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國際關係衝突概念的研究
作者 吳得源
貢獻者 林碧炤
外交研究所
日期 1988
上傳時間 10-Mar-2016 16:46:34 (UTC+8)
摘要 論文提要
本文主要目的在探討界定和分析國際關係衝突概念的方法。本文的分析架構
就是建立在「概念的界定」和「概念的分析」兩方面;而國際關係的衝突概念則是本文所要印證的對象。主要參考資料是中外學者探討「概念」和「衝突」問題
的有關著作,並以學術性期刊若干專文為輔助資料來源。
本文共分六章。第一章導論,說明研究動機、目的和範圍。第二章,說明社
會科學的發展、政治學和國際關係的思想革命以及概念研究(分成「形成」、「界定」、「種類」、「分析」、「度量」和「趨勢」六層面)。第三章,比較心理學、社會學和政治學有關衝突的研究或概念化,特別闡示異同及對衝突概念研
究的潛在意義。第四章,探討國際關係若干學者對衝突的界定與區分、一般研究途徑和分析層面問題。第五章以概念「界定」和「分析」來評析國際關係衝突概
念的研究,並附帶探討相關學科在該分析架構所顯現的意義。最後,在結論中,對全文的研究作摘要性回顧,從中發掘值得進一步研究的領域,以及展望整個概
念的成長。
簡言之,本文假定國際關係衝突概念可作為獨立的研究主題,第二章說明本文分析架構的理論背景和基礎,第三和第四章探討本文研究對象-衝突概念在相關學科和國際關係的研究,第五章則以該分析架構解釋本文的研究結果。整體而言,本文有關衝突概念的研究是一種「概觀」(overview),而非針對衝突的
某一層面作專門性或實證性的研究。
目錄
第一章 導論………一
第二章 社會科學的發展與概念的研究………六
第一節 社會科學的發展………七
第一項 發展簡史………八
第二項 發展目的………八
第三項 研究的基本假定與要件………九
第四項 研究趨勢………一○
第二節 政治學的革命………一一
第三節 國際關係的革命………一四
第四節 概念的研究………一七
第一項 概念的形成………一九
第二項 概念的界定………一九
第三項 概念的種類………二一
第四項 概念的度量………二二
第五項 概念的分析………二六
第六項 概念的發展趨勢與評估………二七
摘要………二九
詮釋………三一
第三章 「衝突」概念的研究:心理學、社會學與政治學………四三
第一節 心理學的研究………四四
第一項 動機理論………四五
第二項 攻擊動機、挫折及「挫折-攻擊假設」………四六
第三項 心理衝突………四八
第四項 綜合性分析………五○
第二節 社會學的研究………五二
第一項 馬克思和韋伯的衝突研究………五三
第二項 達倫道夫的衝突理論………五四
第三項 考瑟的衝突功能論………五六
第四項 綜合性分析………五八
第三節 政治學的研究………五九
第一項 拉斯威爾………六○
第二項 杜瓦傑………六一
第三項 古耳………六二
第四項 科比和艾爾德………六五
第五項 綜合性分析………六六
第四節 比較分析………六七
第一項 概念之比較………六八
第二項 潛在意義………六九
摘要………七一
詮釋………七三
第四章 「衝突」概念的研究:國際關係………八五
第一節 衝突的定義: 特徵與區分………八六
第一項 衝突的定義:特徵………八六
第二項 衝突概念與類似概念的區分………九○
第二節 衝突的研究取向………九六
第一項 傲視途徑………九七
第二項 巨視途徑………九八
第三節戰爭或衝突的研究:原因層面………一○二
第一項 華茲的戰爭原因層次………一○二
第二項 賴特的戰爭原因觀點………一○四
第四節 衝突的研究: 動態、過程層面………一一○
第一項 潛伏的衝突………一一一
第二項 發動和不確定狀態………一一三
第三項 權力平衡或折衝期………一一五
第五節 國際關係和相關學科在研究衝突的關聯………一二一
摘要………一二五
註釋………一二六
第五章 綜合評析………一四一
第一節 研究概念的分析架構………一四二
第一項 界定概念的方法………一四二
第二項 分析概念的方法………一四三
第二節 衝突概念的界定與分析:相關學科的應用………一四八
第一項 心理學的應用………一四八
第二項 社會學的應用………一五○
第三項 政治學的應用………一五四
第四項 綜合性意義………一五七
第四節 衝突概念的界定: 國際關係的應用………一五八
第一項 直接界定………一五八
第二項 間接界定………一六二
第四節 衝突概念的分析: 國際關係的應用………一六五
第一項 橫向式分析法………一六七
第二項 靜態-動態分析法………一七○
第三項 縱向式分析法………一七二
第四項 分類………一七二
第五節 評論………一七四
第一項 概念的界定………一七四
第二項 概念的分析………一七八
註釋………一八一
第六章 結論………一九三
第一節 回顧:綜合摘要………一九三
第二節 展望:值得努力的領域………一九七
第三節 展望:概念的成長………一九九
註釋………二○二
參考書目………二○三
一、中文部份………二○三
二、英文部份………二○五

圖表目次
圖一 概念的分析………二七
二 趨避的衝突………四九
三 潛在衝突的態度差距之變化………一一二
四 潛伏的衝突發展過程………一一四
五 公開衝突部份的過程………一二○
六 概念的分析與分類及度量關係………一四五
七 分類的型式………一四七
八 古耳的抗爭概念分析………一五六
九 衝突的結構………一五六
十 衝突發展的階段………一七一
十一 衝突的純粹類型………一七三
表一 心理學、社會學和政治學衝突概念的區別………七○
表二 衝突行為升高層次………八九
三 危機的面向………九五
四 衝突行為的構成部份(一) ………一一六
五 衝突行為的構成部份(二) ………一二一
六 雙邊衝突的行為………一六六
七 華茲的戰爭原因意像………一六七
八 賴特的戰爭起因之觀點………一六八
描述 碩士
畢業學年度:76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 林碧炤
dc.contributor 外交研究所
dc.creator (作者) 吳得源zh_TW
dc.date (日期) 1988
dc.date.accessioned 10-Mar-2016 16:46:34 (UTC+8)-
dc.date.available 10-Mar-2016 16:46:34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0-Mar-2016 16:46:34 (UTC+8)-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82341-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
dc.description (描述) 畢業學年度:76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論文提要
本文主要目的在探討界定和分析國際關係衝突概念的方法。本文的分析架構
就是建立在「概念的界定」和「概念的分析」兩方面;而國際關係的衝突概念則是本文所要印證的對象。主要參考資料是中外學者探討「概念」和「衝突」問題
的有關著作,並以學術性期刊若干專文為輔助資料來源。
本文共分六章。第一章導論,說明研究動機、目的和範圍。第二章,說明社
會科學的發展、政治學和國際關係的思想革命以及概念研究(分成「形成」、「界定」、「種類」、「分析」、「度量」和「趨勢」六層面)。第三章,比較心理學、社會學和政治學有關衝突的研究或概念化,特別闡示異同及對衝突概念研
究的潛在意義。第四章,探討國際關係若干學者對衝突的界定與區分、一般研究途徑和分析層面問題。第五章以概念「界定」和「分析」來評析國際關係衝突概
念的研究,並附帶探討相關學科在該分析架構所顯現的意義。最後,在結論中,對全文的研究作摘要性回顧,從中發掘值得進一步研究的領域,以及展望整個概
念的成長。
簡言之,本文假定國際關係衝突概念可作為獨立的研究主題,第二章說明本文分析架構的理論背景和基礎,第三和第四章探討本文研究對象-衝突概念在相關學科和國際關係的研究,第五章則以該分析架構解釋本文的研究結果。整體而言,本文有關衝突概念的研究是一種「概觀」(overview),而非針對衝突的
某一層面作專門性或實證性的研究。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目錄
第一章 導論………一
第二章 社會科學的發展與概念的研究………六
第一節 社會科學的發展………七
第一項 發展簡史………八
第二項 發展目的………八
第三項 研究的基本假定與要件………九
第四項 研究趨勢………一○
第二節 政治學的革命………一一
第三節 國際關係的革命………一四
第四節 概念的研究………一七
第一項 概念的形成………一九
第二項 概念的界定………一九
第三項 概念的種類………二一
第四項 概念的度量………二二
第五項 概念的分析………二六
第六項 概念的發展趨勢與評估………二七
摘要………二九
詮釋………三一
第三章 「衝突」概念的研究:心理學、社會學與政治學………四三
第一節 心理學的研究………四四
第一項 動機理論………四五
第二項 攻擊動機、挫折及「挫折-攻擊假設」………四六
第三項 心理衝突………四八
第四項 綜合性分析………五○
第二節 社會學的研究………五二
第一項 馬克思和韋伯的衝突研究………五三
第二項 達倫道夫的衝突理論………五四
第三項 考瑟的衝突功能論………五六
第四項 綜合性分析………五八
第三節 政治學的研究………五九
第一項 拉斯威爾………六○
第二項 杜瓦傑………六一
第三項 古耳………六二
第四項 科比和艾爾德………六五
第五項 綜合性分析………六六
第四節 比較分析………六七
第一項 概念之比較………六八
第二項 潛在意義………六九
摘要………七一
詮釋………七三
第四章 「衝突」概念的研究:國際關係………八五
第一節 衝突的定義: 特徵與區分………八六
第一項 衝突的定義:特徵………八六
第二項 衝突概念與類似概念的區分………九○
第二節 衝突的研究取向………九六
第一項 傲視途徑………九七
第二項 巨視途徑………九八
第三節戰爭或衝突的研究:原因層面………一○二
第一項 華茲的戰爭原因層次………一○二
第二項 賴特的戰爭原因觀點………一○四
第四節 衝突的研究: 動態、過程層面………一一○
第一項 潛伏的衝突………一一一
第二項 發動和不確定狀態………一一三
第三項 權力平衡或折衝期………一一五
第五節 國際關係和相關學科在研究衝突的關聯………一二一
摘要………一二五
註釋………一二六
第五章 綜合評析………一四一
第一節 研究概念的分析架構………一四二
第一項 界定概念的方法………一四二
第二項 分析概念的方法………一四三
第二節 衝突概念的界定與分析:相關學科的應用………一四八
第一項 心理學的應用………一四八
第二項 社會學的應用………一五○
第三項 政治學的應用………一五四
第四項 綜合性意義………一五七
第四節 衝突概念的界定: 國際關係的應用………一五八
第一項 直接界定………一五八
第二項 間接界定………一六二
第四節 衝突概念的分析: 國際關係的應用………一六五
第一項 橫向式分析法………一六七
第二項 靜態-動態分析法………一七○
第三項 縱向式分析法………一七二
第四項 分類………一七二
第五節 評論………一七四
第一項 概念的界定………一七四
第二項 概念的分析………一七八
註釋………一八一
第六章 結論………一九三
第一節 回顧:綜合摘要………一九三
第二節 展望:值得努力的領域………一九七
第三節 展望:概念的成長………一九九
註釋………二○二
參考書目………二○三
一、中文部份………二○三
二、英文部份………二○五

圖表目次
圖一 概念的分析………二七
二 趨避的衝突………四九
三 潛在衝突的態度差距之變化………一一二
四 潛伏的衝突發展過程………一一四
五 公開衝突部份的過程………一二○
六 概念的分析與分類及度量關係………一四五
七 分類的型式………一四七
八 古耳的抗爭概念分析………一五六
九 衝突的結構………一五六
十 衝突發展的階段………一七一
十一 衝突的純粹類型………一七三
表一 心理學、社會學和政治學衝突概念的區別………七○
表二 衝突行為升高層次………八九
三 危機的面向………九五
四 衝突行為的構成部份(一) ………一一六
五 衝突行為的構成部份(二) ………一二一
六 雙邊衝突的行為………一六六
七 華茲的戰爭原因意像………一六七
八 賴特的戰爭起因之觀點………一六八
dc.format.extent 537 bytes-
dc.format.mimetype text/html-
dc.title (題名) 國際關係衝突概念的研究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