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contributor | 潘家慶 | |
dc.contributor | 新聞研究所 | |
dc.creator (作者) | 胡幼偉 | zh_TW |
dc.date (日期) | 1987 | |
dc.date.accessioned | 8-Mar-2016 11:45:52 (UTC+8) | - |
dc.date.available | 8-Mar-2016 11:45:52 (UTC+8) | - |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 8-Mar-2016 11:45:52 (UTC+8) | - |
dc.identifier.uri (URI) |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82096 | - |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 【論文提要內容】 自從民國六十七及六十八年香港中文大學和國立政治大學合辦兩次「從中國文化來探討傳播理論」的學術研討會之後,「傳播研究中國化」便成為我國傳播學界普遍重視的一項努力方向。 在傳播研究中國化的發展過程中,借助西方傳播理論的概念或架構,全盤整理中國古代傳播思想,是主要研究取向之一。本論文即以文獻分析之方法,運用西方人際傳播理念,探索蘊藏於論語中的人際傳播概念。 論文共計五萬餘字,分為七章。第一章緒論,說明研究動機、研究範疇、研究方法,以及人際傳播的定義與範疇。 第二章人際傳播中的自我概念,敘述自我概念的定義及基本假設、自我概念的特性、改變自我概念的方法,及自我概念對人際傳播的影響。 第三章人際傳播中的人際認知,闡釋人際認知的定義及過程、人際認知的資訊來源,與認知他人的方法。 第四章人際傳播中的人際關係,首先從關係的觀點討論人際傳播,其次指出人際關係的三個交易面向,最後論及解決關係界定問題的重要性。 第五章人際傳播技術,包括創造正面的傳播氣氛、自我揭露,和有效的回饋。 第六章訊息製作的原則,說明語文及非語文訊息的製作原則。 第七章結論,提出六項研究結論,並提供五項建議,以供日後進行相關研究時之參考。 | |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 目錄論文提要………壹第一章 緒論………1第一節 研究動機………1第二節 研究範疇………3第三節 研究方法………5第四節 人際傳播的定義與範疇………6本章注解………9第二章 人際傳播中的自我概念………11第一節 自我概念的定義及基本假設………11第二節 自我概念的特性………23第三節 改變自我概念的方法………30第四節 自我概念對人際傳播的影響………32本章注解………35第三章 人際傳播中的人際認知………37第一節 人際認知的定義及過程………37第二節 人際認知的資訊來源………40第三節 如何認知他人………45本章注解………50第四章 人際傳播中的人際關係………53第一節 從關係的觀點討論人際傳播………53第二節 人際關係的三個交易面向………59第三節 解決關係界定問題………65本章注解………68第五章 人際傳播技術………71第一節 創造正面的傳播氣氛………71第二節 自我揭露………78第三節 有效的囘饋………80本章注解………85第六章 訊息製作的原則………87第一節 語文訊息的製作原則………87第二節 非語文訊息的製作原則………91本章注解………95第七章 結論………97參考書目………101中文部份………101西文部份………102 | |
dc.format.extent | 557 bytes | - |
dc.format.mimetype | text/html | - |
dc.relation (關聯) | 碩士 | |
dc.relation (關聯) | 畢業學年度:75 | |
dc.title (題名) | 分析論語中的人際傳播概念 | zh_TW |
dc.type (資料類型) | thesi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