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民權主義政治參與之研究 : 理論與實踐層面之探討
作者 楊明坤
貢獻者 鄭興弟
三民主義研究所
日期 1988
上傳時間 10-Mar-2016 16:43:57 (UTC+8)
摘要 論文提要
本論文研究題目為「民權主義政治參與之研究──理論與實踐層面之探討」,主要目的在就民權主義政治參與之理論從事系統性探討,檢視評估民權主義政治參與之重要內容,亦即四權行使之實際情形。全文緒論部份探討政治參與的基本概念與過去研究結果,說明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方法與架構,最後結論就本論文之研究提出綜合發現與建議。正文共計五章,茲將各章研究要旨說明如后。
第一章:檢證民權主義主張人民有政治參與的權利之假設,計分三節。第一節探討第一個經驗命題「人民無政治參與權利之事實」,蓋民權主義之政治革命主要在打破人民政治上的不平等,爭取人民政治參與的權利,如人民自始就享有政治參與的權利,則無所謂民權革命了。第二節探討第二個經驗命題「民權主義主張共和,反對專制」,因為共和則承認人民有政治參與的權利,專制則反對人民有政治參與的權利。第三節探討第三個經驗命題「民權主義承認民權,提倡民治」,因為承認、民權,人民則有政治參與的權利,提倡民治則能使人民政治參與的權利獲得實現。
第二章:探討民權主義政治參與之最高理想──全民政治之理論內涵,計分三節,第一節從全民政治的本質、實踐及最高理想等三方面來探討全民政治的意義。第二節探討全民政治提出的三個理由。第三節則探討實行全民政治的四個方法。
第三章:探討民權主義政治參與的特質。計分三節,第一節探討古典民主理論對政治參與的主張。第二節探討現代民主理論對政治參與的主張,由於兩者所持觀點之不同因而產生「理想J與「實際J無法調和的難題。第三節探討民權主義政治參與之重要制度設計──權能區分。本研究發現此制度能調和古典民主理論和現代民主理論對政治參與主張之爭論,因此,權能區分為民權主義政治參與的特質。
第四章:探討落實民權主義政治參與主張之方式與步驟,計分兩節:第一節探討民權主義政治參與之方式,主要有二,即直接參與和間接參與,直接參與為由人民在縣直接行使選舉、罷免、創制、複決等四種政權。間接參與為由人民行使選舉權選舉國民大會代表,代表人民管理中央政事,不過由於國民大會代表要向人民負責,因此,在形式上雖是間接參與,但在精神上與直接參與無異。第二節探討民權主義政治參與的步驟,其步驟是採漸進式的,即從時間上而盲,採取軍政、訓政、憲政三個步驟;從空間上而盲,採取由地方政事之參與,漸進到中央政事參與之層面。
第五章:探討民權主義政治參與內容的重心,亦即四權行使的實際情形。計分四節,第一節分三階段從選舉種類、選舉方式、選舉人資格等三方面探討選舉權行使之實際情形。第二節從罷免法規之演進及罷免之實際經驗,探討罷免權行使之實際情形。第三節探討創制複決兩權行使之實際情形,發現目前中央法律之創制複決方面,已制定「國民大會創制複決兩權辦法」作為行使兩權之法律依據,但迄今尚未行使。至於縣、自治事項之創制複決方面,雖憲法有所規定,但至今尚未制定行使之法律依據,致使民權主義政治參與之主張未能落實。第四節為對四權行使之實際情形作一綜合之檢討評估。
目錄
論文提要………1
緒論………1
一、政治參與的基本概念與研究進展………1
二、研究動機與目的………3
三、研究方法與架構………5
第一章 民權主義政治參與權利之主張………11
第一節 人民無政治參與權利之事實………12
一、清代以前之政治事實………12
二、清代之政治事實………13
三、民國初年之政治事實………14
第二節 民權主義主張共和反對專制………15
一、共和與專制的意義………15
二、民權主義主張共和………16
三、民權主義反對專制………18
第三節 民權主義承認民權提倡民治………19
一、中國適宜用民權非用民權不可………19
二、民權的意義與內容………20
三、民治的意義與實行的方略………21
第二章 民權主義政治參與之最高理想………26
第一節 全民政治的意義………26
一、從本質方面言………27
二、從實踐方面言………29
三、從最高理想方面言………30
第二節 提出全民政治的理由………32
一、順應民權的新潮流………32
二、防止代議制度的流弊………33
三、為了充分表現「主權在民」之實………34
第三節 全民政治的方法………35
一、選舉權………35
二、罷免權………39
三、創制權………40
四、複決權………42
第三章 民權主義政治參與之特質………49
第一節 古典民主理論與政治參與………50
一、初民社會之政治參與………50
二、希臘羅馬時期之政治參與………51
三、洛克、盧梭、彌勒之政治參與理論………52
第二節 現代民主理論與政治參與………54
一、熊彼得、拉斯威爾、沙杜里之政治參與理論………55
二、道爾、貝爾森等之政治參與理論………57
三、阿蒙、佛巴、密爾伯拉斯等之政治參與理論………58
第三節 民權主義政治參與之特質………61
一、中山先生對歐美民主困境之認知………61
二、民權主義政治參與之特質………62
第四章 民權主義政治參與之方式與步驟………71
第一節 政治參與之方式………71
一、直接參與………71
二、間接參與………72
第二節 政治參與的步驟………73
一、政治參與的階段論………73
二、政治參與的地方自治論………79
第五章 四權行使情形之探析………84
第一節 選舉權行使情形之探析………84
一、民國元年至民國十七年之選舉………85
二、民國十八年至民國三十五年之選舉………90
三、民國三十六年至民國七十五年之選舉………94
第二節 罷免權行使情形之探析………106
一、我國罷免法規之演進………107
二、我國罷免權行使之經驗………109
第三節 創制複決兩權行使情形之探析………111
一、憲法對創制複決兩權行使之規定………111
二、創制複決兩權行使情形之探析………112
第四節 四權行使情形之檢討………115
一、選舉權行使情形之檢討………115
二、罷免權行使情形之檢討………117
三、創制複決兩權行使情形之檢討………118
結論………121
表目錄………7
表一:各省省議會名額表………7
表二:歷任總統副總統選舉概況表………95
表三:民國五十八年中央民意代表增補選概況表………96
表四:增額國民大會代表選舉概況表………96
表五:增額立法委員選舉概況表………97
表六:增額監察委員選舉概況表………97
表七:歷屆台灣省議員選舉概況表………98
表八:改制後歷屆台北市議員選舉概況表………99
表九:改制後歷屆高雄市議員選舉概況表………99
表十:歷屆台灣省縣市議員選舉概況表………100
表十一:歷屆台灣省鄉鎮民代表選舉概況表………101
表十二:歷屆台灣省縣市長選舉概況表………102
表十三:歷屆台灣省鄉鎮縣轄市區長選舉概況表………103
圖目錄………109
圖一:我國罷免法規演進過程圖………109
圖二:我國罷免程序圖………110
參考書刊目錄………126
描述 碩士
畢業學年度:76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 鄭興弟
dc.contributor 三民主義研究所
dc.creator (作者) 楊明坤zh_TW
dc.date (日期) 1988
dc.date.accessioned 10-Mar-2016 16:43:57 (UTC+8)-
dc.date.available 10-Mar-2016 16:43:57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0-Mar-2016 16:43:57 (UTC+8)-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82338-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
dc.description (描述) 畢業學年度:76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論文提要
本論文研究題目為「民權主義政治參與之研究──理論與實踐層面之探討」,主要目的在就民權主義政治參與之理論從事系統性探討,檢視評估民權主義政治參與之重要內容,亦即四權行使之實際情形。全文緒論部份探討政治參與的基本概念與過去研究結果,說明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方法與架構,最後結論就本論文之研究提出綜合發現與建議。正文共計五章,茲將各章研究要旨說明如后。
第一章:檢證民權主義主張人民有政治參與的權利之假設,計分三節。第一節探討第一個經驗命題「人民無政治參與權利之事實」,蓋民權主義之政治革命主要在打破人民政治上的不平等,爭取人民政治參與的權利,如人民自始就享有政治參與的權利,則無所謂民權革命了。第二節探討第二個經驗命題「民權主義主張共和,反對專制」,因為共和則承認人民有政治參與的權利,專制則反對人民有政治參與的權利。第三節探討第三個經驗命題「民權主義承認民權,提倡民治」,因為承認、民權,人民則有政治參與的權利,提倡民治則能使人民政治參與的權利獲得實現。
第二章:探討民權主義政治參與之最高理想──全民政治之理論內涵,計分三節,第一節從全民政治的本質、實踐及最高理想等三方面來探討全民政治的意義。第二節探討全民政治提出的三個理由。第三節則探討實行全民政治的四個方法。
第三章:探討民權主義政治參與的特質。計分三節,第一節探討古典民主理論對政治參與的主張。第二節探討現代民主理論對政治參與的主張,由於兩者所持觀點之不同因而產生「理想J與「實際J無法調和的難題。第三節探討民權主義政治參與之重要制度設計──權能區分。本研究發現此制度能調和古典民主理論和現代民主理論對政治參與主張之爭論,因此,權能區分為民權主義政治參與的特質。
第四章:探討落實民權主義政治參與主張之方式與步驟,計分兩節:第一節探討民權主義政治參與之方式,主要有二,即直接參與和間接參與,直接參與為由人民在縣直接行使選舉、罷免、創制、複決等四種政權。間接參與為由人民行使選舉權選舉國民大會代表,代表人民管理中央政事,不過由於國民大會代表要向人民負責,因此,在形式上雖是間接參與,但在精神上與直接參與無異。第二節探討民權主義政治參與的步驟,其步驟是採漸進式的,即從時間上而盲,採取軍政、訓政、憲政三個步驟;從空間上而盲,採取由地方政事之參與,漸進到中央政事參與之層面。
第五章:探討民權主義政治參與內容的重心,亦即四權行使的實際情形。計分四節,第一節分三階段從選舉種類、選舉方式、選舉人資格等三方面探討選舉權行使之實際情形。第二節從罷免法規之演進及罷免之實際經驗,探討罷免權行使之實際情形。第三節探討創制複決兩權行使之實際情形,發現目前中央法律之創制複決方面,已制定「國民大會創制複決兩權辦法」作為行使兩權之法律依據,但迄今尚未行使。至於縣、自治事項之創制複決方面,雖憲法有所規定,但至今尚未制定行使之法律依據,致使民權主義政治參與之主張未能落實。第四節為對四權行使之實際情形作一綜合之檢討評估。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目錄
論文提要………1
緒論………1
一、政治參與的基本概念與研究進展………1
二、研究動機與目的………3
三、研究方法與架構………5
第一章 民權主義政治參與權利之主張………11
第一節 人民無政治參與權利之事實………12
一、清代以前之政治事實………12
二、清代之政治事實………13
三、民國初年之政治事實………14
第二節 民權主義主張共和反對專制………15
一、共和與專制的意義………15
二、民權主義主張共和………16
三、民權主義反對專制………18
第三節 民權主義承認民權提倡民治………19
一、中國適宜用民權非用民權不可………19
二、民權的意義與內容………20
三、民治的意義與實行的方略………21
第二章 民權主義政治參與之最高理想………26
第一節 全民政治的意義………26
一、從本質方面言………27
二、從實踐方面言………29
三、從最高理想方面言………30
第二節 提出全民政治的理由………32
一、順應民權的新潮流………32
二、防止代議制度的流弊………33
三、為了充分表現「主權在民」之實………34
第三節 全民政治的方法………35
一、選舉權………35
二、罷免權………39
三、創制權………40
四、複決權………42
第三章 民權主義政治參與之特質………49
第一節 古典民主理論與政治參與………50
一、初民社會之政治參與………50
二、希臘羅馬時期之政治參與………51
三、洛克、盧梭、彌勒之政治參與理論………52
第二節 現代民主理論與政治參與………54
一、熊彼得、拉斯威爾、沙杜里之政治參與理論………55
二、道爾、貝爾森等之政治參與理論………57
三、阿蒙、佛巴、密爾伯拉斯等之政治參與理論………58
第三節 民權主義政治參與之特質………61
一、中山先生對歐美民主困境之認知………61
二、民權主義政治參與之特質………62
第四章 民權主義政治參與之方式與步驟………71
第一節 政治參與之方式………71
一、直接參與………71
二、間接參與………72
第二節 政治參與的步驟………73
一、政治參與的階段論………73
二、政治參與的地方自治論………79
第五章 四權行使情形之探析………84
第一節 選舉權行使情形之探析………84
一、民國元年至民國十七年之選舉………85
二、民國十八年至民國三十五年之選舉………90
三、民國三十六年至民國七十五年之選舉………94
第二節 罷免權行使情形之探析………106
一、我國罷免法規之演進………107
二、我國罷免權行使之經驗………109
第三節 創制複決兩權行使情形之探析………111
一、憲法對創制複決兩權行使之規定………111
二、創制複決兩權行使情形之探析………112
第四節 四權行使情形之檢討………115
一、選舉權行使情形之檢討………115
二、罷免權行使情形之檢討………117
三、創制複決兩權行使情形之檢討………118
結論………121
表目錄………7
表一:各省省議會名額表………7
表二:歷任總統副總統選舉概況表………95
表三:民國五十八年中央民意代表增補選概況表………96
表四:增額國民大會代表選舉概況表………96
表五:增額立法委員選舉概況表………97
表六:增額監察委員選舉概況表………97
表七:歷屆台灣省議員選舉概況表………98
表八:改制後歷屆台北市議員選舉概況表………99
表九:改制後歷屆高雄市議員選舉概況表………99
表十:歷屆台灣省縣市議員選舉概況表………100
表十一:歷屆台灣省鄉鎮民代表選舉概況表………101
表十二:歷屆台灣省縣市長選舉概況表………102
表十三:歷屆台灣省鄉鎮縣轄市區長選舉概況表………103
圖目錄………109
圖一:我國罷免法規演進過程圖………109
圖二:我國罷免程序圖………110
參考書刊目錄………126
dc.format.extent 576 bytes-
dc.format.mimetype text/html-
dc.title (題名) 民權主義政治參與之研究 : 理論與實踐層面之探討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