份分別加以討論。
第五章:結論與建議。就本研究之各項發現作一彙總說明,並提出建議,以供會計師專業界以及後續研究之參考。
目錄
感言………壹
論文提要………貳
目錄………叁
圖表目次………伍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3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限制………4
第四節 論文架構………5
第二章 文獻探討………8
第一節 重要性之意義及其內涵………8
第二節 重要性與專業判斷………15
第三節 重要性之相關文獻………22
第四節 判斷之相關文獻………32
第三章 應用模型之研析………41
第一節 透視模型………41
第二節 實驗設計………52
第三節 分析方法………58
第四節 抽樣與施測過程………60
第四章 實證研究………64
第一節 判斷過程之描述………64
第二節 判斷之一致性………88
第三節 判斷之自我洞察………99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114
第一節 結論………114
第二節 建議………117
參考書目………120
附錄………130


圖表目次
圖目次
圖1-1 本論文架構流程圖………7
圖2-1 會計品質層次圖………13
圖3-1 圖解透視模型………43
圖3-2 Ye,Ŷe,Ys,Ŷs相關指數圖………46
表目次
表3-1 本研究所選定之因素及其水準………57
表3-2 本問卷各因素、水準組合之排列………61
表3-3 本研究之回函統計表………62
表3-4 受試者基本資料統計表………63
表4-1 變異數分析結果彙總表──重要性判斷………67
表4-2 變異數分析結果彙總表──揭露判斷………71
表4-3 各訊息使用情形釋例──重要性判斷………78
表4-4 各訊息使用情形釋例──揭露判斷………79
表4-5 個別受試者在其重要性與揭露判斷中使用各財務訊息之比較釋例………80
表4-6 各財務訊息主要效果與二因子交互作用在重要性判斷與揭露判斷中之相對重要程度………83
表4-7 依個人變項分組之平均統計值──重要性判斷(a)………85
表4-8 依個人變項分組之平均統計值──揭露判斷(a)………86
表4-9 受試者可解釋總變異之統計表………87
表4-10 受試者之內部一致性之相關係數………89
表4-11 受試者間之共識性──重要性判斷………91
表4-12 受試者間之共識性──揭露判斷………93
表4-13 受試者穩定性指數(a)──重要性判斷………96
表4-14 受試者穩定性指數(a)──揭露判斷………97
表4-15 依個人變項分組之穩定性指數平均值………98
表4-16 受試者對各項財務訊息之主觀權數彙總表………101
表4-17 調整後統計權數──重要性判斷………103
表4-18 調整後統計權數──揭露判斷………105
表4-19 受試者主觀權數與統計權數之比較………107
表4-20 受試者自我洞察指數………109
表4-21 依個人變項分組之自我洞察指數平均值………113
關聯 碩士
畢業學年度:74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 蔡信夫
dc.contributor 會計研究所
dc.creator (作者) 王雪玲zh_TW
dc.date (日期) 1986
dc.date.accessioned 8-Mar-2016 10:50:07 (UTC+8)-
dc.date.available 8-Mar-2016 10:50:07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8-Mar-2016 10:50:07 (UTC+8)-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81995-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論文提要
  本論文共壹册,合計約柒萬字,分為五章十七節,內容摘要如后:
第一章:緒論。說明本研究之動機為何,期望達成何項研究目的,簡述研究方法與研究限制,並說明論文之架構。
第二章:文獻探討。說明重要性之意義及內涵,闡述重要性與專業判斷之關聯,並簡述有關重要性與專業判斷之實證研究。
第三章:應用模型之研析。首先介紹透視模型理論,其次說明本研究之實驗設計以及統計分析方法,最後對本研究之抽樣與施測過程加以陳述。
第四章:實證研究。針對回函之分析結果,分析判斷過程、判斷之一致性與判斷之自我洞察三部份分別加以討論。
第五章:結論與建議。就本研究之各項發現作一彙總說明,並提出建議,以供會計師專業界以及後續研究之參考。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目錄
感言………壹
論文提要………貳
目錄………叁
圖表目次………伍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3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限制………4
第四節 論文架構………5
第二章 文獻探討………8
第一節 重要性之意義及其內涵………8
第二節 重要性與專業判斷………15
第三節 重要性之相關文獻………22
第四節 判斷之相關文獻………32
第三章 應用模型之研析………41
第一節 透視模型………41
第二節 實驗設計………52
第三節 分析方法………58
第四節 抽樣與施測過程………60
第四章 實證研究………64
第一節 判斷過程之描述………64
第二節 判斷之一致性………88
第三節 判斷之自我洞察………99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114
第一節 結論………114
第二節 建議………117
參考書目………120
附錄………130


圖表目次
圖目次
圖1-1 本論文架構流程圖………7
圖2-1 會計品質層次圖………13
圖3-1 圖解透視模型………43
圖3-2 Ye,Ŷe,Ys,Ŷs相關指數圖………46
表目次
表3-1 本研究所選定之因素及其水準………57
表3-2 本問卷各因素、水準組合之排列………61
表3-3 本研究之回函統計表………62
表3-4 受試者基本資料統計表………63
表4-1 變異數分析結果彙總表──重要性判斷………67
表4-2 變異數分析結果彙總表──揭露判斷………71
表4-3 各訊息使用情形釋例──重要性判斷………78
表4-4 各訊息使用情形釋例──揭露判斷………79
表4-5 個別受試者在其重要性與揭露判斷中使用各財務訊息之比較釋例………80
表4-6 各財務訊息主要效果與二因子交互作用在重要性判斷與揭露判斷中之相對重要程度………83
表4-7 依個人變項分組之平均統計值──重要性判斷(a)………85
表4-8 依個人變項分組之平均統計值──揭露判斷(a)………86
表4-9 受試者可解釋總變異之統計表………87
表4-10 受試者之內部一致性之相關係數………89
表4-11 受試者間之共識性──重要性判斷………91
表4-12 受試者間之共識性──揭露判斷………93
表4-13 受試者穩定性指數(a)──重要性判斷………96
表4-14 受試者穩定性指數(a)──揭露判斷………97
表4-15 依個人變項分組之穩定性指數平均值………98
表4-16 受試者對各項財務訊息之主觀權數彙總表………101
表4-17 調整後統計權數──重要性判斷………103
表4-18 調整後統計權數──揭露判斷………105
表4-19 受試者主觀權數與統計權數之比較………107
表4-20 受試者自我洞察指數………109
表4-21 依個人變項分組之自我洞察指數平均值………113
dc.format.extent 291 bytes-
dc.format.mimetype text/html-
dc.relation (關聯) 碩士
dc.relation (關聯) 畢業學年度:74
dc.title (題名) 審計人員對重要性之界定與揭露之研究 : 我國會計師專業之實證研究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