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臺灣省村里組織與功能之研究
作者 何燕萍
貢獻者 吳堯峰
公共行政研究所
日期 1987
上傳時間 9-Mar-2016 11:07:29 (UTC+8)
摘要 論文提要
我國的村里制度源遠流長,溯至周朝已具雛型。在昔時,由於幅員廣大,交通不便,中央對地方每有鞭長莫及之感,故對地方事務,也多授權由地方自行處理。使得此種最基層的地方組織,兼有「行政」與「自治」之雙重性質。數千年來,它對促進地方發展,鞏固國家統治,多少發揮了實質的作用,但隨著環境變遷,現行村里組織已面臨調適之問題。本文針對村里組織與功能,逐章作進一步的分析研究。全文共分八章十八萬字,各章之要點如下:
第一章:緒論:說明本文之研究動機、方法與範圍,並闡釋村里之地位與要素,最後從「輸入-輸出」模式來,探討村里之組織、功能及其與環境之關係。
第二章:本省村里制度之沿革-由清代之保甲制係以警衛、收稅、戶籍為主,到日據時期之保甲制則為殖民統治之手段。直至光復後之村里制度才具有自治與行政之功能。
第三章:快速變遷的村里環境-敘述三十年來本省遷入工商業時代、生活水準提高、教育普及、資訊發達、地方政治人物迭起、鄰里關係漸趨泠漠,在這變動之經濟、社會、政治、鄰里關係之環境中,指出村里組織所面臨之問題及調適之道。
第四章:村里長與村里業務-分析村里長之產生仍以民選為宜,但應確定其法定地位並提高社會地位;而辦公處所除山區、離島、偏遠地區外,以設置聯合村里辦公處較佳,至於村里經費之籌募,仍以動員寺廟、工廠、村里民為主要途徑,政府則站在對等補助之輔導地位。
第五章:村里各種組織-村里內的任務編組不下二十個,多是各單位人員隨意設立,以致於疊床架屋,功能不彰,故宜加強鄰長會議,由鄰長再動員村里民參與。至於社區範圍則宜擴大規劃,以獲收更多資源,並擺脫與村里相似之觀感。
第六章:村里民大會-政府應儘量減少介入,由村里民自行決定開會時間、地點、方式,其功能不再以政治社會化與政治溝通為主,而係以政治參與,並聯絡村里民感情,改善鄰里關係為最重要。
第七章:村里之服務機能-以村里幹事與社工員為主,村里幹事之配置標準酌予提高,可聯合數村里設一幹事,使其具「輔導員」性質,社工員則可在聯合數鄉鎮市成立之社會服務中心工作,兩者應充分溝通協調,並應深入地方以動員村里民參與為其工作要領。
第八章:結論-對村里組織之現狀檢討及未來展望,加以分析,並就各個論題提出改進之建議。
目錄
第一章 緒論………一
第一節 研究方法與範圍………三
第二節 村里之地位與要素………八
第三節 從「輸入-輸出」模式看村里組織………二二
第二章 本省村里制度之沿革………三五
第一節 清代之保甲制度………三八
第二節 日據時期之保甲制度………四三
第三節 光復初期之村里制度………五一
第四節 實施地方自治初期之村里制度………五九
第三章 快速變遷的村里環境………七五
第一節 經濟環境………七六
第二節 社會環境………七九
第三節 政治環境………八九
第四節 人際環境………九六
第四章 村里長與村里業務………一○九
第一節 村里長之產生與地位………一一○
第二節 村里長辦公處所………一一八
第三節 村里長之權責與角色履行………一二四
第四節 村里長與村里經費………一三七
第五章 村里各種組織………一四九
第一節 鄰長………一五○
第二節 鄰、戶長會議………一五四
第三節 村里內各組織………一五九
第四節 社區理事會………一六七
第六章 村里民大會………一八七
第一節 村里民大會之組織與運作………一八九
第二節 村里民大會之功能………二○一
第三節 村里民大會之執行情形………二一一
第四節 村里民大會之改進建議………二二一
第七章 村里之服務機能………二三一
第一節 村里幹事之配置與服勤方式………二三二
第二節 村里幹事之職掌與實際運作………二三九
第三節 社會工作員之角色履行………二五三
第四節 村里幹事與社工員之調適………二六七
第八章 結論………二七九
參考書目………二九一
附錄:本研究問卷………三○九

圖表目次
圖一~1 本文研究架構………六
圖一~2 David Easton之系統模式圖………二三
圖一~3 John M Ivancevich之系統模式圖………二五
圖一~4 從「輸入-輸出」觀念看現行之村里組織………二八
圖三~1 趙永茂:社區權力派系集團與社區衛突、地方建設之關係………九四
圖五~1 鄉村社區界限圖………一八○
圖五~2 都市社區的設計圖………一八○
圖五~3 社區的構成圖………一八○
圖六~1 村里民大會開會流程圖………二二六
圖八~1 社區與村里之規劃圖………二八五
表一~1 本研究之抽樣地區及問卷回收分布情形………五
表一~2 七十五年台灣省各縣市所轄面積暨鄉鎮市區村里鄰數………一四
表一~3 七十六年台灣省各縣市所轄面積暨鄉鎮市區村里鄰數………一五
表一~4 民國六十六年以來本省村里增減情形表………一七
表四~1 民國七十五年本省各縣市第十三屆村里長當選人資歷概況表………一一二
表四~2 受測人員對村里長產生方式意見統計表………一一三
表四~3 受測人員對村里長積極資格設定為國中以上之意見統計表………一一四
表四~4 受測人員對村里辦公處設置地點意見統計表………一二一
表四~5 受測人員對村里長與公所有效溝通之管道意見統計表………一二七
表四~6 受測人員對村里長服務村里民時應具之條件意見統計表………一三六
表四~7 受測人員對最重要之村里行政工作意見統計表………一三八
表四~8 受測人員對以村里公共造產方式籌措村里財源之意見統計表一四○
表四~9 受測人員對村里建設基金之意見統計表………一四一
表四~10 受測人員對推行村里工作最大困難之意見統計表………一四二
表五~1 受測人員對鄰長產生方式之意見統計表………一五二
表五~2 受測人員對村里各種組織簡併存廢之意見統計表………一六四
表五~3 受測人員對村里長兼任社區理事長之意見統計表………一七○
表五~4 受測人員對社區理事會是否促使民眾出錢出力之意見統計表………一七六
表五~5 受測人員對村里辦公處與社區理事會關係之意見統計表………一八二
表六~1 受測人員對村里民大會會期之意見統計表………二一一
表七~1 受測人員對村里幹事配置情形之意見統計表………二三三
表七~2 受測人員對村里幹事可以合併之意見統計表………二三六
表七~3 受測人員對村里長與村里幹事應如何合併之意見統計表………二三七
表七~4 受測人員對村里幹事應在何處辦公之意見統計表………二三九
表七~5 社工員性別概況………二五六
表七~6 社工員學歷概況………二五六
表七~7 社工員年齡概況………二五七
描述 碩士
畢業學年度:76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 吳堯峰
dc.contributor 公共行政研究所
dc.creator (作者) 何燕萍zh_TW
dc.date (日期) 1987
dc.date.accessioned 9-Mar-2016 11:07:29 (UTC+8)-
dc.date.available 9-Mar-2016 11:07:29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9-Mar-2016 11:07:29 (UTC+8)-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82173-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
dc.description (描述) 畢業學年度:76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論文提要
我國的村里制度源遠流長,溯至周朝已具雛型。在昔時,由於幅員廣大,交通不便,中央對地方每有鞭長莫及之感,故對地方事務,也多授權由地方自行處理。使得此種最基層的地方組織,兼有「行政」與「自治」之雙重性質。數千年來,它對促進地方發展,鞏固國家統治,多少發揮了實質的作用,但隨著環境變遷,現行村里組織已面臨調適之問題。本文針對村里組織與功能,逐章作進一步的分析研究。全文共分八章十八萬字,各章之要點如下:
第一章:緒論:說明本文之研究動機、方法與範圍,並闡釋村里之地位與要素,最後從「輸入-輸出」模式來,探討村里之組織、功能及其與環境之關係。
第二章:本省村里制度之沿革-由清代之保甲制係以警衛、收稅、戶籍為主,到日據時期之保甲制則為殖民統治之手段。直至光復後之村里制度才具有自治與行政之功能。
第三章:快速變遷的村里環境-敘述三十年來本省遷入工商業時代、生活水準提高、教育普及、資訊發達、地方政治人物迭起、鄰里關係漸趨泠漠,在這變動之經濟、社會、政治、鄰里關係之環境中,指出村里組織所面臨之問題及調適之道。
第四章:村里長與村里業務-分析村里長之產生仍以民選為宜,但應確定其法定地位並提高社會地位;而辦公處所除山區、離島、偏遠地區外,以設置聯合村里辦公處較佳,至於村里經費之籌募,仍以動員寺廟、工廠、村里民為主要途徑,政府則站在對等補助之輔導地位。
第五章:村里各種組織-村里內的任務編組不下二十個,多是各單位人員隨意設立,以致於疊床架屋,功能不彰,故宜加強鄰長會議,由鄰長再動員村里民參與。至於社區範圍則宜擴大規劃,以獲收更多資源,並擺脫與村里相似之觀感。
第六章:村里民大會-政府應儘量減少介入,由村里民自行決定開會時間、地點、方式,其功能不再以政治社會化與政治溝通為主,而係以政治參與,並聯絡村里民感情,改善鄰里關係為最重要。
第七章:村里之服務機能-以村里幹事與社工員為主,村里幹事之配置標準酌予提高,可聯合數村里設一幹事,使其具「輔導員」性質,社工員則可在聯合數鄉鎮市成立之社會服務中心工作,兩者應充分溝通協調,並應深入地方以動員村里民參與為其工作要領。
第八章:結論-對村里組織之現狀檢討及未來展望,加以分析,並就各個論題提出改進之建議。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目錄
第一章 緒論………一
第一節 研究方法與範圍………三
第二節 村里之地位與要素………八
第三節 從「輸入-輸出」模式看村里組織………二二
第二章 本省村里制度之沿革………三五
第一節 清代之保甲制度………三八
第二節 日據時期之保甲制度………四三
第三節 光復初期之村里制度………五一
第四節 實施地方自治初期之村里制度………五九
第三章 快速變遷的村里環境………七五
第一節 經濟環境………七六
第二節 社會環境………七九
第三節 政治環境………八九
第四節 人際環境………九六
第四章 村里長與村里業務………一○九
第一節 村里長之產生與地位………一一○
第二節 村里長辦公處所………一一八
第三節 村里長之權責與角色履行………一二四
第四節 村里長與村里經費………一三七
第五章 村里各種組織………一四九
第一節 鄰長………一五○
第二節 鄰、戶長會議………一五四
第三節 村里內各組織………一五九
第四節 社區理事會………一六七
第六章 村里民大會………一八七
第一節 村里民大會之組織與運作………一八九
第二節 村里民大會之功能………二○一
第三節 村里民大會之執行情形………二一一
第四節 村里民大會之改進建議………二二一
第七章 村里之服務機能………二三一
第一節 村里幹事之配置與服勤方式………二三二
第二節 村里幹事之職掌與實際運作………二三九
第三節 社會工作員之角色履行………二五三
第四節 村里幹事與社工員之調適………二六七
第八章 結論………二七九
參考書目………二九一
附錄:本研究問卷………三○九

圖表目次
圖一~1 本文研究架構………六
圖一~2 David Easton之系統模式圖………二三
圖一~3 John M Ivancevich之系統模式圖………二五
圖一~4 從「輸入-輸出」觀念看現行之村里組織………二八
圖三~1 趙永茂:社區權力派系集團與社區衛突、地方建設之關係………九四
圖五~1 鄉村社區界限圖………一八○
圖五~2 都市社區的設計圖………一八○
圖五~3 社區的構成圖………一八○
圖六~1 村里民大會開會流程圖………二二六
圖八~1 社區與村里之規劃圖………二八五
表一~1 本研究之抽樣地區及問卷回收分布情形………五
表一~2 七十五年台灣省各縣市所轄面積暨鄉鎮市區村里鄰數………一四
表一~3 七十六年台灣省各縣市所轄面積暨鄉鎮市區村里鄰數………一五
表一~4 民國六十六年以來本省村里增減情形表………一七
表四~1 民國七十五年本省各縣市第十三屆村里長當選人資歷概況表………一一二
表四~2 受測人員對村里長產生方式意見統計表………一一三
表四~3 受測人員對村里長積極資格設定為國中以上之意見統計表………一一四
表四~4 受測人員對村里辦公處設置地點意見統計表………一二一
表四~5 受測人員對村里長與公所有效溝通之管道意見統計表………一二七
表四~6 受測人員對村里長服務村里民時應具之條件意見統計表………一三六
表四~7 受測人員對最重要之村里行政工作意見統計表………一三八
表四~8 受測人員對以村里公共造產方式籌措村里財源之意見統計表一四○
表四~9 受測人員對村里建設基金之意見統計表………一四一
表四~10 受測人員對推行村里工作最大困難之意見統計表………一四二
表五~1 受測人員對鄰長產生方式之意見統計表………一五二
表五~2 受測人員對村里各種組織簡併存廢之意見統計表………一六四
表五~3 受測人員對村里長兼任社區理事長之意見統計表………一七○
表五~4 受測人員對社區理事會是否促使民眾出錢出力之意見統計表………一七六
表五~5 受測人員對村里辦公處與社區理事會關係之意見統計表………一八二
表六~1 受測人員對村里民大會會期之意見統計表………二一一
表七~1 受測人員對村里幹事配置情形之意見統計表………二三三
表七~2 受測人員對村里幹事可以合併之意見統計表………二三六
表七~3 受測人員對村里長與村里幹事應如何合併之意見統計表………二三七
表七~4 受測人員對村里幹事應在何處辦公之意見統計表………二三九
表七~5 社工員性別概況………二五六
表七~6 社工員學歷概況………二五六
表七~7 社工員年齡概況………二五七
dc.format.extent 478 bytes-
dc.format.mimetype text/html-
dc.title (題名) 臺灣省村里組織與功能之研究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