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企業生命週期與組織結構之關聯 : 臺灣績優廠商之實證研究
作者 陳怡全
貢獻者 劉水深
企業管理研究所
日期 1987
上傳時間 9-Mar-2016 11:39:34 (UTC+8)
摘要 論文提要
 本論文透過實證研究,針對台灣績優廠商之實際狀況,尋求企業追求成長過程,所面臨的不同成長階段,較適之組織結構特性,以橫斷面的方法,探討績優廠商的企業生命週期與組織結構的關聯。
 對於企業成長過程的階段劃分,以業務多角化的情形劃分為三個階段,分別是成長期、成熟期與多角化之後的再生期;對於組織結構,則以複雜程度、正是程度、集中程度三組變數來衡量。
 本研究以立意抽樣,將研究對象限定為製造業,而不包含服務業,所選定之產業有六,分別為食品飼料業、化學造紙業、塑膠業、鋼鐵機械業、纖維紡織業與電子業;樣本主要以天下雜誌年度五百大企業,和中華徵信所年度五百大企業之廠商為主,以每年的銷貨額成長分為控制組和實驗組兩組,研究之時間為民國七十二年至民國七十四年,樣本列為實驗組的標準,為三年中之年銷貨額每年成長百分之十以上者,也就是績優組,列為控制組的標準,則為三年中之年銷貨額每年持續下降者,也就是績差組。
 使用的分析方法主要是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夏飛檢定法(SCHEFFE-TEST),T檢定與F檢定,進行統計分析與檢定時,顯著水準α值設定為10%。
 研究結論如下:
一、 已成長過程看不同企業生命週期階段,績優廠商的組織結構:
1. 隨著企業的成長,組織結構會趨向複雜化、正式化,而參與程度也會逐漸提高,但其中正式化程度中程序化程度的逐漸提高,並不因績效優劣而有差別。
2. 在由成長期進入成熟期時,組織結構複雜程度中的高階層水平分化程度,會"稍"顯著的提高,也就是組織中的一級單位會增加,而集中程度中的經費裁決授權,會顯著的向高階層集中,即集中程度會降低。
3. 由成熟期進行業務的多角化而進入再生期之後,複雜程度中的中階層水平分化程度會顯著提高,也就是二級單位會增加,同時使得高階層的控制幅度顯著增加,另外參與程度也會顯著提高。
4. 隨著企業的成長,組織中的垂直分化程度、書面化程度和程序化程度會逐漸提高,也有採行責任中心以加強授權的趨勢,只是相鄰的階段之間並無顯著的差異,將再生期和成長期比較,才有顯著的差異存在。
5. 中階層水平分化程度和參與程度除了由成熟期進入再生期時,會顯著提高外,整體而言,也隨著企業的成長會逐漸提高。
二、 各企業生命週期階段,績效不同廠商的組織結構:
1. 在成長期,績優廠商的經費裁決集中程度,顯著的低於績差的廠商,也就是在經費上有較多的授權,至於其他組織結構構面,則沒有因為績效的不同而有顯著的差異。
2. 在成熟期,績優廠商的高階層水平分化程度,會"稍"顯著的高於績差的廠商,而這也同時使得高階層的控制幅度顯著地低於績差的廠商。
3. 再生期的績優廠商,高階層和中階層的水平分化程度,與垂直分化程度,會顯著的高於績差廠商,而以責任中心制的採行和參與決策程度衡量的集中程度,則顯著地低於績差的廠商。
三、 其他的實証發現
1. 大部份的企業,不論企業生命週期階段的不同,或績效優劣的不同,都是以單一的方式來劃分一級單位,而其中又以採功能別的佔絕大多數。
2. 企業生命週期階段的不同,或績效優劣的不同,對廠商在空間分化的程度並無顯著的影響。
3. 在所有書面化的規章程序中,以組織圖和休假規定為最多,其次為工作說明書、工作流程圖、員工手冊等,而以會議時間規定為最少。
4. 在各種責任中心制度之中,以成本中心最為廣受採行,其次是利潤中心,至於收益中心和投資中心則很少。
目錄
第一章 研究目的………1
第二章 文獻探討與觀念性架構之建立………5
第一節 企業生命週期之文獻探討………5
第二節 組織結構之文獻探討………10
第三節 企業生命週期與組織結構關聯之文獻探討………18
第四節 本研究之觀念性架構………23
第三章 研究設計………31
第一節 變數之操作性定義與衡量………31
第二節 樣本設計與資料蒐集………38
第三節 分析方法………42
第四節 研究限制與假設………46
第四章 台灣企業生命週期與組織結構之關聯研究………48
第一節 企業成長之組織問題………48
第二節 企業生命週期與複雜程度之關聯………50
第三節 企業生命週期與正式程度之關聯………63
第四節 企業生命週期與集中程度之關聯………71
第五節 企業生命週期、成長問題與組織結構的配合………82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85
第一節 研究結論………85
第二節 對管理的涵義………91
參考文獻………93
附錄:本研究之問卷………97


圖表目次

2-4-1 本研究之觀念性架構………24
3-4-1 本研究組織結構的變數………37

2-2-1 組織結構之構面………14
3-2-1 樣本之績效和產業別的交叉分列表………40
3-2-2 樣本企業生命週期階段和績效別的交叉分列表………41
3-2-3 樣本企業生命週期階段和產業別的交叉分列表………41
4-1-1 所有廠商的成長問題之統計結果………49
4-1-2 企業生命週期各階段廠商的主要組織問題………49
4-2-1 組織中劃分一級單位的方式………59
4-3-1 組織中書面化的規章和程序之統計結果………65
4-3-2 組織中書面化的規章和程序之統計結果(百分比)………66
4-3-3 績優廠商程序化程度的分析檢定結果………70
4-4-1 各種責任中心制度的採用之統計結果………75
4-4-2 各種責任中心制度的採用之統計結果(百分比)………76
4-4-3 績優廠商各種決策之參與程度的分析檢定結果………79
4-5-1 企業生命週期各階段廠商的主要組織問題和組織結構特性………84
5-1-1 績優廠商在各企業生命週期階段之間的組織結構特性之ANOVA & SCHEFFE-TEST結果………89
5-1-2 各企業生命週期階段績優廠商之組織結構特性T-TEST結果(相對於績差廠商)………90
描述 碩士
畢業學年度:75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 劉水深
dc.contributor 企業管理研究所
dc.creator (作者) 陳怡全zh_TW
dc.date (日期) 1987
dc.date.accessioned 9-Mar-2016 11:39:34 (UTC+8)-
dc.date.available 9-Mar-2016 11:39:34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9-Mar-2016 11:39:34 (UTC+8)-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82247-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
dc.description (描述) 畢業學年度:75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論文提要
 本論文透過實證研究,針對台灣績優廠商之實際狀況,尋求企業追求成長過程,所面臨的不同成長階段,較適之組織結構特性,以橫斷面的方法,探討績優廠商的企業生命週期與組織結構的關聯。
 對於企業成長過程的階段劃分,以業務多角化的情形劃分為三個階段,分別是成長期、成熟期與多角化之後的再生期;對於組織結構,則以複雜程度、正是程度、集中程度三組變數來衡量。
 本研究以立意抽樣,將研究對象限定為製造業,而不包含服務業,所選定之產業有六,分別為食品飼料業、化學造紙業、塑膠業、鋼鐵機械業、纖維紡織業與電子業;樣本主要以天下雜誌年度五百大企業,和中華徵信所年度五百大企業之廠商為主,以每年的銷貨額成長分為控制組和實驗組兩組,研究之時間為民國七十二年至民國七十四年,樣本列為實驗組的標準,為三年中之年銷貨額每年成長百分之十以上者,也就是績優組,列為控制組的標準,則為三年中之年銷貨額每年持續下降者,也就是績差組。
 使用的分析方法主要是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夏飛檢定法(SCHEFFE-TEST),T檢定與F檢定,進行統計分析與檢定時,顯著水準α值設定為10%。
 研究結論如下:
一、 已成長過程看不同企業生命週期階段,績優廠商的組織結構:
1. 隨著企業的成長,組織結構會趨向複雜化、正式化,而參與程度也會逐漸提高,但其中正式化程度中程序化程度的逐漸提高,並不因績效優劣而有差別。
2. 在由成長期進入成熟期時,組織結構複雜程度中的高階層水平分化程度,會"稍"顯著的提高,也就是組織中的一級單位會增加,而集中程度中的經費裁決授權,會顯著的向高階層集中,即集中程度會降低。
3. 由成熟期進行業務的多角化而進入再生期之後,複雜程度中的中階層水平分化程度會顯著提高,也就是二級單位會增加,同時使得高階層的控制幅度顯著增加,另外參與程度也會顯著提高。
4. 隨著企業的成長,組織中的垂直分化程度、書面化程度和程序化程度會逐漸提高,也有採行責任中心以加強授權的趨勢,只是相鄰的階段之間並無顯著的差異,將再生期和成長期比較,才有顯著的差異存在。
5. 中階層水平分化程度和參與程度除了由成熟期進入再生期時,會顯著提高外,整體而言,也隨著企業的成長會逐漸提高。
二、 各企業生命週期階段,績效不同廠商的組織結構:
1. 在成長期,績優廠商的經費裁決集中程度,顯著的低於績差的廠商,也就是在經費上有較多的授權,至於其他組織結構構面,則沒有因為績效的不同而有顯著的差異。
2. 在成熟期,績優廠商的高階層水平分化程度,會"稍"顯著的高於績差的廠商,而這也同時使得高階層的控制幅度顯著地低於績差的廠商。
3. 再生期的績優廠商,高階層和中階層的水平分化程度,與垂直分化程度,會顯著的高於績差廠商,而以責任中心制的採行和參與決策程度衡量的集中程度,則顯著地低於績差的廠商。
三、 其他的實証發現
1. 大部份的企業,不論企業生命週期階段的不同,或績效優劣的不同,都是以單一的方式來劃分一級單位,而其中又以採功能別的佔絕大多數。
2. 企業生命週期階段的不同,或績效優劣的不同,對廠商在空間分化的程度並無顯著的影響。
3. 在所有書面化的規章程序中,以組織圖和休假規定為最多,其次為工作說明書、工作流程圖、員工手冊等,而以會議時間規定為最少。
4. 在各種責任中心制度之中,以成本中心最為廣受採行,其次是利潤中心,至於收益中心和投資中心則很少。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目錄
第一章 研究目的………1
第二章 文獻探討與觀念性架構之建立………5
第一節 企業生命週期之文獻探討………5
第二節 組織結構之文獻探討………10
第三節 企業生命週期與組織結構關聯之文獻探討………18
第四節 本研究之觀念性架構………23
第三章 研究設計………31
第一節 變數之操作性定義與衡量………31
第二節 樣本設計與資料蒐集………38
第三節 分析方法………42
第四節 研究限制與假設………46
第四章 台灣企業生命週期與組織結構之關聯研究………48
第一節 企業成長之組織問題………48
第二節 企業生命週期與複雜程度之關聯………50
第三節 企業生命週期與正式程度之關聯………63
第四節 企業生命週期與集中程度之關聯………71
第五節 企業生命週期、成長問題與組織結構的配合………82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85
第一節 研究結論………85
第二節 對管理的涵義………91
參考文獻………93
附錄:本研究之問卷………97


圖表目次

2-4-1 本研究之觀念性架構………24
3-4-1 本研究組織結構的變數………37

2-2-1 組織結構之構面………14
3-2-1 樣本之績效和產業別的交叉分列表………40
3-2-2 樣本企業生命週期階段和績效別的交叉分列表………41
3-2-3 樣本企業生命週期階段和產業別的交叉分列表………41
4-1-1 所有廠商的成長問題之統計結果………49
4-1-2 企業生命週期各階段廠商的主要組織問題………49
4-2-1 組織中劃分一級單位的方式………59
4-3-1 組織中書面化的規章和程序之統計結果………65
4-3-2 組織中書面化的規章和程序之統計結果(百分比)………66
4-3-3 績優廠商程序化程度的分析檢定結果………70
4-4-1 各種責任中心制度的採用之統計結果………75
4-4-2 各種責任中心制度的採用之統計結果(百分比)………76
4-4-3 績優廠商各種決策之參與程度的分析檢定結果………79
4-5-1 企業生命週期各階段廠商的主要組織問題和組織結構特性………84
5-1-1 績優廠商在各企業生命週期階段之間的組織結構特性之ANOVA & SCHEFFE-TEST結果………89
5-1-2 各企業生命週期階段績優廠商之組織結構特性T-TEST結果(相對於績差廠商)………90
dc.format.extent 666 bytes-
dc.format.mimetype text/html-
dc.title (題名) 企業生命週期與組織結構之關聯 : 臺灣績優廠商之實證研究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