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cations-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NCCU Library
Citation Infomation
Related Publications in TAIR
Title | 明人詩畫合論之研究 |
Creator | 鄭文惠 |
Contributor | 黃景進 中國文學研究所 |
Date | 1988 |
Date Issued | 10-Mar-2016 09:06:37 (UTC+8) |
Summary |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方法………3 第二章 明以前詩畫合論之發展………7 第一節 詩與畫創作上之結合………7 壹 詩經圖………8 一 對詩經文字作直接的形象轉譯………11 二 對詩經文字內涵作完整的意旨形譯………12 貳 詩意圖………14 一 對詩歌文字作直接的形象轉譯………23 二 對詩歌文字內涵作完整的意旨形譯………25 三 詩畫互補互成,相互啟發………26 參 題畫詩………26 一 詩畫關係直接穩定而封閉………34 二 詩畫互補互成,互相啟發………35 第二節 詩畫共通理論與相異理論之發展………43 壹 詩畫共通理論之發展及其內涵………44 一 詩畫共通理論之發展………40 (一)詩是無形畫,畫是有形詩………47 (二)詩畫本一律-無形畫;不語詩 詩中有畫;畫中有詩………47 (三)詩是有聲畫;畫是無聲詩………50 (四)詩畫同宗同源且同體………52 二 詩畫共通理論之內涵………53 (一)寫意(主觀意興)………53 (二)傳神(妙想),不求形似………55 (三)作品與人品結合………57 (四)自然天成………59 貳 詩畫相異理論之發展………62 一 時空表達上之差異………62 二 聽覺與嗅覺表達上之差異………64 三 特殊情景表達上之差異………65 第三章 明人詩畫合論之背景………77 第一節 社會形態之轉變………77 第二節 詩畫兼擅者眾多………83 壹 詩畫兼擅者之人數………83 貳 詩畫家分布之地區………84 參 詩畫家活動之時期………85 肆 詩畫家之派別………85 伍 詩畫家之階層………87 第三節 詩畫家之交往及其活動內容………92 壹 詩畫家之雅集及其活動內容………92 貳 詩畫家之結社及其活動內容………95 第四節 詩意圖之盛行………102 壹 詩經圖………102 貳 漢魏晉人詩意圖………103 參 唐人詩意圖………104 一 王維詩意圖………104 二 杜甫詩意圖………108 三 杜牧詩意圖………110 四 白居易詩意圖………111 五 孟浩然詩意圖………112 六 孟郊詩意圖………112 七 李白詩意圖………112 八 長孫佐輔、柳宗元、高騈詩意圖………113 九 李商隱、韓愈、韋應物詩意圖………113 肆 宋人詩意圖………115 伍 元人詩意圖………116 陸 明人詩意圖………116 第五節 題畫詩之流行………123 第四章 明人詩畫合論之內涵………139 第一節 詩與畫之共通性………139 壹 抒情寫意之強化………141 貳 脫去塵濁之要求………146 參 縹渺天趣之追求………148 一 直覺創作………151 二 不求形似………151 三 簡………153 肆 風格與人格之融合………154 伍 其他………158 第二節 詩與畫之差異性………170 壹 時空表現之差異性………175 貳 感官表現之差異性………176 參 思維表現之差異性………177 第五章 明人詩畫合論之特殊方式………187 第一節 詩畫互喻………187 壹 以詩喻畫………188 一 以人為喻………188 二 以作品為喻………193 三 以時代為喻………195 四 其他………195 貳 以畫喻詩………196 一 以人為喻………196 二 以作品為喻………197 三 其他………197 參 詩畫五喻之意義………201 第二節 以禪喻詩、畫………207 壹 以禪喻詩、畫之背景………207 一 詩畫家習禪之風熾盛………208 二 詩畫家與禪師交往密切………211 三 禪風之轉變與三教義理之融合………212 貳 以禪喻詩、畫之內容………214 一 詩畫與禪之共通性質在於妙悟………214 二 以參禪方法學詩畫………216 三 以禪宗宗派乘果比喻詩畫之等級及其風格………218 四 徹悟真境之共通性………222 參 以禪喻詩、畫之意義………224 第三節 以書喻詩、畫………235 壹 以書喻詩、畫之內容………235 一 詩書畫之情意本質相通………235 二 書畫用筆相通………236 三 「傳神」之共通性………238 四 作品與人品結合之共通性………240 貳 以書喻詩、畫之意義………242 第六章 明人詩畫合論之影響………251 第一節 詩畫理論之交互影響益見密切………251 第二節 對神韻派詩論之影響………256 第三節 引領後人對詩畫關係作更深入之探討………263 第七章 結論………269 附表………279 附圖………315 主要參考書目………329 |
Description | 碩士 畢業學年度:76 |
Type | thesis |
dc.contributor | 黃景進 | |
dc.contributor | 中國文學研究所 | |
dc.creator (作者) | 鄭文惠 | zh_TW |
dc.date (日期) | 1988 | |
dc.date.accessioned | 10-Mar-2016 09:06:37 (UTC+8) | - |
dc.date.available | 10-Mar-2016 09:06:37 (UTC+8) | - |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 10-Mar-2016 09:06:37 (UTC+8) | - |
dc.identifier.uri (URI) |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82285 | - |
dc.description (描述) | 碩士 | |
dc.description (描述) | 畢業學年度:76 | |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方法………3 第二章 明以前詩畫合論之發展………7 第一節 詩與畫創作上之結合………7 壹 詩經圖………8 一 對詩經文字作直接的形象轉譯………11 二 對詩經文字內涵作完整的意旨形譯………12 貳 詩意圖………14 一 對詩歌文字作直接的形象轉譯………23 二 對詩歌文字內涵作完整的意旨形譯………25 三 詩畫互補互成,相互啟發………26 參 題畫詩………26 一 詩畫關係直接穩定而封閉………34 二 詩畫互補互成,互相啟發………35 第二節 詩畫共通理論與相異理論之發展………43 壹 詩畫共通理論之發展及其內涵………44 一 詩畫共通理論之發展………40 (一)詩是無形畫,畫是有形詩………47 (二)詩畫本一律-無形畫;不語詩 詩中有畫;畫中有詩………47 (三)詩是有聲畫;畫是無聲詩………50 (四)詩畫同宗同源且同體………52 二 詩畫共通理論之內涵………53 (一)寫意(主觀意興)………53 (二)傳神(妙想),不求形似………55 (三)作品與人品結合………57 (四)自然天成………59 貳 詩畫相異理論之發展………62 一 時空表達上之差異………62 二 聽覺與嗅覺表達上之差異………64 三 特殊情景表達上之差異………65 第三章 明人詩畫合論之背景………77 第一節 社會形態之轉變………77 第二節 詩畫兼擅者眾多………83 壹 詩畫兼擅者之人數………83 貳 詩畫家分布之地區………84 參 詩畫家活動之時期………85 肆 詩畫家之派別………85 伍 詩畫家之階層………87 第三節 詩畫家之交往及其活動內容………92 壹 詩畫家之雅集及其活動內容………92 貳 詩畫家之結社及其活動內容………95 第四節 詩意圖之盛行………102 壹 詩經圖………102 貳 漢魏晉人詩意圖………103 參 唐人詩意圖………104 一 王維詩意圖………104 二 杜甫詩意圖………108 三 杜牧詩意圖………110 四 白居易詩意圖………111 五 孟浩然詩意圖………112 六 孟郊詩意圖………112 七 李白詩意圖………112 八 長孫佐輔、柳宗元、高騈詩意圖………113 九 李商隱、韓愈、韋應物詩意圖………113 肆 宋人詩意圖………115 伍 元人詩意圖………116 陸 明人詩意圖………116 第五節 題畫詩之流行………123 第四章 明人詩畫合論之內涵………139 第一節 詩與畫之共通性………139 壹 抒情寫意之強化………141 貳 脫去塵濁之要求………146 參 縹渺天趣之追求………148 一 直覺創作………151 二 不求形似………151 三 簡………153 肆 風格與人格之融合………154 伍 其他………158 第二節 詩與畫之差異性………170 壹 時空表現之差異性………175 貳 感官表現之差異性………176 參 思維表現之差異性………177 第五章 明人詩畫合論之特殊方式………187 第一節 詩畫互喻………187 壹 以詩喻畫………188 一 以人為喻………188 二 以作品為喻………193 三 以時代為喻………195 四 其他………195 貳 以畫喻詩………196 一 以人為喻………196 二 以作品為喻………197 三 其他………197 參 詩畫五喻之意義………201 第二節 以禪喻詩、畫………207 壹 以禪喻詩、畫之背景………207 一 詩畫家習禪之風熾盛………208 二 詩畫家與禪師交往密切………211 三 禪風之轉變與三教義理之融合………212 貳 以禪喻詩、畫之內容………214 一 詩畫與禪之共通性質在於妙悟………214 二 以參禪方法學詩畫………216 三 以禪宗宗派乘果比喻詩畫之等級及其風格………218 四 徹悟真境之共通性………222 參 以禪喻詩、畫之意義………224 第三節 以書喻詩、畫………235 壹 以書喻詩、畫之內容………235 一 詩書畫之情意本質相通………235 二 書畫用筆相通………236 三 「傳神」之共通性………238 四 作品與人品結合之共通性………240 貳 以書喻詩、畫之意義………242 第六章 明人詩畫合論之影響………251 第一節 詩畫理論之交互影響益見密切………251 第二節 對神韻派詩論之影響………256 第三節 引領後人對詩畫關係作更深入之探討………263 第七章 結論………269 附表………279 附圖………315 主要參考書目………329 | |
dc.format.extent | 524 bytes | - |
dc.format.mimetype | text/html | - |
dc.title (題名) | 明人詩畫合論之研究 | zh_TW |
dc.type (資料類型) | thesi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